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寺出家

作者:出处:
分享到:

 
    《孟子·告子下》有这样一段名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或许正是“上苍”意欲成就玄奘伟大卓越的一生,要给他非常的磨练,来坚韧他的意志,增添他的能力,童年的玄奘经受了非同寻常的磨难。大约就在他五岁的时候,母亲宋氏一病不起,永远离开了人间;刚刚十岁,一心要将他培养成人的父亲陈慧,也带着满肚子的不放心,撒手人寰。这原本应该是享受父母关爱,在父母羽翼呵护之下,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年龄啊,玄奘却过早地经历了这人生至大的苦痛——生离死别。

    《西游记》里的唐僧出家,好像是命运的安排,并非缘于他自主的选择;历史人物玄奘的最终皈依佛门,倒也与文学作品中的唐僧相仿佛,有着几多的无奈。

    隋炀帝大业五年(公元609年),玄奘的二哥长捷法师,从洛阳净土寺风霜满面地赶回了老家,来为父亲奔丧。没有了父母,如何解决年幼小弟的吃饭、教育等问题,都成了摆在眼前的最现实的问题。哥哥姐姐们商量后,觉得让玄奘跟着二哥长捷最为合适:其一,长捷的学问不错,自然可以承担起教育弟弟的任务;其二,在寺院里,吃饭问题不难解决,还可以业余听经,学些文字。于是,一切终于迎刃而解,最后就这样决定了下来:让长捷带走玄奘,让玄奘到寺中去做少年行者。玄奘懵懵懂懂地出家了。

    净土寺位于郾师毗邻的伊川县水牛沟村。寺院目今犹存。现在的寺院,是一处坐北朝南的院落,古朴陈旧。从朱红色的大门进去,穿过掩映在苍松翠柏中的路径,便是五间砖木结构的大殿。斑驳的石质廊柱,跃上殿脊的龙凤牡丹,还有那雕梁画栋,飞檐翘角,残砖断瓦,仿佛都在向人们诉说着它所经历过的历史沧桑。大殿门前,还立着两通石碑:一为刻于明朝嘉靖十一年(1532年)的《净土禅寺记》,另一为刻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的《伊阳净土梵宇佛像记并颂碑》,这是它悠久历史的最确凿的见证。大殿的内墙上,残存着依稀可辨的壁画,梁檩上蟠附着烫金龙凤等。大殿屋檐下,是隋代的阴阳太极鱼图案板砖。净土寺的衰败,自然已非一日,清人张文德的《春日游净土清凉金山诸寺》诗中云:“晚来汲露煮茗芽,古寺无人犬护家。座上真文余贝叶,阶前云气绕昙花。蒲团半纳随藜杖,舍利多珠隐木瓜。为问老僧何处去,白云深锁众峰斜。”从诗中描写的情景,就已约略能够见出些凄寂荒凉的意象了。

    转眼间,玄奘来到净土寺已近三年。在他十三岁这年,朝廷下诏,要在洛阳剃度二十七名僧人。在当时朝野上下都隆重佛教的时代,能够剃度为僧,无疑就等于端上了一只金饭碗,从此可不必再为衣食住行而烦恼,所以,出家自然也就成为当时社会上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热门“职业”,报考人数之众多,可以想见。名额只有二十七个,而考试成绩优异的,就有上百号人。玄奘因为年幼,不符合参试的条件,也是没法子的事情。

    或许是于心不甘,或许是出自好奇,面试的这天,玄奘也来到了考场的门外。主持这次选拔的,是大理寺卿郑善果。郑善果在当时要算是一位名声藉藉的人物。根据史书上说,郑某人在隋炀帝时代,以居官检约、莅政严明而著称,朝廷考察官员的时候,他和甘肃武威太守曾经并列被评为天下第一。遇到这样一位人物,玄奘可谓十分幸运。

