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香积寺

作者:出处:
分享到: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子午大道旁的台地上,距离繁华的市区仅有半小时的车程。是环秦岭北麓旅游带内的一个名胜寺院。

    那句流传千古的名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如果把它用来说明香积寺流传千年的原因,是最恰当不过了。善导就是那仙、那龙,而香积寺就是那山、那水。时间的脚步泯灭了无数的人、无数的事、无数的寺院,然而那些撼动了时代、震颤了人们心底的人和事儿,却注定源远流长。香积寺的名字自从被刻写在善导大师的灵塔上,就从来没有消失过,虽然饱受人为的、自然的风霜血雨的洗礼,仍然顽强地矗立千百年。对于善导的记录,就是对香积寺的最好记录,香积寺不仅是善导最后的归宿,而且也是他所创立的净土宗在现实世界中的精神支柱,作为祖庭,虽然寺院的建筑破败不堪,甚至荡然无存,“骑马关山门”的情景早已经不是香积寺的写照了,然而,善导塔却从来没有失去光彩,原有的13层大塔全部用青砖砌成,岁月的损毁,现在可以看到的只有11层,千百年来的香火能够承接下来,这座雄伟的佛塔所承载着的不仅仅是信众寻根问祖、礼敬拜谒的真情厚感,而且已经使它成为净土宗圣地的一个标志性佛塔。在清代的维修中,还在底层正南门额上留下了乾隆三十三年(1768)镶嵌的砖刻楷书“涅槃盛事”四个大字。

    1979年以来,国家对寺院不断进行整修。首先修缮了善导塔外因地震造成的裂缝,并将塔门作了复原。同时在善导塔东侧由南向北重建了山门殿、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法堂等主要殿宇,并以这些主要殿宇为中轴线,在两侧分别建造了客堂、配房、念佛堂、僧房、斋堂等配套设施,使香积寺的建筑组成了一个四合院的形式。现在香积寺占地40多亩。  

    香积寺因为是一个后期恢复的寺院建筑群,所以它的建筑风格和布局都采用了现代中国汉地佛教寺院的特有模式来进行,代表了汉地佛寺的特征。

    一、香积寺的基本布局

    在寺院建筑中,我们首先要明确的一个概念是“殿堂”,事实上,这里包含有两个不同的意思,殿是指供奉有佛像的地方,是专供僧侣和信徒礼拜的场所;堂是供僧人日常起居、讲经布道的场所。中国最早出现的佛寺布局形式是廊院式,这是仿效印度寺院的形式而来的,即每一个佛殿四周被廊院所围绕,一个寺院可以由许多廊院组成,每个院落可以独立存在,并有各自独立的名称,如观音院、塔院、翻经院等。唐代长安的大慈恩寺在其盛时就有十几个院落。廊院式布局的特色集中反映在院内建筑的布置上,有的院内以塔为主体,有的以讲堂为主体,也有的堂塔并置。从建筑艺术的角度看,这种廊院式的寺院主题较为分散,而且不易建在地形复杂的地区,所以渐被纵轴式的布局所替。至今,这种廊院式布局形式的寺院在中国已无存,仅在个别寺院布局上尚存有这种形式的某些痕迹,但日本奈良的法隆寺布局仍是典型的廊院式。

    中国寺院应用最普遍的布局形式是纵轴式,佛寺的建造一般是坐北朝南,即是将各主要殿堂按照从南向北的顺序,依次排列在南北中轴线上,每个殿堂前左右各置一座配殿,形成三合或四合院落。整座寺院由两大区域组成,一是供佛区域,这里是僧侣及信徒们进行各种法事活动的地方;二是僧侣们的生活区。保存至今的一些早期著名的佛寺,如河北正定的隆兴寺、天津蓟县的独乐寺、浙江宁波的保国寺、天童寺都是这样的布局。

    供佛区域是寺院的主体建筑,各大佛殿分别为:山门殿、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阁。

    僧侣的生活区一般集中在寺院的东侧,设有僧房、香积厨(厨房)、斋堂(食堂)、茶堂(接待室)、职事堂(库房)以及厕所。

    在寺院的西侧则设置接待云游僧人的云会堂。

    中轴线上各进院落可以借助立体建筑不同的造型、院落空间的狭广以及附属建筑的不同,展现自身的变化及特色。一些较大的寺院还可以同时拥有两条或三条纵轴,将塔院、禅房或花园等都建在侧轴上。这种佛寺布局形式在中国应用的时间最长,地域最广,是汉化佛寺的典型形式。今天香积寺的布局也正是按照这一形式来进行的。

