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图文百科 1000个你应该了解的禅宗问题》 第二章 禅宗发展源流 《读佛书辨》对禅宗经典及名僧怎样评价?

作者:出处:
分享到:

 
    《读佛书辨》作者罗钦顺,泰和人。曾经出任翰林编修、南京国子司业、吏部尚书、礼部尚书等职。

    《读佛书辨》中说:“《金刚经》、《心经》可谓简尽圆觉,词意稍复。《法华》紧要指示处,才十二三,余皆闲言语耳,且多诞谩。”

    《读佛书辨》对《楞伽经》四卷的评论是:“夫识者,人之神明耳,而可认为性乎?且其以本体为真,末流为妄,即分本末为两截,谓迷则真成妄,悟则妄即真,又混真妄为一途。盖所见既差,故其言七颠八倒,更无是处。吾党之号为聪明特达者,顾不免为其所惑,岂不深可惜哉!”就是说学习儒家学说的人该认清佛教的理论混淆不清,没有对的地方,聪明的人不应该听信佛经的学说。

    对于名僧,《读佛书辨》上说“达摩虽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然后来说话,不胜其多。虽顿、渐各持一说,而首尾衡决,真妄不分,真诚淫邪,遁之尤者。”

    他又说六祖的学说“若将异处穷着他,他便有非异一说,将无常穷着他,他便有非无常一说,自非灼然看得他破,只得听他愚弄耳。”

    所以他的结论是:“老子外仁义礼而言道德,徒言道德而不及性,与圣门绝不相似,自不足以乱真。所谓弥近理而大乱真,唯佛氏耳。”也就是说,儒家学习伦理知识时候最难以辨别的就是佛教。

罗钦顺潜心研究佛教数十年,其对佛教的驳斥要高于一般的批佛教者。认为“释氏之明心见性,与吾儒之尽心知性,相似而实不同”。其《读佛书辨》为抽取《困知记》中《辩佛书》者另为一帙。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