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名胜

作者:出处:
分享到:

 
  藏传佛教寺院有建在平地和山麓两种类型,以后者居多

  藏传佛教寺院规模宏大,建筑宏伟,文物荟萃,金碧辉煌。寺院一般由扎仓、拉康(佛寺)、囊欠(活佛公署)、印经院、藏经楼、灵塔殿、僧舍等组成。

    藏传佛教供奉的佛像与汉地佛教大致相同,但在塑造风格上吸收了本地区文化特点,独具特色。

    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位于西藏拉萨市西北玛布日山(红山)上,是一座宫殿城堡式的建筑群。

    布达拉宫倚山叠砌,蜿蜒至山顶,海拔3700多米,占地总面积36万余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3万余平方米,主楼高117米,外观为13层,实际为9层。其中宫殿、灵塔殿、佛殿、经堂、僧舍、庭院等一应俱全,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宫殿式建筑群。同时,它也是拉萨的重要标志。

    “布达拉”梵语音译为舟岛,又译作普陀罗或普陀,原指观世音菩萨所居住之岛。布达拉宫俗称“第二普陀山”。

    布达拉宫始建于唐代贞观中期,7世纪吐蕃松赞干布与唐文成公主联姻,于是建造布达拉宫。布达拉宫曾两次毁于灾害、兵火。1645年五世达赖喇嘛对其进行扩建,历时半个世纪始具今天的规模。

    布达拉宫主体建筑为白宫和红宫。

    白宫横贯两翼,有各种殿堂长廊,摆设精美,布置华丽,墙上绘有与佛教有关的绘画,多出于名家之手。

    红宫居中,供奉有佛像、松赞干布像、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尺尊公主像等数千尊以及历代达赖喇嘛的灵塔。整个建筑的房屋有数千间,布局严谨,错落有致,体现了西藏建筑工匠高超技艺。

    古老的布达拉宫是藏族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伟大的艺术宝库。1961年,布达拉宫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94年,布达拉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大昭寺

    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觉康,位于西藏拉萨市区,坐东向西,始建于唐贞观二十一年(647年),相传由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纪念尼泊尔尺尊公主入藏而主持兴建。

    据藏文史籍记述,大昭寺内原来供奉有尺尊公主带到吐蕃的不动金刚佛像(释迦牟尼八岁等身像);8世纪前半期,唐朝的金城公主入嫁吐蕃后,将其移置于小昭寺,将文成公主带到吐蕃的觉卧佛像(释迦牟尼十二岁时等身像)迎至该寺供养。“昭”为藏语音译,意为“佛”,故称大昭寺,指供奉大佛的神殿。

    大昭寺的建筑主要为木石结构,高四层,殿顶为藏式金顶和法轮。

    释迦牟尼(觉卧)佛像供奉于主殿中央,两廓殿堂供奉松赞干布与尺尊、文成公主塑像以及其他佛像。四周走廓壁画琳琅满目,有佛教故事、人物事迹、密宗坛城及建寺经过等内容。主殿第二、三层檐下有成排的木雕伏兽和狮身人面泥质半圆塑雕。

    全寺建筑以藏式风格为主,兼有唐代建筑风格,带有尼泊尔和印度的建筑艺术特色。

    大昭寺前的唐蕃会盟碑,立于唐长庆三年(823年),以藏汉文镌刻碑文,反映了藏汉民族历史悠久的亲密关系,至今保存完好。

    唐柳在唐蕃会盟碑南侧的古柳,相传为文成公主亲手种植,又称“公主柳”。

    大昭寺是西藏地区现存最为宏伟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现存最古老的土木结构建筑,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布局规式。

    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尔、印度的建筑风格,成为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一般来说,西藏的各个寺院多数归属于某一藏传佛教教派,而大昭寺则是各教派共尊的神圣寺院。西藏政教合一之后,“噶厦”的政府机构也设在大昭寺内。活佛转世的“金瓶掣签”仪式历来在大昭寺进行。

