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伟大辉煌的历史宝库

作者:出处:
分享到:

  
    ——法门寺地宫唐密文化略论
    一九九四年初以来,我国社科界、佛学界,在近年法门寺文化研究的基础上,对法门寺唐代地宫佛教文化根本内涵展开了全面、集中的研究和交流,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现已全面确认,法门寺唐代地宫在封闭时被布置为唐密曼荼罗。这座伟大辉煌的历史宝库被淹没一千一百二十年后终于打开了它神秘的大门。笔者有幸跟随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吴立民教授研究之后尘,现就这座历史宝库初探的粗略认识肤浅成文,就教于方家。

    李唐懿、僖王朝的最高“结集”

    大唐咸通十五(公元874)年,李唐王朝在完成最后一次迎奉佛祖释迦牟尼指骨舍利时,由于这枚舍利是佛教世界至高无上的圣物,懿、僖宗父子二宗皇帝在惠果——智慧轮一系唐密大阿阇黎的指导下,以数千件绝代珍宝供奉,在法门寺地宫完成了佛教供养的最高结集——佛指舍利供养曼荼罗世界。梵语曼荼罗,译为坛场,义为轮圆具足,含蕴集精华、辐射光芒之意。据密宗经典记载,法身佛大日如来为十地以上菩萨讲授《大日经》和《金刚顶经》,在南天铁塔内外分别传出了胎藏界(物质世界)和金刚界(精神世界)两部大法,于公元七世纪分别为印度高僧善无畏和金刚智所承传。善无畏、金刚智未在印度传授,而率其弟子不空于唐开元年间先后来到中国长安(史称开元三大士)结坛传法并相互传授,是谓“金善互授”,由始两部大法互相交流。其后,善、金又将两部大法传于印度僧人不空和中国僧人一行。由是一人而传承两部大法,谓之“两部一具”。不空尽得两部真谛而全传于中国僧人惠果。一行、惠果为两部一具最当机之大师。一行原系天台学人,侧重胎藏界,其《大日经疏》为胎藏界解释《大日经》之根本论典,无不依为原典,称为大疏,台密以他为创造台密的实际宗祖。特别是为代、德、顺宗皇帝国师的惠果,融汇两部大法侧重于金刚界,其创绘的金刚界曼荼罗与金刚密号等,为金刚界理解《金刚顶经》之根本依据,其内涵多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继承印密而又别有发展的唐密体系,推动佛教密宗中国化而成为唐密大法,东密公认他为初祖。从青龙寺至大兴善寺智慧轮的唐密一系,在日本空海、最澄回日创立东密、台密后,其间虽经唐武宗的会昌法难,但一直传承并发展着。特别是法门寺地宫,以绘画、雕塑结合儒家礼制结坛,供养佛指舍利,聚集为金、胎两部曼荼罗,以辐射遍照,成为唐密的大千世界。这是佛教由小乘、大乘发展到密乘最高阶段,聚集所有佛和菩萨,包含显密全部教相(理论)、事相(实践)的圆满悉地无上成就。李唐王朝先后迎奉佛指舍利“结坛塔下”,就是观想在这个无上法界中护国佑民,弘法利生,为万世开太平,十分可惜,当唐密大法由惠果、一行的日本弟子空海和最澄接承、创立日本东密、台密,发扬光大、迄今传承不绝,而唐密及其后在中国发展到金、胎合曼的全新阶段时,随着法门寺地宫的封门,这座无比庄严辉煌、重重无尽的大千世界一千余年不被人知。

    现已明确,整个地宫在封闭时被布置为唐密曼荼罗,地宫总体为佛指舍利供养大曼荼罗,佛指舍利为三昧耶曼荼罗,供奉佛指舍利的诸种法器、供养器及供养法为法曼荼罗,如法供养为羯摩曼荼罗。六大瑜珈、四曼不离、三密相应成就了法门寺地宫唐密曼荼罗。地宫一道五门四室,为增益护摩法之仪轨,香华灯涂,上供下施。地宫一道四室通彻金坛,体现金胎两界大日如来中道一实,四室四舍利表证四方四佛,建立两部曼荼罗。以后室供奉第一枚“影骨”的八重宝函表胎藏界本有平等——理界——前五大——色法——莲花——因——东曼荼罗,故錾刻胎藏界诸尊造像;以密龛供奉佛祖“灵骨”的五重宝函,表金刚界修生差别——智界——识大——心法——月轮——果——西曼荼罗,錾刻金刚界根本成身会45尊造像。地宫的供养物,同样按密宗仪轨的法则布置。而供奉于地宫中室的唐中宗李显皇帝为第二枚佛指舍利敬造的双白玉“灵帐”后的捧真身菩萨,则是金胎两部大法、两部曼荼罗之合体,为中国唐密所特有的金胎合曼之造像。在整个地宫这个步步登高、重重无尽华藏世界中,无住而住、有方有所、不生而生、如莲如月、结坛有序,位置如法,次第井然,融汇唐密两部大法之精华,全面表证了佛教的大千世界和宇宙万事万物的实相。完成这一历史巨制的组织者和策划者,就是活跃于晚唐三朝为宣、懿、僖三宗皇帝国师的中国密教高僧智慧轮。同时,地宫内来自青龙寺、大兴善寺的法物,证实包括日本僧人在内的两寺唐密高僧,都是两部一具的大阿阇黎,共同参与组织法门寺地宫佛舍利供奉曼荼罗,地宫法器及供养物上就有大兴善寺智慧轮、青龙寺义真、海云之名,更进一步表明佛舍利供养确为唐密供施的最高法事。

