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典故 小悟明理

作者:出处:
分享到:

 
    在佛家典故中,聆听佛家圣哲的教诲,汲取佛教人文的营养,感受每个生命中的关怀,接受佛家大德智慧的启迪。

    拥有佛家智慧,能够将生、老、病、死置之度外,也是在黑暗中点燃的大明灯,甚至是能够治疗一切病的良药,也是砍伐烦恼树的利器。

    用心去体验诸佛菩萨的精神世界,追求无瞋无爱的智慧;深入凡夫人生的内心,追求救苦救难的慈悲心怀。

    一日顶一月

    从前有一户贫穷的人家,素来行善乐施。有一天,见到比丘前来家里化斋的时候,主人顺手将葡萄架上的一串葡萄,恭恭敬敬地奉献给了比丘。这时比丘说道:“汝已一月施矣!”那贫人接着说:“今日,我只施一穗葡萄的区区之意,大德何言一月之施呢?”比丘答道:“此一穗葡萄,在一月前,汝已有布施之念,并且犹念念不断。因此,我说汝已一月施矣。”

    注:由上面这则故事看来,我们用来布施的物品,或许会时有时无,但这种布施的心念,确是不可暂时中断的,必得要念念相续地去想念布施才可。只有这样,才能在无形之中培植你的菩提种子。

    除掉本我的四条毒蛇

    从前有一道人在深山中修道,但是山中多有蝮蛇,道人非常害怕蛇。于是便在一大树的下面,高布床座,静坐思维。然而,总是入定的时候少,瞌睡的时候多,道人虽然自知空过,但不能克制,认为比较难过,不时涕零。

    一日,天人在空中嘲笑道人,道人却因为睡着了而没听到。天人因为要作方便,便想驱除他的睡魔。于是到了中夜,天人言:“咄咄逼人,毒蛇来矣!”

    道人闻声非常恐怖,便急忙点灯,遍寻却不看见毒蛇。这时天人犹言之不止,道人于是生气地说:“天人何以犯两舌,四觅都不见物,云何为言毒蛇?”天人言:“道人何不自观内身毒蛇,内身四蛇不除,如何更从身外求之?”道人闻天人语,即自思惟,观身四大,即看地、水、火、风的合成,历劫沉沦于六道中,至今未克出离。这四条毒蛇,丧失了我的慧命,如果不除去,则后患无穷。于是,道人立时痛下决心,彻观四大,为时未久,了知四大本空,色身虚幻。因此,天尚未晓,即漏尽意解,六通具足,终得阿罗汉果。

    注:这个故事主要讲在人身的外物中有地、水、火、风四物,这四物组成了虚幻的世界,因此人们在这虚幻的世界里感觉到自己无能为力,甚至感到空虚和无奈,因此造成了烦扰。如果能把这四种物事看成虚空,就能够摆脱尘世间的困扰,清净内心,最后升入极乐。

    善恶有果报

    佛弟子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一日入城去乞食,途中遇见一天人,散花于死尸之上,并且极其恭敬。舍利弗问之。天人说:“这个死尸是我前身,因在世时,孝养父母,恭敬三宝,广行众善,令我今日享受天福,所以特为下界散花,以申谢忱。”舍利弗闻此意后,复前行。

    不久,又见一饿鬼,连鞭死尸。舍利弗问之。饿鬼说:“此死尸是我前身,因在世时,杀生、偷盗、邪淫、妄语、忤逆二亲,毁谤三宝,使我今日备受众苦,所以狠心鞭之,以泄怨恨。”

    注:请世人看此掌故后,要知道时下做好人、做好事,就会被众人称善,赞扬而嘉奖。反之,做坏人、做坏事,就会被众人唾弃,遭到指责和惩戒。要知道,善恶终有报,丝毫不差,三世因果,佛非妄言,有智阅之,不可不信!

    禅在生活中

    赵州禅师非常注重生活中的佛教,他处处都从生活中来表现他的禅风。

    有数位学僧前来向他问禅,第一位学僧问道:“弟子初入丛林,请求老师开示!”

    赵州禅师反问道:“你吃粥了吗?”

    学僧回答道:“吃粥了!”

    赵州禅师指示道:“你应该洗钵盂去!”

    第一位学僧因此开悟。

    第二位学僧前来问道:“弟子初入丛林,请求老师不吝开示!”

    赵州禅师不答反问道:“来多长时间了?”

    学僧回答道:“今天刚来!”

    赵州禅师再问道:“吃茶没?”

    学僧回答道:“吃了!”

    赵州禅师指示道:“到客堂报到去!”

    第三位学僧因为在赵州禅师住的观音院参学十多年,所以也上前问道:“弟子前来参学,十有余年,不蒙老师开示指导,今日想告假下山,到别处去参学!”

    赵州禅师听后,故意装作吃惊的样子说:“你怎么可以如此冤枉我?自你来此,你每天拿茶来,我为你喝;你端饭来,我为你吃;你合掌,我低眉;你顶礼,我低头;哪里一处我没有教导你?你怎可以冤枉我!”

    学僧听后,用心思考。赵州禅师道:“会就会了,假若能够用心去分别,思惟则离道远矣!”

    学僧似有所悟,但问道:“如何能保住呢?”

    赵州禅师指示道:“但尽凡心,别无圣解,若离妄缘,即如如佛。”

    注:所谓佛法、禅心,都不应该离开生活。吃饭能够吃得合味,禅也;睡觉能睡得安然,禅也。如果离开生活,佛法有何用呢?今日修道者,只重生死,不重生活,其实离道很远呢!

    珍惜人身

    从前有某法师讲经,座下常有一童子听讲。一日,童子听法师说:“人身难得,犹如盲龟值浮木孔,其事甚难。”这时,这个童子内心虽然为之而感悟,但为证明此事不虚,于是听完经后,返回家后,就用木板,穿一孔穴,掷于门前池中,就亲自做相似的试验。不料跃身池中,虽经时时举头,欲值木孔,而因为水漂木荡,童子始终未能投入孔穴。

    因之,童子对此愈发有感,即自思惟,在深广大海中,惊人浪涛,无眼的盲龟,在这大海中,百年才会出头一次,若要正好赶上海上有浮木孔穴,实为梦想,万难如愿。今我以池狭浪小,并且还有两眼,屡屡想出头,去探值木孔,犹不能办到,何况那个大海盲龟,人身确实很难得啊。即说偈云:“盲龟遇浮木,相值甚为难,恶道复人身,难值亦如是。我今求出家,愿离三有狱,恒时善修习,必使得解脱。”

    佛在《提谓经》上也说有人身难得的妙喻。经云:“如有一人在须弥山上,以纤缕下之,一人在下持针迎之,中有旋岚猛风,吹缕难入针孔。人身难得,甚过于是。”诸如此类,佛的用意,无非是诫勖道俗者,经常须作意正念现前,丝毫不得微生怠慢之心。因为来之不易的人身,其为上升下堕之总枢纽,作善造恶之主因。

    身为善业,既受荣誉于当世,又会感到未来人天的福乐,乃至积多善而跻臻佛果。如果身为不善,不但能够受毁辱于今生,还会招来沉沦恶趣之苦报,以我人日常于此难得易失而又短暂的躯壳,应当时时心存善护,使之行乎于道,契乎于德,无令违越轨范,轻举妄动。

    可是,现在有一类混世之徒。上焉者,好容易谋得一点名位,然而逞权仗势,唯利是图,做一些见利忘义的勾当。一旦东窗事发,就会名利双亡,所谓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不义之财,得而易失。中焉者,为谋衣食,庸碌一生,养护妻孥,即使已经有点家累,但自身已经是风烛残年,形近入土。所谓“早奔西来晚奔东,人身犹如采花蜂。采得百花成蜜后,到头辛苦一场空”。下焉者,终日懒闲游荡,惹是生非,组帮结派,朋比为奸,酒楼舞榭。这样的人,就好像是全身麻痹,如同行尸走肉一样,岂知人身难得,佛法难闻。

    注:人身修来非常不容易,所以要爱护现世的人身。做人不能贪图享逸,要有所作为。但同时,不能够只为了物质而放弃娱乐,而是有松有弛,做妈保护自身的准备。

    人生苦短,所以要在这有限的人生中做出不一样的善行,为达到彼岸做好准备。不要混世,不要贪图,不要让自己劳累得不知所以然,一定要随缘而行,顺从自己内心的发展,追求善行,从而得到福报。

    坐禅不能成佛

    马祖当年在南岳传法的时候,常独处一室坐禅,而不接待来访者。

    一天,南岳怀让禅师弄了块砖头在他的庵外磨了起来。

    当怀让禅师磨了半天后,马祖才问他:“你做什么?”

