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历史的宝库 大唐盛世的缩影

作者:出处:
分享到:

 
    ——走进法门寺唐代地宫

    “从地涌出多宝龛,

    照古腾今无与并”。

    此两句是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1987年5月25日提笔挥写的史诗《扶风法门寺佛指舍利出土赞歌》中的两句。它高度讴歌了法门寺唐代地宫出土的舍利与珍宝的重大历史意义。海内外各界人士都对唐代地宫及珍宝之谜抱有莫大的兴致。

    唐代地宫位于法门寺真身宝塔下中心部位,也在今法门寺塔下地宫中心。绝大多数珍宝出土于此,它是法门寺历史文化的核心。为了方便游人观览,法门寺博物馆在曼荼罗宫内修了“复原唐代地宫”,再现了唐代地宫唐时的原貌。

    唐代地宫由漫道、平台、隧道、前室、中室、后室、秘龛七部分组成,全长21.12米,总面积31.24平方米,为国内最大的塔下地宫,其本身就是一件价值极高的遗址性珍贵文物。

    (一)地宫漫道——金钱铺地

    漫道即地宫的进出口踏步,共19级台阶,宽2米,长5.6米。铺满了钱币,真可谓“金钱铺地”,寓意无穷!

    整个地宫共撒钱币两万七千多枚,可以说是金钱的海洋。种类繁多,有“五铢”、“货泉”、“开元通宝”、“乾元重宝”、“会昌开元”等30余种。其中最珍贵的是玳瑁“开元通宝”币。玳瑁为一种海生动物壳,极为珍贵,历朝都规定只能皇家使用,民间使用是要被杀头的。这次地宫一次发现的十三枚,是皇家用玳瑁专门加工的“纪念币”,供佛币。

    (二)地宫平台——欲飞的朱雀神鸟

    平台东西宽1.95米,南北长1.75米,搬掉上面的8块封门石,便是唐地宫的第一道石门。座北面南,汉白玉门楣上雕刻着一对朱雀鸟,似活的一般,正在飞翔。我国古代常用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四神鸟来表示东、南、西、北四大方位,含有吉祥神圣之意。

    (三)地宫隧道——“史书”、“物帐”两石碑

    打开石门上锈蚀的千年铁锁,便进入了地宫的隧道(即甬道)。隧道较长,内置两通石碑:一通是“志文碑”,全名为《大唐咸通启送岐阳真身志文》,记叙了法门寺的历史及佛指舍利的来由和唐皇迎奉佛骨的盛况,相当于法门寺史书;另一通是“物帐碑”,全名是《监送真身使随真身供养道具及恩赐金银衣物帐》,详细记载了最后封门后地宫里放置的全部供佛宝器,包括名称、数量、重量及供奉人等情况,犹如一张全面的“物帐单”。

    瞧,唐皇想得多周全,既有史志,又有物帐!这两通价值极高的石碑,为我们如今研究法门寺历史文化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并且,发掘之后,物、帐两比,基本件件不差。看,我们与唐皇关于地宫珍宝的接交手续,办得多干脆!

    感谢唐皇!感谢唐地宫的组织者、实施者!

    (四)地宫前室——特级4号舍利及供养珍宝群

    打开第二道石门,便是地宫前室,“金钱铺地”之上,是大批的丝绸织物,惊奇的是还有金银织物。唐代中国的丝绸工艺高超卓绝,风靡世界。品种、结构、图案纹饰、织造工艺、印染技术都达到了灿烂的鼎盛时期。

    《物帐碑》记载:武则天、唐懿宗、僖宗、惠安皇太后、昭仪、晋国夫人等皇室供奉佛骨的各类丝织品多达700余件,其中有名称的就有四十多种。品种包罗万象,凡唐代各式绫、罗、纱、绢、绵、绣、印花、贴金、描金、捻金、织金等无所不有,不少还镶金银宝珠。难怪专家形容地宫是一座唐代丝织品的仓库。其中有“武后绣裙一腰”,即锦*(左纟右阑)绣裙。织金锦的捻金线平均直径为0.1毫米,最细处仅0.06毫米,其技术就是高科技的现代也难以达到!“蹙金锈”和“织金锦”为首次发现。过去诗人自居易曾在诗中提及,至今人们不知何物。这次确使人们第一次大开眼界!