    李唐王朝最后完成的这座历史宝库,用佛教的话来讲是“轮圆具足”、“万德交汇”;它遍照宇宙,融通事理,包揽凡圣。整个地宫被布置为舍利供奉曼荼罗世界时,就从根本上体现了密宗的宇宙观。从微观上讲,这个奇珍异宝呈现的大千世界,(观想)流出智慧法门,以使凡圣各界明了佛法的“三句义”:一、阿字本不生,即宇宙万事万物因缘而生,生是灭、灭是生,霎那生,霎那灭,实际本不生。二、要发菩提心的根本愿,是为因;以大慈大悲为根本;当下如法去做,方证得佛果,是为方便究竟。三、最根本的是如实知道自己的心,自心为息,时时刻刻扫除一切“我执”(我的)障碍,进入真心定位,成无正觉。而从宏观上讲,地宫是一幅宇宙流变图以相应法物和图像表相聚汇为地、水、火、风、空、识六大,以五轮(空轮、风轮、火轮、水轮、地轮——识在五论中)组成宇宙的微型,法界的缩影。五轮转动,六大生成四种曼荼罗,一切宇宙现象都包括其内。  

    在法门寺唐代地宫,唐密曼荼罗完成者展示了“即身成佛”、“万法独尊”的流变世界。这个法界与显教成佛的理论有即身与隔世、历劫、即心、顿悟渐修等根本差别,显示无尽庄严的条理,宛然具足,以理具成佛;由三密加持自身本有的佛部、莲花部、金刚部,以速疾显现,加持成佛;三密成就,如实证得,以显得成佛。在法门寺地宫显示成无上法界中,精神和物质因果同时,不经劫位,不断烦恼,不转凡身,通过以上三部流变而达三种即身成佛的境地,这区别于显教单纯的理论说教。把成佛的境地放在眼前。这就揭示了大唐则天皇帝在地宫供“绣裙一腰”、中宗帝后“下发入塔”(地官),直到懿、僖帝后们衣物供养,其200多年皇族以“身”入法门寺地宫舍利供养曼荼罗的奥秘。

    特别重要的是,从我们具体的人到万有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法门寺地宫曼荼罗文化呈现了从唐密的创始人惠果到智慧轮一脉相承的“即身成佛”法界的理论和实践。而这一法界的理论概括是惠果所创。到智慧轮完成地宫建制,用地宫的法物布局,显示入道者体、相、用三大和佛的体、相、用三大互相加持,互为感应,融会摄入,入道者肉体上显示出佛的庄严法相的“即身”境界;同时,入道者修持,以佛的感应之力,明白地映出真实的相状,显得了和佛一样的功德的“成佛”境界。地宫不仅是供养佛指舍利的坛场,按照唐王朝的本愿,如《志文》碑所说:“想金扃之永闭,……知妙体之常存,……”是想作为永久性的坛城而建设的,所以他是按照唐朝帝王陵寝的建制,归安于塔下之石室,规格是极高的。亦如《志文》碑所说:“玉棺金箧,穷天上之庄严,蝉翼龙纹,极人间之焕丽”。“叠六珠而斥映,积秘宝以相鲜”。但建法却是采用密教布坛的作法而来修建布置的。

    地宫为石砌盖顶窑洞式,主体建制有甬道、前室、中室、后室、秘龛(秘龛即密室)。即一道四室,共设四门。因是供养佛指舍利,如《志文》碑说祈求“皇家之厚福无涯,旷劫之良因不朽”,应增益护摩,如弘法大师《秘藏记》所说:“增益法,其终福德者即观我身,遍法界成黄色方坛”。所以甬道、前、中室成长方形,后室及密龛成正方形。从入宫地面铺钱成黄金色,一直到后室主要供物均作金黄色,显示整个地宫为黄色方坛。使人们入坛,“遂感灯摇圣影,云曳彩章。神光亘发以晔华,玄鹤群飞而率舞。”“虔拜瑶函,若灵山之旧识。一瞻金骨,忆双树之重逢”。 
   
    地宫一道四室,供养佛指舍利四枚,一道通彻全坛,表中央大日如来法界体性智,法性圆寂,一切不可得故。四室四枚舍利即表四方四佛,按金胎两部曼荼罗配置:    
    
    前室阿育王塔第四枚舍利  位胎藏界东方宝幢如来位    位金刚界南方宝生佛位(影骨)    

    中室白玉灵帐第二枚舍利  位胎藏界南方开敷花王佛位  位金刚界东方阿*(外门内众)佛位(影骨)  

    后室八重宝函第一枚舍利  位胎藏界北方天鼓雷音佛位  位金刚界西方阿弥陀佛位(影骨) 

    密室五重宝函第三枚舍利  位胎藏界西方无量寿佛位    位金刚界北方成就佛位——(灵骨)       
 
    以中道一实体现金胎两部大日如来,则两部大日周遍法界,均无形象,而以四方舍利表征四佛来建立两部曼荼罗。    
    从影骨显的方面来说,以后室八重宝函第一枚佛指舍利为主尊,(因是第一枚影骨;即之以为影骨代表)成立胎藏界佛指舍利曼荼罗,则主尊位于天鼓雷音佛位,司涅槃门。如天鼓都无形相,变无住处,而能演说法音,警悟众生,大般涅槃亦复如是。此尊与金刚界曼荼罗北方不空成就佛为同体。第四枚舍利住东方宝幢如来佛位,第二枚舍利住于南方开敷华王如来佛位,而第三枚真身舍利则位于西方无量寿佛位,显示释迦无量寿一体,位于西方无量寿而放无量光,遍照十方法界,此曼为逆时针而下旋,表示胎藏界从果向因本觉下转之化他门。

