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成归来

作者:出处:
分享到:

 
    在小说《西游记》里,抵达西天的唐僧,就已经脱胎换骨,不再是肉体凡胎,他的返程也因此而显得轻而易举,不费吹灰之力。除了为凑够九九八十一难,人为地添出了通天河沉水一难外,其余则是一路腾云驾雾,一阵香风,就回到了长安。作为历史人物的玄奘,他从印度归来,也仍然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凡人,因此他要脚踏实地,几万里的行程,一步步走过,如此,从印度返回长安,就又是三年多的时间。

    唐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夏初,玄奘作别了戒日王与鸠摩罗王,从钵罗耶伽国起身,终于真正地踏上了归国的途程。

    玄奘带着他在印度多年收集的经论佛像,随着北印度王乌地多的人马,一道前行。戒日王送了大象一头、金钱三千、银钱一万,让乌地多带上,以备玄奘在路途上使用。

    上路已有三天,戒日王、鸠摩罗王、跋吒王又率领轻骑数百,从后边赶来,还要举行第二次送别,情真意切,眷眷难舍。同时,戒日王还与四名护送的官员送来了有红泥封印的白棉布国书,敕令沿途各国用驿马相送玄奘,直送到中国国境为止。

    在莽莽林海中穿行了七日,玄奘一行抵达憍赏弥国,都城南有劬师罗长者施佛园遗迹,他们便前往观礼。一行人接着向西北行,走了一个多月,经过了几个国家,再次瞻礼了天梯三宝阶遗迹。之后又继续作西北行,来到毗罗那拏国的都城,邂逅了当年从那烂陀寺出走的师子光、师子月,他们正在这里讲法。昔日的论敌,他乡的故知,师子光恳请玄奘为僧众讲《瑜伽抉择论》、《对法论》等,玄奘欣然应允,在此停留了两个月的时间。

    之后一行人又继续作西北行,走了一个多月,又过了几个国家,到了阇兰达那国。此为北印度王的都城,在北印度王的盛情挽留下,玄奘住了一个月的时间。然后,北印度乌地王派人护送,向西走了二十多日,临近岁末,到了僧诃补罗国(今巴基斯坦拉乔里)。这里有百余位北地的僧人要回故乡,他们便携带了经像,随同玄类一道行进。

    从僧诃补罗国出发,走了二十多天,尽是荒无人烟的山涧、人烟稀少的谷地,多有盗贼出没。玄奘担心遭到劫掠,便常常派了一位僧人先行,遇到盗贼,就说:后边是远去求法的僧人,带的都是经、像、舍利,望施主保护,不要有非分的想法。这办法竟也真的颇为奏效,路上虽然遭遇了几起盗贼,但都得以平安无事。

    出了山涧,便来到嗢叉尸罗国,再次瞻礼了月光王舍千头的遗迹。迦湿弥罗国国王闻信,派人前来邀请,因考虑到辎重太多,行动不便,玄奘婉言谢绝了。逗留了七日,玄奘一行人便又向西北行。波涛汹涌的印度河横亘前方。同行的僧人等与经像一船,玄奘则乘坐大象涉渡。船到中流,风起浪作,船几乎倾覆,船上五十夹经本及带回的花木种子尽数失落在了河水里。这让人想起《西游记》里,唐僧西天取经归来时的光景:

