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僧万回与长安佛教

作者:出处:
分享到:

 
    一、问题的提出
    宋敏求《长安志》中有一条资料颇引人注意。此即《长安志》卷10醴泉坊东南隅太平公主宅下《注》云:“宅北有异僧方回宅,太平公主为造之。”①据《长安志》卷10、《唐两京城坊考》,醴泉坊,乃朱雀门街之西第三街街西自北向南之第四坊。此言太平公主尝在己宅之北为神异僧人万回造宅。正如辛德勇所言,此处“方回”,应即“万回”笔讹②。因为这得到以下两条材料的支持。《太平广记》卷92《万回》引《谈宾录》及《两京记》云:“太平公主为造宅于己宅之右。景云中,卒于此宅。”《宋高僧传》卷18《唐虢州阌乡万回传》:“太平公主为造宅于怀远坊中,与主宅前后尔。”怀远坊,乃朱雀门街之西第三街街西自北向南之第七坊。据此可知,太平公主为万回所造之宅在怀远坊,此怀远坊当距太平公主所居之醴泉坊不远。宋陈思撰《宝刻丛编》卷7著录《唐万回神迹记》则云:“玄宗为营居室于醴泉里。”可见,当时身为公主的太平及身为明主的玄宗,都尝在长安醴泉坊一带为此一名为万回之异僧营居室、造宅第。万回竟为何方僧人,何以会如是受到帝王尊宠?他与长安佛教的关系如何?这是本篇要讨论的问题。

    二、万回之生平事迹

    万回素以预知未来之神通显于世。关于他的故事甚多,被广泛记载于《谈宾录》《两京记》《开天传信记》《宋高僧传》卷18《唐虢州阕乡万回传》、新旧《唐书》《释氏稽古略》卷3等,然神话传说居多,兹总合诸家记载,略述其事迹如下。

    (一)万回之出生地

    万回,虢州阌乡人,俗姓张氏。关于其生年,仅《释氏稽古略》卷3谓万回“大宗贞观六年五月五日,生虢州阌乡。初,母祈于观音像而因娠回。回生而愚,八九岁乃能语。父母亦以豚犬畜之”。

    (二)万回名称之由来

    关于万回名称之由来,诸家记载大同小异。《太平广记》卷92《万回》引《谈宾录》及《两京记》如是说:

    回兄戌役于安西③,音问隔绝。父母谓其死矣,日夕涕泣而忧思焉。回顾父母感念之甚,忽跪而言曰:“涕泣岂非忧兄耶?”父母且疑且信,曰:“然。”回曰:“详思我兄所要者,衣裘、糗粮、巾履之属,请悉备焉,某将往之。”忽一日,朝赍所备而往,夕返其家。告父母曰:“兄平善矣。”视之,乃兄迹也,一家异之。弘农抵安西,盖万余里。以其万里回,故号曰万回也。

    关于万回此“万里回”之神迹,《宋高僧传》之作者释赞宁于万回本传末有论述,采用“系”“通”之法以申明作者之旨意。如《宋高僧传》卷18《唐虢州阌乡万回传》末如是说:

    系曰:日行万里,非人必矣。为鬼神邪?为仙术邪?通曰:观行知人,回无邪行,非鬼神也。无故作意,非仙术也。此得通耳。故《智度论》中此通有四:一身能飞行,如鸟无碍;二移远令近,不往而到;三彼没此出;四一念能至。或曰:四中回具何等?通曰:俱有哉,故号如意通矣。《瑜伽论》神境同也。云或罗汉有大堪,能现三神变焉。

    观此可知,释赞宁认为万回能“日行万里”,乃是因为他已得神通中之如意通,或曰神足通。赞宁以《大智度论》及《瑜伽师地论》所言之六通之一的神足通为教理阐释之依据。神足通,又作如意足通、变神足、神境智通、神境智证通、身通。乃属佛教五通之一,六神通之一。神通原是印度的一般信仰,后来在佛法中渐渐流行,并被视为诸佛菩萨用作度众的方便法门之一④。在习惯于神教意识的一般信众中,由于对佛存有神奇的想法⑤,故神通也一直被视为一种神奇变化的法术。一般而言,神通有六种,称为“六神通”,即:神足通、天耳通、知他心通、宿命通、天眼通、漏尽通⑥。就化他而言,唯言神足通、天耳通、知他心通、宿命通、天眼通,称为五通;就自证而言,则加言漏尽通,称六通⑦。释赞宁所引的《大智度论》及《瑜伽师地论》这两部书都谈到何谓如意通的问题,如《大智度论》卷5谈到“漏尽通”之外的前五通时说:

