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眉苦脸

作者:出处:
分享到:

 

    “苦谛”学说,是释迦牟尼佛教理论的基石,是对于古印度社会状况的反映——首先,它反映出奴隶制度下的古代印度极端黑暗的社会状貌,大奴隶主阶级的贪婪暴虐、种姓制度所造成的严重不平等现象,给广大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其次,它也反映出古代印度恶劣的生活条件与低下的医疗水平。

    为了说明世界的本质就是一个“苦”字,佛教还在空间与时间两个方面把苦扩大化,主张“三界无安”、“三世皆苦”。

    佛教采用古印度的传统说法,把众生所生存的世界按空间分为高下三个层次,叫做“三界”——最下面一层叫“欲界”,是食欲与淫欲极旺盛的众生所居住的地方;中间一层叫“色界”,是已经脱离了粗俗的欲望但没有离开物质的众生所居住的地方;最上面一层叫“无色界”,是离开了物质而只有精神存在于定心状态的众生所居住的地方。佛教认为:不论是“欲界”、“色界”还是“无色界”,都充满了苦而没有安乐可言,这就叫做“三界无安”。

    佛教又把人生按时间分为先后三个阶段,叫做“三世”,包括“过去世”、“现在世”和“未来世”。佛教认为:不论在“过去世”、“现在世”还是“未来世”,都充满了苦,这就叫做“三世皆苦”。

    可以这样说,佛教的人生哲学就是“苦”的哲学。佛教传入汉地以后,这种“苦”的哲学深入了汉地佛教信徒的思想意识。为了说明“苦”是与生俱来的,汉地僧人甚至附会说:人的脸就是一个天生而成的“苦”字——双眉是上面的“草”字头,两眼与鼻子合成了中间的“十”字,嘴是下面的“口”字。这就是佛教所谓的“苦脸”。

    至于“愁眉”,原本是中国古代女子的一种化妆方法。东汉时代,有一个名叫孙寿的美女,化妆时,“作愁眉、啼妆”——把眉毛描得“细而曲折”,显得很娇柔,并且用胭脂“薄拭目下”,宛如刚刚哭过的样子,是很惹人爱怜的。她的丈夫梁冀,是东汉顺帝梁皇后的哥哥,以凶暴著称;但是,他在惹人爱怜的妻子面前却表现得十分温顺。京都妇女看出“愁眉、啼妆”的好处,纷纷仿效,她们不仅采用“愁眉”、“啼妆”这两种化妆方法,还把头发梳成歪斜、松散的“堕马髻”,再加上“折腰步”(好像腰扭了一样的步伐)、“龋齿笑”(好像牙疼一般的苦笑),极力制造病态美,成为一时之风。

    南北朝时代的陈后主写了一首乐府《有所思》,其中有这样两句:“落花同泪脸,初月似愁眉。”将“泪脸”与“愁眉”并称。后来,僧人们杜撰的“苦脸”取代了“泪脸”,产生了梵汉合璧的成语“愁眉苦脸”,用来形容愁苦的神色。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