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越窑青瓷中的秘色瓷

作者:出处:
分享到:

 
    唐代越窑青瓷是陶瓷文化中极其重要的一支,它在辉煌灿烂的文化百花园中,成为一支娇艳的奇葩。本文试图以考古资料为基础、对唐、五代及北宋越窑青瓷中的佼佼者秘色瓷,它的焙烧年代,出土物与产地,制作工艺和分期等问题进行论述探索,以供学者参考。

    一、秘色瓷焙烧年代

    唐代越窑,据目前宁绍地区考古调查资料表明,绍兴地区的上于县窑址28处,宁波地区的鄞县东钱湖3处、慈溪市上林湖81处;五代北宋窑址,上于县42处,东钱湖30余处,上林湖猛增到153处①。从这一事实说明越窑的主要,中心产地是在唐时期州的慈溪县上林湖窑场②。朝廷率先在上林湖古瓷都设“贡窑”③。并“置官监窑”烧制秘色瓷,其产品与金银宝器、丝绸珍品并列,使越窑成为全国青瓷名窑之首,许多文人纷纷赋作诗来赞美越瓷④,焙烧于唐咸通十五年(874年)前的法门寺地宫的这批秘色瓷,和生产于唐大中二年(848)前埋藏于宁波市和义路码头遗址的这批秘色瓷是越窑青瓷中的代表作品⑤。烧制于唐天复元年(901年)前的褐彩绘瓷器,当是秘色瓷中的上乘品。

    秘色瓷品种丰富、绝大多数出自有一定身份的统治阶级的坟墓中,也有一部分作为帝王供奉品和上等的贸易陶瓷。

    关于秘色瓷的烧制年代,最早见到“秘色”之名是陆龟蒙的《秘色越器诗》说明明、越州早已生产秘色瓷。《十国春秋》、《宋会要》等文献中详细的记载了越、明州贡秘色瓷的时间、数量。建国以来,考古资料中典型的上林湖出光启三年(887年)墓志罐,志文中明确的书唐明州慈溪县上林乡设“贡窑”。说明在九世纪八十年代已生产秘色瓷。把烧制年代又向前提为七十年代。宁波和义路大中二年一批越窑青瓷釉面的光泽度和晶莹感,均比我们在窑址中所见为佳,可作为越器之代表作⑦,其中碗、盘等造型、釉色与法门寺地宫出土物相似,这样把烧制秘色瓷的时代可以上溯到九世纪五十年代之前。更值得注意的一九三六年绍兴古城村户部侍郎北海王府君夫人墓中出土执壶、唾盂等一组秘色瓷,伴出墓志为唐元和五年(810年)。这样把焙烧秘色瓷的时代又提到九世纪初。事实上像施肩吾(806年前后)见到的正是九世纪初的秘色瓷。当然顾况(754年前后)、陆羽(761年前后)、孟郊(785年前后)所见到的越器应属秘色器,它们的时代还略早些。像许浑、皮日休、郑谷、徐寅、韩偓及陆龟蒙等赞美越器均在827年以后,他们所见无疑是越窑青瓷中的秘色瓷。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证明闻名于世的越窑,在为宫廷烧制秘色瓷自唐至宋历时达三百年之久⑧。

    二、秘色瓷出土与产地

    根据目前考古资料,现择典型的按器物年代,列表如下:

    上述秘色瓷器物的产地,经查对窑址,大多产于著名的上林湖古瓷都。

    例如唐代的八棱净水瓶,54年故宫博物院同志在上林湖窑场采集到一件残器,余姚县文管会同志,在上林湖调查时也采集到一件较完整的净水瓶,与法门寺地宫同出一手⑨。我们在上林湖考古调查中,在压基(Y60、Y61),后施岙(Y63)都可找到净水瓶的肩、底和颈部。荷花碗、葵口盘在施家斗(Y66),狗胫山(Y58),马溪滩(Y30)、黄鳝山(Y26)等窑有较多的遗存,更有意义的出有口沿刮轴一周的荷花碗(盏),很可能是作金银扣的。

    唐褐彩绘云纹镂孔炉的虎头足,在高岭头(Y36),狗胫山(Y58)和施家斗(Y66)都出土过虎头鼎足,在Y66所出褐彩绘器物残器其中一只碗内书有“禹庙……前进……”这种褐彩釉色风格与水邱氏墓中褐彩云纹钵形灯,酒罂一致,五代钱氏家族墓中褐彩云纹四錾罂、酒罂、在黄婆山(Y95)可以找到肩部、颈部和下腹部残片。方形委角套盒(有的称方盒,方盘),执壶在狗胫山(Y57,Y58)、后施岙(Y63)均有残器,后施岙(Y65)生产的盘,釉色青绿,口沿刮釉0.3厘米,当与金银扣有关。