    怀让禅师说:“将它磨成镜”。

    马祖说:“磨砖岂能成镜?”

    怀让便道:“磨砖既不成镜,坐禅岂能成佛?”

    怀让又说:“你若是坐禅,禅非坐卧;若学坐禅,佛非定相。于无住法,不应取舍。汝若坐佛,即是杀佛。若执坐相,非达其理。”

    注:怀让用磨砖不能成镜这个道理告诉马祖,如果要想成佛的话,是不能仅仅在某处独坐静思就可以的,而是应该不守常理,不死守佛理而作变通才可以达到佛的真实境界。

    人也是一样,不要对任何事情都墨守成规,应该懂得创新,这样才能发挥自己的才智,才能有所突破。不要局限自己的才能,当你打破了一切,也许就能发现另一个新的天地。

    前缘定今爱

    从前有个书生,他和未婚妻约好在某年某月某日结婚。

    但是到了那一天后,未婚妻却嫁给了别人。书生深受打击,从此一病不起。

    这时,路过了一游方僧人,从怀里摸出一面镜子叫书生看。书生在镜子中看到了茫茫大海,一名遇害的女子一丝不挂地躺在海滩上。此时路过一人,只看了尸体一眼,就摇摇头走了。

    这时候,又路过一人,将身上的衣服脱下,给女尸盖上后走了。

    再路过一人,过去,挖个坑,小心翼翼地把女人的尸体给掩埋了。

    僧人解释道,那具海滩上的女尸,就是你未婚妻的前世。你是第一个路过的人,曾经给过她一件衣服。她今生和你相恋,只为还你一个情。但是她最终要报答一生一世的人,就是最后那个把她掩埋的人,也是她现在的丈夫。

    书生大悟。

    注:这个寓言故事,教给世人的不应该只是迷信和迷茫,而是借助该寓言想一下我们的实际生活,如果要让自己的明天更加美好,就应当认真地对待每一天。千万不要对任何事情都漠不关心,也不要敷衍了事,应当把该做的都做到最好,做到尽善尽美,这样才不能为以后留下遗憾。

    不要吝啬给浪子回头的机会

    朝阳升起之前,在某庙前的山门外凝满露珠的春草里,跪着一个人:“师父,请原谅我。”

    他是某城比较风流的浪子。二十年前,他曾经是这座庙里的小沙弥,非常得方丈的宠爱。方丈将毕生所学全都教授于他,希望他能成为出色的佛门弟子。

    然而,他却在一夜间动了凡心,偷偷下山。山下的五光十色迷住了他的眼目,从此他就开始放浪形骸。

    二十年后的一个深夜,他陡然惊醒,窗外月色如洗,澄明清澈地洒在他的掌心。他忽然忏悔了,披衣而起,快马加鞭星夜兼程地赶往寺里。

    “师父,您肯饶恕我,再收我做弟子吗?”

    方丈深深厌恶他的放荡,只是摇头:“不,你罪过深重,必然会堕落在阿鼻地狱,要想得到佛祖的饶恕,除非……”方丈信手一指供桌,“连那桌子也会开花。”

    浪子失望地离开了。

    第二天早上,方丈踏进佛堂的时候,突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一夜间,佛桌上开满了大把的花朵,红的、白的,每一朵都芬芳逼人,佛堂里没有一丝风,那些盛开的花朵却簌簌摇摆,仿佛是它焦灼的召唤。

    方丈在瞬间大彻大悟,他连忙下山寻找浪子,但是来不及了,心灰意冷的浪子重又开始他过去的荒唐生活。

    而佛桌上开出的那些花朵,只开放了短短的一天。

    这天夜里,方丈圆寂,他的临终遗言是:“这世上,没有什么歧途不可以回头,没有什么错误不可以改正。一个真心向善的念头,是最罕有的奇迹,好像佛桌上开出的花朵。而让奇迹陨灭的,不是错误,是一颗冰冷的、不肯原谅、不肯相信的心。”

    注:能够自省是值得赞赏的,但如果能有容人之心那更应得到赞扬。在这个故事里,浪子回头金不换,但是他的师父却没有给他这个机会,而浪子又开始堕落下去,这应该说是一个悲剧。所以,请给那些犯过错误的人机会,不要因为他们一时甚至是一世的错误就将他整个人彻底否定。人心向善,也包括客人之心,给人开方便之门才能度得自我。

    不要以貌取人

    从前有一位居士,经常发愿要见文殊师利菩萨,因此便经常不时地广行布施,体恤孤寡,救济贫困。每逢斋日降临时,居士就开始斋戒沐浴,严净坛场,敷设高座,种种供养,至心恳请文殊菩萨驾临坛场,以满所愿。

    有一次,居士见坛内的高座椅上坐一老翁,不但边幅不修,而容貌极其丑恶。豆大的眼眵、深黄的鼻涕、如弓的伛偻、似土的肤色,简直形类夜叉,人鬼不辨,吓得居士倒退一旁,将一颗虔诚心,顿时变成了怔忪心,并自思念:“我每次供奉高座,庄严坛场,都是希望求文殊师利菩萨光临道场,一现慈悲。而今座上,究是何人?竟然胆大包天,敢于上座。”于是走至座前,在气愤之下就牵着老翁走下座来,并嘱咐:“请老翁自爱,下不为例。”老翁于是在毫无表情的情况下,悄然而去。

    第二日,居士便准备了一些香花水果,往诣寺中,恭献佛前,虔礼默祷:“弟子某持此功德,愿现世得见文殊师利菩萨。”事毕返家,晚间就寝,梦中有人说道:“你一向恭敬诚求,想要见文殊师利菩萨。可是,你见了他却不认识,当面错过,还想在何处去见文殊呢?”

    居士说:“我素来细心观察,未见文殊菩萨形影,究竟我曾在何处见过文殊菩萨呢,请你指点?”

    梦中人言:“日前在你的严净坛场,敷设高座,于高座上坐一老翁,那个人就是文殊师利菩萨啊。”居士闻言及此,不觉周身急出大汗,自梦中醒来,就向空中求乞忏悔。

    注: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不要以貌取人,更不要怀着假念佛之心,去求佛的真身。佛无本相,只要虔诚拜佛始终会得到佛的帮助,但千万不顿生虚伪之心。在这个故事中,居士本来是可以得到文殊师利菩萨的帮助的,结果却因为嫌贫爱富的心理作祟,让他失去了这次良机。所以,做人不要伪善,更不要欺贫爱富。

    透悟生死,了然于心

    过去有一个人,因为受到世事的折磨,所以承受了种种的苦恼,于是就觉悟到如果一个人在这尘劳中浮沉,那么终究能获得什么呢?在这庞大的宇宙中,人只是微小得如恒河中的沙粒,如果整日用心在争夺和欺诈的上面,最后还不是死后什么东西都带不走吗?那么这种人生活着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于是他做了沙门。此后,他每天早起晚睡,认真修学,他以回忆过去的生活和憧憬未来的圣果作为修道的鞭策。

    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他还没有证得圣果,于是心怀疑惑,难道这些功夫都不对吗?会不会因此而误入歧途或成为魔啊?唉!早知如此不如回家去做个凡夫俗子了。

    成功和失败就在这一念之间的定夺。

    去与留的念头正在他心中翻腾的时候,触动了山中的树神。树神知道了他的思想情况,很着急,就用了点小神通来点化他,来挽回他的意志,帮助他成就道业。

    于是,树神就化身为一个美貌的比丘尼,穿上艳丽的衣服,戴着珍贵的珠宝饰品,搔首弄姿地走到修道者的面前来。

    修道者一看很不以为然,责问道:

    “你是个比丘尼,一个出家学道的人,怎可以穿用俗人的衣饰呢?怎么可以这般打扮来炫耀人的眼目呢?”

    树神所化身的比丘尼回答道:

    “这有什么关系?衣服、装饰品都是幻化的,脂粉是颜料做的,这有什么可贪着呢?你的身体不也是假相吗?眼前看来青春健壮,等到无常一到,地、水、火、风分散,哪儿还有真正的主人呢?