    前室中央是安放特级四号佛指舍利的汉白玉四铺阿育王塔。这是前室的重心。四面塔身各雕有两尊女菩萨,标准的唐代仕女形象,有极强的艺术魅力!让人叹为“天上人间”。

    阿育王塔内是著名的铜浮屠,如今博物馆珍宝阁就是依据它设计建造的。出色的唐代楼阁建筑物的铜模型,极为精致。铜浮屠内装鎏金银棺,闪闪发光,其内是“特级四号”佛指舍利。当时按发掘出土的时间先后编序,由于佛指舍利是国宝中之国宝,故考古队专家们采用了解放以来从未采用的“特级”字号。

    (五)地宫中室——特级2号舍利及供养珍宝群

    打开第二道石门,是地宫中室。

    中室的中央是安置“特级二号”舍利的汉白玉灵帐。造于唐中宗景龙二年(公元708年),唐武宗会昌毁佛时被轻度损坏。咸通年间重新妆彩使用。灵帐高164厘米,帐身布满千姿百态的浮雕造像和花纹,造像旁还有毛笔写着姓名。帐内置一盝顶铁函,内置鎏金双凤银棺,棺内密藏二号佛指舍利。这一套舍利宝器,一件比一件精美!

    帐身上披着,不,实则是佛舍利代表的佛祖身披着三领大红罗地蹙金乡团花袈裟,侧放一双金鞋,色彩鲜艳,金光灿烂,十分耀眼!

    灵帐周围供养着鎏金铜薰炉,八棱净水瓶和捧真身菩萨等。

    铜薰炉五足,仰莲蕾握手上有一象首人身的金刚,象首金刚为密宗的大圣欢喜天之神体。

    捧真身菩萨高40厘米,重1928克,上部为鎏金珍珠装银菩萨,高挽发髻,上身裸露,神态端庄,身披帛巾,下体穿羊肠大裙,通体缠绕颗粒硕大的珍珠缨络。下部为细腰鼓形莲座,上仰下覆,莲瓣上錾刻着四大天王,八大明王,伎乐飞天等,神态十分动人!还錾刻着代表密宗胎藏界、金刚界的梵文种子曼荼罗,体现了唐密已发展到了“金胎合曼”、“显密融合”的新阶段。其文化内函极为丰富!

    菩萨双手捧一巨大的荷叶,叶上置一金匾,从匾文知,此菩萨是高僧澄依为懿宗生日大庆打造的。中间四句:“伏愿圣寿万春,圣枝万叶,八荒来服,四海无波”。明白而又精辟的表达了唐皇崇佛的政治目的:皇帝万寿无疆,帝室子孙无穷,八方各附属国服从,内外太平,无有风波,即国泰民安,天下太平。这就是李唐王朝千年之前尊奉佛指舍利为“护国真身舍利”,每30年举行了一次盛大迎奉活动的最大意愿!

    灵帐一侧还有三只檀香木园盆形木箱。二只内装一对鎏金双凤纹银棺。

    另一只内则是秘色瓷、碗、盘等,共十三件,均是浅绿色,犹如“千峰翠色”,精美绝伦。这一重大发现解开了我国陶瓷史上“什么是秘色瓷”的千古之谜。

    (六)地宫后室——特级1号舍利及供养珍宝群

    打开第四道石门,便是地宫后室。后室宝物最多,密密麻麻,堆积如山,约两千件。犹如是童话中的仙境。

    后室的中央是安放“特级1号”舍利的八重宝函。在法门寺博物馆,它好象秦兵马俑馆的铜车马一样,为“镇馆至宝”。是唐懿宗所供奉,从大到小,套合组装,共八重:

    第一重盝顶礼佛檀香木函

    第二重鎏金四天王盝顶银宝函

    第三重素面盝顶银函

    第四重鎏金如来说法盝顶宝函

    第五重六臂观音纯金宝函

    第六重金筐宝钿珍珠装纯金宝函

    第七重金筐宝钿珍珠装珷玞石宝函

    第八重宝珠顶单檐四门纯金塔

    在这些金银宝石夺目的八重宝函中心,即第八重纯金塔中,考古工作者首次发现了一枚舍利即“特级1号”舍利,这时恰是1987年农历4月初8佛诞节。佛骨面世正好是佛祖释迦牟尼诞生纪念日。真是巧得不能再巧了!也许,这是佛祖的造化吧!