    桑耶寺

    桑耶寺为西藏最早创建的密教寺院,又称为桑鸢寺、桑伊寺、三摩耶寺。

    桑耶寺位于西藏扎囊雅鲁藏布江北岸,拉萨的东南方。8世纪赤松德赞时期仿照印度飞行寺的风格兴建。印度高僧寂护以及莲花生都曾经协助设计修建桑耶寺。

    桑耶寺的建筑形式是按照佛教的世界形成图说进行布置。中央的乌策大殿象征世界的中心须弥山;南、北的尼玛(太阳)、达娃(月亮)庙象征日、月轮;大殿四角有白、青、绿、红四座舍利塔,象征四天王;围绕大殿有十二座建筑物,象征须弥山四方咸海中的四大部洲与八小洲;而圆形的围墙,也是世界的外围铁墙,墙头上每1米左右有一座红陶塔。

    这种将佛教对世界结构的想象具体化为寺院建筑的奇特形式,在藏传佛教古寺院中仅此一例,对西藏有深远的影响。

    桑耶寺的主殿为乌策大殿,高三层,为上层梵式、中层汉式与下层藏式三种艺术的融合体,因此又称“三样寺”。

    桑耶寺修建后由寂护任堪布,迎请高僧讲经传法,并首次剃度七名贵族子弟出家,史称“七觉士”,成为西藏具有僧伽组织的第一座寺院。

    后来,王室制定“七户养僧”制度,即七户人家供养一名出家人,这为佛教在藏族地区的普及和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9世纪朗达玛灭佛时,桑耶寺一度被封。10世纪后半期,藏传佛教宁玛派兴起后,该寺属于宁玛派,后因萨迦派曾出资修复,寺政又由萨迦派掌管一部分。

    桑耶寺原有多种造型的殿堂和佛塔,但因多次火灾又年久失修,许多殿宇现已荡然无存,目前仅存留有建筑主体及遗址二十余处。

    萨迦寺

    萨迦寺为藏传佛教萨迦派主寺。因该地土质呈灰白色,故称萨迦,意思为灰“白色的土地”。萨迦寺位于西藏萨迦县奔波山南麓,重曲河两岸。以河为界,分南、北两寺。北寺依山而筑,始建于宋元丰二年(1079年),为萨迦派创始人贡却杰布所建。

    主体建筑有大殿(乌则拉康)及雄雅小康、刚卡小康等,现存的大殿为二层,有配殿,称“列郎”,为元代建筑,保存完好,余殿已圮。

    南寺建在重曲河南岸的平原上。南宋咸淳四年(1268年)为萨迦派第五代祖师八思巴所创建。南寺规模宏伟,建筑形式为元代风格。寺院的平面呈方形,占地约4.5平方米,有两道城墙,四隅有三四层高的角楼。                                                              

    南寺的主体建筑为大经堂,分四座殿堂。大经堂四壁书架林立,藏经万卷,保存有大量元代壁画、雕像、刺绣、供器等珍贵历史文物。经堂内另藏有卷帙浩繁的手抄经典以及历史、医药、天文、历算、文学、地理等各种文献图书,是西藏罕见的藏书与写经中心,有“第二敦煌”之称。

    萨迦南寺的建筑布局反映了当时萨迦王朝初期的社会形势,体现了战事防御方面的要求。南寺东入口门道狭窄,呈工字形,有闸门。城门孔道顶部,还开有坠石洞,形成进犯者难以逾越的封锁线。萨迦南寺在修建时从中原地区招来不少工匠,因而建筑特点上不仅继承了藏族碉房建筑的传统做法,同时也具有元代内地建筑的风格。北寺现已损毁,南寺保存完好。

    夏鲁寺

    夏鲁寺位于西藏日喀则东南20千米处的春堆区,是藏传佛教夏鲁派(布顿派)的主寺。夏鲁寺始建于宋元祐二年(1087年),14世纪初布顿·仁钦朱主持寺务,加以扩建。

    夏鲁寺的创建者为西绕琼乃。西绕琼乃的祖父精通佛学,翻译过《八千颂》等佛经,父亲赤桑拉金是热巴巾的内务大臣,是热巴巾发展佛教的得力助手。

    西绕琼乃早年跟随洛顿多吉旺秋,修建了年麦坚贡寺,建立了僧伽。西绕琼乃想在春堆地方建立寺院,请求师父选择建寺地点。多吉旺秋把手杖当箭射出去,箭落之地便为寺址。当时,“箭”正好落在庄稼刚长出来的青稞地里,西绕琼乃遵照师训,在此地建立寺院,称夏鲁寺。

