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佛教学派与宗派总览

作者:出处:
分享到:

 
    长安,中华文明及东方文明史上最负盛名的地标。长安的地理位置,历史上有过迁徙,长安的辖地大小,历史上有过改变,但大致都位于现在陕西省西安和咸阳附近的渭河平原腹地。明朝初年起,长安改称西安,并沿用至今。本文所论述的“长安”之覆盖范围,取其广义,指整个渭河平原腹地,不唯现今西安市9区4县。

    要论述长安的佛教宗派,有必要了解一下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佛教支系情况。近代佛教学者,为了研究整个佛教学说的方便,按照语系把佛教权便分为三大系,即汉语系、藏语系、巴利语系。巴利语系佛教,又称南传佛教、南方佛教、上座部佛教,指传布于锡兰(今斯里兰卡)、缅甸、泰国、寮国等地区的佛教。藏传佛教,或称藏语系佛教(俗称喇嘛教),主要流传于我国西藏、蒙古与西伯利亚等地区。汉语系佛教,亦称汉地佛教,主要流传于我国大部地区及日本、韩国、越南等地区。其中,藏语系佛教和汉语系佛教一起,被学者习惯称为“北传佛教”或“北方佛教”。佛教巴利语系、藏语系、汉语系,在我国都有传播,不过传播的地区和民族有所不同,当然也有所交叉。巴利语系佛教主要流传于傣族、布朗族、阿昌和不德昂等民族,藏传佛教主要流传于藏族、蒙古族、土族、裕固族等民族,汉语系佛教是传入中国汉族地区的佛教。

    就汉地佛教来说,它在传播过程中形成了很多学派和宗派。一般来说,南北朝时期形成的佛教学派和隋唐时期形成的佛教宗派,从概念上来说,有区别之处又有相通之处,可以把南北朝时期形成的学派称为宗派,但不宜把隋唐时期形成的宗派叫做学派。汉地佛教的学派和宗派,公认的分法是十三宗,即毗昙宗(或以俱舍宗代之)、成实宗、三论宗、涅槃宗、律宗、地论宗、净土宗、禅宗、摄论宗、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密宗。汉传佛教这十三宗之外,还有一个“三阶教”或称“三阶宗”。

    在长安从古至今广为弘扬的,主要是汉地佛教。藏传佛教在长安亦有存在,西安城内的广仁寺,就是喇嘛到京的休息站。佛教宗派有一个形成的过程,也有一个解体的过程,而今的中国佛教界,基本上可以说是禅宗一统天下。当然也有特立独行声称为其他某宗某派的,比如净土宗。长安佛教界宗派亦大致如此。

    本文依次论述的学派是毗昙学派、俱舍学派、成实学派、摄论学派、地论学派、涅槃学派,依次论述的宗派是三论宗、华严宗、法相宗、律宗、净土宗、密宗、禅宗、天台宗。三阶教在文章最后阐述。

    一、毗昙学派

    毗昙学派,又作毗昙宗、萨婆多宗、数家,属于小乘二十部中之萨婆多部(即说一切有部)。毗昙师指东晋南北朝时期讲习说一切有部阿毗昙义的学者。此宗以“六因四缘”论述诸法生起之相,故北魏慧光称之为“因缘宗”。毗昙宗研习的重要经典,有当时翻译出的《迦旃延八犍度论》《阿毗昙心论》《杂阿毗昙心论》《三法度论》等。此派属于小乘。

    把毗昙学在汉地推广开去的,是北印度的僧伽提婆。他是罽宾国人,说一切有部毗昙学大家,是本宗在中国的开山祖师,学通三藏,尤其擅长《阿毗昙心论》,常诵《三法度论》。前秦建元年中(365—384)来仪长安。与竺佛念共译《阿毗昙八犍度论》20卷,又与僧伽跋澄、昙摩难提共宣梵文,译出《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10卷。后来关中大乱,提婆到洛阳游化,译出《阿毗昙心论》及《鞞婆沙论》,并改定在长安时翻译出来的诸种经典。与同时避难洛阳的法和分手后,提婆接受慧远的邀请到了庐山,改订他之前在洛阳翻译出的《阿毗昙心论》为4卷,译出《三法度论》2卷。隆安元年(397)他到了建业,颇受晋室王公及风流名士的崇信。琅琊王司马珣延请提婆宣讲《阿毗昙》,名僧毕集,众皆悦悟。加上提婆重译的《中阿含经》,他所译经典,共约100余万字,声誉颇高。

    当时北方学者重视毗昙学的,首推道安。他曾撰《九十八结经连约要解》1卷。东晋孝武帝太元年间(379—385),释道安到达苻秦的都城长安,极力提倡译经,有部毗昙的重要典籍,才成规模地译出传播。当时罽宾沙门僧伽提婆、僧伽跋澄和昙摩蜱,车师前部(吐鲁番)王弥第的国师鸠摩罗佛提,兜佉勒沙门昙摩难提等先后来到长安,他们都传习有部之学。当时翻译出的说一切有部要典,有鸠摩罗佛提翻译的《阿毗昙心论》,僧伽提婆翻译的《阿毗昙八犍度论》(即《发智论》)30卷,僧伽跋澄翻译的《婆须蜜菩萨所集论》10卷、《杂阿毗昙鞞婆沙》14卷。道安极重视这一系列有部毗昙的传译,他聚集义学沙门,参与校定译文,并自作《八犍度论序》和《鞞婆沙论序》,倡导研习毗昙论典。因苻秦末年发生变乱,社会动荡,翻译事业仓促进行,传译者并不熟悉汉语,导致文义和原典多有出入。

    当道安在长安主持翻译事业时,法和也参与了他的弘法事业。法和与道安都是佛图澄的门徒。在道安僧团辗转南北,躲避战乱时,法和从新野与道安分别,进入巴蜀地区修身养性,钻研和敷扬佛教。后来,又从蜀地进入关中,住在阳平寺。他参与道安在长安主持的译经工作,并与僧伽提婆在洛阳共同修订《阿毗昙心》《鞞婆沙》的译文。

    道安去世十六年之后,龟兹高僧鸠摩罗什来到关中,受到姚秦皇帝和大臣的崇敬,集结义学僧侣三千余人,在逍遥园和草堂寺内翻译佛经。罗什门下,有弟子数千人,其中亦有研习阿毗昙者。释昙鉴、释道标都是研究毗昙学的佼佼者。

    关中的阿毗昙研究风气,长久不衰。北周时益州招提寺慧远,专门来长安学习《阿毗昙》等经论,并把长安的学风带回蜀地传扬,蜀地毗昙学从长安受益匪浅。到了隋代,长安的毗昙学仍有传习。

    中国毗昙之学,在隋代虽尚有人讲习,然梁、陈以来,《地论》《摄论》之学渐盛,陈译《俱舍》也由慧恺、道岳开始弘传,研习毗昙者已逐渐减少。到了唐代,玄奘大量传译有部论书,并重译《俱舍》,自后旧译毗昙之学遂趋于衰歇。有关旧时毗昙学的著述,也因少人注意而渐至湮没失传。

    二、俱舍学派

    俱舍学派,即依《俱舍论》而成立的学派,被称为“小乘有宗”。与毗昙宗属于同一学系,研究《俱舍论》的学者,被称为俱舍师。此宗以《俱舍论》为主要论典。

    俱舍宗在中国的开山祖师,是南北朝梁陈之间的真谛三藏。真谛(499—569),西北印度优禅尼人,婆罗门种,少年时期游历诸国,向多位师父学习,聪敏强记,辩才不竭,精研四韦六论,贯练三藏五部,究明大乘之妙理,博通经论。南朝梁中大同元年(546),他携经典抵达中国南海。太清二年(548),到建业(南京)谒见梁武帝。这时候正值“侯景之乱”,真谛只好离开建业往南方去,辗转游历今天的苏、浙、赣、闽、广州等地,译经不辍,每次翻译,都要讲述经文理趣和大义。南朝陈天嘉五年(564),真谛译出《阿毗达磨俱舍释论》,翻译的同时进行详细讲解,弟子把真谛的讲解记录成为《义疏》,到闰十月完毕,共《俱舍释论》“偈”1卷、《俱舍释论》“文”22卷、《俱舍释论义疏》53卷。天嘉七年二月,又重译《俱舍论》,光大元年(567)十二月完毕。真谛前后两次《俱舍论》的翻译,都是慧恺笔受,这就是现行的《阿毗达磨俱舍释论》22卷,通称旧论。真谛共翻译经、论、纪传64部278卷,今仅存30部。除了《俱舍释论》,真谛还翻译了《转识论》《大乘唯识论》《金光明经》《摄大乘论》《摄大乘论释》《律二十二明了论》《中边分别论》《十七地论》《大乘起信论》等。其中以《摄大乘论》《摄大乘论释》影响最大,这二论是南朝摄论学派的主要论典,真谛因而也被尊为摄论宗的祖师。真谛开创学系,他的弟子慧恺有很大功劳。