    如意、天眼、天耳、他心智、自识宿命。云何如意?如意有三种:能到、转变、圣如意。能到有四种:一者身能飞行,如鸟无碍;二者移远令近,不往而到;三者此没彼出;四者一念能至。转变者,大能作小,小能作大,一能作多,多能作一,种种诸物皆能转变。外道辈转变极久,不过七日。诸佛及弟子转变自在,无有久近。圣如意者,外六尘中,不可爱不净物,能观令净。可爱净物,能观令不净,是圣如意法,唯佛独有。是如意通从修四如意足生,是如意足通等,色缘故次第生,不可一时得。⑧

    引文中提到的五通是:如意、天眼、天耳、他心智、自识宿命。其中“如意”,即神足通⑨。《大智度论》将如意分为三种:能到、转变、圣如意。能到又细分为“身能飞行”、“移远令近”、“此没彼出”、“一念能至”四种表现形式,并认为佛及弟子在神足通方面的能力优胜于外道。释赞宁对“万里回”之奇事从佛教神通经论的角度作了解释:万回被视为获得如意通(神境智作证通)的人物。

    (三)万回与玄奘

    关于万回与玄奘相遇事,见载于《谈宾录》及《两京记》《宋高僧传》卷18《唐虢州阌乡万回传》《景德传灯录》卷27《禅门达者虽不出世有名于时者一十人见录》、宋陈思撰《宝刻丛编》卷7著录《唐万回神迹记》注等文献。例如《太平广记》卷92《万回》引《谈宾录》及《两京记》说:

    先是,玄奘法师向佛国取经,见佛龛题柱曰:“菩萨万回,谪向阌乡地教化。”奘师驰驿至阌乡县,问此有万回师无,令呼之,万回至,奘师礼之,施三衣瓶钵而去。《宋高僧传》卷18《唐虢州阌乡万回传》则较详,云:

    贞观中,三藏奘师西归云:天竺有石藏寺。奘入时见一空房。有胡床锡杖而已。因问此房大德,咸曰;此僧缘阙法事,罚在东方,国名震旦,地号阌乡。于兹万回矣。奘归求见回。便设礼问西域,宛如目瞩。奘将访其家。回谓母曰:有客至,请备蔬食。俄而奘至。神异之迹,多此类也。

    《宋高僧传》万回本传所据之材料当是徐彦伯所撰《唐万回神迹记碑》(开元二十五年)。

    (四)万回的语事多验

    万回有预知未来之法术,记载万回事迹之文献多盛称之。总括而言,有此五项:一是则天朝张易之伏诛事,《太平广记》卷92“万回”条引《谈宾录》及《两京记》云:“后则天追入内,语事多验。时张易之大起第宅,万回常指曰:‘将作。’人莫之悟。及易之伏诛,以其宅为将作监。”二是对韦后及安乐公主之预知:“(万回)常谓韦庶人及安乐公主曰:‘三郎斫汝头。’韦庶人以中宗第三,恐帝生变,遂鸩之,不悟为玄宗所诛也。”⑩郑綮《开天传信记》则对安乐事有细述,说:“安乐公主,上之季妹也,附会韦氏,热可炙手,道路惧焉。万回望其车骑,道唾曰:‘血腥不可近也。’不旋踵而灭亡之祸及矣。”(11)三是预知睿宗必做天子事,云:“睿宗在藩邸时,或游行人间,万回于聚落街衢中高声曰:‘天子来。’或曰:‘圣人来。’其处信宿间,睿宗必经过徘徊也。”(12)《开天传信记》《宋高僧传》卷18《唐虢州阌乡万回传》记同。四是对惠庄太子未来之占相,云:“惠庄太子,即睿宗第二子也,初则天曾以示万回。万回曰:‘此儿是西域大树精,养之宜兄弟。’后生申王,仪形魁伟,善于饮啖。”《宋高僧传》卷18《唐虢州阌乡万回传》也云:“惠庄太子,乃睿宗第二子也。天后曾抱示回,曰:‘此儿是西域大树精,养之宜兄弟也。’”万回为惠庄太子占相之事颇著名,广泛流传,在《旧唐书》卷95《睿宗诸子传》《新唐书》卷81《三宗诸子·惠庄太子撝》《唐会要》卷4《杂录》等书都有载述。五是对玄宗做天子时限之预知,《宋高僧传》卷18《唐虢州阌乡万回传》对此详记之:“玄宗潜龙时,与门人张暐等同谒。回见帝甚至亵黩,将漆杖呼且逐之,同往者皆被驱出。曳帝入,反扃其户,悉如常人,更无他,重抚背曰:‘五十年天子自爱,以后即不知也。’张公等门外历历闻其言,故倾心翼戴焉。五十年后,盖指禄山之祸也。”《释氏稽古略》卷3略记云:“玄宗在藩邸,尝私谒回,回抚其背曰:‘五十年太平天子,可自爱。’”