    夏鲁寺主要由大殿夏鲁拉康和四个扎仓组成,为汉藏建筑风格相结合的寺院。夏鲁拉康大殿是寺院中心,底层为藏式大经堂,外围环绕着转经廊。屋顶为汉式的歇山顶,上面盖有琉璃瓦,檐下有斗栱。偏殿有壁画,保存良好,人物器具富有内地风格,据传是元、明作品。此外,寺内还有蒙古文文告以及拼经板等珍贵文物。

    甘丹寺

    甘丹寺位于拉萨达孜县境内的旺古尔山,与哲蚌寺、色拉寺合称为“拉萨三大寺”,西藏格鲁派的第一座寺院。“甘丹”是藏语音译,其意为“兜率天”,是未来佛弥勒所教化的世界,可见该寺主要信奉“弥勒净土”。甘丹寺又称噶尔丹寺、噶勒丹寺,意为“具足喜(善)之最殊胜寺院”。

    甘丹寺为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于明永乐七年(1409年)所创建。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曾赐名永泰寺。

    宗喀巴建立此寺,作为改革西藏佛教的中心,直至圆寂,一生在此为大众讲经,从事著述活动。

    甘丹寺的住持称“甘丹赤巴”(甘丹坐床者),地位高于其他寺座住持,除达赖、班禅活佛外,是一般喇嘛凭借自身学德所能跻登的地位。在政教两方面,“甘丹赤巴”是达赖喇嘛的得力助手、代言人,任期一般为七年。首任甘丹赤巴为宗喀巴的弟子贾曹杰。

    甘丹寺建筑规模宏伟壮观,曾设有夏孜、绛孜两所经学院。全寺的主要建筑为大殿及宗喀巴的居所(赤多康),殿内保存有宗喀巴和历任法台的衣物,所以又称存衣殿。寺内保存有明清两代的珍贵文物以及宗喀巴的灵塔。

    该寺曾遭毁损,全寺毁坏殆尽,1980年进行修缮,殿堂内的佛像与壁画已次第恢复旧貌,但规模已不能和原来相比较。

    哲蚌寺

    哲蚌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与甘丹寺、色拉寺合称“拉萨三大寺”,位于位萨西郊5千米的更丕乌孜山下,为格鲁派最大的寺院。

    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由宗喀巴弟子绛央却杰主持修建,并担任第一任堪布。以最初的七个弟子分别形成该寺七个扎仓(经学院),后来发展为格鲁派实力最雄厚的寺院。

    明万历六年(1578年),俺答汗赠以“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的尊号,达赖喇嘛一称即始于此。索南嘉措得此尊号后,又追认其前两世为第一、二世达赖喇嘛。三世达赖索南嘉措作为该寺的第一个活佛被迎请入寺。

    哲蚌寺寺院内部组织制度严密,措钦、扎仓、康村和米村为主要组织。措钦是全寺最高组织;扎仓隶属于措钦,相当于分院;康村是扎仓的基层组织;米村又是康村的下一级组织。

    四个扎仓分别为罗色林、果芒、德阳、阿巴。每个扎仓各自有供茶集会的大殿和经堂。扎仓各有自己所属的僧众,不同扎仓间僧众不能相混。扎仓的学习制度一般为集体学习,每年有八次,每次学习时间为十五天至一个月不等。学习方法是背诵经文和以因明方式辩论;在堪布面前受试及格者,由堪布按成绩优劣分别登记,授予不同等级的“格西”学位,最后参加大祈愿法会,授予最高的“拉然巴”格西学位。

    色拉寺

    色拉寺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之一,位于西藏拉萨市北3千米的山麓下。

    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宗喀巴的弟子绛钦却杰创建。明、清期间寺院曾有扩建。

    色拉寺建筑宏伟壮观,与哲蚌寺、甘丹寺合称为“拉萨三大寺”。寺院殿堂依山势而建,采用平顶碉房式建筑,具有藏族建筑艺术的特色。布局上与塔尔寺相仿,经堂建筑为主体部位,众多的僧舍见隙安插。主要殿宇有措钦大殿、寿扎仓、结扎仓、阿巴扎仓(经学院)及二十八座康村(僧舍)等。在阿巴等三学院中,有二学院专修显教,另一学院专授密教。

