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佛教名胜

作者:出处:
分享到:

 
    古印度有很多著名佛教建筑,如著名的菩提伽耶、那烂陀遗址,规模宏大,是古印度建筑艺术的精华,也是佛教的艺术宝库。

    东南亚诸国均有同类建筑。柬埔寨的吴哥寺窟,缅甸的仰光大金塔,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等都是闻名于世界的佛教建筑。

    舍卫城

    舍卫城也译为室罗伐、罗伐悉底,意译为闻者、闻物、丰德、好道等,是古代中印度五大城市之一,古印度拘萨罗国都城。舍卫城在今印度北方邦北部,拉普底河南岸,是古印度佛教胜地。

    舍卫城因祇园精舍而闻名于世,相传为释迦牟尼长年居留说法处,是佛教史上著名的祇园精舍所在地。佛陀在此地教化四众的时间很长,因此经典中经常记载其名。

    佛陀在世时,波斯匿、毗琉璃二王统治此城。5世纪初,东晋法显前往巡礼时,舍卫城已呈荒芜空旷的景象。

    唐玄奘至此地时,都城颓圮,伽蓝荒废,外道甚多。王舍城已成废墟,如城内的须达长者故宅、波斯匿王所建大法堂、指鬘外道改悔证果处、大爱道精舍故址,以及城外的祇园精舍、舍利弗、目犍连竞神通处、提婆达多陷入地狱大坑、舍利弗降伏外道故地、影覆精舍等圣迹都不复得见。

    关于王舍城的地理位置,按照康宁罕《印度古代地理》的说法,应该是位于接近尼泊尔的欧杜之北约93千米处。

    关于王舍城的荒废年代,康宁罕认为是在克拉达拉王之后,法显至天竺之前,与5世纪初贡达王朝的没落有关。

    蓝毗尼

    蓝毗尼意译花果等胜妙事具足、乐胜圆光、解脱处,是古印度佛教遗址,释尊的诞生地。蓝毗尼位于今尼泊尔境内,靠近印度边境,是善觉王为其夫人蓝毗尼建造的花园。

    据佛教经典记载,迦毗罗卫国净饭王夫人摩耶产期将至,按当地习俗回娘家分娩,途经蓝毗尼时,在一棵娑罗树下产下悉达多太子。

    蓝毗尼遗址中央是白色的摩耶夫人祠,祠内有摩耶夫人诞子的浮雕像。浮雕表面虽已残缺不全,但人物轮廓仍可辨认。祠的南边是一个长方形水池,池旁有一棵大菩提树。据佛教传说,摩耶夫人产下太子后就在水池中沐浴净身。

    著名的阿育王石柱在摩耶夫人祠西面。公元前3世纪左右,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曾到此地朝拜,并建有石柱留念。

    据玄奘记载,石柱浮雕“上作马像”,“后为恶龙霹雳,其柱中折扑地”。现在的石柱高7.2米,柱头马像已缺失,柱体有裂缝一道,好像是被雷击所致。石柱上刻有婆罗迹字体阿育王铭文:“天爱喜见王(阿育王)于灌顶之第二十年亲自来此朝拜,因此处乃是释迦牟尼佛诞生之地。兹在此造马像、立石柱以纪念世尊在此诞生。”

    迦毗罗卫

    迦毗罗卫,又称迦维罗阅、迦维罗卫,古印度佛教遗址,释迦牟尼佛的故乡,释迦族的领土,位于喜马拉雅山麓今尼泊尔境内的巴达利亚。

    迦毗罗卫与佛教关系密切,其名称与数论派的开祖迦毗罗仙颇有因缘,所以被认为与数论派的兴起有关。佛陀为迦毗罗卫净饭王之子,城外东南的蓝毗尼园为其诞生地。

    相传,过去四佛中的拘留孙佛、拘那含佛的本生地也在迦毗罗卫附近。由于迦毗罗卫是佛陀降生地,又是四大塔之一,所以常有参拜者前往参礼。

    佛陀晚年,释迦族遭舍卫城毗琉璃王的攻击,随即灭亡,此后迦毗罗卫渐趋荒废。

    我国的法显、玄奘都曾到过此城,但两人对它的位置记述有所不同。直至今天,仍未能确定其原址。5世纪初,来到迦毗罗卫的法显形容该处说,城中都无王民,仅有众僧民户数十家。玄奘的《西域记》卷六记载:“王城颓圮,周量不详,其内宫城周十四五里,垒砖而成,基迹峻固,空荒久远,人里稀旷,无大君长,城各立主,土地良沃……伽蓝故基千有余所,而宫城之侧有一伽蓝,僧徒三十余人,习学小乘正量部教,天祠两所,异道杂居。”

