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典故 大悟成佛

作者:出处:
分享到:

 
    佛祖典故,即佛陀在世间流传许多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深入浅出地讲述佛理,并且传播善行,让人们在智慧的故事中寻找内心的一片净土。

    这些典故,所讲的都是佛陀如何点悟他人,让人们从浅显的故事中找到真理,形成今世善行,为来世寻求一方净土。

    佛祖的故事种类较多,劝人行善以及因果业报循环占主体,其中还夹杂着一些关于佛教与其他教派的斗争。

    宁愿舍身而护戒

    佛祖在祇园说法的时候,有新学的二比丘从罗阅祇国一同去佛传播佛法的地方听法,可是因为道路遥远,又正值天气干旱,二人都口渴难耐,想要饮水。我们知道,如果人数日都滴水未进,势必将会在半道渴死。二人正在性命垂危的时刻,偶然见到路的旁边中有些剩余的积水,但是在里面有非常多的细虫,而在佛的戒条中说过此水不可取饮。

    一人说:“且当饮之,救得我身命,然后见佛闻法。”一人曰:“既破佛戒,见佛又有何裨益?”于是此人就忍受饥渴而死,他识神就生到忉利天上而成为天人,自知宿命,于是手持香花来供养佛。

    不久,那个饮水的比丘到达目的地,礼佛后,哭泣地告诉佛祖沿途遇到大旱而渴死同参的事情。佛说:“我已久知。”遂指天人示之曰:“此即与你同来者,早已到了,你不奉我戒,虽云见我闻法,有何益处?速去清净僧众中至诚忏悔,再来听法。”

    注: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佛戒非常严,是不容许人人方便而为的,如果要成为佛就必须宁可守戒而死,也不可犯杀生的罪孽。如果不能守戒,那么即使你已经身形达到佛岸,而始终不能够真正地超度自己,拥有真正成佛的心。

    不义之财如贼,需防之

    佛祖在世时,一日与阿难前去王舍城中应供,佛在前面行走,阿难随后跟之。没走多久,佛祖突然走入道路旁边的草丛中。阿难见到这个情况,心里非常奇怪,于是问佛祖道:“世尊,以何因缘舍道而避行于草中?”

    佛曰:“前面有贼,是以避之。”阿难闻言,就上前察看,原来有一堆黄金,阿难也就跟随佛避开这堆黄金。

    这时在后面有三个普通人,也从此路经过,眼见道边有一堆黄金,皆大欢喜,便一同俯拾黄金。于是,他们相约在一处,数黄金然后平均分黄金。不料这三个人,见利忘义,于是互生歹意。

    分金的时侯,其中两个人先让一个人到集市中做饭,做饭者心里就想:我若是在饭中下毒,毒死二人的话,就能获得全部黄金,岂不妙哉。

    剩下的两个人也寻思:等到他做饭回来时,我们两个人就共同把他杀掉,把他的那份黄金给夺回来。

    不久,做饭者非常得意,于是携饭回来,那两个人见时机已至,就共同将做饭的人给杀死。既然目的已达到,杀人的二人于是大吃其所做之饭,不料吃完之后都毒性大发,二人俱被毒死,仍然留黄金一堆,何苦如此?这就是为名利而让智昏沉啊,所以佛祖认为金子就是贼。

    注:人,固然不可一日无钱,有钱才能解决资生之所需,但也不可能过分贪求金钱,甚至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取非义之财。

    “君子道不拾遗”,更不能取非义之财,宁可淡泊守穷,也不能越轨苟夺。所谓君子穷固穷,但穷得心安无愧。否则,人要是一味贪财,即使贪得财积如须弥山,结果将会落得一世守财奴,一旦无常到来,也会两手空空去见阎王。

    古人云:“家有黄金用斗量,有钱难买不无常。任尔盖下千间舍,一身难卧两张床。”若为钱再去作奸犯科,心存侥幸,一旦东窗事发,轻则人格扫地,名声败裂,重则身陷囹圄,家破人亡。谚语说:“多贪不如少用。”与其贪来挥霍,不如安分节流。古有诗言:“争人竞我几时休,不觉春已转成秋。叶落雁归霜渐冷,布衣草履更何求。”要知道,贫莫贫于无才,贱莫贱于无志,若有才有志者,何愁不能养活自己和家人。

    佛祖在经上曾经说,财有五危:一为大火烧之;二为大水漂没:三为县官夺取;四为盗贼劫掠;五为恶子挥霍。财既有此五危,更应该以安贫乐道为妙用。

    眼看时下,那些贪污之人的下场.谋财害命的结果,真是令人触目惊心,耳闻胆悸,何苦而为之呢?

    优劣因事而分

    从前佛在世时,有一位比丘去城中乞食,在路途中逼不得已就开始小便。这时,有行人见到这个场景,于是都共同讥笑这位比丘说:“佛弟子行步有法度,被服有威仪,而此比丘于道旁小便,有失雅观,甚可笑也!”

    这时有外道尼犍种,见人讥笑这个比丘,随即自念言:“我曹尼犍种,一向裸身而行,人皆不以失礼而责之,独佛弟子,于道旁小便,而人皆讥嫌,是何道理?”于是反复思考这个问题,方有所领会,原因是我曹师行素无法则,习以为常,所以人不笑耳。而比丘师行为清净,讲究威仪,因而容易被其他人论议也。于是便自归佛,而做比丘。未久,即得道果。

    注:当品德高尚、行为清净的人一旦做出了意出人表的事情就会遇到普通的人嘲讽,而那些将世俗抛弃在脑外之人,终日邋遢而行之人早就在普通大众心中留下了不净的印象,因为这两者之间本无可比性,因此不存在谁是谁非,只要都保持好自心的高尚,寻求心中的净土,那么皆是脱离苦海,保持内心的得道之人。

    活在当下

    佛陀在游历的过程中,遇到过一位印度教徒,他把单脚站立并保持平衡当做是修行的法门。

    佛陀问他:“你为何要以单脚站立来修行呢?”

    这位印度教徒回答:“我通过这样的修行来偿还以前所种下的业障,帮助我超脱所有的业力。”

    佛陀问:“至今你已偿还了多少呢?”

    印度教徒回答:“我也说不清楚。”

    佛陀又问:“你还剩下多少要偿还呢?”

    教徒仍回答:“不清楚。”

    最后,佛陀又问:“那你知道何时可以偿还全部的业障吗?”

    教徒仍回答:“这……我也不知道。”

    这时,佛陀对他说:“现在应该是你放下这种修行的时候了。你应该追寻通往痛苦止境的道路。它存在于每个真实的时刻,也就是当下。”

    注:活在当下,这是现代每个人都比较信奉的一句话。无论你过去拥有多么辉煌的业绩甚或是多么潦倒沮丧,那都是人生对你的一个考验,要将过去放手,来迎接每一天新的黎明,充实自己,不要被过去的痛苦而羁绊,即使今日不能得到全部,但每一天都只要得到一点点,积年累月就能到达幸福的彼岸。

    死是不可避免的人间事

    在佛陀的时代里,有一位历经沧桑的年轻女子,她的丈夫和亲人相继离世,留下她和唯一的儿子相依为命。不久,这唯一的儿子也因生病而死了。这位女子在悲痛万分、难以接受儿子死亡的现实情况下,抱着儿子的遗体到处求助,希望有人能让他起死回生。但是,留给她的只有失望。

    最后,有人指点她到附近的树林中请教佛陀。当她见到佛陀时,悲伤地放声大哭:“伟大的名师、先生,请你帮帮忙,让我的儿子复活。”

    佛陀回答她:“好,我会救你的儿子。但是,你要答应我一些事,你必须先到附近的村里收集一碗芥子(即印度最常见的种子),我才能用芥子做药材,救回你的儿子。但是,有一点很重要,这些芥子必须来自一个从未有人死亡过世的人家,而且这个家庭必须从未经历过亲人、父子、配偶或是朋友的这样丧事。”