    北宋刻龙纹盘、云纹碗、鹤纹盒、鹦鹉纹碗,蜂蝶纹盏托等等,在扒脚山(Y3·),后施岙都能找到残器,龙纹,水波纹,云纹等刻划风格和造型似出一人之手。

    后施岙窑烧制一批极为精致的大器物,以盘为多,纹样以龙、凤为主,还有刻莲辩纹,这批纹样端巧精细、刀法流利的秘色瓷残器中,有一件内外壁刻莲花的碗,外底刻有“官样”二字,当属贡瓷的样品,该组秘色瓷残器与出有“太平戊寅”铭文的圈足盘、碟的竹圆山(Y41)相一致,由此所知,除后施岙(Y65,Y67,Y69)外,高岭头(Y53),下滩头,琵琶山(Y29),皮刀山(Y43,Y44)和五代末的交白湾(Y21),扒脚山(Y39)等这些窑均烧制秘色瓷。

    以上所述“秘色瓷初出上林湖”是可信的,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表明,越窑在为宫廷烧秘色瓷自唐至宋历时达三百年之久。

    三、以釉取胜与工艺

    越窑秘色瓷器的烧制成功,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从釉色与质量看,除鼎州窑外,已为大量的考古资料所证实,越窑确实比岳州窑、婺州窑、洪州窑、寿州窑为精,这就难怪陆羽把越窑排在首位。越窑青瓷中的上等品不仅博得陆羽的喜爱,也博得唐代文人诗人们的赞赏。他们赞赏越窑釉色,最早是陆龟蒙的《秘色越器》诗中用“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他认为越窑釉色与层层山峰的翠绿色一样之美,唐王室,钱氏家族族墓出土的秘色瓷,证实青绿釉或是青黄釉都是秘色瓷的范畴。秘色瓷中釉色相比,当以青绿及湖绿色为上,这也反映在“千峰翠色”、“捩翠融青瑞色新”等诗句中,在出土的文物中就更加明显。如唐代的菱形花口碗、莲花式碗、八棱净水瓶、喇叭口执壶、釉盒、海棠式碗、杯等都是以釉取胜的代表作品。秘色越器追求“似冰”、“类玉”釉色效果,与高超成熟的制瓷工艺密切相关。

    1.釉色之美取决于烧成后期窑炉内的还原气氛是一个关键。众所周知,只有控制好还原气氛,才能使胎、釉原料中的氧化铁(Fe2O3)还原为氧化亚铁(FeO),赋予瓷器以青绿颜色。如果还原气氛控制不好,不但达不到理想的色调,而且使釉面失去美感。慈溪上林湖瓷窑,历代青瓷胎骨,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测试,胎内氧化铁、钛(TiO2)含量高,釉内铁钛的含量也在2.5%左右,所以在还原焰中烧成时,则胎呈土黄色,釉为青黄。在强还原焰中,烧成时,则呈色为青、青绿。同时釉的主要助熔剂是氧化钙(CaO),所以釉层薄,透明似玻璃。根据考古调查,试掘所见到的窑炉结构遗迹表明,上林湖等晚唐窑炉结构系为长条形龙窑。龙窑窑炉结构有它一定的优点,但也有它的缺点,主要是窑内的烧成温度和气氛很难控制,因此,窑温和气氛不一致,烧成后有青、青绿、湖绿、青黄等不同色调,以及生烧、过烧的现象亦存在。所以唐水邱氏墓出土三件珍贵的褐彩绘瓷器,多为青黄色。因黄釉柔和滋润,另有一种风味,故也是秘色瓷的组成部分。那种釉色翠绿(青绿、湖绿)器物,当在强还原焰中烧成。所以只有烧成温度控制适当,釉层才能达到滋润不透明,增加玉的美感。

    2.烧制色泽晶莹的青瓷,除不断改进窑炉结构外,十分重要的是装烧方法与工艺的改进,又是一个关键。匠师们为了清除烟尘污染釉面和出现杂色而失去美感的弊病,终于在中唐晚期,越窑的制瓷匠师发明与使用匣钵,至晚唐、五代大量使用。特别是装制秘色瓷所使用的匣钵,尤为讲究。匣钵的原料亦用淘洗精致的瓷土,按器物大小制成钵形、碗形、蛊形、长筒形,M形等各种形制的匣钵,装烧时为单件烧,每个匣钵加盏,并以釉子封口。这种精湛的装烧工艺,在全国所有的瓷窑场中是不多见的。它不但在窑炉中不变形,保证了釉面的纯正与釉质的晶莹润澈,达到以釉取胜的目的。