    根据《大唐西域记》的记载,该地主要有净饭王正殿、摩耶夫人寝殿、菩萨降神像的精舍、太子与诸释子角力处、太子学堂、太子逾城处等佛教圣迹。

    此外,迦毗罗卫还有拘留孙佛与拘那含佛的本生地、太子坐树下观耕田处、太子成道后返国为父王和释种说法的尼拘律树林、箭泉、佛出生地蓝毗尼园等圣迹。

    鹿野苑

    鹿野苑又译作仙人鹿野苑、鹿野园、鹿野、鹿苑、仙苑、仙人园,为释尊成道后初转法轮之地,鹿野苑位于今北印度瓦拉那西市以北约6千米处。

    关于鹿野苑地名的由来,众说纷纭。《出曜经》卷十四以此地是诸神仙及得道五通的学者游止之所,非凡夫所居,所以称之为“仙人住处”。

    相传婆罗国王曾在此地游猎,一群鹿落入网中。鹿王屈膝哀求国王释放群鹿,国王感其诚,放生了群鹿,由此之故,把此地取名为鹿野苑。

    《六度集经》卷三、《大智度论》卷十六及巴利《本生》等所叙述的尼拘律鹿本生谭,即发生于此苑的故事,被认为是鹿野苑名称的起源。鹿野苑自阿育王时期起备受景仰。

    8世纪初,玄奘西游时,此地层轩重阁,连垣周堵,垣中有高200尺的精舍,其西南有阿育王所建高70余尺的石柱,僧徒千余众,为最鼎盛的时代。

    13世纪左右,由于受到外敌的入侵与摧毁,鹿野苑变成废墟。

    经过近代考古发掘,出土了许多阿育王时代到12世纪所建造的建筑遗址及雕刻。其中最古老的为阿育王时期的佛塔遗迹,有塔顶所装饰的石雕小栏楯,以及刻有阿育王法敕的石柱断片与其石柱上的狮子柱头。

    其次,阿育王塔遗迹左方有一群佛立像,为摩突罗所做早期礼拜像的代表作。中间有迦腻色迦王三年的纪年铭,而鹿野苑最繁荣的时期,是在6—7世纪的笈多朝后期。

    这个时期的石雕优美华丽,佛像以穿着薄衣为其特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转法轮印佛坐像,为印度佛像中最优美的作品之一。

    现今在遗迹的南面建有考古博物馆,收藏有此地出土文物。

    那烂陀寺

    那烂陀寺位于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北方(今比哈省的巴腊贡),全名那烂陀僧伽蓝,又作那兰陀、阿兰陀,意译为施无厌,古印度著名的佛教寺院。那烂陀寺是5—12世纪间,印度佛教重要的教学中心。

    《大唐西域记》卷九详细记载了那烂陀寺建寺的由来及沿革:该地原为庵摩罗园,佛陀曾在此说法三月,佛陀入灭后不久,帝日王就在此处创建了伽蓝。

    那烂陀寺寺名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说伽蓝的南面庵摩罗林有池,池中有龙,名为那烂陀,取为寺名;一说如来在以前修菩萨行时,为大国王,建都此地,乐好布施,德号为施无厌,以此命名。

    那烂陀寺分八大院,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三记载,那烂陀寺为7世纪时印度第一大寺,僧徒人数达万人,修学大乘、小乘十八部、吠陀、因明、声明、医方、术数等。那烂陀寺开始为唯识学派的中心,后来演变为密教的中心。