    无论您到哪座寺院,首先必须进门,佛寺的这道门就叫山门,青砖绿瓦垒砌出三个拱型门洞,最大的居中,两旁是两个较小的。香积寺的山门也不例外。按照佛教的说法,最初称为“三门”意即三解脱之门,象征着空门(观人法两空)、无相门(观诸法无相,本无差别。)和无作门(观生死可厌、不可愿求)。也被称为涅槃之门。我们常说的“遁入空门”就是由此而来。后来由于中国佛教的大多数寺院都建在山林之中,“三门”便逐渐演变成了“山门”。虽然对于平原地带的佛寺未作考虑,但是还是顺其自然地沿袭了这一称呼。惟一不同的地方是,隐藏在高山密林中的寺院可能不止一道山门,有的有两道,甚至三道,而平原地带的寺院却仅有一道。山门是将世俗世界与宗教世界隔离开来的一个象征性建筑。

    有的寺院中,山门被建造为殿堂的形式,称为山门殿,山门殿中通常在东西山墙前相对而立地供奉着两尊身材魁梧、怒目圆睁的造像,这就是来自印度的护法金刚。金刚是金中最刚之意,表示牢固、锐利、无坚不摧。据《大宝积经》卷八《密迹金刚力士会》载,金刚原为法意太子,曾发誓要常亲近佛,当作金刚力士,善闻一切诸佛秘要密迹之事,后来他成了释迦牟尼佛500名金刚随从侍卫的首领,称“密迹金刚”。山门殿内供奉的两尊金刚,就是侍卫的代表。他们手中所持的兵器叫“金刚杵”,也叫金刚杖,是古代印度最坚固的兵器。一般用铜、铁或硬木制成,两端有刃头。佛教中金刚杵变成了一种法器,它的作用也被神化了。如密宗认为金刚杵表示坚利之智,有断烦恼、伏恶魔的威力,所以又被称为降魔杵。

    护法金刚手持金刚杵,所以又被称为“执金刚”、“执金刚神”或“金刚手”。将他们供奉在寺院的入口处,既显示了佛门的威严,又含有守卫寺院,保护佛法,防止恶魔及妖怪侵入之意。

    但是,有的寺院崇山门殿中却供奉着哼哈二将。这是受中国神话小说《封神演义》影响的结果,在印度佛教中,这两个人物是没有的。这是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又一例证。

    香积寺的山门就是这样一座山门殿,只是在殿堂里并没有供奉任何造像,这里是法物流通处,香积寺的各种纪念品可以在这里请到,人们可以穿堂而过,进入下一个庭院。

    这个庭院非常开阔,庭院中间是山水景观,景观之后则是天王殿。天王殿正中供奉着雍容大肚、笑口常开的弥勒佛。在弥勒佛左右两边的山墙前,各供奉着两尊天王,称为四大天王,天王殿的名称即由此而来。在弥勒佛像的背后,还供奉着身着铠甲、手捧宝杵、气宇轩昂的韦驮天。他与弥勒佛呈背靠背站立,遥望着前方的大雄宝殿。

    天王殿的背后是钟鼓楼,居东的为钟楼,居西的为鼓楼。早晨先敲钟,后击鼓,傍晚先击鼓,后敲钟,晨钟暮鼓的美景便是由此而生发出来。敲钟击鼓的作用不仅是为了报时,而且为了作法事的时候召集僧侣。

    沿着悠长的通道,便将人们带到了大雄宝殿前。这里是香积寺最主要的大殿,是香积寺的中心,僧侣及信徒们礼拜、瞻仰佛、举行重大佛事活动时也是在此。这里的建筑雕梁画栋,恢宏亮丽,呈现出庄严而神圣的气概。大雄宝殿一般供奉着佛教信仰的最高神释迦牟尼佛,因佛教徒尊称释迦牟尼佛为“大雄”,固而得名。