    女子于是到附近的村子,恳求人家赐些芥子给她。村民们都非常同情她的遭遇,全都不吝施舍给她芥子。

    但是,当女子问道:“贵户以前曾经有人过世吗?无论父母、孩子或亲戚。”他们回答:“有,有位亲戚就在去年去世。”

    女子只好再到其他的人家乞求,当他们给女子芥子时,她又问:“请问贵户曾有亲人过世吗?”这次对方回答他们的大婶刚过世不久。于是她再前往另一户人家,对方回答他们曾经有位女儿去世了。一户一户地询问后,竟然没有一户人家不曾有过亲人或朋友去世。

    最后,女子伤心地坐下来,忽然明白自己遭遇的一切和儿子的死,就好像每个人家中都免不了有亲人或朋友亡故一样。每个人出生到这个世界,最后都会离开世界。她抱着儿子的遗体又返回到佛陀的住处,佛陀依照当地的礼俗将她儿子的遗体掩埋了。

    她鞠躬致意后,向佛陀寻求智慧,希望能顿悟生死之道。后来她虚心学习、虔心修行,不久之后,成为一名伟大的瑜伽修行者,一位智慧高深的女人。

    注:人终究会有一死。死去的人并不知道人间身后事,而那些活着的人却为死去的人而悲伤难过,甚至想与其同去另一个世界。这个故事是奉劝那些家中不幸遇到亲人或朋友去世的家庭,不要过度为故人伤心欲绝,应该知道人间的死亡本是不能避免的结果,所以活着的人要勇于开拓自己的思想,勇敢地活下去,为了更好地生活而活下去。

    善念的蛛丝机会

    一日,佛祖坐于花园的井边向下望去,看到无数生前作恶的人正因自己的邪恶而饱受地狱之火的煎熬。

    此时,一个江洋大盗透过地狱之火看到了佛祖,立刻发出了呼救。

    佛祖以他慈悲的目光看到此盗生前虽然杀人越货,无恶不作,但是有一次走路正要踩到一只蜘蛛的时候,却突然动了善心,移开脚步使其得以存活,不想这竟成了江洋大盗一生中罕见的善事。

    佛祖便决定用那小蜘蛛的力量来救他脱离苦海。于是一根细细的蜘蛛丝垂到了井边,那大盗发现了蜘蛛丝,就立刻抓住游丝拼命向上爬去。

    不想其他备受煎熬的恶人们看到之后也蜂拥上来抓住了游丝,任凭那大盗在那里恶声大骂,他们仍然拼命地向上爬。

    大盗怕蜘蛛丝不堪重负,毁掉了这脱离苦海的唯一希望,便抽刀将身下的游丝砍断,结果,本来安然无恙的蜘蛛丝却突然绷断。

    大盗因为抛弃了心中最后一点怜悯,重新跌入了万劫不复的地狱。

    注:慈悲为怀。大盗因生前的一次怜悯而获得了脱离地狱重获新生的机会,也因死后将最后的一丝怜悯抛弃了而丧失了逃离地狱的机会,机会不是别人所给的,都是靠着自己的善念而获得的,可你若不抓住这细若蛛丝的机会,这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情,也许终生乃至死后都不能穷尽这一后悔时刻。

    路需要自己去走

    在舍卫城,佛陀有一个说法的中心。有一位年轻人每晚都会听佛陀说法,但年轻人却从未将佛陀的教导付诸实践。

    某晚,年轻人到了中心后发现只有佛陀一个人,就问佛陀:“佛陀,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来您的内观中心听法。我注意到在您的周围,有许多出家人或在家居士已经坚持来您这儿好几年了。这些人已经真正全然解脱了,他们活得比以前好。但是为什么我还是跟以前一样没有改变,您为什么不用您的法力与慈悲,让我解脱呢?”

    佛陀微笑着说:“年轻人啊!你住在哪儿?你从哪儿来的啊?”

    “佛陀,我从王舍城来,几年前来到舍卫城定居。”

    “那么,你一定要时常往来于舍卫城与王舍城之间了?”

    “是的,佛陀。”

    “那么,你应该很清楚这条路吧?”

    “是啊,佛陀,我很清楚这条路。”

    “那么一定有人会来向你请教到王舍城的路,你会不会隐瞒一些情况不说,或是会解释清楚呢?”

    “有什么好隐瞒的呢,佛陀?我会尽我所知去明白地告诉他们,佛陀!”

    “那么当你给他们详细地进行解释之后,所有这些人是否都到达了王舍城呢?”

    “只有那些从头到尾走完全程的人,才能到达王舍城。”

    “这就是我想解释的啊,年轻人!我已经走过从此岸到涅槃的道路,所以对这条路线非常熟悉。人们都来问我什么是通往涅槃、通往解脱的道路,我会很清楚地跟他们解释:‘就是这条路。’如果有的只是点点头,可是不费劲去走完这条路。那么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到达最终的目标呢?”

    佛陀接着说:“我不会把人扛在我的肩上,带他到最终的目标。没有任何人能把人扛在肩上带到最终目标。每一个人都得自己走这正道上的每一步路,如果你往前走一步,你就接近目标一步;如果往前走一百步,就接近目标一百步;如果走完了全程,就到达了最终的目标。所以,你就得自己走这条路。”

    注:经常能看到这样一个情景,当许多过来人将非常成功的经验传授给下代人时,有的人非常虚心地接受那些经验,最终通过自己的实践而脚踏实地地获得成功。而有些人则将这些成功的经验听了无数遍,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可是始终不会踏出实践的第一步,总是原地不动,原地踏步得不到真正的提高。

    这个故事就是提醒世人,万事要躬行才能获得最终的成功,而不是被动地去等待。

    因果业报

    一个晴朗的早晨,竹林精舍的比丘们刚从城里乞食回来,当每个人在寮房里整理衣物时,忽然感到房子和地面无端地摇动起来。紧接着,听到外面有人传说佛陀突然受伤了。大家急忙放下工作,相继赶到佛陀的住处。

    佛陀端坐在房中,伤口在脚上,一根沾有鲜血的木棍横卧在地上。大家都明白,佛陀一定是被木棍所伤。可是为什么一根木棍就能伤害佛陀伟大的身体,难道佛陀不是有无边的神通法力吗?

    佛陀的脚伤比较严重,众弟子们都守侍在佛陀旁边,有不少人竟然躲在人后啜泣。佛陀看着,内心很感动,微笑着安慰他们道:

    “大家不必担忧,这些创伤很快就会好的。”

    “但是佛陀金刚不坏的身体,怎么被一根木棍伤害呢?”有几个弟子齐声问道。

    “这就是业缘。凡是地、水、火、风四大和合的众生,都有这样的苦受。说起来已经是很多世前的事了……”

    说到这里,阿阇世王也闻讯带了名医耆婆赶到,国王满面焦急,边跑边喘气来到佛陀的面前。

    “佛陀!你的伤势可要紧吗?”阿阇世王的声音在颤抖,他的内心非常焦急。

    “没什么,你放心!”佛陀笑答着继续说道,“当时我是个商人,有一次和朋友合伙渡海到外埠经商,我们的计划很周到,所以不多久就赚得一大笔钱。归途中,我们的船停靠在一处港口,那是个很繁华的都市。一上岸,我们就忘记了回家。尤其是那里的美女,把我的朋友迷惑得六神无主。这时,有个好心的船夫告诉我们,再不离开此地就有危险了,因为这个地方每年都要遭受海啸的袭击。海啸的季节就将到来,如果不赶快走,将会人财两亡。我的朋友听完之后却是无动于衷,我劝他、吓他都没有用。他完全失去了理智,一味迷恋那城市和女人。船只有一只,我当然不能忘却道义,抛弃他而独自先走。

    “一天晚上,我们为此而争吵起来。在紧急关头,我怒火上升,就随手抓起身边的木棍向他挥打过去,他的脚被我打伤了。

    “现在,你们就知道我受伤的理由了吧?就像你们说的,佛陀还会受伤吗?应该知道,不会受伤的,那是佛陀的法身和报身。佛陀的应身和众生一样,都有生老病死。佛陀的神通法力虽然不可思议,但敌不过业力。当你种了如是因,就应该承受这个如是果,佛陀也不能违背因果法则。”

    注:凡事有因必有果。当你种下善因,你就会得到福报,如果你种下恶因,你就会受到良心的谴责或者是日后得到相应的一种结果。所以,请不要自以为会躲过因果循环的规律,就连伟大的佛陀都逃避不了,何况凡人呢?

