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门寺明代砖塔诌议

作者:出处:
分享到:

 
    法门寺因其历史悠久和藏有“佛指舍利”而闻名遐迩,“法门寺塔”则是这座千年古刹的地望和象征。法门寺的珍宝因有“塔”而得以完整保存,又因“塔”之崩溃而重见天日。因此,研究法门寺的历史,“古塔”是不可或缺的内容。关于法门寺唐代木塔的创建历史以及明代砖塔的修建始末,已有不少专家学者专题研究并著文阐述,其中不乏真知灼见读之受益非浅。但是,这些文章虽然旁征博引,陈述备祥,但多是就其“塔”而论其“塔”,而将其置于明代社会大背景之下进行分析则略显不足。本文拟从明代的“崇佛”风尚及建“塔”高潮等背景来阐述法门寺明代砖塔的修建、特征以及后来崩毁的原因,以管窥之见,求教于方家。

    一、法门寺明代砖塔修建的时代条件

    “宗教”是社会和文化现象的结合体,理解和研究一个时代的宗教,必需从其社会背景入手。在研究法门寺塔的著述中,大多数文章均将明代法门寺塔的重建与唐代木塔的倒塌简单联系,并将其作为一个独立或个别现象加以论述,因此认为其“规模宏大”、“实属罕见”。其实,明代法门寺塔的修建,固然有唐代所修木塔于明隆庆年间(公元1567-1572年)崩毁的直接原因,但同时也和明代“崇佛”甚至“佞佛”的时代条件密不可分,应是明代佛塔建造高潮的一个组成部分。

    明代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封建专制制度的渐趋衰落与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使这个封建社会的后期王朝虽矛盾重重,又沿着其轨迹惯性发展着。这个时期的佛教,也和其社会一样,在历经了唐宋时期的高度发展以后,无论从教义理论还是组织实践上,均没有大的发展,但是,在其表面上“走下坡路”的同时,实际上在皇族的支持下,却沿着进一步本土化和“三教圆融”的方向继续发展着。

    明代的皇帝基本上都是崇佛的。明太祖朱元璋(公元1328-1398),幼时家贫,曾入皇觉寺为僧,后参加红巾军起义,建立了明王朝。他在位期间,对佛教采取了整治和利用相结合的政策,使佛教成为明王朝加强统治的有力工具。明成祖朱棣(公元1360-1424年),是朱元璋的第四子,初封燕王,后在和尚的支持下夺得帝位,因而,对佛教宠爱有加。他废除了太祖时对僧侣的诸多限制和约束,使佛教得以迅速发展。仅北京一地,就“聚集僧道万余人,日耗廪米百余石”。对于扶持有功的僧人道衍,先授其“僧录司左善世”,后又拜“赞善大夫、太子少师,复其姓,赠名广孝,赠祖、父如其官,言与语,呼少师而不名”。①他还亲自为《法华经》御制序文,下诏礼部“行脚僧道,持斋受戒。恁他结坛讲法,有人阻挡,发口外为民”。遂之,永乐年间寺僧数额俱增。如果说明太祖、成祖时的崇佛有其明显的政治目的。那么,其后的几位皇帝。虽然也从形式上沿着“崇佛”之道继续推进,而在实质上已失其本意,由“崇佛”而“佞佛”,以至造成了“僧伲蠹国”的局面。明英宗朱祁镇时,宠臣王振“建智化寺”,“日役万人,糜帑数十万,宏丽冠京都”。英宗还赐其号“天下第一丛林”。土木堡之变八年后,英宗复位,两个月内竟先后给八十余座寺院敕赐寺额。明宪宗朱见深在位时,僧人数千受封,僧侣俱增,京师一地:“游僧数万”。明武宗朱厚照最为“佞佛”,曾于一日内“度僧道四万人”。明神宗朱翊钧的母亲自号“九莲菩萨”,于“京师内外,多置梵刹,动费钜万,帝亦助施无算”。②“楚王好细腰,城中尽饿死”,正是在这种来自上层的“崇佛”甚至“佞佛”的社会风尚推导之下,在寺院广建的过程中,我国历史上第三次建造佛塔的高潮出现了(前两次分别出现在唐代和宋代)③。仅陕西渭水北原上,在距法门寺一、二百里的范围内,保存至今的明代佛塔就有建于明万历二十一年至三十三年的泾阳“崇文宝塔”,④建于万历二十二年的三原“中王堡木塔”⑤,建于明万历三十六年至三十八年的咸阳“千佛铁塔”。⑥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古塔的建造年代与法门寺明代砖塔的建造年代十分接近或重合,均为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因此,可以说法门寺明塔的修建,既有自身的因素(前塔倒塌),更有着广泛而深刻的时代因素。在上述古塔中,“崇文宝塔”的高度为79米,⑦而法门寺塔仅为46米,⑧其“工程浩大”也绝非“实属罕见”⑨。