    但是由于香积寺是净土宗的寺院,所以这个主殿里不仅供奉净土宗的主尊阿弥陀佛,在其左右分别是观音和大势至两位菩萨,三尊造像共同组成了净土宗的“西方三圣”图像,而且还供奉着善导像。虽然沿用了大雄宝殿的称呼,而且这个匾额也高悬在殿堂前,但是其内部供奉对象的变化是佛寺供奉中非常值得注意的地方,是中国佛教的一个特色,即在本宗派寺院的主殿中,供奉本宗派的佛像,如华严宗供奉华严三圣,即正中的主尊法身佛毗卢遮那,右为普贤菩萨,左为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常手执如意,骑六牙白象;文殊菩萨则手持宝剑,骑金毛狮子。这种供奉形式,就是通常所说的一佛二菩萨的形式。

  大雄宝殿的背后便是法堂,这一称呼是从禅宗来的,意思是“演说佛教大法之堂”。除禅宗外,佛教的其它宗派则称之为“讲堂”。但在陕西目前尚存的寺院中,非禅宗的寺院也有许多称为法堂的,香积寺也是这样,其他如陕西的大慈恩寺、大兴善寺和兴教寺等。寺院中讲经说法、宣誓皈依或有关的集会等活动都在此举行,其地位仅次于大雄宝殿。
  
    一般佛寺在法堂之后便是藏经阁,佛教的经书多被保存在此。但是香积寺因为地方狭小,没有建造藏经阁,所以很多的书籍也被珍藏在法堂里。而且法堂正中供奉着一佛二弟子像,以及一尊缅甸玉佛像。

   中轴线西边是塔院,院墙上开了门与寺院连通着,11级的善导大塔就矗立在那里,在大塔的西北侧,新立了香积寺的前任住持续洞法师(1922-1999)的舍利小塔。能够与善导大师的灵塔相守,这也是法师功德圆满的标志。因为法师为香积寺的恢复做出了无量之功德,香积寺主体建筑的建造,都是法师募集资金,辛苦而来。

   香积寺的一些重大的供奉活动多在塔院中举行,近期最有意义的是日本净土宗僧人在这里举行的日本净土宗创始人法然的纪念法会。

    中轴线东面的围墙外是香积寺村,村头的净业法师塔为这个小小的村庄增添了古朴的文化气息。

    二、香积寺中供奉的造像

    实际上,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由于他反对偶像崇拜,因而其弟子及信徒们从未为他建造过任何塑像。在他去世之后的大约500多年的时间内,信徒们仍然坚守着这一规定,不以人的形象来表现佛的形象。

    根据佛经的记载,释迦牟尼佛曾经应帝释天王之请,上忉利天宫为自己的母亲摩耶夫人演说佛法。这时,憍赏弥国(古代印度的一个城邦国家)的优填王十分想念释迦牟尼佛,于是使命人用一种带有芳香味的旃檀木雕刻了一尊五尺高的释迦牟尼佛像。而与此同时,在另一个城邦国家舍卫国中的波斯匿王也因思念释迦牟尼佛而命人以磨金(一种带紫色的金)造了一尊五尺高的释迦牟尼佛像。据说,这是世上最早出现的两尊佛像。    

    但是,随着佛教理论的传播和发展,人们愈来愈感觉到其理论的深奥,甚至难以理解,必须以形象化的方式向信徒们传授。渐渐地,在印度佛教的早期作品中,当人们需要表现佛的存在时,便以脚印、菩提树等作为象征性的标志,有时甚至用空白来表示佛所存在的空间。在当时的佛传(即释迦牟尼佛的一生)故事作品中,常常以莲花表示佛的诞生,以菩提树表示佛的成道,以法轮表示佛的说法,以佛塔表示佛的涅槃。

    公元1世纪前后,在印度西北部地区的佛教信徒中出现了一种新的思潮,认为释迦牟尼佛的涅槃实际上只是其肉身的入灭,而他的法身却仍然存在于世,仅仅以空白,或是以莲花、菩提树等象征物来表现是不够的。为了使世间的信徒们常常忆念佛陀的伟大庄严,应当树立佛陀法身的形象。于是,他们便以传说中的理想帝王转轮圣王的身体特征为依据,再加上眉间的白毫以及金光闪耀的身躯塑造了佛的形象。佛像的制作便在印度西北部兴盛起来。这一地区由于受到希腊、罗马雕塑艺术中独特的薄衣贴体、褶纹稠密的造型文化的影响,因而,塑造出的佛像都具有了一种特殊的风范,被称为犍陀罗艺术。这是它最突出的特点。而此时的印度中部和南部却仍然未出现佛像。直到公元2世纪左右,中印度的秣兔罗地方才开始出现佛像。    

