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树银花

作者:出处:
分享到:

 

    汉明帝时,佛法初入汉地,引起了道教的不满与排斥。《僧史略》里面记载:汉明帝请来的中天竺僧人迦叶摩腾和竺法兰,曾与道士斗法,结果获得了胜利。汉明帝非常高兴,敕令:元宵节以及前后各一日,通夜燃灯庆祝,表示佛法大放光明,叫做“放灯”。这就是我国元宵节“放灯”习俗的由来,元宵节也因此被称为“灯节”。

    中国古代,京城中实行宵禁,“执金吾”们(手执铜棒掌管京城治安的人)传呼巡视,管制很严。汉明帝敕令“放灯”以后,正月14日、15日、16日弛禁三夜。这是高压下的古代人难得的“狂欢节”。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唐宋时代。

    《大唐新语》里面记载:唐中宗神龙年间(公元706年),京城长安的“上元”日(正月15日)之夜热闹非凡,“贵族戚属及下隶工贾,无不夜游。车马骈阗,人不得顾。”这个夜晚观灯的文人学士们,曾每人作了一首诗,描写灯节景况。其中,“中书侍郎”苏味道的诗作,被认为是观灯的“绝唱”之一。

    苏味道的诗题为《正月十五夜》,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两句是“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意思是:灯火聚集在一起,像火焰的树、银色的花,连成一片;城门的铁锁打开了,护城河的桥上面挤满了手执灯火的人,远看就像一座“星桥”。这两句诗极为传神地写出了一片灯火灿烂、乡民蜂拥入城观灯的盛况,确实是千古佳句。

    成语“火树银花”就是由此产生的,用来形容绚丽灿烂的灯火或焰火。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的最后两句是:“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意思是:弛禁的美好夜晚是多么令人留恋,报时的玉漏不要来催促!这两句诗表现了人们对于灯节之夜的无限留恋。

    成语“金吾不禁”就是由此产生的,用来泛指:随便玩乐,不受限制。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