    总上可见,万回对于来事的先觉或预知之术颇得长安皇族阶层尊崇,历则天、中宗、睿宗、玄宗朝而不衰。万回的预知能力除了甚得皇族阶层的尊崇外,还得到当时长安士庶的礼拜。《宋高僧传》卷18《唐虢州阌乡万回传》(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之三同)详细记载了万回对崔玄暐事件之先觉:

    先是天后朝任酷吏行罗织事,官稍高隆者日别妻子。博陵崔玄暐位望俱极,其母庐氏贤而忧之曰:“汝可一日迎万回,此僧宝志之流,可以观其举止,知其祸福也。”乃召到家,母垂泣作礼,兼施中金匕筯一双。回忽下阶,掷其匕筯向堂屋上,掉臂而去。一家谓为不祥。经数日,令升屋取之,匕筯下得书一卷;观之,乃谶纬书也,遽令焚之。数日,有司忽来其家,大索图谶,不获,得雪。时酷吏多令盗投蛊道物及伪造秘谶,用以诬人,还令诬告得实,屠戮籍没其家者多。崔氏非圣人掷匕筯,何由知其伪图谶也。
    
    《宋高僧传》卷18《唐虢州阌乡万回传》又载万回对当时士流之预见事:

    时崔日用、武平一、宋之问、沈俭期、岑羲、薛稷皆肃揖,郑重问讯。诸公曰:“各欲求圣一言以定吉凶。”(回)抚沈背曰:“汝真才子。”沈不胜其喜曰:“圣人与我受记,诸子不可更争。”又谓武曰:“与汝作名佛童,当无忧也。”  目羲稷有不善之色,岑以马避之,目稷云:  “此多是野狐,其言何足惧也?”乃顾云:“汝亦不免。”及羲稷之诛,人益贵重。

    文中提到的崔日用、武平一、宋之问、沈佺期、岑羲、薛稷等诸公皆当时名臣。《太平广记》卷92《万回》引《谈宾录》及《两京记》说:“景龙中,(万回)时时出入,士庶贵贱,竞来礼拜。”可以说,逮至唐中宗景龙年间,万回颇得上下礼遇,反映了当时长安士庶社会对万回预知法术的迷恋。

    (五)万回与禅宗

    现存禅籍材料还言及万回与当时禅宗的关系。如《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拈古请益录》卷下:

    国师(神秀)报龄一百有七,当葬旧山。天子送至午桥而决,王公大臣至伊水而别。卒哭,设大会于龙华寺,饭缁白八千人,度僧二七员。二祥于西明办事如前会。万回法云公,乞施后宫,手举珍异,以侑其供。燕公张说,报师资礼。门人普寂、义福,并为朝野所重。……如义福者,初参大通(神秀),通与语,乃称湿土近水,干木易然。万回法云公,执福手叮咛曰:“深入妙觉,广度众生,当勉旃。”