    从灵骨密的方面来说,以密室五重宝函第三枚佛指舍利为主尊,成立金刚界曼荼罗,则真身舍利为主尊,位于北方不空成就佛位,按密教义,释迦即不空成就佛,故此是正位,正是释迦佛真身所住。则第二枚舍利东方阿*(外门内众)佛位,第四枚舍利位于南方宝生佛位,第一枚舍利位西方阿弥陀佛位。此曼顺时针而上旋,表示金刚界从因向果始觉上转修证之利他门。

    唐密曼荼罗的“无上法界”

    现已明确,法门寺地宫为佛教密宗“金胎两部”大法之合体。”金胎两部”,是金刚界曼荼罗和胎藏界曼荼罗两部曼荼罗合起来的简称。“部”是“部门”、“部族”、“部类”的意思。密教认为,金胎两部说明大日如来的“理”、“智”两德,说明理德的一部分称为“胎藏界曼荼罗”,说明智德的一部分称为“金刚界曼荼曼”。大日如来的理智两德幽深玄远,不容易用语言方案表达出来,在我国唐代惠果起假借彩绘丹青的图画,而法门寺地宫则是用供养佛祖舍利的宝函等珍宝,以錾刻“金胎两部”和供养法物分布结坛的形式和形象,来表现大日如来的理智两部大法。这两部曼荼罗把密宗两部大经《大月经》、《金刚顶经》的思想内容,用图像表达出来。它网罗宇宙万象,包括十界圣凡,上下尊卑,染净邪正,兼收并蓄,可说是一幅宇宙法界的缩影,作为佛舍利供养和真言修行者的信仰和观想的对象。从这时,我们可以看出密宗在这两部大法及其表现形象上胜过其他各宗的特色。

    一、地宫密龛45尊造像和金刚界曼荼罗

    在法门寺地宫后室北部地下有一密龛,密龛中有一个外用织金锦包裹的盝顶铁函,铁函内依次套置鎏金45尊造像盝顶银函,银包角檀香木函、嵌宝石水晶椁、壶门座玉棺,玉棺内所供养的正是佛教界至高无上的圣物——佛祖释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亦称灵骨。密教认为释迦牟尼佛就是金刚界曼荼罗北方不空成就佛。按密教曼荼罗方位,佛指骨舍利安放在地宫后室北壁,正是两部大法的正确位置;而显教谓释迦牟尼大般涅槃,也是座北朝南,佛指舍利安奉方位,也契合显教教义。  

    就是这座45尊造像宝函,表相密教大金刚界根本成身会曼荼罗。真身宝函分为五面,顶面和盝顶有25尊造像,四周侧面各为一面,每面均有五尊造像。以顶面为不动,将顶面方坛外盝顶四面展在宝函四面之外,由法界森罗的金刚界根本成身会呈现眼前。顶面方坛内为金刚界大日如来四波罗密:金刚波罗密、宝波罗密、法波罗密、羯摩波罗密,内四供养《金刚嬉菩萨、金刚*(上髟下曼)菩萨、金刚歌菩萨、金刚舞菩萨)曼荼罗。前侧的方坛为无量寿如来及四亲近菩萨(金刚法菩萨、金刚利菩萨、金刚因菩萨、金刚语菩萨)。左侧面为宝生如来及四亲近菩萨(金刚宝菩萨、金刚光菩萨、金刚幢菩萨、金刚笑菩萨)。后侧面为东方阿*(左外内众)如来及四亲近菩萨(金刚萨菩萨、金刚王菩萨、金刚爱菩萨、金刚喜菩萨)。右侧面为北方不空成就如来及四亲近菩萨(金刚业菩萨、金刚护菩萨、金刚牙菩萨、金刚拳菩萨)。顶面方坛外为外四供(金刚香菩萨、金刚花菩萨、金刚灯菩萨、金刚涂菩萨)、四摄(金刚钩菩萨、金刚索菩萨、金刚锁菩萨、金刚铃菩萨)、四大神(地神、水神、火神、风神)和四大明王(降三世明王、军荼利明王、金刚夜叉明王、不动明王)。  
  
    金刚界曼荼罗是九会曼荼罗(九种曼荼罗的集合)的通称,“会”字的意思是从曼荼罗译成的。密教经典记载,金刚界曼荼罗是由无量无边的金刚智体所成的身子——金刚界的大日如来最初为金刚手、观音等十地菩萨在阿迦尼吒天宫(色究竟天)所示现的。但是为了摄取此会所遗漏的根机,所以下降到须弥山顶重为示现。法门寺唐代地宫的曼荼罗的现在所绘的金刚界曼荼罗就是当时集会的情况。其构造完全等于色究竟天和须弥顶的式样。九会为成身会、三昧耶会、微细会、供养会、四印会、一印会、理趣会、降三世会、降三世三昧耶会。九会曼荼罗主要为成身会,即法门寺地宫真身宝函所显示之曼荼罗,是金刚界九会曼荼罗之根本,属于四种曼荼罗中的大曼荼罗。密教认为,真言行者观想此会中尊容而成就自身的佛果,所以为成身会,同时此会所表示的是此宗的威仪事业,又称羯摩会。