    南方开创的俱舍学派,隋代便在关中传播开去。真谛的另一个高足弟子道尼,精勤于《摄大乘论》《俱舍论》的研究和讲说。开皇十年(590),敕住于大兴善寺,他的弟子有道岳、慧休、智光等。

    道岳(568—636),是道尼的弟子,私淑慧恺,盛弘慧恺的俱舍学。道岳幼年依义学僧粲出家,后来跟从志念、智通研习《成实论》《杂阿毗昙心论》,接着亲近道尼,研习《摄大乘论》。道尼圆寂后,他住在长安觉明寺,闭门专治《俱舍》五年,洞达论旨。道岳又托付商旅到南方广东寻求有关《俱舍论》的著疏。在广州显明寺求得真谛弟子慧恺的《俱舍论义疏》①及《十八部论记》。道岳如获至宝,隐身终南山太白寺,寻读数年,才开始讲说《俱舍论》。隋大业八年(612),他应召住大禅定道场。道岳认为真谛的俱舍论疏文②繁琐,不便于学人研究,于是进行删略,成为22卷,文字和真谛原疏比较,少了将近三分之二,但是于真谛疏文的原意并没有减损。贞观初年,有梵僧波颇在长安传译,听说道岳擅长于《俱舍论》,便问以俱舍大义,道岳应答如流,波颇称他为“智慧人”。

    从道岳学《俱舍论》的有僧辩、玄会、智实等。僧辩(568—642),曾亲临道岳讲说《俱舍论》的法会听讲,随听随录,有三百多张纸的抄录笔记,并著述《俱舍论》《摄大乘论》《辩中边论》《成唯识论》《无相思尘论》及《佛性论》等经典的注释。玄会(582—640),跟从道岳学《俱舍论》,为当时人所重视。玄会是慈悲寺的创立者,贞观八年(634),奉皇帝命,迁移到弘福寺,从此停止讲说,专修净业。智实(601—638),住在大总持寺,曾听道岳讲《俱舍论》,洞明《俱舍论》深义。以上都是旧俱舍学者。

    以下是关中地区“新俱舍论”的传扬情况。玄奘(600—664),早年也曾在长安从道岳学《俱舍论》。印度求法回国后,认为真谛所翻译的《俱舍论》不够完善,所以于永徽二年(651)五月,在大慈恩寺翻经院重译《俱舍论》,沙门元瑜笔受,到永徽五年七月翻译完毕,题名《阿毗达磨俱舍论》,30卷。玄奘此译《俱舍论》被称为“俱舍新论”。

    新《俱舍论》译出后,玄奘系统的《俱舍论》新疏,替代了真谛、慧恺、道岳系统的《俱舍》学,旧的俱舍疏因而失传。玄奘门下的新、旧两系俱舍学者神泰、普光和法宝等对于《俱舍论》的解释有种种不同。神泰,唐太宗贞观十九年(645)六月,参加玄奘译场,担任证义之职。他著有《俱舍论疏》30卷、《摄大乘论疏》20卷、《掌珍论疏》2卷、《观所缘缘论疏》《道品章》《大乘四善根章》《十二缘起章》各1卷。普光师事玄奘,参列译场,有“左右三藏之美”,除了作《俱舍论记》30卷之外,他又著有《俱舍论法宝宗原》1卷,概述《俱舍》大纲。法宝也是奘门高足,相传俱舍宗义以他为定量。据《东域传灯目录》记载,玄奘的弟子窥基也有《俱舍论疏》10卷,现已佚失。

    到唐玄宗年间,长安又出了一位《俱舍论》研究的大家,那就是圆晖。圆晖,住在大云寺,在关中很有名气。圆晖当时于《俱舍论》研究最有心得,其时有礼部侍郎贾曾,请他略陈《俱舍》的梗概。圆晖以《光记》义繁,极难寻究,于是以《光记》为本,而参照《宝疏》的义解,成《俱舍论颂疏》10卷,盛行于世。圆晖是普光、法宝之后杰出的俱舍师。

    此外,唐代和《俱舍》有关的学者,有怀素、昙一等。怀素(634—707),最初投到玄奘门下寻究经论,后来学律,著《四分律开宗记》20卷,他依《俱舍论》主张“色法戒体论”。因为曾居住在长安崇福寺东塔院,所以把他开创的律宗学派,称为“东塔宗”。著有《俱舍论疏》15卷。昙一(692—771),是怀素的再传弟子,会稽山阴人,初从昙胜学《行事钞》,曾依崇圣寺檀子学《俱舍论》,后游学长安,师事相部宗太亮,著有《发正义记》10卷,阐说南山、相部二宗之别。

    唐代之后,长安出现的有名气的俱舍师,要算西明寺慧则(835—908)了,他是后梁僧人,在西明寺出家,曾于崇圣寺讲说《俱舍论》。

    三、成实学派

    成实学派,亦称成实宗,以弘扬《成实论》而得名。精通并从事弘扬《成实论》的学者,被称为成实师。《成实论》是印度小乘佛教最后阶段所成立的学说,即小乘佛教中的空宗,酷似大乘。成实学派有新旧之分。南朝陈代的成实学者智嚼,是新成实论学派的创立者。新成实学派,是对之前的旧成实学派讲说的修正,它的产生,或者和此学派与三论宗的争论有关。新旧成实学说的差别之处,现在已无从查考。

    成实学派在中国的开山祖师,是后秦时代的鸠摩罗什。鸠摩罗什(344—413,另说350—409)龟兹国(新疆疏勒)人,我国四大译经家之一。罗什自幼聪敏,博闻强记,7岁跟从母亲出家,游学天竺,遍参名宿。后来回到龟兹故国,国王奉他为国师。东晋隆安五年(401)罗什东至长安,被后秦皇帝姚兴礼敬为国师。从此罗什致力于佛教经典的翻译。他先后译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以上合称三论)《般若经》《妙法莲华经》《大智度论》《阿弥陀经》《维摩经》《十诵律》等经论,系统地介绍龙树中观学派学说。他所译经论内容卓拔,文体简洁通畅,很受后世重视。姚秦弘始十四年(412),鸠摩罗什翻译《成实论》为汉语。罗什门下名僧辈出,蔚为三论宗与成实宗两大宗派。罗什既被尊为成实宗的祖师,亦被尊为三论宗的祖师。

    《成实论》正是罗什在后秦的首都长安,今天的西安地区对这一经典进行翻译的。弘始十三年,后秦尚书令姚显,恳请罗什法师翻译《成实论》,同年九月八日开始翻译,次年九月十五日翻译完毕。昙晷担任《成实论》翻译的笔受。

    除昙咎之外,罗什另一弟子昙影,对《成实论》的翻译和整理也大有贡献。昙影早先就能讲说《法华经》和《光赞般若》,进入关中后,大受姚兴礼敬。后来在逍遥园帮助罗什翻译经典,他为了更加彰显《成实论》的宗旨,把此论按文义划分为“五番”,也就是五部分:发聚、苦聚、集聚、灭聚、道聚,这个做法深受鸠摩罗什的赞赏。罗什门下另一大家僧叡,对这部论亦很有体会,并为当时的人讲述此论。鸠摩罗什翻译佛经,僧叡自始至终参与其中,琢磨经义,使翻译妥帖。《成实论》翻译出来之后,鸠摩罗什吩咐僧叡在大众中讲解,对僧叡的讲解赞叹不已。

    《成实论》最有影响的研习者和传播者,都出自鸠摩罗什门下。僧导是成实宗寿春系的先导,曾参加罗什译场,著有《成实论疏》《三论义疏》及《空有二谛论》等。僧嵩也曾从鸠摩罗什接受《成实论》,后来住在徐州的白塔寺,是成实宗彭城系的先导。

