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塔寺

作者:出处:
分享到:

 
    百塔寺,位于长安区子午街道办天子峪(古称楩梓谷——注)口,距西安城约25华里。东距南五台约8里,西至小五台约七里,南距至相寺六里许,北至香积寺近15里。由于原为三阶教创始人信行禅师的塔院,故称是三阶教祖庭之地。

    信行(540—594),南北朝末、隋初僧人,三阶教创立者。据《续高僧传》卷十六、《大唐内典录》卷十五等载,俗姓王,魏郡(治所在今河南安阳市)人。17岁出家于相州法藏寺。受戒后博涉经论,重视行持,凡有塔像,皆周行礼拜。他认为佛教须应时宜,实行济度,不应空讲理论。又以比丘生活方式,对于菩萨行愿多有不便,后于法藏寺舍了戒。他舍戒后,极力宣扬大乘利他精神,亲执劳役,行头陀苦行,乞食,日止一食。节衣缩食,救济贫穷,供养三宝,虽然舍戒而不还俗;在道路行,无问男女,率皆礼拜。四方僧俗登门闻信者,莫不敬受其言,执父师之礼。

    隋开皇七年(587),左仆射(丞相)高颖闻信行盛名,奏请隋文帝诏他入京,于真寂寺(即化度寺)建立别院,供其食居,并在真寂、光明、慈门、慧日、弘善五寺建立三阶道场。后又发展到长安的55寺相继建立有别院。皈从僧尼2000余人,著述35部,44卷。三阶教由于其宗旨与唐时佛教的经论和行持极不协调,不时受到唐王朝的排斥,其教终唐不行,因而信行所开创的三阶教只风行一时。开皇十四年(594)正月初四日,信行圆寂于真寂寺,春秋五十有四。弟子净名、慧了等三百余人以林葬法收其尸骨藏于终南山鸱号堆(今天子峪口)并树塔立碑。他的信徒不论僧俗,殁后皆葬于他的墓塔周围,后来就以信行塔院建立百塔寺。

    百塔寺创建何时,据《长安志》载:“百塔寺在城南五十里,本唐信行塔院,隋名至相道场。”

    《长安志》又载:“兴教院在县南六十里楩梓谷口,本百塔寺信行禅师塔院,唐大历六年建,宋太平兴国三年改寺。”

    《陕西通志》:“本唐信行塔院,大历间僧慕信行者皆坟于塔之左右,故名百塔。”

    以上三论,均言百塔寺本唐信行塔院无异,不同的是《长安志》言“本百塔寺信行禅师塔院,唐大历六年建”。而《陕西通志》则云“本唐信行塔院,大历间僧慕信行者皆坟于塔之左右,故名百塔”,它并未提及百塔寺是大历年间创建,而是说明仰慕信行的僧俗殁后皆葬于信行禅师墓塔之左右。看来,《长安志》“唐大历六年建”不太确切。笔者认为,百塔寺的创建和至相寺是分不开的,*(左青右彡)渊创建至相寺在隋开皇八年(588),而信行是开皇十四年(594)圆寂。如果说信行寂前就有“至相道场”,那么百塔寺的初建可追朔到开皇十四年之前,最早不过开皇八年,若前没有“至相道场”,百塔寺的建年最迟不晚于炀帝大业元年(605)。为什么史载“至相道场”不提寺呢,按《隋书·卷二十八:百官下》:“炀帝即位,多所改革。郡县佛寺改为道场,道观改为玄坛,各置监丞。帝自三年定令之后,骤有制置。”故百塔寺之前名,则在隋大业三年(607)就称为至相道场了,正如《长安志》“隋名至相道场”。到了唐大历六年(771)将至相道场改为百塔寺。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又改为兴教院。

    三阶教所创立的无尽藏布施思想,与《华严经》菩萨行有关。信行《塔铭序》云:“禅师披《华严》之文,超菩萨之行,感波仑之志气,慨童子之精诚,皆欲洞达十二之文,和会百家之说”。可知信行的建立无尽藏,是受《华严》铙益众生思想的启发。

    百塔寺,在唐时极盛,占地数顷,殿宇颇具规模,寺僧众多,大小塔百余,相传有“骑马关山门”之称,说明该寺昔时之大。自宋时以后,逐渐凌夷。宋时张礼游百塔寺时,还有“累累相比,谓之百塔”之说。明赵崡游时,塔“只存三、五而已”。据已去世的原县政协副主席王松龄(王主席系百塔寺所在地王庄人——引注)老人讲:辛亥革命后,百塔寺仍存留不少殿宇廊庑、铁制佛像及直径四尺余的大铁锅二口。民国后期,被国民党第七分校将部分殿宇拆掉,当地群众编了个顺口溜:“第七分校,不务正道,白天睡觉,晚上拆庙,不要砖瓦,光要木料。”广为流传。

    解放后,寺之西北存有部分围墙,今之银杏树西北约500米处有“三合头”房一院(三间大殿,四间厦房),属子孙院。住一僧一俗,僧名方善,俗名兴善(兄弟二人),雇有伙计名成喜。解放初期,乡政府在该院住过一段时间,农业合作化时改为管区,不久管区迁往王家庄。后天子峪小学迁入称百塔寺小学。人民公社化时,房屋被拆。另距银杏树西北约700米有一座七层砖塔,镶有石碑记事,“文革”中拆毁,石碑在文物部门保存。

    现今寺塔无存,唯留昔植银杏(白果)树一株,高约20米,树冠100余步,树围10多米。长势健旺,季发新枝。银杏所产白果为名贵药材,果仁营养丰富,可炒食或炖食。其木质细密,可供建筑、家俱、雕刻之用。其叶能驱虫防蛀。由于这棵银杏树生长在隋唐时百塔寺的遗址,人们称它唐代植物。据传,唐太宗时,尉迟敬德曾在该树上拴过马,留有缰绳印迹。近在树东、西、北三面不断发现僧人墓葬及寺塔遗迹,说明此树当植于百塔寺正院偏北、百塔群以东,西北方向环拥寺院。此银杏树,1980年被长安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遗址。

    最近一次修复百塔寺是在1986年,隆和老和尚带领众弟子,于银杏树旁重建大殿一座,殿内塑有释迦牟尼佛像一尊,流光溢彩,栩栩如生。东为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西为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萨,两边墙壁上有十八罗汉拓版画像,姿态各异,肃穆庄严。宝殿前广植松柏棕榈,竹木花卉,郁郁葱葱,曲径通幽;殿后千年古树生机盎然,浓荫覆盖,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晨钟暮鼓,淳朴典雅,再一次成为佛家弟子参禅礼佛的理想场所。

    附笔者过百塔寺诗一首:

    残碣断碑委荒烟,剔垢拂尘认当年。

    昔贮经楼均不见,唯余古木高参天。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