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思想渊源》 第二章 《起信论》与禅宗思想 四、《起信论》与禅宗的境界论

作者:出处:
分享到:

   
    《起信论》的境界论,主要表现为离绝一切差别之相所获得的内证超越的心灵:

    此真如者,依言说分别,有二种义。云何为二?一者如实空,以能究竟显实故;二者如实不空,以有自体具足无漏性功德故。所言空者,从本已来一切染法不相应故,谓离一切法差别之相,以无虚妄心念故。……依一切众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别,皆不相应,故说为空。若离妄心,实无可空故。

    真如的自性,既不是“有”相,也不是“无”相,既不是“非有”相,也不是“非无”相,又不是“亦有亦无”相。既不是“一”相,也不是“异”相,既不是“非一”相,也不是“非异”相,又不是“亦一亦异”相。它超越了一切差别相待之相。这既是真如的特点,也是悟心的特质。释恒清《大乘起信论的心性论》说:“将真如说为‘空’与‘不空’,是依《胜鬘经》的‘空如来藏’与‘不空如来藏’而来。所谓的‘空’是指‘从本以来(心真如)与一切染法不相应’。也就是《胜鬘经》说的如来藏与杂染法,从来即‘相异,相离,相脱’,所以‘空’是指本来就与清净如来藏不相干的杂染烦恼法。但因众生有妄念,与真如不能相应。若能离妄心,则‘实无可空者’。所谓‘不空’是指众生真如心中本具真常无漏功德的清净法。由于此本然存在的清净无漏法带有一种‘实存的唤醒作用’,驱策众生迈向‘还元’的道路。”(台大《哲学论评》第12期)《起信论》云:

    所言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何以故?本觉义者,对始觉义说。以始觉者,即同本觉。始觉义者,依本觉故而有不觉,依不觉故说有始觉。又以觉心源故,名究竟觉。不觉心源故,非究竟觉。

    所谓觉,就是自性清净心的本体远离一切妄念。“本觉”是相对“始觉”来说的。由于有“本觉”(本心论:清净心的特质),才有“不觉”(迷失论:清净心的迷失),①通过后天修习,启发先天“本觉”而形成的佛教觉悟,就是“始觉”(开悟论:运用种种方法,回于清净心)。因此,在这个意义上,“以始觉者,即同本觉”,本始合一,即是明心见性(境界论:清净心的体验)。这段经文,囊括了禅宗思想本心论、迷失论、开悟论、境界论四个层面,涵蕴了由本觉到不觉、由不觉到始觉、由始觉到本始合一的禅宗审美感悟生发机制。

    《起信论》将始觉划分为四个层次:(1)不觉。虽能觉知善恶之念,但尚未能觉知烦恼。(2)相似觉。能够觉知由于人我的执着而有起惑、造业、受苦等异相,舍离了烦恼和执着,发生类似真觉的智慧。(3)随分觉。觉悟到一切念境皆空,再离此空相。觉悟到空相亦无所有,舍离了一切分别的粗念执着相。(4)究竟觉。一念观心与无念相应,觉知一念无明动心初起之时,在自心本体中没有初起之相。远离最初的一切微细动念,得见心的自性本体,湛然常住,无有变异。

    禅宗受《起信论》的境界论的影响而形成的感悟,约有如下数端:

    1.始本合一,明心见性

    《起信论》主张始觉本觉合一,这成为禅宗境界论的基本观念。禅宗的终极关怀是彻见“本来面目”,彻见“本来面目”就是通过始觉复归于本觉:“始觉合本谓之佛,言以如今始觉合于本觉。……如禅和家,忽然摸着鼻孔,便是这个道理。”(《大慧录》卷18)“佛无别体,但是始觉,翻前第二不觉,合前第一本觉。始本不二,唯是真如显现,名为法身大觉,故与初悟无二体也。”(《禅源诸诠集都序》卷4)“日夜推究,只是养育此心。乃至悟得了,便见未发心时亦则不失。马鸣祖师谓之始觉即本觉,本觉即不觉,本始不二,名究竟觉。”②基于这种观念,禅宗强调本觉存在于每个人的身上,③世人由于不能认识本觉的存在,而产生“不觉”。④只要顿悟佛教真理,即可舍妄归真,合于本觉。⑤始本合一,《起信论》用“一念相应”来表示:“一念相应,觉心初起,心无初相。以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一念观心与无念相应,从此更无所断,觉知一念无明动心初起之时,自心本体中没有初起之相。一切动念都尽,唯有一心在,故云心无初相。远离最初的微细动念,就可以显现不变的自性本体。始觉达到圆满阶段,与本觉完全契合。始本合一,此时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禅宗将“一念相应”式的始本合一作为终极关怀:“相念不生,真如性净。觉灭心空,一念相应,顿超凡圣。”⑥