    隋代的时候,长安的《成实论》研究不绝如缕。灵祐、智脱都是当时有名气的《成实论》研学者。灵祐撰成《实论抄》5卷。灵裕于北周毁法之际,率同侣二十余人居于聚落,昼读俗书,夜谈佛理。隋代兴隆佛教,灵裕游化燕、赵等地。开皇十年(590),进入洛州灵通寺,翌年住相州大慈寺,又奉敕住长安兴善寺。隋文帝欲授以国统之职,灵祐固辞不就,回到相州演空寺,以讲说为务。智脱(541—607),曾跟随智嚼法师学习包括《成实论》在内的各种经论,后来到长安,住在日严寺,奉隋炀帝的旨意,撰写《成实论疏》40卷,又删减修正招提寺僧慧琰的《成论玄义》为17卷。智脱一生,讲《成实论》文义、玄义各50遍。

    唐宗习《成实论》的学者,长安有大庄严寺的保恭、慧因等。保恭(542—621),初听《成实》于开善寺彻法师处,又从钟山惠晓、高昌僧嵩听《成实》《地持》《十地》等论,后学“三论”于慧命,成为三论的名家。慧因(539—627),12岁出家,从杨都建初寺琼法师那里学习《成实论》。因其德高望重,时人敬称之为“知仁”。隋仁寿三年(603),任禅定寺知事上座,盛弘“三论”,并有关于《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的注疏。唐武德元年(618),被举为十大德之一,人称“菩萨戒师”。玄奘,赴印以前亦研学《成实论》。

    自南北朝以来,《成实》学派的教学在“三论”、《涅槃》《摄论》、禅学各系统的学者之间有相当广泛的影响,至隋代始趋于衰退。唐初唯识学兴起以后,作为一个学派的“成实师”就逐渐消失了。

    四、摄论学派

    摄论学派,主要是指陈隋之间传习讲说真谛所译《摄大乘论》的佛学流派。《摄大乘论》是印度大乘学派中瑜伽系的重要著作,是摄论学派所宗经典。

    摄论学派在中国的开山祖师,是从西印度来华的真谛三藏(499—569)。真谛共翻译经、论、纪传64部278卷,今仅存30部。其中以《摄大乘论》《摄大乘论释》影响最大,这二论书乃是南朝摄论学派的主要理论根据,真谛因而被尊为摄论宗在中国的开山祖师。

    真谛的弟子道尼把《摄大乘论》的学统带到了长安。道尼是九江人,生卒年不详。他随侍真谛三藏,致力于译经事业,尤精勤于《摄大乘论》《俱舍论》的研究和讲说。他讲说《摄大乘论》,知名海内。因为道尼曾在九江呆过,故当时的人多称他“九江道尼”。开皇十年(590),道尼奉诏入长安,敕住大兴善寺。与昙迁等盛弘《摄大乘论》。于是真谛摄论之学在长安流行。

    道岳十五岁出家,依僧粲为弟子。开皇十年,道尼来到长安,弘扬《摄大乘论》,道岳便从道尼那里学习,后改攻《俱舍论》。隋大业八年(612),受诏住于大禅定道场。晚年任普光寺主。玄奘在去印度之前,曾向道岳和玄会学习《俱舍论》。玄奘亦曾从慧休学《摄论》。

    隋代长安盛行的摄论学,还有昙迁(542—607)这一系统。昙迁,博陵饶阳人。小时候,跟从他的舅舅齐朝的国子祭酒博士权会学儒家经典。21岁时,从定州贾和寺昙静出家,又师事《地论》名匠慧光弟子昙遵。隐居林虑山净国寺,精研《华严》《十地》《维摩》《楞伽》《地持》《起信》等经论。后来他在桂州刺史蒋君宅得真谛所译《摄大乘论》,如获至宝。这时隋文兴起,昙迁与同辈北归彭城,住慕圣寺,弘扬《摄论》,兼讲《楞伽》《起信》《如实》等经论,北方从此创开《摄论》之学。开皇七年(587),他与洛阳慧远、魏郡慧藏、清河僧休、济阳宝镇、汲郡洪遵等同奉诏,当选为大德。昙迁在长安大宏《摄论》,撰《论疏》10卷。道英,在京师住胜光寺,跟从昙迁禅师听采《摄大乘论》,很受昙迁欣赏。

    释智凝是彭城靖嵩的弟子,豫州人。年少出家,从彭城靖嵩学《摄大乘论》,并致力于弘扬,赴长安辩才寺讲说。后来迁住大禅定道场。弘福僧辨(568—642)从智凝法师学《摄大乘论》。隋大业初年(605),受诏入大禅定道场,于唐武德初年(618)。盛弘《摄大乘论》。他著有《俱舍论》《摄大乘论》《辩中边论》《成唯识论》《无相思尘论》及《佛性论》等经典的注疏。

    摄论师自靖嵩、昙迁再传之后,逐渐衰微。《摄论》的内容丰富,义理复杂,要完全理解它,颇有困难。各家各宗以自己的理解推论,当然就会产生分歧。后来玄奘重译《摄论》,不论文字上还是义理上都比以前完备,《摄论》各家师说便为玄奘一系所淘汰。《摄大乘论》在法相宗中,只算诸论之一,不再是特尊了。

    五、地论学派

    地论学派,亦称地论宗,以传习、弘扬《十地经论》而得名,其学者称地论师。所宗经典为《十地经》《十地经论》。《华严经》的中心部分《十地品》,在印度以《十地经》的名称单行。世亲所著《十地经论》12卷是对《十地经》的注释,由北魏菩提流支、勒那摩提等人在北魏宣武帝永平年间翻译为汉文。《十地经论》翻译出来之后,学者的研习及弘传逐渐兴盛,流衍为地论学派。

    地论师的研学,并不限于《十地经论》,他们还受到先后流行的涅槃学派、摄论学派的影响,所以学说的性质比较驳杂。地论学派又分作南道、北道二派。北道地论师,传自菩提流支,由道宠继承学统。在传播上,远远没有南道盛大。南道地论师,传自勒那摩提,由慧光继承学统。北道系主张与摄论学派相近,而摄论学派条理缜密过之,遂为摄论师所掩,融成一派。地论学派南道精义又悉为贤首家所资取,更发展而为华严宗。

    地论学派在中国的开山祖师,是菩提留支、勒那摩提、佛陀扇多。《十地经论》译出之后,地论学派随之形成。而地论学派所宗《十地经》的翻译,是在后秦首都长安进行的,译主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鸠摩罗什的门人彭城道融,汲郡林虑(河南汲县)人,12岁出家,初学外典。罗什入关后,道融前往咨禀,罗什甚奇之。道融受姚兴之命,住于逍遥园,参与罗什译场,后还彭城,讲说《中论》《法华经》等,门徒甚多,著有《十地经》义疏。荆州昙顺,黄龙人,少年时师事罗什,后来归于慧远门下,以义学致誉。昙顺教授僧慧,僧慧善讲《十地经》等。

    净影慧远(523—592),敦煌人,隋文帝开皇七年(587),诏六大德入关,慧远为其中之一,住在长安净影寺,著有《地持经义记》《十地经论义记》等。慧远继承法上的系统,阐扬南道的学说,晚年又就北方摄论宗的创立者昙迁,秉承《摄论》。慧远最致力的是《地论》,兼究《涅槃》《摄论》及“三论”。

    灵璨(548—618)是慧远的弟子,怀州人,深明《十地》《涅槃》,跟随慧远入关,起初住在大兴善寺,开皇十七年(597),敕补为五众众主,在净影寺弘传故业,后住大禅定寺。唐高祖武德初年灵璨圆寂,寿70。慧迁(548—626),慧远弟子,隋初随意远入关,住大兴善寺。开皇十七年敕立五众,迁遂为十地众主,住在宝光寺,后住大禅定寺,武德末年(626)圆寂。他死后,关中即无人再讲《十地》。《十地》一部,绝闻关壤。

    智正,定州安喜人,11岁出家,开皇十年(590),和昙迁同到长安,受敕住胜光寺,后来往终南山至相寺,常讲《华严》《摄论》《楞伽》《胜鬘》《唯识》等经论,著有《华严疏》10卷,其余也都作了抄记。智正在唐太宗贞观十三年(639)圆寂,时年81岁。弟子有智现、智俨。

    兴善寺僧休,是道宠的弟子,属地论北道系。灵干,姓李氏,狄道人,依衍法师出家,年十八能讲《华严》,住兴善寺,为译经证义沙门。

    昙迁是学兼《地》《摄》两论的名僧。静凝,昙迁禅师的门人,开皇六年,随昙迁来到长安,住在兴善寺。静凝是汴州人,学习《摄论》,备尝幽显,经常掩关禅定,或者讲说,或者静默,从来不言说世间事务。

