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图文百科 1000个你应该了解的禅宗问题》 第二章 禅宗发展源流 《慨古录》中怎样形容明代僧界的窳滥?

作者:出处:
分享到:

 
    由于连续几代皇帝不辨优劣、不惜“耗竭内藏”地盲目崇拜佛教,致使“京师僧如海”,大多奔走权贵,“以势利而俗”。所以当时的著名禅师圆澄在《慨古录》中严词评论了当时僧界的窳滥。

    圆澄《慨古录》这样评论当时僧众:“或为打劫事露而为僧者;或牢狱脱逃而为僧者;或悖逆父母而为僧者;或妻子斗气而为僧者;或负债无还而为僧者;或衣食所窘而为僧者;或妻为僧而夫戴发者,或夫为僧而妻戴发者,谓之双修;或夫妻皆削发,而共住庵庙,称为住持者;或男女路遇而同住者。以至奸盗诈伪,技艺百工皆有僧在焉。……如此之辈,既不经于学问,则礼义廉耻,皆不之顾,惟于人前装假善知识,说大妄语,或言我已成佛,或言我知过去未来,反指学问之师,谓是口头三昧,杜撰谓是真实修行,哄诱男女,致生他事。”这段话的意思就是,当时的僧界混乱不堪,来做僧人的有作奸犯科的,有逃避罪责的,以至于欠债不还、打架负气的都有,而且在修行上更是毫无章法,无恶不作。

    由此可以看出,明代佛教在质量上确是“走下坡路”。在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中,尽管也有个别大德高僧出现,但整体素质的低下,使佛教无法再大有作为。

由于连续几代皇帝不辨优劣地盲目崇拜佛教,竟出现“京师僧如海”的状况。这些僧侣大多奔走于权贵之间,“以势利而俗”。通过湛然圆澄禅师所著的《慨古录》,可以大致了解到明代佛教信仰质量下降的情况。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