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作者:出处:
分享到:

 

    作为一种佛教建筑形式,塔的形制不断地发展、变化。

    最早的佛塔形制很简陋,只不过是一个半圆形的土石堆而已。在阿育王统治时期,塔的规模扩大了,装饰性增加了,但是塔的主体仍然是半圆形的土石堆。到了迦腻色迦王统治时期(约为公元2世纪初),佛塔的形制出现了重大突破——不仅规模更大、装饰更华丽,而且塔体由“覆钵式”改为“五层楼式”。例如,都城弗楼沙(位于今天巴基斯坦的白沙瓦地区)附近的“雀离大塔”,五层楼的塔体总高达40余丈,以众宝装饰,极为壮丽威严,是当时最壮观的一座佛塔。东晋僧人法显西行时曾亲眼见过这座塔,并将它写入了《佛国记》。

    东汉、魏晋时期,塔这种建筑形式随着佛教传入汉地,与我国固有的亭、台、楼、阁等建筑形式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能够更好地表现“聚集”、“高显”之意的中国佛塔。由于强大的寺院经济和封建王权的支持、保护,汉地佛教不必依赖乞食与接受施舍为生存条件,这就为佛塔的充分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充裕的人力、物力、财力,使中国佛塔尽洗印度佛塔的寒酸气,以其辉煌多彩的形式,成为汉地佛教的一大景观。

    中国佛塔一般分为“地宫”、“塔基”、“塔身”、“塔刹”四个部分。“地宫”即存放舍利的地下陵墓;“塔基”是塔的基础,即塔的根脚、地下部分;“塔身”是佛塔的主体,有空心、实心两种;“塔刹”也叫“相轮”,是佛塔顶部的装饰,本身就像一个小塔,由刹座、刹身、刹顶构成。

    按建筑材料说,中国佛塔有木塔、砖塔、石塔、铜塔、铁塔,乃至琉璃塔、银塔、金塔等;按平面形状说,有方塔、圆塔、六角形塔、八角形塔,乃至十二边形塔;按立体层次说,有单层塔、三层塔、五层塔、七层塔、九层塔、乃至十三层塔;按组合形式说,有单塔、双塔、三塔、五塔,乃至塔林。如果以结构和外型的情况为分类标准,中国佛塔有“楼阁式塔”、“密檐式塔”、“亭阁式塔”、“覆钵式塔”、“余刚宝座塔”、“过街塔”、“花塔”等形制,还有极少数造型十分奇特的“圆筒塔”、“九顶塔”、“钟形塔”、“球形塔”、“阙形塔”等等。

    在各种形制的塔中,形体最高大的楼阁式塔是汉地佛塔的主要形式。这是因为:汉地的佛教信徒认为,塔是极为神圣的,应该采用高贵的建筑形式。因此,楼阁式塔在中国佛塔中出现得最早,保存下来的也最多。

    “七级浮屠”,就是塔身为七层的楼阁式塔。建造一座塔身为七层的楼阁式塔,在中国古代的工程技术条件下,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因此被佛教信徒认为是极大的功德。成语“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意思就是:救人性命是极大的功德,甚至超过了建造七层楼阁式佛塔的功德。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