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先进文化的代表 具中国特色的发展历程

作者:出处:
分享到:

 
    ——谈佛教的基本思想、发展历史和主要派别

    走进佛教,佛教不仅是一种世界范围的宗教,凝聚力强,至今还有数亿人口的信徒;更令人关注的是,佛教还是一种文化,博大精深,涉及哲学、逻辑学、道德伧理学、教育学、历史学、文学、艺术、天文学、宇宙起源学、医学、心理学等,其内容十分广泛、深刻。广泛到几乎涉及人类知识所有方面;深刻到作为一种古文化,至今仍令人佩服!

    笔者作为法门寺博物馆的一名老文博工作者,一生有幸于走近佛教和佛教文化,有兴趣于佛教书籍的阅读与思考,对佛教和佛教文化有以下认识:

    佛教源于古印度。古印度是著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社会生产力发达,佛教是以释迦牟尼为首的佛教创始人对当时所产生的思想文化的一次系统总结,也是一次思想文化的重大变革和理论创新,从而成为古印度先进文化的优秀代表。

    中国佛教,是中印两国文化交流、融摄的硕果,是中国僧人和来华传教师结合中国实际创新的结晶,从而融于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佛教及佛教文化,成为中国著名的三大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本土文化吸纳外来先进文化,进行思想变革和理论创新的结果。丰富了中国文化和思想革新,推动了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促进产生了负有盛名的唐文化和盛唐景象。

    这期间,法门寺和佛指舍利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法门寺的辉煌主要是佛教文化的辉煌和唐文化的辉煌。

    为了使广大读者了解佛教,了解佛教文化,了解佛祖圣地法门寺在其中的“不二于世”的历史地位,现对佛教的基本思想、发展进程和主要宗派作以简要介绍和阐述。

    (一)“缘起论”和“因果论”

    诸法从缘起,

    如来说是因。

    彼法因缘尽,

    是大沙门说。

    这是佛教中有名的“法身偈”,它概括了原始佛教思想的理论基础—缘起论。

    所谓“缘起”,即“诸法由因缘而起”,一切事物或一切现象的生起,都是因为相对的互存关系和条件。离开了关系和条件,就不能生起任何事物或现象。佛经上说“缘起”有十一义:①无作者义,②有因生义,③离有情义,④依他起义,⑤无动作义,⑥性无常义,⑦刹那生灭义,⑧因果相续无间断义,⑨种种因果品类别义,⑩因果更互相符顺义,⑾因果决定无杂乱义。这十一义中最重要的是:“无造物主,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因果相续。”

    “因果论”,是说万事万物及现象“缘起”的互存关系和条件,是相对的互存因果关系。世界没有绝对的因,也没有绝对的果。从时间上看,是无数的异时因果连续关系;从空间上看,无数的互相依存的关系组成一个极为错综复杂的罗网相互交错;这就是因因果果,果果因因,相续不断,叫做因果规律。这种因果关系象旋转火轮一样的流转不停,终而复始。佛教说现世因果和三世因果。佛经说:“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未来果,今生作者是。”佛教的“四圣谛”、“十二因缘”等思想,含有深刻的“因果论”原理。其实,“缘起论”里就含有“因果论”,上述“缘起”十一义中就有四义为因果原理。这是佛教对人们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解释,是佛教对人生观的基本认识。

    “缘起论”和“因果论”是佛法的核心。

    (二)“三法印”与“一法印”

    佛教从缘起论出发,对茫茫宇宙和苦苦人生进行了分析。认为宇宙和人生没有造物主即“神”的主宰,一切存在都是因缘所生。过去的积累是因,现在的是果,现在的积累是因,将来为果,因果重重,相续无尽,上溯过去无始,下推未来无终,宇宙本为时空概念的组合,一切事物无时无刻不是前后相续,刹那刹那变灭着的,一切现象的生起,都是由各种现象相互关联所造成的,然后经过成、住、异、灭四个阶段,又孕育了新的生命,这就是“诸行无常”。自然的生物和人,没有一息不与全人类,全宇宙的呼吸相通,既然我们看到了宇宙人生是这样无始无终,我们就能把心量放到无量无边的大,而与“真如”世界相契合,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破除一切偏执,这就是“诸法无我”。只有破除了“法执”、“我执”便能领会宇宙人生真谛,达到寂灭、涅槃即解脱的理想境界。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这三句,佛教称“三法印”,即“诸行无常印”,“诸法无我印”,“涅槃寂静印”。这是佛教的根本法则或根本尺度。后来大乘佛教把这“三法印”,概括为“诸法实相”一法印,即“一实相印”。他们以佛陀宣说所证的诸法实相(宇宙本体,终极的真理)缘起性空,随缘显现的妙理作为大乘的唯一法印,实际精神与“三法印”相同。

