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钟

作者:出处:
分享到:

 

    印度原始佛教时期,召集僧众用的响器叫做“犍椎”(又叫做“犍槌”)。《增一阿含经》中是这样解释的:“升讲堂击犍椎者,此是如来信鼓也。”这个时代的“犍椎”,也许是木板、竹板,也许是石板、铜板,只要能够敲出响声就可以。正如《释氏要览》里面所说的:“但是钟磬、石板、木板、木鱼、砧槌,有声能集众者,皆名犍椎也。”

    西域佛教的“犍椎”,都是用铜特制的,不再随意使用木板、竹板、石板等物。

    佛教传入汉地以后,多用汉语中的固有词汇作为梵文的意译。西域传来的铜“犍椎”,就以“钟”为译名。后来,汉地古老的乐器——“钟”取代了西域的铜“犍椎”,成为佛寺里面的响器。

    唐代有一个名叫王播的人,累任“盐铁转运使”,又擢升为“尚书左仆射”,被封为“太原郡公”,气焰盛可炙手。《唐摭言·起自寒苦》里面记载:王播年轻时非常贫困,孤苦无依,曾在扬州惠昭寺寄食。佛寺里的僧人很势利,对他十分怠慢,吃饭时也不招呼他。有一次,王播听到召集僧众吃饭的钟声后来到饭堂,僧人们却早已经提前吃完饭各自走开了,王播只好饿一天。(僧人过午不食,每日只吃一餐。)他万分感慨地在客房墙壁上面题写道:“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20多年以后,王播早已发了迹,名声大噪。他由“盐铁转运使”出任“淮南节度使”的时候,来到了扬州。旧地重游,王播走进当年寄食过的惠昭寺,只见自己年轻时题写的字句已经被僧人们用碧纱幕郑重地遮了起来。抚今追昔,王播当即索来笔墨,又在墙壁上续了两句:“二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这样,与20年前的两句话组成了一首完整的诗,意思是:“当年,我走进饭堂,人们都已经吃完饭各奔东西了。这是寺里的僧人嫌弃我,故意在吃完饭以后才敲钟。我在壁上题的诗20年来无人理睬,落满了灰尘,今天才被碧纱幕遮起来!”

    成语“饭后钟”就是由王播的这首诗产生的,用来比喻:处境尴尬,受人冷落。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