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佛教文化与生态旅游

作者:出处:
分享到:

 
    佛教文化与旅游

    佛教作为一种特殊的宗教意识形态,一种社会生活方式,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具有复杂而巨大的文化包容性。其不同类型的文化因素都可以成为旅游的基本内涵。

    从艺术的角度看,佛教所包含的艺术表征形式,从早期印度“制多”(佛塔)上的浮雕到后来的佛造像、菩萨造像;从较早期的洞窟到寺院、庙宇;从闻名世界的敦煌壁画到绝无仅有的西藏唐卡;从早期的经诵到现代佛教题材的音乐等等,这些都是旅游审美的重要对象。

    佛教是一种关于世界与人生的观念和学说,他以特有的理念解释物质世界以及自然与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所谓因缘、轮回、佛性、菩萨道等概念其实都是一种关于世界与人生的解释。它的理念和实践对旅游文化的生态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佛教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又具有经济行为。佛教自两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土,经过魏晋时期与中土文化的融合和隋唐的繁荣,成为中国儒、释、道汇三归一的文化体系中重要的构成部分,流淌于中华文化的血脉之中。中国历史上的佛教寺院拥有相当数量的经济势力,如:田产和建筑等。如今的佛教寺院也是旅游经济中的重要角色。佛教的历史传统和经济性质对旅游和旅游文化都有重要的作用。

    佛教的仪式活动丰富多彩,主要表现为各种法会。法会中所展现的内容,以及法会中所传达的佛教精神,都以其强有力的吸引力而成为可供深度开发的旅游资源。

    可见,佛教文化既是中国文化整体中的一部分,也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佛教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宗教文化,以它特有的魅力而成为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可以说佛教与旅游息息相关。

    佛教旅游

    佛教旅游的定义目前尚不统一,笔者认为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信仰者基于宗教目的的旅游活动,包括朝拜、云游、参学、巡礼、听法、传法等;二是指一般游客围绕佛教旅游资源而开展的各种旅游活动。佛教旅游涵义广泛,它区别于一般的商务旅游、观光旅游和文化旅游,具有虔诚性、信仰性和对佛教神秘性的向往,是以佛教文化为核心内容的专项旅游。其主要内容包括佛教徒因教内事务而产生的教事旅游,非朝拜目的的佛教景区、景点、法会的观光旅游和追探、研究佛教文化的文化旅游。佛教旅游的开发不仅是对佛教文化的宣传,更是对它的保护和传承。同时,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人们的需求不再局限于观光、商务等旅游产品,而是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在这样的前提下,佛教旅游以追求灵魂净化为核心,为现代人暂时远离生活、工作的压力,澄清心灵提供了一种良好的选择。

    生态旅游

    自工业文明以来,特别是战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造成了人和自然的严重对立。在刚刚过去的二十世纪,科学的进步和物质文明的发展已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工业现代化的消极后果已不容忽视。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和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触目惊心;大规模地乱砍滥伐森林、杀害野生动物,破坏了生物圈的平衡;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加重了人们的生存竞争压力;工业生产排放大量废气、废水;船只向海洋抛弃毒物,使大气和海洋受到严重污染。当今,生态的破坏已成为严重的问题。旅游业作为全球最大的无烟工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同时旅游也在为自身的发展探索可持续生态旅游的道路。生态旅游是指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自身的平衡之间把握合理的尺度,以及通过旅游活动的宣传和感染效应,促进旅游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促进人们的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的长久和谐。

    佛教的生态观

    佛教伦理的基本要求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主张“众生平等”,并且对佛教徒规定了许多具体的戒规、戒律。在这些戒律中,“五戒”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要求。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头一戒即严禁杀生。佛教认为,人和其它众生的自体及其所依止的国土是由善恶业力所感生的,而佛及其所依止的佛土是完满、美好的。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这说明了人、牲畜、生物和土石草木、大地山河等万物都是平等的,它们不是孤立的,而是各有其因缘和相互关系的一个整体,即所谓“因缘和合”。大乘佛教认为万事万物皆由因缘和合而生。万物彼此互为因缘,相依相生。关于这一点,民国时期佛教改良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太虚法师说得很明确:“我人的一举手一投足,语默动静,无一不与万事万物为缘而互通消息;更推广论之,山间的一草一木,海洋中的波涛与空气,天上的星球运作,无一不与每一物互相为缘以致其违顺消长。”①因此,佛教经常教导人们要自净其意,利乐有情,庄严国土。这正是体现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佛教认为,众生伦理道德上的善、恶、业力,是决定众生生于六道的根本条件。而佛教着重“心”的修炼,教化人们由内心去向上。在僧侣们的眼中,花草林木、飞禽走兽等有生命的东西,与人类一样具有灵性与尊严,它们同人类的生命权力是平等的,应该像爱护我们人类自己一样善待它们。

    佛教认为,诸行无常是生灭法,但它又不是完全断灭,而是在业力的作用下,永远持续,轮转三世。这是因为,由过去的“无明”(愚痴,世俗认识)“缘行”(一切身心活动),而生起现在的“识”(精神现象),“名色”(一切精神现象和物质现象),“六入”(眼、耳、鼻、舌、身、意),“触”(接触事物),“受”(感受苦乐)等五种果。而现在这五种果,又复生起“爱”(贪爱等欲望),“取”(追求执着),“有”(善与不善等行为)等三种因,结果又招来了未来的“生”“老死”果。人若是不奉善行,不断无明,便会如此循环而无有尽头。这就是佛教所说的“十二因缘”,它将因果轮回的法则扩展到了空间上的十方诸法界和时间上的三世的一切存在。因此说,因果法则就是生命持续于三世十方的法则。所以要求得下一世生命能走向更高级的形态,或往生佛国,人必须奉善行,修善道。而此处讲的善行和善道,很大的方面是关于如何对待人和周围一切生命关系的,所以说佛教基本理论中就具有生态保护的内容,或者说佛教的理论可为生态保护提供某种启示。