    此条材料言及二事:一谓神秀灭度后,万回乞以财施后宫,广作佛事;二言万回勉励神秀弟子义福以行化为要务。此条材料所述二事皆因袭唐人记载。前一事见载于《张说之文集》卷9《唐玉泉寺大通禅师碑铭并序》(13),云:“初禅师(神秀)形觧东洛,相见南荆。白雾积晦于禅山,素莲寄生于坐树。则双林变色,泗水逆流。至人违代,同符异感。百日卒哭也。在龙花寺设大会,八千人度二七人。二祥练缟也。咸就西明道场,数如前会。万回菩萨乞施后宫,宝衣盈箱。珍价敌国,亲举宠费,侑供巡香。其广福博因,存没如此。”后一事则见载严挺之《大智禅师碑铭并序》(14),中云圣僧万回遇见义福禅师,“谓众人曰:‘宏通正法,必此人也。”’此言万回对义福禅师必于未来弘扬佛法事之预知。宋儋《大唐嵩山会善寺故大德道安禅师碑并序》(15)则言及万回与惠安禅师的交往。安禅师尝与神秀俱学于弘忍大师,后居嵩山会善寺传法。宋儋碑文言万回对安禅师灭度事的预知:

    惟景龙二年二月三日中夜,禅师忽而命门弟子等谓曰:“惊波洋洋,即生而亡。人代汤汤,共斯为常。无依缘报建,缘报谢灭。二百之后,当以驿以山,无庵无庙,深以林莽因之。野火寻焚而灭,惟吾之初愿也。……”越五日将尽,□□万回大师自京驰寄披纳,宣意相喻。至八日,乃阖户去人,卧胁累足而灭。询诸耆宿,盖云禅师生于大随(隋)开皇四年,灭于有唐景龙二年,春秋得百有廿余岁矣。

    对安禅师的灭度时间,《宋高僧传》卷18《唐嵩岳少林寺慧安传》《景德传灯录》卷4《第三十二祖忍大师,第一世旁出法嗣》皆作“景龙三年三月”。由上可见,万回与以神秀、义福为代表的禅宗北宗一系以及从弘忍受法的禅僧惠安都曾发生过联系,或对其未来弘法之预知,或对其灭度之先觉。由是之故,后代禅籍如《景德传灯录》卷2、《祖庭事苑》卷6等多将万回事迹载录,以之为以神通显于世的代表,并对其事迹有增益,如《祖庭事苑》卷6云:

    (万回)师所制偈颂,流落人间,罕有得者。《宗镜录》尝引一偈云:“黑白两忘开佛眼,不系一法出莲丛。真空不坏灵智性,妙用恒常无作功。圣智本来成佛道,寂光非照自圆通。”

    案,此万回所制偈颂载在《宗镜录》卷19,云:“如万回和尚歌云:‘黑白两亡开佛眼,不系一法出莲丛。真空不坏灵智性,妙用恒常无作功。圣智本来成佛道,寂光非照自圆通。’”此诗偈不见于唐文献,盖五代北宋初人托名之作耳。

    (六)万回与宫人

    唐人记载称,唐朝皇帝尝赐两位宫人服事万回,此事见于以下四条材料:

    上知万回非常人,内出二宫人,日夕侍奉,特敕于集贤院图形焉。(郑綮《开天传信记》)
    
    自高宗末天后时,常诏入内道场,赐绵绣衣裳,宫人供事。……帝愈知回非常人也,出二宫人日夕侍奉之,特敕于集贤院图形焉。(16)

    则天垂拱四年,太后延回入宫,赐以锦衣,令宫女给侍。……中宗神龙二年,赐回号法云公。睿宗景云二年十月,诏回入宫,馆于集贤院,给二美人奉事之。(17)

    (回)颇有神异。仍赐绵绣衣服,宫人供侍焉。(18)

    总上可见,万回在则天垂拱四年(688)已享有“宫人供事”之制,并延续至睿宗朝。《宋高僧传》卷18《唐虢州阌乡万回传》“二宫人”,江北刻经处刻本(简称扬州本)、《大正藏》本“宫”作“官”。何按,应作“宫”。唐人诗可以为证。皎然《万回寺》(19):“万里称逆化,愚蠢性亦全。紫绂拖身上,妖姬安膝前(一作边)。见他拘坐寂,故我是眠禅。吾知至人心,杳若青冥天。”所谓“紫绂拖身上,妖姬安膝前”两句,前句当指万回被“诏入内道场,赐绵绣衣裳”事,后一句当指上赐二宫人侍奉万回事,盖皎然之时代,万回故寺已有此类造像。

