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门寺佛教美学特征刍议

作者:出处:
分享到:

 
    法门寺是我国著名的佛教“灵境”之一,其以奉藏佛祖真身舍利而成为佛教世界的第二祖庭。在其一千七八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佛教为中心的丰厚的文化积存。沿用现代美学的科学观念,顾及佛教美学的实际存在形态,对法门寺佛教文化中的美学特征进行观照,这是多层次使法门寺文化重放光明,这是我们促进现代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任务之一。

    在探讨法门寺佛教美学特征之前,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佛教美学的基本概况。

    佛教美学有广、狭之分。广义,指一切与佛教相关的关于审美现象研究的学说;狭义,专指佛教本身关于审美现象的学说。①后者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具有学科意义的相对独立的佛教元美学。它包括了佛教基础理论美学(含审美本体论、美感心识论、佛教审美教育学等)、佛教应用美学(含佛教文艺美学和佛教生活美学)、佛教宗派美学(含禅宗美学、密宗美学等)三部分。其具有宗教性(即以佛教认识论、方法论和特殊操作来分析、处理、描述、评判审美现象,有一整套符码和编码程序进行这些作业)、浑然性(即表现为佛学中一个难以相对独立的部分)、思辨性(由佛教精英阶层所治学问义理的思辩性所致)、操作性(即在崇拜意识支配下反复按教条规范而行动等基本特征)。与西方传统美学和中国古代美学相比较,在学科界定方面,佛教美学与宗教、哲学、文艺理论、伦理学、心理学结合更加紧密,难以了别究竟;在范畴设置方面,它有着自己的特殊范畴,诸如真如、圆满、庄严、和合、妙悟、境界等;在美学重心方面,佛教美学不以美为中心范畴,最高范畴,罕用“美”字。讲审美现象的特征性状时,习惯上用“妙”字等;在理论形态方面,它不象西方传统美学那样系统、完善,但却有着自己特殊的理论模式。由于全部佛学都是在“世出世间法”的总体格局上铺演的,故佛教的社会审美观就表现为对现象世界的全盘否定(最集中反映的范畴便是“秽”);佛教的审美理想就是出世解脱的涅槃清静(包括涅槃境界美、佛国净土美);佛教道德审美系统机制就是宇宙总体的人生本位(具言之,即在宇宙与人生关系中,以人生为本位;在四大和合的色身与心识关系中,以心识为本位;在诸心识中,转识与阿赖耶识的关系以阿赖耶识为本位)。就实质而论,佛教美学是一种人生本位的唯心美学。

    笔者对法门寺佛教文化中的“美学特征进行初步审视,提出以下三点认识。

    一、法门寺佛教以真身舍利弘法,具有形象美。富有迷人色彩、丰厚的精神内涵、被一般僧众崇为“圣物”的舍利,最初是指佛祖遗体火化后的存留物,后来也指德行高超的僧人遗体火化后留下的结晶体。②从相状看,呈球状和块状两种。法门寺奉藏之舍利,属块状骨质。从构成情况看,舍利又可分为佛舍利、法舍利、僧舍利三种。法门寺舍利属佛舍利,即释迦牟尼佛真身指骨舍利,这是现存于世的唯一的一枚真身指骨舍利。地处中国大西北“丝绸之路”孔道旁的法门寺,其所以遐迩闻名,影响周届世界,它既不是因于说法、传法的高僧大德,也不是由于属某宗某派的开山祖庭,更不是由于存在着流布佛典的重要译场,而只是因为这里奉藏着佛真身骨舍利且通过有唐帝王供养舍利的活动弘扬佛法产生了巨大影响。③从美学角度看,舍利形象从内质上象征着佛祖,再引申一步,即象征着由“解脱”而达“照用自在”的佛法。这里,尽管“解脱”不同于“解放”(前者为回归;后者为突出(即伸展发挥),但其“照用自在”之旨归含有“自由”的意味。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有一个看法,即人类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美学家浮石认为:“当自由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表现出来时,这就是美。简单点说,美就是自由的显现。”在相信人能通过某种方式迈向自由这一点上,马克思主义美学与佛教美学有着形式上的一致之处。④因此,从佛教美学角度看,舍利形象“氤氲玉润,皎洁冰净,灵不可掩,坚不可磨。寸余法身,等虚空而无尽”,⑤的确具有外形美。难怪历代诗人对它赞不绝口。唐宪宗赞其“炼经百火精神透,藏之千载英彩完”⑥唐代诗僧贯休描绘为“七重锁未开金钥,五色光先入紫宸”;⑦赵朴老称其“凝视莹莹润有光,不同凡质千年藏”,由此“想见当年丈六身,一弹三界群魔伏”。⑧

