《唐僧取经》二、寻师访友 矢志西游

作者:出处:
分享到:

 
    晨光微熹,古老的茅椽纸窗下面,端端正正坐着一个八、九岁模样,方面大耳、白皙清秀的孩子①,聚精会神地聆听老年人讲解《孝经》。老年人讲到“曾子避席”这一章时,孩子忽然严肃地整理衣襟,站了起来。老年人有点愕然,问是什么缘故?孩子恭恭敬敬地说:“当初曾子(曾参)一听到他的老师(孔子)之命,立即避席。今天,儿子听父亲的教导,难道还应该安坐不动?”老年人微微一笑,点头称是,心里暗暗捉摸:这个孩子读书颇能理解,能够独立思考。

    这个孩子好学不倦,经常沉静地在窗下攻读史书。

    茅屋外面是个院子,老树扶疏,随风飘拂,杂花茂草,蜂蝶飞舞。一群孩子吵着、嚷着,跳跳蹦蹦,正玩得起劲,只是这个孩子充耳不闻似的,面对一堆书,浏览沉思,……

    这个孩子,就是唐僧②,老年人就是他的父亲陈惠(一作慧)。

    公元600年(隋文帝杨坚开皇二十年),唐僧诞生在洛州缑〔gōu勾〕氏县陈堡谷(今河南省偃师县缑氏镇陈河村)③,原来本姓陈,名禕,玄奘是他出家后的法名④。他的父亲陈惠,曾任江陵(在今湖北省)县令,研究儒家经书,在文化方面有些修养,当隋朝末年政治败坏,就回到故乡过着且耕且读的隐居生活。

    陈惠生有四子一女,玄奘最小。玄奘从小聪明,在父亲的熏陶下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养成了广泛探索学问的兴趣,尤其爱好当时风靡的佛学(佛教的宗教哲学)。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⑤,起源于尼泊尔、北印度,约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后,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它纵深广泛地影响着中国哲学思想,并且渗透到文化、艺术、文学、音乐以至民间的生活、习惯等等各个方面,最后演变为具有中国特色或中国化的佛教。它又伴随着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流,传播朝鲜、日本等国。可是,佛教在它的发源地,八世纪以后就奄奄一息,至今却为印度教和伊斯兰教所代替了。

    东晋、十六国、南北朝的战乱,人们走投无路,受苦受难的群众,在佛教“众生平等”和普渡到所谓“无烦恼、无痛苦、无罪恶”彼岸世界说教的诱惑下,是具有吸引力的。统治阶级又利用佛教作为麻醉人民的工具,加以支持,它因而在社会上广泛盛行起来。也有一部分人为了逃避赋税和徭役的负担(当时僧、尼另立户籍,可以不纳赋税,不服徭役),就出家当和尚、尼姑了。佛教兴盛,僧、尼激增,壮丽的寺院建筑,遍及全国;石窟寺雕塑西起今日的新疆,东到辽宁的义县。佛教深厚的社会基础,由此也就可想而知了。隋朝统一中国后,恢复并发展了南北经济,也逐渐融和了南北文化,使封建经济文化繁荣昌盛;同时又大力提倡佛教,南北朝以来由于佛教经典的传译不同和佛教理论研究的分歧,形成不少学派,进而产生新的宗派。隋唐时期,可说是中国佛教兴旺发达的时期。

    社会风气是这样,所以玄奘的一家都是信仰佛教的,他的二哥陈素早已在洛阳净土寺出家,法名长捷。玄奘十岁那年,父亲去世,第二年长捷就把他带到洛阳。当时洛阳有四个讲经场所,玄奘常常和二哥去听高僧的讲经说法,这样就引起了出家的要求。