    六、涅槃学派

    涅槃学派,亦称涅槃宗,以研习、弘传《大般涅槃经》而得名。治《涅槃经》的学者,称涅槃师。南北朝时,研习《中论》《十二门论》《百论》和《成实论》的学者,几乎都兼善《涅槃》。入唐以后,南北涅槃师骤然衰落,这大概是在新兴的天台、三论诸宗势力掩映下,不再有以独讲一经名家的涅槃师了。

    东晋义熙十三年(417)法显在建康和佛陀跋陀罗共同翻译,题名《大般泥洹经》,凡6卷,世称“六卷泥洹”。昙无谶于北凉玄始三年(414)开始翻译此经,共成40卷13品。南朝宋元嘉(424—453)年间,昙无谶译40卷《大般涅槃经》传到江南,宋文帝令义学名僧慧严、慧观与谢灵运等以昙无谶译本为主,并依法显等译《大般泥洹经》增加品目,改为25品36卷,亦名《大般涅槃经》。世称此为“南本涅槃”,而以原昙无谶所译为“北本涅槃”。

    “北本涅槃经”翻译出来之后,立即以北凉为中心向内地传播。参与“六卷泥洹”翻译的佛陀跋陀罗曾在长安与鸠摩罗什共论法义。彭城道生曾在长安侍奉鸠摩罗什,深得大乘要义,才使他能在后来对《涅槃经》的研究中阐发“六卷泥洹经”所没有明确指出的深义。他主张“阐提成佛”、“顿悟成佛”说,遭到一般涅槃学者的排斥。直至昙无谶翻译的《大般涅槃经》流传至建业,道生才开始受到众人的赏识。整理“南本涅槃经”的慧观,曾在关中先后师从鸠摩罗什和佛陀跋陀罗。慧观是清河(山东清平)人,生卒年不详,俗姓崔,后秦弘始三年(401),鸠摩罗什入关中,乃从罗什受学。慧观风神秀雅,思入玄微。不久,随从佛陀跋陀罗出关至庐山,晋义熙八年(412),又随从佛陀跋陀罗往荆州高悝寺。晚年的慧观居止杨都道场寺,敷扬法化。慧观参与“南本涅槃经”之译作,又制《涅槃经序》。慧观与道生不同,他著论主张渐悟。

    隋代义学高僧如意远、灵润、道洪、行等、吉藏诸德,对《涅槃经》均盛行讲述。慧远(523—592),敦煌人,兼奉《地论》《涅槃》《摄论》及“三论”,著有《涅槃经义记》10卷,又在所撰《大乘义章》中,每一义门都先叙《毗昙》、次述《成实》,而归结于《地论》《涅槃》,并把《地论》所说的阿梨耶识和《涅槃》所说的佛性看做是实质相同的东西。灵润是灵璨的弟子,唐代僧,河东虞卿(山西永济)人,俗姓梁,少年时从大兴善寺灵璨出家,后来听道奘讲《摄大乘论》。大业中,以炀帝禁僧离寺之令,灵润返回大兴善寺西院,讲演《涅槃经》等经典。贞观八年(634),敕入弘福寺任译席证义,翻译新典。灵润前后讲《涅盘经》70余遍、《摄大乘论》三十余遍,并各著有义疏。

    隋王朝于开皇十六年(596)立涅槃众,先后以法总、童真、善胄为涅槃众主,领众转读此经并开讲。隋朝时,行等一生讲述此经至百遍,灵润讲至七十遍,道洪讲至87遍。海觉道场法总,姓段氏,并州太原人,少以诵《涅槃》为业,十余年中,初不替废,后来听讲涅槃玄义,便即传讲此经。开皇年中,敕召为涅槃众主,居于海觉。童真(543—613),隋代僧,河东蒲阪人,俗姓李,师事昙延法师,精通大小乘,尤善《涅槃经》。开皇年间(581—600),童真奉召住大兴善寺,参与译经,开皇十六年(596),召为涅槃众主。大业初年,造大禅定道场,敕童真为道场主。净影善胄(550—620),瀛州人,少年出家,通《大论》《涅槃》。北齐亡后,善胄南奔陈,隋朝初期北上,依慧远入关,住长安净影寺。慧远去世后,敕令善胄为涅槃众主。善胄的弟子慧威,继承善胄的涅槃学,在当时京师很有名。

    延兴寺昙延(516—588),著有《涅槃义疏》15卷,后至长安,大开讲筵。北周武帝初年,授昙延为国统。其后帝将废佛,极谏不听,遂遁归太行山。至隋文帝时,昙延师自剃发须,谒帝请度僧众。文帝听从昙延,并为他立延兴寺。慧海(550—606),少依昙延出家,18岁即能讲说《涅槃经》。受具足戒后,转而爱好禅寂,隐居伏犊山。北周灭北齐时,慧海隐遁入陈。隋朝初年,城安公主为慧海师建立静法寺。师于此布座讲说,享誉一时。

    唐朝时的涅槃师,有玄会(582—640),京兆樊川(长安)人,俗姓席,字怀默,12岁出家,是总法师的弟子。玄会义解通释,悉依《涅槃》,著有《涅槃义疏》4卷。道洪,姓尹氏,河东人,以开皇六年出家,师事昙延法师。道洪虽广流众部,偏以《涅槃》为业教之极,故敷演之。道洪一生,凡讲《涅槃》87遍。

    七、三论宗

    三论宗,以尊习《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三部论书而得名。本宗所依典籍,以《大品般若经》为所依经,以《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三论为所依论。

    三论宗在中国由西域来的传法高僧鸠摩罗什开创,嘉祥大师吉藏集大成。罗什所译之经典,对我国佛教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中论》(亦称《中观论》),颂本是龙树所造,释是青目所作,《十二门论》颂本和释都是龙树所造。《百论》颂本是提婆所造,释是婆薮所造。这三部论都是鸠摩罗什在姚秦长安翻译的。鸠摩罗什弟子最早研习“三论”的,有僧肇、僧叡、昙影等人。

    罗什之外,僧肇是“三论”译出之后弘扬最为得力者。僧肇(384—414),长安人,俗姓张,家贫,以佣书为业,遂得以博览经史,初好老庄,及读《维摩经》而感悟,遂出家。他才思幽玄,精于谈论,闻鸠摩罗什羁留凉土,前往从之。及至姚秦破凉,僧肇随侍罗什入长安,禀姚兴之命,于逍遥园详定经论,解悟弥深,被称为“解空第一”。弘始六年(404),罗什译出《大品般若经》,僧肇乃撰《般若无知论》,颇受鸠摩罗什及慧远的赞赏。后来僧肇又撰述《不真空论》《物不迁论》《涅槃无名论》《注维摩诘经》等。他义熙十年示寂,年仅31。

    僧叡,魏郡长乐(河南安阳)人,罗什四大弟子之一,亦尝师事道安。僧叡少年时就有出尘之志,18岁才实现愿望,得以剃发出家。他依僧贤为师,22岁即博通经论,24岁,游历诸国讲说,听者成群。司徒姚嵩敬重僧叡,秦主姚兴亦称叹其才器,敕给俸恤吏力人舆。凡罗什译经,僧叡一并参与。当罗什译《法华经》时,至“五百弟子授记品”,认为竺法护翻译的《正法华经·受决品》中“天见人,人见天”一语,过于质朴,表意不够清楚明白。僧叡建议把这句话改译为“人天交接,两得相见”。罗什非常赞赏,一时传为佳话。后来罗什翻译《成实论》,令僧叡讲说,其旨甚合罗什之意。僧叡重视般若、“三论”学,他曾标榜他的老师道安的“本无性空宗”。僧叡一生撰写过多篇序文,其中包括《大智度论》《十二门论》《中论》等三论宗所宗论典。

    昙影,生卒年不详,为鸠摩罗什弟子,曾助道安翻译鼻奈耶,能讲《正法华经》及《光赞般若》,听者逾千人,姚兴大加礼遇。及罗什至长安,师往从之,助其译经,并整理《成实论》诸品,立五聚之科目。罗什殁后,遂栖隐山林。昙影著有《法华义疏》4卷,并注释《中论》。于东晋义熙末年示寂,世寿70。

    三论之学,肇始于关中,原本在北方流行,后来传到南方,经僧朗、僧诠、法朗,至隋吉藏而集三论宗之大成。南方三论学僧来长安的,先有慧善。慧善幼年出家,善于《毗昙》,住在杨都栖玄寺。承圣季年,来到关中,住长安崇华寺。他善于以《大智度论》和小乘教相证成义,著文名为《散花论》。天和年卒于长安。