    师徒们口里纷纷的讲,足下徐徐的行,直至水边,忽听得有人叫道:“唐圣僧,唐圣僧!这里来,这里来!”四众皆惊。举头观看,四无人迹,又没舟船,却是一个大白赖头鼋在岸边探着头叫道:“老师父,我等了你这几年,却才回也?”行者笑道;“老鼋,向年累你,今岁又得相逢。”三藏与八戒、沙僧都欢喜无尽。行者道:“老鼋,你果有接待之心,可上岸来。”那鼋即纵身爬上河来。行者叫把马牵上他身,八戒还蹲在马尾之后,唐僧站在马颈左边,沙僧站在右边。行者一脚踏着老鼋的项,一脚踏着老鼋的头,叫道:“老鼋,好生走稳着。”那老鼋蹬开四足,踏水面如行平地,将他师徒四众,连马五口,驮在身上,径回东岸而来。……老鼋驮着他们,躧波踏浪,行经多半日,将次天晚,好近东岸,忽然问曰:“老师父,我向年曾央到西方见我佛如来,与我问声归着之事,还有多少年寿,果曾问否?”原来那长老自到西天玉真观沐浴,凌云渡脱胎,步上灵山,专心拜佛及参诸佛菩萨圣僧等众,意念只在取经,他事一毫不理,所以不曾问得老鼋年寿,无言可答;却又不敢欺,打诳语,沉吟半晌,不曾答应。老鼋即知不曾替问,他就将身一幌,唿喇的淬下水去,把他四众连马并经,通皆落水。咦!还喜得唐僧脱了胎,成了道。若似前番,已经沉底。又幸得白马是龙,八戒、沙僧会水,行者笑巍巍显大神通,把唐僧扶驾出水,登彼东岸。只是经包、衣服、鞍辔俱湿了。

    原来,在唐僧西行的时候,曾受阻通天河,是河中的老鼋将唐僧四众并白马,驮过了大河。当时唐僧十分感激,说道:“老鼋累你,无物可赠,待我取经回谢你罢。”老鼋说:“不劳师父赐谢。我闻得西天佛祖无灭无生,能知过去未来之事。我在此间,整修了一千三百余年,虽然延寿身轻,会说人语,只是难脱本壳。万望老师父到西天与我问佛祖一声,看我几时得脱本壳,可得一个人身。”唐僧一口应承,所以有了此回的一段故事。因为经卷潮湿,上岸之后,晒经的时候,“不期石上把《佛本行经》沾住了几卷,遂将经尾沾破了。所以至今《本行经》不全,晒经石上犹有字迹”。小说中的这些描写,显然是以玄奘去印度返程,在印度河失经的本事想像生发而来。

    再说迦毕试王,此时正在乌铎迦汉荼城,听说玄奘法师到来,亲自赶往河畔迎接,与玄奘一道进城。玄奘在一所寺院中住下,因为要请人往乌仗那国补抄失落水中的饮光部三藏经卷,便在这里停留了五十多天。迦湿弥王听说玄奘法师已经来到近处,也过来会见参拜。

    玄奘与迦毕试王相伴,向西北行走了一个多月,进入蓝波国国境。该国国王率太子等人前来迎接,先让太子回城布置,令都城中的百姓及僧众备办幢幡出城迎候,自己则陪同玄奘,缓缓进发。来到京城近郊,已有道俗数千人,幢幡招展,早在等候,大家簇拥了玄奘,进入城中。玄奘住在一所大寺院里。为表达对玄奘法师的欢迎,国王举办了七十五日的无遮大施。

    由蓝波国国都出发,向正南行,走了十五日,到伐剌拏国(今巴基斯坦邻近阿富汗边境的班努);折向西北行,到阿薄健国;继续西北行,走了二千多里,出当时的印度国境,来到漕矩吒国(今阿富汗加兹尼);然后北行,走五百多里,到佛栗氏萨傥那国(今阿富汗喀布尔附近);东行,进入迦毕试国。迦毕试国王为玄奘举办了七日的大施舍,然后亲自将他送到瞿卢萨谤城,才依依告别。