    当时,出家当和尚要经过政府有关机关的考选,获得准许,发给度牒(证书),如果私自出家,法律上是不允许的。玄奘十三岁的那年,隋朝政府派郑善果到洛阳来选度二十七名和尚,而报名候选的有好几百人。因为他年龄太小,不在候选之列。他虽失望,但并不灰心,时常在衙门旁边徘徊张望。郑善果是个能鉴别人才,肯负责任的官员,一天,他见到玄奘在门口观望,就问玄奘:“你想出家吗?”玄奘点点头,说:“是的,只因不在候选之列。”郑善果追问:“小小年纪,为什么要出家?”玄奘不慌不忙地说:“希望继承如来的事业,发扬佛教的理论。”郑善果见他对答如流,并嘉许他的抱负,就破格录取了。郑善果还对同僚说:“一个人的风骨最为难得,这个孩子来日必定成为佛门有作为的人物,可惜我与诸公老矣,不及亲眼目睹了。”

    玄奘在净土寺当了小和尚,听受景法师讲《涅槃经》⑥,他执经问难,甚至废寝忘食;他又听了严法师讲《摄大乘论》⑦,自己再钻研一遍,居然能升座复述,讲得有条有理。大家都称赞这个小和尚。但在他十二岁那年(611年,隋炀帝杨广大业七年),就爆发了农民大起义。当他十八岁那年(617年,大业十三年),隋朝已经濒临崩溃。东都洛阳,这个文物之邦,在隋朝残余势力王世充的负隅顽抗下,到处断垣残壁,不见炊烟,谈不上讲经说法,讲学论道了。玄奘就向二哥建议到长安去求师问道。他俩来到长安,可是刚刚建立的唐朝,李渊、李世民父子忙于争夺政权,还来不及注意到佛学,长安城里竟没有开讲佛学的场所。当时的战争还没有波及四川,各地名僧和研究佛学的学者,大都集中在那里。他俩又离开长安,经子午谷入汉川(陕西南郑县),遇到空、景两位法师,向他们请教了一个多月,结伴向成都进发。

    锦江春色,玉垒青翠,十里长街,来往熙攘,成都还是一片太平景象。城里的佛寺、道场开辟了好几处讲座,讲经说法,互相辩论。玄奘在空慧寺拜道基、宝暹等为师,他专心致志的潜修学问,珍惜每一寸的光阴,两三年内便精研了佛教的重要经典。但他是一个求知欲极强的人,觉得在四川已不能满足要求,就在二十三岁时(622年,唐高祖李渊武德五年),向二哥提出允许他到各处去访求名师益友。二哥留恋富庶而安静的成都,又不愿他离开身旁,就不同意他外出。他只好偷偷地和商人结伴乘船泛泯江,溯长江,渡三峡,奔腾直至荆州(今湖北江陵县)。他在天皇寺和僧众讨论了半年佛学后离开荆州,北向河南、河北等地,一面讲学,一面求学,虚心向人请教,贯通了各家的学说。最后,他又到了长安,向法常、僧辩两位大师学习。这两位大师赞许他是佛门的“千里驹”,他因而成为长安闻名的人物。

    十多年来,玄奘在国内遍访名师益友,质疑问难,已经精通了很多佛教的重要典籍。他并不以此为满足,他的学问愈广博,疑问也就愈多,为了弄清楚佛教的教理,那就得亲自到它的发源地——印度去求“法”。

    佛教创始于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释迦族人,悉达多·乔答摩,后来佛教徒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谓“释迦族的圣人”),他在世时四出传教,都是亲身说法,口耳相传的。释迦牟尼逝世以后,佛教徒经过多次集会,从事佛教理论的讨论和研究,诵出而写定了不少经典。因为僧众教团对于释迦牟尼的教法持有不同观点,分裂为“上座”、“大众”两大派。一般说来“上座部”以佛教的正统派自居,多为老年学者信徒,属于保守派;“大众部”多为青年学者信徒,属于革新派。到公元一世纪左右,从大众部的一些支派提出一些与原始佛教说教的不同看法,稍后佛教哲学家龙树、提婆宣扬“一切皆空”和“中道”“二谛”等唯心主义学说,创立了大乘空宗(中观宗);其后无著和世亲认为“万法唯识”,创建了大乘有宗(瑜伽宗)的理论体系。他们鼓吹“救度一切众生”,自称“大乘”⑧,而把原始佛教,只求“自我解脱”的各部派,贬称为“小乘”。在佛教教团中,大乘和小乘的门户之见很深,互相攻击,纷争不休。大乘佛教主要流传于中国、朝鲜、越南、日本,小乘则主要流传于东南亚各国。