    措钦大殿内壁画优美,佛像高大,其中弥勒佛及八菩萨像的雕刻尤为精细古朴。

    明永乐年间,绛钦却杰代表宗喀巴赴北京,为太宗皇帝宣讲藏传佛教义,其后太宗敕令开刻藏文《大藏经》《甘珠尔》,为《大藏经》“永乐版”。

    绛钦却杰归藏时带回其中一部,成为此寺的珍藏。色拉寺内珍藏的文物还有旃檀木雕十六尊者像、明代织造的大慈法王缂丝像一幅,以及明宣德年间金银器与各类佛像、唐卡、法器、供器等。

    扎什伦布寺

    扎什伦布寺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位于西藏日喀则市尼色日山下,为历代班禅驻锡之地。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由宗喀巴弟子根敦朱巴兴建。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时又加以扩建,全寺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

    措钦大殿为本寺最早建筑,殿前有讲经场,是班禅向僧众讲经、僧人辩经的场所,大殿内可容两千多人诵经。

    措钦大殿两侧有弥勒殿和度母殿。弥勒殿在左侧,藏语称“绛巴康”,建于天顺五年(1461年),弥勒像高11米,由尼泊尔与藏族工匠合作制成。度母殿在大殿右侧,藏语称“卓玛康”,中间有高2米的白度母铜像,两旁有泥塑的绿度母像。

    扎什伦布寺供奉的佛像有释迦牟尼佛及其弟子,寺内两边柱上刻有根敦朱巴与四世班禅的立像,周围有宗喀巴师徒和八十位高僧的造像等。

    扎什伦布寺最宏伟的建筑是大弥勒殿和历世班禅灵塔殿。大弥勒殿位于寺院西侧,殿高30米,供奉着由九世班禅却吉尼玛主持铸造的弥勒坐像,总高26.2米,共用黄铜231400斤,黄金6700两,仅镶嵌佛像两眉,就用了大小钻石珍珠等1400多颗,为世界上最大的铜佛坐像。

    历世班禅灵塔大小不一,塔身装饰有珍珠和玉石,每座灵塔都有数量不等的大小酥油灯,终年不熄。

    扎什伦布寺有脱桑林、夏孜、吉康、阿巴四个扎仓(经学院),此外还有时轮殿、印经院、汉佛堂等。时轮殿藏有许多古代藏文经典,殿内供有宗喀巴及其上首弟子贾曹杰和克主杰的塑像。印经院藏有著名佛经和历世班禅传记的印版,其中以三十多卷本的《宗喀巴传》最为有名。

    汉佛堂是七世班禅时建造的,堂内陈列有清代皇帝赠送给历世班禅的礼品,堂内珍藏着许多封印、佛像、瓷器、织品等重要文物。

    塔尔寺

    塔尔寺坐落在青海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的莲花山坳中,距省会西宁市26千米,是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塔尔寺是青海省藏传佛教中的第一大寺院,原名塔儿寺,得名于寺中大金瓦殿内纪念宗喀巴的大金塔。

    塔尔寺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为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寺院建筑随山依势,逐渐升起,有大小院落千余处,僧舍4500余间,其中以大经堂、大小金瓦寺为核心。

    经堂为藏式平顶建筑,占地1980多平方米,经堂可供3000人诵经。经堂内矗立有108根大柱,柱子上部雕刻有优美图案,外裹彩色毛毡,缀有各色刺绣、飘带、幢、幡等,四壁挂有各种绸缎剪堆、绣堆佛像、佛教故事图、宗教生活图案等,生动别致。

    大金瓦寺为塔尔寺的核心部分,最精华处为正殿,外表以碧绿细致的瓷砖砌成。墙上嵌有无数珍珠、玛瑙、金银、宝石、翠玉,宝光四射。

    正殿供奉宗喀巴像,周围有5000余尊一尺多高西藏式或印度式的小金佛,长目细腰,以衬托庄严静穆的宗喀巴巨像。殿中悬有数千酥油小灯,璎珞垂饰,宛如繁星;像前悬有二巨灯,全以珍珠穿成,点以酥油,永不熄灭,为塔尔寺最神圣之处。