    (三)“四谛”与“十二因缘”

    释迦牟尼提出的原始佛教思想,以“四谛”为中心说,包括“八正道”、“十二因缘”、“五蕴”等理论。

    “四谛”即“四圣谛”,是对原始佛教思想的高度概括,是佛教的人生观,价值观。“谛”是真理,实在的意思,“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苦谛是说人世间存在的一切皆是种种痛苦的表现。人生的本质是苦,“一切皆苦”,“苦海无边”。佛经中常有“二苦”、“三苦”、“四苦”、“五苦”、“八苦”、“十苦”等说法,甚至还有一百十种苦。它们从不同角度,描述分析了人世间的种种痛苦,其中最普遍的说法是说人生有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和五取蕴等“八苦”。生、老、病、死为根本四苦。怨憎会苦是说人们不得不与主观上不爱的人或物聚合在一起,而引起的病苦;爱别离苦是不得不与所爱之人或物分离而引起的痛苦;求不得苦是说人们的欲求往往难以满足,求之不得而生痛苦;五取蕴苦乃是一切痛苦的汇合处(见下面介绍“五蕴”)。

    佛教认为,苦不仅是无边无际、覆盖世界的,“三界无安,犹如火宅”,欲界,色界,无色界犹象火宅,芸芸众生于此备受煎熬;而且苦是无始无终,轮回流转的。过去,现在,未来都浸透着痛苦,始终无法逃脱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和天的“六道”轮回,上升下堕,世世沉浮,永无了期。

    集谛说明人生痛苦的原因或根据。“业”是行为的意思,包括身业(行动)、口业(语言)、意业(心理活动)三业。业有善恶之分,众生所造善业、恶业都会引起相应果报,决定来世在不同境界转生。“业”又由“烦恼”所引起。“十二因缘”说明“无明”是造成生死忧悲苦恼的根本原因。

    灭谛指出消灭痛苦只有超脱生死轮回。没有无明,也就没有了一切烦恼和业力,痛苦也从此归于寂灭。无明灭,行灭,识灭,乃至生老死灭,就是涅槃,即智慧福德圆满,永恒寂静的安乐境界,这是佛教追求的理想境界。

    道谛就是消灭痛苦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是“八正道”、“四念处”等。八正道又可归纳为戒、定、慧三学。

    “十二因缘”佛教在分析人生痛苦原因或根据时,把业报轮回,生死流转的过程划分为十二个环节:①无明、②行、③识、④名色、⑤六入、⑥触、⑦受、⑧爱、⑨取、⑩有、⑾生、⑿老死。

    无明是观察众生生死流轮的根本原因,由于业力不灭,导致这十二因缘互为因果,结成一个生命的环链,而任何有情,在没有修持佛法,断灭无明,得到解脱前,对这条生命的因果链都无法超越。

    佛教认为修习“四圣谛”可证得阿罗汉果,修十二因缘可证辟支佛果即独觉佛或缘觉佛果。

    (四)“四念处”、“八正道”与“五蕴”

    “八正道”。①正见,正确的见解;②正思维,正确的意志;③正语,正确的语言,远离一切妄语,恶语、谤语、绮语和戏论;④正业,正确的行为,使身、口、意皆合于佛法;⑤正命,正当的生活方式,反对欺诈、依势骗夺他人财物养自己的邪命生活;⑥正精进,使身、口、意毫不松懈地努力向正见所指的目标前进;⑦正念,正确的思想,经常忆念正见,使正见不忘失而常显现;⑧正定,在正见指导下修习进入无漏清净的禅定。八正道又可归纳为戒、定、慧三学。

    “四念处”。“念”是人们能观照的智慧,“处”是所观照的境界。以智观境,叫“念处”。四念处就是修行者用智慧观照的四种境界。一观身不净。我们发心修行,首先以智慧来观照四大(地、水、火、风)合成的身体,本是一个不清净的躯壳色身。从过去观察,种子不净,它是父母精血结合而成身体。从现在观察,身体七窍九孔常流不净东西。到人死后,又有未来的不净。做到这“观身不净”,可对病开药方,出离生死苦海。二观受是苦。人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能够领受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境界,这叫做“受”。人生的感受,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舍的舍受,说到底都是痛苦。三观心无常。心指第六意识,妄想心,此心是善恶的根源,生灭无常,我们修行就是降伏这个妄想心。四观法无我。以智慧观察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虚妄不实,生灭无常,本无我相可得。修无我观,可以了生脱生,断惑证真。因此佛祖临终时,嘱咐弟子要“依四念处而住”。可见“四念处”法门的重要性。