    不能割舍的轮回因缘

    佛陀在过去生中,曾经因为积存了足够的福德而投生在天界,成为了天界的帝王。

    他看到以前的朋友承受着妇人的身形,贪恋财宝和美色。

    看到这种情形后,天帝便变化成为一个客商,来拜访那位妇人。

    客商认识妇人,微微带有笑意。

    妇人的旁边站着一个小孩,手中击着小鼓。客商也认识这个小孩,依然微微笑着。邻居的父亲得病,想要杀牛祈福,便牵了一条牛过去,客商也认识那位牵牛的少年,默默地微笑。不久,一个邻居的妇人,她手上抱着儿子,儿子手里玩弄小刀,不小心划破母亲的脸颊,并流血,大家都被吓到了,只有客商还是微微笑着。

    富商的妻子诧异地问客商说:

    “客人您坐在我面前,一直微笑,又看着我的儿子和那些邻居不停地笑着,到底是什么原因?”

    客商回答:“你是我的好友啊!你怎么忘了。”

    妇人听了很不高兴,客商便回答:

    “玩弄小鼓的小孩本来是你的父亲,你的父亲死之后,因前世的罪业投胎成为一头牛,而牛皮被用来制造鼓面。牛被宰杀之后,罪孽已经还清,所以又投生在人道中,刚好你这时怀孕了,于是当了你的儿子,前后相隔一世,他做你的父亲又当了你的儿子,但是已经不认识你了。而现在小孩手上的鼓,鼓面的牛皮就是那小孩以前身体的牛皮,小孩竟然还在敲打玩弄,忘记痛苦只顾着玩乐,因他的前世被蒙蔽了以至于看不清本来的情形。

    “邻居那家人,因为父亲身患病痛,竟然要杀牛去谄媚神明。牛终究会转生为人,父亲死后却会变成牛,两人对调了彼此的因缘,然后他们却在里头寻找痛苦快乐,那些人如此昏暗愚昧,这种愚笨的孝行反而牵累了父亲。

    “那位邻家妇人的前世是他人的大老婆,那个玩刀子的小孩在前世是二老婆,大老婆经常虐待二老婆。大老婆死后仍然做人家的妻子,但二老婆死后却投生为大老婆的儿子,于是就用刀割破她的脸颊,以报复前世的冤仇,邻家妇人虽然受苦,但不敢心生怨恨。

    “人间的事没有恒常不变的,只有业报会永远追随一生,如影随形。千万不要心生愚笨的偏见,应马上严谨持守五戒,精进勤修,尽力追求解脱。”

    说完客商便消失不见了。

    妇人逐渐了悟,并慢慢除去贪心,改变华丽而崇尚俭朴了。日后,她诚心吃斋,洁净志向。

    注:在这个故事中,佛祖想告诉世人不要以面相看人,也许你周围的人和事就是前世的轮回转变,善有善果,恶有恶报,不要在此生为恶,否则会在来生得到怨报而后悔。爱惜你身边的每一个人或事,用诚心去对待他们,要严谨持守五戒,精进勤修,尽力追求解脱。

    一钵米饭谢亲恩

    释迦牟尼佛住世时,有一年正赶上闹饥荒,百姓大都饿死,地上白骨纵横,比丘们很难讨到食物。

    一天,世尊等弟子们出去以后,独自到城内挨个敲门去乞食,但是整整一上午,竟然无人施舍。于是,世尊持空钵而归。

    第二天,世尊又入城乞食,仍然没有收获。

    第三天,还是一无所获。

    有一位比丘在路上碰到世尊,见世尊的脸色异常,就问世尊:“世尊,今天吃过了吗?”

    世尊回答说:“我现在体虚无力。”

    比丘听罢,心想:佛是无上福田,是众生的依靠,今天正好卖掉我的三衣,买一钵饭,供养世尊。

    想罢,比丘就卖掉三衣,买来了一钵米饭,急急捧到佛前。

    佛虽然知道情况,却故意问他:“比丘!年头这么不好,人大多饿死,你从哪里得到这钵白米饭?”比丘就告诉了世尊原委。

    世尊又说:“比丘!三衣是三世诸佛的幢相,你用它换来米饭给我,这么重的情义,我心领了,但我消受不起。”

    比丘问:“佛是三界福田,尚且消受不起,那谁能消受得起呢?”

    世尊说:“比丘,你有父母吗?”

    “有。”

    “你把饭拿去供养父母。”

    “佛尚且说消受不起,我父母又岂能消受得起?”比丘问。

    佛说:“消受得起!父母生下你,对你恩重如山,因此消受得起。”

    佛接着问:“比丘,你父母有信佛之心吗?”

    比丘回答:“他们都不信佛。”

    佛说:“今天见到你供养的米饭,他们就能因此发起信心了。你教他们受三皈依之后,他们就能消受这钵饭了。”

    比丘虽然很舍不得世尊挨饿,但还是听从了世尊的话,将一钵米饭赠给父母。

    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知道恩莫大于父母,要将最好的物品给父母以报答他们生我、养我之恩。佛陀宁可挨饿也要比丘将一钵饱含最尊贵的米饭来送给比丘的父母,让他知道父母恩大于天,同时也宣扬了佛法的伟大。

    一次施舍所得的福德

    在舍卫国里有个名叫拘留的老人,他非常富有却一点也不开心,因为他没有孩子,于是他日夜虔诚地进行祈祷,希望能得到一个儿子,最后他的行为感动了天神。

    天神现身对拘留说:“拘留!过两天有个天王寿命会终止,他将降生到你家去,你就安心等着吧!”

    果然,拘留老人的妻子自从那一天起便怀孕了,后来生下一个儿子,拘留给他取名为须菩提。

    日子过得很快,不知不觉间,须菩提已经长大成人了,他不但相貌堂堂,而且头脑聪明、心地善良。他看到天下无数百姓都过着穷苦的日子,而对自己家中过富足生活感到羞愧。

    须菩提心中便立誓要请佛陀来指明众生解脱之道。

    于是,须菩提对父母说:“父亲、母亲,儿子在家多年,接受父母养育的恩典,永远都不敢忘记。但是我想帮助众生寻求解脱之道,希望你们允许我追随佛陀出家去。”

    拘留夫妇听了大受感动,虽然内心舍不得,但因为知道须菩提是天王转世再来的,不是一般常人,所以也只好答应了。

    于是,须菩提出家做了沙门,跟着佛陀进行认真的修行,不久就证得初果,后来又在佛陀的弟子中首先修成阿罗汉。

    佛陀的弟子阿难,对须菩提得道快速惊讶不已,恭敬地问佛陀:“世尊,请问须菩提前世有什么功德呢?今生可以如此快速成就阿罗汉道?”