    大殿之后有藏经柜,内藏黄教的主要经典《甘珠尔》、《丹珠尔》。大金瓦寺殿顶全以金瓦铺成,上有数十座一两米高的经幢,全为金制,有瓶形、塔形、伞形等,铸工细致精美,阳光照射下,金碧辉煌,光芒万丈,蔚为壮观。

    小金瓦寺又称大护法殿,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为大金瓦寺的缩影,然而风格与大金瓦寺不同。寺前有八座高塔矗立,小金瓦寺的建筑有如一放大的喇嘛塔,屋瓦也是铜制镀金,金色灿烂,与大金瓦寺相互辉映。寺内所供神像,多呈忿怒像,表示护法神的威严;各柱皆由整张虎皮裹制,后殿并藏有各种面孔凶恶的木制面具,供跳神所用。

    塔尔寺在每年农历正月、四月、六月、九月分别举行四次全寺性的大型法会,称为“四大观经”。另外在农历十月下旬有纪念宗喀巴圆寂的“燃灯五供节”和年终的送瘟神活动。

    塔尔寺栩栩如生的酥油花,绚丽多彩的壁画和色彩绚烂的堆绣被誉为“塔尔寺三绝”。

    塔尔寺内还珍藏了许多佛教典籍和历史、文学、哲学、医药、立法等方面的专著。

    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省夏河县城西大夏河畔,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是甘南藏族地区最大的寺院,它与西藏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扎什伦布寺及青海塔尔寺合称为“格鲁派六大寺院”。

    拉卜楞寺过去是甘、青、川三省交界地区藏族的政治、宗教、文化中心,其鼎盛时期寺僧达3500多人,拉卜楞寺在历史上号称有108座属寺,是甘南地区的政教中心,目前拉卜楞寺保留有全国最好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

    拉卜楞寺为嘉木样协巴(嘉木样一世)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所兴建。“拉卜楞”是藏语“拉章”的变音,意思为寺主嘉木样活佛的住所。

    拉卜楞寺依大夏河北岸龙山山坡而建,有六大扎仓(学院)、十八囊欠(活佛府邸)、十八拉康(佛寺)、二经院、一藏经楼、僧舍万余间,占地80余公顷,建筑精美,规模宏伟。

    其中,六大扎仓的帖桑琅扎仓(闻思学院),俗称大经堂,修显宗;居万巴扎仓(续部下学院),修密法;居多巴扎仓(续部上学院),亦修密法;丁科扎仓(时轮学院),修天文历算;曼巴扎仓(医药学院),修医药;季多扎仓(喜金刚学院),修法事。

    各扎仓由前廊、经堂、佛殿构成。佛殿一般高二层,供有各扎仓所宗佛像。经堂为僧众集体诵经打坐之处,以闻思学院的经堂为最大,可容4000多人,为全寺的中心。

    拉康指佛寺为全寺各扎仓僧众集体念经的聚会处。十八座拉康中以寿禧寺规模最大,是一座六层藏汉结合的宫殿式建筑,内供一尊高约15米高的释迦如来像。屋顶金龙蟠绕,墙旁铜狮雄踞,外观十分宏伟。

    拉卜楞寺内珍藏文物数万件,藏文经典、书籍有6万余册,居全国藏传佛教寺院之首位,还有大量佛像、卷轴画等,大多是青海吾屯艺人的作品。另外,拉卜楞寺学僧研究学问之风颇盛。

    罗布林卡

    罗布林卡位于西藏拉萨西郊拉萨河北岸。“罗布”藏语意思为“宝贝”;“林卡”,藏语为“林园”;“罗布林卡”意思为“宝贝园”,又译为珍珠苑。

    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兴建罗布林卡。罗布卡林经过二百多年的扩建,全园占地36万平方米,建筑以格桑颇章、金色颇章、达登明久颇章(新宫)为主体,有房子374间,是西藏地区规模最大、古迹最多的人造园林。