    真身宝函成身会所表示的图像是:中央为大金刚轮、表示五佛所住的宝楼阁。四方四佛的两侧各有金刚杵隔着,表示楼阁的八柱。这八柱庄严的内面有五个月轮,表五佛的解脱地,称为五解脱轮。五解脱轮中又各有五个月轮,每一个月轮中有莲花,表本有无量功德。在这些莲花上,住有五佛、四波罗密、十六大菩萨等。而支持这一楼阁的则依地、水、火、风四大天神之力,实际应该是五大,但以空大无碍,所以办有四轮。此楼阁中央法界体性智大日如来,由四智流出四方四佛。大圆镜智现东方阿*(外门内众)佛,平等性智现南方宝生佛,妙观察智现西方阿弥陀佛,成所作智现北方不空成就佛。此四佛又流出每方的四亲近——十;六大菩萨,称为慧门十六尊。同时四方四佛为了供养中央大日如来,故于大日如来四方现出四彼罗密菩萨围绕,表示四智摄归总体。大日如来为酬答四佛的供养,又于四方四佛之侧,现出嬉、曼、歌、舞内四供菩萨,表示心王翼赞四智。四佛更为酬答大日,故于第二重四隅示现香、花、灯、徐外四供菩萨,表四智胜妙精进。大日如来为了增加威光,又于四方四门示现钩、索、锁、铃四摄菩萨,表摄如一切众生。此四摄、八供及四波罗密称为定门十六尊。定慧各十六尊加五佛共三十七尊,再加四神四明王,是为四十五尊,本为金刚界大日如来一法界身所现,所以相天供养者,表示佛作佛业,所以也称羯摩会。

    这些形象,无非是为了把抽象的、无相的智慧法门,使它具体化、象征化而已。因为密教的瑜伽,是以心的统一为根本条件的;心的统一,必须修无相观,无相观极难入手,故假有相为方便,将清净法界、四智等都给以拟人化。从这些色身、手印、衣服、庄严等上面,体现出无相法身的性质,譬如中央大日如来的身子是白色,就表示法界的自性清净;莲花座表本有万行功德的集聚,所有一切事相仪轨,都要这样理解,密典认为,这是最要紧的。  
  
    在金刚界九会大曼荼罗中,成身会的东方为三昧耶会,画塔、杵、珠、刀、剑器状等标帜,代表成身会的尊形。东南方为微细会,为法曼荼罗,其图大抵同于成身会,不过各尊都画在“三股杵”里面,表示住于微细智中。南方为供养会,诸尊各各表现供养承事的仪式,属羯摩曼荼罗。西南方为四印会,综合以上四种曼荼罗使不相离。上(西)方下中央为一印会,表示大日如来独一法身,四曼会归一实之义。以六种曼荼罗,在“三轮业”中属于“自性轮身”的曼荼罗。西北方为理趣会,以总摄五智之金刚萨埵为主,属于以正法化人的“正法轮身”曼荼罗。北方中央,以诸尊皆现忿怒的,“降三世明王”之身,表示降俘四魔及之毒,为降三世会。东北方为降三世三昧耶会,大意与降三世会同,但此会则是画降三世的三昧耶形,这两会都是大日如来心中的金刚萨埵所现的“教令轮身”,受佛教令,为调伏刚强难化的大自在天(即根本无明)等,以大悲心,观忿怒相。

    密教认为,金刚界曼荼罗是始觉上转的法门,转因位九识成果上五智,所以建立五部。中央法界体性智以大日如来为主,属于佛部;南方平等性智,以宝生佛为主,属宝部;西方妙观察智,以阿弥陀佛为主,属莲花部;北方成所作智,以不空成就佛为主,属羯摩部;东方大圆镜智,以阿*(外门内众)佛为主,属金刚部,依着因果顺序:第一莲花部是众生本有清净菩提心,在生死泥中不染,犹如莲花出在污泥,故名莲花部。第二金刚部是众生在自心之理的处所,同时又是具有坚固不坏的智慧,能破烦恼,犹如金刚不坏,能坏一切。第三佛部上面的理智二德,在凡夫时作用未显,入佛果后理智显现,觉道圆成,故名佛部。第四宝部在佛的万德圆满中,福聚无边,故名宝部。第五羯摩部佛为众生成办一切慈悲事业,故名羯摩部。此中第一、第二为在之缠因德,第三是理智具足出缠的果位,第四、第五是从佛部中开出来的,从佛的自证圆满开为宝部,从佛的化他事业开为羯摩部。

    二、地宫后室八重宝函造像和胎藏界曼荼罗   
 
    在法门寺唐代地宫后室中央,供奉佛祖释迦牟尼指骨舍利的八重宝函套装系列及宝函錾刻图像为胎藏界曼荼罗。八重宝函中,素面银函隔开,内为胎藏界曼荼罗莲花部和佛部,外为胎藏界曼荼罗金刚部,是胎藏界大曼荼罗“体、相、用”的用。由内向外,供奉佛舍利的是第一重是宝珠顶四门单檐纯金塔,第二重是金筐宝钿珍珠装珷玞石宝函,第三重是金筐宝钿珍珠装纯金宝函。而第四重如意轮曼荼罗纯金宝函,正面为六臂如意轮观音曼荼罗,左面为药师金轮曼荼罗,后面为大日金轮曼荼罗,右面为释迦金轮曼荼罗。第五重宝函为说法曼荼罗鎏金银宝函,正面为释迦说法曼荼罗,左侧为文殊说法曼荼罗,后面为大日说法曼荼罗,右侧为普贤说法曼荼,函顶为金轮曼荼罗。第六重为素面银函,第七重为四天王曼荼罗鎏金银宝函,东方提头赖吒天王曼荼罗,南方毗娄博叉天王曼荼罗,西方毗娄勒叉天王曼荼罗,北方大圣毗沙门天王曼荼罗。第八重为银棱盝顶檀香木宝函,上有阿弥陀佛极乐世界、释迦说法和礼佛浮雕描金加彩等图饰。

