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湖窑晚唐时期秘色瓷生产工艺的初步探讨

作者:出处:
分享到:

 
    一、引  言

    1987年4月,陕西省扶风法门寺塔地宫出土了一批珍贵的唐代文物的消息曾经轰动海内外,其中有十三件青瓷,不仅制作精美,而且其釉色大多呈比较纯正的青色或青绿色,晶莹润澈,为世所瞩目。在同出的《监送真身使随真身供养道具及恩赐金银衣物帐》中明确将这十三件瓷器称为“瓷秘色”,由此,人们对文献中殿见记载的越窑秘色瓷的真正面貌开始有所认识。

    文献和考古调查、发掘均已确认浙江慈溪上林湖窑是晚唐时期秘色瓷的主要产地。①最近几年对上林湖进行的考古调查和发掘表明,晚唐时,上林湖窑采用于一种新工艺——用瓷质匣钵装烧,且匣钵相迭处或匣钵与盖相合处均用釉浆密封,烧成后,必须打破匣钵方能取出产品。有证据表明,采用这种特殊工艺装烧的产品,其釉色比用普通匣钵装烧的要纯正、清亮得多,基本上消除了传统越窑青瓷釉色青中偏黄的色调。我们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上林湖考古队的大力支持下,对上林湖窑址晚唐窑址出土的四件标本进行了科学测量,以确定晚唐上林湖窑不同釉色标本在配方及工艺上的特征。

    二、标本的外貌特征

    本次科学测量的标本均采自上林湖晚唐时期窑址,分别编号为SY-1、SY-2、SY-3和SY-4。

    SY-1是一件瓷质漏斗形匣钵的碎片,其外侧粘有一块瓷片,应是装烧时由于放置位置不当而在高温烧造时与迭在上面匣钵相粘连的。匣钵片8.5X8.Ocm,灰胎,较粗厚,从其断面看,质地明显较瓷片粗。近口沿处有釉,釉较厚,釉色青绿偏黄,釉面有开片,并有棕眼,光泽较差。瓷片7.0X4.Ocm,是碗的口沿部分,从其口沿的弧曲度计算,其口径已接近20公分。胎灰色,较薄,质细腻致密。釉质滋润,青色纯正,釉面晶莹光亮,无开片,用30倍光学显微镜观察,匣钵口沿部分的釉层中气泡较少,而瓷片釉层中有较多的小气泡。

    SY-2为一件玉环形底碗的底部,标本10.0X7.5cm。朱伯谦曾持此标本赴陕西与法门寺出土的秘色瓷相比较,认为釉色颇为相似。灰胎细腻致密,满釉,底部有六个泥珠支烧痕。釉色与SY-1瓷片相似,青色纯正而润澈,釉面无开片。在30倍光学显微镜下可见釉层中有较多小气泡。

    SY-3为一件玉璧形底碗的碎片,7.9X4.2cm。胎灰色,稍厚,质致密。满釉,以泥珠烧支烧。釉色青绿偏黄,底外侧一周呈淡褐色。釉面肉眼可见有极细小的针孔密布如桔皮纹,使釉面光泽稍差,釉面有开片。用30倍光学显微镜观察,釉层中有较多小气泡,釉表层可见一些较大气泡。

    SY-4是一件瓷质桶形匣钵的碎片,标本6.5X 4.Ocm。胎的断面为灰色,肉眼可见小气孔,匣钵内侧表面为浅褐色,外侧呈色较内侧略深,且表面似有光泽,外侧上端近口处一周施青黄包釉,釉薄、匀,光泽稍差,釉面并有开片。其釉色与SY-3比较接近。用30倍光学显微镜观察,釉玻璃化程序尚好,釉层中有较稀疏的大气泡。

    三、实验方法

    这四件标本胎、釉中的主、次量元素的种类和含量是采用质子激发X莹光分析法(PIXE)测量的。实验在李政道综合物理实验室的复旦大学加速器实验室进行,由串列加速器(9SDH2)提供质子束,样品置于高真空靶室内(当研究较大样品时,也可以将质子束经Kapton膜引入大气中,从而进行外束PIXE分析),经过准直的质子束入射到样品上,束斑直径为1.5毫米,束流通常为2-5mA。分析常量元素时入射质子束能量为1.0MeV;在分析痕量元素时则为2.5MeV,并采用厚度为0.11毫米的纯铝吸引膜置于探测器前。样品上被质子束激发的X射线用OPTEC公司的Si(Li)探测器分析;探测系统对Fe55的5.9KeVX射线能量分辨率为165eVe,实验数据用自编的PIXE厚靶分析程序进行处理。为了检验计算程序和实验条件中的可靠性,曾多次用PIXE法和ICP法对相同的样品进行对比测量,证实两者的结果符合很好。但与ICP法相比,PIXE的分析法更快捷、方便,而且是非破坏性的,这对珍贵样品的研究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在研究陶瓷时,也很容易经改变质子束入射样品的位置来得到釉或胎的化学组成,避免了复杂的样品制备过程。

