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相宗的思想理论和传承

作者:出处:
分享到:

 
    所谓法相宗,从总体上来说是因为探究一切事物(法)的相对真实(相)和绝对真实(性)而得名。在理论的核心上,又因强调没有心外独立之境,认为万法唯识,所以也称唯识宗。由于创始人玄奘及其弟子长期在大慈恩寺翻译研究,该宗派在大慈恩寺形成,所以又称慈恩宗。玄奘去世后,他的弟子窥基长期在大慈恩寺专门研究本宗理论,被称为“慈恩大师”。

    法相宗直接继承了印度大乘瑜伽行派的思想理论。瑜伽行派,中国习惯上称为“有宗”,以与龙树、提婆的中观“空宗”相区别。这一派强调依照瑜伽的方法修行,故名瑜伽行派。相传瑜伽行派的祖师是弥勒菩萨,但事实上完善理论构建的是无著和世亲。世亲的继承者有亲胜和火辨两家,之后有德慧和安慧。依据学识上的区别,这一系被称为前期瑜伽行派或无相唯识学派。世亲的另一系是善于用因明阐释唯识的陈那,之后有无性、护法、戒贤等,被称为有相唯识学派。玄奘弘扬的主要是陈那、戒贤一系的有相唯识。而早期的另一位在中国传扬唯识的真谛,也翻译了不少经典,如《摄大乘论》等,主要弘传的是无相唯识,在中国形成学派而没有形成宗派。

    从对释迦牟尼一代教法的判断上来说,法相宗根据《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认为分为有、空、中道三阶段。第一阶段是有教,以《阿含经》为代表,揭示四谛、十二因缘、五蕴等,是破异生实我之执。第二阶段是空教,以《般若经》为代表,是为了破除诸法实有之执。第三阶段是中道,阐扬万法唯识,识外境空的道理,破除执著有空的两端。同时又强调三性的分别,即遍计所执性(妄想)、依他起性(相对真实)和圆成实性(绝对真实)。法相宗和其他宗派相比较,学术性比较强,名相繁多,理义深奥,理论的深度和包容性都很突出。但法相宗的宗派性并不是很严密的。法相宗的传承以玄奘为创宗祖师,长期随同他译经的弟子和助手,特别是担任笔受一职的助译僧们便成为第一代法相宗的法裔。比较突出的有“奘门四哲”和圆测、道证、胜庄、太贤等。

    这些弟子长期随侍玄奘左右,充当译经的助手,在玄奘的指导下都有个人的著作。神昉作有《地藏十轮经疏》、《成唯识论要集》和《种姓差别章》等。嘉尚对《成唯识论》深有研究,另在玄奘晚年翻译《大般若经》时陪伴玄奘始终。普光对俱舍的研究深有体会,写有《俱舍论记》、《俱舍论法源章》以及《大乘百法明门论疏》等,是跟随玄奘时间最长的弟子。窥基对法相宗的传承贡献较大,又称“大乘基”、“基法师”或“慈恩法师”。窥基直接发扬光大法相唯识之学,继承了玄奘所传,融会贯通,加以发扬,著作宏富,有“百部疏主”之称。特别是窥基对《成唯识论》的研究,同辈之中难出其右者。《成唯识论》是从印度瑜伽行派到中国法相宗的代表性典籍,窥基不仅专门担任了玄奘翻译这部著作的笔受,而且之后还有自己大量的研究成果。窥基之后,慧沼、智周传承两代,各有阐扬。从智周弟子如理之后,逐渐衰微。

    法相宗对中国佛教的贡献主要在学理上,而且成立较早,宗派性并不强。宋代以后,法相宗的理论逐渐被其他宗派吸收,如禅宗、净土宗等,专门研究传扬法相唯识的渐渐稀少。明代对于法相唯识的研究有一些著作,但佚失不少。清代末期,杨文会专门从日本搜集唐宋作品,之后南北各刻经处翻印流通,法相唯识之学重新兴起。高僧如太虚创武昌佛学院、厦门佛学院,非常重视唯识学的讲授。欧阳竟无在南京设支那内学院,韩清净在北京创立三时学会,均以唯识学为正宗,聚徒讲说,刻经流布,可以称为法相宗的中兴。

    唐代时,日本僧人道昭、智通、智达等先后来中国留学,亲受唯识学于玄奘。高宗调露元年(679)回国弘扬。其后玄昉游学于玄奘的再传弟子智周。法相宗在日本一直流传了下来。如1955年日本《宗教年鉴》记载,日本法相宗有四个宗派,八十六个寺院,一个学院,信徒十二万一千八百五十一人。另外韩国当年也有法相唯识的继承,至今仍有研习者。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