    八重宝函套装序列和其上錾刻圈饰,从体相、用不同角度示现了胎藏界大曼荼罗。胎藏界曼荼罗的全名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罗》,依《大日经》所成。密教认为大悲胎藏曼荼罗是从胎藏界毗卢遮那如来的大悲愿力,为化益众生现种现身,为种种有情说种种法,适应种种众生的根性欲望开示种种本誓的心,以此身口意三无尽庄严藏的对境而示现的形象,叫大悲胎藏生曼荼罗。这一解释,虽从佛摄化众生的“向下门”说的,如果众生“向上门”的进取来解释,则是一切众生观见此曼荼罗,依之修行,能开悟自心大菩提,所以叫“大悲本所生”。因此大悲本所生曼荼罗,一方面象征从佛的大悲功德所发生的三无尺庄严藏的活动;一方面是真言行者的心中体现出佛的大悲三无尽庄严藏,所以叫曼荼罗。  
  
    胎藏界曼荼罗是据《大日经》三句(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义,示现三重曼荼罗。中台第一重,八叶莲花表菩提心德。胎藏界以莲花表心,是八瓣肉团心。即物所的心脏,通有情及非情,其状如莲花合而未开,佛心同则如开敷莲花。金刚界以月轮表心,限于有情。现此中台八叶院是使行者在自心中观八叶九尊之德,开发自己本有的菩提心,以表菩提心德,第二重表大悲德,第三重表摄化方便德。这三曼荼罗分为十三大院。中央八叶院为八叶莲花,最中央的莲台上是胎藏界大日如来毗卢遮那,八叶上为四佛四菩萨,为大日如来的四智四行,总称八叶九尊,为毗卢遮那全体,又为胎藏界曼荼罗的根本总体。东方宝幢佛是菩提心义。菩提心犹如大将幢旗;如来万行亦以一切智愿为幢旗。南方开敷花王佛是大悲万行开敷义。北方天鼓雷音佛是如来说法智,不同二乘承寂,故以天鼓为喻。西方无量寿佛,是如来方便智,以众生界无尽故,大悲方便亦无尽,故名无量寿。东南普贤是菩提心,西南文殊是大智慧,西北弥勒是大悲,东北观音即是行愿成满。八叶皆是大日如来之一体。

    围绕中台八叶院前后左右的十三院是由总体所具的无量差别智所现。上方的遍知院,中央画三角形的遍知印,又名一切如来智印,象征大圆镜智一切遍知的功德。中台北方的观音院以观自在为主尊,又称莲花部院,相当于妙观察智,表示如来的大悲下化。南方的金刚手院以金刚萨埵为主尊,又称萨埵院,相当于成所作智,表示大智上求。下方的持明院为五大尊忿怒明王,是大日如来的教令轮身,称为持明使者,所以叫持明院,又称五大院,相当于平等相智,表示净除自他的烦恼入于平等实相,象征折伏摄受二德。以上是第一重受用身的曼荼罗。

    第二重上方的释迦院以变化身的释迦牟尼为主尊,表示方便摄化德。上方第三重为文殊院,这里面的文殊院、除盖障院、地藏院、虚空藏院、苏悉地院等五院,是为了开发中台大日如来三无尽庄严藏的实相而证悟向上的菩萨大眷属曼荼罗。文殊院居东方,表示开悟实相的般若妙慧。南方第二重除盖障院以除盖障菩萨为主,从金刚手菩萨的大智慧门,除一切众生烦恼,所知盖障,而悟入三无尽庄严藏的实相。北方第二重地藏院以地藏菩萨为主,这是向了除益障功德的结果,不但有耐怨害、安受苦、谛察法的三各忍,而且从观音的大悲门争取到最苦的恶道里而去,解救一切众生的苦难,譬如大地载负万物不以为劳,反能出生万物,所以名为地藏。西方第二重虚空藏院在持明院之西,以虚空藏菩萨为主,这是得了地藏耐苦功德的结果,譬如虚空无有障碍,又如虚空包含万德,满一切众生愿。西方第三重苏悉地院,此院实际就是虚空藏院里面的第三列位次,经轨不另开一院,但因上(东)方有释迦、文殊二院,下(西)方不能不开一院,所以用虚空藏院的羯摩菩萨为主,表示二利成就之德。最外一重为金刚部院,在外四方设诸天、药叉、人、非人、七曜、十二宫、二十八宿等,表示随类应化凡圣不二之理。此院包括极广,凡一切经典中所说的诸天神,乃至世人所信奉的外道五通仙陀事火之类都可列入。 

    胎藏界曼荼罗十二院,诸佛、菩萨等四百四十尊,分为佛部、莲花部、金刚部,表示胎藏界为本觉下转的化他门,所以就大日如来的大定、大悲、大智三德而分为三部。佛部是佛果上理智具足之尊,即中台八叶院及上下诸院,属大定德。莲花部是如来大悲三昧;能滋荣万善,故比作莲花,即北方观音院、地藏院等,属大悲德。金刚部是佛的智慧力用,能摧破惑业苦三障,故比作金刚,即南方金刚手院,除盖障院等,属大智德。这三德虽表现为三部,实际是互具不离的。佛部从大圆镜智和平等性智发生是大定德,莲花部从妙观察智发生是大悲德,金刚部从成所作智发生是大智德。如果配四种法身,中台八叶名自性身,三部眷属是启受用身,第二重的诸大心众生是他受用身。第三重的释迦佛等是变化身,九界眷属是自受自用,第三重的释迦佛等是变化身,九界眷属为等流身。  