    “一个人在世上,就像天上的月亮,孤身只影,赤身来也赤身去,没有一件真正属于你;愚痴的众生,在虚幻不实的境界中贪着、迷恋著,以至于自己束缚自己。所以说,那不是境界迷人,实在是人自迷而不觉察;并不是烦恼缠人,而是人去自找麻烦自缠。他们为那些虚幻不实的境物所迷惑,终生如梦如醉如痴,却日夜怨天尤人,不知苦不是本有,那是自己的恶业招致而来的。众生是可怜的,他们偶尔制造些善因,得到乐报就沾沾自喜,就不知其实乐报也是假的,快乐是很难永随身边的,但是灾祸却如影随形,片刻不离。如果想要求得自在永乐,必须能够了悟生死,远离贪欲和造作。

    “三界中福报虽多,也有享尽堕落的时候。佛法说:人住家庭如坐牢狱,天在三界的最上层也如牢狱。唯有诸佛菩萨所修学的无漏学,观照诸法空相,息灭人我差别的偏见,才是最究竟的常乐境界。”

    比丘尼滔滔不绝的一番话,如同醍醐灌顶惊醒了修道者,他细细地审察着每一句话的意义,四大确实是和合的假相。众生就因为过分贪着这四大假相,而终生害了自己。如果觉悟到诸法本空,住在世界上就如同客居他乡一样,看十方众生,实在是没有亲疏可言。

    修道者由此而变得心胸豁朗,舍却挂碍,一本初衷,认真学道,终于得大自在。

    注:人不要被那些幻象所牵绊,因为那是困恼的根源。如果你能够参悟透生死,过好每一天的生活,不去自找麻烦,远离贪欲和造作,就能够修身养性,得到自在之身,修自在之佛。

    色身乃虚妄之形

    在南印度,曾经有位富翁。他虽然名义上在学道,但是仍然为俗习所缠缚。

    本来,学道人的生活应该简单朴素才可。比方说,吃饭只求能饱,穿衣只求暖身就够了。然而这位学道的人,饮食起居却尽量讲求享受,比如说用汤水洗浴,用酥油抹身等,这与那些不学道的凡夫俗子并无区别。因为他自身为这些贪爱所束缚,所以即使修行了多年,当别人都觉悟证果了,他还是依然故我。

    后来,他自己觉察到已经落在别人的后面了,就开始发惭愧心,决定日后要精进用功。于是他来到了摩揭罗国孔雀城东五里左右的一座山寺中,礼拜当代有名的高僧优波笈多尊者为师,跟随他学习佛法。

    既然见到了尊者,他就请求开示说法。优波笈多尊者知道他身受贪爱的束缚,于是对他说:“如果你真能接受我的教示,我可以指点你学道的方法。”

    “尊者慈悲,弟子愿受教示。”

    优波笈多尊者带他到一座山上来,运用神通法力,变化成一棵高大的树,让那学道的人上树,在树下又化成一个大坑。优波笈多尊者先让那学道之人放下两脚,再要他放下一只手,最后,又要让他放开仅有的一只扳着树枝的手。

    学道者就提出异议,说道:“若再放开一只手,我就要堕坑而死了。”

    优波笈多尊者听后,很不高兴,怒斥道:“你已经答应,一切要受我的教示,怎么你现在不听?”

    这时学道者想到此行的目的,随即就把眼睛一闭,不顾一切地把手放开,快要掉下去的一刹那间,树与坑都不见了。

    从此,他知道色身的幻化无常,虚妄不实,而不再执著,能够放下一切。

    优波笈多尊者这才为他说法开示,他也精进地加倍用功,终得罗汉果。

    注:贪爱尘世是俗人不能摆脱的心结,只有将这虚幻之物抛掉,才能够获得真正的自我解脱。当一个人被外在的东西束缚时,千万不能为之迷惑并放弃本真,而是应该抛弃自身的贪念,寻求解脱,方得正果。

    佛法无边

    弥兰王对那先比丘说道:“佛法里讲:世间上那些活到百岁,一直作恶的人,如果他临终时,还能够一心念佛,则必然会升天,这话叫人难以相信。经里又讲,人若杀生一次必定会堕到地狱,我也不能相信这句话。”

    那先比丘听后,反问道:“请问大王,如果有人拿了一块小石头放在水上,那这块石头是浮在水面上呢?还是沉入水里去呢?”

    弥兰王回答道:“石头一定会沉入水中去的。”

    “假若把大石放在船上,是不是也会沉没呢?”那先比丘又问。

    “不会沉没的。”弥兰王回答。

    “那么,我告诉你,”那先比丘解释道:“大石虽然放在船中,但是因为船的关系它就不会沉没。所以,人虽然有大恶,但是佛法慈航,因此自然不会让他堕落,你为什么不相信呢?小石块在水中,因为没有船载,所以沉没,如果人不信佛法,死后便入地狱,你为什么不相信呢?”

    弥兰王听后,大喜道:“善哉!善哉!佛法真不可思议!”

    注:佛法无边,普度众生。如果你能够诚心向善,就能够在死后得到超脱,甚至能够得到佛法的普度,所以要看一个人在死后是否能升入天堂,就得看此人是否相信佛法而最终获得超生。

    宽容能战胜一切

    两个真实的佛教故事,印证了宽容无敌的道理。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七里禅师的。某天,一个强盗突然闯进禅院,向七里禅师说:“快把钱拿出来,不然就杀了你!”七里禅师指着木柜说:“钱在抽屉里,你自己拿吧,但请留下一点钱给我买食物。”

    强盗拿到钱后正要逃走,七里禅师说:“收了别人的东西应该说声谢谢才行啊!”强盗扭头随便说了句“谢谢”便跑了。

    后来,这个强盗被捕了,衙差把他带到七里禅师面前:“他曾抢过你的钱,是吗?”七里禅师说:“他没有抢我,钱是我自愿给他的。而且,他也谢过我了。”

    这个人服刑期满之后,立刻来叩见七里禅师,真诚恳求禅师收他为徒。

    第二个故事是讲一位不知道姓名的禅师,这位在深山修行的禅师,散步归来时发现小偷正在光顾自己的茅屋。当小偷失望地离开时,却在门口遇见了禅师。

    原来禅师怕惊动小偷,一直站在门口等待,而且把自己的外衣脱下拿在手中。小偷看见禅师,正感到惊愕时,禅师却宽容地对他说:“你走了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归呀!夜深天寒,你就带上这件衣服走吧!”说完,就把衣服披到了小偷的身上。

    小偷不知所措,惭愧得低着头悄悄地溜走了。

    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渐渐消失在茫茫的夜幕深处,不禁感慨道:“唉,可怜的人,如此黑暗的夜晚,山路又是那样的崎岖难行,但愿我能送给他一轮明月,在照亮他心灵的同时,也能照亮他下山的路就好了。”

    第二天,当禅师从松涛鸟语的喧闹中醒来时,却惊讶地发现他送给小偷的那件外衣,已经整齐地叠好放在茅屋的门口。老禅师的宽容,最终使小偷良心发现,归于正途。

    注:世人皆会犯错,但是如果没有人给予一定的指点和教导,就会让这些犯过错误的人们得不到改善自我的机会,甚至会越陷越深。如果世人都拥有一颗慈悲为怀的心,那么就会让那些犯过错误的人们心存感激,同时洗心革面,世上从此又多了一些善良的人。

    佛性如灯

    一个漆黑的夜晚,远行寻佛的苦行僧走到了一个荒僻的村落中,在漆黑的街道上,村民们络绎不绝地默默前行。

    苦行僧转过一条巷道后,他看见有一团昏黄的灯光从巷道深处静静地照过来。身旁一位村民说:“瞎子过来了。”“瞎子?”苦行僧愣住并问道,“那挑着灯笼的人果真是一位盲人吗?”

    答案是肯定的。苦行僧百思不得其解,这样一个双目失明的人,他根本就没有白天和黑夜的概念,他看不到高山流水和柳绿桃红,他甚至不知道灯光是什么样子的。他挑着这样一盏灯笼前行,岂不让人觉得可笑?

    那盏灯渐渐地靠近了,昏黄的灯光渐渐从深巷游移到了僧人的鞋上。

    百思不得其解的僧人上前问道:“敢问施主真的是一位盲者吗?”那挑灯笼的盲人告诉他:“是的,自从进入这个世界,我就双目失明了。”

    僧人问:“既然你什么也看不见,那你为何挑一盏灯笼呢?”盲者说:“现在是黑夜,我听说在黑夜里没有灯光的映照,那么满世界的人都如同我一样都是盲人了,所以我就点了一盏灯笼。”

    僧人若有所悟地说:“原来你是为别人照明才点灯的了?”但那盲人却说:“不,我是为了自己。”

    “为你自己?”僧人又愣了。

    盲者缓缓向僧人说:“你是否因为夜色漆黑而被其他行人碰撞过?”