    (七)万回之葬地

    关于万回之葬地,《景德传灯录》卷27《禅门达者虽不出世有名于时者一十人见录》:“万回法云公者,虢州阌乡人也。……景云二年(20)辛亥十二月八日,师卒于长安醴泉里,寿八十。……三年正月十五日,窆于京西香积寺。”《类编长安志》卷之5“寺观”部“香积寺”条云:“《城南记》张注曰:‘乃唐永隆二年建。石像尚多。’太平兴国三年,改为开利寺。交水在香积寺之西南。旧有香积堰,水入城中,沘贼之乱,坏龙首、香积二堰,以治其流,龙首复流,香积堰废。中有万回塔砖,(21)中裂。……开元二十五年,万回弟子妙门(22)。”(23)据此则知,香积寺内有万回塔,王昌龄《香积寺礼拜万回平等二圣僧塔》(24)可证:“真无御化(一作北)来,借(一作昔)有乘化(一作花)归。如彼双塔内,孰能知是非。愚也骇苍生,圣哉为帝师。当为时世出,不由天地资。万回主(一作至)此方,平等性无违。今我一礼心,亿劫同不移。肃肃松柏下,诸天来有时。”

    三、万回与长安圣僧信仰之文化背景

    前文所论,万回生前即被视为“所为多异”的神奇人物,他以预知术而声闻朝野。“高宗延之禁中,中宗号之曰玄通大居士(25),封法云公,玄宗为营居室于醴泉里,后追赠司徒,封号国公(26),博得数朝帝王隆礼。崔湜奉敕撰于太极元年(712)十二月的《唐玄通大居士张万回墓志》(27),徐坚撰于开元十年(722)的《唐万回法师碑》(28),唐杨伯成于开元二十五年(737)所撰《唐万回神迹碑阴记》(29),苏颋所撰《玄通大居士法云公赠司徒号国公万回大师赞》(30)等,都表明万回在士庶社会中的影响,然而对于此一神异人物的崇信由于宗教文化环境的变迁,在宋代已变得怪诞不可理解。如欧阳修在《集古录》卷6《唐万回神迹记碑》(开元二十五年)中说:“右万回碑,徐彦伯撰,其事固已怪矣。玄宗英伟之主,彦伯当时名臣也。而君臣相与尊宠,称述之如此。欲使愚庸之人不信不惑,其可得乎?”(31)其意盖谓,唐代君臣对如万回这种怪异人物的崇信深刻影响了普通民众的信仰世界。为了说明万回事迹在当时流传众口的形成原理,我们有必要将神通理论的完备、唐初长安佛界对神通理论的关注,以及唐高宗、武后朝以还对圣僧的崇拜等现象联系起来加以考察。

    神通理论早在唐前已有传译,据僧祐《出三藏记集》卷2《新集条解异出经录第二》《新集撰出经律论录第一》及同书卷9《菩萨善戒菩萨地持二经记第四》,当时即有两本佛经“明义相类,根本似是一经”,它们是《菩萨地持》8卷和《菩萨善戒》10卷。前者由昙无谶译于北凉玄始七年(418)十月初一日(晋安帝世),后者则由求那跋摩译于宋文帝元嘉八年(431)之后(32)。据《大唐内典录》卷5、《开元释教录》卷8,玄奘法师又于贞观二十二年(648)五月十五日翻译了相关内容,这就是载入《瑜伽师地论》卷37的《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威力品第五》。玄奘法师所译,可谓对诸佛菩萨神通威力最完整的论述。此品认为诸佛菩萨神通威力,即所谓六神通:一者神境智作证通,二者随念宿住智作证通,三者天耳智作证通,四者见死生智作证通,五者知心差别智作证通,六者漏尽智作证通,是名神通威力。对于佛菩萨六通之一的“神境智作证通”(33),玄奘译本谓略有二种:一者能变通,二者能化通。认为佛菩萨神境智通中之能变神境智通有十八变(此不同于旧译之十六变或十三变),此十八变为:一、振动,二、炽然,三、流布,四、示现,五、转变,六、往来,七、卷,八、舒,九、众像入身,十、同类往趣,十一、显,十二、隐,十三、所作自在,十四、制他神通,十五、能施辩才,十六、能施忆念,十七、能施安乐,十八、放大光明。如是等类,皆名能变神境智通。这无疑使得大乘经典中对有关神足通的描写在种类、内容上更加丰富神奇,引起中土僧侣阶层的极大兴趣,并在载籍中得到大量引述。