    佛陀说:“阿难!你问得好!须菩提他之所以得道很快,是因为他前世的因缘。他曾经是个穷人家的小孩。那时,有个比丘到城里化缘,好几天都没有化到东西,走遍城里都没有人肯施舍。正好比丘遇到须菩提的前身,他人虽小,家里又穷,却有怜悯之心,便领着比丘回到家里,将自己的一份饭施与他,自己却饿着肚子。比丘吃完便借助神通力飞升而离去,小孩看后心中欢喜无比,后来小孩转世到天上界做天王,经过九十一劫后,他寿终正寝后降世在现在的拘留家里,而且他不喜欢财富只喜欢佛法,所以出家便迅速得道。这是须菩提累世的因缘所致。”

    这时,阿难叹口气说:“一次施舍就有如此福德,更何况多次施舍呢?”

    注:人生在世要多多行善,在往生或以后的生命中就会得到许多的福报。心怀善念的人都拥有悲天悯人、救助贫苦的慈悲心怀,当他人遇到困苦时,恨不得自己代为他过,试想,这样的人若不能得到福报,那么还能是谁呢?

    赞美需要客观

    有一天,一位经常跟随佛陀到处弘法的弟子忽然对佛陀说:“佛陀!您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老师。”

    佛陀听了这话,脸上丝毫没有露出喜悦之色,反问弟子:“你见过世界上所有的伟大老师吗?”

    弟子回答:“当然没有。”

    “那么你认识现在活在世界上所有的老师,或是未来将要出生的老师吗?”

    “我都不认识。”弟子再次回答。

    “那么,你说我是所有老师中最伟大的这句话毫无意义,因为你没有办法知道你所说的话到底是真是假。”

    “我只是想称赞您,因为您的教示如此高明。”弟子辩白道。

    佛陀说:“假如你认为我的教示对你有帮助,那么如果你能够实行我的教示,遵循我的教示,这样比送给我谄媚更能让我高兴。”

    佛陀接着问身边的另一位弟子:“如果你要买贵重的黄金,在没有试验真假之前,你会付钱吗?”

    “当然不会付钱,因为万一黄金是假的,那岂不白花了冤枉钱。”弟子如此回答。

    “这就与我所教的事情完全一样。”

    佛陀继续说道:“你们不要认为我所说的就一定是正确真实的。你们应该自己去试验我所授的教示,看看它是否是真实不欺人。如果你发现它是真实而且有用的,那么就去实行,不要只是因为尊敬我,才实践我的教示。另外,不要批评别人所教的,说别人的教示不好。世界上有很多伟大的教师,他们自己都有帮助他人的办法,因此对他们其中任何一个人都不可以心存轻慢。他们教得好不好,这不是你的事,你的事只在于让自己离苦得乐,同时帮助别人离苦得乐。”

    弟子们听了佛陀的教示,从此就更加能以理性和客观的尊重态度看待任何人和任何事。

    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凡事都不要从自己的主观意愿出发而去轻易地下决定或者是妄作评价。任何人都有存在的价值,任何人都有评论他人的权利,但是不要以自己的思想去主观评论其他人,这不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益处。另外,对于任何的道理都应该亲力亲为,而并不是人云亦云。

    感谢困难.不要忽略身边的风景

    释迦牟尼在尚未成佛之前,经历了许多的修炼,因而获得极大的智慧。

    有一次,他有事必须赶往一个遥远的地方,在当时的印度,修行者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自己的一双脚。释迦牟尼因为心中挂念着目的地,无视路程的遥远与艰幸,总算能够及时赶到目的地,就在他心情放轻松的同时,再次又感受到鞋子里那颗小石子的存在。

    这颗小石头真是非常小,小到让人忘记脚的痛苦而努力地赶路。走着走着,佛陀眼看着只要再翻越一座山岭,就可以看到自己要去的地方了。

    释迦牟尼舒了一口气,暗自庆幸,而根本忽略了这颗小石子的存在。

    但就在佛陀刚开始继续赶路不久,他就已经清楚地感觉到那颗小石子在鞋子里,不断地刺痛自己的脚底,这让他觉得十分难受和疼痛。

    释迦牟尼一心忙着赶路,但也不想浪费时间脱下鞋,索性便把那颗小石子当做是一种修行,不去理会它。直到此时,目的地已将抵达,而时间还有剩余,他才停下着急的脚步,在山路上取下鞋子,想要将小石子从鞋中倒出来。

    就在释迦牟尼俯身脱鞋的时候,他的目光看见周遭的山光水色,这才发现境地是如此的美丽。当下,佛陀领悟了一个重要的哲理,他寻思如果自己只是一味地忙着赶路,心思意念都只是专注在目的地上,这一路就不会注意到四周优美的景色。

    佛陀脱下鞋子,将那颗小石子拿在手中,赞叹道:“小石头啊,真想不到,这一路来,你不断地刺痛我的脚掌,原来是要提醒我注意生命中一切可能的美好,你真是我的良师啊!”

    注:逆境有时也是要我们暂时停下匆忙的脚步,好好地来品味人生。人生中所存在的无限祝福与美妙,如果能用这样的心境来看待挫折与障碍,也许我们可以得到另一种感恩。佛祖在这个故事里并没有埋怨让他感到疼痛的小石子,而是从另一面阐释了自己得到的真谛,即不要因为一心专注目的地而忽略身边美丽的风景。

    人生在世,可能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和险阻,但这些事情会让你停下来思考一下日后的道路如何去走,也会提醒你去发现以前未曾发现的风景。

    众生平等

    佛陀住世时,有一段时间曾经住在竹园精舍,比丘们则散居在山洞或树下,各自用功修行。

    有一天,一位拘那罗那先比丘,在山岩下一个洞窟里打坐时,忽然听到声音,便睁开眼睛,竟然看到一条毒蛇在他的面前!拘那罗那先本能地挥手想要拨开那条毒蛇,而毒蛇也本能地转头咬了拘那罗那先的手,而且不幸的是,蛇正好咬在拘那罗那先的血管上!

    拘那罗那先非常紧张,赶紧喊叫洞外的舍利弗。舍利弗立刻进去探望,拘那罗那先说:“我被剧毒的蛇咬了,而且咬到血管,大概有生命危险。”

    舍利弗把拘那罗那先扶到外面,安慰他说:“我们的身体只是四大假合之物,因缘会合即成此人生,因缘散坏就解脱而去,你要看透彻,把心安定下来。”

    拘那罗那先一向很有修持,虽然一时心慌,但很快就恢复了安详的心境。

    渐渐的,拘那罗那先因为毒气扩散而逐渐昏迷,不久就断气了。

    舍利弗办妥拘那罗那先的后事后,就回去向佛陀报告。

    佛陀听了后悲伤地说:“毒蛇爬到面前,只要不去伤害它,它就不会随便咬人。如果拘那罗那先有较深的定力,就不会有挥手的动作。”

    “人生应该要互爱互助,同样对于其他物类也应一视同仁。如果能透彻了解‘慈、悲、喜、舍’的意义,就能具足定力,即使危机来临也不会心慌意乱。”

    修行的目的,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对众生具足大慈悲心。

    注:人和其他生灵一样都是世间的产物,所以众生皆有灵性,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只是因为互相误解彼此的行为才会彼此杀戮,而佛祖提倡不杀生,对于其他动物,你若不心怀恶念,那么就不会招惹杀生之惑,所以常人要多多培植善念,需要一定的定力方能真正获得众生平等之念。

    善行上升,恶行沉沦

    佛陀率领僧团居住在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位年轻人时常来听佛陀讲经说法。有一天,年轻人愁容满面,一见到佛陀就眼泪涟涟。

    佛陀问他发生什么事,年轻人说:“我父亲生病过世了,我非常难过!他是个很好的人,为什么无法活得长久呢?”

    佛陀慈祥地说:“你不是经常来听经吗?”

    年轻人说:“是啊!只要您在这里讲经,我就会过来听。”

    “既然如此,你应该听我说过关于生老病死、人生无常的道理。人在世间,岁数是非常有限的!”

    “这些我都知道!可是我并不觉得父亲已经年老了啊!”