    玄奘一行向北进发。前方便是艰险难行的大雪山(今兴都库什山著名的塔瓦克山口)。迦毕试国王派出得力大臣,带领了一百多人,准备了充足的粮草,护送玄奘过山。一行人在崎岖的山道上艰难地跋涉,整整走了七日,方才到达山顶。山顶危峰四起,重峦叠嶂,或平或耸,参差万状。马自然是不能骑了,只能策杖而行。又走了七日,来到一处高岭,岭下有一所居住着上百户人家的村子,家家养羊,羊大如驴,这倒令玄奘大开了眼界。这天他们就歇宿在村子里。半夜继续进发,因路途中多有雪涧冰溪,稍不慎便会有坠身丧命之忧,于是请了村子里的人作向导,乘坐着惯行山路的山驼,提心吊胆,总算度过了这道鬼门关。翻过山岭后,检点随行众人,仅剩下了七位僧人、二十多位雇佣以及一头象、十头骡、四匹马。

    次日下山,沿山道盘旋,眼前又现出了另一座山峰。远望皑皑白雪,到达跟前,却原来是一体的白石山岩。这座峰,要算是在玄奘所经过的山中最高的一处了,能看见的是半山腰处云起雪飞,却不知道峰顶更在何处。一行人艰难地爬行,暮色染遍于四周的时候,刚刚到达山顶。寒风凛冽,风刮得很大,想站直身子都很困难。这里地处高寒地带,草木不生,所能见到的,只有望不到边际的层层叠叠的峰笋而已。从西北方向下山,走了几里,才见到一块平地,玄奘一行就在这里安设帐篷,歇宿了一宿。

    天亮了,他们继续往西北方向下山,高一脚,低一脚,磕磕绊绊,足足走了五六天的路程,来到了安怛罗缚婆国(今阿富汗安达拉伯)。在这里停了五天,稍作休整,他们又继续行进,并进入西突厥势力范围。西北方向下山,走了四百多里,到阔西多国(今阿富汗库拉姆河流域以南的南霍斯特地区);继续西北行,又是三百多里的山路,到活国(今阿富汗昆都士),在缚刍河边稍作停留,此为睹货罗的东界,在这里他们见到了统叶护可汗的孙子睹货罗王叶护,到他的衙所休整了一个月,叶护派人护送,让他们随同商队一起东行。走了二日,到瞢健国(今阿富汗东北部巴达克山麓)。东行进入帕米尔高原,走了三百多里山路,到泗摩怛罗国(今阿富汗东北境科克查河南)。这里的风俗,妇女头上带着三尺多高的木角,前有两歧,分别代表着丈夫的父母,上歧表示公公,下歧表示婆婆,先死一方,则去掉相应的一歧,公婆双亡,才将整个木角去掉。从泗摩怛罗国继续东行,走了二百多里,到达钵铎创那国,因为天气严寒、大雪封山,道路被阻,他们在那儿耽搁了一个多月。

    由钵铎创那国向东南行,走了二百多里,来到淫薄健国(今阿富汗东北境哲尔姆附近);继续东南行三百多里,到屈浪拏国(今阿富汗东北境科克查河源头河谷地带);转向东北行,走五百多里山道,到了达摩悉铁帝国(今阿富汗东北境瓦罕地区)。该国盛产良马,体小而健。都城有一所寺院,内有一尊奇异的石雕佛像,像上有金铜圆盖,随游人围绕观瞻而旋转,人停盖亦止,让玄奘百思不得其解。出了该国向北行去,过了尸弃尼国(在今锡克南)、商弥国(今麻斯多),在帕米尔高原大峡谷中走了七百多里,到波谜罗川(今帕米尔河)。河就在两座大雪山的中间,长年风雪不歇,严寒得令人有种窒息的感觉。出了帕米尔河,向东北登山履险,走五百多里,到朅盘陀国(今新疆咯什地区塔什库尔干),该国都城建筑在山岭上,北有徙多河,水东流入盐泽(今罗布泊)。国王为人极聪慧,自称是汉日天种姓。故宫有为纪念童寿论师而修造的寺院。童寿原是怛叉始罗国人,聪颖神悟,才思敏捷,能够日诵经文三万二千言,写经论三万二千言,佛学著作颇丰,当时有东马鸣、南提婆、西龙猛、北童寿,号为“四日”的说法。朅盘陀国的先王正是因为仰慕童寿的大名,帅军出征怛叉始罗国,才将童寿“请”到了这里。

