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五台华严寺

作者:出处:
分享到:

 
    华严寺,原名无门洞,俗称湘子洞,位于南五台正顶圆光寺之后的半山腰间。其寺(洞)背依悬崖峭壁,洞脑有一石竹,节杆明晰,与真竹相似,堪称奇景;前观群山环拥,景色秀美,环境清幽,实为僧侣栖真修道之佳处。历经人们耳闻口传,道教八仙之一韩湘子在这里修过道,故名“湘子洞”。近代名僧净土宗十三祖印光法师在《陕西南五台山大觉岩西林茅蓬专修净土缘起记》中云:“至明季时,有名僧性天文理老人隐居无门洞(即湘子洞),后因游方至杭州,住于黄龙庵。莲池大师在家时,即与夫人汤氏皈依座下,继则依之披剃。不久老人复返长安。”文理老人的高足弟子莲池,为明代四大高僧之一(四大高僧指莲池、紫柏、憨山、蕅益)。后来佛教一些名僧高人亦在此洞驻锡修持,如清代的赤山、来性、法性,民国时期的来果等。印光法师从大峪莲花洞寺道纯和尚出家后不久,就住锡南五台无门洞,参究佛典。翌年,赴安康双溪寺受具足戒,未几,又重返无门洞,博览经藏,专修净土。在佛教中流传着,终南山多出高僧,而且一出就是二人。如唐代,南有道宣律师(住沣峪内净业寺),北有牛头禅师(住樊川少陵塬畔牛头寺);民国时期,东有虚云和尚(住嘉午台狮子茅蓬),西有来果和尚(住南五台无门洞)。现在,还可加上东有常明法师(住兴教寺),西有续洞法师(住香积寺)。说明终南山乃为佛教圣地,而且高僧辈出。

    今天我们见到的不单是当年的石洞,而是一座砖木结构的佛寺——华严洞寺。20世纪90年代,海望和尚住持此洞,经过几年的整修,靠山(洞)就势,已建成殿堂、僧房近十间,且佛像庄严,法器有序,给古洞增添了光彩。据海望和尚讲:真正的湘子洞在今法堂(指人们认为的湘子洞)内,另有一个小洞,从此而入,里面另有洞天。三百米深处又有“华严洞”,韩湘子、赤山当年在洞内打坐修持(此洞来果和尚《自行录》中亦有记载),故现将湘子洞称为华严洞寺。在1993年建寺中,发掘有银扁簪一枚,《开元通宝》、《康熙通宝》、《乾隆通宝》、《咸丰通宝》、《嘉庆通宝》等空心古钱币(麻钱)数枚,其扁簪两端已快磨损完了,此簪能否认为是韩湘子当年用过的遗物,未为所知。

    华严寺(湘子洞)附近,还有“老虎窝”、“拴龙椿”、“碾龙场”、天然风洞等古迹名胜及景观。“老虎窝”、“拴龙椿”、“碾龙场”过去均住过名僧。

    华严寺(湘子洞)系由太乙峪或石砭峪东西迂回,去南五台正顶圆光寺以及清凉、文殊、摄身、灵应诸台必经之径,它给新开发的终南山国家森林公园南五台景区增添了一个新的景点,亦给众多的游人观光揽胜增加了新的内容。

    附:南五台其它庙宇如下:

    南五台位于终南山北麓,是由大台(既正顶)与文殊、清凉、灵应、摄身五台(即五个山峰)组合而名五台山,因居古都长安之南,兼对山西北五台而言之义,故名南五台。五台之间互有鸟道,彼此相通,自古是终南神秀之区,庙宇林立,素有七十二座汤房之称。除弥陀寺、圣寿寺、紫竹林、圆光寺、西林寺为主要佛寺外,原来还有仓颉殿、土地祠、演法堂、普善堂、流水石、兴宝泉、白衣堂、大悲寺、甘露堂、竹林寺、五佛殿、送灯台、接引台、朝天门、五马石、一天门、观音寺、弯柏树、胜宝泉、西方镜、黑虎台、遇仙桥、净业茅蓬、下宝泉、慈航庵、上宝泉、圆光堂、二天门、送子殿、弥佛寺、孤魂殿、极乐茅蓬、普济台、圣母殿、迎真宫、五圣殿、琉璃殿、石佛寺、大江岔、显光殿、千佛寺、睡佛殿、三天门(吕祖洞)、三佛寺、三圣宫、黑虎殿、南海殿、灵光殿、兴隆寺、四天门、索罗坪、库官殿、文殊台、清凉台、灵应台、摄身台、兜率台等57处。以上这些庙宇一般是沿途因地而得名,且多为山外村社修建和管理。所塑诸像佛神参杂,平常很少有人居住,多为每年五至六月古会期间,接待香客游人食宿之所。由于1959年修建独松阁及通向二天门盘山路时,炸石破山,毁坏和拆迁沿途庙宇30余处。其他庙宇“文革”中又遭到破坏,仅存无几,故未一一叙述。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