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 谢子长 > 缅怀纪念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忠诚实践党的宗旨的光辉典范——试析谢子长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阎永雪

  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这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基本行为准则。既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战胜敌人、克服艰难困苦的根本保证。我们党在8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造就了众多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奋斗牺牲的英雄人物,培育了大批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辛勤劳动的先进模范。他们为践行党的宗旨,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奉献出了自己的一切。我们党和军队早期的卓越领导人——谢子长就是杰出代表。他和刘志丹共同创建了西北革命根据地,创建了西北红军,为西北人民的解放,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对党、对人民赤胆忠心,把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崇高的理想。为褒扬谢子长,毛泽东曾两次亲笔题词,并为子长墓书写了碑文。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彭真、贺龙、刘伯承等也分别题词。谢子长逝世十几年后,中共中央西北局送的挽联上仍然写着“一生为人民创造红地,百姓到如今叫你青天。”谢子长为什么深受党和人民的爱戴,“谢青天”的美称为什么久久铭刻在人民心中,他的事迹为什么至今还在人民中间传颂,在他逝世70周年的时候,缅怀这位民族英雄的光辉业绩,研究和探讨他的崇高思想和伟大精神,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这样一个朴实的真理:为人民办实事的人,永远不会被人民忘记;热爱人民的人,永远会受到人民的爱戴。
  一、立志为民,要让老百姓都有吃穿
  谢子长出生于陕西省安定县(今子长县)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在家放羊种地,由于陕北文化落后,14岁才读冬学,17岁转入县城小学。1919年考入陕西省立第一中学,次年转入陕北联合县立榆林中学,曾担任过学生会负责人,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他积极组织进步学生开展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的斗争。
  20世纪初的陕北,土地贫瘠,经济萧条,政治黑暗,军阀割据,地主恶霸横行乡里,人民负担沉重。谢子长目睹家乡饿殍遍野,民不聊生的凄惨景象,十分同情受苦受难的民众,自幼对旧社会就愤恨不平。
  1922年春,谢子长中学未毕业,就回家乡创办小学。但那时,穷人家没几个孩子能上得起学,现实使谢子长认识到仅靠办学是解救不了劳苦大众的。他决心投笔从戎。同年秋,他只身赴山西,考入阎锡山办的太原学兵团学习军事。一次,从太原回家路上,他和哥哥聊天,谢子长问哥哥,“你这番读了书,回家打算干个啥呢?”他哥哥回答说,“我么,主意早拿定了——要做官,要穿绸缎,要骑大马,要有人扛行李。”接着,哥哥又反问他:“你呢,弟弟?”谢子长回答说:“我一不做官,二不求财,我要让老百姓都有吃穿。”①可见,青年时期的谢子长就立下了救国救民的志向,要以天下百姓都有吃穿为己任。
  太原学兵团不过是旧军阀的讲武学堂,不仅不能满足革命者的要求,而且是一种精神上的束缚。1924年谢子长毅然离开学兵团,回到安定县办民团。随后,又前往北京,进一步探求救国救民的道理。其时正值五卅运动爆发,平津地区革命斗争高涨,在这期间,他结识了不少陕西籍旅京的共产党员。在他们的影响下,谢子长认真阅读进步书刊,努力学习马列主义,积极参加革命斗争,逐步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他为劳苦大众求翻身、谋解放的信念更加坚定。1925年冬,由白超然、白忠诚介绍,经北京地委批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他把自己的一切交给了党,把毕生的精力贡献给了人民的解放事业。
  二、权为民用,百姓称他为“谢青天”