    首先是开始用变神足理论分析佛教文学的典范作品(34)。这一点,在中土僧俗有关佛经的注疏中有较突出的反映。典型的是窥基对被称为佛教文学典范的《维摩诘经》的注疏本——《说无垢称经疏》。在此疏中,窥基在“经起所因”门之四谈到如来威德之大,指出此经显示了佛及维摩诘的神通威力。并认为《维摩诘经》中的一些故事场景呈现了圣者的十八种神变(此十八种变属如来六神通之中的神境智作证通,即前述神足通)。《维摩诘经》共十四品,表现佛及维摩洁神通变化的情节主要集中在《序品(佛国品)》《文殊师利问疾品》《不思议品》《观众生品》及《香积佛品》。在《说无垢称经疏》卷1,窥基采用玄奘译本所提及的神足通十八变理论对这些故事情节进行归类和解说,认为《维摩诘经》中有些神变的表现形式具有兼容性,如《序品》中之宝积献益情节既可归于十八变中之第五“转变”,亦可归属十八变中之第八“舒”;《不思议品》中的灯王遣座既属个八变中之第六“往来”,亦属第十三之“所作自在”。《观有情品》中之“此室常现一切佛土功德庄严”,既是转变,亦属众像入身。在中土佛教史上,用神足通十八变理论对佛教文学作品进行解说尚属首次。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时期,因受神通观念的影响还出现了众多为普及佛教、弘扬神通信仰而编撰的论著。其中具代表性的有以下数种:

    1.释道宣于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夏六月二十日,于终南山北酆阴之清宫精舍集《集神州三宝感通录》3卷载录神僧圣寺事迹,又于高宗乾封二年(667)仲春于终南山撰成《律相感通传》。又作《续高僧传》,立《感通》篇。这些论著在某些方面彰显了神通的威力。其《释迦方志》卷上《遗迹篇》记“昔有二贫人,各施一金钱,共画一像,请现神变。像即现,胸以上分为两,身下合为一”,又《释迦谱》提及用魔法变出一棵树的故事,并说“此变乃是劳度差作”(35),反映出神变和神变艺术的结合。

    2.释道世于唐高宗总章元年(即高宗乾封三年,668)三月三十日完成释家类书《法苑珠林》一百卷的纂集,于本书卷28设《神异篇》,卷32设《变化篇》,其中后者有三部:述意部、通变部、厌欲部。在述意部云“所以放大光明、现诸神变者,此应十方诸大菩萨将绍尊位者耳”,又厌欲部末颂曰:“大圣神变,随事启蒙。服以邪道,化现神通。”凡此皆表明:其“变化”之名义实乃神通或神变。又道世在《变化篇》三部中皆引述佛经中神变故事,又在最后附以中土表现神异事件的“感应缘”故事二十五例——这些故事采自《搜神记》《异苑》《幽明录》《齐谐记》《广州记录》《山海经》《述异记》《续搜神记》《洛阳寺记》——被称为“能变”或“变”,首次将中土感应缘与印度变化故事并置编排。其称之为“能变”,显然是直接因袭玄奘译本中六通之一的“神境智作证通”  (即旧译变神足)中的“能变通”观念。

    3.高宗永隆二年(681)辛巳,沙门释复礼,因太子文学权无二,述释典稽疑10条,用以问礼,请令释滞。礼遂为答之,撰成2卷,名曰《十门辩惑论》。我们注意到,在这部“宾主酬答,剖析稽疑”的佛教论著里,释复礼将《通力上感门》列为“十门辩惑”之第一门,并在此一门中大谈维摩诘“掌运如来”之神力及其缘由(36),可见其对神足通之倚重。

    4.范晔《后汉书》卷88《西域传论》言及“佛道神化”之事,云天竺国“神迹诡怪,则理绝人区,感验明显,则事出天外”,又云佛法有“好大不经,奇谲无已”的神通特质。对此诸句,唐代李贤等皆征引《维摩诘所说经》之《不思议品》(“借座灯王”“手接大千”)与《佛国品》(宝积献盖)表现维摩诘及佛陀神力的经文以注释之。