    2.心性圆明,如镜皎洁

    《起信论》指出本觉的体相有四种重要的义理,它与博大深广的虚空相等,犹如一面清净的镜子。一者“如实空镜”,指本觉的体相远离一切心的境界之相,没有任何事物和现象可以示现,所以没有任何觉照的意义。二者“因熏习镜”,谓如实不空,一切世间境界,悉于中现。觉体具有无量性德,为净法之因,能由内熏众生之妄心,犹如镜体能显现万象。三者“法出离镜”,谓觉体原埋藏在众生烦恼之中,名如来藏。今出离烦恼,纯一净明,犹如净镜拂拭而离垢,是无限的清净。四者“缘熏习镜”,谓觉体出离烦恼时,随物应机而有无边妙用,能与众生作外缘熏力,能普遍照耀众生之心,使之修习善根。禅宗表征悟心时经常运用的喻象即是“净镜”:

    雪洗寒岩兮,山林气清。秋生烟水兮,江湖色明。犹净镜兮对诸像,似空谷兮随诸声。游戏因缘三昧用,自然转处不留情。(《宏智广录》卷9)

    晶雪飘洗的寒岩,山林气色肃清。秋意滋生的烟波,江湖水色澄明。它是映现万象的明镜,是含受诸声的空谷。它具备了容与万物的游戏三昧,却并不在映照之时注入任何成分……它是烦恼尘劳所不能染的本心,⑦是洁莹无瑕的净莲。⑧要使此心如同“净镜”,就要使虚妄的念头不起:“心性不起,即是大智慧光明义故。若心起见,则有不见之相。心性离见,即是遍照法界义故。”(《起信论》)不起虚妄分别之心,就能焕显真如本觉的无限光明,使真如自体遍照法界,正可谓“心外无法,遍照义成。苟有去来相见,则遗正义也”(《林间录》卷下)。禅宗所努力修证的,就是使此心如“明镜”、“净镜”、“古镜”,使此心“如明镜当台,胡来胡现,汉来汉现”,纤毫毕现地映现万物的原真,并进而主张“打破镜来相见”,连明镜映物的心念也予以超越。

    3.真如本心,内证绝言

    “真心无分别”(《起信论》),故能遍照法界。以无分别故,色心不二:“所谓从本以来,色心不二。以色性即智性故,色体无形,说名智身。以智性即色性故,说名法身遍一切处。所现之色无有分齐,随心能现十方世界。无量菩萨,无量报身,无量庄严,各各差别,皆无分齐,而不相妨。”(《起信论》)因色身的本性就是本觉心智,所以色身的本体无有形相,故而也是智身。因智身的本性就是色身的形相,故法身无处不遍。法身所显现出来的种种妙色,没有任何区别和界限,随着如来藏清净心能显示出十方世界。在这十方世界里,有无数的菩萨、报身、庄严,呈显出种种差别,却没有区别和界限。色心不二,遂成为禅宗的基本观念:“云何正观?彼我无差,色心不二。菩提烦恼,本性非殊。生死涅槃,平等一照!”(《永嘉集》)远离色心等一切虚妄分别,导向了对“唯证相应”境界的体验:

    非有非无,不老不死。莹若金波之破夜,湛如玉井之涵秋。唯证相应,言传不到。(《宏智广录》卷4)

    在内证境界里,举凡有无、断常、生死等一切二元对立荡然无存。此时心体莹洁,如旭日驱除暗夜的阴霾,似玉井涵漾秋色的澄碧。脱落了言筌与思维,“非色非心,非智非识,非有非无”(《起信论》),是一颗净裸裸赤洒洒圆陀陀的觉悟之心,⑨是超越了“凡夫境界”、“菩萨境界”的“佛境界”。⑩