  权为谁用,是共产党人同其他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共产党人夺取政权、掌握政权,就是要为人民造福,为老百姓服务,为民众撑腰做主。1926年初,谢子长经中共北方区委介绍,回到陕北,根据党的指示,继续办民团,仍任安定县团总。县团总,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职位,有些人看来,握有这个权力,就可以高踞于百姓之上,耀武扬威,作威作福,就可以利用这个权力,搜刮民财,为非作歹,过舒适的生活。而谢子长却牢记党的嘱托,居污泥而不染,利用这一公开身份,进行革命活动。他一方面通过党组织抽调一些革命同志担任班、排长,宣传马列主义和革命道理,让士兵学文化,阅读《中国青年》、《向导》等杂志,用革命思想教育、改造民团;另一方面利用掌握的权力,打击地主恶霸、土豪劣绅,为穷苦百姓撑腰做主。其间,安定县西区有一个绅士无恶不作,儿子又任区团总,比老子更坏,人称“狼儿子”。谢子长听说后,就派人把他抓来,狠狠教训了一顿,直到他答应今后不再胡作非为,并且找保后,才放了他。
  一天晚饭后,谢子长从街上走过,一个衣衫破烂的老汉走到他面前,扑通一声跪下,只喊了一声“谢团总,冤枉……”便哽咽得说不出话来。子长赶紧扶起老汉,“老人家,别哭,有冤慢慢说,有我谢子长给你做主!”老汉告诉子长,他拉毛驴赶集,碰上两个士兵,硬要牵他的毛驴去支差,老汉不肯,被他们打了一顿,强行牵走了毛驴。谢子长听了,派人抓回了那两个士兵。第二天,让团丁押着两个士兵,拉着毛驴找周老汉赔礼道歉。多少年来只有大兵欺压老百姓,那有大兵向老百姓赔罪的事?这事一下成了安定城里的头条新闻。周老汉感激不尽,当众趴在子长面前磕头,并说:“谢团总,你可真是‘谢青天’啊! ”
  一次,谢子长路过瓦窑堡。当时正值元宵节,不少看热闹的百姓听说谢子长来了,纷纷跑来给他诉说肤施县(今延安市宝塔区)商税局长薛国钧重收老百姓税钱。谢子长听了大家的冤屈,非常气愤。他带了几个战士,找到薛国钧,要他把重收的税款退给百姓。薛国钧仗着有后台,硬是胡言乱语。群众气坏了,都要求谢子长教训他,谢子长让士兵把薛国钧吊在拴牲口的横木上,用马鞭子抽他,在马鞭下薛国钧终于屈服了,退还了税款,答应了全部条件。
  谢子长当团总,办事公道,铁面无私。一次,他的一个亲属从乡下往城里带了一些大烟土,被城门上站岗的团丁检查出来。此人说是谢团总的父亲让带的。团丁立即把此事报告谢团总,谢子长说:“谁说的也不行!就是我父亲进城也不能让他带烟土,公事公办。”
  谢子长虽然身居国民党县团总的职位,却保持了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有权不为国民党反动派和统治者服务,不为个人或小团体牟取私利,而把权力一心用在为老百姓谋利益、办事情、撑腰做主上。为此,毛泽东为他写的碑文中特别说到:谢子长“1925年在北平加入共产党,自此即以共产主义为解放中国人民之道路,创农民运动讲习班,组织农协,领导人民参加反帝反军阀运动,人民因有谢青天之称。”②这既反映了人民的心声,也是领袖对谢子长的最高赞誉。
  三、办农会、立章程,维护劳苦大众利益
  想问题、定政策、办事情,是不是考虑并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区别真假共产党人的重要标志。邓小平曾指出:“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③1927年初,谢子长利用国共合作的有利形势,联合当地学生和进步绅士组织讲演团和天足会(劝导妇女放脚的团体),向群众宣传识字、禁烟、剪发、放足、破除迷信的道理。为发展农民运动,建立农村政权,他领导组织成立了农民协会,并于2月21日至23日召开了安定县地方行政会议,并被推选为大会主席。他在讲话中指出:“安定从前开会既无程序又无结果,此次大会应从新组织,并将议决案件须确实施行。”在他亲自组织领导下,通过了《安定县地方行政会议组织大纲》及其《细则》、《农民协会章程》等三个文件,做出了关于天足会、农民协会、保卫团及捐税等八个方面的决议案。《大纲》和决议案以“改进地方一切行政事宜,解除民众痛苦为宗旨”。《农民协会章程》以“团结农民,互相维持、改善自己的生活为宗旨。”这几个文件当时统称为《谢制农民运动协会章程》,对改革教育、革新社会、唤起民众和推动农民革命运动起到了很大作用。大长了农民的志气,大灭了土豪劣绅的威风。体现了谢子长维护劳苦大众利益、兴利除弊的思想。
  会议结束的当天,谢子长和十连连长联名发布了《敬告安定父老昆弟》的布告,散发《敬告父老哥弟们》的传单。布告强调“我们既是民众的军队,自然以拥护民众利益为前提”。传单指出:军队“务必实是(事)求事(是),拿上最诚恳的心志,助我同胞起来自决痛苦”,“凡是路过的士兵,不能任意拉差;就是办公的军人,都已与他们发给旅费,不论吃了你们的饭,买了你们的货物,及其用了你们的草料等事,他们必要按实价给发,不准赊欠登帐,亏损可怜的老百姓”。“以后若有不肖兵士违令损民等事”,“必严厉惩办,决不宽容”。谢子长说到做到,身体力行,带头不住民房,和士兵住在城隍庙的大殿里。
  为了贯彻会议决议,谢子长还协助上级党组织建立了中共安定县特别支部,建立了安定县和14个区的农民协会,以及工会、学联。开办农民运动讲习班,发展地方党组织。在农民运动讲习所里,子长经常给大家讲时事政治、讲豪绅剥削压迫农民的罪行和成立农民协会的重要意义,号召大家团结起来,同反动势力做无情斗争。他积极领导县农会开展对土豪劣绅和高利贷者的斗争。拘禁和审判了大土豪宋运昌、李耀辉、王伯阳等;赶走了高利贷者王玉书和马子厚,痛斥他们肆意剥削人民的不法行为,宣布欠债作废,并将文约、账簿等当众焚毁。债户们像卸了千斤担似的,称赞农民协会办得好。由于党组织和谢子长的积极领导,安定县农民运动空前高涨,压迫农民的贪官污吏、恶霸兵丁和高利贷者以及公款杂税的浮摊滥收一时销声匿迹,社会秩序空前安定,群众对谢子长非常敬佩。纷纷说:“老百姓重见天日了!”谢子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充分体现了为人民服务,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光辉思想。