    这些记载多盛赞圣者的神通威力,无疑暗示了佛教信仰通俗化的一种转向。它表明,在唐代初年,中国僧俗开始关注神足通这一佛教观念所具有的宗教意义:一是“引诸众生入佛圣教”,二是“惠施无量受苦众生”(37)。而万回日行万里之说当据神足十八变之理论撰造。当然,以上这些论著的产生也与唐高宗、武后朝以还对圣僧现象的祟重有关。正如唐人刘肃所言:“及高宗崩,四方多说怪妄,以为祥瑞。”(38)武后、中宗成为这种风气的肇端者。由于对佛教符谶的重视,武后对能知未来的僧人、道士特为信重。前文所论,自高宗末,武后时常诏万回入内道场,赐锦绣衣裳,宫人供养。据《朝野佥载》,大足中,有妖妄人李慈德,自云能行符书验,则天于内安置。道士罗公远因“有异见,言事皆中”,则天“敕追入京”。中宗神龙二年,敕万回禅师赐号法云公圆通大士(39),三年,敕高安令崔思亮往泗州迎僧伽大师,师既至,尊为国师,出居荐福寺,帝及百僚皆称弟子。及其以景龙四年三月二日灭度后,“孝和皇帝申弟子礼,悼大师之情”(40);玄宗开元三年,诏一行禅师入见,帝谘以安国抚民之道,及出世法要,称为天师,一行预知帝有当归之谶(41)。天宝中,法津禅师因为“悬鉴来事,见重时君”(42)。凡此表明:自高宗朝后直至玄宗朝,均对具神通道力的僧人(尤其是言必谶记、预知祸福者)特加礼数。对符瑞谶语的趣好成为时尚,波及社会各阶层,在这种社会风尚下,僧侣术士,皆以神通术取悦人主,佛教的方伎化或道教的神通化成为这一时期统治者趣尚之所在。能拯拔现实疾苦、息灾增益、对人事具有睹微知幽之神力的僧人,重新受到民众的归信和尊宠。其事迹日趋神化,被称为“神僧”或“圣僧”(43),不仅如此,在唐代,其追随者的故事也被神化(44)。表现之一是:有奇术之人的故事在社会上盛传(45),如万回一日往返万里,僧一行之门水西流,不空与罗公远同祈雨互校功力、泗上僧伽,十九类身之应现等反映僧侣神通的怪异之事亦大传众口(46)。万回被视为获得变神足(如意通、神境智作证通)的人物,开元二十五年五月,徐彦伯撰《唐万回神迹记》(47),揄扬其事。与此相伴的现象是,由于观世音信仰的流行,民间信众对与万回有直接承继关系的僧侣等而视之,都将之比作观音化现,画像供养,流为风尚。唐文宗开成年间(836—840)在长安取得的僧伽、宝志、万回三高僧合龛像(48),将僧伽、万回和宝志三人神异事迹抄写在一处的斯一六二四号敦煌残卷,大致雕造于盛中唐、今保存在四川夹江千佛崖石窟中的万回等三高僧合龛像(49),伯3490《供养题记》载天成中归义军节度押衙李神好“敬绘万回大师”,愿其“垂悲圣力,救护苍生”,都是这种民众信仰观念的反映。万回成为神异之说风行时代的人们所喜闻乐道的人物。

    *   作者简介:何剑平,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副教授。本文属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5JJD840007]的成果之一。
    
    ①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87册,第146页,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

    ②  [唐]韦述撰,辛德勇辑校:《两京新记辑校》,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第48页。

    ③  《宋高僧传》卷18《唐虢州阌乡万回传》作“年始十岁,兄戍辽阳,一云安西,久无消息。”

    ④  《大智度论》卷34;“复次佛身无量阿僧祗种种不同……有以神通变化指示其心而得道者。《大正藏》25:313a,即《大正藏》卷25,313页上栏,下同。
    
    ⑤  印顺《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第2章第3节第2项《新宗教意识的滋长》,正闻出版社中华民国八十三年(1994)七月七版第103页。

    ⑥  参后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佛说长阿含经》卷9,《大正藏》1:54b、58a。

    ⑦  东大寺沙门凝然《维摩经疏庵罗记卷第二十六》:“问:何故言不举六通?答:大乘傍意漏尽,是在佛果。净名大士,位在因极,故不言漏尽,唯言五通。又漏尽唯约自证穷满故,化他中,唯言五通。”《大日本仏教念书》第5册,佛书刊行会编纂,株式会社名著普及会刊第371页上。