    僧人说:“是的,就在刚才还不小心被两个行人碰了一下。”

    盲人听了,深沉地说:“但我就没有。虽说我是盲人,我什么也看不见,但我挑了这盏灯笼,既能为他人照亮了路,更让他人看到了我自己。这样,他们就不会撞到我了。

    苦行僧听了,突然有所觉悟。他仰天长叹说:“我每日天涯海角地奔波着找佛,没有想到原来佛就在我的身边,原来佛性就像一盏灯,只要我点燃了它,即使我看不见佛,但佛是能够看到我的!”

    注:世上有许多人在抱怨为别人大开方便之门时,自己却一点利益都没得到,但这不能成为不帮助他人的借口。试想如果人人都大开方便之门,那么怎能说对于身在其中的你没有一点点益处呢?请为别人点燃我们自己的生命之灯吧,这样在生命的夜色里,我们才能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平安和幸福。

    咸淡皆有味道

    由艺术家而进入修佛的弘一大师,把佛道修行和艺术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更显出他的人生境界。

    有一天,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前来拜访他,到了吃饭的时候,见他只吃一道咸菜,夏先生不忍心地说:“难道这咸菜不咸吗?”

    弘一大师回答说:“咸有咸的味道!”

    —会儿,弘一大师吃好后,手里端着一杯开水。夏先生又皱眉头道:“没有茶叶吗?怎么每天都喝这平淡的开水?”

    弘一大师又笑笑说:“开水虽淡,但淡也有淡的味道。”

    注:修佛在于修心,而不在于对外物的一种性情转移。可以说,任何外物都只是迷惑内心的一种障碍,而且容易成为牵绊其他人的枷锁,所以在平淡的生活中寻找到佛性,在平淡之中品味不同的精彩。

    善心可抵过

    从前在舍卫国里住着一个老人,他和唯一的儿子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十分艰苦。后来老人和儿子一起出家,老人当了比丘,而他的儿子则成了小沙弥,两人成为师徒。

    这天,老比丘带着小沙弥一起出去化缘,师徒俩不知不觉越走越远,等他们想到要回去时,天已经快黑了。师父年纪很大,走得比较慢,徒弟就上前来搀着师父走。

    天色越来越黑,当他们来到一座树林中,天色已经伸手不见五指了。

    小沙弥知道树林中常有野兽出没,为了保护师父,就紧紧抱住师父的肩膀,连扶带推地同师父快步向树林边缘走去。

    师父年老力衰,看不清楚道路,小沙弥情急之下推了师父一把。结果师父跌倒在地,头磕在硬石头上,一下子就死了。

    小沙弥看到师父倒在地上,赶忙把他拉起来,发觉师父已经死了,不禁大吃一惊,失声痛哭!

    天亮以后,小沙弥独自一人回到寺庙中。

    寺里的比丘们知道事情的经过后,纷纷谴责小沙弥害死自己的父亲。

    小沙弥有口难辩,心中觉得非常委屈,就去找佛陀诉苦。

    佛陀让小沙弥坐下,说道:“你要说的话我全都知道了,你师父的死不是你的错。”

    话虽如此,但小沙弥还是眉头皱紧。

    佛陀看了,微笑着继续说:“我讲个故事给你听吧!从前有一个父亲生了重病,儿子很着急,就到处求医问药。每天,当他服侍父亲吃过药后,就扶父亲上床躺下,让父亲睡个好觉。可是他们住的茅草屋中有许多蚊蝇,整天嗡嗡地打扰父亲休息。儿子见父亲在床上睡不着,马上找来苍蝇拍到处追打蚊蝇,却怎么也打不完。

    儿子非常气恼,就转身抄起一根大棍子胡乱挥舞,对空中的蚊蝇拼命追打。恰巧有一只蚊蝇落在父亲的鼻子上,儿子一时没看清楚,一杖打去,父亲被棍子重重揍了一下,没哼一声就死去了。”

    佛陀停了一会儿说:“孝顺的儿子在无意中伤人性命,只能算是一个意外,不能因此指责儿子是杀人犯,否则可就冤枉他了。”

    佛陀看到小沙弥听得很认真,似乎有所感悟,就进一步问:

    “你用力推你的师父,是怕师父遭到野兽的袭击,想赶快离开树林,并不是心存恶念,故意要伤害他的性命,是吗?”

    小沙弥点头称是。

    “佛法是慈悲的,你安心修行吧!”佛陀说。

    小沙弥听了佛陀的话,心中获得安慰,从此更加勤奋修行。

    注:世人谁不犯错。每个凡人都会犯错。

    在这个故事中,如果以世俗的眼光来看,作为儿子没有好好保护自己的父亲是一个罪过。但是从佛理来看,儿子是以善行去帮助父亲,但出现事与愿违的事情,有悖原意。佛祖认为这样的行为可以原谅,只要心存善念,即使出现差错那也是可以饶恕的。

    形异质同

    很久以前,在喜马拉雅山的雪山脚下,有一位西藏僧人在那里过着平静的修行生活。

    有一天,当这位僧人出门的时候,忽然发现门口竟然躺着一只冻僵的小老鼠,于是就把它抱进屋子里,用双手去温暖它。小老鼠逐渐苏醒了过来,恢复了健康,从此就和僧人生活在一起,白天则到外面一起晒太阳和玩耍,晚上就回到屋子里躺在温暖的羊毛毯子上听这位喇嘛僧讲故事,生活非常愉快。

    但是,喇嘛的家里有一只猫,虽然猫不伤害它,但出于本性,老鼠每次见到猫时,都感到非常惊恐和害怕。

    于是有一天,小老鼠对喇嘛说:“慈悲的修行者,我和你生活在一起感到非常快乐,但是有一件事情我想请求你的帮助。”喇嘛微笑着说:“那是什么事情呢?”“当我每次看到您家里的猫的时候,都感到莫名的恐惧。我想请求您,能不能把我变成一只猫呢?”喇嘛答应了它的要求,把它变成了猫。

    小老鼠变成猫以后,以为万事大吉了,哪曾想到刚一出门,就碰到了一条狗——长相凶猛的狗。它吓得跑回到屋子里,然后对喇嘛祈求说:“麻烦您能不能把我变成一条狗?”喇嘛答应了它的要求。

    这下变成了狗的小老鼠大摇大摆地走出了家门,但突然有一只老虎经过它的身边,它吓得拼命跑回家里,沮丧地对喇嘛说:“请您再把我变成老虎吧。”喇嘛就答应了它的要求,把它变成了老虎。可当变成了老虎的小老鼠,一见到在厨房里的猫,尖叫了一声又跑回到喇嘛的身边。

    小老鼠百思不解,困惑地对喇嘛说:“慈悲的喇嘛啊,为什么我变成了老虎之后,还是怕猫呢?”

    喇嘛哈哈大笑了起来,然后对它说:“重要的不在于你有什么样的身体和外观,重要的在于你的心。你的心还是小老鼠的心,怎会不害怕猫呢?”

    注:形体乃是身外之物,所以无论其幻化成为任何事物,都始终保持着内在的品德和特征。所以如果人心不变,即使外形有诸多变化,那么还是最原初的本我。

    施善让你变得更美

    有一位年纪轻轻的小姐,神情沮丧地在河边徘徊,就在刹那间,她鼓起勇气,跳入河里,“扑通”一声,河中溅起了浪花。

    老和尚刚好经过,赶紧将她救起来。谁知小姐非但不感激,还非常生气地说:“你为什么不让我死,我讨厌你。”

    老和尚问:“你为什么要自杀呢?”她说:“我长得很丑,大家都耻笑和批评我,也不喜欢我,我觉得活着也没多大意思,不如死了算了。”

    老和尚耐心地开导她:“人有两个生命,一个是自私的,凡事为自己设想,但是那个自私的生命,刚才已经死了。另外,人还有第二个生命,是专为别人着想的,现在我已经把她救回来了。从现在起,你要改变你的思想和行为,随时随地去帮助他人,为他人服务。”

    丑女听了和尚的话后,就开始行善,天天为别人服务,因此她的美名善行就传播到乡里。因为她做的好事特别多,所以大家都开始赞叹她,她无形中心情越来越开朗,人也越来越清秀,最后也找到了如意郎君,并结婚了。

    注:生而为人,不能太自私。人之初,征于心;心之初,征于言;言之初,征于行。心、言、行者,盖征于意。可见,唯有征得了他人的认同才能够让自己开心。不能只想到自己,有时也要多为别人想一想,多关怀别人一点,慢慢地潜移默化,就会改变个人气质,人生也将会有所转变。

    不能因为自己的面貌问题而忽视自己的善行,一定要积极勇敢地面对人生,面对那些你应该去帮助的人。世人皆有烦恼,不应因为烦恼而放弃一切,所以就好好地享受自己的人生,做一个善良的人吧。

    吉利还是不吉利

    一天,一个比丘到了一个施主家,一进施主家,就看见他正在忙着,嚼着杨枝,并用清水漱口,然后把牛黄涂在额上,把贝壳戴在头顶上,又用手高高举起毗勒果,放在额顶,表示敬意。比丘见了后,奇怪地问道:“你这是在干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施主回答道:“这象征着吉利。”

    比丘问他:“即使你有这种吉利的象征,难道就能从中得到什么好处吗?”