    大乘有宗著名的论师,如护法、德慧、护月、坚慧、光友、胜友、智月、戒贤、智光等人都曾先后在此讲学或担任本寺住持。

    此外,我国及东南亚诸国的留学僧人也有不少,如我国的玄奘、义净、荆州道琳、太州玄照、并州道生、洛阳智弘及新罗的慧业、阿离耶跋摩等。当时从印度来我国的波罗颇迦罗蜜多罗、地婆诃罗、善无畏、金刚智、般剌若等也曾在该寺修学。

    8世纪初,笈多王朝没落,印度教勃兴,那烂陀寺也逐渐衰微。12世纪末突厥侵占那烂陀寺,寺院和图书馆遭受严重破坏,大批僧侣逃往中国西藏避难,那烂陀寺变为废墟,失去昔日的光辉,并渐渐被遗忘。

    婆罗浮屠

    婆罗浮屠又称波罗浮屠、阇婆罗浮屠,意译为山上之精舍。婆罗浮屠是印度尼西亚著名佛塔,位于爪哇岛中部古鲁州马吉朗地区,始建于9世纪初年塞林多罗王朝的全盛时期。

    婆罗浮屠是一座独具特色的佛塔),自下而上的十层可分为塔底、塔身和顶部三大部分。佛塔第一层至第六层是四方形,第七层至第九层像是顶塔的座脚,呈圆形,第十层是钟形的大塔,直径为9.9米。按照佛教解释,塔的下部四方形平台表示所谓“地界”,上部圆形平台表示所谓“天界”。

    塔底呈四方形,周长达120米,塔墙高4米,下面的基石亦高达1.5米、宽3米。

    塔身共有五层平台,越往上越小。第一层平台高约7米,形成环绕佛塔四周的宽平台。其余每层平台依次收缩2米,四周装栏杆变平台为走廓;顶部由三个圆台组成,每个圆台有一圈钟形舍利塔环绕,共计72座。在塔中央,是佛塔本身的半球形圆顶,离地面35米。

    婆罗浮屠建筑融合概括了大乘佛理的内涵。其渐次升高的十层,象征菩萨成佛前的十地。塔底代表欲界,指此界中人们摆脱不了各种欲望;五层方台代表色界,此界中人们已摒弃各种欲望,有名有形;三个圆台和大圆顶代表无色界,此界的人们不再有名有形,永远摆脱了世间一切桎梏。

    婆罗浮屠的整个建筑的雕刻艺术也很突出。塔上共有壁龛(佛龛)432个,各层平台的壁龛、顶部的舍利塔中放置有一尊佛像,总计有505尊。

    婆罗浮屠底部的四面墙内有160幅浮雕、浮雕内容主要是宣传业报轮回、来世解脱。塔身墙上、栏杆上均有浮雕,在长2500米的范围里,有1300幅叙事浮雕、1212幅装饰浮雕。第一层的浮雕描绘了佛陀从降生到涅槃的全部过程;第二、三、四层的浮雕描绘善财到处参访、寻求人生真谛的情节。在浮雕中,佛陀、菩萨与动物飞鸟、舞女乐师、渔民猎人杂处,国王、武士和战争的场景也有表现,浮雕画面布局完美,结构和谐,为浮雕艺术精品。

    15世纪,随着当地居民改信伊斯兰教,婆罗浮屠旺盛的香火日渐衰竭。婆罗浮屠后因火山爆发而遭堙没,直到19世纪初才被重新发现。

    仰光大金塔

    仰光大金塔又称瑞光大金塔,位于仰光市北面茵雅湖畔海拔51米的圣山山脊上。当地人称大金塔为“瑞大光塔”,“瑞”在缅语中是“金”的意思,“大光”是仰光的古称。

    仰光大金塔供奉有四位佛陀的遗物,分别是拘留孙佛的杖,正等觉金寂佛的净水器,迦叶佛的衣袍及佛祖释迦牟尼的八根头发。

    根据佛教传说,释迦牟尼成佛后,为报答缅人曾赠与蜜糕为食而回赠了八根头发。佛祖头发被迎回缅甸时,忽显神力自空中降下了金砖,于是用金砖砌塔。仰光大金塔实际为砖塔,经过两千余年的修缮、扩建,方成今天的规模。