    玄奘等人继续东行,在第五日,遭遇了强盗,同行的商人们仓皇纷乱地向山上逃命,玄奘运载经像的大象被逐受惊,入水溺死。盗贼散去后,玄奘与商队继续东进,冒寒履险,走了八百多里,出了帕米尔高原,来到乌铩国(今新疆莎车地区)。改北行,走了五百多里,到佉沙国(今新疆喀什疏勒一带)。

    按照玄奘返程的计划,原本要到高昌,去践行他来时与高昌王的约定。这时遇到了一个于阗国的商队,其中有位叫马玄智的高昌人,告诉玄奘,高昌已被大唐灭掉,麴文泰也于贞观十四年惊忧而死。于是,玄奘取消了前往高昌的计划,改东南行,走了五百多里,渡过徙多河,翻越了一座高山,到了斫句迦国(今新疆叶城)。从此东行八百多里,到瞿萨旦那国(即于阗,今新疆和田)。

    于阗处在半沙碛地带,适宜种植谷子,盛产氍毹、细毡、*绸、白玉、黑玉,是个讲究礼仪、尚学好乐、风仪齐整的地区。该国崇重佛教,有寺院上百所,僧众五千余人,多信奉大乘佛教。国王雄智英武,尊贤重德。传说他的祖上为无忧王的太子,原在怛叉始罗国,后被逐出,到了大雪山的北部,以游牧为生,遂建都城于此。太子艰于子嗣,也常为此烦恼。一次,他去了毗沙门天庙祷告,得神灵启示,在庙中神像的额头上剖出了一个男婴。此时庙前土地上也生出一种奇味,甘甜芳香,如同乳汁,太子便用这奇味哺养孩子。此子长大,便做了国王。今王即此神子的后人。因为其先人乃地乳养大,所以于阗的正音即为地乳国。

    唐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岁初,玄奘来到了于阗边城勃伽夷城,并在这里停留了七日,四处观礼。城中有尊佛像,高七尺余,头戴宝冠,容颜丰满。据说,此像原在迦湿弥罗国,是后来被请放到了这里的。故事讲道:从前迦湿弥罗国有位僧人,染了重症,快死的时候,想吃块米饼。有位法师放出天眼,看见瞿萨旦那国有,便运起神通,弄了些米饼过来。僧人吃了,十分高兴,便一心想要转生此国。僧人死后,果然转生为瞿萨旦那国王子。他继位之后,才略骁雄,志在开疆拓土,于是起兵逾雪山,征伐迦湿弥罗国。兵临城下,大敌当前,迦湿弥罗王整备兵马,准备迎战。法师过来说:“不劳大王兵刃,凭僧人三寸不烂之舌,自可以退他百万雄兵。”法师只身到了瞿萨旦那国军前,向国王讲起了他的前世因缘,并出示他前生的旧衣。瞿萨旦那国王心生惭愧,于是和迦湿弥罗国王结为友好,并请了他前生供奉过的佛像回国供养。瞿萨旦那国王率领他的大军,带了佛像返国,到勃伽夷城时,佛像再不能移动,便在这里修造了寺院供养。

    也就在玄奘到达勃伽夷城的第七天,于阗王得到了消息,亲自来到边城,迎接礼拜。参见之后,国王留下太子在这里侍奉,自己则先回了都城。玄奘与于阗王子在后日起程,走了两天,便遇到于阗王派出前来迎接的达官显贵。此地离都城尚有四十里,天色已暗,他们只得暂停歇宿。次日,到了都城,于阗王率领道俗众人,音乐香花,早在路旁迎候。进入城中,玄奘被安置在一所小乘佛教的萨婆多寺。城南十多里处有一所大的寺院,乃于阗国先王为纪念毗卢折那阿罗汉修造。