    三、地宫中室捧真身菩萨与两部互具不二唐密金胎合曼

    密教为了表示色心二法、理智二门,所以为金胎两部。胎藏以莲花为体,即表众生八叶肉团心,在此处建立坛场,为胎藏界曼荼。金刚界以五股金卧杵为体,五股金刚杵表五智,即大日如来的三味耶形,在五股金刚杵上建立坛场,为金刚界曼荼。胎藏界从众生烦恼欲处起,金刚界从佛果智上起。因此,胎藏界为生界本有,属理,故诸尊位在莲花内的月轮中,莲花表理,月轮表智,智位理内,表示不二。金刚界为佛界修生,属智,故诸尊位在月轮内的莲花中,理在智内,也是不二。因此金胎两部是色心理智互具不二。由惠果到智慧轮一百多年,中国的唐密文化已发展到金胎合曼的最高阶段。公元874年唐王朝最后一次在法门寺地宫安奉佛指舍利时,精心的筹划者完成了金胎合曼的无上法界——捧真身菩萨。这一大法有别于日本的东密和台密,为唐密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标志。捧真身菩萨的造像取法于大吉祥天女的造型,其莲台束腰錾刻四大天王,不但契合“发愿文”中的祈祷词:“八荒来服,四海无波”的镇护国家、为万世开太平的思想,而且与捧真身菩萨“永为供养”的曼荼罗法义相应,一是供养,二是护国,三是忏罪消灾,四是增福延寿。佛菩萨作为供养品,这还是第一次发现,这也是唐密在佛舍利供养曼荼罗中最突出的特点。捧真身菩萨的莲台座为一金胎两部融合的大曼荼罗。其座上部为金刚界曼荼罗,莲座顶面中心錾刻金刚界五佛种子,四层仰莲瓣上上二层錾刻金刚界慧门十六尊,下二层錾刻莲瓣以代表金刚界定门十六尊,与五方五佛为金刚界三十七尊。莲座底面錾刻大日如来三身咒轮。其座下部为胎藏界曼荼罗,底坐覆莲瓣上錾刻胎藏界中台八叶院九尊种子和八大明王,而主尊大日如来位于菩萨宝冠上,以一贯之,是为金胎合曼,维精维妙。莲座底部内壁,錾刻双龙绕杵,表示外金刚院的天龙八部护卫两部曼荼罗道场。莲座呈钵形,钵为本师释迦牟尼佛之三昧耶形,密教两部大法曼荼罗融合于显教本师文佛之三昧耶形之内,不但具有金胎不二之密义,而且也显示显密圆融之宗旨,同时也表明结坛敬造的策划者为善无畏、惠果、智慧轮一系,唐密在法门寺皇室内道场得到充分发挥。

    四、地宫唐密法器供具之曼荼罗   

    法门寺地宫结坛安置的法器、供具,有的本身就是曼荼罗,有的是曼荼罗的组成部分,有的是曼荼罗的纹饰,位置准确,结坛有序,博大精深。

    辉煌的大唐文化历史长河    

    就地宫两部曼荼罗中,佛和菩萨的相互供养关系,是佛教般若智慧的流变,是世界观,是哲学。就地宫金刚界成身会四门之四摄论,密教为令一切有情受用法界实相故,于四方四门示现钩索锁铃四摄菩萨。其中以菩提心钩召有情入于解脱大城者,是即金刚钩;以菩提行之索引有情入彼城者,是即金刚索;令此初入之有情,心注实才师不退转者,是即金刚锁;安令住于此实相,闻佛说法而侵润于法悦中者,是即金刚铃。就以毗卢遮那论,密教认为他是支配宇宙之大灵,以四佛示其宇宙之个性,悉是大灵所赋予;四佛活用其所赋与之天质而以之供养于大灵时,则大灵酬之以个性之发达,以此发大之个性,更贡献于大灵之时,则此为大灵之宇宙益增大其光辉,而化一切为文化之光明。    

    在法门寺的历史上曾经有过唐代八位皇帝七迎奉佛骨的辉煌,但也有过遭受灭法厄难的经历。会昌五年(845),唐武宗灭佛,法门寺遭到严重破坏。然而,二十余年后,唐王朝最后一次迎奉佛骨的准备工作又在紧罗密鼓地进行了。唐懿宗咸通十四年(873)三月遣敕使到法门寺迎佛骨。群臣谏者甚众,有的甚至以宪宗迎佛骨不久晏驾切谏,懿宗不听,说:“生得见之,死亦无恨!”遂以金银为宝刹,以珠玉为宝帐、香升,并用孔雀细毛饰宝刹。宝帐香舆,不可胜纪。工巧辉焕,与日争丽。“又悉珊瑚、玛瑙、真珠瑟瑟,缀为幡幢,计用珍宝,同不啻百斛。其剪彩为幡为伞,约以万队”(唐苏鹗《杜阳杂编》)自京城至寺三百里间,道路车马,昼夜不绝。四月八日佛骨至长安,导以禁军兵仗,仪卫之盛过于效祀,锦豆数十里。懿宗至安福门隔楼膜拜流涕沾臆。迎佛骨时至有断臂、炼顶、啮指、截肢以示至诚者。当年七月懿宗去世,僖宗继位,十二月十九日护送真身,以咸通十五年正月四日归安于塔下地宫,完成了唐密舍利供养曼荼罗世界。
  
    法门寺确为历史文化的宝库,就地宫文化内涵讲,一个很重要的内核就是密宗的根本主旨——六大缘起。惠果和尚对六大创制“即身成佛”流变图,此是微观。而同时从宏观讲,六大存生出四种曼荼罗,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构成宇宙万事万物,一切宇宙现象都包括其内,构成全宇宙的一大法界。而法门寺地宫的本有之义是:在这个大法界中,全宇宙万有的各个事物现象,都是法界身的缩影,此不离彼彼不离此,混融一体,永远保持着十法界的秩序。至此我们方才明白自则天皇帝以“绣裙一腰”入法门寺地宫到地宫最后封门200年间,李唐王朝帝后们或是“下发入塔(地宫)”,或是本人服饰供奉,以求“圣寿万春,圣枝万叶”的奥妙:同时也理解了李唐王朝之所以在这个“十法界秩序”中乞求大唐天下“八荒来服,四海无波”,以此为万世开太平的思想境界。