    佛陀解释道:“生命的长短,不是以岁数而定,而是他在人间的缘有多久,生命就有多长。”

    年轻人又问:“父亲舍此身后,是上天堂还是下地狱呢?请您一定要为父亲加持,让他能够往生天堂,否则作为人子的我会心很不安!”

    佛陀觉得此时说再多的道理也没用,因为烦恼已经占据年轻人的心灵:“难得你这么孝顺而且有心,我答应为你父亲加持,但是你必须依照我说的方法去做。”年轻人很高兴地答应了。

    佛陀请他去拿两个壶过来,其中一个壶灌满油,另一个壶里则放进一些石头:“过来!我们现在去河边,你赶快去叫你的亲人及邻居一起过去。”

    年轻人高兴地将亲友召集到河边,按照佛陀的指示,将两个壶轻轻地放进河里,然后将壶打破。放石头的壶被打破后,石头就随着壶的碎片沉下去;而那个放油的壶,虽然壶的碎片下沉了,但是油却浮上水面。

    佛陀请年轻人和周围的人用虔诚的心来祈祷让油下沉,石头上升。所有的人都面面相觑,认为这事情不可能发生!因为无论如何虔诚祈祷,也不可能让石头浮上水面或让油沉下去。

    大家议论纷纷时,佛陀微笑着说:“行善就如同把油放在壶里,造恶就如同在壶里放石头;当生命停止了,善业会往上浮升,恶业则向下沉沦,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它不能靠人加持,人死之后就可以往生好的境界,就如同石头无法靠着祈祷才能浮上水面。所以,人往生后会去哪里,完全决定于自己生前的作为。我们应该用正确的心态来面对世间万物,所起的心思和动的念头以及言行举止都要从善去恶。”

    注:行善就会让善行如同油一样浮于水上,让所有的人都看到;而行恶就会让恶行如同石头一样沉到水底,向下沉沦。不要幻想依靠他人的颂咏而获得往生的超脱,而应该在今世就多做善行,这样才能依靠自己的德行获得净土,以求福报。

    面对辱骂别忘记智慧

    这是一个佛主释迦牟尼面对他人辱骂的故事,非常耐人寻味。

    有那么一段时间,释迦牟尼经常遭到一个人的嫉妒和谩骂。对此,他心平气和,沉默不语,不动声色,我行我素,专心致志地做好自己的事情。

    一天,当那个人骂累了以后,释迦牟尼微笑着问:“我的朋友,当一个人送东西给别人,别人却不接受,那么,这个东西是属于谁的呢?”

    那个人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是属于送东西人自己的了。”

    释迦牟尼说:“那就对了。到今天为止,你一直在骂我。如果我不接受你的谩骂,那么这个谩骂又属于谁呢?”

    听了释迦牟尼充满智慧和实力的妙问后,那个人为之一怔,哑口无言。从此以后,他再也不敢谩骂释迦牟尼了。

    注:面对谩骂,智慧的体现不在于高声与对方争辩和吵骂,而是在于用道理将对方制伏。佛祖在这个故事里非常巧妙地运用类比给那个无理谩骂的人讲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修佛不在表面

    古时候,有夫妻二人一起修佛,每天都给佛上很多的香,非常虔诚,但他们修了大半辈子也没修成。二人决定去找佛祖问问这是为什么。于是他们就带上曾经烧过的一车香灰上路了,半路上遇到了两个强盗打劫,但是这夫妻二人身无分文,于是便向强盗劝善、讲述修佛的道理。两个强盗一听,也决定弃恶从善,与他们一起去见佛祖。

    四人见到佛祖后,说明来意。佛祖给了每人一个铁茄子,告诉他们,把铁茄子烧上七七四十九天,烧熟后吃掉,就修成了。

    四人回去后立刻分工协作:由两个强盗每天上山打柴,夫妻二人在家中烧铁茄子。依佛祖所言,铁茄子烧了七七四十九天后,两个强盗的茄子烧熟了,他们吃完后修成走了,而夫妻二人的茄子却没有烧熟。

    原来,每天夫妻二人在烧铁茄子时,总是把他们自己的两个铁茄子放在火头最好的位置。

    注:形式上的修佛不是真正的修佛。在这个故事中,夫妻二人在形式上应该是潜心修佛,但在关键时刻还是只顾自己的利益,因为自己的私利而丧失了修行成功的机会。而强盗二人洗心革面后却是诚心向佛,无怨无悔,结果比那对夫妻更早地得道,修佛成功。可见,修佛无论早晚,只要虔诚并且与人为善,终究会到达一定的思想境界,成功修行。

    眼见为实,别入歧途

    佛陀在王舍城时,有众多出家修行的比丘。依据佛陀的教法进行修行的比丘,个个都能证得果位,或是升到天上,或是享受人天福报。但是,依照提婆达多的教法而修行的人,却因为邪知邪见,又不为善,最后都堕入地狱,承受极大的痛苦。

    佛说:“仅是今日依我教法修行的人,都得到了大利益;依提婆达多教法修行的人,都受到苦报。”其实,长久以来一直是如此。

    有两位商人在过去世,各自带领了五百位商人外出经商,这两队人同时来到一个旷野。

    这时,一个夜叉鬼化身成为年轻人,穿着高贵的衣服,头上戴着花。他一边走,手里还一边弹着琴,见到这些商人后,他就对他们说:“你们何必辛辛苦苦地载着这么多的粮草和水?在前面不远的地方,就有清澈甘甜的水,而且还有肥美的草。你们为何不跟着我走,让我来带路呢?”

    其中一位带队的商人,听信了年轻人的话,立刻丢弃了自己所背负的水和粮草,跟着年轻人先走了。

    另一位带队的商人则说:“我们现在并没有真正地看到水草,还是应该谨慎些,千万不能丢弃身上的粮草!”

    结果,丢弃水和粮草先走的这一队商人,因为找不到水和粮草,都渴死了。而另一队商人,则顺利地到达了目的地。

    当时,不放弃水草的人,就是佛;而放弃水草的,就是提婆达多。

    注:这个故事是两个教派所引发的故事。如果抛开两派的斗争来看故事的实质,我们就可以得出千万不要被假象所迷惑的结论。那个引人入迷途的就是物质,它会让人陷入不劳而获甚至是舍弃生命中最重要物质的迷魂阵。所以,做人要清醒,眼见为实,不入迷途方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不要对愤怒以牙还牙

    有一天,佛陀在竹林精舍的时候,忽然有一个婆罗门愤怒且口带恶言地冲进精舍来。因为他同族里的人,都渐渐出家到佛陀这里来,这让他大发瞋火。

    佛陀默默地听任他的无理取闹,等他稍为安静时,就向他说道:

    “婆罗门呀!你的家偶尔也有访客吧!”

    “当然有,瞿昙呀,何必如此问我!”

    “婆罗门呀,那个时候你偶尔也会款待客人吧?”

    “瞿昙呀!那是当然的啊。”

    “婆罗门呀,假如那个时候,访客不接受你的款待,那么,你所做的那些菜肴应该归于谁呢?”

    “要是客人不吃的话,那些菜肴只好再归于我!”

    佛陀用自己的慈眼看了他一会儿,然后说道:“婆罗门呀,你今天在我的面前说很多坏话,但是我并不接受它,所以你的无理胡骂那全是归还于你的!婆罗门呀,如果我被你谩骂,并且在与你用恶语相向时,就如同主、客人在一起用餐一样,所以我不接受这个菜肴!”

