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成塔

作者:出处:
分享到:

 

    “塔”是一种佛教建筑。最早的塔,是用土石堆叠起来埋葬释迦牟尼遗体骨烬的坟墓。

    公元前485年,释迦牟尼已经是80岁的高龄了。一次,当他和弟子们从摩揭陀国前往拘萨罗国的途中,感到身体不适。他们走到末罗国的都城拘尸那迦郊外的跋提河畔时,释迦牟尼在一棵娑罗树下躺了下来,对弟子们做了最后的一番嘱咐之后,就溘然长逝了。——佛教艺术中的“卧佛”,就是释迦牟尼涅槃前的形象;佛经中的《遗教经》,就是释迦牟尼临终前言教的记录。

    拘尸那迦城附近的八个国家,都是释迦牟尼的佛教僧团影响较大的地方。国王们听到释迦牟尼去世的消息,纷纷赶到跋提河畔。释迦牟尼的大弟子迦叶,按照古印度的风俗,主持了释迦牟尼的火化仪式,然后把“佛舍利”分成八份,由前来参加“火化”仪式的八个国王各自携带回去,建塔供养。

    “舍利”,是梵文音译,意译为“身骨”,指死者遗体火化以后的残余骨烬。“佛舍利”,特指释迦牟尼的骨烬。据说,释迦牟尼的遗体火化后,结出许多像珠子似的颗粒,晶莹明亮,质地坚硬,这就是“舍利子”:白色的是“骨舍利”,黑色的是“发舍利”,红色的是“肉舍利”;没有烧化的牙齿,叫做“佛牙舍利”。

    “塔”,是巴利文(释迦牟尼生前所使用的古摩揭陀国方言)音译,在梵文中叫做“窣堵婆”或“浮图”、“浮屠”,是“聚集”、“高显”的意思——把土石聚集成堆,即“坟”、“冢”。

    后来,塔的作用扩大了:不仅为佛舍利建塔,还在一些佛教重地建立纪念性的塔;不仅为释迦牟尼建塔,还为其他高僧建塔;不仅在塔中收藏舍利,还收藏头发、衣物、佛像、经卷等等。

    到了阿育王统治时期,古印度的建塔活动达到了空前的高潮。

    阿育王(?—公元前232年),是古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他继承祖业,在古印度建立了一个北起喜马拉雅山、南达迈索尔地方、东自阿萨姆西界、西抵兴都库什山的幅员广大的统一的帝国。阿育王本来是一个暴虐嗜杀的国王,但是,在征服羯陵伽国的大屠杀(杀死10万人、俘虏15万人)之后,他放弃了战争政策,宣布皈依佛教,“以法胜,是为最胜”,要依靠佛法的力量来征服世界。他立佛教为国教,巡礼佛迹,广建塔寺,起立佛柱,把大量土地捐赠给佛寺;他向全国推荐七部佛经,并向狮子国(今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家派遣传教团;为了肃清“外道”的影响,他还倡导了重新确认佛教教义的规模宏大的集会。阿育王对于佛教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被后世佛教信徒尊为“护法大王”,史书上称他为“印度的佛教皇帝”。

    在阿育王执政时期,“孔雀王朝”统领的84000个小邦国,国国都建造佛塔,以至于出现了《法华经·方便品》里所描述的局面:“乃至童子戏,聚沙成佛塔。”——甚至连小孩子们做游戏,都用沙子堆积佛塔。

    阿育王统治时期所建造的大量佛塔中,以“桑奇大塔”和“八大灵塔”最为著名。

    “桑奇”,是印度共和国中央邦博帕尔附近的一个地方。这里现存四座佛塔,“桑奇大塔”指其中的1号塔。经过历代的修建,这座塔的高度为16.5米,直径为36.6米,规模相当大,所以有“大塔”之称。这座塔是世界上现存的年代最早的佛塔。据说,释迦牟尼的一份真身舍利就埋葬在这里。

    “八大灵塔”,指在释迦牟尼的诞生地以及他生前从事佛教活动的重要地方所建立的八座纪念性佛塔。《八大灵塔名号经》里面说,这八座塔分别建在:“一佛生处,迦毗罗卫城蓝毗尼园;二成道处,摩揭陀国尼连河;三转法轮处,迦尸国波罗奈城鹿苑;四现神通处,舍卫国祇陀园;五从忉利天下处,桑迦尸国曲女城,佛忉利天安居竟,自七宝宝阶降下处;六化度分别僧处,在王舍城,提婆达多作破僧,僧众分离作二处,佛化度之使归一味处;七思念寿量处,毗耶离城,佛在此思念寿量,将入涅槃;八入涅槃处,在拘尸那城。”

    在“八大灵塔”中,建立在尼连河畔佛成道处(今天印度共和国比哈尔邦的佛陀加雅地方,即古摩揭陀国的菩提迦耶城外)的“佛陀加雅大塔”,是保存至今的著名佛塔。

    作为一条成语,“聚沙成塔”不是对于儿童游戏的描述,也不是对于建塔高潮的记录,而是对于“积少成多”这一道理的极为形象的比喻——把沙子一粒一粒地聚积起来,可以建成高大的佛塔。

    “聚沙之塔”,则比喻积少而成的规模可观的事物。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