    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佛的数量如恒河沙般多的无法估算,过去、现在、未来、四方、上下都有佛,在这些佛的周围又有无数的菩萨、弟子、罗汉、天神等。对佛像的制作、供奉和礼拜是在积累功德,广种福田。于是,佛像的制作不再仅仅局限于塑造释迦牟尼佛一人的形象,而是出现了各种佛像、菩萨像、天神像等多姿多采的造像。

    自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后,其造像亦随之而来。近几年来,随着考古工作的发展,汉代的石雕佛像时有发现。著名的有四川省乐山市麻浩崖墓享堂横梁上所刻的一尊结跏趺坐,手施无畏印,头顶戴有圆形头光的佛像。从其贴体的通肩大衣和施无畏印的大手看,这是受犍陀罗佛像的影响而雕造的。另外,山东省沂南汉墓门柱顶端也有减地线刻的具有圆形头光的佛像。江苏省连云港市孔望山的汉代摩崖石刻中,也有释迦牟尼佛立像,以及礼佛、涅槃等题材。这些造像造型都很古拙。

    到魏晋十六国时期,由于许多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都信奉佛教,所以佛教造像得到很大发展。民间和官方都有造像出现。现藏于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的一尊后赵建武四年(338)的鎏金铜佛造像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但此时佛的形象已经具有了蒙古人种的特征。

    在南北朝时代,随着佛教势力的扩大,造像之风更甚。不仅出现了大批的石窟,而且单尊的佛龛造像也有很多。中国传统哲学的思想也渗透到佛教造像中来。“秀骨清像”、“曹衣出水”、“褒衣博带”就是这个时代所追求的。佛教造像完全成了中国人的形象,尤其是当时社会上士大夫的形象。佛像被中国化了。

    隋唐时代,佛像中国化的进程达到高峰,不仅衣饰,甚至连长相,气质都中国化了。在雕造著名的龙门石窟大佛时,更将武则天的形象与大佛联系在一起来完成整幅作品。    

    宋元明清时代,佛像制作一方面趋于世俗化,把人的形象更多地表现在佛的身上,另一方面,人们在制作佛像时更加精细化,与前代相比,佛像局部的特征更完满地展现出来,如在明代造像中突出表现的顶严、髻珠等。精湛的工艺所造就的杰出的作品,已经成为今天人们追捧此时期造像的根本原因。

    经过历代的发展,佛教造像的制作形式非常丰富,有雕像、塑像、画像、刻像、铸像、绣像、织像、干漆像、脱胎像等。其质地分别有石、木、玉、牙质等。大规模的造像制作及保存有两个集中的地方,一个是石窟寺,另一个是寺院。

    香积寺中供奉的造像有很多,范围很广,包括佛、菩萨、天王以及护法天神等。他们的造型多姿多采,供奉在寺院的不同殿堂中。根据上文的佛寺布局形式,首先沿着中轴线上殿堂中供奉的造像来加以说明。

    天王殿中供奉着弥勒佛、四大天王和韦驮天六尊造像。

    我们常常称弥勒佛为大肚弥勒,他的形象总是笑容可掬,开朗而亲善,赋予乐观而健康的姿态。

    据《弥勒上生经》和《弥勒下生经》中记载,弥勒出生在古代印度的一个婆罗门家庭,后来成为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并精通了佛法,成了继承释迦牟尼佛佛位的候补佛。当释迦牟尼佛还在世的时候,弥勒佛便提前入灭,再次降生于兜率天内院。在释迦牟尼佛涅槃之后,经四千岁(相当于人间五十六亿七千万岁)后,弥勒佛将离开兜率天,下生人间,于华林园龙华树下成佛,广传佛法。到那时大地将自然长出香米,树上自然长出新衣,人类长寿而无病痛。这也是佛教一个著名的净土世界弥勒净土的来源。但这位弥勒佛的形象并不是我们今天在寺院中见到的样子,中国寺院中的大肚子弥勒佛的形象是根据五代一位名叫契此的和尚而塑造的。

