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艺术

作者:出处:
分享到:

 
    石窟原是印度的一种佛教建筑形式。

    佛教提倡遁世隐修,因此僧侣选择崇山峻岭幽僻的地方开凿石窟,以便修行之用。

    中国的石窟起初是仿印度石窟的制度开凿的,现存石窟主要分布在新疆地区(古代的西域)、甘肃西部(古代河西地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地区,在南方也有一些零星分布。

    从北魏至隋、唐,是凿窟的鼎盛时期,唐代以后逐渐减少。

    甘肃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龙门石窟被称为“中国的四大石窟”。

    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石窟群。敦煌石窟位于甘肃省西北端,包括莫高窟、西千佛洞及安西榆林窟。

    莫高窟地处敦煌市东南25千米的鸣沙山东麓断崖上,上、下五层,南北长1680米,高50米。

    根据唐《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的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乐僔路经鸣沙山,忽见山上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后来,法良禅师等又陆续在此建洞窟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

    北魏、西魏和北周时的统治者大都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室的支持,发展很快。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的造窟活动更为兴盛。安史之乱后,敦煌先后由吐蕃和归义军占领,但石窟造像活动未受到太大影响。

    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建窟、造像活动渐趋衰落,仅以重修前朝的石窟为主。元朝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废弃,莫高窟也停止了兴建并逐渐湮没在世人的视野中,直到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后,这里才重新得到世人的关注。

    莫高窟现存有北魏至元代的洞窟735个,分为南、北两区。南区是莫高窟的主体,是僧侣从事宗教活动的场所,共有487个洞窟,窟内均有壁画、塑像。北区有248个洞窟,其中只有5个有壁画、塑像,其余石窟大都是僧侣修行、居住等场所,还有土炕、灶坑、烟道等生活设施。

    南北两区共计492个洞窟存在壁画、塑像。壁画面积有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唐宋木构崖檐5个以及数千块莲花柱石、铺地花砖等。

    西千佛洞开凿在党河崖壁的北侧,始建于北朝晚期,历代陆续有修建。现存有洞窟19个,自西向东排列,窟的顶部是平坦的戈壁。

    安西榆林窟位于甘肃安西县南部约70千米处,开凿于隋唐以前,分东西两崖,现存有洞窟41个(东崖30个,西崖11个)。

    西千佛洞与榆林窟的壁画、彩塑在形制、内容、风格上与莫高窟有着密切的关系,是敦煌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市以西16千米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开凿于北魏兴安二年(453年),大部分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之前(494年),造像工程则一直延续到正光年间(520—525年)。

    云冈石窟依山而凿,东西绵亘约1千米,气势恢弘,内容丰富。现存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多座,最大的达17米,最小的仅有几厘米。

    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是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的巅峰艺术作品,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

    云冈石窟若按开凿的时间来分有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各有特色。

    云冈石窟的早期作品“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淳朴的西域风格。

    中期石窟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表现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艺术风格。

    晚期石窟的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我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也是“瘦骨清像”的起源。

    此外,石窟中还有许多乐舞和百戏杂技雕刻作品,是当时佛教思想流行的体现和北魏社会生活的反映。

    云冈石窟中的菩萨、力士、飞天形象生动活泼,雕刻精致细腻,上承秦汉现实主义艺术的精华,下开隋唐浪漫主义之先河,是世界闻名的石雕艺术宝库之一。

    云冈石窟形象地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出佛教造像艺术在中国的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多种佛教造像艺术风格在云冈石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融合,创建出云冈石窟独特的艺术风格。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区南面12千米处。洛阳龙门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东、西两座青山对峙,山下伊水北流,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天然门阙,古称“伊阙”。唐诗人白居易曾说:“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历经东魏、西魏、北周、北齐、隋、唐、五代、北宋、金、元明至清末一千多年,造像主要为北魏、唐代时期的作品,分布在东、西两山的崖壁上。

    龙门石窟现存窟龛21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有题记碑碣2700多块,佛塔40多座,体现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极高的艺术造诣。