    隋朝时,三论学宗师嘉祥吉藏从江南来到了三论学的发源地长安。吉藏(549—623)金陵人,俗姓安,名贳,祖先系安息人,后迁至金陵。吉藏三、四岁时,跟随他的父亲谒见真谛,真谛为他取名吉藏。吉藏常随父亲到兴皇寺听法朗宣讲“三论”,七岁时剃度出家,留在兴皇受教,依摄山诸师所传关于罗什在关中的旧说,所谓“关中旧义”,发挥“三论”的思想,造诣渐深。先后住浙江会稽嘉祥寺,江苏扬州慧日道场,再后迁至长安日严寺,振道于京畿。唐武德元年(618),高祖在长安选拔十大德,以统领僧众,纲维法务,吉藏亦在其列。此外,吉藏还兼实际、定水二寺寺事。后移居延兴寺,武德六年五月圆寂,世寿75,葬于终南山至相寺之北岩。吉藏所著论疏凡数十种。吉藏门人慧远继吉藏之后,敷传法化,后移住蓝田悟真寺,不时到长安宣讲。

    智矩,姓吴氏,吴郡人,与吉藏同学。吉藏,学本兴皇,威名相架,文藻横逸。智矩的造诣并不比吉藏逊色多少。大业二年正月,智矩卒于寺房,年72,葬京郊之南。门人慧赜著有《般若灯论序》。

    大论众主法彦、宝袭、智隐,亦是三论宗高僧。③法彦,洛阳人,俗姓张,遍读三藏,尤精通《大智度论》。齐公高颕访道遐方,知彦声绩,乃迎至京邑。法侃法师来关中之前,江南的渊法师曾对他说:“天地虽广,识达者希。晚学之秀,法彦一人可与论理,余则云云,从他取悟耳。”及侃至京与法彦相见,方验证了僧渊的看法。开皇十六年(596),敕法彦为大论众丰,住真寂寺。左仆射高颎全家受其戒法,士庶皈依及从学者无数。大业三年示寂,世寿六十余。宝袭,18岁归依僧休,诵经为业,后听经论,偏以《大智度论》为宗。他跟从慧休入京之后,以训勖为任。开皇十六年,敕补宝袭为大论众主。武德末年卒于住寺,春秋80。智隐,姓李,贝州人。开皇七年勅召大德,入京住大兴善寺。智隐通练《大智度论》《阿毗昙心》及《金刚般若论》,开皇十六年,敕补为讲论众主。

    三论宗的兴盛,在隋代以至唐初。

    八、华严宗

    华严宗,又称贤首宗、法界宗。此宗所依经典是《华严经》。华严宗是以地论学系为其渊源的。

    华严宗在中国的开山祖师,是杜顺(557—640)。杜顺又名法顺,雍州万年县人,世称文殊化身、帝心尊者。18岁出家,师事因圣寺僧珍,受持定业。后住终南山,宣扬《华严》,教化道俗。杜顺行事,多有神异,关中人至宋代还奉他为文殊菩萨。唐太宗闻其德风,礼遇隆厚。贞观十四年于南郊义善寺示寂,相传他著有《华严法界观门》《华严五教止观》《十门实相观》《会诸宗别见颂》各1卷等。弟子中较著称者有达法师、智俨、樊玄智、动意等。

    智俨(602—668),天水人,号至相大师、云华尊者。12岁时,杜顺度他出家。14岁剃度,后依法常听讲《摄大乘论》。20岁受具足戒,学《四分律》《阿毗昙》《成实论》《十地经论》《菩萨地持经》《涅槃经》。后来跟从至相寺智正听受《华严》,27岁撰《华严经搜玄记》,成具华严一宗的规模。唐高宗总章元年十月示寂,世寿67。智俨弟子有怀齐、法藏及新罗义湘、慧晓、慧佑等。智俨著有《华严经搜玄记》10卷、《华严一乘十玄门》1卷、《华严五十要问答》2卷、《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章》4卷。

    法藏(643—712),祖先康居国人。17岁时,入太白山阅方等经典,继而从智俨听受《华严》,深通玄旨。28岁时,武后请法藏在太原寺讲《华严经》,自此广事讲说、著述并参加翻译。新《华严经》译成后,他又在洛阳佛授记寺开讲,曾为武后在宫中讲“六相”、“十玄”义旨。著述有《华严经探玄记》20卷、《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4卷、《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1卷、《华严游心法界记》1卷、《华严经旨归》1卷、《华严经文义纲目》1卷、《华严三昧观》1卷、《华严经传记》5卷、《华严经问答》2卷。法藏晚年时开始撰写《新译华严经略疏》,到第19卷而圆寂。此宗的观门、教相,到法藏才建立周备,所以说法藏是华严宗的实际创立者。他的弟子有宏观、文超、智光、宗一、慧苑、葱英等。就中慧苑为其上首,继承师业,作《续华严经略疏刊定记》15卷,但所述往往和法藏的意旨有出入,被贬为异说。

    澄观(738—839),越州山阴人,号清凉国师、华严菩萨、华严疏主。11岁出家,尝从法诜研习《华严》,深通玄旨。后在五台山开讲新译《华严》,并作《疏》60卷,又作《随疏演义钞》90卷。贞元十二年应诏入长安,参加罽宾般若三藏的译场,译出《四十华严经》,并奉诏制新经之疏10卷,是即《贞元新译华严经疏》。此外,他还著有《华严经纲要》3卷、《华严法界玄镜》2卷、《普贤行愿品别行疏》1卷、《大华严经略策》1卷、《三圣圆融观》1卷。澄观以恢复华严的正统为己任,他的弟子有宗密、僧睿、法印、寂光等,其他得法者凡百余人。澄观开成四年示寂,世寿102(一说元和年中示寂,寿70余),葬于终南山石室,相国裴休撰碑文。

    宗密(780—841),果州西充人,28岁时从遂州道圆出家,后来在襄阳得到澄观的《大疏》及《钞》,从事研习,深得旨趣,即为大众开讲,旋面见澄观请益,随侍数年。后来入圭峰兰若,以诵经、修禅为业,后世称为圭峰禅师。著有《华严纶贯》5卷、《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6卷、《注华严法界观门》及《华严原人论》各1卷等。他的学说融合《华严》和禅宗,倡导禅教一致论。宗密的弟子有圭峰温禅师、慈恩寺太恭禅师、兴善寺太锡禅师、化度寺仁瑜禅师、万乘寺宗禅师、瑞圣寺觉禅师。

    宗密圆寂后,随即有“会昌法难”,经论散佚,华严宗和其他宗派同样受到打击。到宋初,有长水子璇,此宗才得以复兴。

    元代时,关辅地区有怀法师通解华严,了性(1271—1321)曾从他问法。

    月霞(1858—1917)湖北黄冈人,俗姓胡,名显珠。17岁在南京大钟寺出家。次年,受具足戒于九华山,为常州天宁寺冶开和尚之法嗣。曾参学金山、天宁、高旻诸大宗门,且于终南山结茅静修。先后亲近了尘和尚、赤山老人。初学天台宗,后改习华严宗,对杜顺之法界观、法藏及澄观之章疏甚有研究。41岁后,周游国内外各地,随处宣扬《华严》《楞伽》《起信论》等大小乘经,对华严思想之提倡,尤为致力。曾就聘金陵祇洹精舍教席,复于江苏、湖北等地开创僧伽教育会,从事僧伽师范教育。民国二年(1913),于上海哈同花园讲经。翌年,于哈同花园开办华严大学,辗转迁移杭州海潮寺、常熟兴福寺。晚年曾开办法界学苑,惟不久即示寂于杭州西湖玉泉寺,享年60。著有《维摩诘经讲义》等诸讲记行世。

    九、法相宗

    法相宗,又称慈恩宗,唯识宗。法相宗所宗奉的经典,主要是古印度大乘佛学瑜伽一系学说,有“一本十支”,即以《瑜伽师地论》为本,以《百法明门论》《五蕴论》《显扬圣教论》《摄大乘论》《杂集论》《辩中边论》《二十唯识论》《三十唯识论》《大乘庄严经论》《分别瑜伽论》为十支。

