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禅的要义

作者:出处:
分享到:

 
    佛门中的人常说:禅,以心传心,心心相印,不可言说。教外的人多有不明白个中的究竟,或有专家学者以言语文字进行诠释,为使不懂的人了解禅的内涵及其外延。这样做,对大众无疑提供了方便。然而依宗门中人看,这样做便堕入了“涉理路,落言诠”的窠臼,有违禅的宗旨。当然,历代宗门中有违禅的初衷的高僧大德也不少。如宋代汾阳善昭、雪窦重显、圆悟克勤等禅师,以“颂古”、“评唱”形式说禅,成为“文字禅”的代表。假如杜口不言,不出文记,又怎么让大众知道呢?

    1.禅、禅定、禅宗

    “禅”是“禅那”的略语,梵文为Dhyana,巴利文为Jhana,英文译为Zen。自中国唐代以来,“禅”汉译意思有“静虑”、“思维修”、“弃恶”、“功德丛林”等。用现在的话来说,禅,即指修习者的精神集中于一种特定的观察对象,以佛教义理的正确思维,尽力排除外界各种欲望对内心的诱惑和干扰,以便达到弃恶从善,使本体心性获得绝对自由的目的。

    就禅的本源来讲,禅并非佛教独创。早在公元前6世纪佛教创立之前,禅已在古代印度广为流行。到佛教成立后,只是援用禅作为佛教的一种主要修持方法。

    据19世纪在印度莫亨佐·达罗和哈拉帕古城遗址出土的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印章中,发现刻有瑜伽坐冥想的神像,说明早在印度河流域文明时代就已经有瑜伽的实践。后来瑜伽便成为婆罗门教、佛教、耆那教等印度各种宗教徒修习的方法。

    从“抑止心的作用”意义上说,“瑜伽”(Yaga)同“禅”是同义语,也可以说后者是前者的继承和发展。在印度吠陀时代,被婆罗门奉为经典的《奥义书》中就说:

    让感官和意识的注意力,

    转移到心上,

    你,就能乘梵天之舟,

    振奋起精神,

    渡过恐怖之源的水流。

    在原始佛教的《经集》(Suttanipata)中也有这样的话:

    抑制自己的意志,向内反省思维,守住内心,不让它外鹜……

    要学会独自静坐……圣者的道是孤独的起居生活,只有孤独,才能领略生活的乐趣。

    两汉之际,印度佛教传入中国。最初的译经者将“瑜伽”译之为“道”,这与当时把佛教混同于“黄老之术”不无关系。到了东晋时期,印度僧人佛陀跋陀罗到中国传禅数之学,才将“瑜伽”译为“禅”。

    中国佛教常把“禅”和“定”合称为“禅定”。那么,什么是禅定呢?

    所谓“禅定”,从广义上说,是指专注一境,思想集中,心不散乱,这是人人都可能做到的,但须认真去做,并持之以恒。狭义上讲,禅定特指佛教僧侣的宗教思维修习,即“坐禅”。此外,就是指佛教“戒、定、慧”三学之一的“定学”,即通过凝神观想特定对象,而获得对佛性的悟解。

    据《月灯三昧经》卷六说:修习禅定,则万缘俱息,定性现前,能获以下10种利益:(1)安住仪式;(2)行慈境界;(3)无烦恼;(4)守护诸根;(5)无食喜乐;(6)远离爱欲;(7)修禅不空;(8)解脱魔羂;(9)安住佛境;(10)功德成熟。

    禅宗,以“禅”命宗,重在“修心”、“见性”,主张以“禅定”来概括佛教的全部修习,但不限于静坐凝心、专注观境的形式。又因为禅宗的参究方法以彻见本体心性为主旨,所以又称为“佛心宗”。相传在南朝梁普通年间(520~526),印度僧达摩渡海来华传“二入四行”禅法,被称为中国禅宗初祖。中国僧慧可从达摩得法并获《楞伽经》四卷,后传僧璨,僧璨传道信,道信传弘忍。然后慧能因示法偈开悟,得弘忍衣法,主张“顿悟”,开创南宗禅,影响深远。弘忍的另一弟子神秀因示法偈不契,北上开创北宗禅,主张“渐悟”,但门庭寂寞。

    后来,以六祖慧能的著名弟子南岳怀让为代表,经数传形成沩仰宗和临济宗。慧能的另一著名弟子青原行思,又经数传形成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其中以临济宗和曹洞宗流传的时间最长。临济宗在宋代又形成黄龙派、杨岐派。这就是禅宗史上所称的“五家七宗”。