    施主答道:“这可是大功德。你看,有了这种吉利的象征,该死的人能够不死,而那些该遭受惩罚的人就能够解脱。”

    比丘听了后微笑地说:“这吉利的象征要是真如此,那太好了。可是,这吉利的象征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它为什么能够保佑人呢?”

    施主说:“因为,这牛黄是来自于牛的心肺之间。”

    比丘又问:“要是牛黄能保佑人,为什么牛又被人用绳子穿着鼻子,耕地驾车,被人骑乘,还要遭人鞭打,并强忍其中的痛苦呢?”

    施主回答不上来。

    比丘又道:“牛黄长在牛身上,它尚且救不了自己而免受这些痛苦,又怎么能够给人带来吉利的事情呢?”

    比丘又指着施主戴在头顶上的东西问:“这白得像一团雪,用水浸过就能吹出声音的东西是什么?是从哪里来的?”

    施主回答道:“这叫做贝,生在大海里。”

    比丘问道:“你是说这贝生在海中,被抛到陆地之后,经过太阳曝晒很长时间之后才死去的?”

    施主回答道:“是这样的。”

    比丘说:“这非常不吉利,贝离开大海后,自身尚且不能自救,又怎么能给你带来吉利?”

    施主听了比丘的话之后,低头默默思考。比丘见他这个样子,心想:“这位施主似乎有些觉悟了,我应该再点化他一下。”

    比丘又问施主道:“人们喜欢吃的东西是什么?”

    施主答道:“是毗勒果。”

    比丘对施主说:“毗勒果长在树上,人要采摘,就得用石头打。这样一来,果和树枝就会一起掉下来。这么一来,树和树枝、树叶都会因这个果实而遭殃,是这样的吗?”

    施主答道:“是这样的。”

    比丘说道:“如果树枝、树叶因为果实而遭殃,而你却要举起毗勒果祈求吉利,这怎么可能呢?”

    施主听了比丘的这一番话,彻底醒悟了。

    注:不能以为所谓的吉利之物就会求得福报,那些外物不能为你的修行带来助益,拜佛求福不能光依靠形式,还需要借助内心的善行。

    见贤思齐

    唐朝时候,印宗法师曾经在岭南一带讲经说法,教化众生,受到众生的拥护。当他遇到六祖慧能大师之后,觉得慧能大师的见解和德学确实比自己高,不但没有嫉妒他,反而还礼敬拜师。当时慧能大师请求出家,印宗法师很欢喜地就为他剃度。佛教是以法为最尊,印宗是六祖的剃度师,可是在剃度之后,印宗反过来拜慧能为师父,这就是做出尊贤效能的榜样给我们看。

    在佛门中,法子是最尊贵的。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你能否有所成就,关键在于传法的老师。传法、得法,这才是真实的成就。慧能传法给印宗,印宗在慧能会下得法,这是非常好的一个榜样,如果没有真智慧、真德行,这是做不到的。

    在世法里,还有管仲与鲍叔牙的例子。鲍叔牙官做得很大,地位很高,管仲则是平民百姓。鲍叔牙知道管仲的才干,就推荐给齐桓公,任命他做宰相,自己做他的部下,这都不是平常人能做到的。

    注: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才华和智慧。在人世间,你能够遇到许多比你能力强的人,请谦虚地去请教他们,并且拜他们为师,这样以宽广的胸怀去接纳那些不同的言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用超于常人的胸怀去接纳他人的建议,从而不断超越自我。

    人生的快乐真谛

    三位信徒向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禅师请教什么是人生的意义,他们问道:“人们说佛教能够解除人生的痛苦,但我们信佛多年,却始终都觉得不够快乐,这是怎么回事呢?”

    禅师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想要过快乐的生活其实很容易,首先你们要明确自己活着的目的。”

    甲先回答道:“活着的目的?对于我来说,我只知死亡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所以我就必须活着。”

    乙说:“我现在拼命劳动,就是为了在年老的时候可以享受粮食满仓、儿孙满堂的快乐生活。”

    丙最后回答:“我没有前两位有这么高的奢望,我必须活着,否则一家老小谁来养活呀。”

    禅师笑着说:“难怪你们在这个阶段得不到快乐,你们现在想到的只有死亡、年老和被迫劳动,而不是理想、信念和享受当下每一刻的心态,当然就觉得没有快乐可言。”

    信徒们困惑地说:“理想、信念和享受当下每一刻的心态?那样做能让人快乐吗?”

    禅师问:“那你们觉得什么才能让你们快乐呢?”

    甲说:“有了名誉,就代表有一切,就能快乐。”

    乙说:“有了爱情,就会有快乐。”

    丙说:“有了金钱,我认为才能快乐。”

    禅师继续问道:“但是,为什么很多人有了名誉但却很烦恼,有了爱情却很痛苦,有了金钱却很忧虑呢?”

    信徒们无言以对。

    禅师继续说:“‘理想、信念和享受当下每一刻的心态’并不是空洞的语句,而是体现在人们每时每刻的生活中。名誉要在服务于大众之后,才会有快乐;爱情要具有奉献精神,才有意义;金钱要布施于穷人,才有价值。享受生命当中的点点滴滴,并且珍惜自己这样的福分,才能获得快乐的生活。”

    注: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快乐其实是一种观念,是一种态度,而不是一种结果。如果想要获得他人的敬仰、爱慕和推崇,首先就需要帮助他人,奉献自己的能力。

    所以,获得快乐的不二法门就是拥有“理想、信念和享受当下每一刻的心态”。

    舍弃得福报

    很久以前,在乾陀卫国有一位画师,名叫罽那。他在外地靠绘画维生,工作了三个年头之后,一共赚了三十两黄金,便欢欢喜喜地回家。

    在回家的旅途中,罽那遇到佛迦罗城五年举办一次的大法会。他看到庄严隆重的法会之后,心里非常欢喜,便问法师:“办一天的法会需要多少钱?”

    法师回答:“需要三十两黄金。”

    罽那听了之后,心里便想:“我前世没有种福田,所以今生才会贫苦,日日出卖劳力为三餐而奔波。现在遇到了清净福田,应该好好把握才是。”他马上对法师说:“我愿意成为您的弟子,并且希望能获得布施的因缘,圆满地成就这个法会。”罽那敲起了铜钟,恭请所有出家众,准备举行法会。当法会圆满以后,他便满心欢喜地返回故乡。

    罽那回到久违的家乡,一切仍是那么的淳朴,空气仍是那么的清新,他不禁深深吸了一口气,回味家乡熟悉的草原气息。

    回到家,他的妻子问:“你在外边工作了三年,得到的报酬在哪里呢?”罽那回答:“我得到的钱财,现在已经存在一个最可靠的地方。”妻子又问:“你所说的最可靠的地方在哪里?”“就在清净的僧宝中。”罽那欢喜得意地说。

    “这怎么能行!”妻子听了,不但恶言埋怨责备罽那,而且立刻召集亲友,将他捆绑起来,押送到衙门。到了衙门,罽那的妻子向县官哭诉道:“我们母子二人,一向缩节衣食,在家里过着贫穷困苦的生活。而我的丈夫却把赚得的钱财不经过家里人的同意就拿去乱用,毫不在乎一家人的生活,让我们为生计而感到困惑。请县官明察,还我个公道!”

    于是县官问画师:“你为何将钱财拿去乱花,不拿它来照顾妻小呢?”

