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教:普度众生

作者:出处:
分享到:

 
    大乘佛教自称能运载无量众生从生死大河之此岸到达菩提涅槃之彼岸,成就佛果。

    龙树,被后世誉为“大乘佛教之祖”。

    大乘以成佛为目的,认为一切皆空。法的自性也是空,所以说一切法的存在如幻如化。

    涅槃是无所不知的存在,它反映世间一切生灭而本无的诸相,却不为其所染。

    中观派:中道空宗

    中观派为印度大乘佛教主要派别之一,中国传统上称其为空宗,中观派因为宣扬龙树的中道理论而得名。

    中观理论最早的阐述者和奠基人是龙树和他的弟子提婆,但中观派作为一个学派而传承,则出现在6世纪的大乘佛教末期。

    中观派发挥了大乘初期《大般若经》“中空”的思想。它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以及人们的认识甚至包括佛法在内都是一种相对的、依存的关系(称为因缘、缘会),它们是一种假借的概念或名相(称为假名),本身没有不变的实体或自性(称为无自性)。

    所谓“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他们认为,只有排除了各种因缘关系,破除了执著名相的偏见,才能证悟最高的真理——空或中道。

    中观派在破除人们执著空有的两边中提出了“八不”的学说。

    所谓八不,即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

    中观派认为,生灭、常断、一异、来去是一切存在的基本范畴,也是人们形成认识的根据。如果否定了这四对范畴,否定了主观认识和客观世界,也就显示了空性真理。

    二谛,指两种真理:真谛,最高真理;俗谛,相对真理。

    他们提出两种真理说,认为在最高真理“空”之外,还应承认相对真理。对修持佛法的人应该说真谛,说空性真理;对一些无知的凡夫,应该说俗谛,即承认世界和众生的存在。

    中观派认为,涅槃作为最高修持境界,它和现实世界在本性上是没有任何差别的,它们之所以有差别,主要是由于人们无明的结果,如果消灭了中观派分成应成派和自续派两派。

    应成派的佛护继承龙树、提婆“破而不立”的传统,认为龙树的空为“是遮非表”。

    所谓“是遮”,即从各个方面去指摘论敌所说的矛盾性,证明其不能成立,从而否定一切实有自性。“非表”是指不提出自己正面的、积极的主张,不肯定任何规定性的存在。

    自续派的清辨等持相反的意见,认为对空性要用“因明”的推论形式积极地加以表述,“空”不意味着否定一切,而是修持者在禅思中所能够达到的一种最高境界。

    7—8世纪以后,大乘的两个学派开始融合,形成中观瑜伽行派。

    瑜伽行派:修行有宗

    瑜伽行派是印度大乘佛教派别之一,按照中国传统称之为有宗。

    瑜伽行派因为强调以瑜伽的修行方法,并以瑜伽行总括全部佛教教义而得名。

    瑜伽行派以《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摄大乘论》、《唯识三十颂》、《唯识二十论》和《成唯识论》等为主要经典,从事这派修持的人被称为瑜伽师。

    瑜伽行派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由人们精神的总体——“识”所转变而显现出来的,即所谓“万法唯识”、“三界唯心”。

    瑜伽行派按“识”的变现和作用分为三类八识:

    1.前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前六识以各自相应的认识器官——眼、耳、鼻、舌、身、心脏为其活动的根据。并且,它们以相应的、幻现的外境即色、声、香、味、触、法为其前六识所对应的对象。

    2.第七识——末那识。

    它的职责为引起人们思维度量的作用,是前六识和第八识(即阿赖耶识)的中介,它以阿赖耶识为其存在的前提和认识对象,由于末那识的活动伴随有四种根本烦恼,从而使人们陷于痛苦和生死的轮回。

    3.第八识——阿赖耶识。

    它是前七识的共同根据,是宇宙万有的根源。

    阿赖耶识的本相有三,即能藏、所藏和我爱执藏。

    能藏,即阿赖耶识能摄持和保存一切“种子”或“潜在力”,这种种子或潜在力在时机成熟时能够生出宇宙万有,宇宙万有也可生发新的宇宙万有的潜在能力或状态,这种势如同瀑流一样拥有永恒不断的因果变化,也是人间苦海的无限变化过程。

    所藏,即生起宇宙万有潜在力的所藏处。

    我爱执藏,阿赖耶识原非自我或灵魂,而是识的流转,但第七识妄执为永恒主宰的灵魂,因此被称为我爱执藏,这个自我或灵魂也就是轮回果报的主体。

    瑜伽行派对认识的职能和作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四分”,即四种作用之分:

    1.相分,是幻现的外界对象反映在人们认识中的形相,亦即外界的客观对象反映在人们主观上的表象。

    2.见分,是人们自己对于形相的认知能力或作用。

    3.自证分,是证知、鉴定自己如何认识形相的作用,亦即对于见分、相分的自觉作用。

    4.证自证分,是对于自证分的再次证知、再次鉴定,它是认识能力或作用的最高阶段和总结。

    瑜伽行派对于识所变现的宇宙万有,则概括为五位百法。

    五位是心法、心所有法、色法、心不相应行法、无为法。

    瑜伽行派的五性各别说是把一切众生分为声闻乘种姓、缘觉乘种姓、如来乘种姓、不定种和无种性五类。认为这五姓修持所得的结果也是不同的,如声闻乘种姓可修证阿罗汉果;缘觉乘种姓可修证辟支佛(缘觉);如来乘种姓可修证为如来佛;不定种姓所修的证果很不定;无种性要受业报轮回的限制不能成阿罗汉或菩萨。

    地论学派:传弘经论

    地论学派,以传习、弘扬《十地经论》而得名,亦称地论宗,其学者称地论师。

    《十地经论》是印度大乘瑜伽学系的重要典籍。《十地经论》是在北魏永平元年至四年(508—511年),由勒那摩提、菩提流支两人合作译成,共12卷。勒那摩提与菩提流支所习佛法并不尽同,因之师从他们两人所传习“地论”的,也就产生不同的解释,从而形成南北两道。

    南道系是传自勒那摩提,北道系是传自菩提流支。北道系的人才没有南道系多,所以其在学说传播上远不如南道昌盛。另外,摄论学派在北方盛行,其主张与北道系相近,而条理比北道系更加缜密,于是被摄论师所掩盖,最终融成一派。到了唐代,南道系的传承已经断绝。

    地论师所学,除了《十地经论》,思想上还受到先后流行的涅槃学派、摄论学派的影响,所以学说的性质比较驳杂。

    南北两道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当常”、“现常”的主张和四宗、五宗的判教,以及对阿赖耶识性质的认识。南道主张有八识,阿赖耶识是净识;北道主张有真妄和合的九识说,第八识为妄识,第九识为真识、净识。

    在地论师当中,“常”为涅槃或佛性的异名。

    北道地论师以众生的根本意识即阿赖耶识为诸法的依持,说一切法从阿赖耶识生起。阿赖耶识虽和如来藏无差别,但并不具足一切功德。一切功德必须等待新熏而后生,也就是说众生的佛性必须成佛后始得,当果而现,后天所有,这就是当常之说。

    南道地论师则反对此说,认为阿赖耶识法性,即是真如佛性,把它作为诸法的依持,生一切法。此法性真如即如来藏本来具足一切功德,就是说众生的佛性与生俱生,先开而有,这就是现常之说。

    关于判教问题,北道地论师用五宗说,而南道用四宗说。五宗之说即在南道四宗之上再加第五法界宗,以推尊《华严经》,此或与北道五宗说有关。南道四宗说,佛陀扇多与慧光同,即:①因缘宗,指《大毗婆沙论》说六因四缘;②假名宗,指《成实论》说三假;③诳相宗,指《大品般若经》、“三论”说“相皆虚妄”;④真实宗,指《华严经》、《涅槃经》说“佛性常住”。

    无自性论派

    无自性论派为中观派的别称。《土观宗派源流》说无自性派之义者,认为它承认泯绝二边中观立的缘起理念,承认在名和言中万法皆有,不堕断边。

    立空性义,则是承认万法虽然有但没有自性,因此不堕常边。因为万法不会堕落在常和断的两边,所以取名为中观,即说一切并没有实在的自己存在性,所以又称为无自性论派。

    种姓制度

    古代印度在后期吠陀时代,就已经有种姓制度,分别是:

    1.婆罗门:指祭司、僧侣阶级,职责是为他人举行祭祀礼仪、教授《吠陀》圣典和接受布施。

    2.刹帝利:指王族及武士阶级,职责在于保护人民。

    3.吠舍:指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的庶民阶级。

    4.首陀罗:指奴隶阶级,也是被前三个阶级所征服的原住民,主要以服务前三个种姓的人作为自己的义务。

    在这四个种姓中,以婆罗门的地位最为高贵,而首陀罗则是最下等的阶级。

    在这四个种姓中,前三个种姓被称为再生族,属于此族的男子于十岁前后行入门式,具有参加吠陀祭仪的资格。

    首陀罗不能行入门式,他们被称为一生族,并且在宗教、社会、经济上较诸再生族有不平等的待遇。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