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五台紫竹林

作者:出处:
分享到:

 
    紫竹林,在今独松阁以上,这里寺庙汤房星罗棋布,又都相距很近,依次有吕祖洞、三佛寺、三圣宫、黑虎殿、南海殿。由于错落有致,独松阁距紫竹林仅百米远,为登南五台正顶观音台等名胜景区必由之径。民国傅增湘《秦游日录》载:“此寺斩崖构宇,门外地不盈丈。凭栏下瞰,幽壑深窅。”民国初年,紫竹林住持圣宗禅师诗曰:“前有长安明灯照,后有松屏随便靠,左有甘泉清香美,右有石莲登远眺(石莲指犀牛石)。”由此可见紫竹林环境之幽静、之优美。

    据说,紫竹林为西周观音菩萨成道的地方,民间信仰观音文化的发祥地,属皇家寺院。唐太宗李世民《终南山诗》就是朝拜紫竹林观音菩萨时赋的。周至今近三千年的历史,虽无史志记载,而世代相传,总有其因。

    据紫竹林今存的清光绪乙巳年荷月上浣谷旦镌刻的《重修紫竹林碑记》知,紫竹林,原名大石头,自明以来称观音大寺。光绪二十三年(1897)仲春重修时,观音大寺更名为紫竹林至今。(此碑文所说的大石头在今山门里右侧,有称石莲或犀牛石;自明以来称观音大寺,并非寺为明时创建——笔者引)。

    据原紫竹林住持常明方丈回忆,最早大石头寺时,坐东面西,清代时寺院为四合头格局,其殿堂虽不甚宏阔,但布局合理,结构讲究,有三间大殿,三间前殿,两侧各有厢房三间。民国初年,由名僧圣宗禅师住持。圣宗禅师,号怡峰,长安县引镇人,精读佛学经典,并擅长书法。东军围西安城时,镇嵩军首领刘镇华趁围城之隙,前往紫竹林拜访圣宗禅师,言他仰慕高僧学问风骨,要赠寺数百银元,为其添香修寺。圣宗禅师窥其附庸风雅,在于抬高己望,执意未受,被传为佳话。民国重修时,改坐大台面向送灯台,殿宇房舍依旧,建筑古雅,格式别致,雕梁画栋,墙壁丹青。殿内供奉观音、文殊、普贤三尊菩萨塑像,庄严肃穆,栩栩如生。寺院原有紫竹一片,随山风而奏妙曲,拂尘销嚣,清幽无比。解放初,紫竹林仍俱规模,住有僧人,常明法师为寺住持。1958年常明法师去北京佛学院学习。20世纪60年代初修独松阁期间,被作为筹建处及库房。至“十年文革”,像殿全毁。

    紫竹林,人杰地灵,名僧辈出,圣宗、果初、常慧等名僧都曾住持紫竹林,全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原省、市佛协副会长常明方丈也曾住持该寺。

    1986年,常慧法师圆寂于香积寺。翌年,在紫竹林为法师起建灵骨塔于圣宗法师、果初法师塔次。常慧法师的得意弟子演峰为报师恩,对紫竹林曾作修葺。

    改革开放以后,沿终南山旅游事业长足发展,乘落实宗教政策之风,常明方丈发大愿心,决意投资,重振宗风,在他的主持下紫竹林开始了空前未有、全面恢复的兴建工程。是时,要在原址上重修一座古刹,困难是难以想象的,工程是十分艰巨的。种种建筑用料,乃至超大超长巨木,必须经坡陡弯急的山路挪上高山,特别是车不能到的数百个台阶组成的朝天梯,必须经人抬肩挑运到工地,其代价超过一般代价的数倍甚至十倍,如每一块砖成本竟达三元人民币。大量的资金要源源不断地由兴教寺设法从十方筹集而来。当时,80高龄的常明方丈一面兼理寺事,一面竭力营构,多次上山亲临现场,视察督工,从投资设计到建筑、策划,以至购钟、鼓,迎佛像,事事亲临,一丝不苟,真可谓不惮辛劳,呕心沥血矣。于此,从1993至1998年挺熬五载,耗资三千余万元人民币,终成现前紫竹林的规模。

    现在的紫竹林,规模宏伟,环境幽雅,除原来的殿宇僧舍外,又在其东建起壮丽辉煌的一院殿宇(此即最早的紫竹林遗址),重修起三楹灵光殿、五间大殿、上、下寺砖砌围墙,联为一起,成为南五台建筑最壮丽的著名佛寺。其山门高大雄伟,门顶高悬赵朴初先生手书的“终南山紫竹林”门额,两边镌刻门联:“古寺无灯凭月照,山门不锁待云封。”待入山门,右边即大石头(亦称石莲或犀牛石),左侧即青石铺设的大平台,正中汉白玉台阶上竖起坐南面北、宏伟庄重的大雄宝殿五楹,红柱碧檐,雕梁画栋。门额悬有常明方丈手书的“圆通大殿”金字牌匾。殿中央雕刻精致的龛台上供奉着三尊雕像,中为观世音菩萨,左为定水观音,右为千手千眼观音,三尊菩萨像均为木雕,工艺精细,堪称上品。龛前两侧有韦驮、伽蓝站像。两侧墙壁有十八罗汉画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宝盖高悬,幡幢幔垂,木鱼铜磐,陈列井然。大雄宝殿右侧有五间起两层“佛光轩”;左侧有五间起二层“紫微阁”,凌空而起,泛金起虹。院正中竖有2004年9月19日置的铁制“万年宝鼎”,铸有“终南山紫竹林”字样,寺院显得格外庄严肃穆,清静幽雅。紧贴紫微阁西有二层起“竹林阁”一间。紫微阁之西,另有一偏院,三间起二层楼与一间过厅,为斋堂与沐浴间。从大雄宝殿与紫微阁的甬道再上数十个青石台阶,迎面是复建的五间后殿,殿中塑有庄严佛像三尊,后殿左前方有灵光殿三楹,右侧有僧房三间以及后山门。寺后为塔院,有圣宗禅师灵骨塔、果初禅师灵骨塔和常慧法师灵骨塔。常慧法师塔铭由赵朴初先生于佛历二五三三年戊辰四月撰书,塔铭对曾在紫竹林修禅,后于香积寺修行的常慧法师的佛德佛行作了评赞:“若虚若愚,坚忍深悲。救度贫病,作赤足医。自净其意,不求人知。预知时至,怡然西归。报恩有徒,塔波永垂。愿瞻礼者,咸兴大慈。”灵骨塔前,常有瞻礼者敬献的鲜花。

    恢复后的紫竹林,院居高天庭,如临天界,不论你站在大雄宝殿前、后殿前,乃至佛光轩、紫微阁的楼上,远望送灯台,云露朱殿,下窥独松阁,彩虹起于足下,其赏景之佳不可言状。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