    然后佛陀为他说了以下的偈:“对忿怒的人,若以忿怒还之,是一件不应该做的事情。对忿怒的人,不以忿怒还之的人,则能够得到两个胜利:知道他人的忿怒,而用正念镇静自己的人,这不但能胜于自己,更能胜于他人。”

    这个婆罗门,就在佛陀门下出家,他不久就修行成为阿罗汉。

    注:世间有许多无谓的争吵,在争吵中两败俱伤的事情有很多,甚至发展成为牢狱之灾。作为一个智慧的人,遇到不冷静的争吵者,自己一定要保持冷静,一笑了之。因为你必须记住这句话,胜利并不属于以怨还怨的人,而是属于那些用正念来让自己冷静的人,因为不仅能让自己得到许多,同时也能感化他人。

    水至静则清

    某日,中午非常炎热。佛陀旅行经过一个森林时,他觉得口渴,于是告诉他的弟子阿难:“我们刚走过一条小溪,你去取一些水来。”

    阿难往回走,但是他发现佛陀所说的那条小溪非常小。因为有一些车子经过那条小溪,于是溪水被弄得非常污浊,现在那水不能喝了。

    他回到佛陀身边,告诉佛陀:“小河里的水已经很脏,不能喝了。请你允许我继续往前走,因为我知道有一条河就在离这不远的地方,我去那里取水。”

    佛陀说:“不,你就到刚才那条小溪去取水。”

    阿难知道即使将那条河里的水取来也无法饮用。这样的话,就会不必要地浪费时间,而他又感到口渴,但是既然佛陀都这样说了,他就必须去,然后他再回来。

    当他第二次回来的时候,阿难问佛陀:“你坚持叫我去,但我是否能做些什么来让那些水变纯净?”

    佛陀说:“请你不要做任何事,否则你将会让这条小溪变得更加混沌而不纯净。另外,请不要进入那条溪流,只要在小溪外面或者在岸边等待。如果你进入溪流,就会把水弄得更加混乱。溪流自己会流动,所以你要让它自然地流动即可。”

    佛陀说:“你再去那条溪水取水吧。”

    当阿难第三次回到那条溪流时,水非常清澈,泥沙已经流走了,枯叶也消失了。

    阿难笑了,他快活地取了水回来,拜在佛陀的脚下说:“你教导的方法真是奇迹,你给我上了伟大的一课: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只需要耐心。”

    注:这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每一样东西都是转瞬即逝的。所以,我们没有理由要有那么多的烦恼。即使是同一条河流也会在不同的时间段发生变化,也没有一样东西可以保持永恒。

    如果你遇到与故事中类似的一条小溪,你只要有耐心并等上片刻,那些叶子就会流走,而那些泥沙将会再度沉淀,水就会变得纯净。

    一条小河是这样,生活也是这样。有时,生活中会有很多的烦恼,但我们也应该有些耐心。

    另外,让自己安静下来,沉淀自己的劣行渣滓,让自己的心灵在安静的空间中寻找属于自己的纯真。

    千年修行只为那回头一瞬

    曾经,有个年轻貌美的女孩,一直想要遇见她的真命天子。

    直到有一天,她到一个庙会散心时,看见她苦苦等待的有缘人。

    可惜,她无法走到那个男人的身边,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那个男人消失在人群中。

    女孩每天都向佛祖祈祷,希望能再见到那个男人。

    她的诚心打动了佛祖,于是佛祖显灵了。

    佛祖说:“你想再看到那个男人吗?”

    女孩说:“是的!我只想再看他一眼!”

    佛祖:“你要放弃你现在的一切,包括爱你的家人和幸福的生活。”

    女孩:“我能放弃!”

    佛祖:“你还必须修炼五百年道行,才能见他一面。你不后悔?”

    女孩:“我不后悔!”

    女孩变成大石头,躺在荒郊野外,这四百多年没看到一个人,这让她都快崩溃了。

    最后一年,来了一个采石队,将女孩变成了石桥的护栏。

    当石桥建成时,女孩看见了那个她苦等了五百年的男人!他行色匆匆,很快地就从石桥的正中走过了。

    男人又一次消失了。

    佛祖再次出现。

    佛祖:“你满意了吗?”

    女孩:“不!我想碰他一下!”

    佛祖:“你想碰他一下?那你还得修炼五百年!”

    女孩:“我愿意!”

    佛祖:“你吃了这么多苦,不后悔?”

    女孩:“不后悔!”

    女孩变成了一棵大树,每天无数次满怀希望地看见一个人走来,又无数次地希望破灭。

    女孩的心逐渐地归于平静。她知道,不到最后一天,他是不会出现的。

    最后的一天终于来临了,女孩知道他肯定会来,但她的心中竟然不再因此而激动。

    来了!他来了!他还是穿着他最喜欢的白色长衫,脸还是那么俊美,女孩痴痴地望着他。这一次,他没有急匆匆地走过。

    他走到大树脚下,靠着树根,微微地闭上了双眼,他睡着了。

    他就靠在她的身边!但是,她却无法告诉他,这千年的相思。她能做的,只有尽力为他挡住毒辣的阳光。

    千年的柔情啊!男人小睡了一刻,站起身来,拍拍长衫上的灰尘。在动身的前一刻,他回头看了看这棵大树,又微微地抚摸了一下树干。

    然后,他头也不回地走了!

    就在他消失在她的视线的那一刻,佛祖又出现了。

    佛祖:“你是不是还想做他的妻子?那你还得修炼。”

    女孩平静地打断了佛祖的话:“我是很想,但是不必了。”

    佛祖:“哦?”

    女孩:“这样已经很好了,我爱他并不代表一定要做他的妻子。”

    佛祖:“哦!”

    女孩:“他现在的妻子也像我这样受过苦吗?”

    佛祖微微地点点头。

    女孩微微一笑:“我也能做到的,但是不必了。”

    就在这一刻,女孩发现佛祖微微地叹了一口气。不可思议的是,佛祖也轻轻地松了一口气。

    女孩很诧异:“佛祖也有心事?”

    佛祖的脸上绽开了一个笑容:“因为这样很好,有个男孩可以少等你一千年了,他为了能够看你一眼,已经修炼了两千年!”

    注:这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故事中没有山盟海誓,也没有惊天地泣鬼神,人们只是为了缘分的不可知而感到失望。缘分都是冥冥之中注定的,也许你和他的相遇需要上千年的修行才能得到今世的同船相渡,所以珍惜眼前人,珍惜有缘人吧!让爱在人间永存!

    父母恩重如泰山

    有一次,佛陀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精舍,与大比丘二千五百人,菩萨摩诃萨三万八千人等聚集后,世尊引领大众向南而行,突然看见路边有一堆枯骨。这时,世尊至诚恭敬地向这些枯骨进行五体投地的礼拜。阿难尊者见状后,合掌请问佛陀:“如来是三界导师,四生的大慈悲父,是众生所敬重的人天师,您为何要礼拜这堆枯骨呢?”

    世尊告诉阿难尊者及大众说:“这堆枯骨,是我前世的祖先,多生的父母。因为这个缘故,所以我要至诚地进行顶礼跪拜。你们现在将这堆枯骨分作二堆,若是男骨,色白且重;若是女骨,色黑且轻。”

    阿难尊者疑惑地问:“为什么男骨色白且重,女骨色黑且轻呢?”世尊回答:“男子在世的时候,经常到寺院听经闻法,礼拜三宝,念佛名号,所以骨头的颜色白,而且骨重;而世间的女子,沉溺于情爱中,所以喜欢生男育女,认为这是女人的天职,每生一个小孩,就必须用乳水养命,乳是由血变成的,所以女人身体憔悴,死的时候,骨头就变成黑色,重量也比较轻。”

    阿难尊者及大众听到这些话后,心如刀割,垂泪悲泣地说道:“世尊!要如何报答母亲的恩德呢?”