    佛教认为,世间诸法(事物)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交错的。如《华严经》中说的因陀罗网。因陀罗网,是庄严帝释天宫殿之网。在这个网的每一个结上,都附着一颗明亮的宝珠。其结无数,宝珠亦无数。而每一个宝珠都能映现其它一切宝珠之影。如是,宝珠无限交错反映,重重影现,互显互影,重重无尽。这形象地描述了世界诸法那种一多相即相入、重重无尽、圆融无碍的复杂关系及其构成。因此,人、社会、自然界三者之间是一种普遍依存、相互交错的具有因果关系的网络。其中,任何一方都不能离开这种相依为命的关系网而独立存在。所以,人类要想生活的更好,就不能破坏它们之间的这种相互依存、协调发展的关系,而是要调整人类对待自然的方式。人类应当亲近自然界,珍惜和爱护它的一草一木与每一个生命。在开发利用自然界的财富时,也要保证其利用与再生之间的平衡,从而维护和实现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和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

    佛教文化对生态旅游的意义

    如前所述,佛教文化作为中国文化整体的一种特殊形态,以它特有的魅力而成为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以佛教文化为旅游资源的旅游活动即佛教旅游。佛教文化对生态旅游的意义主要通过佛教旅游来实现,主要体现在它对生态旅游的促进和宣传上。具体可从两个层面进行分析:旅游客体提供的优美环境和神圣肃穆的氛围及其从善理念的熏陶,旅游主体的虔敬心理和主动接受。

    1.佛教旅游景区提供了一个优美的生态环境。从佛教景区的状况看,“天下名山僧占多”,绝大多数佛教景区拥有一个优美雅致的自然环境。除此之外,多数景区还有意识地设立一些人工环境,引导旅游者进行环境保护,如绝大多数的寺庙都设置放生池,提醒游客不要滥杀生灵,维护生态平衡。台湾法鼓山佛教徒提出“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的口号,拒用一次性餐具,提倡“无污染饮食”,认养流浪动物,净滩,净山,植树,省水等。这种生态良好的环境和身体力行的生态绿化实践很好的唤醒了旅游者环保意识的觉醒。

    2.佛教景区的肃穆氛围易于向游客进行环保教育和观点改造。在佛教景区这种特定的氛围里,旅游者已经改变了常人的身份,而是在特殊的心灵体验中进入到一种短期的仪式性的身份中来。此时旅游者许多不利于环境保护的习惯都会在内心的特别暗示中得到控制,比如他们不会在佛门净地随地吐痰,乱丢垃圾,不会在圣殿、宝塔周围抽烟喝酒,大声喧哗,这些“文明”举止都是这一特定宗教景区的产物。所以说,此时的旅游者特别易于进行环保引导,如建议他们敬献鲜花代替焚香化纸,这在厦门南普陀寺已收到较好效果;又如建议他们爱惜动物,放生修福;又如倡导素食,这些都易于为信众们所吸纳和接受。

    3.佛教义的宣传,有利于人们理智地看待物质欲望,净化心灵,保持环境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与别的宗教相比,佛教的生态观与和谐社会的价值观更加突出,如佛教的自然观、生命观和理想观中都包涵着和谐的内容。佛教认为“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清清翠竹皆是法身”,主张无情有性,珍爱自然。有学者认为,善恶轮回学说对东方人保护生命起过很大作用。美国生态伦理学家罗尔斯顿指出:“禅宗懂得如何使万物广泛协调,而不使每一物失去其自身在宇宙中的特殊意义。禅宗知道怎样使生命科学与生命的神圣不可侵犯相结合。”②佛教倡导众生平等,强调不杀生,要敬畏生命。最为流传的佛教理想生态是西方净土极乐世界,那里秩序井然,生灵自在,环境美好,建筑庄严,是和谐完美的世界。通过这些教义的宣传,可以引导游客从心灵上净化自身,重新审视对物欲的过分追求,从而达到对环境和生态的再认识。从市场经济学的角度看,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消费观念的转变。佛教通过对旅游者心灵的净化促成旅游者观念的改变,从而对生态旅游的实现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建设性意见

    旅游经营和管理部门是旅游产品的提供者,是旅游经济的主导者。就旅游经营管理部门而言,要在佛教旅游中贯穿生态旅游意识,促进生态旅游目标的实现,笔者认为至少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在佛教景区制作佛教伦理与环保内容相结合的标识牌,提醒旅游者检讨自己平时那些对环境有害的个人行为,如:“心净国土净”,“佛土即国土”,“今世多病苦,前世杀生因”,“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清清翠竹皆是法身”等。

    2.借助佛教教义来宣传生态保护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如:在景点讲解员的导游讲词中加入相应的环保内容等。

    3.管理者和经营者的环保意识要加强,并能够以身作则。

    4.举办一些旅游者参与的和生态保护相关的佛教讲座或活动,如植树、放生、废品回收等。

    *作者简介:梁富国,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兼职副研究员。

    ①  太虚:《万有皆因缘所生》,《海刊》1926年第6期。

    ②  (美)罗尔斯顿:《尊重生命:禅宗能帮助我们建立一门环境伦理学吗》,《哲学译丛》1994年第5期。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