    这次迎奉佛骨,历懿宗、僖宗二朝。从最近修塔中的考古发现看,皇帝赏赐的金银琉璃器物与丝织品等地宫珍宝,大多来自长安宫廷的内库。迎奉佛骨可以说集唐代事佛隆盛之大成。  

    地宫中发现的众多珍宝,据《物帐碑》,除“重真寺将到物七件”,即咸通以前各帝迎奉时供养的寺内已有物,如唐景龙二年(公元708年)“沙门法藏等造白石灵帐一铺”外,绝大部分属于懿宗和僖宗所赐。这也就界定了地宫珍宝所反映的唐密曼荼罗内涵,主要属于这一时期。  

    法门寺地宫之唐密曼荼罗,虽然主要反映了唐懿、僖二朝的情形,但在唐密曼荼罗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却经历了金善互授、两部一具和金胎合曼等三个发展阶段,由一行完成胎藏界曼荼罗,惠果完成金刚界曼荼罗,最后由智慧轮等人集大成,完成了结坛于塔下的壮举。现简述于下。  

    善无畏、金刚智来到中国后,除各自译经弘法外,在唐密史上的另一件大事,便是“金善互授”。海云《付法记》曰:“无畏三藏和尚,复将此大毗卢遮那大教王,付南天竺国金刚智三藏。金刚智复将金刚界大教王,授三藏善无畏,互为阿阇黎,递相传授”,而善无畏“知三藏金刚智解金刚界法,遂于金刚智三藏请传金刚界五部法。时三藏金刚智中天竺国无畏三藏解大毗卢遮那教,叹言此法甚深,难逢难遇。昔于南天竺国闻有大毗卢遮那教,遂游五天访求都无解者。今至大唐喜遇此教,遂请无畏三藏求授大毗卢遮那教,互为师资。传授二本大教。”由此可知,原来在印度,金刚界胎藏界两部有别,其法独行,各自传承。两部兼传,实启于唐土。所谓“金善互授”之事,乃为唐密两部一具传统之滥殇,自金刚智以下兼传二部,为对中国唐密形成之一大贡献。

    上述以佛指舍利供养曼荼罗为中心,包括地宫建制供养物布置以及法器,供养物上的装饰图像、无不体现了金胎不二两部合曼的唐密内容与特点。而“结坛于塔下”的实际组织策划者,是以智慧轮、义真为代表的唐都长安大兴善寺、青龙寺的大阿阇黎。大兴善寺、青龙寺是唐密的根本道场,而法门寺则是唐皇室唐密之内道场。   

    开元三大士首倡“金、善”互授,实为唐密两部一具传统之滥殇,为中国唐密之一大贡献。然三大士中,善无畏主修胎藏界法,金刚智主修金刚界法,其弟于不空虽曾兼受胎藏法是为旁修,就唐密法门而言,唐朝僧人一行与惠果大阿阇黎创造性地发展了密教,成为唐密的实际创始人,就密法内涵而言,一行实为台密创始人,惠果实为东密创始人。

    中岳嵩阳寺沙门一行,从善无畏受胎藏法,为《大日经》助译,撰有《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又称《大日经义释》,为欲通解《大日经》者唯一要典,标志着唐密在中国正式传授的开始。弘法大师传二十卷疏,慈觉大师传十四卷义疏,均为日本东密台密所依。日本学者有所谓“大疏”、“本疏”、“口疏”、“奥疏”以及解释疏的各种钞,如《演秘钞》,等形成东寺、仁和、高野、根岭诸派,其本源无不出自一行和尚之大疏,一行所著沿有《七曜星辰别行法》、《北斗七星护摩法》。一行对胎藏法及密教中国化,贡献至伟。 

    不空弟子、青龙寺惠果,学贯两部密法,多所发明创新,是为唐密集大成者,不空之后唐密为每一位传法大阿阇黎。惠果创绘金胎两部大曼荼罗,创制金刚界诸尊金刚名号,完成两部一具之传授,均为惠果所创。他的弟子遍及海内外,是为日本真言宗初祖。    

    惠果之后,义操继为青龙寺灌顶阿阇黎。义操继嗣,先后为法全。青龙寺义真、海云之名,见于地宫出土二股十二环铜锡杖。    

    “上邦大兴善寺传最上乘佛祖大教灌顶阿阇黎,三藏比丘智慧轮”,名亦见于地宫出土物上,是法门寺地宫坛城的主要组织者。智慧轮创绘四天王增广像,撰作诸天法二十八使者的道教名称。日本国圆珍所受两部秘旨其所传所译经轨,即由他所传。圆珍称其为“兴善大师”、“大兴善寺灌顶院国师”。圆珍所求决疑中,有“金刚顶大日苏悉地”等法,可知智慧轮深悉三部大法,而且使唐密酝酿着“金胎合曼”之萌芽,可惜这一传承未能持续下去。法门寺地宫曼荼罗的法器和供养物,充分提供了这方面的证明。    

    唐密曼荼罗,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经历了金善互授、两部一具、金胎合曼等三个阶段。因金胎两部为密教最根本之二部,若视为彼此对立,则称两部相似;若视为两界一体,则称两部不二。东密主张两部原本互相不二,故不另立“不二之法”,台密认为两部一体不二,但另立不二之法,即苏悉地法。唐密则在金善互授,两部一具之后,酝酿金胎合曼。盖金胎两部独立,为“你为你,我为我”之形式,金善互授表示两部交流,两部一具表示兼具二部,则均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之形式,若“金胎合曼”,则将是“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形式,其表“两部不二”既不另立,也非不立,而是“二而不二”。这是唐密的根本特点,也是唐密中国化的基本特征,惠果——智慧轮一系就是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的。这一辉煌的大唐文化被历史淹没,其一些支脉流入异域。

