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国寺

作者:出处:
分享到:

 
    温国寺,亦名实际寺,在长安区黄良乡西湖村,距古城西安约20公里,南倚子午,北临滈水,距香积寺不到三公里。

    温国寺在隋朝时,本名实际寺。据嘉庆《长安县志》载:“温国寺,在城南四十里潏(应为滈)水岸,本隋薛国公长孙览妻郑氏捨宅置,名实际寺。唐开元十五年大德进法师立为道场,建塔改今寺。明弘治壬子(1492)住持智全继修,都御史管楫有记。嘉靖三十三年(1554)住持周安重修,有记,清雍正十年(1732)复加修葺”。此记载说明,温国寺创建于隋,原名实际寺,开元十五年(727)改温国寺。但清人徐松著《唐两京城坊考》中又载:“太平坊西南隅,温国寺,本实际寺,隋太保薛国公长孙览妻郑氏舍宅所立,景龙元年殇帝为温王,改为温国寺。”以上二说均言温国寺本隋实际寺,然所在地不一,不知何故。今按明、清两代重修碑记,均称黄良乡西湖村为“温国寺”。近人陈景富先生著的《香积寺》一书中所说的实际寺,亦是本文中所说的温国寺。

    温国寺为长安著名古刹,卓锡者率多高僧。善导大师离蓝田悟真寺后,即止居此寺,直至水隆二年(681)入寂于实际寺,后移葬于香积寺起塔。世传怀恽禅师、明炎法师、僧怀素均住锡并译经于此。宋灵幽禅师死后,七日复苏亦在此。清康熙时,雪谷敖禅师修行悟道,圆寂后即葬寺内。

    温国寺,在唐大德进法师立道场时,为寺之全盛时期。唐末连年兵燹,寺院佛事大减,至宋、元一蹶不振。清康熙十九年(1680)建雪谷敖禅师寿塔一座,高二丈余,计五层。雍正十年(1730)再行修葺,此为寺之中兴。到民国时期,寺院衰落。寺原有十八罗汉铜坐像等文物,被军阀盗卖。到1957年前后,寺内尚有大殿五间(内供阿弥陀佛像一尊),前殿五间,东西廊房六间。明弘治、嘉靖,清康熙、雍正重修碑记,大德进法师、雪谷敖禅师塔尚存。

    历经“文革”,寺院仅存大殿五间,明代铁狮子一对,《温国禅寺匾额》一块。明嘉靖三十三年《重修温国寺碑记》一通;清乾隆四年《大德慈渡筏禅师重修温国寺碑》一通以及唐开元二十五年《温国寺进法师塔铭》一通。院内白骨大松一株,依然存在。寺院现为湖村小学占用。

    温国寺为历代释教译经道场,具有较高的佛教史和旅游与文物研究价值,现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于温国寺,著名居士康寄遥《陕西佛寺纪略》在涉及温国寺一文中,其寺地址、建年、沿革均于嘉庆《长安县志》相同无异。然而,1998年杨作舟居士编著的《西安佛教史略》记载:“温国寺原位于唐城太平坊西南隅,今含光门外西侧近皇城之处,1994年在西北大学内已发现其遗址,温国寺本实际寺”。该书所记寺名、建年、沿革系另一重名之寺,对此作何理解,笔者以为作为考证研究,对澄清历史真相是必要的,但对许多史书和方志都有明确记载的东西,应持慎重态度,在未作确切论证的情况下,且勿轻易肯定或简单否定。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