    玄奘应于阗王的挽留,暂时住下。他还有不少的事情要做。一方面,渡印度河时失去的经卷尚未补齐,他便命人前往屈支、疏勒访求经卷,以便补足;另一方面,大象淹死,所携回的众多经像运送不便,需要备办相应的运载工具;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出国时未得允许,私自出境,今日归来,总需要取得事后的合法,这对于日后的译经弘道能得到保障,也不可或缺。于是,趁着于阗商队就要进京的便利,事不宜迟,玄奘当即斟酌,写下了上奏大唐朝廷的表文:

    沙门玄奘言。奘闻马融该赡,郑玄就扶风之师,伏生明敏,晁错躬济南之学。是知儒林近术,古人犹且远求,况诸佛利物之玄踪,三藏解缠之妙说,敢惮途遥而无寻慕者也。玄奘往以佛兴西域,遗教东传,然则胜典虽来而圆宗尚缺,常思访学,无顾身命。遂以贞观三(当为“元”之误——作者注)年四(八)月,冒越宪章,私往天竺。践流沙之浩浩,陟雪岭之巍巍,铁门巉崄之途,热海波涛之路。始自长安神邑,终于王舍新城,中间所经五万余里。虽风俗千别,艰危万重,而凭恃天威,所至无鲠。仍蒙厚礼,身不苦辛,心愿获从,遂得观耆阇崛山,礼菩提之树,见不见迹,闻未闻经,穷宇宙之灵奇,尽阴阳之化育,宣皇风之德泽,发殊俗之钦思,历览周游一十七载。今已从钵罗耶伽国经迦毕试境,越葱岭,渡波迷罗川归还,达于于阗。为所将大象溺死,经本众多,未得鞍乘,以是少停,不获奔驰早谒轩陛,无任延仰之至。谨遣高昌俗人马玄智随商侣奉表先闻。

    可以说表文写得滴水不漏,既为自己当年的“偷渡”出境,向朝廷承认了错误,给朝廷一个下台的台阶;同时,对自己不曾耗费朝廷丝毫的国帑,历经艰险,九死一生,不仅取来了可以教化百姓的经文,还替大唐做了多年的义务宣传员、宣德使,作了适当的表白。其实,就在玄奘辞别戒日王踏上返程不久,戒日王便已经派出了使者,于当年抵达长安通好。在大唐朝廷,戒日王的使者很自然提起了曾经在印度风光无限的玄奘,因此,可以说在玄奘回来之前,唐朝的君臣们已经先自享受了由玄奘为大唐挣得的荣光。玄奘今日载誉而归,未进国门,又先向朝廷请示禀报,大唐天子之欣喜欢迎,正在情理之中。

    小说《西游记》里的唐僧,是奉旨往西天取经的,正如作品中所写:“原来那太宗自贞观十三年九月望前三日送唐僧出城,至十六年,即差工部官在西安关外起建了望经楼接经,太宗年年亲至其地。恰好那一日出驾复到楼上,忽见正西方满天瑞霭,阵阵香风。……呆子挑着担,沙僧牵着马,行者领着圣僧,都按下云头,落于望经楼边。太宗同多官一齐见了,即下楼相迎。”而历史人物玄奘,此时仍然是私越国境归来,还在等待着朝廷的恩赦,以求得事后的合法,实现身份的转换。等待是令人备受煎熬的,但他也只能耐心地等待,等待,再等待。

    在等待朝廷消息的日子里,玄奘应于阗国僧俗的邀请,为他们讲说了《瑜伽》、《对法》、《俱舍》、《摄大乘论》等经论。七八个月后,大唐来人了,唐王朝的使者带来了朝廷的诏书,果然是一团和气:“听说法师到异国访道,今已归来,欢喜无量,可即速前来,与朕相见。同行僧人中有解得梵语及经义者,也任其同来。朕已经命于阗等道,使诸国护送法师,人力车马自不成问题。敦煌地方官员在流沙迎接,鄯善在沮沫迎接。”终于有了朝廷的消息,终于得到了朝廷的承认,玄奘心中的那种兴奋,难以名状,人逢喜事精神爽,他不想再有任何的耽搁,决定马上动身。既有了大唐朝廷的旨意,于阗王更不敢怠慢,赠送的路费也格外丰厚。