    郑善果在考场的大门外发现了玄奘。俗语说:“人不可貌相”,但在汉魏六朝时期,人们——尤其是文化人——却偏偏格外地相信人物的仪表长相。而关于人物的品鉴,在当时甚至成为一门整个社会都痴迷其中的学问。隋承六朝而来,此风未衰,这郑善果,就一向很以他的品鉴人物而自负。他先是被玄奘那清秀慈善的仪容吸引,便走上前去,来到了玄奘的身边,和蔼地问道:“你是谁家的孩子?在这里干什么?难道也是希望参加剃度僧人的考试吗?”玄奘朗朗回答,条理井然:“我姓陈,随二哥在净土寺为行者。是想参加考试,但年龄所限,还不具备参试的资格。”郑善果又问:“你为什么要出家,有些什么样的抱负,说来听听。”玄奘回答:“远则继承如来遗志,近则弘扬光大佛法。”也就是说,我大的志向,是要继承释迦牟尼开创的事业;眼前能做的,是要光大佛祖所创立的佛法——小小年龄,竟有如此宏大端正的志向,郑善果不禁暗暗称奇,心里喜欢。他决定将玄奘破格录取。讨论录取名单的时候,郑善果毫不犹豫地填上了玄奘的名字。他向同僚讲述了这样的理由:“记诵佛经,念经唱佛,这都是区区小事,容易学成;气质精神,仪表相貌,却是先天生就。如此子这等风骨,在下还少看到,实是难得。度他为僧,将来必成佛门之伟器。只是我等年长,怕不能看到他大器成就、口吐莲花的那一天了。”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这话说得人多了,似乎也就成了套话。而事实上,也正因为郑善果的慧眼独具、善能识人,玄奘才终于从众多的应考者中间脱颖而出,幸运地成为二十七名剃度僧人中的一员,取法名为玄奘,正式步入了佛门;而中国佛学史,也正因为有了玄奘,才在不久的将来,在大唐时期,翻开崭新的一页,走向它辉煌的顶巅。

    既被正式剃度,玄奘也拥有了哥哥所能享有的一切。他可以从此和哥哥随行随止,而不会再如往常那样,因为不是正式的佛门弟子,往往在寺院里举办各种活动时,为资格限制而被拒之门外。

    当时在净土寺,有著名的景法师正在开讲《涅槃经》,玄奘听得着迷,打心眼里敬服,他跟从学习,竟然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接着又听严法师讲《摄大乘论》,他也听得头头是道,饶有兴趣。不断地聆听高僧演讲,几年下来,在不知不觉中,玄奘对佛教理论的浓厚兴趣已然养成。超人的记忆力,加上学习起来专心致志,勤奋异常,有股不要命的劲头,所以凡听过的讲座,一遍下来,玄奘几乎可以做到复述,回头再温习一下原典,更已经是了然于胸,铭记不忘了。同寺的僧众起初一直以为玄奘年幼,并没有太怎么将他放在眼里,很快地,他们都被眼前实实在在的事实征服了:少年玄奘竟有这样的本事!玄奘的故事也在寺院里很快流传开来,不曾领教过的当然不肯相信,于是在听过法师的演讲后,就有好事者站出,让玄奘登台,进行复述。玄奘逐字逐句讲来,竟真的与法师所讲出入无几。大家遂都感慨道:俗语所说,自古英雄出少年,一点不假!对于玄奘,僧人们都刮目相看了。时间不长,一传十,十传百,整个洛阳僧众圈内就尽人皆知,净土寺里有这么一个神童。
 
    隋炀帝以迷信佛教著称,又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俗人。他做了皇帝以后,荒淫糜烂、昏庸残暴、好大喜功,置天下苍生死活于不顾。他在位十多年间,修宫殿,开运河,筑长城,西征吐谷浑,东伐高句丽,频繁地征调兵役,兴师动众,兵役员额动辄上百万之数,劳民伤财,天下百姓没有安宁的日子。不在沉寂中灭亡,便在沉寂中爆发。百姓终于举起了反抗的大旗。星星之火,很快也成燎原之势,迅疾燃遍了神州大地。公元611年1月,广东琼山王万昌起兵反隋。同年,山东百姓为反抗兵役,齐郡邹平、平原郡、漳南、清河郡、蓨县等地相继发生起义。公元612年,济北郡韩进洛起义,济阴郡孟海公起义,北海郡郭方预起义,济北郡甄宝车起义,齐郡孟让、王薄起义,黎阳杨玄感、李密起义,淮南杜伏威起义……公元617年5月,在李世民与刘文静、裴寂的策划下,李渊在太原起义。起义的烽火此伏彼起,天下板荡之势已成,隋王朝已经奄奄一息、时日无多了。

    洛阳地处要冲,有着重要的政治军事地位,古来就为兵家必争之地,此时更处在战争的漩涡中心。公元618年,瓦冈寨义军攻下洛阳东北的巩义,直逼东都,洛阳城不堪一击,不久城破。兵燹炮火的摧残后,昔日的都市洛阳,“衣冠殄丧,法众销亡,白骨交衢,烟火断绝”(《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金碧辉煌的都城,转眼间已经变得伤痕累累,千疮百孔。

    这时,李渊已经称帝长安,建元武德,国号大唐。良禽择木而栖,玄奘与哥哥商量:“洛阳虽然为故土,但丧乱如此,守在这里,岂非等死!听说李渊父子已经占有了长安,圣德贤明,天下英雄尽往归依,我们也应该去那里,或许能有一番作为。”长捷点头赞同。弟兄二人当即起行,前往长安。玄奘从此开始了他的游历问学时期。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