    四、结果与讨论

    四件标本胎釉化学组成的PIXE分析结果如附表(见图)。

    1.标本SY-1、SY-2和SY-3胎的PIXE分析得知,上林湖窑晚唐时期不同釉色标本胎的化学组成是基本一致的。其特征是高硅(SiOz72-75%左右)、低铝(Al2O3)含量在16-18%之间),铁的含量偏高(Fe2O3在2%左右)。这与上林湖地区制瓷原料的化学组成相一致,并且与过去用化学分析的方法对上林湖晚唐标本进行分析的结果相一致。②

    2.尽管晚唐时期上林湖窑产品釉色大部分为青黄色,少数为较纯正的青色,但从上述三件样品的釉PIXE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化学组成虽略有变化,但仍应为同一类钙釉系统。其组成中RO(CaO和MgO之和)的含量除SY-3稍低外,均在17%以上;R2O(K2和Na2O)的含量亦在2.5%上下波动;Fe2O3加上TiO2的含量在3%左右;助熔剂总量均在20%以上。这些特征符合“浙江青瓷釉的形成和发展”一文中所阐述的规律,属于浙江地区青釉的成熟阶段③。它们的化学组成与以前用化学分析的方法对上林湖出土晚唐标本进行釉的化学组成测量的结果相一致④。

    我们知道,决定青瓷釉色的因素甚多,其中最主要的有铁含量的高低、SiO2/Al2O3比、CaO/K2O比、烧成温度和烧成气氛、釉层的厚度以及釉的熔融状态等等。从以上测量结果中我们得知,晚唐时期上林湖窑不同釉色标本胎釉的化学组成是基本一致的,这样,就排除了由于配方不同而造成釉色不同的可能性。从外观上看,二者均属石灰釉,釉层均较薄。因此造成其釉色不同的只能是烧成工艺的区别了。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张福康教授对上林湖釉色不同的标本所进行的科学分析表明,凡釉色纯正、清亮者釉中Fe2+Fe3+比高,两者的比例达到1:1左右;而釉色偏黄者釉中Fe2+/Fe3+比值则要低得多,其二价铁的含量约为釉中铁含量的5%左右⑤。决定釉中二价铁与三价铁比值高低的最直接因素是烧成过程还原焰的强弱,还原气氛强,釉中相当部分的氧化铁被还原,釉色就呈现为较纯净的青色,其比值就高;反之,还原气氛弱,釉中相当部分的铁仍保持氧化状态,釉色就表现为青中泛黄的色调,其比值就低。上林湖晚唐时期新出现的用瓷质匣钵装烧工艺,由于瓷质匣钵胎体较普通匣钵致密,加上匣钵口沿再用釉浆密封,这样就保证了其产品在密闭的条件下烧成,在开窑冷却时就能较好的避免二次氧化对釉色的不良影响。因此,我们认为,上林湖唐时期采用瓷质匣钵密封装烧工艺,使其产品釉色清纯、晶莹润泽,秘色瓷也应采用这种新工艺生产的。

    3.从SY-1瓷片胎和匣钵胎的PIXE分析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二者的化学组成是基本一致的。SY-4匣钵胎的化学组成亦与其它瓷片标本一致。在一般情况下,匣钵因要反复使用,故选用耐火性较好的原料制作,原料中氧化铝的含量较高,在一般高温条件下,其烧结程度要远逊于瓷器,因此其胎的致密性亦较差。上林湖晚唐使用一次性的瓷质匣钵,由于其原料与瓷器相同。因此在高温下其烧结程度要比普通匣钵高,胎的致密性亦较好,再加上用釉浆密封,这样就能比较好地保持产品始终在密闭的条件下烧成,以得到较为纯净的青釉。瓷匣钵的胎质从外貌观察中则表现为比瓷片胎质要粗糙一些。我们认为,当时生产匣钵和瓷器所用的原料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匣钵的原料制备要粗略一些,而瓷器原料的制备则要精细得多。

    (SY-1是一件罕见的瓷质匣钵与瓷片相粘在一起的标本,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上林湖考古队任世龙研究员、沈岳明先生慷慨提供,在此谨表示由衷的感谢!)

    注  释

    ①明嘉靖本《余姚县志》:“秘色瓷,初出上林湖,唐宋时置官监窑,寻废。”朱伯谦《古瓷中的瑰宝——秘色瓷》一文中确认在上林湖晚唐窑址中有与法门寺秘色瓷相同的碎片。(见《首届国际法门寺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陕西省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

    ②李家治等之上林湖历代瓷胎、釉及其工艺的研究》,《1989年国际讨论会论文集》,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年。

    ③见《中国古陶瓷研究》,科学出版社1987年。

    ④同②。

    ⑤详见汪庆正《越窑秘色瓷和艾色瓷》。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