纶音佛语

作者:出处:
分享到:

 

    北朝的封建统治者,大多数也是支持佛教的。

    《魏书·释老志》中记载:北魏的文成帝拓跋濬采纳了“沙门统”(统领僧尼的僧官)昙曜的建议,将每年能交纳“谷六十斛”的人编为“僧祇户”,归管理佛寺的总机关“僧曹”管辖;将犯有重罪的人以及官奴编为“佛图户”,归个别佛寺管辖。在这样的政策之下,北魏的寺院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

    不仅如此,拓跋濬还公然以“当今如来”自居。他在即位的当年,诏令有关部门:以自己为蓝本雕造石佛像。“既成,颜上足下,各有黑石,冥同帝体上下黑子”。后来,拓跋濬又诏令:在五所大型寺院里面,以太祖以下的五个帝王(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景穆帝、文成帝)为蓝本,各铸赤金立佛像一座。和平初年(公元460年),拓跋濬又让“沙门统”昙曜主持,在武周山的云冈开凿了五个石窟,每个石窟里面也依照太祖以下五帝的形象各雕造一座佛像。

    佛教僧侣也积极迎合封建统治者。《魏书·释老志》中记载:早在明元帝拓跋嗣在位时期,“道人统”(“沙门统”的旧称)法果就一反佛教前辈“沙门不拜王者”的传统,率先礼拜皇帝,声言:皇帝“即是当今如来,沙门宜应尽礼”,“我非拜天子,乃是礼佛耳”。

    在印度,僧人比俗人的社会地位高。汉地佛教早期也主张“沙门不敬王者”。北魏时代一反传统,提出“皇帝即当今如来”,把皇帝当作佛来礼敬,这有利于国家政权的巩固,也有利于佛教的兴旺发达。成语“纶音佛语”,就反映了北魏时代“皇帝即当今如来”的思想——“纶音”,指皇帝的谕旨,语出《礼·缁衣》:“王言如丝,其出如纶。”“佛语”,是佛所说的话。将“纶音”与“佛语”相提并论,用来比喻不得不服从或不由得不服从的话。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