    罽那回答:“我觉得人的一生就如同露水一般短暂,刹那即灭。而我今生连穿衣吃饭都有困难,这都是因为过去不修福、植福造成的,所以才遭到这种果报。这次,当我回家时看到佛迦罗城正举行法会,僧人们清净庄严,便生了欢喜恭敬供养之心,于是我就把三年所赚得的钱财全都布施出去,成就了殊胜的法会。”

    县官听了罽那的这番话,打从心底里高兴,不但赞叹他的善根与智慧,而且还将衣服、首饰,连同鞍马和车子全都给了罽那,甚至还分给他一所村庄作为封赏。

    罽那一念布施的心,成就了殊胜的果报,而有智慧的县官也成为众人赞叹的对象。

    这村庄的空气,愈发的新鲜和清净了。

    注:有舍才有得,舍、得本是一体。当罽那将自己三年来所积攒的财富贡献给佛祖时,他所失去的仅仅是身外之物,而他得到的却是内心的安宁和他人的赞赏。

    每个人都会被名利所牵绊,都会感觉到内心的困苦,当现实的差强人意和对未来的蓝图规划发生冲突时,不妨去看看大自然,做做善事,洗涤内心所沾染的尘埃。

    学佛之心无差别

    从前,在印度有座寺院,里面住了四位神通广大的道人。

    在城里,有四个居士十分景仰这四个道人的修行,他们定期到寺里请法,并且各自供养一位道人。

    平日,这四位道人会分别前往不同的地点弘法度众,一人到帝释天官,一人至海龙王宫,一人到金翅鸟居住的地方,另一人则在世间的王宫中。四位居士经常会目睹道人们所带回的奇珍异品,并且对于道人们弘法的处所更是向往不已。

    这一天,他们相互谈论着自己的志向。

    一位居士说:“我希望将来能生到帝释天宫。”一位居士则说:“我希望成为海中的龙王。”另一位居士说:“我希望以后成为金翅鸟王。”最后一位居士说:“我希望在人间成为国王。

    果然,这四位居士往生后都实现了各自的心愿,成为四个地方的领导者。

    由于过往生的熏习,他们仍然不忘精进修行。有一天,四位居士不约而同来到了摩揭王的后花园,并在园中的树下静坐,专注地思维法义。经过一日一夜后,四位聚在一块儿进行讨论,他们谈心得并聊近况。

    此刻,摩揭王正好来到后花园,当看到这四位“贵客”时,他惊讶又好奇地上前一探究竟。四位居士向摩揭王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后,又继续刚才被打断的话题——谁的功夫最好。

    人王说:“我所坐的位置最接近花园的外面,虽然外头有嘈杂的响声,但我仍不为之所动,所以我的功夫第一!”

    天王一听,跟着说道:“我在天上住着七宝宫殿,纵然里面拥有貌美的天女和歌舞伎乐的享乐,我却一点都不想念,而能在此处专心用功,所以应该是最有功夫的!”

    金翅鸟王说:“我最大的喜好是食用龙肉,这对我而言比五欲更拥有美妙的享受,但今天我却能与龙王共处,而且丝毫不起恶念,所以我的功夫才是第一!”

    最后,龙王不甘示弱地表示:“龙肉一向被金翅鸟视作美味,我们龙类只要看到金翅鸟就惊恐不已。然而,直到现在我仍然对其毫无畏惧之意,所以我坚定受法的心早已超越生死,可见我应该是第一!”

    四王各持己见,谁也不服谁。摩揭王便说:“大家别再争了,在我的国内有一名智慧很高的臣子,就请他来裁决谁才是第一,各位意下如何?”

    于是,他们接受了摩揭王的建议。大臣听过四王的见解后,挂起了青、黄、白、黑四种不同颜色的丝带,并且问四王:“这四条丝带在空中有什么不同之处?”四王异口同声答道:“只是颜色不一样啊!”

    大臣又问:“那么,地上的影子有颜色的差异吗?”四王一下怔住了。臣子继续说道:“如同这四种不同颜色的丝带一样,四位大王虽然各自有不同的色身和体验,但对法的坚定之心是一样的,就好比地上的影子,是没有颜色的差别。”大臣利用这个巧妙的譬喻,解开了四王的迷执,让他们个个解开心意,充满法喜。

    注:学法是不能分高低的,正如人的一生学习一样。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每个人学习的目的最终都是为了让自己提升修养,而不是用来进行攀比,即使能分个上下高低,对于自己又有何益处呢。只有端正学习的心态,放正自己的位置,才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一休做女婿

    有一天,一位佛教信徒向一休禅师说道:

    “师父!我不想活了,我要自杀!请你来超度我吧!

    “你活得好好的,为什么要自寻短见呢?”

    “师父啊!自从我经商失败后,现在已是债台高筑,并且被债主们逼得无路可走,只有一死了之!”

    一休禅师道:“难道你除了死以外就没有别的方法可想?”

    信徒痛苦地说:“没有!我除了有一个年幼的女儿以外,已经穷得一无所有了!”

    一休禅师灵光一闪,说道:“哦!我有办法了,你可以给女儿找个乘龙快婿,帮你还债呀!”

    信徒失望而着急地说:“师父!我的女儿才八岁,怎能嫁人呢?”

    一休禅师说道:“那你就把女儿嫁给我吧!让我做你的女婿,帮你还债!”

    信徒大惊失色道:“这简直是开玩笑!您是我的师父,怎能做我的女婿?”

    一休禅师胸有成竹地挥挥手说:“我要帮助你解决问题啊!不要再说了,你赶快回去向众人宣布这件事。等到迎亲那天,我就到你家里做女婿,快去,快去!”

    这位商人弟子向来虔信一休禅师的智慧,回家后立刻宣布:在某月某日,一休禅师要到家里来做他的女婿。这个消息一传出去,立刻轰动全城。

    到了禅师迎亲那一天,看热闹的人挤得水泻不通。一休禅师抵达后,吩咐在门前摆上一张桌子,上面置些文房四宝,就写起书法来了,大家看一休禅师的字写得非常好,争相欣赏、购买,反而忘了今天来的目的了。结果,通过卖书画所挣的钱就积累了几箩筐。

    禅师问信徒说:“这些钱已经足够还债了吗?”

    信徒欢喜得连连叩首:“够了!够了!师父您真是神通广大,一下子就变出这么多钱!”一休禅师长袖一挥说:“好啦!问题解决了,女婿我也不做了,还是做你的师父吧!再见!”

    有智慧的人,就能这样方便地解决问题。

    注:禅就是在生活中的智慧体现。拥有大智慧的人不会在乎世俗的偏见,而直接利用巧妙的方法以达到最优的效果。在这个故事里,一休禅师利用反逻辑的智慧把信徒的问题给解决了,体现出世外高人那种过人的智慧与风采。

    一劳永逸那是幻觉

    有个小和尚,每天早上都负责清扫寺庙院子里的落叶。

    但是,在清晨起床去扫落叶实在是一件苦差事,尤其在秋冬之际,每当起风时,树叶总会随风飘落。

    因为小和尚每天早上都要花费许多时间才能清扫完树叶,这让他头痛不已,所以他一直想要找个好办法能让自己轻松些。

    后来有个和尚跟他说:“你在明天打扫之前先用力摇树,把落叶统统摇下来,后天就可以不用扫落叶了。”小和尚觉得这是个好办法,于是隔天他起了个大早,使劲地猛摇树,以为这样他就可以把今天和明天的落叶一次性扫干净了。

    所以,一整天小和尚都非常开心。

    第二天,小和尚到院子一看,傻眼了。院子里如往日一样还是落叶满地。老和尚走了过来,对小和尚说:“傻孩子,无论你今天怎么用力,明天的落叶还是会飘下来。”

    小和尚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就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

    注:世界上有很多事是无法提前预知的,唯有认真地活在当下,才是最真实的人生态度。许多人都喜欢预支明天的烦恼,想要早一步解决明天的烦恼。但你应该知道,明天出现的烦恼,你今天是无法解决的。每一天都有当天的人生功课,要交,所以努力做好今天的功课,然后再准备好明天的功课。

    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所以今天的事情要今天做完。即使你把日后的事情都提前超能力预支了,那么明天你还会遇到此类问题在等着你去解决,所以请把握好今天吧。

    用淡然去化解愤怒

    曾经有一位青年,他的脾气非常暴躁、易怒,并且喜欢与人打架,所以很多人都不喜欢他。

    有一天,这个青年无意中游荡到大德寺,碰巧听到一休禅师正在说法,听完后就发愿痛改前非,于是就对禅师说:“师父,我以后再也不跟人家打架口角,免得人见人厌,就算是受人唾面,也只有忍耐拭去,默默地承受!”

    一休禅师说:“何必呢,即使有人唾面,那就让唾涎自干吧,不要拂拭!”

    青年说:“那怎么可能?为什么要这样忍受?”

    一休禅师说:“这没有什么能不能忍受的,你就把它当做是蚊虫之类停在脸上,不值得与它打架或者是骂它,虽然脸上有唾沫,但这并不是什么侮辱,微笑地接受吧!”

    青年接着说:“如果对方不是向我吐吐沫,而是用拳头向我打过来,那我该怎么办?”