    唐、五代和北宋典型的秘色瓷器,制作端庄规矩,从器物口、腹、底各个部位到转角突棱都作得一丝不苟。成形时线条的长短盘曲,都处理得大方得体,胎体的厚薄也都按排得与使用功能相协调。因此,皮日休在《茶瓯》诗中云:“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以“圆”赞美秘色瓷器形之规整,以“轻”称秘色瓷胎骨之细薄,从中可以窥见秘色瓷在成型技术上已达到了相当的水平。

    在“贡窑”窑址中遗留的残器和典型器物上所显露支烧所留下的泥点印痕,可以清楚的看到浅灰色的胎骨,细腻致密,胎体颗粒均匀纯净,不见分层现象。难怪顾况在赞美越窑胎骨时有“越泥似玉之瓯”之句。说明秘色瓷在选料、淘洗、捏练陈腐等工艺方面已有很高成就。

    四、秘色瓷器的分期

    秘色瓷既是越窑青瓷中的代表作,有它发展的历史过程,在每个发展过程中,往往打上时代的烙印。

    第一期,元和朝(806—820年)前后,代表作以元和五年户部侍郎北海王府君夫人墓出土的一组秘色瓷,包括执壶,吐盂、盘和盒。执壶侈口、束颈、腹圆微鼓,肩腹分界不明显,无瓜棱,上部对称位置配以棱角挺拔的六角形嘴和肩带状把。盘口作成五缺背面五条出筋内出底划花。玉壁底敞口碗(861年),蟠龙罂,多角瓶(819年),镇江唐墓(826年)出现瓜棱执壶,特征是长颈,腹分四瓜,假圈足。釉色青、青黄和青灰。

    据《新唐书·地理志》云“越州,会稽郡中都督府上贡瓷器。”孟郊的“越瓯荷叶空”(约785年前后),施肩吾的“越碗初盛蜀茗新”(约806年前后),许浑的“越瓯秋水澄”(约827年前后)等诗文,说明了当时越州已上贡瓷器,而所贡的瓷器像诗人所描述的秘色瓷无疑。这时期正是中唐元和朝(801—820年)前后,可以说是越窑青瓷中秘色开始焙烧时期,出土实物与文献记载也相吻合。

    第二期,大中、咸通朝(847—873年)前后。该期可分为二段。

    大中朝(847—859年)以宁波市和义路遗址的唐大中二年文化层器物为代表,除纪年碗外,共存的有带托茶盏(盏为荷花形,托具为卷荷叶形)、瓜棱执壶、海棠形杯(碗)、玉壁底碗、划花四缺盘、兽蹄足水盂、褐彩伏兽脉枕等,在墓葬中使用瓷墓志。这批秘色瓷制作精湛,造型端雅规正,釉色青翠者为多,也有青、青中泛黄者。

    咸通朝(860—873年)段,则以法门寺地宫出土物为代表,净水瓶、荷花碗(有平底有圈足)、平底盘、银扣碗等,其中银扣工艺这是见到了真面目。可见最高统治者所供奉的秘色瓷之一班。

    这里值得一提的在841年已出现在瓜棱执壶上通体刻划朵花装饰。从出土物与窑址数量看,仅上林湖窑场晚唐窑址与中唐窑址相比增加了五倍多,从“贡窑”设置,和焙烧秘色瓷数量和质量看,当是秘色瓷烧制的发展时期。

    第三期,从出土物看可分为二个阶段。第一阶段唐光化、天复朝(898—903年前后),包括10世纪初临安板桥吴随囗墓器物,以钱氏家族墓中出土物为代表。褐彩绘器有卷云纹油灯、云气纹罂、组合型香炉、器盖。青瓷有葵花碗、双系罐、四系坛、粉盒、油盒、盏、盆、钵、洗、碗等。这段器物特点,在秘色瓷器上盛行褐彩绘,并出现书写“官”字款。釉色青翠、青绿皆有,大器物香炉则呈青黄釉。

