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越窑的烧制工艺及其对南方地区某些青瓷窑场的影响

作者:出处:
分享到:

 
    浙江省是中国南方青瓷的发祥地。早在商周时代,原始瓷就首先在这一地区烧制成功。商周以后,又在原始瓷的基础上继续取得提高和发展,其中尤以浙东地区的越窑最为突出。越窑始烧于东汉,晚唐、五代为鼎盛期。这一时期的越窑以其历史、技术、规模及质量等多方面的综合优势对当代和后世中国瓷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根据目前已经掌握的材料,在晚唐、五代时期,南方地区有不少窑场都烧造青瓷,并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到越窑的影响。在皖南地区有歙县的竦口窑、休宁县岩前窑、绩溪窑以及泾县诸窑,在江西有景德镇的黄泥头窑等。为了进一步探讨越窑的制瓷工艺及其对当代南方地区其他青瓷窑场产生的影响,特采集了越窑、竦口窑、绩溪窑以及黄泥头窑的青瓷碎片进行专题研究。首先从外观特征上进行比较,然后又对胎釉进行了化学分析、显微观察和物性测定,有关数据列在表一到表四中。根据这些数据和有关参考材料,我们发现,越窑与邻省的皖南诸窑、景德镇的黄泥头窑不仅在造型、风格上非常相似①,而且在胎釉外观特征、化学组成以及烧成工艺等方面亦存在不少共同特征,今分别讨论如下:

    一、胎釉外观特征

    我们先把有关碎片的釉在磨片机上磨去,得到没有釉的胎,然后在自然光下对比其色调。结果发现越窑、竦口窑、绩溪窑及黄泥头窑的胎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胎都呈不同程度的灰色,有淡灰、中灰、深灰、淡灰黄、土黄等(见表一)。也有些胎色调不均匀,例如内侧深灰,外侧浅灰,或内外两侧灰色,中间夹层土黄色等。与此相比,五代耀州窑的胎色白中带黄,没有灰色成分。上述这些窑的釉也有共同特点(见表一和表四)。其一是釉层都比较薄,一般在0.1—0.2mm之间。五代耀州窑的釉则明显较厚,一般在0.4—0.8mm之间。在釉色方面,除个别越窑碎片(Y15)呈淡青绿色偏灰,耀州窑呈淡青绿色偏黄外,其余各窑都呈艾色或艾中带灰。研究结果表明,釉的色调除与釉层厚度有关外,还与胎色有关。由于上述诸窑的釉层都比较薄而且有一定的透明性,使胎的色调透过薄薄的釉层而显示出来,所以艾色釉实际上是釉的淡青黄色和胎的淡灰黄色的合成色,如果胎色中黄色的成分多些,则釉呈典型的艾色,如果灰色的成分多些,则釉呈艾色偏灰。在某些易于积釉的部位上,常可看到釉本身的色调,如艾色釉实际上呈淡青黄色,Y15碎片的釉在积釉处呈青绿色而不带灰的色调。耀州窑由于胎白釉厚,所以釉的青绿色中没有灰色的成分。

    二、胎釉化学组成

    从表二和表三可见,浙东越窑、皖南竦口窑和绩溪窑以及景德镇黄泥头窑,在胎釉化学组成上具有许多共同特点。胎的共同特点是铁高、钛高、铝低(Fe2O32.O3—3.29,TiO2O.84—1.07%。Al2O315.39—19.85%)表明上述几个窑场的青瓷胎都是采用当地低品位的瓷石制成。这类瓷石含有成瓷所必需的各种成分,不需配入其它原料,在1150℃左右即可烧结成瓷,且分布较广,可就地取材,降低成本。缺点是着色矿物含量高,烧成后的瓷胎都带灰色,不能用作白瓷胎,但用作青瓷胎却无大妨。上述一些窑场的青瓷釉的化学组成上也存在不少共同特点:其一是钙高(CaO15.1—20.18%,个别例外),表明它们在组成体系上都属同一类型,即灰釉(俗称石灰釉)。其二是铁高、钛高、铝低(Fe2O3O.64—2.78%,TiO2O.62—1.99%。Al2O312.15—15.38%,个别例外),表明配制瓷釉所用的瓷石亦属低品位类。其三是磷高、锰高(P2O51.01—1.57%。MnO0.3%,个别例外),表明青釉是用瓷石加入多量草木灰配制而成。

    浙江、皖南及景德镇在地质上属于同一类型,所以瓷石的组成差别很小、又兼地理上互相比邻,所以在胎釉配方、烧成条件等等方面也相当接近,这就导致皖南诸窑和黄泥头窑的瓷器在胎色、釉色及风格上都与越窑相似。