    “五蕴”。①色蕴,即物质现象,包括地、水、风、火四大元素,也是精神活动的主体和客体。②受蕴,相当于感觉,即对外界所引起的感觉内容。③想蕴,相当于知觉或印象。④行蕴,相当于意志,它是“先于行动的心的努力”。⑤识蕴,相当于意识即统一各种心理作用的意根。

    五蕴与“取”(指一种执著的追求)联结在一起就产生种种贪欲,称“五取蕴”。

    (五)小乘大乘与八大宗派

    公元一世纪至二世纪时,印度出现了大乘佛教思想。大乘佛教兴起后,把原先的部派佛教,一概称之为“小乘”。“乘”是“运载”、“道路”之意。在大乘佛教看来,小乘是小车小道,是佛为小根器的人所说的教法,大乘宣称自己能运载无量众生,从生死大河的此岸到达菩提涅槃的彼岸,成就佛果。

    大乘和小乘的主要不同在于:

    ①大乘以成佛为修行的目标,致力于解救一切众生,以建立佛国净土为理想;

    小乘偏重个人解脱,认为佛只有一个释迦牟尼,凡人修行只能达到阿罗汉果位。

    ②在基本理论上,大乘认为“诸法性空”或“我法二空”,主张人的认识及一切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空的,一切存在如泡如影,如梦如幻;

    小乘拘泥于佛说,只承认“人无我”,不承认“万法皆空”,即主张“人空法有”。

    ③在修行方法上,大乘主张“入世”,在现实中求得解脱,反对逃避现实世界,重视在家修行;

    小乘认为要实现理想,非出家过禁欲生活不可。

    大乘佛教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又分为三大思想流派:

    公元一至四世纪为龙树、提婆的中观学派,以《般若经》、《宝积经》、《华严经》、《法华经》等为法典,以“法性本寂”立论,人皆成佛。

    公元四至五世纪笈多王朝时期,以无著、世亲兄弟为代表的瑜伽行派,即唯识学派,以《瑜伽师地论》、《涅槃经》等为法典,主张“境无识存”。

    公元七至十三世纪,密教时期。密教是吸收中观、唯识学派观点,又吸收印度婆罗门教的咒术仪规和神秘主义而形成的。以《大日经》、《金刚顶经》、《苏悉地经》等为法典。基本思想是“当相而道,即事而真”,“六大缘起”,主张宇宙的本体和现象合二而一,由地、水、风、火、空、识六大性能组成。唐代开元年间,由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传入中国,形成“唐密”,出现法门寺唐密曼荼罗文化。印度佛教由于外势力入侵等原因,于十三世纪走向衰落。中国即成了世界佛教的中心。

    西汉末年,即公元前一世纪,佛教从印度经西域传入中国内地。主要为大乘佛教,到南北朝时出现了不同的学派:涅槃师,成实师,三论师,地论师,楞伽师。这“五师”即五个不同学派,但还未形成宗派。晋宋之际的著名僧人竺道生,始倡“一阐提人(指善心灭绝的人)皆得成佛”,针对“渐悟论”提出”顿悟说:“掀起了佛学的重大的变革。

    隋唐时,中国佛教进入兴盛时期,由于统治阶级的提倡,实行较开明开放的国策,在经济文化较大发展的基础上,佛教本身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形成了许多宗派,呈现异彩缤纷、各显神通的繁盛景象。隋代产生了天台、三论两个学派,唐代又出现了唯识宗、华严宗、禅宗、律宗、净土宗、密宗。标志着佛教中国化的完成。极大的繁荣了隋唐的思想文化,出现了闻名于世界的“盛唐气象”,对中国后世思想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并且还传到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

    (1)天台宗:创建于隋代,实际创始人为智凯大师。因他常住浙江天台山,故名天台宗,以天台山国庆寺为祖庭,以《法华经》为法典,故又名“法华宗”。主要主张为“圆融三谛”、“一念三千”、“三法无差”等。

    (2)三论宗:由隋代藏吉大师创建,以南京栖霸寺为祖庭,因以龙树中观学派的“诸法三空”立说,故称“三论宗”,又称“法性宗”。以《中论经》、《百论经》、《十二门论》为法典,以真谛,俗谛为总纲,以彻悟中道实现为究竟。

    (3)华严宗:又名“法界宗”、“贤首宗”。由唐时杜顺、法藏创立。以《华严经》为法典,以“六相”(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十玄门”(同时俱足相应门、因陀罗网境界门、秘密隐显俱成门等),“三观”。认为宇宙万法,有为无为,色心缘起时,诸缘依持,相即相入,无碍圆融,如陀罗网,重重无尽。华严宗的学说,展现了中国独特的大乘思想。