    契此本是一位疯癫和尚,常用杖挑着一个破布口袋化缘乞讨,嘴里还常常说一些让人无法听懂的话语。有一次,他坐在寺院前的磐石上说,自己本是未来佛转世,现形以告知世人,但世人却不认识他。说完后他便圆寂了。后来人们便以为他就是弥勒佛显化,遂按照他的形象塑造出弥勒佛以供奉。再将他的破口袋加以夸张的塑造,便又有了布袋和尚之称。甚至在他的破口袋里又装入了一些顽皮的小孩子,使他又得了一个送子罗汉的称号。

    与和蔼的弥勒佛形成鲜明对照的便是环绕在他身旁的四大天王了。他们威武强悍、全副武装的形象,使我们立刻将从弥勒佛那里获得的一点松弛之心收敛了起来。

    四大天王是寺院的护卫者,俨然世俗社会中的警卫部队。他们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和北方多闻天王。

    佛经中说,世界就像一个巨大的圆盘,圆盘上有九山八海,生灵万物都居住在上面。圆盘的正中间有一座高山,叫须弥山,山高84000由旬(由旬是印度的长度单位,1由旬等于15公里)。须弥山腰又有犍陀罗山,山有四峰,四大天王各率二十八部众,各居一峰,各护一洲。他们守护的这四个洲就是佛教中所说的“四大部洲”。东方持国天王名毗提河,居住在黄金筑成的东峰上,管辖着东胜身洲;南方增长天王名毗琉璃,居住在琉璃筑成的南峰上,管辖着南瞻部洲;西方广目天王名毗琉博叉,居住在白银筑成的西峰上,管辖着西牛货洲;北方多闻天王名毗沙门,居住在玛瑙造就的北峰上,管辖着北俱罗洲。

    但是,四大天王的形象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后,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成了身披铠甲、全副武装的武士形象。更由于受《封神演义》的影响,他们的印度名字全变成了中国名字,成了魔礼青、魔礼红、魔礼海、魔礼寿,使他们成了中国商朝时镇守佳梦关的“魔家四将”。他们战死后,由姜子牙开榜封神,四将被派遣到西方容登天王的宝座。手中的法器也有了“四大皆空”和“风调雨顺”的寓意。他们除了守护佛法之外,还兼有了护国安民的职责。人们供奉天王的目的也就寄托在这里。

    另外,有的寺院中所塑的多闻天王手中托着一座宝塔,据佛经记载,这是释迦牟尼佛赐予他的黄金宝塔。多闻天王是四大天王中最负盛名的,传说唐代天宝年间番兵入侵,唐明皇即请不空和尚请毗沙门天救援,天王施展神威打败了番兵。于是,唐明皇便命令在各州府及各营寨中建造天王的造像以供奉。从此,毗沙门天成了“军旅之神”。

    香积寺中见到的四大天王的形象是:东方持国天王,身白色,手持琵琶;南方增长天王,身青色,手持宝剑;西方广目天王,身红色,手持缠蛇;北方多闻天王,身绿色,右手持伞,左手持银鼠。

    韦驮天被供奉在大肚弥勒佛背后,呈站立姿态,是一位青年武将,头戴盔帽,身披铠甲,手捧金刚降魔杵。

    韦驮天,也称韦驮、童天。他本是古印度的战神,后来被佛教吸收为护法神。韦驮手持金刚杵的姿势有不同的含义:如果右手持金刚杵,左手五指向上,掌心向右置胸前作合十状,表示寺僧向来寺院中的人行问讯之礼;如果双手合十捧金刚杵于胸前,则表示该寺院为接待寺院,为游方僧人安排食宿,香积寺就是这样的造型;如果将金刚杵杵于地上,则表示该寺院拒不接待来人。在中国的寺院中,韦驮天的形象通常为立式,只有江苏如皋定慧寺中的塑像为坐式。韦驮天总是被供奉在天王殿中弥勒像的背后,以便他能够面对着大雄宝殿,喻示着他始终在行使对于佛的守护之职。香积寺的韦驮天面对的同样也是大雄宝殿。