  四、利为民谋,到哪里都为老百姓办好事
  毛泽东同志指出:“为群众服务,这就是处处要想到群众,为群众打算,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是我们与国民党的根本区别,也是共产党员革命的出发点和归宿。”④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对人民群众必然是有真情实感的,必须发自内心地热爱着人民群众,始终保持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谢子长无论走到哪里,都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为群众谋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追求。除了党和群众的利益,没有任何个人的特殊利益。
  谢子长办农会、斗土豪,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护,但绅士们却既害怕又恼火,由原来支持办民团,变为千方百计刁难,县衙门也不好好供给经费,这样民团的经费便很困难,连伙食费都支不出。为了维持团丁的生活,他不惜变卖自己的家产。没有粮食了,谢子长派人到他家去驮粮。没有钱了,他派人到他家开的铺子里去支。快过冬了,团丁们只有一件单衣,怎么能御寒呢?谢子长想来想去,把铺子里的羊皮、兔皮全找出来,嫂嫂、姐姐们知道他的心意,白天黑夜地赶做,把边边角角对在一起,勉强缝了70多件紧身坎肩,发给团丁每人一件。
  谢子长不仅自己献身革命,还教育全家参加革命,从1924年到1937年谢子长全家先后有11人参加革命,9人参加了共产党,9人牺牲在战场或刑场上,成为西北闻名的革命家庭。谢子长为革命献出了家产,献出了亲人,献出了自己的一切,但从不拿老百姓一针一线。
  1927年10月,根据党的指示,谢子长、李象九等在清涧发动了武装起义,起义当天的晚上,李象九的一个卫兵乘机抢了老百姓的财物。谢子长发现后,立即找李象九研究处置办法。他说:我们做革命事,是替人民谋利益,解除剥削压迫的大事,并不是为当土匪来抢人做坏事!我们是共产党员,应该是共产党的队伍,这样抢人、叼人,对得起党吗?说得李象九心悦诚服。借此他向官兵讲话说:我们时时刻刻不要忘了老百姓,不论走到哪里,都要爱护他们,要给他们办好事。谁要是乱抢老百姓的东西,就要受到严重的处罚。
  谢子长常说:共产党员的一条基本原则,就是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去教育群众,帮助群众,说服和改造群众。有一次,一个士兵打了群众,他气愤地说:“你打老百姓,就是打了我的老子,打了你的老子;打了我,打了你自己;下次再打老百姓,我有权处罚你这个不孝的儿子。”
  谢子长时时处处为人民谋利益,时时刻刻想着劳苦群众的疾苦。1932年,他率游击队袭击了旬邑县职田镇民团后,捉住了反动区长和民团头子,当众烧了区公所的文书、账本和契约,打开粮仓,公开分粮。穷苦百姓扬眉吐气。说没见过那一支军队对穷人这样亲,为此谢子长也深得人民群众的爱戴。
  五、情为民系,临终前还说给老百姓做的事太少了
  谢子长心里只有人民,时时装着群众,他像一团火,温暖着周围人的心,无论在部队还是地方都以满腔的革命热情,感召周围的每一个人,让他们从具体实践中认识革命,投身革命,支持革命,形成团结战斗的集体和无坚不摧的力量。在红军游击队中,谢子长和战士们天天生活在一起,不但和大家同甘共苦,而且常常吃苦在先。他对每个战士的情况都很了解,战士们对他非常亲切,彼此之间一点也不拘束。一到宿营地,他就到各个窑洞去看望大家,问长问短,比兄弟还亲,战士们都习惯地称他为“老谢”,把他当作最知心的亲人,有什么事,什么难处,都找他。谢子长有一个习惯,常爱在口袋里装些炒熟的豆子,平时给这个战士手里抓一把,给那个战士怀里塞一把,随处都可以坐下来和战士们谈心、讲故事、说笑话,战士们听得津津有味,这种阶级爱,战友情,直到解放后一些老同志回忆起来,还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1932年初,由于受王明“左”倾错误的影响,陕甘游击队屡遭挫折。陕西省委鉴于情况严重,为了扭转困难局面,1932年8月又派谢子长回陕甘游击队担任总指挥。谢子长到任后,精心组织战斗,使游击队很快转危为安。但九十月间由于战斗失利,游击队被迫撤到人烟稀少的合水白沙川一带,当时天气渐渐寒冷,伤病员既无医药,又无粮食,全靠野果、野菜充饥,处境极为艰难。谢子长知道老百姓生活也十分困难,尽量不打扰群众,游击队买的粮食运不回来,他和留守人员一起去背。游击队筹得少量衣物,子长总是先发给伤病员,自己则在簿火旁铺上一条毛口袋过夜。平时放哨、查哨、碾米、煮饭、抬伤兵员,给伤兵员洗伤、换药,谢子长总是带头干。当时山里没有药品医治伤员,谢子长只好用盐水给伤员擦洗伤口,用签子卷纸蘸油,点在伤口上,就这样挽救了不少伤员的性命。谢子长这种吃苦耐劳,以身作则的精神,深深感动了大家,游击队上下团结一致,士气高昂,战胜了重重困难。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奋斗,游击队不断取得胜利,不但恢复了部队的元气,而且得到巩固和发展。