    (4)唯识宗:为唐玄奘及弟子窥基创立,以分析而表达“唯识真性”而名,故又名“法相宗”。以长安大慈恩寺为祖庭,也称“慈恩宗”。主要继承了印度瑜伽行派学说,以六经十一论为经典,《成唯识论》为代表著作,主张“万法唯识”、“心外无法”等思想。

    (5)律宗:实际为唐代道宣和尚创立,以净业寺为祖庭,又叫南山律宗。以《四分律》为典,制订传教仪式,把佛教分为“化教”、“制教”,以定慧学为化教,戒学为制教,以“心法”为戒体,分为止持(诸恶莫作)和作持(诸善奉行),规定了僧尼清规。

    (6)密宗:传说释迦佛入灭八百年时,龙树用七粒芥籽打开南天铁塔,亲从金刚萨埵受得法身佛大日如来的秘密教法,为“真实”言教,故又称“真言宗”、“金刚乘”。龙树传龙智,龙智传金刚智和善无畏。金、善两人及弟子不空从印度入唐传授。此三人,时称“开无三大士”,是中国密宗的开创者。以《大日经》、《金刚顶经》、《苏悉地经》为法典。以高度组织化的咒术、仪轨、民俗信仰为特征。认为世界万物,佛和众生皆由地、水、水、风、空、识“六大”所造,前五大为世法,属胎藏界;识为心法,属金刚界,世心不二,金胎为一,三密加持,可即身成佛。密宗仪规复杂,对设坛、供奉、诵咒、灌顶等有严格规定。

    (7)禅宗:为中国佛教史上最有影响的宗派。因主张用禅定概括佛教的全部修习而得名。以觉悟众生本有佛性为目的,又称“佛心宗”。禅宗以“不立文字,不加言说,明心显性,见性成佛”为宗旨,但有一整套独特的思想学说体系。相传创始人为菩提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后分两派,北派以神秀为首,主张渐修,南派以慧能为首,主张顿悟。

    印僧菩提达摩依《楞伽经》,弘扬禅法,“专唯念慧,不在话言”,称是承灵山法会,拈花微笑的如来心印。隋代道信树起“即心即佛”、“心净成佛”的思想。弘忍彻底改变了以往“一代一人”的单传方式,标出“顿入法界,以心传心”的教外别传。南北禅宗都肯定人皆有佛性,皆可成佛。北宗认为“真心”与“妄念”对立,只要杜绝妄念(离念)就可现佛性。南宗认为“真心”与“妄心”一体,发现真心即意味着除妄念。南宗首创提出了解脱不离世间的“入世”思想,这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次革命。提倡:

    佛法在世间,

    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

    恰是求兔角。

    南宗主张顿悟,由于南宗趋于创新,遂成为中国禅宗的主流。禅宗也成了中国佛教的主要宗派。

    (8)净土宗:为专修往生阿弥陀佛净土法门的宗派,也称“莲宗”,实际由唐初慧远创建,以卢山东林寺为祖庭。以《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往生论》为主要法典创立,倡导念阿弥陀佛名号,借其愿力往生西方净土佛国。因简便易行,在民间十分普及。

    净土宗认为世风混浊,靠自我的力量寻求解脱是困难的,是“难行道”,而主张“乘佛愿(他力)”往生净土,是“易行道”,方便法门。因此,净土宗在中国民间获得了很大发展。

    以上各宗派的出现,反映隋唐特别是唐时中国佛教的成熟和繁荣,其主张和倡导的思想内容十分丰富,为中国思想文化界注入了不少新的活力。

    唐代法门寺因佛指舍利为各宗派的共同祖庭,以至形成了规模宏大的“二十四院”。其中密宗比较兴盛,形成了“唐密”的祖庭地位。

    晚唐五代之后,中国佛教及其思想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主要特征是“各宗归禅、禅净一致”,逐步趋向世俗化。在士大夫阶层中间,愈来愈多的人们归依到禅宗门下,其余义学各宗逐渐衰落,同时,随着佛教自上而下逐渐走向民间,成为社会普遍信仰。简单易行的净土宗日益盛行,特别是到了明清两代,兴起禅净一致,禅宗也逐步流归净土行了。佛教趋向世俗化,其影响进入中国社会的各个角落。总之,在长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中国佛教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从而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一般来说,它具有适应性、世俗性、调和性、简易性的特点。佛教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灿烂的文化遗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人们一致认为,佛教文化与儒家文化、道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组成部分。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