    大金塔的形状像一个倒置的巨钟,用砖砌成,塔身高112米,塔基为115平方米。塔身贴有1000多张纯金箔,使用的黄金有7吨多重。

    塔的四周挂有1.5万多个金、银铃铛,风吹铃响,清脆悦耳,声传四方。

    塔顶全部用黄金铸成,上有1260千克重的金属宝伞,周围镶嵌有红宝石664颗、翡翠551颗、金刚石443颗。

    金碧辉煌的缅甸仰光大金塔,与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塔和柬埔寨的吴哥窟一起被称为东方艺术的瑰宝,是驰名世界的佛塔,也是缅甸的国家象征。

    吴哥古迹

    吴哥古迹又名吴哥考古园,位于柬埔寨西北方暹粒省,“吴哥”是高棉语“城市”的意思,是柬博寨宗教艺术遗迹的总称,始建于真腊帝国全盛时期的9世纪末叶。13世纪末,真腊帝国又迁新都。吴哥王城的繁华逐渐被埋在热带丛林之中,直到19世纪才被发现。

    古迹群分布在400平方千米的范围内,包括高棉王国从9—15世纪的历代都城和寺庙,如吴哥窟、吴哥城、巴戎寺(巴壤寺)、女王宫等遗址。

    大吴哥王城也称为“吴哥通”,是当时的都城,位于今天的暹粒省东部。

    王城呈正方形,周长达12千米。石砌城墙高、宽为7米,墙外有濠沟和护城河。城门之上建有石塔、大佛。城门外左右各排列有天神,高2米,共有54尊。城内有寺塔、皇宫等建筑群,巴壤寺为其中之一。

    巴壤寺始建于12世纪末,寺门东向。三层方形台基上各有回廓,廓内饰浅浮雕和小石塔。第三层台基上的中心大塔,高45米,周围环绕有十六座中型塔和几十座小塔,构成完整的塔群。大塔上部雕有“湿婆四面神像”,居高临下,具有神秘玄思的意味,反映出佛教与印度的渊源。

    吴哥寺又称“小吴哥”,位于大吴哥王城南郊。寺院设计犹如大小四个“口”字相互迭套,形成里外三层。四隅各有一座相同形状的小塔,第二层台基与一层构造相同,所以吴哥寺共有九塔,今仅存留第三层的五塔。吴哥寺整体设计体现了佛教须弥山世界的思想,有作为宇宙中心的象征。

    班迭斯雷寺里外环绕有三道围墙,主体建筑为三座并列的石塔,石塔拱门之上的楣石装饰有精致的浅浮雕。

    吴哥古迹的雕刻艺术成就极高。吴哥寺各层回廓内侧皆刻有浅浮雕,覆盖面长达800多米,内容大多是关于佛教、印度教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内容的描绘,也穿插了许多世俗生活场景。浅浮雕画面层次分明,装饰效果丰富多彩。

    吴哥古迹建筑占地广阔,宏伟壮丽,墙面雕刻生动自然。吴哥古迹的圆雕作品以“吴哥式微笑”的风格著称,为高棉古典艺术代表作。吴哥古迹建筑被誉为“世界第一大宗教建筑”。

    拘尸那迦

    拘尸那迦又称为俱尸那、拘尸那等,意译为角城、茅城,古印度末罗国的都城,为释迦牟尼涅槃处,位于印度北方邦哥拉浦县凯西郊外,称“摩达孔瓦尔”(意为“死王子”)。

    4世纪法显来此地时,已经人烟稀少,只剩大部寺院。7世纪玄奘来到此地,荒无人烟。

    1853年,英国学者发掘了这一遗址。现存主要文物有5世纪雕刻的释迦牟尼涅槃像,侧身卧于石榻之上;像与榻是一块整石刻成,刻有阿难等弟子像和铭文,现在该像保存在新建的大涅槃堂内,另有大涅槃塔、安伽罗塔等。

