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西游记》 第七讲 险象环生

作者:出处:
分享到:

 
    玄奘刚到第一烽,就在取水时被守关的将士捉拿,校尉王祥发现玄奘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高僧,提出只要玄奘答应到他的家乡敦煌去弘法,就可以不追究他的罪名。此时的玄奘面临两种选择,他是怎么回答王祥的?对于玄奘的回答王祥又做出了什么样的反应?

    上一讲我们讲到,玄奘在第一烽旁边取水时被发现了。第一关还没过,就被守关的士兵带到了校尉王祥的面前。王祥向玄奘开出了一个非常奇怪的条件:只要玄奘法师愿意到他的家乡敦煌去从事佛教工作,就不治玄奘偷越国境之罪,还可以专门派人把他送到敦煌。然而玄奘对于他的建议根本不予理睬,直截了当地回答了王祥校尉这么一段话:

    奘桑梓洛阳,少而慕道。两京知法之匠,吴、蜀一艺之僧,无不负笈从之,穷其所解,对扬谈说,亦忝为时宗。欲养己修名,岂劣檀越敦煌耶?

    这段话大致的意思是:你说你叫我到你老家敦煌去,行,那我先告诉你:第一,我出家的地方是首都洛阳(唐朝有两个首都,西都为长安,东都为洛阳)。第二,两京的名僧大德以及吴、蜀这些地方凡是有一艺之长的僧人我都求教过,他们对经典的阐释我也都掌握了,现在的我已经能与他们平起平坐地谈说,因此也算是当今的知名人士了。如果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名声考虑,我又何必去敦煌?只要待在洛阳或长安不就行了吗?敦煌虽然也是一个郡,但是与两个首都相比,毕竟差远了。

    把玄奘这段话来跟历史的事实进行核对的话,他并没有言过其实,没有打诳语。只不过从史料上来看,王祥大概是一个自我感觉比较良好的人,因此玄奘的这段大白话一说出来,他的脸上当然挂不住了,别看他官不大,但是第一烽这个地方离开玉门关还有近百里地呢,那可是天高皇帝远,他要判你死罪是很方便的事情。

    玄奘在这么直截了当地把话说出去之后,大概也觉得自己说得有点太实了,于是趁着王祥还没有反应过来,赶紧补了下面这段话:

    然恨佛化,经有不周,义有所阙,故无贪性命,不惮艰危,誓往西方遵求遗法。檀越不相励勉,专劝退还,岂谓同厌尘劳,共树涅槃之因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尽管如此,但我内心感到遗憾,我们所闻见到的教义还有不周全的地方,有些经典好像还有些残缺。所以我不贪恋自己的性命,不害怕艰难危险,发愿要往西方(即印度)去寻求这些缺失的佛法。你不但不鼓励我,还一个劲地劝我退还,难道这是厌倦了尘世,而想和我一起追求涅槃吗?

    玄奘的心理动态在一千四百多年以后的今天,我们也完全能理解:反正我也到这儿了,被你王校尉逮了个现行,我也不存侥幸之心。但是与此同时,玄奘也看出来王祥恐怕是一个信佛之人,不然怎么会打算把自己送到张皎法师那儿去呢?所以玄奘心里多少是有点底的。最后,他打算置之死地而后生,撂下来这么一句毫无商量余地的话:

    必欲拘留,任即刑罚,玄奘终不东移一步以负先心。

    意思是说:你一定想要拘留我的话,随便你,你爱怎么着怎么着。按现在说法,就是按国法办吧,但是我玄奘绝对不会往东移动一步,违背我先前的心愿。

    玄奘的这些话说明,在他的脑海当中,“东”与“西”的概念非常强,而且对于一个虔诚的佛教徒来讲,誓言是不能乱发的,既然曾经发过愿要去西天取经,那就一定要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一下果然把王校尉给震住了,然而他终究是一个信佛之人,平日里一心向善,于是他就回答说:“弟子多幸,得逢遇师,敢不随喜。”(弟子实在是幸运,有这个机会碰到师父您,我怎么敢不共襄您的盛举呢?)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之后,他马上又接着表态:“师疲倦且卧,待明自送,指示途路。”(师父您也累了,先睡吧,明天我亲自送您走,给您指路。)