  1934年7月8日,在安定县阳道峁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总指挥部,谢子长兼任总指挥。他带领部队转战安定、清涧一带时,沿途的群众争相欢迎,主动帮助红军站岗、放哨、煮饭,有的还杀猪宰羊,慰劳亲人。谢子长每到一地,他住的地方都被群众挤得满满的,一有空儿,他就和老乡谈心,拉家常。
  1934年8月下旬,在攻打清涧河口镇的战斗中,谢子长不幸胸部中弹,鲜血渗透了他穿的紫褐色夹袄,他用衣襟掩住伤口,继续指挥战斗,直到胜利。他身负重伤后,仍然不离开战斗岗位,起初骑马指挥战斗,后来坐在担架上继续工作,直到身体实在难以支持,才下火线。在养伤期间,有时为了躲避敌人的追踪,战士们用担架抬着他赶路,他对战士们说,“抬不动时,就一枪打死我,你们逃命。”危难时刻,他总是想着他人,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养伤期间,谢子长路过小界村,看到薛殿革家五六口人,炕上连一条被子都没有。临走时,他告诉警卫员:“把我的被子留给薛家。”警卫员很为难地说:“你只有这床被子,留下了你盖什么?”谢子长果断地说:“我有这件皮袄就行了。”薛殿革说:“这可不行,你受伤了,我们帮不了你什么,怎能留下你的被子呢?”谢子长坚持说:“被子给娃盖!”薛家非常感激,含着泪把谢子长送出村。谢子长养伤时,乡亲们冒着生命危险带着蛋、肉、水果等来探望他。他动情地说:“我咋能白吃人家的东西,我给劳苦大众没办多少事呀!再说,穷人的东西来之不易,咱不能要呀。”
  谢子长受伤养病期间,敌人用各种办法谋害他,但连影子也找不见,敌人搜查时老百姓就抬着他转移,有的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掩护他。有的老人还为谢子长求神祈祷,希望他早日康复。谢子长在安定县阳道峁、小集堰等住了三个多月,敌人虽然四处侦察,到处搜山,布下天罗地网,但有群众给谢子长送信、送饭、送消息,他依然安然无恙。谢子长感慨地说:“群众是水,我们是鱼,只要我们和群众打成一片,就能克服困难,战胜敌人。”谢子长病重期间,看望他的干部群众络绎不绝,院子里、村子里、道路上都挤满了人群,警卫人员动员他们走,但谁也不肯离开,都想最后见一面“谢青天”。由于条件所限,谢子长的伤势日益加重,临终前谢子长仍念念不忘红军的建设和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当他感觉到自己已无好转的希望时,痛苦地流着泪说:“就这样死了,我对不起老百姓!”“我给他们做的事太少了!”⑤1935年2月21日,谢子长不幸与世长辞,终年38岁。
  中国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中曾经说过:“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⑥谢子长真正做到了完全、彻底为人民,他除了人民的利益,民族的利益,本身没有任何私利可图;他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站在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真正做到了深怀爱民之心,信守为民之责,善谋利民之策,多办益民之事,今天我们缅怀和纪念这位为革命、为人民而献身的民族英雄时,最根本的是要学习他们忠诚实践的党的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一心为人民、一切为人民的坚定信念和革命情操,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价值观,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根本观点,所有党员干部必须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时刻都要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关心群众疾苦,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作者单位:中央档案馆)
  注:
  ①《回忆刘志丹和谢子长》阎红彦等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88页。
  ②⑤《中共党史人物传》第3卷,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56页、255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版,第342页。
  ④《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11月版,第1883页。
  ⑥《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1004页。
  

谢子长纪念文集/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