    2.坐禅与念佛

    坐禅,意思是指修习者端身正坐而入禅定,简言之,即静坐思维。这种内省法原本为古代印度各种宗教徒所奉行,佛教亦采用之。不论是小乘佛教还是大乘佛教都修习坐禅,并对坐禅的方法作了如下规定:一是坐禅者必须息心静虑,节制饮食(不饱不饥);二是选择一静室或远离喧闹的闲静处;三是结跏趺坐(双盘腿坐式)或半跏趺坐(单盘腿坐式),以左掌置于右掌上,两大拇指相拄,正身端坐,使耳与肩、鼻与脐相对,舌抵上腭,唇齿相触,双目微闭;四是90天为一期,不能卧床睡眠。

    念佛,是一般修行佛道的基本方法之一。主要有:(1)理法念佛,指在心中称念法身佛;(2)观想念佛,指通过观具体存在的佛相,在心思上浮现佛的功德;(3)称名念佛,指口中称念佛的名号,通常以称念“阿弥陀佛”名号为主。

    佛教认为修行念佛功德,可不起贪、瞋、痴,死后可升天国,可入涅槃。净土宗以念阿弥陀佛为修行法门,据称:日念阿弥陀佛一千遍,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禅宗以禅定为修行法门,也有念佛的,但与净土宗念佛不同。禅宗“念自佛”,即观现前一念之心,而顿入明心见性义之境。

    3.佛性

    “佛性”,佛,指觉悟;性,意为不变。佛性,即指成佛的可能性。

    《涅槃经》卷七说:一切众生都具有成佛的可能性,凡夫俗子因为烦恼障蔽而无显,如果断灭烦恼即可显现佛性。同时,指出一般有三因佛性:(1)正因佛性,即中道实相、真如法性的理性;(2)了因佛性,即照了二谛的般若智慧;(3)缘因佛性,即配合了因智慧开发正因的六度万行的功德行愿。佛性是因,成佛是果,只要圆满具备以上三因就能成佛。

    佛教各宗对于佛性的理解大同小异。禅宗否定执迷于佛性有无,重在证悟本体心性。

    4.开悟

    “悟”是相对“迷”而言的,所谓“开悟”,即指通过修行,达到转迷而开启智慧、觉悟真理的目的。佛教各宗虽然修行的手段不尽相同,但开悟的目的是一致的。这就是佛教所谓:“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

    传说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悉达多·乔答摩,因有感于人世间生、老、病、死各种苦恼,舍弃王族的荣华富贵,出家修道。最初向“数论”先驱阿罗逻迦罗摩和乌陀迦罗摩子学习禅定,后到尼连禅河附近树林中独自苦修六年,弄得形同枯槁,未能悟得解脱苦恼的途径。然后到菩提伽耶毕波罗树下静坐思维,月半中星,灵光闪烁,终于觉悟到“四谛”、“十二因缘”的道理。尔后传法45年,创立佛教。这便是佛祖释迦牟尼开悟的典范。

    日本禅学大师铃木大拙在《悟道禅》中,对“开悟”作了新的解释,他说:“悟,只是把日常事物中的理论分析的看法,调过来重新采用直观的方法,去彻底透视事物的真相。禅,开启了迄今二元观的另一新看法,所以对迄今所见到的环境,亦可展开未曾预料(想像不到)到的新角度,而对于开悟的人来说,可说这世界已不是原来的世界了。虽然川照常流,火照常燃,但那不是悟之前的流法燃法了。至今在理论上二元观所见到的事物,其对抗之相,矛盾之相亦复消失,处在原来的矛盾环境中,却能展开出任何奇迹存在。总之,这必须经过一度体验才能获得的。”

    5.不立文字、明心见性

    传说释迦牟尼在灵山法会上正准备说法,这时大梵天王来到灵山,向释迦牟尼献上一朵金色波罗蜜花。然后坐在最后的位子上,欲聆听释迦牟尼说法。释迦牟尼却一言不发,仅举起这朵金色波罗蜜花给听众看。当时在座的人间、天上诸神都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唯有弟子迦叶破颜微笑。于是释迦牟尼才开口对听众说:“我有正法深藏在眼里,以心传心。你们应摆脱世俗认识的一切假相,显示诸法常住不变的真相。通过修习佛法而获得成佛的途径,了悟本体心性是绝对的最高境界,不要拘泥于言语文字,教外别传。我以此法传授给迦叶。”

    以上便是历代禅门所举唱的“拈花”公案,尽管事迹为禅宗所杜撰,但揭示出南宗禅“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宗旨。

    正因为“以心传心”,所以,禅宗认为言语文字是无法表述“悟”的内容的。这种以心传心的境地就称为“不立文字”。既然重在“以心传心”,就必然要求修禅者不执外修,不假外求,明心见性,转迷开悟。按禅宗的说法,所谓“明心见性”,即是用般若智慧观照自己的本来面目,即人本有的心性。本体心性的真实性如何,难以言传,“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瑜伽