    曼荼罗是佛教密宗汇集佛和菩萨以实现修法“即身成佛”的道场,其负载的文化艺术要比其他佛教宗派丰富得多;于是从古到今,世俗世界无缘得见,神秘莫测。法门寺地宫唐代密教的最高法界,是唐密的最后和最高集合,表现了汉地密宗的一脉传承和与日本东密、台密的渊源,全面体现了内道场和祖庭的历史地位,佛教在印度传承1800年历史,前期(原始部派佛教)中期(以中观瑜伽行派为代表的大乘佛教)各占600年,后期600年是密乘佛教,也是印度佛教发展的最后最高阶段。密教传入中国也经历了魏晋南北朝至隋的杂部密教的初期、唐宋正纯密教的中期和唐宋以后至今的藏传密教的晚期等三个阶段,而汉地密宗在晚唐五代以后渐渐无闻。唐玄宗开元年间,善无畏、金刚智、不空先后来华,将印度正纯密教传入中土,密宗从此独树一帜,极一时之盛,善无畏被唐玄宗尊为国师教主,传授胎藏界为主的密法。后金刚智传授以金刚界为主的密法。而不空受玄宗、肃宗礼遇,兼溶“金胎两界”,传于惠果。惠果为代宗、德宗、顺宗三朝国师,尽得两部真谛又创制两部曼荼罗绘画法与金刚密号,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于与印度密教有别的具有中国特点的唐密体系,实现了中国密教发展的最高阶段,而活跃于唐宣宗、懿宗;僖宗三朝的密教高僧智慧轮,则是唐王朝最后一次迎佛骨和法门寺地宫佛舍利供养曼荼罗世界的组织者和策划者。惠果主持青龙寺,广传密法于中国、日本、朝鲜、印度、印度尼西亚,为日本真言宗的祖庭祖师。智慧轮主持大兴善寺,兴密宗为护国道场。法门寺地宫面世,为我们揭示了自不空、惠果到智慧轮一脉相承的唐密真面目,展现了密宗三寺之间的相应关系,提供了许多鲜为人知的佛教文化信息。法门寺地宫出土文物等级之高,供施之隆重、设计之周详,显非寻常。地宫《志文碑》上,有“先朝结坛于塔下”之句研究结果也表明,地宫布置“三影一真”的舍利供养中心,按照“坛结塔下”的即定仪轨而铺陈,诸多精美绝伦、品类繁杂的奇珍异宝,秩然有序地予以陈放,结集为内道场舍利供养曼荼罗世界,具有鲜明的唐密文化内涵,由此才派生出它的文物、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价值。同时,地宫内来自青龙寺、大兴善寺的法物,证实两寺内这些继承唐密两部大法的高僧大德,共同参与策划组织法门寺地宫佛舍利供养曼荼罗世界,更进一步表明佛舍利供养确为唐密供施的最高法事。

    综上所述,这次法门寺地宫佛舍利供养曼荼罗世界的发现,应视为法门寺历史文化发掘的重要步骤,其成果等同于一九八七年四月地宫的初步发掘,确为我国佛教考古的重大发现,至此,可以说我们真正走到了法门的佛教文化的最高殿堂,在这个步步登高的无尽华严世界中,象征四海水的阏伽瓶,象征三千大千世界的描金檀香木金银山,象征佛教最高权威的鎏金十二环大锡杖等,结坛有序,位置准确。同时唐僖宗金银茶具的茶供养,波斯、东罗马等国的琉璃供养,唐皇帝后的头发和衣物供养等,都置身于由第一道门上陀罗尼咒文到后室秘龛的曼荼罗世界中。唐王朝最后完成的这一无尽的曼荼罗世界,除了实现“圣寿万春,圣枝万叶”皇帝“即身成佛外”,还有更为广大的心愿,即李唐王朝“八荒来服、四海无波”天下太平的护国佑民之意。这一系列佛教世界的奇丽瑰宝,其唐密内涵是十分丰富的,且变化无尽,1113年埋入地下不曾拢动,是佛教世界至高无上的法界,是中华文化的历史宝库,它的发现,提示了法门寺内道场佛舍利供养曼荼罗世界和唐密文化的真实内涵,填补了晚唐密宗史的空白。可以考证解释东密历来争论或存疑的一些问题;进一步昭示了法门寺佛教祖庭和唐密最高法界的历史位置,明确了长安唐密三大寺的核心地位和相应关系;掀开了中国与以日本为中心的亚洲佛教文化圈(包括日本、韩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扩大佛教文化交流的新一页。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大唐文化于今日大放异彩!    

    结    语

    回顾历史,中国的唐密文化曾在古代产生过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并且至今仍在影响着世界上广大的人口。可是,当唐密在日本发扬光大,迄今传承不绝,而唐密及其后全新阶段汇聚法门寺地宫佛舍利供养曼荼罗世界,却因公元874年地宫封门千余年不被人知。而今法门寺地宫唐密曼荼罗这个重重无尽、无比庄严辉煌的大千世界呈现在当今世界。这个呈现,进一步昭示了法门寺佛教祖庭和朝拜中心的位置,将增进我国和佛教国家的交流;同时,使这个巨大的历史宝库成为当今社会的研究中心;而更有影响的是这里的佛教文化奇观将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游人,使这里成为旅游观光的中心。这个重要的发现,对于推动世界范围、特别是亚洲地区国家之间的佛教文化交流,对于提高全民族自信,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将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东方文明跨世纪的再度辉煌做出应有的贡献!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