    二、法门寺明代砖塔的时代特征和建筑上的缺憾

    明代所建佛塔,无论是外部装饰还是内部结构,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在外观上,明代佛塔继承了宋代以八边形为主的建造风格,这较之唐代盛行的四方形塔有了更高的稳定性。塔面之装饰既不同于唐塔的简洁、古朴,也不同于宋塔的华丽、复杂。法门寺明塔,在各层的佛龛四周,已没有象宋塔那样复杂的棂窗、凭栏等装饰,只是在塔之第一层“檐下饰以砖刻垂爪柱、帐幔和斗拱、二龙戏珠、双凤朝阳、赤虎豹兽等图案”⑩“纹饰细腻华丽”,(11)这种局部细雕的建筑风格在“崇文宝塔”、“延安宝塔”上均有体现,与同期古塔比较,法门寺塔之精细,堪称上乘之作。此外,法门寺明塔八层以上的塔面,仅以青砖迭涩出檐,取消了斗拱等装饰,以及一层塔面上装饰的“八卦图案”等都散发着浓郁的时代气息。

    在内部结构及建造手法上,明代砖塔普通采用白灰作胶泥,青砖烧制规整、细密。特别是在塔的内部结构上,普通采用“壁内折上塔室式”,即以砖石等材料,将壁、塔梯、楼层综为一体,塔梯夹在塔壁之中盘旋而上,使塔的横向拉力增强,有效地防止了塔身的裂缝,作为一个时代古塔建筑的显著特征,泾阳的“崇文宝塔”、延安宝塔等明塔均采用了这种科学的建造方法。即便是以铁铸造的咸阳“千佛铁塔”,其内部结构亦是如此。令人遗憾的是,外观秀丽的法门寺塔,却在建造结构上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在砖与砖的连接上,法门寺塔除了外白层以石灰胶泥沾接外,内层却以烂砖石、黄土胶泥填充。(12)使得该塔与同期古塔建筑相经,坚固性大打折扣。在塔体结构上,法门寺塔既“不设楼梯,不供登览”(13)又非实心建筑,而是“单壁中空”(14),这种在宋代即开始逐渐淘汰的厚壁中空式”建筑方法,成为法门寺塔后边来崩裂的隐患之一。

    法门寺明塔,从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七月初八日始建,至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建成,历时三年,这在古塔修建史上确属罕见。但将其放置于明代后期社会大背景之中,宏观地分析其原因,这又是一个没落腐败社会的缩影。

    法门寺明塔修建之初,完全靠民间募资。为了募集财物,在西蜀居士者,以虔诚之心,将铁链锁在自己的肩筋上,拖着它沿途行乞、募捐。里民扬禹臣、党万良等人也积极参主其事(15),但建塔所用之物仍然捉襟见肘,“法门寺砖塔,头层已满,缺少二层砖灰,各自十方居士,各舍其财,共成圣事,谨告”;“四月初八日佛会,塔上使砖,缺少米面、砖灰、告自十方善男信女囗(疑为‘赶’字,笔者注)会进香,遂心各代布施,多忧劝缘,共成圣事……”(16),这些置于塔内的砖刻铭记,无不倾诉着民间建塔之艰难。区区一层塔身竟然修了长达十年(17),这不光与同期皇家建寺“动费钜万”不可同日而语,即便是和同期的咸阳“千佛铁塔”相比亦令人叹息。“千佛铁塔”以生铁铸其塔体,又以砖石构其塔室、塔梯,整塔耗资当不低于法门寺塔之第一层,然而,在“南书房行走太监杜茂”捐资下,仅用了两年便完工了。(18)杜茂乃名不见经传的区区宦官,竟有如此实力,“官肥民瘦”,贫富差距悬殊的社会现实不言而喻。

    法门寺明塔修建的过程中,正逢陕西连年灾荒。从明穆宗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至明神宗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陕西西部旱灾多达十四次,(19)“陕西大旱、饥民相食”、“岁大饥,人相食”(20)屡见史册。值得注意的是,灾荒连年的时候,也正是陕西诸多明塔的修建高潮时期。人们于艰难困苦之中,渴望得到神灵的佑护与赐福,而向神灵显示虔诚之心又因财力匮乏而举步唯艰。宗教尤如“鸦片”,虽能在特定条件下,起短期的“镇静”作用,于长期而言,却只能是挖肉补疮。神灵无法保佑饱受灾难的百姓,也无法挽救一个腐败的王朝,几十年后,正是被饥饿逼到死亡线上的陕西农民揭杆而起,并以摧枯拉朽之势推翻了朱明王朝。前车之鉴,当永记之。

