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五台弥陀寺

作者:出处:
分享到:

 
    弥陀寺,在终南山麓五台山口,距正顶的圆光寺曲径约25华里,距圣寿寺约五华里,是上南五台必经之处。两侧二山环抱,山坡松柏遍布,寺西一条清清的小溪流过;院内红白玉兰、索罗、梧桐、垂柳等,枝繁叶茂,婀娜多姿。地势平坦,风景优美,不仅是佛教圣地,又为当今旅游佳境。

    弥陀寺,相传创建于隋代(寺原有石碑记事,今佚,无法详考),历经兵荒祸乱,屡经修复。解放前又遭国民党军队践踏,仅留破旧殿宇、房舍,墙柱倾斜,门窗全无。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七分校设王曲镇,弥陀寺也为第七分校所占用。1939年元月该校在寺内设军需实习班,共办两期,每期四百人,1940年8月第二期毕业后停办。该寺即划为“禁区”,专供西安事变时任西北剿总政治部主任的曾旷晴(黄埔一期)隐居休养之所(曾于西安事变后,在电台发表声明,拥护张、杨八大主张,后蒋介石手谕“永不录用”并追究其责任,故在七分校以高参之薪,庇以隐居在寺内)。

    1943年,蒋介石在皇甫村召开西北军事会议时,曾到过此寺。1944年春,国民党派张治中,邵力子与中共代表林伯渠、吴玉章等,在此寺举行秘密谈判,商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政治协商事宜,为“双十协定”作了筹备。选定这里举行谈判的地点,是由张治中先生提出,经国共双方同意的,因为这个寺院风景幽美,独居山麓,便于警戒与保密。

    1984年,弥陀寺住持、长安县政协委员释德成法师发心重修弥陀寺大殿,海内外佛教界人士及善男信女获悉后,竭力赞助。1985年五间大雄宝殿翻修落成,新塑佛像,增置庄严,并立《南五台弥陀寺重修大殿赞助碑记》。此后,在今住持定慧法师的鼎力奔走下,1987年7月三间毗卢殿落成。寺院深处新建罗汉堂三间。罗汉堂从1984年开始筹备,1987年夏历六月雕刻完毕。其中五百罗汉石雕做于广东汕头市朝阳区,雕像连同伽蓝宝塔,共耗人民币151万元,此中妙空法师出资4万元,圣一法师出资2万元,给予大力支持。1991年清明节时山门竣工。1992年6月东边7间两层共14间禅房僧楼竣工。1994年至2000年分别在罗汉堂前、毗卢殿后东西两侧各建厢房五间。至此,弥陀寺的殿堂楼舍齐全,建筑已具规模。

    弥陀寺现经修复,有大雄宝殿五间,殿内供奉有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诸像。佛前幡、幢、幔垂,木鱼、铜磐陈列井然。大殿后有中殿三间,殿正中奉有毗卢佛坐像,此像为莲花宝座,铜铸金身,高2.4米,雕工精细,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可称雕塑之上品。两边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后边是脚踏摩缔大鱼的观世音菩萨。最后是罗汉堂三间,堂中置有木雕佛塔(亦称伽蓝宝塔),六角五层,高达五米多,基座一米五过心,上四层各填石雕佛像和菩萨六尊,共计24尊。堂壁上嵌着五百罗汉石雕像,姿态各异,雕刻精致,可称艺术珍品。现今的弥陀寺,可称南五台一座较完整的佛寺之一。

    弥陀寺有两株古玉兰树,一称白玉兰,一为二乔玉兰(边是紫色,心是白色),树围均达一搂多,高十七、八米,其植株之粗,树龄之长,在全国玉兰科中当属长者。特别是二乔玉兰,属稀有之木,据科学院专家讲,此二乔玉兰在全国仅有两株,建议很好保护。红白玉兰,严寒深冬,满树花蕾如笔,当春季花开,一树叠雪,一树燃霞,实为不可多得之景,凡到弥陀寺游览者,无不观赏其古红白玉兰树之倩影芳姿,并拍照留念。

    注:本文第三、四自然段,系当时国民党《扫荡报》西北记者站主任兼七分校教员段明灿先生提供。国共两党进行秘密谈判时段明灿是速记人。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