    佛说:“母亲的恩德是无以回报的。例如母亲怀胎时会百般照顾保护胎儿,任凭胎儿在腹内拳打脚踢,昼夜难眠;母亲生产时,生命攸关,但还是务必要先知道孩子平安,而会忽略自己所遭受的极大痛苦,即使命在旦夕也从不顾及;为了养育儿女长大,不惜自己受饥受冻,一生奔波劳苦;孩子远行,父母天天都担忧挂念,直到看见儿女能够平安归来,这才放下不安的心;当孩子遇到逆境时,就愿意代替孩子受苦,拥有无限的体恤爱怜;从小孩出生直到自己的双眼闭上,不能再照顾了,这份爱仍然永然没有停止。这样的深恩,就算有人左肩担父,右肩担母,绕着须弥山走,将皮肉磨破,又穿透骨髓,身上流下的鲜血淹没了足踝,即使经过百千万劫,仍然不能报答父母的深恩;假使有人生于饥荒,割下身上所有的肉去供父母充饥,经过百千劫难还是难以报答父母恩。因为父母恩重,所以我至诚顶礼父母遗骨。”

    注:佛陀用深入浅出的道理阐释了父母对子女的恩德。父母永远不会计较儿女的缺失,仍然用最伟大的心怀去接纳子女,为他们扛过失,为他们解决问题。无论孩子有多大,在他们眼中始终都是长不大的孩子,都始终是他们的心头肉。

    儿女们呢?也会有自己的儿女,一代传一代将这种亲情接力,可是千万别忘记父母之恩,那种不求回报只知付出的恩情。

    多关心关心父母吧,当他们年华老去时,不要惹他们生气,不要去计较他们的语言,因为在这世界上,只有父母才是最疼爱你的人,只有好好地去报答他们,才不枉为人。

    善行不因小而不为

    阿那律是一位精进的修道者。他专心诵读经文,时常通宵不睡觉。因为他过度疲劳,所以双目失明。他虽然为此而伤心,但是却从不颓丧,反而更加勤奋学习。

    某日,他的衣服破了一个洞,便自己动手缝补起来。后来线不小心脱了,他又看不见线的所在,显得十分狼狈。

    佛陀知道阿那律的困难,便来到他的房中,替他取线穿针。

    “是谁替我穿针呢?”阿那律问。

    “是佛陀为你穿针。”佛陀一面回答,一面为他缝补破洞。

    那一刻,阿那律感动得流下泪来。

    “同情和帮助别人是我们应有的责任。”佛陀教训大家说。

    佛陀以身作则,给大家做了一个榜样。弟子们十分感动,都互相勉励和帮助,为大众服务。

    注:帮助他人是良好的德行。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此刻都希望能得到他人的帮助。阿那律通过自身的修行得到了佛陀的帮助而感激涕零,凡人因为得到雪中送炭而重拾信心,每个人的所取和所得都有一定的因缘。

    所以,去帮助他人吧,不要介意自己的能力,而是要尽心尽力地去做一些好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请伸出帮助的双手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吧!

    布施多寡在于拥有的比重

    佛陀在一个国家传授道法,国王广设布施,供养佛和众比丘。

    在都城里,有一位贫穷的老妇人,平日里只能依靠乞讨而活命。

    她听说国王正在为佛与众比丘设会供养,她也想为佛与比丘们做点贡献,可是家中空无一物,只能无奈地叹息。

    这时,老妇人忽然看到别人施舍给她的一点儿黄豆,心中一亮。她抓起这些黄豆,急忙赶到王宫,想把这点黄豆布施在佛的面前。可是,当看门人看到这个衣衫褴褛的老妇人,竟然只捧着一点儿黄豆就想到王宫中去供养佛陀,觉得非常可笑,就坚决不让她进去。

    神通广大的佛陀在宫中察知了这件事,他运用神力取走老妇人手中的黄豆,并且将其遍施在国王摆出的各种食物之中。于是,国王在每种食物中都吃到了黄豆,非常生气,便叫来厨师,准备治他的罪。

    佛陀在旁边劝阻道:“大王,这不是厨师的错,这些黄豆是宫外一个贫妇所布施的。”

    国王听后很不高兴。

    于是佛陀接着说:“这位贫妇的一片真善之心,虽然只是一捧小小的黄豆,也能协助国王施舍饭食。所以,饭中才都有黄豆。”

    国王不以为然,说:“这点黄豆算什么?怎么能与我所布施的那些美味佳肴来比呢?”

    佛陀说:“贫妇所施的黄豆虽然很微薄,但将来所获得的福善却一定比大王更多。”

    国王很是迷惑,于是请教佛陀:“难道我用这么丰厚的物品进行布施都比不得贫妇手中一小捧黄豆的布施所带来的功德吗?”

    佛陀向国王解释道:“贫妇的布施虽然很少,但这却是她倾尽其所有的布施;大王布施的虽多,却全都是来自于百姓,于自己来说应该是毫无损失。所以说,贫妇的布施多,而大王的布施少,因此,贫妇所得的福报一定多于大王。”

    国王听了这番话后深受启发,于是让人把贫妇请进宫中。

    注:奉献不在于多,而在于诚心诚意,量力而为,这就足够了。

    在你贫穷的时候,你也可以身体力行去做一些善事,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

    如果你有为大众的福愿,能够倾其所有地奉献,这就是最真诚的奉献。

    所以人们经常说,看一个人对你好不好,不在于他能给你多少,而在于他是否把自己的所有毫无保留地献给你。

    富有并不能用金钱去衡量,对佛神的敬重也不能因你奉献的多寡而去衡量,而是根据个人的能力去判定一个人是否真心向佛,甚至那些穷困的人,若能将自己的身外之物奉献给他人,就是俗人诚心向佛的崇高之处。

    学会分享,抛弃嫉妒

    泥问佛祖:“我以全部的生命滋养荷花,荷花出落得高贵美丽,享尽人间一切的荣华富贵,而我却饱受外人的讥嘲冷落,我能不嫉妒,不为自己抱屈吗?”

    佛祖说:“从来没有做母亲的会嫌弃自己的女儿出众,也从来没有做父母的去嫉恨儿子的成就超过自己。爱里若没有包容,爱就不是完全的了。”

    泥又问佛祖:“与荷花相比,她拥有美丽的外形,有芬芳的气息,有亭亭玉立的风姿。古今中外,多少骚人墨客吟诗作词去赞颂她,多少画家艺人用手下的彩笔去描绘她,多少人欣赏她和喜爱她,而我呢?我什么都没有。”

    佛祖说:“你错了,你有荷花所生长的全部经历。当她萌芽新生,你分享她的期望;当她度过青涩岁月,你体会她的苦闷;当她含羞待放,你分担她隐藏的心事;当她风华绝代,你默享她的荣誉和掌声;当她饱满圆熟,你们一同欢呼丰收的喜悦;一直到她枯残死亡,你仍为她担负哺育下一代的责任。你知道吗?世人对荷花所有的了解,不过是荷花外在的形象,而你却拥有她整个生命!”

    泥再一次问佛祖:“我委身在地,无声无息,受人践踏,又没有华彩的外衣,您不觉得我一无是处吗?”

    佛祖说:“真正的智慧在于隐藏,真正的才华在于沉默。你让花草树木蓬勃生长,供应她们成长的养分,这还不够显现你无穷的生命力吗?”

    泥笑了。

    注:那些真正作出巨大贡献的人,往往是不为人知的。如果你心存自卑,那就永远无法肯定自己已经取得的成就。如果你能够在朋友的成长中分享到快乐,甚至于欣赏到他人的优势,那么你就会为有这样的朋友而感到高兴,也会为自己能够与其共同奋斗、共同成功而感到有所成就。

    不要为外在的羁绊而感到约束,而应该从另外的方面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优势,不要为世人的目光,甚至是评论而打理想的退堂鼓,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有所成的。

    耕种人心,收获安乐

    秋天来临,稻谷成熟,农人聚集起来庆祝丰收,大地洋溢着一片欢乐。

    佛陀来到农庄,许多人都恭敬他,并且供养他。只有一个生性非常固执的农人,十分生气,他大怒道:“我们平时勤力耕种田地,才有今天的收获,你为什么不学我们呢?”