    龙门地质属于坚致的大理石岩质,适宜细工,加上山坡倾斜约三十度,难以掘成大窟,天井均作穹窿状的造像形式。龙门石窟作品大多受印度犍陀罗、笈多时期佛教的影响,融入我国传统艺术风格。如北朝的石窟佛像主要为释迦牟尼佛、弥勒佛、释迦与多宝如来并坐像、三世佛和七佛。佛像造型魁伟,厚唇、高鼻,表现出时代的风貌,与云冈石窟相比较已经开始倾向于国人的形貌。

    隋唐时的坐像多为阿弥陀佛、弥勒佛、卢舍那佛、药师佛等,反映了唐代净土宗的兴起与石窟造像艺术的世俗化趋向。石窟中的大量碑碣石铭,是我国书体演变的重要资料,同时也是一部石窟资料的编年史。隋唐时期的佛像作品面貌丰丽,衣纹细腻,佛发多作涡状,很少有波浪形,体现出隋唐雕刻的特色。

    龙门石窟除了佛像雕刻之外也有不少造像题记。龙门石窟造像题记遍布许多洞窟,是我国石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术界、书法界有着广泛的影响。

    古阳洞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一年,是龙门石窟中开凿最早的一个窟。洞窟内的小佛龛琳琅满目,作品精巧别致。

    龙门石窟保留了大量的宗教、美术、书法、音乐、服饰、医药、建筑和中外交通等方面的实物史料,是我国的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

    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位于甘肃天水市东南约45千米处,是我国秦岭山脉西端小陇山中的一座奇峰。山高142米,但山的形状奇特,孤峰突起,犹如麦垛,故称为“麦积山”。

    麦积山的西南面为悬崖峭壁,石窟就开凿在峭壁上。石窟距离山底二三十米,有的达七八十米,在如此陡峻的悬崖上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为我国石窟中所罕见。

    麦积山石窟大约开凿于后秦,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历代不断地开凿和修缮,现存的造像中以北朝造像原作居多。

    麦积山石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洞窟大都开凿在悬崖峭壁之上,洞窟之间全靠架设在崖面上的凌空栈道通达。

    古人曾称赞麦积山石窟的栈道:“峭壁之间,镌石成佛,万龛千窟。碎自人力,疑是神功。”附近居民还流传着“砍完南山柴,修起麦积崖”,“先有万丈柴,后有麦积崖”的谚语。可见当时开凿洞窟,修建栈道工程的艰巨和宏大。

    麦积山现存有洞窟194个,其中有从4世纪到19世纪以来的历代泥塑、石雕7200余件,壁画1300多平方米。

    麦积山的山体为第三纪沙砾岩,石质结构松散,不易精雕细镂,以精美的泥塑作品著称于世,被誉为“东方雕塑陈列馆”。

    麦积山石窟雕像大的高达15米多,小的仅20多厘米,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系统地反映了我国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的过程。麦积山石窟泥塑大致可以分为突出墙面的高浮塑,完全离开墙面的圆塑,粘贴在墙面上的模制影塑和壁塑四类。圆塑作品与真人大小相仿,极富生活情趣,是泥塑作品中的珍品。

    麦积山洞窟很多修成了别具一格的“崖阁”。在东崖泥塑大佛头上的七佛阁,建在离地面50多米的峭壁上,开凿于6世纪中叶,是我国典型的汉式崖阁建筑。

    麦积山的塑像除早期作品外,从北魏塑像开始,差不多所有的佛像都呈俯首下视的体态,和蔼可亲的面容。从塑像的体形和服饰来看,逐渐开始摆脱了外来艺术的影响,体现出民族的特点。

    在我国的著名石窟中,自然景色以麦积山为最佳,素有“塞上小江南”、“秦地林泉之冠”的美誉。麦积山周围风景秀丽,攀上山顶远望,四面全是郁郁葱葱的青山,只见千山万壑,重峦叠嶂,青松似海,云雾阵阵,远景近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景,成为天水八景之首的“麦积烟雨”。