    法相宗在中国的开山祖师是玄奘。玄奘,河南洛州缑氏县(今河南偃师县南境)人,幼年出家,游学于洛阳、四川当时名德之门,入长安,遍谒众师,莫知适从。乃誓游西方,以问所惑。贞观二年(628),他从长安出发,到达印度,入那烂陀寺戒贤之门。他游学印度十七年,于贞观十九年,携带梵本657部回到长安。玄奘回国后组织了完备的译场,连续进行了十九年有计划的译经事业,他把全副精力投入翻译,无暇撰述,只在翻译间随时对门人口述经义,大体上见之于窥基的著作中。玄奘门下其他各家和圆测一系新罗学人著述里,也保留了玄奘部分重要思想。玄奘自著的有《三类境》《赞弥勒四礼文》。玄奘奠定了慈恩一宗理论的基础。

    玄奘门下人才济济,以笔受著名者有32人以上,但通常以神昉、嘉尚、普光、窥基四哲为高足。神昉,似为新罗国人,有《十轮经录》《成唯识论要集》《种姓差别章》等著述。嘉尚于《大般若经》翻译时证义缀文,随侍玄奘到临终的时候。普光著有《俱舍论记》,与法宝、神泰的《俱舍论疏》,都是玄奘门下研究《俱舍》的要籍。

    玄奘门下直绍其传又能发扬光大者应推窥基(632—682)。窥基为元魏尉迟部的后裔,17岁依玄奘出家,28岁即参译《成唯识论》。后来窥基为《成唯识论》作《述记》和《枢要》以发挥精义。此外,他又笔受《辩中边论》《唯识二十论》《异部宗轮论》等,著有《瑜伽论略纂》《杂集论疏》《百法论疏》《因明大疏》《大乘法苑义林章》《金刚经论会释》《法华玄赞》《弥勒上生经疏》《说无垢经疏》等,当时有“百本疏主”之称。慈恩宗内容从此充实,而盛极一时。自此之后,慧沼、智周传承两代,各有阐扬。慧沼的弟子在长安弘化的有京兆道献、慈恩道邑、京兆义忠等。慧沼的法孙有京兆如理。其他长安地区法相宗学人有长安道氤、西明圆照、乾陵一师、大安国寺端甫传唯识给安国素师。

    玄奘门人,还有新罗国学人,如圆测、道证、胜庄、太贤等,也各有成就,由于宗述玄奘思想与窥基述作有所出入,通常不列在慈恩宗嫡传之内。

    虽然慧沼和他的徒弟智周都在长安继续传扬法相宗学,但法相宗此时主要活动区域偏在河洛一隅,于是给予他家异说竞起的机会。唯识学说在窥基以后就开始衰落,宋代略有复兴。

    清末民初,唯识学再次复兴。1930年,朱子桥与李福田、唐慕汾、康寄遥、华北义赈会诸善长及陕西缁素于慈恩寺共同创设慈恩学院,以期弘扬慈恩学说。1931年,太虚大师应邀来陕弘法,帮助慈恩学院拟定规章及课程。康寄遥居士在陕赈灾期间,于1931年每晚请丘希明居士为其讲授《二十唯识颂》及《摄大乘论》约三月余。

    十、律宗

    律宗,以研习及传持戒律为主。所依据的是五部律中的《四分律》,所以又称为四分律宗。

    在唐代道宣开创的四分律宗兴盛之前,先有《十诵律》和《摩诃僧祗律》在长安盛行。姚秦时,弗若多罗来到关中,于逍遥园诵出《十诵律》的一部分,昙摩流支诵出其余部分,由鸠摩罗什翻译,卑摩罗叉对校,成为现在的《十诵律》。后世奉弗若多罗为《十诵律》相承传持之一祖。

    《摩诃僧祗律》在建康道场寺由佛陀跋陀罗译出,隋代灵藏在长安弘扬之。隋时,整个关中的僧侣,都是依照《摩诃僧祗律》来行事的。

    《四分律》在关中由洪遵提倡。洪遵,相州(河南安阳)人。8岁出家,受具足戒后,专学律部,隋开皇七年(587),奉敕住大兴善寺,十六年,敕为讲律众主,在崇敬寺讲《四分律》,使从来仅重视僧祇律之关内律学为之一变。著有《四分律大纯钞》5卷。

    智首(567—635),安定(甘肃)人,俗姓皇甫。幼年投相州云门寺智旻出家。22岁受具足戒。年未满30即开始讲律,隋文帝于长安建大禅定道场时,师随智旻入关,住寺讲律。智首师著《五部区分钞》及《四分律疏》,标众师所未解。

    智首弟子道宣继承他的遗范,广事著述,并用大乘教义解释《四分》,大兴四分一宗。道宣(596—667),吴兴人(一说丹徒人),15岁出家,从智首受具足戒,钻研律部,既而入终南山潜心述作,著有《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注》3卷、《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2卷、《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12卷,后来学者称为律宗三大部,与他所著的《四分律拾毗尼义钞》6卷、《四分比丘尼钞》6卷合称四分律宗五大部。因道宣住终南山,后人又称他这一律学系为南山宗。南山道宣是《四分律》第九祖,前面还有昙无德、昙柯迦罗、法聪、道覆、慧光、道云、道洪、智首八人。

    道世(?—683),京兆(西安)人,俗姓韩,和道宣同门,亦敷扬《四分律》,著有《四分律讨要》及《四分律尼钞》等,大体和道宣的学说相同,也属于南山宗。

    崇福满意,生卒年、籍贯皆不详。受具足戒后专究律学,旁通经论。唐高祖武德末年,闻知邺都日光寺法砺作《四分律疏》,且弘通相部宗,即前往依投之。后又受学于长安恒济寺之道成,住于长安崇福寺,讲说弘律,达三十年。与同门东塔律师怀素齐名,世称西塔律师。

    唐京师崇圣寺文纲,姓孔氏,会稽人。重齓随师访道,12岁出家,寻诣京兆沙门道成律师,禀毗尼藏。25岁讲律,30岁登坛。长安四年于干陵宫为内尼受戒,复于宫中坐夏,为二圣内尼讲《四分律》一遍。以开元十五年八月十五日,怡然长往。时春秋九十有二,其年九月四日塔于寺侧。

    道澄,受具之后,习听南山律于诸学处。他住寺不恒,或奉恩、庄严、草堂等寺。所到便居,护生为切。后徙居章信寺,终于此寺。

    玄畅,字申之,俗姓陈氏,宣城人。年9岁于泾邑水西寺,听掇律科,深得宗旨,因栖惠正律师法席。会昌废教,例从俗服。唐玄宗即位,玄畅于大中中,凡遇诞辰,入内谈论,即赐紫袈裟,充内外临坛大德。畅讲律六十座,度法者数千人。撰《显正记》10卷,《科》6帖,《名义图》3卷,《三宝五运》3卷。

    慧则,姓糜氏,吴郡昆山人,以大中七年于西明寺出家。大中九年,于西明寺得度。大中十四年,在法宝大师法席中担任“覆讲”,当年敕补为“备员大德”。咸通三年,惠则至崇圣寺讲《俱舍论》和《丧服仪》《出三界图》。咸通七年,于祖院代玄畅师讲律。咸通十五年,敕署临坛正员。广明元年关中扰乱,慧则出华州下邽避乱。

    十一、净土宗

    净土宗,专修往生阿弥陀佛净土的法门,后世称之为净土宗,又称为莲宗。此宗以三经一论为所依典籍:《无量寿经》2卷,此经叙说阿弥陀佛因位的愿行和果上的功德。《观无量寿佛经》1卷,此经说示往生净土的行业;《阿弥陀经》1卷,此经说示净土的庄严和执持名号的利益;《往生论》,全名《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1卷,婆薮槃豆(世亲)造,此论总摄上三部经,阐明往生净土的义旨。

    晋代庐山慧远(334—416)为净土宗在中国的开山祖师。和慧远同时,后秦僧叡也重视弥陀净土,发愿往生。僧叡,魏郡长乐(河南安阳)人。24岁,游历诸国讲说,听者成群。常慨禅法未传,及姚秦弘始三年(401)十二月鸠摩罗什至长安,即随受禅法,且请罗什出禅法要解,日夜修习,精练不怠。僧叡平生愿求往生安养净土,即西方极乐世界,每行住坐卧不敢正背西方。后预知命终,当众告别,入房洗浴,烧香礼拜,面向西方,合掌而寂。

    慧远圆寂后,专修净土法门的虽不乏其人,但到东魏的昙鸾才有发展,而奠定后世净土立宗的基础。昙鸾以后,著名的佛教学者灵裕、慧远、智*(左岂,右页)、吉藏等,都有关于净土法门的撰述。涅槃众主善胄,亦虔诚信仰弥陀净土,不过他们皆非专宗净土。

