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佛教:经典先河

作者:出处:
分享到:

 
    印度佛教的第—阶段,是从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到形成部派佛教之前的佛教总称。

    最初的佛教是口耳相传,由佛陀把经典教义口授给弟子,然后再由弟子们互传经义。

    原始佛教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和数次的结集,形成《阿含经》。

    原始佛教的教义主要是四谛、五蕴、十二因缘、八正道等,开日后佛教宗派经典教义之先河。

    早期佛教:佛性初显

    早期佛教是印度佛教的第一阶段,它是指释迦牟尼创教及其弟子相继传承时期的佛教,即从释尊开始弘法,到释尊灭后约百年间,部派分裂之前的初期佛教。

    早期佛教主要传播于印度恒河中游一带。与当时婆罗门教、耆那教等各宗教相比,早期佛教具有独特的教义及组织。教团由在家信徒与出家教团所构成,其中在家信徒遵守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五戒,而且在家信徒要受出家教团的指导,并对出家僧众作衣、食、住方面的供给(布施)。出家僧团是佛教的核心,他们平素不从事生产劳动,但戮力于修行及弘法。

    早期佛教学说的主要出处为“经”与“律”。“经”分有两大类,北传的叫“阿含”,南传的叫“尼柯耶”。南北共同的四部经书是《长部》、《中部》、《杂部》、《增一部》。最初,佛陀的说教是口传的,为了便于记忆,就采取了偈颂的形式,后来编集为由经、律、论组成的“三藏”。因为偈颂形式简短有韵,既便于口诵,又易记牢。

    阿含编辑的标准:第一是根据篇幅长短分类,如一类经很长,则编入《长阿含》;篇幅适中,则编入《中阿含》;另有一类可以按数目排列的,则编入《增一阿含经》。第二是根据应用来分类:《长阿含》多半是对外的,如《沙门果经》即是对六师外道的驳斥;便于深入学习的,则编入《中阿含》;指示止观即禅定道理的,编为《杂阿含》;为了广为宣传,则编成《增一阿含经》。

    关于早期佛说的内容,在释迦传记中有些记载。佛祖从出家到得道直至弘传佛教,都与他的刹帝利出身背景分不开。他要替刹帝利解决当时引起思想界的混乱而得不到解决的问题,他的哲学理论特别是实践哲学压倒了当时的婆罗门哲学,这就替他的祖国迦毗罗卫争得了地位,因而获得“释迦牟尼”的称号。

    早期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八正道”和“十二因缘”,其核心内容是讲现实世界的苦难和解决苦难的方法。其次,又从缘起思想出发,提出了“诸法无常”、“诸法无我”和“涅槃寂静”的学说。

    后人把早期佛教的修持,概括为戒、定、慧三学,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以及四念处、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等三十七菩提分法。

    佛陀在世时反对婆罗门教四种姓的不平等制度,所以他所创立的僧团允许各个种姓和贱民参加。

    部派佛教:十论争议

    在佛陀逝世的一百年后,佛教内部由于对戒律和教义的看法不同开始分裂,并先后形成了许多部派。所谓部派佛教,即原始佛教分裂而成的各教团派别的总称。

    根据《大毗婆沙论》、《异部宗轮论》等记载,佛陀入灭后的百余年后,因大天比丘高唱“大天五事”并要求教团承认,因此,教团就首度分裂为反对派之上座部与赞成派之大众部。

    另外,根据南传佛教史书记载,佛灭后百年,古印度东部跋耆族的比丘提出十条戒律的新主张,遭到以耶舍为首的教团诸位长老比丘的反对,并且召集七百位比丘举行结集,宣布此十事为非法;同时,另外主张此十事为正确的比丘也举行了结集。佛教因而分裂为上座部与大众部,史称为“根本分裂”。此后,两部又分裂成为十八部或小乘二十部,即北传分派说或十八派和南传分派说,称为“枝末分裂”。

    部派佛教争论的焦点主要是“十论”,即:

    1.“二世有无?”即客观存在是否实在?而且不仅讲现象,还讲时间,即现在是实在,过去、未来是否实在?

    2.一切有无?即一切现象是否都有?

    3.“中阴”有无?“中阴”即指从人死到再投生,中间的过渡状态,那么有没有这个过渡呢?

    4.渐、顿现观问题。在实践上领会四谛谓之现观,这种现观是渐得还是顿得?

    5.罗汉是有退还是不退?

    6.随眠即让人烦恼的习气与心相应还是不相应?

    7.心性是否本净?

    8.未受报业是否还存在?

    9.佛是否在僧数?

    10.有无人我?

    对于以上这些问题,各个部派都有不同的回答。

    比如,上座部认为佛教徒修行的最高境界应是阿罗汉果,他们把一切现实存在分为色法,即物质的存在形式和心法等。其中色法有“四大种”,即地、水、风、火四元素及其所造色,即长、短、大、小、方、圆等形象和青、黄、赤、白等显色以及其他感官对象。心法有八十九种,并作了详细的分析。

    上座部后来又分为根本上座部和说一切有部。

    说一切有部后来分出犊子部,犊子部又分出正量等四部,继而又分出化地部、经量部等共十一部,说一切有部的基本特征是重视三藏中的论藏,也就是重视对佛教理论问题的阐述。

    经量部约成立于3世纪末,是最晚从说一切有部中分出来的,主张“过去未来无本,现在实有”。

    佛陀以蕴、处、界来概括一切法,但并未区别实有和假有。

    说一切有部主张蕴、处、界都是实有;经量部则主张蕴和处是假有,界是实有。

    蕴,就是外界的一切事物或主客观的存在形式。

    处,就是人们的认识器官和对象。

    界,就是人们的认识的根源。

    大众部崇信超越的、神化的佛陀,特别提倡“一心相续说”和“心性本净说”。

    部派佛教后来向大乘发展,从大众部向中观派发展,从上座部向经量部发展,进而向瑜伽行派发展。

    说一切有部

    说一切有部是以阿毗达摩为立论依据,主张“法体恒有”,即把世间的一切现象分为有为法和无为法两大类。

    有为法是因缘和合的产物,有生、住、异、灭的“四相”。

    生,产生;住,持续;异,变化;灭,毁灭。

    有为法一共分为四种:表现物质现象的,称为色法;表现生理或精神现象的眼、耳、鼻、舌、身、意六识的,称为心法;表现各种心理作用的,称为心所法;表现心、色之外具有生、灭等各种现象的,称为心不相应法。

    无为法指非因缘和合、无生灭变化的各种现象。

    说一切有部在分析色法时,提出了极微即原子的概念。他们认为,极微这种物质有变化、生灭、质碍等特性,而且世界上的各种物质的存在,乃至人都是由极微构成的。

    说一切有部主张“三世实有”、“法体恒有”,并认为过去、未来和现在皆有实体,而且论证诸法都各有其不变不改的自性,同时也有造果的原因。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