    河西石窟

    河西石窟是甘肃河西走廊沿线上各石窟群的总称,包括莫高窟、榆林窟、马蹄寺、西千佛洞、文殊山石窟、昌马石窟、天梯山石窟等。除莫高窟之外,各石窟的创建时间说法不一,大约创建年代于东晋十六国的五凉(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时期,与莫高窟的开创年代,不会相差太远。

    榆林窟位于安西县西南约70多千米的山峡内。现存东崖30窟,西崖11窟,壁画面积千余平方米,彩塑百余座。

    马蹄寺石窟位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马蹄河西岸的马蹄山。现存洞窟中,以金塔寺、千佛洞及北寺诸窟保存较好。

    西千佛洞位于敦煌东南鸣沙山党河崖壁的北侧。现存洞窟19个,自西向东排列。

    文殊山石窟位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西北部的文殊山山谷中。现存洞窟大多分布在前后两山崖壁上,共有十余窟,多已残破,仅千佛洞与万佛洞两窟较完整。

    昌马石窟位于玉门市玉门镇东南90千米处的祁连山境内。窟群包括大坝及下窖等处。现大坝石窟仅留窟龛,造像与壁画已荡然无存。下窖石窟开凿在下窖村西的崖壁上,共有窟龛11个。依山势分为南、北、中三段,南北两端数窟,内无造像,中段第二、四窟保存较完整,均有中心柱,形制相同,为初建时所凿。窟内有早期造像与宋初壁画,为珍贵文物。

    天梯山石窟位于天水市东南45千米的麦积山。现存13窟,佛像大多为塑像,另残存有若干壁画。

    炳灵寺石窟

    炳灵寺石窟位于甘肃省永靖县城西南35千米的小积石山中。炳灵寺在魏晋时称为唐述窟,在唐代称为灵岩寺,宋代始称炳灵寺。“炳灵”是藏语“十万佛”的音译,意译为千佛山、万佛洞。

    积石山地处西北高原,在古代中西交通要道“丝绸之路”陇西段的一条支线上。炳灵寺石窟开凿在黄河右岸小积石山的大寺沟西侧的崖壁上。炳灵寺所在积石山山岩的地质结构是细黄沙岩,易于开凿雕造,但不耐风化潮解。小积山地区气候干燥,峭壁高处的岩层往往突出如屋檐,对部分窟龛起了遮蔽风雨和太阳曝晒的作用,因而许多窟龛造像虽经千百年的岁月,至今仍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炳灵寺石窟始建于西秦建弘元年(420年),后来历经北魏、北周、隋、唐。各朝代不断进行开凿修造,元、明时期仍有修妆绘饰,分布在上寺、下寺、洞沟、佛爷台等处。

    石窟现存窟龛212个,石雕泥塑佛像800多尊,壁画约1000平方米,浮雕佛塔近40座。高达27米的大坐佛,面带微笑,端详和蔼,传说是由文成公主进藏时随行的工匠雕塑而成。在169窟保存完整的西秦艺术珍品,是一部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在我国的雕塑、绘画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炳灵寺石窟的开凿在隋唐达到了顶峰,唐代以后,炳灵寺石窟的造像、壁画活动虽有延续,但已无大的造像活动。

    吐鲁番地区

    吐鲁番地区位于新疆天山南麓的吐鲁番盆地中,地势低洼、夏季炎热,素有“火州”之称,为中国历代王朝经营西域的重镇之一。后汉时,此地区为西域都护府统辖下的车师国地,西域都护班超曾驻扎于此。东晋十六国时,前凉王张骏于此设高昌郡;北魏期间,此地为高昌国所并。唐灭高昌国后,改置为西州,并设立安西都护府。此后,该地区成为回纥的聚居地区之一。元末设有吐鲁番万户府。明代始称吐鲁番。清光绪年间,被开放为对外商埠之一。