    “长者啊!我也是耕耘者啊。”佛陀和气地回答。

    “你是农夫吗?那么你的牛、种子和田地在哪里呀?”

    “众生的心地就是我的田地,八正道是我的种子,精进是我的犁牛。”佛陀向他解释说,“我在众生的心地里撒下八正道的种子。我勤力去耕耘他们的心地,让他们拔除烦恼,得到安乐。”

    农人明白过来,立刻忏悔,把上好的奶饭供养佛陀。他说道:“佛陀,请接受我的供养吧!你已经耕耘我的心田,播下善良的种子,我将有幸福的收获。”

    注:传道授业解惑,也是一种耕种。耕种食物会非常辛苦,播种人心更加不容易,需要传道者能够刻苦坚持,不懈努力,将智慧的种子撒向俗人的心田,在他们心地里播种成功,让他们解脱困扰,让他们遵守善行,为来世的净土寻找新的希望!

    财施

    财施是三施之一,就是用财物救济他人,其中有内财与外财的分别。

    外财是指财宝、衣服、田地、房屋、妻妾、儿女、奴婢、牲畜等身外之物。

    内财是指头目、皮骨、牙发、唇舌、手足、脑髓等存在于我们身体上的东西。

    当下

    当下本是佛教用语,当下指现在这一刻。

    在时间的概念中,有过去、当下和未来。

    过去,是一个记忆的轨迹,是一个积存在心智里的前任当下;未来是一个想象的当下,是一个心智的投射,当未来到达的时候,它就是当下。当你想到未来时,也是在当下想的。

    过去和未来显然没有它们自己的实相。安于当下的窍门是:终止时间的幻相。

    时间是个幻相,真正宝贵的不是时间,而是当下。

    地狱

    地狱是指六道轮回中最苦的地方,因为它的位置在地下,所以取名为地狱。地狱分为三类:

    1.根本地狱,有八热和八寒的差别,也被称为十六大地狱。

    2.近边地狱,即八热四门中的十六游增地狱。

    3.孤独地狱,或在山间旷野,或树下水滨,并无固定的场所,主要因为各人的别业所迷惑,因每个人的苦报及寿命不同,所以地狱位置也不同。

    若论受苦的程度,根本地狱最甚,近边地狱次之,孤独地狱又次之。

    地狱还指凡是所在的地方,只有痛苦而没有喜乐的环境,这都可比喻为地狱。

    业力

    业力就是业的力量,其中善业有生成乐果的力量,恶业则有生成恶果的力量。

    善恶之业有生起苦、乐果的力用,所以称为业力。

    一切苦乐之果皆是因业力所引起,所以通常有“业力不可思议”的语句。

    在有部《毗奈耶》卷四十六中说道:“不思议业力,虽远必相牵。果报成熟时,求避终难脱。”不考虑业力的作用,那么即使年代久远也会互有牵连。当因果报应成熟时,那么最终是难以逃脱掉因果循环的!

    三衣

    三衣是指印度僧团所准许个人拥有的三种衣服:

    1.僧伽梨,即大衣、重衣、杂碎衣、高胜衣,它是僧人的正装衣。它是当僧人上街托钵时,或者奉召入王宫时所穿的衣服。并且此衣是由九到二十五条布片缝制而成,所以又被称为九条衣。

    2.郁多罗僧,即上衣、中价衣,又称入众衣,它是僧人做礼拜、听讲、布萨时所穿用的衣服,因其由七条布片缝制而成,故又称七条衣。

    3.安陀会,即中衣、中宿衣、内衣,它是僧人日常工作时或就寝时所穿贴身衣。

    另外,三衣的制法,是将一整块布切割成长短不一的小布片,纵横缝合之后,再以规定的条数作横的缝合。

    福德

    福德有三种说法:

    1.指人在过去世及现在世所做的一切善行,和由于一切善行所得的福利。根据《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记载,菩萨的法力应该无所住,应该行不住色布施、不住声布施,乃至不住法布施等,由此不住相之布施,其福德不可限量。

    2.与善法同义。根据《法华经·方便品》记载,在四众之中,如果比丘、比丘尼心怀增上慢,优婆塞心怀我慢,优婆夷心怀不信,如此就不能自见己过,对于戒律来说就会有所缺漏。此类少有善法者,实在不堪受持一佛乘之法。

    3.指六度中的前五度,也是相对于智慧而言。

    智慧光

    1.它指经由佛、菩萨的智慧鉴照所发出的光明,又称为智光、内光。

    2.它是阿弥陀佛十二种光明之一。因为阿弥陀佛的光明能破除一切众生无明之痴暗,彰显真理,称为智慧光。

    3.日僧良晓的号。他是石见国那贺郡人,俗姓藤原,字寂惠。良晓资性英迈,平生有出尘的志向。他在十九岁时,修学显密教法,其后专门弘传净土,是良忠门下六派之一。

    善业和恶业

    善业是指善之作业,为“恶业”、“不善业”的对称,即能招感受善果的身、口、意三业。根据《瑜伽师地论》记载,善业的建立是依照如理作意,如实了知所缘之境,并且明白这个结果。反之,如果依持邪执著的心思,在所缘的境中不能如实了知所致。

    善业一般有五戒、十善等不同种类。

  恶业是“善业”之对称,谓身、口、意所造乖理之行为。它是依邪执著之心,于所缘之境不能如实地了知所招致。它指出于身、口、意三者之坏事、坏话、坏心等,能招致并感受现在与未来的苦果。

  恶业一般有造五逆、十恶等业。

    修得性得

    修得性得,也被称为修德性德、自性得人的功得。如果依照修习而得,则称为修得;如果无始以来自性中就本有得,则称为性得。

    性习的二种性、性净方便净的二种涅槃、本觉和始觉、真修和缘修、本有新薰等的差别,都是按照此种含义建立起来的。

    天台宗特称其为修德性德,而且主张修性相同。修德者,修乃是修治造作的意思,是为随缘而成修用;性德者,性为人本有不能更改的意思,是为人不变的理性。

    其他教派认为此二者纵横并列。圆教认为修德与性德二者不纵不横,不并不别;性德乃是理具有三千,修德就变为三千;两者同为三千之法,所以修、性互融互具,假修显全,是性德的显现,齐全其性而起修,与性德毫无亏损,二者为相互融妙的关系。

    爱

    爱是十二因缘之一,又称为爱支,同时也被翻译为“渴爱”,意思是指如同口渴的人需要水一样,有激烈的欲求。

    爱可分为色爱,以至法爱的六爱,或是欲爱、有爱、无有爱的三爱。因为缘认识而引起的苦乐等感受一经产生,就会对苦受产生憎避的强烈欲求,对乐受也就有爱求的热望。

    这些强烈的欲求或热望,就是爱,也就是用爱来表示对接受苦乐而产生的爱憎之念。

    善

    善是指其性安稳,能够在现在世和未来世中,给予自他利益的白净法。它与不善、无记合称为“三性”。其中的无记既是非善又是非不善。

    其中,善为白法,白法是清净的意思;不善为黑法,黑法是污浊的意思。

    广义而言,“善”指与善心相应的一切思想行为,凡是契合佛教教理的均在其中;狭义而言,“善”则指法相宗的心所法之一,包括信、惭、愧、无贪、无瞋、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智慧

    智慧有两种解释:

    第—种:智是决断,慧是简单选择。

    第二种:智就是知道什么是俗谛,慧就是能够用真谛照亮内心。

    《大乘义章》卷九中说:“照见名智,解了称慧,此二各别。知世谛者,名之为智,照第一义者,说以为慧,通则义齐。”

    《法华经义疏》二卷中说:“经论之中,多说慧门鉴空,智门照有。”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