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与原始佛教的教义理论有关的成语

作者:出处:
分享到:

 

    原始佛教的教义理论,即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所彻悟的道理,可以归结为“四谛”、“八正道”和“十二因缘”。

    “谛”,是梵文音译,意译为“真理”,本是婆罗门教用语,原始佛教借用了这个名词。“四谛”,包括“苦谛”、“集谛”、“灭谛”、“道谛”,是原始佛教最基本的教义理论。因佛教认为“四谛”是神圣的真理,所以又称之为“四圣谛”或“四真谛”。

    释迦牟尼创立的“四谛”理论,一直为后来的佛教学者们所承认和继承,是佛教各宗派共同信奉的根本教义。

    “八正道”,指八种断灭世俗诸苦、达到解脱境界的修行方法。原始佛教认为:这八种修行方法远离邪非,所以称之为“正”;是通向解脱境界的途径,所以称之为“道”。由于按照“八正道”修行可以从迷界此岸到达悟界彼岸,所以又被佛教喻称为“八船”或“八筏”。释迦牟尼既反对大奴隶主的享乐生活,也反对自伤自残的苦行生活,主张“不苦不乐”的“中道”,这八种方法就是合乎“中道”的修行方法。

    “十二因缘”,是释迦牟尼对于世界成因的解释——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依赖一定条件而存在的;事物生灭的主要条件叫做“因”,事物生灭的辅助条件叫做“缘”,“因”与“缘”和合之时事物就生起,“因”与“缘”离散之时事物就坏灭;人是世界万有之一,也是“因”与“缘”和合的产物。根据“十二因缘”的根本理论,释迦牟尼沿用婆罗门教关于轮回的说法,并加以发展,建立了佛教的“轮回说”——全称是“三世六道因果业报轮回”。佛教认为,众生一直在“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六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地狱道”、“饿鬼道”)中生死相续,有如车轮旋转不停,正如《大乘本生心地观经》里面所说的:“有情轮回升六道,犹如车轮无始终。”

    “四谛”、“八正道”和“十二因缘”,囊括了原始佛教对于世界和人生的全部认识。

    生老病死

    “苦谛”理论居于“四谛”之首,是“四谛”的核心内容。这一理论主张:世俗世界的一切,其本质都是一个“苦”字,整个人生过程中充满了苦。这是原始佛教对于自然环境和社会人生的价值判断。

    对于人生之苦,佛教有“二苦”、“三苦”、“四苦”、“五苦”、“八苦”等很多说法。

    “二苦”,包括“内苦”和“外苦”。“内苦”,指身体的生理病痛以及感情、思想、意志中自相矛盾的心理活动所造成的苦恼;“外苦”,指来自外界的各种灾难祸殃。

    “三苦”,包括“苦苦”、“坏苦”、“行苦”。“苦苦”,指寒热饥渴等坏事所引起的苦;“坏苦”,指荣华富贵等乐事不能持久所造成的苦;“行苦”,指人世言行与生活环境变幻无常所带来的苦。

    “四苦”,包括“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生苦”,指出生时所经受的苦;“老苦”,指衰老时所经受的苦;“病苦”,指疾病时所经受的苦;“死苦”,指死亡时所经受的苦。

    “五苦”,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五苦章句经》里面的解释是:“五苦”包括“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和“犯罪枷锁苦”。《观经妙宗钞》里面的解释是:“五苦”指“五道”之苦:在“天道”、“人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等“五道”中“俱不免苦”。其中,“人道”之苦、“饿鬼道”之苦、“畜生道”之苦、“地狱道”之苦,是不言而喻的;“天道”虽然是一个快乐的地方,但不能永住,一经轮回,难免进入其它四道,难逃一个“苦”字。

    “八苦”,包括“生苦”、“老苦”、“病苦”、“死苦”以及“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蕴盛苦”。“爱别离苦”,指与所喜爱的人或事物分离所造成的苦。“怨憎会苦”,指与所憎恶的人或事物相遇所造成的苦。“求不得苦”,指要求得不到满足所造成的苦。“五蕴盛苦”是对前面七种苦的囊括,指身心都充满了苦。

    在“八苦”之中,“生苦”、“老苦”、“病苦”、“死苦”都是自然生理现象,说明了“生命就是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都是社会生活现象,说明了“生存就是苦”。因此,“八苦”之说最全面地体现了整个世界和全部人生都是茫茫苦海的佛教理论。

    佛教关于“苦”的各种说法中,“四苦”之说最能引起中国人的共鸣。南朝僧人善慧曾写过一首《四相偈》,专门描述生、老、病、死给人们带来的痛苦,流传甚广。作为一条成语,“生老病死”指出生、衰老、疾病、死亡,已经没有“苦”的意思在其中了。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