    吐鲁番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沟通天山南北路的交通枢纽,是丝绸之路北线上重要的中途站,至今遗留了不少官舍、寺院、佛像、佛塔及街道等遗迹。柏孜克里克石窟、交河故城及高昌故城等佛教遗迹就分布于此。

    高昌故城位于吐鲁番东约40千米处,维吾尔语称亦都护城,汉代称高昌壁或高昌垒,为麴氏高昌时期(499—640年)的建筑。形状上仿制唐代长安城,分外城、内城及宫殿三部分,总面积约200万平方米。外城西南角有一座寺院,占地1万平方米,现存寺门、广场、殿堂、高塔及佛龛等建筑。内城与宫殿的城墙今已颓圮,然而城中遍布宫殿、寺庙、作坊、市场等残址。

    交河故城位于吐鲁番市街西方约10千米处,今日的雅尔和屯,是建造在断崖之上的天然城塞,东西二河交流于南门之下,故名交河城。它是汉代车师前王国的都城,也是汉朝的重要屯田之地。14世纪时,该城逐渐没落,成为一座废墟。城内建筑遗址颇多,以干道为轴,可分三区:西北区多寺庙遗址,东北区为民居,东南区似为交河故城的政治中心。干道的北端有一座以砖瓦筑成的寺院,为全城规模最大的佛寺建筑。

    柏孜克里克石窟位于吐鲁番东北45千米处,是开凿于南北朝麴氏高昌时期至元代间的石窟群,原来是古代僧侣闭关修行的石窟寺院。石窟共计57个,窟中文物丰富,然而大多遭损毁或偷盗,今已残缺不全,目前仅存空的佛龛、台座以及斑驳不堪的壁画。

    月牙泉

    月牙泉古称沙井,俗名药泉,“敦煌八景”之一,得名“月泉晓彻”。

    月牙泉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弯曲如新月,得名月牙泉,有“沙漠第一泉”之称。

    月牙泉一弯清泉,涟漪萦回,碧如翡翠。泉在流沙中,干旱不枯竭,风吹沙不落,蔚为奇观。历代文人学士对这一独特的山泉地貌、沙漠奇观称赞不已。

    月牙泉泉水清凉澄明,味美甘甜,在沙山的怀抱中娴静地躺了几千年,虽常常受到狂风凶沙的袭击,却依然碧波荡漾,水声潺潺!

    鸣沙山

    鸣沙山位于甘肃敦煌市南郊鸣沙山北麓,面积约200平方千米。

    鸣沙山曾被称为“沙角山”,它处于腾格里沙漠边缘,所谓鸣沙,并非自鸣,而是指因人沿沙面滑落而产生的鸣响,是自然现象中的一种奇观,有人将其誉为“天地间的奇响,自然中美妙的乐章。”

    鸣沙山与宁夏中卫县的沙坡头、内蒙古达拉特旗的响沙湾和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境内的巴里坤镇同为我国四大鸣沙山之一,敦煌八景之一,景名“沙岭晴鸣”。

    自古以来,由于不明鸣沙的原因,产生过不少动人的传说。相传,这里原本水草丰茂,有位汉代将军率军西征,一夜遭敌军偷袭,正当两相厮杀难解难分之际,大风骤起,刮起满天黄沙,把两军人马全都埋入沙中,从此就有了鸣沙山。

    克孜尔千佛洞

    克孜尔千佛洞位于新疆拜城县东南约60千米处。“克孜尔”是维吾尔语的译音,是“红色”的意思。洞窟开凿在木札提河北岸明屋达格山的峭壁之间。

    克孜尔千佛洞是我国开凿最早、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群,始凿于3世纪(东汉末年),5—7世纪时为鼎盛时期,8世纪末逐渐停止开凿。

    克孜尔千佛洞现存洞窟有236窟,其中的洞窟形制较为完整、壁画遗存较多的约占三分之一。

    根据洞窟的形制特点、壁画的题材和艺术风格等方面分析,石窟主要是4—8世纪的遗存,是龟兹石窟的典型代表。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