    从表三还可看到、鄞县谷童乔窑、小洞乔窑及郭家峙窑青釉的TiO2含量都比上虞地区越窑高一到二倍,而Fe2O3含量则只有后者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这种差别主要是由于二地瓷石虽属同一类型但成分上并不完全相同所致。

    表三中还入了宋代龙泉窑青瓷胎釉的化学组成。可以看出,龙泉窑胎釉的TiO2含量明显低于越窑。越窑以艾色釉为常见,而龙泉窑却从来不出艾色釉。这一现象可能与两地瓷石的TiO2含量高低有关。

    从表二和表三还可看到,五代耀州窑青瓷的胎釉在化学组成上与南方青瓷有很大差别,主要表现于胎的Al2O3含量特别高,比同时代南方青瓷胎要高出约十个百分点,而SiO2含量则低约十个百分点。这是符合北方瓷胎组成的一般规律的。五代耀州窑青瓷釉的CaO含量和助熔剂总含量都比同时代的南方青瓷釉明显较低。

    三、烧成工艺

    从表四可见,越窑、竦口窑、绩溪窑及黄泥头窑的烧成温度非常接近,都在1150℃左右。至于气氛平均性质则是根据釉的还原率,即亚铁和总铁含量的比率来进行判断的。必须说明,还原率不仅与高温阶段的气氛性质有关,还与冷却阶段由于冷空气的进入而产生的二次氧化有关。对照表四中所列碎片的釉色和还原率可看出,凡是釉呈艾色的或艾色偏灰的,如Y18,Y19,Y20,Y23其FeO含量和还原率都很低,气氛的平均性质介于弱还原和氧化之间。其实在积釉处这种釉的色调还是以黄色为主。略带青色,但在釉层薄处,胎的灰色或灰黄色会透过釉层而显示出来。所以艾色釉实际上是黄、青、灰等多种色调的合成色。与艾色釉相比,凡是釉呈淡青绿色或淡青绿偏灰的,如Y15和Y22,其FeO含量和还原率必大幅度提高,但仍有60%以上的铁成三价状态存在,故气氛的平均性质属于弱还原。Y15是五代上林湖越窑碗底,器底内刻有鹦鹉纹,釉色淡青绿偏灰,与法门寺秘色瓷标准器相比,其色调虽不完全相同,亦属同一类型,从工艺角度来说,要得到秘色瓷那种淡青绿偏灰的釉色,必须在烧成高温阶段控制好还原焰,既不能太强又不可太弱,要恰到好处,在冷却阶段的前期,必须尽可能减少冷空气进入匣钵内,以避免二次氧化。考古发掘的结果表明。上林湖贡窑曾采用瓷制匣钵装烧秘色瓷,还用瓷釉封匣钵口。采取这些技术措施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此。

    从表四还可看出,越窑、竦口窑、绩溪窑及黄泥头窑瓷胎的吸水率都介于0.2—0.5%之间,这从当时的工艺水平而言,已经烧结得相当致密了。唐代庆元县黄坛窑的吸水率达1.7%,表明烧结较差,五代耀州窑的吸水率达2.58%,这是由于采用耐火度较高的高铝土作为制胎原料所致,北方瓷胎都有此特点。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越窑、皖南诸窑及景德镇黄泥头窑所烧制的青瓷具有多方面的共同特征,包括胎釉色调、釉层厚度。釉面光泽、化学组成、烧成温度和气氛、以及显微结构等等方面的相似性,除此以外,在造型、装饰及风格上也有较多的相似性,这一系列内在的和外观上的相似性充分反映了这些窑场在工艺技术上的密切关系和相互影响。我们认为,在相互影响中,越窑的影响是主要的。越窑以其历史、技术、规模、质量等多方面的综合优势,带动和促进了南方邻近地区一些青瓷窑场的发展。在中国陶瓷史上,二、三千年以来,历代南方窑场的制瓷技术,有着一脉相承的继承关系,在这一方面,越窑起着承上启下的重大作用,其影响不可低估。

    以上研究结果还表明,耀州窑与南方青瓷在胎的化学组成和烧成温度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北方瓷特点。此外。还使用了化妆土,釉层厚度达到0.4—0.8mm,这是为了取得特殊艺术效果而采用厚釉技术的先驱,南方的龙泉窑。一直到南宋晚期才开始采用厚釉技术,在时间上要晚二、三百年。但在造型和装饰等等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越窑的影响。

    张福康: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

    注  释

    ①叶润青,“安徽古瓷概述”,《文物研究》第8期第217—218页,1993年,黄山书社。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