    罗布林卡全园分为三个区:东部宫前区包括入口和威镇三界阁之前的前园;中部为宫殿区;西区是以自然丛林为特色的金色林卡。

    罗布林卡的园林布置既有藏族地区的特点,又吸收内地园林传统手法,运用建筑、山石、水面、林木组景,创造出不同的意境。

    小昭寺

    小昭寺位于西藏拉萨市北,又作喇木契或小招寺,为西藏著名古刹,也是中国佛教初传至西藏的标志。

    7世纪中叶,由唐文成公主督饬藏汉工匠建造,竣工于大昭寺建成前后。

    小昭寺坐西向东,殿高三层,上覆金顶,建筑形式仿汉族寺院,后来几经焚毁,依照藏式建筑风格重修。

    据藏文史籍记载,寺内曾供奉文成公主带到拉萨的觉卧佛像(释迦牟尼十二岁时等身像),后此像移往大昭寺,改成供奉尼泊尔尺尊公主带到吐蕃的不动金刚佛像(释迦牟尼八岁时等身像)。

    小昭寺内装饰精美,壁画、彩绘和金银饰物丰富多彩。壁画内容多为佛像、人物传记、历史故事及民俗等,色泽鲜丽、形象生动。

    小昭寺原为格鲁派密宗经学院之一, 举堆札仓的所在地。

    桑耶寺名称的由来

    桑耶寺寺名的由来还有一段故事。

    桑耶寺藏文意思为“吉祥永固天成桑耶大伽蓝”,又称无边寺、超出意想寺、三样寺等,但一般称为桑耶寺。

    相传,赤松德赞请来莲花生大师为其建寺传法,为了满足一下国王急于见到寺庙建好后景象的迫切之心,莲花生施展法术,在自己的手心变幻出了寺院的幻影,赤松德赞见此景大惊,惊呼“桑耶!”表示出乎意料,于是该寺得名“桑耶寺”,沿用至今。

    锅庄舞

    “锅庄”为一种藏族的民间舞蹈,主要是在节日或农闲时,男女围成圆圈,自右而左,边歌边舞。

    “果卓”指锅庄舞,它与早期西藏奴隶社会和盟誓活动有关,后来逐步演变成为歌舞结合的圆圈歌舞形式。

    在西藏,锅庄以昌都锅庄最为有名。

    锅庄舞形式多样,其中反映劳动生活的叫“羊毛锅庄”;反映婚庆的叫“吉庆锅庄”;表现生活情趣的有“兔子锅庄”,模拟兔子跳的动作;“醉酒锅庄”,指模仿醉汉神态,显示身体灵巧的嬉戏动作。

    锅庄舞有一定的力度和奔跑跳跃变化动作,动作幅度大。舞姿矫健,动作挺拔,舞姿注重情绪表现,顺达自然,体现了藏族人民淳朴善良、勤劳勇敢、热情奔放的民族性格。

    八廓街

    八廓街又称八角街。在藏语中,“八廓”是“中转经道”的意思。

    大昭寺周围有三大转经道,八廓街就是其中的中转经道,藏族人民称之为“圣路”。八廓街位于拉萨市旧城区,是拉萨著名的转经道和商业中心,较完整地保存了古城的传统面貌和居住方式。

    八廓街街道以大昭寺为中心,西接藏医院大楼,南临沿河东路,北至幸福东路,东连拉萨医院河林廓东路。

    八廓街是由八廓东街、八廓西街、八廓南街和八廓北街组成多边形街道环,周长约1000余米。

    哲蚌雪顿

    每年藏历六月底七月初是西藏传统的雪顿节日。

    藏语中“雪”是酸奶子的意思,“顿”是吃、宴的意思,雪顿节在藏语中就是吃酸奶子的节日,也叫“酸奶节”。

    雪顿节期间有隆重热烈的藏戏演出和规模盛大的晒佛仪式,有人称之为“藏戏节”、“展佛节”。

    传统的雪顿节以展佛为序幕,以演藏戏、群众游园为主,还有精彩的赛牦牛和马术表演等。

    最初的雪顿节范围仅局限在寺庙内,以哲蚌寺为活动中心,得名“哲蚌雪顿节”。五世达赖从哲蚌寺移居布达拉宫后,每年的雪顿节先在哲蚌寺内进行藏戏会演,第二天到布达拉宫为达赖演出。