    二、法门寺佛教中密宗色彩浓厚,具有一种神秘美。密宗,源于印度佛教第四阶段的密教。七世纪以后,印度大乘佛教的部分派别与婆罗门教——印度教相结合,形成密教,它以高度组织化的咒术、仪轨、民俗信仰为特征,自称受法身佛大日如来深奥密旨传授,故名自称受法身佛大日如来深奥密旨传授,故名“密教”。⑨密宗于唐代传入中国,因其倡言忠孝,又奉行神秘主义和复杂仪轨,赢得皇家的特别崇奉。作为皇家寺院的法门寺,便深受密宗熏染。法门寺地宫文物陈设、布局依照密宗仪轨,如地宫后室的北斗七星护摩曼陀罗等;法器、法物及佛菩萨造像均显示了密宗特征,如金刚杵、银金花双轮十二环锡杖、捧真身菩萨莲座、宝函、石像等。密宗美学亦称佛教神秘美学,其往往给人以超乎显宗的审美奇趣。具体可分为三部分,即:(一)母陀罗之美。亦称结印之美。其主要指密家拟设的一套复杂的手语系统,亦有一部分属于肖形相(如莲花相、金刚拳等),均表示一定的佛教义理,或与一定的佛理有着密切联系。手印相的审美意趣十分明显,例如结妙色身如来印,其手印造型动人,可以说是对自身审美追求的洋溢。另如遣魔印、大轮明王印等都能给人以种种神奇的美感。(二)陀罗尼之美。亦称密咒之美。密宗以普通语言符号作为宗教规定义的符号,且多以梵音或梵音的变异音声诵念,对于密宗圈外者而言,是一种神秘美;对于密宗圈内的佛徒来说,那参差变化、和谐悦耳的密语,象音乐一样唤起念诵者的虔诚崇敬之情,激活人们对神幻世界的丰富想象;(三)曼荼罗之美。即仪轨修法之美(也就是依照经轨所述仪则赋形绘事,供佛徒观象体认佛法修行之美)。曼荼罗分为“四曼”,即摩诃曼荼罗、三昧耶曼荼罗、法曼荼罗及羯摩曼荼罗。“四曼”充分体现了密宗瑰奇斑斓的审美理想世界,集中显示了佛教密宗的神秘美。法门寺地宫文物中密宗法器、造像多、陈设、布局也依密宗仪轨,由此可以想见作为“皇帝佛国”的法门寺,当年密宗教派是何等的兴盛,其佛事活动中的母陀罗、陀罗尼尤其是曼荼罗所产生的审美效应是何等的慑人魂魄。

    三、法门寺佛教“八宗共弘”,具有融摄美。由于法门寺供奉佛真身舍利,因此,除隋代一度成为成实宗道场外,尽管唐代与密宗关系特别,但总的看,它“八宗共弘”,是佛教“九经”“十二部”的中心道场,是中国宗教文化的综合融汇点。法门寺最典型、最充分地体现了中国佛教的融摄美。对内而言,表现为各宗派之间的圆融性。法门寺佛教大乘、小乘统一、空宗、有宗共弘,密宗、显宗同处。唐代法门寺二十四院系中国佛教各宗派的联合体,从各类碑集中找到的院名来看,既有主弘禅宗的禅宗的密宗的楞严院,亦有主弘禅院、主弘净土宗的净土院、宣说小乘极果阿罗汉的罗汉院等。各院自立门户,且又共处一寺,其佛学思想具有圆融性。对外而言,融摄美表现为佛教文化与其它文化的调和性,主要表现为主张释道儒的“三教合一”。如法门寺唐代二十四院中,道家的“三圣院”亦成为寺中一院;就法门寺唐代塔基建筑遗存看,其方形既象征着佛法所谓的“四相”,又显然与我国汉唐陵墓以方形为贵有关,儒佛思想融合;另外,从地宫石室建筑看,对称铺排、数层进深、主题设在建筑高潮点上,这一奉藏佛骨之处的设计显然受到了儒家陵寝制度及其审美意识的影响;再依儒家安葬帝王制度而装盛佛骨的宝函棺椁看,亦可证明佛教文化与儒家文化自唐代始就呈现出了调和的趋势。⑩

    注  释

    ①王海林:《佛教美学》第18页。

    ②释本辉:《舍利塔下话舍利》(油印本)第2页。

    ③韩金科、李发良:《法门寺佛教的特点及其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第1页。

    ④王志敏、方珊:《佛教与美学》第6页。

    ⑤唐·道宣:《集神州三宝感通录》。

    ⑥⑧宝鸡市暨扶风县政协:《法门寺专辑》第126页、第135页。

    ⑦唐·贯休:《闻迎真身》,见《全唐诗》。

    ⑨冯天瑜、何晓明:《法门寺》第33页。

    ⑩拙文:《法门寺地宫文物审美初探》,《文博》93年第四期89页。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