    玄奘很快上路了,一路东行,走三百余里,到古战地;再行三十余里,到媲摩城(今新疆策勒县以北);进入戈壁大漠,走了二百多里,到泥壤城(今新疆民丰县北一百多公里);进入流沙地带,狂风飞沙依旧,不毛之地仍然,但凯旋时有了官方的护送,得到了朝廷的认可,感觉中较之来时,已经有了云泥之判、天壤之别。行走四百余里,到睹货罗故国;又行六百多里,到折摩驮那故国(今新疆切末);改东北行,走了千余里,到达楼兰(今新疆若羌县境)。

    在沙州,玄奘再次上表朝廷,报告行程。当时太宗皇帝正在洛阳,见到表文,知道玄奘已经不远,遂命西京留守左仆射梁国公房玄龄责成有关方面,迎候接待。玄奘听说太宗皇帝即将御驾征辽,担心不能在出征前见驾,于是星夜兼程,倍途而进,以最快的速度,赶向京城。

    唐太宗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正月二十四日,玄奘风尘仆仆,风霜满面,到达了长安西郊的漕上。房玄龄得知消息,立刻派右武候大将军侯莫陈实、雍州司马李叔昚、长安县令李乾祐前往迎接,玄奘遂从漕上入住都亭驿。

    正月二十五日,玄奘在有关官员的陪同下,进入长安,所带回的经像等,据杨廷福《玄奘年谱》罗列,计有:

    大乘经二百二十四部;

    大乘论一百九十二部;

    上座部经、律、论一十五部;

    大众部经论一十五部;

    三弥底部经、律、论一十五部;

    弥沙塞部经、律、论二十二部;

    迦叶臂耶部经、律、论一十七部;

    法密部(即法藏部)经、律、论四十二部;

    说一切有部(即萨婆多部)经、律、论六十七部;

    因明论三十六部;

    声明论一十三部。

    共五百二十夹,六百五十七部。

    如来肉舍利一百五十粒。

    摩揭陀国前正觉山龙窟留影金佛像一躯,通光座高三尺三寸。

    拟婆罗痆斯国鹿野苑初转法轮像刻檀佛像一躯,通光座高三尺五寸。

    拟憍赏弥国出爱王思慕如来刻檀写真像刻檀佛像一躯,通光座高二尺九寸。

    拟劫比他国如来自天宫下降宝阶像银佛像一躯,通光座高四尺。

    拟摩揭陀国鹫峰山说法华等经像金佛像一躯,通光座高三尺五寸。

    拟那揭罗喝国伏毒龙所留影像刻檀佛像一躯,通光座高尺有五寸。拟吠舍釐国巡城行化刻檀像等。

    二十八日,大会朱雀街,护送经、像到弘福寺,可谓万人空巷,盛况空前。根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的描述,从朱雀街直到弘福寺山门,几十里长的道路,摩肩接踵,都城中的百姓士子、内外官僚,列道两旁,伫立瞻仰,以致地方上为了维持秩序,只能严令就地烧香散花,不得移动,以避免出现混乱的局面。

    但就在万人喧阗之际,载誉归来的取经功臣玄奘法师,“虽逢荣问,独守馆宇,坐镇清闲,恐陷物议,故不临对”(《续高僧传·玄奘传》)。“乘危远迈,杖策孤征”的玄奘,还没有见到当朝天子唐太宗,他最看重的事业——译经工作也还没有任何的眉目,他不愿意节外生枝,不希望因为过分的张扬,炫耀自我,惹出什么是非,误了自己未来的大事。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