    继承昙鸾法系大弘净土宗的,则是唐代的道绰、善导。道绰的弟子有道抚,善导。道抚在长安弘化净土宗。善导是净土宗宗义和行仪的集大成者。善导起初诵《法华》《维摩》,后依《观无量寿佛经》,专修十六观,往玄中寺从道绰听讲净土要旨。后到京城长安,在光明寺、慈恩寺宣扬净土教义,著有《观无量寿佛经疏》(一称《观经四贴疏》)4卷、《转经行道愿往生净土法事赞》2卷,《观念阿弥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门》《往生礼赞偈》《依观经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赞》各1卷等,完备地组成了净土一宗的宗义及行仪。善导的弟子有怀感、怀恽、净业等。此外,和道绰、善导同时的迦才,住在长安弘法寺,勤修净业,尝整理道绰的净土学说,撰成《净土论》3卷。

    长安慧日(680—748),青州东莱郡(今山东掖县)人,世称“慈愍三藏”。慧日受具足戒后,从海路往印度求法,经过13年,从陆路东归,中途就印度学者听受净土法门。回国后,勤修净业,撰有《净土慈悲集》3卷,《般舟三昧赞》《西方赞》各1卷。他在《般舟赞》中,说回心念佛、凡夫得生净土等义,和善导的说法相似;但在《慈悲集》中主张教禅一致、禅净合行、戒净双修,这就和善导专修净土的主张有所不同。他回国后受玄宗接见,住在罔极寺。

    稍后有法照,唐代净土宗僧,尊之为莲宗第四祖,五会念佛的创始者,通称“五会法师”,谥号“大悟和尚”,世称善导之后身。他往来于五台山、长安之间,致力于五会念佛之布教。著作传世者有:《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3卷、《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1卷。法照有许多弟子,但其后传承不久就中断了。

    宋初以后,禅宗、天台宗、律宗等学者多兼弘净土。之后净土祖师之中,和长安关系密切的,要数近代高僧净土十三祖印光法师了。印光为长安郃阳人,俗姓赵,名圣量,字印光,别号常惭愧僧。2l岁时,到终南山南五台,归依莲华洞道纯长老出家。光绪八年(1882),挂搭湖北竹溪莲华寺。未久,受具足戒于长安兴安双溪寺。26岁,赴净土道场红螺山资福寺念佛,自号继庐山行者以明其志。门下把他的文稿汇编成书,称为《印光法师文钞》4卷。

    十二、密宗

    密宗,又称真言宗。依真言陀罗尼法门,修五字、五相④等诸妙行,以期即身成佛之佛教宗派。陀罗尼真言在中国的流行,分为杂密和纯密两个时期,纯密即我们平常所说的密宗,它以《大日经》《金刚顶经》为主要经典。

    咒经之译,开始于三国时代。竺律炎与支谦都翻译过密咒。稍后,竺法护于晋武帝泰始元年(265)携带大批胡本经典至东土,居于长安、洛阳,译出《密迹金刚力士》《八阳神咒》等不少有关密教的经咒。竺法护,又称支法护,其祖先为月支人,世居敦煌。法护8岁出家,其时,关内京邑虽礼拜寺庙、图像,然诸大乘经典未备,师乃立志西行,遍通西域三十六国语文。晋武帝(265—291在位)末年,竺法护在长安青门外营建寺院,精勤行道,广布德化二十余年。唐义净三藏,译有杂密经典《观自在菩萨如意心陀罗尼经》《曼殊室利菩萨咒藏中一字咒王经》《称赞如来功德神咒经》等十余部。显教经典中之咒文,即陀罗尼也是不胜枚举。同时各种密咒汇编的总集也由印度传入中国,杂密根本典据为《持明咒藏》,即所谓《金刚大道场经》十万颂,后由中印度沙门阿地瞿多于唐永徽年中传至长安,并撮要钞译成《陀罗尼集经》12卷,其中包括有佛顶、如来、观音、菩萨、金刚、诸天、杂部等坛法咒术,为印度旧密咒法的集成之作。阿地瞿多在长安传授灌顶。

    在中国弘化纯粹密教乃至蔚然成宗的,始于金刚智、善无畏等。善无畏,在唐开元四年(716)从中印度携梵本,经西域来到长安弘化。他原从那烂陀寺密教耆德达摩掬多受瑜伽三密总持法门。来唐京长安后,玄宗礼为国师,设置内道场,尊为灌顶大阿阇梨。皇族宁王、薛王等都从他灌顶受法。善无畏从开元五年起在菩提院译出《虚空藏求闻持法》1卷;又于洛阳大福先寺译出《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即《大日经》7卷。一行亲承讲传,笔受口诀,撰成《大日经疏》20卷,为中国密教正式传授之始。善无畏又继续翻出《苏悉地羯罗经》等2部6卷,并撰《禅要》1卷。他的传授以胎藏界密法为主。开元二十三年在洛阳圆寂,寿99,葬于龙门西山。

    开元八年,南印度密教高僧金刚智与他的弟子不空,经由南海、广州抵洛阳,大弘密法。金刚智原从南印龙智阿阇黎修学金刚顶瑜伽诸部秘藏,至唐京长安后,也被礼为国师。初居慈恩寺,又移大荐福寺,并随唐帝往返东、西二京,盛弘密部,建曼荼罗灌顶道场。其所传弘以金刚界密法为主,沙门一行、义福等并从他受法。他先后在长安资圣寺、大荐福寺译出《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法》等经轨4部7卷,开元二十九年在洛阳广福寺圆寂,寿71。

    金刚智的弟子不空盛行弘布,形成了中国佛教中以修持密法为主的一个宗派——密宗。不空,师子国人,14岁时,遇见金刚智,随侍受学。开元十二年,在洛阳广福寺受具足戒。此后广学唐梵经论和密法,于金刚智译场充当译语,尽传其学。金刚智逝世后,他于天宝元年(742)秉承遗命并赍唐国书,航海到师子国,于佛牙寺,依止普贤阿阇黎(一说龙智阿阇黎),广搜密乘经轨等千二百卷,于天宝五年返归长安。玄宗延至宫中,设内道场,请受灌顶。历玄宗、肃宗、代宗三朝,中经安禄山变乱,不空前后在长安、洛阳、武威等地译出《金刚顶瑜伽真实大教王经》等11部143卷。大历九年(774),圆寂于大兴善寺,寿70,荼毗于少陵原。

    惠果承不空的法脉。惠果,俗姓马,9岁时随不空的弟子昙贞受学,后依不空入坛灌顶。大历元年于青龙寺剃染,慈恩寺受具,更从不空受两部大法及传法阿阇黎位。翌年又从善无畏的弟子玄超受胎藏法及诸尊瑜伽,后又奉命于青龙寺东塔院设灌顶道场,时称为秘密瑜伽大师。惠果一生传弘密法,教化甚广,著名的门人弟子有惠应、惠则、惟尚、辩弘、惠日、空海、义满、义明、义照、义操、义愍(以上兼传两部大法)、义澄、法润(唯传胎藏)、义智、义政、义一、吴殷等。宰相杜黄裳、韦执谊等也先后从他灌顶受法。永贞元年(805)惠果在青龙寺圆寂,时年六十。惠果的门下,外国学僧中有诃陵(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辩弘、新罗惠日、新罗悟真、日本空海等。本国学僧中,以义操一系传播较盛,其次为惠则、惠应等。

    会昌法难,使佛教受到极大的打击,唐末五代又兵燹不断,密宗经疏销毁殆尽。尔后所谓瑜伽,但存法事而已。宋代虽有法贤、施护,法天等,传译密宗经轨,亦未能光大久远。且此时之密宗已异于唐代,唐代密宗可谓为有体系之综合密宗,宋代则是分化的、通俗的,以崇拜特定之本尊,诵持其真言陀罗尼为主,如宣扬宝箧印陀罗尼、观音六字明咒、准提咒等。

    元代定喇嘛教为国教,喇嘛教实即以密宗为骨干之西藏佛教。长安的喇嘛教寺院有广仁寺。

    十三、禅宗

    禅宗,又称佛心宗,传佛心印,讲究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此宗早期倾向于宗依的经典,是《楞伽经》,慧可与僧璨皆称为楞伽师。三传的道信、四传的弘忍师徒受到《起信论》的影响,提出了“一行三昧”之说,似乎趋向转变,更接近于《般若》的思想,其实《起信论》的最后根据,依旧在于魏译《楞伽》。得弘忍衣钵的慧能,用《金刚般若经》为本宗的正宗经典。