    三、法门寺明代砖塔崩塌的原因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法门寺塔的崩毁也是如此。如前文所述,法门寺塔在结构上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因财力之不济,在建筑材料上不能择优而用,只能在塔的外表使用新砖和白灰胶泥连接,内壁及塔体却用废石、烂砖黄土胶泥填充,使其坚固度大打折扣、旷日持久的修塔过程也使其整体性遭到破坏、因材料不足而建的“厚壁空心式”,缺乏横向拉力,极易造成崩裂。

    法门寺明代砖塔是在唐代木塔的地宫和基础上修建的。其地基“最深为2.90米,最浅为1.10米,”“塔基的正南弧槽横跨地宫的隧道部分,底槽与隧道外顶有数厘米厚的唐代基土未被挖动”(21)这显然是为保护唐代地宫不受损伤而采取的迁就措施。地基的深度不一,极易造成塔体受力的不均衡和裂缝。这构成了该塔崩溃的又一内因。

    法门寺明代砖塔自建成后,陕西曾多次地震,较大的地震有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眉县、周至地震“椅索皆动,层舍咋咋有声”。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六月八日地震,“地大震、佛像掉落”。民国九年(1920年)十一月初七地震,更使法门寺塔上的裂缝明显加大。(22)这些自然灾害使本来存在着建筑隐患的法门寺砖塔雪上加霜。

    在砖塔建成的三百余年中,有据可查的大规模维修,便是民国二十八年至二十九年(1939—1940)由著名慈善家朱子桥倡导的整修工程。时值抗战时期,“四方多故,道梗而难行,工疲于役,商困于市,劫火燎原”,物力亦不足(23)。因此,只采用了修修补补的方法,“换掉塔上剥落的砖块,用白灰糊去塔身的裂缝和砖缝”(24)无力从根本上修复宝塔。法门寺明塔建于灾害连年、民不聊生的明代后期,大修于战乱不已,民族危难的抗战阶段,既先天之不足,又后天之不济,空有其表,外强而中干。

    70年代初,笔者曾路过法门寺,目睹古塔已有明显倾斜之势。令人担忧的是,塔之西南不远,有一污水池,常年的污水侵蚀,无疑会加剧塔基的不均衡下沉,对古塔的崩塌,起了落井下石的作用。防微杜渐,当为文物保护之警钟。

    行文至此,仍有一事觉得不吐不快,这就是关于法门寺砖塔的高度问题。笔者曾留心各类书刊中关于法门寺塔的高度,相差甚远。不同的说法有:“八棱十三层,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高47米”;“修砖塔共十三级,高一百三十八尺(合46米)”(24);“塔为八角形,十三层,楼阁式,高约45米”(25);“现塔高84米,13层,雕檐刻拱”(26);“为十三级八角楼阁式砖塔,高45米。1981年8月西半壁崩塌,现修复重建之塔,高84米”(27)。在上述高度中,45、46、47米比较接近,可视为推算或测量手段落后所致,但84米就相差太远了(这个高度已和全国公认的现存最高古塔河北定县“料敌塔”等高。(28)。此高度的始作俑者,当属《陕西名胜古迹》一书,后《中国古塔》又望文生义,编造出个新修塔高84米的神话。一座古塔,巍然存在,其高度之差竟有如此之大,望有关部门正之。

    注  释

    ①《明史·姚广孝传》

    ②以上参看《中国全史·中国明代宗教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③参看《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中国青年出版社1978年版600-602页。

    ④⑤⑦(26)《陕西名胜古迹》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编1981年版

    ⑥(18)《文博》1987年第6期

    ⑧⑩(13)(15)(19)(21)(24)《法门寺史略》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51页

    ⑨(11)(12)(16)(17)(18)(20)(22)《文博》93年第1期81-86页

    (14)《陕西省古建筑》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73页

    (19)《户县志》

    (23)见《文博》93年第1期81页:《陕西名胜词典》85年版247页

    (25)《陕西古建筑》陕西人民出版社92年版17页

    (27)《中国古塔》三秦出版社1991年版50页。

    (28)《中国名塔》辽宁师大出版社,96年版73页。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