    这个忙可帮大了,相当于一个边防指挥官告诉你怎么偷越国境方便。这是玄奘做梦都想不到的,所以他大为高兴,那天晚上一定是睡了一个安稳觉。

    王校尉没有食言,在第一烽里面设宴招待玄奘。第二天一大早,等玄奘用过早饭,王校尉就叫人替他准备好麨饼(相当于今天的馕饼),另外再派人把水装好,亲自送出十几里外之后,给玄奘指了一条路,这条路可以直接到第四烽,这样的话,可以少走两百多里地,躲过两次被射杀的危险。玄奘内心当然是非常感激。这种事大家都可以理解,因为这个忙帮得是太大了,它远比给你准备点干粮和水、请你吃顿饭或是给你提供一个安稳舒适的睡觉地方,重要得多。

    玄奘得到王祥的全力相助当然非常高兴,但即使绕过第二烽和第三烽,也还有第四烽和第五烽挡在前面,玄奘在途中不能不取水,但取水就可能被捉,此时,王祥又给玄奘提供了一条重要信息,他对玄奘说:“第四烽有个校尉,也有善心,是个好人,而且是我一个拐弯抹角的宗亲,他也姓王,叫王伯陇,你到那儿就跟他说,是我让您过去的。”

    这样一来,就等于把边境的通道秘密向玄奘公开了。这实际上也等于把自己彻彻底底地放在了玄奘偷越国境的同谋犯的位置上。玄奘当时的感激之情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的,历史上记载他们两人“泣拜而别”。

    玄奘拜别王祥校尉后接着往西走,在夜幕降临时,到达了第四烽。玄奘是个有心眼的人,而且胆大心细。他并没有直接去找王伯陇,怕惹是生非,万一生出什么枝节来,再把他送去敦煌。但是他没法不取水,这是个老问题,在西行出境这一关,最大的问题就是水。古时候不像今天,可以弄个大水罐车后面跟着,水罐车不喝水只喝油,那时候驮水的东西是马,它也要喝水,而且驮的东西越多喝水也越多,因此玄奘到了那里还是得去取水。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西北边境上的烽火台,除了具有一般烽火台有事举火的功能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看着水源。实际上由于他们离沙漠很近,水对于他们来说异常重要,因此即使在夜里,值班的人一直瞄着的就是水源。看住了水源,等于是看住了过往的人。可能是王祥没有对玄奘交待清楚,而玄奘也没有吸取前一次被发现的教训,所以当他再去取水的时候,当然又被发现了,而且又是飞箭伺候。

    此时玄奘也没办法了,不得不牵着马去找王伯陇。这一找王伯陇,事情就比较好办了,因为毕竟有王祥这层关系在,而且他也确实如王祥所说,是个信佛之人,又没有王祥那么强烈的家乡观念,压根儿没有跟玄奘提敦煌的事情,而是非常欢喜地照料玄奘,让他休息,给他补充了很多给养,比如干粮之类的,最重要是,还施舍给他一个大皮囊。玄奘原来的皮囊比较小,存水量不够大,有了这个大皮囊就可以装更多的水。

    除此之外,王伯陇也像他的亲戚王祥一样,对玄奘透露了一条极其珍贵的信息。他告诉玄奘:“师不须向第五烽。彼人疏率,恐生异图。可于此去百里许,有野马泉,更取水。”意思就是:法师您不要去第五烽了,第五烽的那个校尉平时办事大大咧咧,为人很粗鲁,您到了那里,没准他会有别的想法。干脆别过第五烽了,您从我这里再走百来里地,有一个野马泉(大概因为有野马经常聚集在那里饮水而得名),您可以到那里去取水。

    就是在这两个王校尉的帮助之下,五烽中玄奘实际上只过了第一、第四两个烽,不知道免除了多少危险,少吃了多少苦。当然,这绝对不意味着玄奘前面将要面临的就是一马平川,就是水草丰美的旅途。事实上,他即将要面临的就是莫贺延碛。它是五烽以外的一片大戈壁沙漠,方圆八百里。大家知道,五烽总共加起来才五六百里,而且不管怎么样,五烽最起码是有水可以取的,而到了莫贺延碛之后是否能找到水源,只有天晓得。

    [玄奘在两位王校尉的帮助下,终于越过了边关五烽,然而,他将面临的是更为险恶的莫贺延碛大沙漠,莫贺延碛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为什么说莫贺延碛比边关五烽更为险恶呢?]