    佛教传入中国后,起先翻译的大都是小乘经典,东晋时鸠摩罗什翻译了三百多卷属于大乘空宗的经论,到南北朝的中后期才译出大乘有宗的经论,于是成立了研究《摄论》的学派(摄论宗)⑨。玄奘青年时所请教的大师,如法常、僧辩、道基等都是“摄论宗”的学者,所以他研究佛学是从大乘有宗的说教入手的。可是经他的研究后,觉得那些大师各有各的师承,对于教理的解释意见也不一致,必须作进一步的探讨。玄奘又感到当时传入的佛教典籍不多,译文也难于传达原意,尤其他所研究的大乘有宗的经论更加缺少,这就得亲临其地去访求了。恰巧626年(唐武德九年)的冬天,中印度学者那烂陀寺戒贤法师的门徒波颇密多罗来到长安。玄奘就向他请教,询问印度的佛学情况,因此知道戒贤学识的博大精深,并在那烂陀寺讲学。于是,玄奘要到印度那烂陀寺去留学的志愿是坚定不移了。

    当时,唐朝还没有实现全国的统一,而在北方的东突厥陈兵以待,虎视眈眈;在西北方面的西突厥奴役中亚诸国,时有入侵的威胁。因此唐朝政府不许人们擅自流动,法律规定,凡是需要越度关塞要津(渡口),须向政府申请,取得“过所”(通行证),才能出发。玄奘约好几位同伴,上表向朝廷申请,没有批准。同伴们都退缩了,只有他毫不灰心,努力学习中亚和印度各国的语文,等待时机。

    ①  根据玄奘的徒弟惠立所写《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十的记载,玄奘生得长身玉立,皮肤白皙,“眉目疏朗”“美丽如画”,所以唐宋人画的玄奘像都是方面大耳。后代人用艺术手法把玄奘神化了的文艺作品,象《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和《西游记》等,把玄奘的形貌描绘得很漂亮,不是没有根据的。

    ②  因为玄奘是唐朝的和尚,外国人尊称他为“唐僧”。以后我国人们习以为常,也就称玄奘为唐僧了。

    ③  玄奘出生的年代,众说纷纭,这里根据拙著《玄奘年寿考论》的考证。以下凡遇到玄奘的年岁,均据拙著《玄奘年谱》的考定,不再注出。

    ④  佛教传入中国后,出家当和尚的起初以师父的姓作为自己的姓,还要取个“法名”。东晋时佛教大师道安规定和尚应以“释”为姓,不久译出了《增一·阿含经》有“四河入海,无复河名;四姓出家,同称释氏”的话,就为佛教的永式。

    ⑤  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为世界三大宗教。

    ⑥  《涅槃经》讲释迦牟尼逝世的情状和说教,有大、小乘二部不同的经文。小乘的有西晋白法祖译《佛般泥洹经》二卷;大乘的有北凉昙无谶译《大般涅槃经》四十卷。

    ⑦  《摄大乘论》印度古代佛教哲学家无著(约四世纪或五世纪人)所著,阐述大乘佛教瑜伽宗(有宗)的理论,玄奘当时所读的是北魏佛陀扇多或陈朝真谛的译本,后来玄奘又作了重译。

    ⑧  “大”是范围广大的意思,“乘”是运载的意思。

    ⑨  《摄论》是《摄大乘论》的省称。由于佛教徒所研究的经典不同,成了专门的学问,师徒相传,形成各种学派,后演变为宗派。自从真谛译出《摄大乘论》后,一时研究的颇多,就称为《摄论宗》。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