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门寺实用工艺技术

作者:出处:
分享到:

 
    中国金银器的生产历史悠久,到了隋唐时期,无论其生产技术、制作工艺,还是在造型、纹饰方面,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金银器121件(组),大多是特为皇室专门打造的供佛用器及御用器物,代表了唐代金银器制作的最高水平。

    这批金银器包括:佛造像、法器、供养器、熏香器、食容器、茶具等类。造型丰富多样,有佛像、宝塔、锡杖、钵盂、如意、臂钏、函、合、瓶、盆、羅、碟、碗、壇、炉、碾、台、籠、匙、灯、案、囊等数十种。形制各异,实用、美观,大多精巧玲珑,夺自然之造化,与两汉周魏的拙朴浑厚大异其趣。

    在花纹图案的装饰方面采用阔葉纹、联珠纹、单独纹、格律纹、平视纹、双凤纹、狮纹、鸿雁纹、流云纹、蓮瓣纹、双蜂纹、卷草纹、鱼子纹,饰以龙、凤、雁、鹤、狮、鸳鸯。构图以“满地装”为主,多用错金银、银鎏、綫刻、浮雕等多种表现手法。

    这批金银器中堪称绝活的是一大一小两个鎏金银香囊(熏球),大的鎏金双蜂纹鏤孔银香炉,直径12.8厘米,由两个对称半球组合而成,用活页、小扣相连接,内置焚香盂,盂与多层同心环以对称的活动轴相连,成持平环装置,无论香囊方位如何转换,其盂口始终朝上。其原理同于近代发明陀羅仪。千年前的唐人竟已掌握这一原理,并造出如此精巧的极具科技、工艺美术水准的器物,无论其科学价值及审美价值皆令人惊叹不已。

    金银编织工艺一般认为始于宋代,而金银丝结条籠子、鸿雁球路纹银籠子的出土改写了金银工艺史,说明唐代已掌握金银编织工艺且工艺娴熟。

    总观这批金银器,有如下几个特点:①造型上注意对称与平衡且关照了轻与重、疏与密的呼应关系,具匀称美;装饰上注意点面结合、疏密搭配,繁縟而不杂乱,具华贵美;内容上融佛教教义与现实生活为一体,极具宗教的崇高美和人间的世俗美。②工艺精湛,手法多样,匠心独具,体现了唐代最高工艺水平——某些方面即使在高科技时代的今天也未必能超越古人。③鏨铭丰富,纪年明确,有很高的史料价值。④有了专业的手工业作坊,有了以此为業而享受朝廷俸禄的工艺师,金属工艺的制造不再是个别杰出工匠的专利。当时的“文思院”既是作坊,又是造就工艺人才学校,这类人才的荟萃使金银器制造工艺有了长足的发展。

    可与金银器相媲美的是丝织品。地宫出土武则天、唐懿宗、僖宗以及惠安皇太后等供奉佛祖的各类服饰等物达700余件。品类包括:绫、羅、纱、绢、锦、绣、印花、贴金、描金、捻金、炽金等;

    织物图案有写实图案和几何变形图案,包括;①折枝花、莲花、团花、凤凰、蝴蝶、人物、花卉、鸟兽、昆虫;②流云纹、如意纹、二方连续纹等;③菱形、方形、水田格等;④散点式排列、交叉排列、中心对称排列等。刺绣针法有:鎗针、齐针、羼针、接针、顺针、钉钋、圈金、铺绒等。造用色彩包括:淡绿、草绿、墨绿、深赭、赭黄、深绿、深褐、浅褐、金黄、褪红等。

    织物中的绝活有土红色光绫,每平方厘米经线74根,纬线28根,厚0.5毫米,表面平滑如纸,当时最高级织物当属“缭绫”。另有织金锦,金线径0.06毫米—0.1毫米,用金铂叶缠结而成。

    这批丝织物无论品种、针法、装饰、技艺都全面代表了唐代丝织业的工艺水平,每一件织品都是一个典型。地宫是唐代丝织品仓库、皇家丝绸服饰展览馆,也荟萃了唐代的纺织工艺。

    地宫出土的秘色瓷,是唐代瓷器的最高杰作。釉色净,清亮,工艺精湛,十分罕见。特别是秘色瓷的釉彩装饰、涂漆、金银平脱等工艺,为研究唐代瓷器烧制及装饰工艺提供了可见可触、并伴之以可靠的文字记録的实物材料,揭开了我国古陶瓷研究史上的一个千年之谜。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