    “一样呀!对此不要太在意!这只不过一拳而已。”

    青年听后,认为一休所说的话,简直是岂有此理,终于忍耐不住,忽然举起拳头,向一休禅师的头上打去,并问:“和尚,现在怎么办?”

    一休禅师非常关切地说:“我的头硬得像石头,没什么感觉,倒是你的手大概打痛了吧!”

    青年哑然,无话可说。

    注:世间上无论什么事,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很困难。虽然口头上说不发脾气,但如果真遇到那种境界,自我就很难把持住。禅者曰:“说时似悟,对境生迷。”就是这种写照。

    如果遇到那种侮辱你的人,请不要用世俗的回应去返还,那样只能会增加你的烦恼,最好是对此淡然一笑,仿佛什么都未曾发生过一样。这样伤害过你的人就会被你的人格魅力所折服,从而会愈发尊重你。

    多捡取心灵上的落叶

    鼎州禅师与沙弥在庭院里经过时,突然刮起一阵风,从树上落下了好多树叶,禅师就弯下腰将树叶一片片地捡起来,放在口袋里。在旁的沙弥就说道:“禅师!不要捡了,反正明天一天亮,我们都会进行打扫的。”

    鼎州禅师不以为然地道:“话不能这样讲,打扫,难道就一定会干净吗?我多捡一片落叶,就会让地上多一分干净啊!”

    沙弥又再说道:“禅师,落叶那么多,您在前面捡,它在后面又落了下来,您怎么捡得完呢?”

    鼎州禅师边捡边说道:“落叶不光是落在地面上,落叶还落在我们心地上,我捡落在我心地上的落叶,终会有捡完的时候。”

    沙弥听后,终于懂得了禅者的生活是什么。

    当佛陀住世的时候,有一位弟子叫周利槃陀伽,非常愚笨。如果教他一首偈颂,他就会念前句而忘后句,念后句而忘前句。不得已,佛陀就问他会些什么,他说我会扫地,佛陀就叫他在扫地的时候念“拂尘扫垢”,他念了很久后,心想:外面如果被尘垢弄脏时,就要用扫帚去扫,那么心内如果污秽的话,要用什么来进行清扫呢?

    这样,周利槃陀伽就突然变得聪明并有智慧了。

    注:鼎州禅师的捡落叶故事,不如说是捡掉心中的妄想与烦恼。大地山河中有多少落叶且不去管它,而心里的落叶若捡一片则少一片。禅者,只要当下安心,就会立刻拥有大千世界中的一切。儒家主张凡事求诸己,禅者则要求随其心净则国土净,故人人应随时随地捡取自己心上的落叶。

    迷失最初目标的小和尚

    某日,寺院要扩建殿堂,需要把一棵珍贵的银杏树移栽到别的地方。方丈就命令他的两个弟子去做这件事,办好后回来复命。

    两个弟子于是来到树前,开始挖土移树,但刚挖了几下,一位小和尚就对另一位说:“师兄,我这把铁镐的木把坏了。你等着,我去修一下再挖。”

    师兄劝他移完树之后再修不迟,他说:“那怎么行?用这样的破镐挖,那么要挖到什么时候呀!”

    于是小和尚就去找木匠借斧头,木匠说:“真是不巧,我的斧头昨天砍东西时弄坏了”。

    小和尚听后说:“那让我去找铁匠把你的斧头修一下吧。”

    小和尚带着斧头找到铁匠,铁匠苦笑着对他说:“我的木炭刚用完。”小和尚放下斧头,又去山中找烧炭的人,烧炭的人对他说:“我已经好多天都没有烧炭了,因为找不到牛车去把木料运到这里来。”小和尚又去找一位专运木料的车把式,车把式说:“你看我的牛生病了。”

    几天之后,僧人们到山下四处打听这个小和尚。当他们找到这位小和尚时,小和尚正提着几包草药匆匆地从一个集镇向车把式的村子里赶。大家问他为什么买药,他说这是为牛治病,又问他为牛治病干什么,他说要用牛车运木料,而对于挖树的事,他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了。

    注: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或者经历过类似的事情。当你正在忙忙碌碌、辛苦奔波时,突然听到有人问“你在干什么”时,却不知如何作答。因为当你为最初的目标进行努力时,可能会在过程中遇到其他不同的目标。而且在许多目标的不断转换中,那个最初的目标早已渐渐模糊甚至消失了。

    在人生的过程中,那个“最初的目标”便是宝贵的自我,即生命存在的意义和根据。如果你丢弃了它,也只能像一个空壳人在这个世界上游荡。

    所以,无论你遇到多少困难和曲折,也不论走出有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抛弃包袱,轻装上路

    一个青年背着个大包裹千里迢迢地跑来找无际大师,他说:“大师,我是那样的孤独、痛苦和寂寞,长期的跋涉使我疲倦到极点。我的鞋子破了,荆棘割破双脚;手也受伤了,流血不止;嗓子因为长久的呼喊而嘶哑……但是为什么我还不能找到心目中的阳光?”

    大师问:“你的大包裹里装的什么?”青年说:“它对我非常重要。这里面装的是我每一次跌倒时的痛苦、每一次受伤后的哭泣、每一次孤寂时的烦恼……只有依靠它,我才能走到您这儿来。”

    听完之后,无际大师带着青年来到河边,他们坐船过了河。上岸后,大师说:“你扛了船赶路吧!”

    “什么,扛船赶路?”青年很惊讶,“它那么沉,我能扛得动吗?”

    “是的,孩子,你根本扛不动它。”大师微微一笑,说,“过河时,船是有用的。但当你过了河,我们就要放下船去赶路。否则,它就成为我们的包袱。痛苦、孤独、寂寞、灾难、眼泪,这些对人生都是有用的,它能使你的生命得到升华,但如果须臾都不会将其忘记,这就成了人生的包袱。放下这个包袱吧!孩子,生命不能太负重。”青年于是放下包袱,继续赶路,他的步子轻松而愉悦,比以前快得多了。原来,生命是可以不必如此沉重的。

    注:放下你的心理包袱吧,无论它曾经给你带来的是快乐还是悲伤,你都不要再犹豫、再迟疑。过去的就让它过去,而今天和明天才是你当下最应该重视的契机,所以请不必对过去患得患失,它只不过是你的个人经历而已。生活仍然要继续,人生仍然要发展,所以不要带着包袱前行,轻装上阵,更有一番滋味。

    一念之间

    宋朝时代有一位妙高禅师,道心非常好,昼夜念佛不息。可是,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时间长了,他难免不打瞌睡。

    禅师心里想,自己用功这么多年,还没有把握住生死,功夫尚未有见地,而睡魔反倒日日前来打岔。如果像这样天天打瞌睡,那么功夫怎么能上进呢?于是他痛下决心,自己跑到高峰岭上,打坐在山崖的边际,下面就是万丈深的绝壑。

    禅师心想:如果这次打瞌睡的话,跌下去就会来个倒栽葱,肯定会粉身碎骨。禅师想,如果在这里静坐用功,就会警示自己千万别再打瞌睡,这是再好不过的方法了。

    然而禅师的功夫还没有到家,当他把腿一盘用功尚短时,老毛病就发了,瞌睡仍然复发。有一次他打瞌睡,就真的掉下去了,禅师自己也知道这次跌下去肯定是死定了。可是,当他刚刚掉到半山腰的时候,忽然觉得有人把他托住送上山来,禅师惊喜地问道:“是谁救我?”空中有话答道:“护法韦驮。”禅师想,这还不错,居然还有韦驮菩萨前来护法。于是他接着又问道:“像我这样修行的人,世上有多少呢?”空中声音答:“如同过恒河沙数一样多,因为你有这一念的贡高心,所以今后五百世就不再护你的法。”

    这时候,禅师痛哭流涕,惭愧万分,心里在想,在这里修行,好歹还蒙韦驮菩萨前来护法,现在则因一念贡高之心生起,今后五百世韦驮菩萨就不再护我的法了。

    禅师左思右想,自己叹了口气说:“事已至此,不管他护法不护法了,我还在这里修我的行,即使修不成,一头栽下去,摔死算了。”于是禅师又将腿一盘,坐了没有多久,瞌睡又来了,真的又栽下悬崖。

    这次禅师认为肯定往生了。可是当他刚刚要落地的时候,又有人把他托住送上山来。禅师又惊又喜地问道:“是谁在救我呢?”空中答:“护法韦驮。”

    禅师说:“你不是说今后五百世不再护我的法吗?怎么现在又来呢?”韦驮菩萨说:“法师啊,因为你刚才一念惭愧心生起,已超过五百世之久的时间了。”妙高禅师听了这话,当下豁然大悟,由此建寺安僧,广结善缘。

    注:一念之间五百年已过。一念之差使得禅师的因缘祸福变化得如此迅速,身为修道之人,虔诚向佛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对于心的修行更是重要。不能心生傲慢,更不能因此而有攀比之心,这是修行之中非常重要的事情。

    通悟需要平常心

    小和尚去见师父。

    “师父!我时时打坐,常常念经,早起早睡,心无杂念,自忖没有任何人能比我更用功了,但为什么就是无法通悟佛法?”