    18世纪初罗布林卡建成后,雪顿节的活动又从布达拉宫移至罗布林卡内,并开始允许群众入园观看藏戏。从此以后,雪顿节成为西藏地区全民性的节日,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仪式。

    妙应寺白塔

    妙应寺白塔位于北京阜成门内,元代藏传佛教大塔,又称白塔,因塔身通体为白色而得名。

    白塔的形制渊源于古印度的窣堵波。白塔由塔基、塔身和塔刹三部分组成。台基分三层,最下层呈方形,台前有一通道,前设台阶。上、中两层是亚字形的须弥座。台基上砌基座,将塔身、基座连接在一起。塔身俗称“宝瓶”,形似覆钵,安有7条铁箍,塔身上又有亚字形小型须弥座。塔的顶端为华盖,华盖以厚木做底,上置铜板瓦并做成40条放射形的筒脊,华盖四周悬挂着36副铜质透雕的流苏和风铃。华盖中心有一座高约5米的鎏金宝项,以8条粗壮的铁链将宝顶固定在铜盘之上。

    1978年,在对白塔进行维修加固时发现了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时存留在高塔顶部鎏金小境内的《大藏经》、木雕观世音像、花袈裟、五佛冠、乾隆帝手书《波罗蜜多心经》、藏文《尊胜咒》、铜三世佛像、赤金舍利长寿佛等。

    雍和宫

    雍和宫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是北京现存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又称为无量宫、雍寺,藏文作“甘丹金恰灵”,意为“吉祥威严宫”。

    雍和宫创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乾隆九年(1744年)将其改为喇嘛庙,成为清政府管理藏传佛教事务的中心。

    雍和宫集各民族建筑艺术为一体。主要建筑有三座精致牌坊与天王殿、正殿(雍和宫)、永佑殿、法轮殿、万福阁(万佛楼)。

    此外还有东西配殿、四学殿(即讲经殿、密宗殿、数学殿、药师殿)。各殿内供奉有众多佛像,其中,以金、银、铜、铁、锡制作的五百罗汉山、金丝楠木的木雕佛龛以及旃檀木雕弥勒像,被誉为“雍和宫三绝”。

    雍和宫内珍藏有许多藏文经典以及各种史书,法轮殿内供有宗喀巴的铜像。

    塔尔寺酥油花

    酥油花是一种用酥油做原料雕塑出各种佛像、花草树木等形象的特殊技艺,为“塔尔寺三绝”(酥油花、壁画、堆绣)之一。

    酥油花是藏族人民独有的雕塑艺术,用洁白细腻的酥油为原料,各种物体造型精妙,丽彩柔嫩,花色品种层出不穷,充满吉祥喜庆。

    酥油花的雕塑题材多样,主要有神佛祖师、文臣武将、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山林树木、花卉盆景、楼台亭阁等,酥油花以大布局的散点透视,局部的焦点透视,巧妙地利用三维空间的立体感,形成完整的立体画面。

    由于酥油花需要的融点很低,为防止制作中酥油因升温融化影响造型,艺僧们在捏制之前都要把手浸泡在刺骨的雪水中,并不时浸冰水、抓冰块,让手指保持冰凉。这种虔诚之心和对宗教艺术的献身精神,值得我们钦佩。

    外八庙

    外八庙是指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东北部八座藏传佛教寺庙的总称,在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至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间陆续建成。

    外八庙包括溥仁寺、溥善寺(现已不存)、普宁寺、安远庙、普陀宗乘庙、殊像寺、须弥福寿庙、广缘寺。

    除上述八座寺庙外,还有附属于普宁寺的普佑寺以及普乐寺、广安寺、罗汉堂等四座寺庙,合共十二座,在清代泛称“外八庙”。

    外八庙建筑雄伟壮观,融汉、藏、蒙民族建筑艺术于一体,其中雕刻、塑像、壁画皆为清代艺术精品。

    须弥福寿庙是乾隆四十五年为接待六世班禅来京朝觐祝寿而修建,庙内建筑豪华,文物资料丰富。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