    后室的一切是严格按密宗曼荼罗仪规布置的,八重宝函顶盖上放着一尊鎏金法身佛大日如来像,宝函两侧各立一石雕护法天王,形态是那么的忠诚!南边,放有五足朵带银熏炉,四个阏伽瓶分立后室四角。其他宝物均围绕舍利宝函安放。多得难以一一叙述,只能举说部分:有迎真身银金花双轮十二环锡杖、鎏金鸿雁纹壶门座五环银香炉、素面银如意、素面银灯、银芙蕖、檀香木金银山等等。

    最引人注目的是迎真身银金花双轮十二环锡杖,它高1.96米,由五十八两白银和二两黄金雕铸而成,杖首有两桃形外轮,轮顶有顶智慧珠一颗,外轮各套雕花金环十二枚。杖身錾刻手持法轮身披袈裟于莲台上的沙弥僧十二位。通体遍刻各种花纹,整体造型装饰,雍荣华贵,制作精绝,堪称“世界锡杖之王”。长期以来,日本正仓院所藏白铜头六环锡杖,号称世界锡杖之王,大和民族引以为荣。但和法门寺的这一大锡杖,简直难以相比!这是我们炎黄子孙的荣耀!

    纯金单轮十二环锡杖,长276毫米,总重221克,顶部有桃形杖首,杖端为跏趺座的坐佛,有背光,杖樽为宝珠形,轮顶为仰莲座智慧珠。这件锡杖以纯金工艺精妙而取胜。

    鎏金鸳鸯团花纹双耳圈足银盆十分引人,盆高145毫米,口径460毫米,重6265克,约12斤半。浇铸成形、纹饰鎏金、侈口、圆唇、斜腹下收、矮圈足。盆底模冲,捶打出一对嬉戏的鸳鸯和阔叶石榴组成的大团花……盆里盆外图案一致,对的十分端正,犹如一次透明成形。有力地说明唐代我国的制作工艺居世界领先地位。1993年6月,这大银盆参加《中华文物精品展》赴瑞士展出,曾轰动国际奥委会总部。

    鎏金双蜂团花纹镂孔银香囊。为镂空球体,下半球内有两个同心园组成的持平环。它的制作与现代陀螺仪构造原理相同,无论香囊怎么倒置放立,内中香盂始终保持水平状态,内装的香料不会洒出。这一先进技术原理,大大早于欧美国家。

    还有那震惊世界的琉璃器群。共20件,除淡黄色茶盏、茶托为国产外,其余都是享誉世界的东罗马或伊斯兰琉璃器。其中石榴纹黄色玻璃盘是世界上迄今为至发现最早的釉彩玻璃,可能是当时阿拢斯王朝仿效中国陶瓷涂釉工艺的产品,这一发现把世界生产彩釉玻璃时间提前了三个世纪。这些玻璃器,当今存世很少,价值很高,充分说明了唐代我国对外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极为广泛。

    (七)地宫秘龛——特级3号舍利及供养珍宝群

    在后室的北壁下,有一秘室,内放一生锈的铁函,即安置释迦牟尼灵骨的五重宝函:

    第一重是盝顶铁函

    第二重是鎏金45尊造像盝顶银函

    第三重是银包角檀香木函

    第四重是嵌黄兰宝石水晶椁

    第五层是壶门座白玉棺

    经过全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等专家鉴定,这五重宝函的白玉棺之中安放的正是释迦牟尼的真身灵骨。真是宝中之宝,藏之极深!铁函内塞满了珠宝,有雕花白玉指环,两枚雕花金戒,一串宝珠,两只水晶“随球”。鎏金45尊造像盝顶银函上有錾文“奉为皇帝敬造释迦牟尼真身宝函。”上面錾刻着五方五佛等,典型地反映了唐密曼荼罗,有极高的文化内涵。水晶椁内,四周放着小木微雕菩萨、弟子等,个个栩栩如生。这枚舍利不同另三枚,骨色泽微泛黄,有裂纹,有蜡质感,并附有零星的白色雪花点。这是千真万确的释迦牟尼真身舍利,国宝中之国宝!

    亲爱的朋友,当你瞻仰了唐代地宫珍宝,你有何感想?

    你一定会说,法门寺唐代地宫是安放佛祖的圣殿,是唐代的历史文化宝库。它是唐代金银器的宝库,一百二十一件(组);它是唐代丝绸的宝库,800余件;它是中外玻璃琉璃器的宝库,20多件;它是我国宝石玉珠的宝库,约数百件……总之,其等级之高、数量之多、品种之繁、保存之完好,十分罕见,是继半坡、秦兵马俑之后我国又一考古重大发现。难怪不少人称法门寺为“第九大世界奇迹”。这些珍宝深刻地表现了我国唐代社会生产力的先进水平和精神文明的丰硕成果。堪称中国佛教文化和大唐文化的历史宝库。堪称东方文化的历史明珠。

    朋友,此时此刻,你一定会爱国之情大为激发,报国之心倍增,一定会发自肺腑的高呼:作为一个炎黄子孙,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是何等的骄傲!何等的自豪!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