    菩提达摩,为禅宗传入我国初祖。禅宗早期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达摩之后的数代禅宗祖师的行事,当时的史传记载的相当简略,后来在传灯录一类的记载中才逐渐变得比较充实。禅宗历史的真正明了和清晰,是在五祖弘忍时候。弘忍的同门师兄弟牛头法融创立了牛头宗禅统,弘忍的上座弟子神秀和衣钵弟子慧能,分别开创了北宗和南宗两大禅统。牛头宗和北宗禅系没有再发生大的分化,慧能的南宗禅后世演为“五家七宗”,即临济、沩仰、曹洞、云门、法眼,是为五家,临济家禅法后来又分化出杨岐派、黄龙派,“五家”加上“两派”,合称七宗。

    在长安,禅宗各派的发展和势力是不均衡的。二祖慧可的旁支洛阳僧那,传法绐长安的西明弘智和西明实师,他们身亡法绝,没有传法弟子。

    北宗禅第一人神秀(606—706),本姓李,开封尉氏(今河南尉氏县)人,禅宗五祖弘忍的上座弟子。他少年出家访道,后到蕲州谒弘忍,为会下七百余众的上座。弘忍圆寂后,神秀往荆州,住当阳山度门寺,武后听到他的声望,招请他到长安,在内道场供养,中宗尤加礼重,有两京法主、三帝国师之称。神秀谨守规模,特奉《楞伽》,递为心要。晚年和弟子辈义福(658—736)、普寂(651—739)去京洛,受到统治阶级的特殊推崇。受神秀付嘱者,有普寂、敬贤、义福、玉山惠福等四人。武则天、中宗、睿宗之时,神秀皆被尊为国师。普寂亦被称为三帝之国师。义福、敬贤、惠福等人则以长安、洛阳为中心,大振北宗门风。普寂之弟子为道璇,受日僧之招请赴日弘法,乃禅法传入日本之初期重要人物。

    普寂(651—739),奉姓冯,蒲州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县)人,幼年出家,起初学经律,后往荆州师事神秀,得印可。唐中宗时,神秀年高,下诏叫普寂代神秀统领徒众,在长安传教二十余年。

    义福(658—736),本姓姜,潞州铜鞮(在今山西省沁县西南)人,幼年出家,往荆州师事神秀,后来在终南山化感寺、长安慈恩寺弘传禅法,上下尊信。普寂、义福的禅法,一时在长安等处盛传,有凌驾南方的慧能一派之势。

    南宗禅认神会为第七祖,其法统称为荷泽宗。门下有无名、法如等。圭峰宗密为法如下第三传,倡禅教一致说。宗密长期在长安一带活动。

    十四、天台宗

    天台宗,也称为法华宗。本宗以《法华经》为宗要,以《大智度论》为指南,以《涅槃经》为扶苏,以《般若经》为观法,参照诸经论,组成自己的学说系统。

    天台宗中国初祖为慧文。慧文禅师在高齐之世,于江淮间力阐禅观,他依龙树所说《大智度论》,悟入“一心三观”的观行方法,传给南岳慧思。慧思又由《法华经》义旨构成诸法实相论。慧思的弟子很多,其中智*(左豈,右页)最为杰出。智*(左岂,右页)(538—597)是天台宗的实际创始人。

    禅师慧超,丹阳人。幼年出家诵读《法华经》,曾与天台仙城命禅师、天台智者,就学于光州大苏山慧思禅师。慧思禅师对众人称赞慧超说:“超之神府,得忍人也。”后来慧超到嵩高山(即嵩山)饵药坐禅。隋太子勇召名德法师到京师,其中就有慧超,并把慧超留下来供养。后来有一位修净业的法师卜居蓝田的悟真寺,邀请慧超同住,一住就是八年,倍隆三慧。大业初,多次诏慧超入宫中说法。当时京师名匠慧因、保恭等人都和慧超栖止一处,以事请益。慧超死后,弟子法成等为他建白塔。从9岁入道开始,慧超一生诵《法华经》50余年,万有余遍,有许多灵瑞感应。

    龙田寺法琳,早年参学于智者,后来到长安,住终南山龙田寺。他曾经给智*(左岂,右页)写传记,当时广为流传,不过不久后就佚失不存了。

    禅师法善,习天台教学,唐天宝间游京师。常诵《法华》。

    经会昌法难和唐末五代的乱世,此宗的教典多湮灭。后来在义寂时候才有所复兴。

    十五、三阶教

    三阶教又称为第三阶宗、三阶宗、三阶佛法、普法宗,是隋代信行(540—594)创立的一个佛教宗派,流行到中唐时期,宋朝初年在国内大体湮灭。三阶教籍主要是信行的《三阶佛法》等。《三阶佛法》4卷,又作《三阶别集》《三阶集录》《三阶集》《四卷三阶》,隋代信行撰于开皇十二年(592)信《三阶佛法》以类聚经文为主,可说是《涅槃经》《十轮经》《大集经》等经文的丛钞。

    三阶教徒推信行为教主。信行,俗姓王,魏郡(今河南安阳)人,17岁于相州(今安阳)法藏寺出家。受具足戒之后,他又舍弃了具足戒。信行舍戒后,亲服种种劳役,节衣缩食,救济贫穷并供养三宝,虽舍戒而并不还俗。他的做法受到了一些人的责难,也得到一些人的赞同。隋开皇三年到七年之间,信行在相州创立三阶教,有很多人从他化导。不几年间,便形成了一个教派。开皇九年,信行带着弟子僧邕等自相州至京师,受到了很多僧俗的皈敬。仆射高颍迎请信行入住长安真寂寺(化度寺)弘法。信行先后在长安化度、光明、慈门、慧日、弘善五寺建立三阶道场,著书40余卷。开皇十四年(594)圆寂,年54,起塔于至相寺旁。

    三阶教创始于河南,但它的大规模发展和流行,却是在隋的京城,今天的西安实现的。隋开皇九年,左仆射高频邀请信行来到长安,住真寂寺。此寺在武德二年(619)年时改名化度寺,它位于朱雀街义宁坊南门之东。信行的《三阶集录》等40余卷著述,就是在真寂寺内高颎为他所建的院落里完成的。信行的门下,著名弟子有净名、僧邕等,相随徒众有300余人。僧邕精通经论,严持戒法,在相州时就跟随信行,后来随信行来到长安。信行圆寂后,僧邕总领三阶徒众。

    唐武德年中,三阶教徒信义(一说信行)在化度寺内置无尽藏院,作为三阶教的中心。以长安为中心的化度寺无尽藏施舍范围,东至河北、河南,西至甘肃、四川。武周时代(690—705)对于三阶教的活动虽曾两度禁止,但对于三阶教的无尽藏却有意推行。武则天曾把无尽藏迁设到洛阳福先寺,就不怎么兴盛了,于是又迁回长安化度寺。

    玄宗开元元年(713),对三阶教所创设的无尽藏开始取缔,禁止信徒对它施舍钱物。后来又命令以化度寺无尽藏的财物、田宅、六畜等,分散与京城寺观,用来修理破坏了的尊像和堂殿桥梁,剩余的归化度寺常住所有。

    安史之乱后,三阶教一度有复兴的迹象。代宗、德宗时(762—804),特别是德宗贞元时代(785—804),可视为是三阶教最后活动的时期。当时京城内五十五寺都设有三阶禅院,其住持相续,达二百余年,奉三阶教法僧尼二众有千人以上。贞元十六年(800),化度寺僧善才等,状请三阶教籍入藏,并获得准许。信行的《三阶集录》等35部44卷,被圆照编入《贞元新定释教目录》。这些三阶教籍在《开元录》里是被归为伪经的。但现存宋、元、明三本《贞元释教录》中,《三阶集录》又被删除了。

    三阶教徒盛行林葬,信行和信行的弟子多依照林葬法,露尸林野,任鸟兽食,收骨起塔。到了唐代中期,遂形成百塔寺,成为三阶教徒的圣地。

    唐武宗灭佛之后,三阶教逐渐中歇。

    *作者简介:李蓉,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

    ①  即真谛翻译《俱舍释论》时随译随解,由慧恺纪录的《义疏》53卷。

    ②  亦即真谛翻译《俱舍释论》时随译随解,由慧恺纪录的《义疏》53卷。

    ③  有时候,三论宗之中也包括了《大智度论》的讲习,称为“四论宗”。

    ④  胎藏界法修“五字严身观”。相对地,金刚界法有“五相成身观”。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