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灵隐寺的传说

作者:出处:
分享到:

 
    清朝康熙帝巡游江南,来到了杭州。他听说灵隐寺是江南著名佛寺,风景秀丽,便在随从的簇拥下来到灵隐寺。

    得知皇上驾到,灵隐寺大小僧人惊喜万分。寺庙老方丈陪着皇帝寺内寺外、山前山后逛了一遍,康熙帝十分高兴。

    康熙帝喜欢舞文弄墨,每到一处,都要留下一些墨宝,老方丈深知康熙帝这一爱好。趁着皇帝的高兴劲还没下去,赶紧上前作揖说:“皇上,看在佛祖的面子上,请您为本寺题写寺名。”

    康熙帝一听,这是好事,写诗题字正是自己的强项,就爽快地应允了。老方丈喜出望外,连忙命人笔墨伺候。

    灵隐寺的灵字,繁体字写法是个上中下结构,上为“雨”字,中为三个“口”字,下为“巫”字。康熙帝拿起笔,蘸了蘸墨水,刷刷刷几笔就写了“雨”字头,可再一看,坏了!雨字写得太大了,下面还有三个“口”字和一个“巫”字,字的结构没法摆了。重写吧?可作为皇帝,这脸可就丢大了。

    康熙帝抓耳挠腮,愣是想不出招来,旁边的众多大臣更是干着急。这时,一个大学士灵机一动,想出一个办法,他在自己手心写下“云林”二字,然后假装帮助研墨,走到康熙帝身旁,悄悄地伸开手掌。康熙帝一看,哎呀!我的妈呀!这可是菩萨显灵了。原来“云”字的繁体字写法为上雨下云。这个难题一解开,下面就好办了。康熙帝几下子就写好了,他将笔一掷,长舒了一口气。

    老方丈走向前一看,咦?这是怎么回事?康熙帝写的不是“灵隐寺”,而是“云林禅寺”。

    他赶紧对康熙帝说:“皇上,本寺叫灵隐寺,不叫云林寺,您……”

    “放肆!”康熙帝瞪着眼睛说:“你们大家看看,这个地方多好呀!天上有云,地上有林。这个寺院叫云林寺不好吗?”

    众大臣纷纷附和:“好好好!实在是太好了!皇上圣明。”

    没办法,老方丈只能认了。

    由于皇帝的金口玉言,灵隐寺摇身一变而成为云林禅寺,直至今天,康熙帝题写的寺名匾额仍然挂在那里。但是,民间百姓仍然习惯叫灵隐寺,并不认皇帝老儿那一套。

    小知识  灵隐寺

    灵隐寺位于浙江杭州西湖西北武林山(即灵隐山)。相传东晋咸和元年(326),印度僧人慧理来到此地,看见飞来峰后感叹说:“此天竺灵鹫山之小峰,不知何年飞来?佛再世日,多为仙灵所隐。”遂面山建寺,取名灵隐。清代以前,灵隐寺屡建屡毁,清顺治六年(1649)全面重建。清康熙二十八年赐名“云林禅寺”。建国后多次进行整修,现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东西回廊、联灯阁、大悲阁等,其中天王殿是国内现存寺院中最大的天王殿之一,殿前的两座石经幢,为五代吴越国遗物。大雄宝殿是清代遗构,1954年重建,面阔七间,进深五间,高33.6米,殿内所供奉的释迦牟尼坐像通高19.6米(佛像高9.1米),是用24块香樟木拼接雕刻而成,为国内最大的木雕坐式佛像,殿前两座八角九层石塔,也是五代吴越国时期的遗物。寺前飞来峰的山崖壁上和石洞内外,有五代及宋、元时期的石刻佛教造像338尊,以元代造像居多,因为元代造像的人信奉藏传佛教。所雕佛像多作密宗佛像形状。

    灵隐寺现为全国重点寺院,浙江省和杭州市佛教协会所在地。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