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蕴皆空

作者:出处:
分享到:

 

    释迦牟尼曾经把他宣讲的教义理论概括为三条不可移易的根本义理:其一,“诸行无常”;其二,“诸法无我”;其三,“涅槃寂静”。

    “无常”,意思是“没有常住性”,指事物在生起、变异、坏灭的过程中迁流不停。“诸行无常”的意思是: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虚妄幻化的,处于刹那不停的生灭迁流变动之中。

    “法”,通指一切事物,包括现象的、本体的、物质的、精神的。“无我”又作“非我”,指不执著于“我”——人体。“诸法无我”的意思是: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的产物;人是万物之一,也同样是因缘和合的产物,并没有独立的实体。

    “涅槃”,是梵文音译。南北朝时期的名僧鸠摩罗什把它意译为“灭”或“灭度”,是“断灭烦恼,断灭生死因果”的意思;唐代高僧玄奘把它意译为“圆寂”,是“达到圆满、进入寂静无扰之境界”的意思。“涅槃”是佛教信徒所追求的最高理想境界。“涅槃寂静”的意思是:由于“无明”的熏染,人迷执于我体,困扰于生老病死,轮回于三世六道;只有悟破了“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才能外不迷于境、内不迷于我,才能从世俗诸苦中得到解脱,进入寂静无扰的涅槃境界。

    释迦牟尼所概括的这三条根本义理,是佛教区别于其他教派的标志,也是后世佛教鉴别经籍真伪的标准。凡是符合这三条义理的,就被判定为释迦牟尼所说的正统佛法,称之为“正法”;凡是不符合这三条义理的,就被判定为异端邪说,称之为“外道”。这样的鉴别方法,就好像是在使用印鉴一般,所以这三条义理被称为“三法印”。

    佛教所说的“我”,指“五蕴”构成的人体。“蕴”是“积聚”、“类别”的意思,包括“色蕴”(指身体的形相)、“受蕴”(指种种情欲)、“想蕴”(指种种意念)、“行蕴”(指行为活动)、“识蕴”(指认识分析)。释迦牟尼认为:人体不过是形相、情欲、意念、行为活动、认识分析这“五蕴”集合在一起罢了,并没有实在的人体,而“五蕴”都是虚幻不实的东西。这就叫做“无我”。为了说明这个道理,《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里有这样一句话:“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意思是:只有清楚地认识到“五蕴皆空”的道理,才能够从人生诸苦中得到解脱。

    “五蕴皆空”这个佛教用语后来成为一条成语,用来形容一切都是空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