    综上所述,《起信论》对禅宗思想产生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在本心论上,禅宗受其心真如门的影响,表现为真心本体超越一切、自性清净远离垢染;在迷失论上,禅宗受其影响,表现为对一心二门的参究、一切分别源于自心、妄执与情识是迷昧之源;在开悟论上,禅宗受其影响,表现为对无念、无我、不二法门观念的提倡;在境界论上,禅宗受其影响,表现为始觉本觉合一、心性如镜之圆明、真心超越分别。《起信论》通过影响禅宗思想、禅悟思维,进一步影响到表征禅悟体验的诗歌,从而在中国佛学史、诗学史上,留下了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

    ①  释恒清《大乘起信论的心性论》:“这是说众生由于‘本觉’的善性诱导激发,唤起对‘不觉’(无明)的觉醒(始觉),渐渐回归本然心源,而证‘究竟觉’(本觉)。此处的‘依本觉故而有不觉’,不能依文解意,否则误以为众生破无明,由始觉后,会再由本觉起无明,成佛之后,岂不再还为众生?犹如前述的‘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本觉仅为不觉的依止因,非造作因。”(台大《哲学论评》第12期)可备一说。

    ②  《古尊宿》卷33《清远》。《大意录》卷16:“无尽居士注《海眼经》,题说佛成就云:‘始觉合本之谓佛。’他虽是个俗人,然却见彻识得根本。谓始觉时,从明星上起信,忽然觉悟自性本来是佛,大地有情更无差别。无尽唤作始觉合本觉方始成佛。参禅人能恁么辨白得了,然后休歇身心,识取本来面目。”

    ③  《宏智广录》卷1:“水中盐味,色里胶青。体之有据,取之无形。用时密密,寂处惺惺。是诸佛之本觉,乃众生之妙灵。”《宗镜录》卷3:“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者,此即真心,亦云自性清净心,亦云清净本觉。以无起无生,自体不动,不为生死所染,不为涅槃所净,目为清净。”

    ④  《神会录》:“众生虽有自然佛性,为迷故不觉。被烦恼所覆,流浪生死,不得成佛。”《宗镜录》卷19:“一切众生皆本觉成就,以不觉故,认随染之觉,见胜劣之境,起忻厌之心,但逐妄轮回,顿迷真觉。”

    ⑤  《原人论》:“不觉则迷真逐妄,历劫轮回。顿觉则舍妄归真,随顺解脱。”《宗镜录》卷57:“甘心受黑城之极苦,不觉不知。没命贪梦宅之浮荣,难惺难悟。若能了最初一念,起灭何从,顿入无生,复本真觉,则尘尘寂灭,六趣之笼槛难羁;念念虚玄,九结之网罗休绊。”卷84:“故知一切众生本觉佛智,本自圆具,但以妄覆而不自知。若了妄空,真觉顿现,如云开月朗,尘去镜明。”

    ⑥  神会《顿悟无生般若颂》。《五灯》卷16《善宁》:“有眼觑不见,有耳听不闻,有鼻不知香,有舌不谈论,有身不觉触,有意绝攀缘。一念相应,六根解脱。”《古尊宿》卷48《德光》:“蓦然一念相应,如桶底子脱相似,直至成佛,永无退转。”《续古》卷5《佛照光》:“蓦然一念相应,弹指超佛越祖。”《宗镜录》卷98:“千顷和尚云:本来是佛,只为众生从无始劫来瞥起一念,从此奔流迄至今日。所以佛出世来,令灭意根绝诸分别,一念相应便超正觉,岂用教他多知多解,扰乱身心。”

    ⑦  《坛经·般若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宗镜录》卷16:“以性净无染妄不可得,如幻刀不能斫石,苦雾不能染空。”

    ⑧  《密庵语录》:“终日在声色中出没,声色不能染污。世出世间,如莲花不著水。”

    ⑨  《圆悟录》卷4:“非如非异,耀古胜今。非色非心,超宗越格。净裸裸绝承当,赤洒洒没回互。”卷6:“迥无依倚,杳绝端倪,非色非心,非如非异”,“一段光明,非中非外,非色非心。”

    ⑩  《传灯》卷25《玄则》,“古人道,但有纤毫即是坐。且如今物象嶷然地,作么生消遣?汝若于此消遣不得,便是凡夫境界。”《祖堂集》卷14《马祖》:“侍者云:‘此是什么人境界?’师云:‘此是菩萨人境界。’”《古尊宿》卷1《怀海》:“不是智知,不是识识,绝思量处凝寂体尽,忖度永亡,如海大流尽波浪不复生,亦云如大海水无风匝匝之波,忽知匝匝之波。此是细中之粗,亡知于知,还如细中之细,是佛境界。”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