    莫贺延碛在古籍当中有很多记载,是一个让人闻名丧胆、胆战心惊的地方,就像“塔克拉玛干”的意思是“进得去出不来”一样,“莫贺延碛”这个名字肯定也有它的含义。单从组成这个词的几个音来看,以我非常浅薄的语言学知识,它应该蕴含着“大,广袤,开阔”这些意思,但是到底它精确的意思是什么,我就不得而知了。莫贺延碛在唐朝以前叫沙河。这个名字有一半是真的,一半是假的。真的是什么呢?是“沙”,它有流沙,而且它只有沙,“河”是假的,没有水,它是灌满流沙之河。在那里“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几乎是死寂一片,完全没有生气。史书记载上曾经用四个字来形容玄奘刚进莫贺延碛时的情况——“顾影唯一”。就是孤苦伶仃,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只有玄奘和他自己的影子(当然应该还有一匹“瘦老赤马”跟着)。

    在莫贺延碛八百里死寂的沙漠中,玄奘出现了幻觉,好像有无数妖魔鬼怪向他袭来,也许《西游记》中的妖魔鬼怪正是源自于这片死亡之地的感受吧?作为一名虔诚的僧人,玄奘能做的,就是不停地念诵《心经》来支撑自己不断往前走。大概他感到《心经》非常有效力,念完以后不仅能使心灵非常宁静,而且心中也不再感到畏惧,敢于面对一切当时他认为的妖魔鬼怪。为什么念诵《心经》可以使心灵不再畏惧呢?

    《心经》也叫《般若心经》,是一部非常重要的佛经,梵文叫“Prajnāpāramitāhrdayasūtra”,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心”的意思在这里是“核心、精华、纲要”。经很短,只有一卷,一般认为它是《般若经》类的提要。由于它一共只有二百来个汉字,非常短小精悍,所以很多佛教徒或者居士都喜欢记诵。这部经在中国历史上一共有过七个译本,南京金陵刻经处曾经把七部《心经》印成一本线装水,叫《〈般若心经〉七译》,阅读非常方便。“七译”中最通行的一个译本,就是玄奘从印度回来以后翻译的。而玄奘本人同这部非常重要的《般若心经》之间,还有一段非常独特的因缘。

    玄奘在四川求学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个浑身长满了恶疮的病人僵卧在路边,奄奄一息,于是玄奘大生慈悲之心,把他抬到了庙里,帮他治病,并且悉心照料他。这个病人会念《心经》,他病好了之后,就把这部《心经》教给了玄奘。不曾料想,就是这部《心经》,在玄奘的旅途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帮他驱除了心灵上的畏惧。

    [走入莫贺延碛大沙漠的玄奘,虽然面临更险恶的环境,但他到底是不是已经成功地偷越国境了呢?]

    古代的国境、边境以及国界线的概念,没有今天那么严格,唐朝的版图又是非常辽阔,我们讲玄奘偷越国境,那么算哪儿才到头呢?到哪儿才能说是偷越国境成功了呢?这个很难讲,你说玄奘要真的逃出唐朝的实际控制区域之外的话,那还早着呢,起码要到了贝加尔湖才算完,所以我以为只要到了没有人来管他是否偷越国境的地方,就应该算他偷越成功吧。大概也只能这么说,唐朝的疆域实在太大了,那么实际上,玄奘越过边关五烽,进入莫贺延碛这个无人区,应该算是偷越国境成功。当然,请大家千万记住,这是一种非常粗略的说法,不是一个学术上较真的说法。

    [然而,即使玄奘已经算是成功地越过了国境,险恶的自然环境还是不能让玄奘产生哪怕一丝一毫的轻松感,而且就是这个莫贺延碛大沙漠几乎夺去了玄奘的生命。在这片不毛之地里面发生了什么?请看下一讲“身临绝境”。]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