    第二阶段,五代(吴越)天福,开运与广顺朝(938—956年)前后,以文穆王钱元瓘及其次妃吴汉月陪葬品为代表。主要器物浮雕双龙贴金四錾罂、划花执壶、方形委角套盒(盘)、盏托、凤形划花盖、碗、碟、洗等。釉色以青绿为主。装饰上运用浮雕手法,并在秘色瓷重要部位(如龙)进行贴金(片),在制作碟、碗、洗圈足时工艺特别讲究,并非一次挖底完成,而是单独拉成泥条后,然后根据圈足大小,粘合后进行加工修饰。因此,这类圈足微微向外撇,粘合地方磨平后既光滑,又相当灵巧美观。这可算秘色瓷制作工艺上的一个特点,不仅上林湖窑场如此,后来扩大的东钱湖窑场所制圈足也如此。

    由于在这一历史时期内,钱氏割据一方(893—978年),利用唐代烧制秘色瓷的高超工艺,大量烧制贡唐、贡晋的秘色瓷器,这方面文献屡见不鲜。特别值得指出的,闽王、前蜀王贡唐及报后梁的贡物、信物中均有秘色瓷,足见它已风行各地,闽王、前蜀王都曾派人跋山涉水到越地定烧秘色瓷。所以说这时是秘色瓷焙烧的兴旺时期。

    第四期,北宋太平兴国朝至咸平朝(976—1003)前后。以公元995年辽韩佚夫人合葬墓与公元1000年元德李后陵出土物为代表。主要有线刻人物座饮图执壶和刻鹦鹉纹配套的温碗、蝶纹荷叶形盏托、龙纹盘、云、鹤纹盒、卷云纹碗、碟以及粮罂等。在装饰艺术上出现了对称的蝴蝶、鹦鹉、飞蜂和团花图案。尤其是执壶两面饰四对人物座饮图、流云、酒樽、果盘等杂置其间,这种诗情画意的画面,在秘色瓷器物中属不多见。也是这一时期的一个特点。釉色多为翠绿、粉青。这阶段装饰图案,陈万里《越器图录》中出自上林湖的人物座饮、腾云架雾仙人等残片,从题材内容到刻划手法,许多图案是出一辙。这一历史时期中,也是同钱氏贡奉中原王朝秘色瓷器数量急增的时代。例如“明州节度使惟治进……瓷器万一千事,太平兴国三年三月进越瓷五万事,金扣越器百五十事,四月二日又进瓷器五万事,金扣百五十事”。多达“金银饰陶器十四万事”,“惟治私献金扣瓷万事”等等。由于上林湖瓷都、“贡窑”产量供不应求,因此又在鄞县东钱湖、上于窑寺前别设“贡窑”烧制秘色瓷,因此产品造型、釉色、纹样,制造工艺与上林湖处处逼肖,可以说是秘色瓷生产的鼎盛时代。

    第五期,自咸丰朝后至熙宁元年(1003—1068年),60年际越窑作为贡品数量大大减少,但仍陆续上贡王室。《余姚县志》说“宋时置官监窑焉”则相符,但该志最后说到“寻废”没有具体时间,据考古调查资料表明,在北宋晚期,大批窑址中已见不到秘色一类残器,所遗留的遗存均为粗劣的民用瓷,这从一个侧面证实了阶段应是秘色瓷烧制的衰落到停止阶段(11)(12)。至于越窑为何衰落原因是多方面的,河南的钧窑,盛烧于北宋晚期,曾烧宫廷用瓷。汝窑主要烧造宫廷用瓷。但烧造时间仅从北宋哲宗(1068年)到徽宗(约1105年)的二十年间。河北的定窑,在北宋后期曾一度专烧宫廷用瓷。这些原因也使越窑秘色瓷衰落停烧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时间恰与越窑烧制秘色瓷衰落停烧相吻合。

    注  释

    ①②(12)林士民:《浙江宁波古代瓷窑遗址概述》1988年11月《中国古陶瓷研究》第二辑。

    ③⑨林士民:《明(越)州贡窑之研究》、《92年中国上海古陶瓷科学技术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④《扶风法门寺塔唐代地宫发掘简报》1988年10月《文物》第10期。

    ⑤⑦《三十年来浙江文物考古工作》。《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文物出版社79年版。

    ⑥《临安县唐水邱氏墓发掘报告》1981年《浙江省文物考古所学刊》文物出版社81年11版。

    ⑧⑩冯先铭:《法门寺出土的秘色瓷》1988年10月《文物》第10期。

    (11)林士民:《浙江慈溪杜湖窑址调查报告》特刊。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