    是梵文yoga的音译,意为“相应”。照调息(呼吸法)将心念(精神)集中一点,入定发慧,使观行与正理冥合一致。据《成唯识论述记》卷二解释:相应之义有:(1)与境相应,指不违一切法的自性;(2)与行相应,指与定慧等行相应;(3)与理相应,指安立非安立等二谛(指世俗与佛家两种道理)之理;(4)与果相应,指能得无上之菩提果;(5)与机相应,指既得圆满果,利生救物,赴机应感,药病相应。佛教显宗多取与“理”相应,密宗多取与“行”相应。

    婆罗门教

    印度古代宗教,形成于公元前7世纪。以古印度之吠陀信仰为基础,崇拜多神,其中以创造之神梵天、保护之神毗湿奴、毁灭之神湿婆为三大神。主张婆罗门(印度四种姓之最高种姓)至上,重视祭祀,追求“梵我合一”。后演化为印度教。

    《经集》

    以巴利文写作的上座部(小乘)经典,因由许多杂经(指除独自成册和特定书名的经典之外的诗集和散文)汇集而成,故称《经集》。这是原始佛教最早的经籍。

    《奥义书》

    以梵文写作的古代印度哲学书,因这种书记录的是师徒对坐密传之教义,故称“奥义书”。主要记载古代印度哲学的原本思想,为后世印度各派哲学的根源。公元前8~前6世纪所形成的奥义书,称为古代奥义书,此后增补之作,称为新奥义书。

    示法偈

    偈(讽颂),是佛经的一种体裁,属“十二部经”之一。由固定字数的四句韵文组成,一般分为:(1)通偈,固定由梵文三十二音节构成;(2)别偈,共四句,每句或四言、或五言、或六言、或七言等结句。示法偈,指以偈示法。

    四谛

    又称“四圣谛”(四种神圣的真理)。这是佛教的基本教义之一,包括:(1)苦谛,即世俗世界的一切,其本性都是苦;(2)集谛,即产生世间人生及其苦痛的原因(主要是“业”、“惑”);(3)灭谛,即断灭世俗诸苦,根绝“业”、“惑”,达到解脱和涅槃的最高理想境界;(4)道谛,即超脱“苦”、“集”的世间因果关系,通往出世间“涅槃”寂静的方法和途径,也就是修习“八正道”。

    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是佛教“三世轮回”的基本理论。(1)“无明”缘“行”,因不懂佛教“缘生法”,故生起种种世俗思想行为;(2)“行”缘“识”,因种种世俗思想行为的牵引,故使“识”向与之相应处投生;(3)“识”缘“名色”,因“结生”一刹那之“有身”,并于母胎中心(名)、身(色)得到发育;(4)“名色”缘“六处”,即胎儿由心身混沌状态发育至有认识器官的分工,相当于胎儿将生阶段;(5)“六处”缘“触”,因“六处”与“境”合而生“识”,便产生触觉,相当于幼儿阶段;(6)“触”缘“受”,因有触觉,故生苦、乐、不苦不乐三种感受,相当于童年阶段;(7)“受”缘“爱”,因有感受,便引起对世俗世界的爱,相当于青年阶段;(8)“爱”缘“取”,因有贪爱,便狂热地追求和执取可供享乐的东西,相当于成年阶段;(9)“取”缘“有”,因贪爱执取的思想行为(有),便会招致后世相应的果报;(10)“有”缘“生”,因有后世果报的思想行为,便会导致“来世”的再生;(11)“生”缘“老死”,因生故有老死。佛教认为只有摆脱“十二因缘”的束缚,才能跳出三世轮回,进入涅槃的最高境界。

    铃木大拙

    铃木大拙(1870~1966)是日本著名禅学家。1890年到镰仓圆觉寺参禅,入今北拱川之门,后从师释宗演。1893年,随师出席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万国宗教大会”,并任翻译。1897年再度赴美,旅居13年,介绍禅学,先后英译《老子道德经》、《大乘起信论》等,出版《大乘佛教概论》等。1909年回国,任学习院大学教授、东京大学讲师。1911年去英国介绍禅学,1921年回国。1926年任大谷大学教授,主编英文杂志《东方佛教徒》。晚年住镰仓松冈文库。著作颇丰,收入《铃木大拙全集》。

    二元观

    又称“二元论”,是一种与“一元论”相对的宇宙观。主张精神与物质、本质与现象、神与世界等的绝对对立。

    灵山

    灵鹫山的简称。梵文称“耆阇崛山”,位于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东北,因山形似鹫头,故名。相传释迦牟尼佛曾住此多年,常宣讲佛法。

    般若

    梵文Prajna的音译,读作“波惹”,意为“智慧”。其全称为“般若波罗蜜多”或“般若波罗蜜”,意译为“智度”等。是“六度”之一,指通过智慧到达涅槃之彼岸。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