    在遗址周围又新修了一些佛教寺院,其中包括一座名为“双林寺”的中国寺院。

    菩提伽耶

    菩提伽耶又称菩提道场、佛陀伽耶,是古印度佛教遗址,相传为释迦牟尼得道成佛处。

    菩提伽耶主要的建筑是大菩提寺,形状如金字塔,底层呈四方形,项部为圆柱状,立有一个铜制螺旋形圆顶。

    在寺塔的一层四个角有四个与主塔形制相仿,但规模较小的金字形塔。

    寺大门两旁有佛龛,佛龛以及寺内大殿都供有贴金佛像。相传释迦牟尼是在这里的菩提树下的金刚座上成佛的。

    寺周围有中国汉传佛教以及藏传佛教、日本、缅甸、泰国、斯里兰卡等国佛教组织和僧人修建的寺院。

    近代在此地发现有五方北宋前期的汉文碑刻,现存于加尔各答博物馆。

    桑奇大塔

    桑奇大塔为古印度著名大佛塔,在今印度中央邦马尔瓦地区波保尔附近,公元前250年左右由阿育王修建。桑奇大塔直径为36.6米,高约16.5米,塔中心呈半圆形的覆钵。

    巽伽王朝时代,在覆钵土墩外面垒砌砖石,顶上增修平台和三层伞盖,底部构筑了石砌的基坛和围栏。

    安达罗王朝又在围栏四方依次陆续建造南、北、东、西四座沙石的塔门牌坊,并饰以左右对称的浮雕嵌板和圆雕构件。

    浮雕嵌板的内容多为佛传故事和本生故事,当时佛教雕刻禁忌出现佛陀的形象,用法轮、宝座、菩提树等象征物表示释尊的存在。

    圆雕的代表作是东门牌坊的树神药叉女像。女像纵身向外倾斜,凌空悬挂于整个建筑结构之外,健壮丰满,被誉为印度标准女性美的雏形和始祖。印度把这种塔门牌坊称作“陀兰那”,后代把这种雕刻艺术称作“陀兰那艺术”。

    七级浮屠

    浮屠指的是佛塔,七级浮屠指七层塔。佛塔起源于印度,在佛教传入我国以前,我国既没有塔,也没有塔字。佛塔曾被音译为塔婆、佛图、浮图、浮屠等,直到隋唐时,翻译家才创造出了“塔”字,作为统一的译名,沿用至今。

    在佛教中,七层的佛塔是最高等级的佛塔。佛教以为七层的宝塔约为百米来高的大佛像,建了如此的大佛来供养,功德是很大的。假使你救了一个人的性命,那么你所获得的功德是比建宝塔礼佛还要大的。所以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指的就是救了别人,就相当于凭你的功德,可以为你建造一座七层的佛塔。

    超戒寺

    超戒寺位于恒河南岸山坡,又译为超行寺、超岩寺、毗俱罗摩尸罗寺,古印度佛教著名寺院。

    8世纪末至9世纪初,波罗王朝达摩波罗创建本寺。10世纪时成为印度密教中心,与那烂陀寺、乌丹塔普拉寺、婆耆罗沙纳寺并称“印度四大寺”。此寺的遗迹今天已不复存在。

    据藏传佛教史料记载,该寺规模宏大,装饰华丽,藏有大量财宝、文物。全寺共有100余座僧院,六座研究院,中心为观音殿,周围有53座大小殿,供奉有密教诸尊塑像。寺院有六门,守门者接受各方问答、辩论或挑战。

    唐招提寺

    唐招提寺,又称招提寺、唐律招提寺、建初律寺等,日本律宗总本山,位于奈良市五条町,南都七大寺之一,由鉴真所创建。

    天平胜宝六年(754年),鉴真到达日本,在新田部亲王的旧地营建律寺,作为研究律学的道场,孝谦天皇赐额“唐招提寺”。

    唐招提寺有很多优美的建筑与雕刻,极具艺术价值。例如金堂是四种流派混成的大建筑,屋顶饰有鸱尾,为奈良时代唯一的金堂遗作。

    讲堂为和铜年间(708—715年)的平城京朝集殿,内有镰仓时代的弥勒像,还有被称为“唐招提寺样”的木雕佛像。开山堂有鉴真和尚坐像,为奈良时代干漆肖像雕刻的代表作。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