    老和尚拿出一个葫芦和一把粗盐,交给小和尚说:“去把葫芦装满水,再把盐倒进去,让盐立刻溶化,你就会通悟了!”

    过不多久,小和尚跑了回来:“葫芦口太小,我把盐装进去,它不化;伸进筷子,又搅不动,我还是无法通悟。”

    老和尚拿起葫芦倒掉了一部分水,只摇了几下,盐就溶化了:“一天到晚地用功,但若不留一些平常心,就如同装满水的葫芦一样,摇不动搅不得,那么又如何化盐,又如何通悟?”

    注:做人要懂得变通,不能仅仅通过固有的思维去解释万物和学习事理。在这个故事中,老和尚通过这个例子告诫小和尚如何去学法,也同时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不要把自己绷得太紧,应该轻松去面对生活所给你带来的一切,并学习你想要学习的知识。放松自己,学习到真正的知识。

    菩提子

    菩提子并非指菩提树的果实。

    生长菩提子的树是一年生的草本,春天生苗,茎高三四尺左右,叶子像黍,开红白色花朵,呈穗状。这种树在夏秋之间结果,果是圆的而且颜色为白色,有坚壳,好像是珐琅质一样,一般将果子作为念佛的数珠,所以称为菩提子。

    此树的木本者是这种树的分种,在我国,只有天台山有这种树,所以被称为天台菩提。

    散花

    散花,主要是指散花供佛。

    散花是指在法会仪式中,在佛前散花的仪式。在散花仪式进行的时候,在花笼中放置榓花与纸制的莲瓣,一边咏诵伽陀,一边行走或者绕佛像行走,然后一边散花。

    散花另一方面还指经典的散文。当做法会时,为了庄严道场,供养诸佛时所唱的颂文,被称为散花文。

    思惟

    思惟就是思考和推度。

    如果是能思考真实的道理,就被称为正思惟,是八正道之一。

    反之,如果思考不真实的道理,就被称为邪思惟或不正思惟,乃是八邪之一。

    悟

    悟是指体悟真理的一种体验性的智慧。悟有顿悟与渐悟,所谓“顿”,是指不经过阶段和次序,直接超出而达到的意思。与顿悟相对的,就是渐悟,如小乘佛教所说的四向四果,定出修行的目标及境地,大乘佛教的五十二位修行阶次等。

    大乘佛教所说的悟,指的是成佛,其内涵并不只是自利,同时也包含利他。

    小乘佛教的悟,则比较偏向自利,只是个人的目的。

    斋戒

    斋戒广义是指清净身心,而谨慎防止身心的懈怠;狭义是指八关斋戒,或者特指过午不食的戒法。

    斋戒原为古印度的祭法,即每隔十五日会举行一次集会,令众人各自忏悔罪过、清净身心,并且在此日,祭祀佛主并实行断食且住于清净戒的法规。

    佛陀时代,尼乾子等外道也沿用斋戒,集会在一处而且持断食等四戒。

    因此,佛陀也允许在僧团中采用此一行事,这就是僧团布萨的由来。

    无漏

    无漏是“有漏”的对称。

    漏,是漏泄的意思,乃是烦恼的别名。那些贪、瞋等烦恼,每日每夜都从眼、耳、臭、口等六根门处漏泄不止,因而称之为漏。

    漏还有漏落的意思,因为烦恼能让人落在三恶道,因此被称为漏。

    所以,称那些有烦恼的法为有漏;称那些远离烦恼垢染的清净法为无漏,比如涅槃、菩提,即那些与一切能斩断三界烦恼的法,均属于无漏。

    慈航普渡

    佛和菩萨都是以尘世为苦海,因此用慈悲来救度众生,让众生能够出离生死海,就如同用舟航渡人,故称为慈航、慈舟。

    《万善同归集》卷下:驾驶大般若的慈航,穿越三有的苦海,进入普贤的愿望海,渡法界之飘溺。

    今日的某些俗语就是援引佛教中“慈航普渡”一语,形容拥有善心的人士慈悲为怀,能够普遍救助大众。

    方便

    方便又称作善权、变谋,指巧妙地接近、施设、安排等,它是一种向上进展的方法。

    在佛教诸经论中经常用这一个名词,其意义可分为如下四种,即:

    1.相对真实法而言,为诱引众生进入真实法而权设的法门,因此也称为权假方便、善巧方便,即佛菩萨感应众生而产生的根缘和机缘,并且用种种方法施与众生利益。

    2.相对于般若的实智而言,般若是一种达如的智,方便则是一种通权的智,用权智来观照于平等实智所表现的差别。

    3.权实二智皆是佛菩萨为了一切众生,而用尽自己的身心所示化的法门。

  4.方便是为证悟真理而修的加行。

    慈悲

    慈爱众生并能给予其快乐,就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痛苦,就称为“悲”;若能将二者合称之,就是慈悲。

    佛陀的“悲”乃是把众生的苦视为自己受苦,因而就具有一种同心同感的状态,所以称为“同体大悲”。又因为佛陀的悲心广大无边,因此称为“无盖大悲”。

    佛法中说到,菩萨的智慧越高,慈悲也就越大,并非是有了慈悲便没有了智慧。

    假如只有慈悲,而没有智慧,就如同凡夫一样;但若只有智慧,没有慈悲,那么这种智慧也就和小乘一样了。

    所以,菩萨应该是“悲”、“智”一如,大乘法应该是慈悲与智慧相平等的。

    瞋

    瞋是七十五法之一、百法之一、三毒之一,它是有情的一种精神作用,又叫做恚、怒、瞋恚或瞋怒。

    瞋是对违背自己的情感而生起厌恶,并且让自己的身心热恼烦躁,没有平安的精神作用。

    瞋是属于同欲界所联系的烦恼,在色界和无色界中没有无瞋。

    因为瞋的性质非常猛利,所以它被列为五钝使之一。

    修道

    修道又被称为有学道,是三道之一。

    小乘中,修道乃是在见道位时,开始并没有遗漏智,起初能证明四谛的真理,并在这个真理中进行修习,最后能断除三界八十一品的修惑。

    这里的“道”,就是游履、通入的含义。既然能够游走于无漏智与四谛真理之中,并逐渐达到涅槃,所以被称为“修道”。

    《大乘唯识论》认为,从最初的心地一直到第十地,最后修行金刚无间道,则被称为修道。另外,凡是在宗教生活中,能够遵循其教义教理而反复实践修行者,都称为修道。

    象征

    世界诸种宗教皆有其象征性的器物或符号,以表达其中心思想。

    佛教使用的象征物非常多,然而最早以空座、足迹、法轮等来象征佛陀。

    佛教所使用的象征中最常见的有“卍”字、塔、光相、念珠、莲花、菩提树、曼荼罗、佛教教旗等,每一象征物各有其特殊渊源,并代表不同的象征意义。

    法轮,为佛陀所说教法之象征。

    “卍”字,汇集吉祥万德之表征。

    光相,象征佛菩萨之智慧。

    莲花,象征清净。

    曼荼罗,是大乘佛教将“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思想观念用图式或艺术形式来表现的一种象征。

    幻化

    幻化有两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是幻术师变化所出现的无实体的物体,常用它来作譬喻。比如说,诸法皆由因缘假和合而生,空没有实性,并且是假有的,比喻好像是幻化的物相。

    第二种解释是幻与化,也是空法十喻之二。其中,“幻”是幻术师的所作,“化”是佛、菩萨等神通力的变化。

    迷

    迷,称做迷惑、迷妄、迷执,它是“悟”的对称,即不能如实觉知,反而会颠倒知觉,妄自执各种事理。

    迷而未悟之凡夫所住的世界,称为迷界。这包含了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及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六道。迷界也是有情苦恼的世界,因此也与苦界、苦海、生死的苦海等词有相同的含义。

    其实,迷与悟实际为一体两面,非异非一。比如,当你途中见绳,误以为是蛇,这就是迷。后来知道所见的并不是蛇,而是绳,这就是悟。乍一见,误以为蛇的绳与后来知道所见非蛇的绳,本是同一物,只因见者的迷悟而有蛇和绳的差别。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