    一般来说,在大雄宝殿中只供奉一尊释迦牟尼佛像的为小乘佛教寺院,反之,供奉三佛、五佛的则为大乘佛教寺院。这是由两派教义的区别所形成的差异。

    三佛是指在大雄宝殿正中的位置上供奉的三尊佛,他们有时是三身佛,即法身、报身和应身;有时则是横三世或竖三世佛。五佛一般是在密宗的寺院中供奉,叫五方佛。

    先看三身佛,居中者为主尊法身佛,是佛法的体现。密宗还将他称为“毗卢遮那佛”,意译为光明遍照的大日,即“大日如来”。主尊的左边是报身佛,也叫卢舍那佛,是般若智慧的体现;主尊的右边为应身佛,即释迦牟尼佛,是为了度脱现世众生而显现的形象。虽然有三身佛之说,但其实质还是释迦牟尼佛。三尊坐像周围一般均无其他立像,但也不排除有时会在两侧的释迦牟尼佛及卢舍那佛旁各置一尊年长者和年青者的立像,他们二人就是佛的两个著名的弟子,老者为迦叶,幼者为阿难。

    横三世佛是指正中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在其左边是东方琉璃净土世界的教主药师佛,常塑为吉祥坐式,左手持钵,右手持药丸或在胸前伸右手掌向外,以食指和拇指夹一药丸;在释迦牟尼佛右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横三世佛是从空间上来说的,是中部、东方和西方三个方向的佛,在每一尊坐佛像旁,左右皆有两尊立像。中间释迦牟尼佛左右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药师佛左右是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阿弥陀佛左右是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

    竖三世佛是从时间上来说的,指过去、现在、未来的佛,包括正中主位上的释迦牟尼佛,代表现在世;其左边的是燃灯佛,代表过去世;其右边是弥勒佛,代表未来世。竖三世佛只在中间主尊佛像左右各有一立像,而另外两尊佛像左右则没有立像。这两尊立像有时是迦叶和阿难,有时则是佛的另外两个弟子,即年龄相近的目犍连和舍利弗,他们手中常常持有锡杖。

    五方佛正中为大日如来,其右边第一位是南方欢喜世界的教主宝生佛,第二位是东方香积世界的教主阿閦佛;其右边第一位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第二位是北方莲花世界的教主微妙声佛,也叫不空成就佛。

    大雄宝殿的左右两侧有时供奉着十六或十八罗汉,有时则供奉着二十或二十四诸天像,这从塑像的数量就可以看出来。

    佛像制作的高低、大小是有严格的规定的,一般大雄宝殿中的三尊塑像,其立像的高度为5.3米,坐像高度为2.7米。还有一种是以以上尺寸的一半为准,即立像为2.7米,坐像为1.3米左右。如果有某种特殊的需要,还允许将这一尺寸扩大或缩小。

    三、香积寺所代表的汉地佛寺的建筑特色

    中国汉化寺院的特色,基本上采用了传统世俗建筑的庭院式格局,包括两种独有的类型,即宫室式佛殿和楼阁式佛殿。香积寺建筑的特点则完全体现了宫室式佛殿的特色。

    宫室式佛殿一般为单层横长方形,面阔三、五、七或九间,与帝王宫殿或官邸大宅的主体建筑相似。因为自唐代以来,“舍宅为寺”的风气在京城长安非常流行,一些达官显贵或佛教信徒都将自己的宅第赠给寺院,以建立功德。这种住宅式的寺院,供奉佛像的主殿是从原有宅院的前厅演变而来,而宅院的后堂也就成了僧侣们起居的地方。由于寺院中的佛像是多佛并列供养,或主要佛像与弟子、菩萨同在一殿,因此这种横长方形的建筑形式非常适用,长期成为寺院的一种通用建筑形式,直至今日仍未改变。这类建筑艺术表现力并不突出,其宗教特点主要通过寺院内的壁画、塑像及各种装饰来体现。楼阁式佛殿是为了供奉体型高大的佛像而建造的,常常是一座高大而中空的建筑物。陕西境内最具代表性的当推彬县的大佛寺。

    另外,香积寺的另一个特色,在于寺以僧名,这个特点是中国历代佛寺所保有的,在古代的长安尤其突出,如草堂寺因鸠摩罗什而名、大慈恩寺因玄奘而名、大兴善寺因不空而名等等,中国佛教史上的许多名僧都曾在这些寺院驻足。

<<上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