    ⑧  《大正藏》25册97c—98a。

    ⑨  唐玄奘法师所译《瑜伽师地论》卷37之《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威力品第五》将如意通译作“神境智作证通”。

    ⑩  《太平广记》卷92“万回”条引《谈宾录》及《两京记》。

    (11)  《宋高僧传》卷18《唐虢州闽乡万回传》同。
    
    (12)  《太平广记》卷92“万回”条引《谈宾录》及《两京记》。

    (13)  并见《八琼室金石补正》卷50;《全唐文》卷231。

    (14)  《全唐文》卷280。

    (15)  《金石萃编》卷77;《全唐文》卷396;《唐文续拾》卷3。

    (16)  《宋高僧传》卷18《唐虢州阑乡万回传》。

    (17)  《释氏稽古略》卷3。

    (18)  《祖庭事苑》卷6。

    (19)  《昼上人集》卷6。

    (20)  《释氏稽古略》卷3同。

    (21)  案:当作砖塔。

    (22)  案:疑当作沙门还源建塔立碑。

    (23)  [元]骆天骧撰,黄永年点校:《类编长安志》,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4页。

    (24)  《河岳英灵集》卷下。

    (25)  苏颋:《玄通大居士法云公赠司徒号国公万回大师赞》(《文苑英华》卷780):“法本无着,而乃强名。名言则断,法止不生。应化得真,示空归有。言似或中,法皆虚受。以心观心,无净无垢。”

    (26)  宋陈思撰:《宝刻丛编》卷7《唐万回神迹记》。

    (27)  《宝刻丛编》卷7《唐玄通大居士张万回墓志》,注云:“唐崔湜奉敕撰,正书,无姓名,太极元年十二月。《金石录》。”

    (28)  《金石录》卷5第957《唐万回法师碑》,注云:“徐坚撰,行书,无姓名,开元十年闰五月。”

    (29)  宋陈思撰:《宝刻丛编》卷7《唐万回神迹碑阴记》,云:“唐杨伯成撰,并赞。史惟则八分书,并篆额。开元二十五年仲夏十有五日戊子记。”

    (30)  《文苑英华》卷780。

    (31)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82册,第307页,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

    (32)  《出三藏记集·求那跋摩传》。

    (33)  即旧译变神足。

    (34)  具有文学特性的佛教经文之情节。

    (35)  《大正藏》50:65b。

    (36)  《大正藏》52:551b。

    (37)  窥基:《说无垢称经疏》卷第1(本),《大正藏》38:996c。变神足和化神足的宗教意义,还见于昙无谶译《菩萨地持经》卷2《菩萨地持方便处力品第五》:“如是诸佛菩萨二种神足,能办二事:一者为令众生生信乐故,神足现化,令入佛法。二者摄苦众生安隐利益。”

    (38)  刘肃:《大唐新语》卷之6《友悌》。
  
    (39)  《资治通鉴》(卷280)中宗神龙二年(706)云:“赐閺乡憎万回号法云公。”

    (40)  李邕:《大唐泗州临淮县普光王寺碑》,《全唐文》卷263。

    (41)  《太平广记》卷136《征应二》引《开天传信记》。

    (42)  《考古与文物》丛刊第三号八三年十一月王世平、朱捷元《西安东郊新发现的唐法津墓志及塔铭》。

    (43)  《全唐诗》卷141载王昌龄《香积寺礼拜万回平等二圣僧塔》。

    (44)  《宋高僧传·元晓传》《宋高僧传·万回传》《宋高僧传·安静传附徐果师传》《宋高僧传·阿足师传》。

    (45)  《酉阳杂俎》前集卷之5《怪术》。

    (46)  《酉阳杂俎》前集卷之3《贝编》。

    (47)  《金石录》卷6《目录六》第1121页。

    (48)  天台沙门安然集《诸阿阇梨真言密教部类总录》卷下《诸图像部第二十》“诸圣僧影七”录有“坛龛僧伽、志公、乃(万)回三圣像一合”,见《大正藏》55:1132b。

    (49) 罗世平:《敦煌泗州僧伽经像与泗州和尚信仰》,《敦煌吐鲁番学研究论集》,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