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法门寺唐代地宫发掘简报

作者:出处:
分享到:

 
    法门寺考古队

    法门寺是我国境内的著名古刹之一。相传始建于东汉桓、灵年间(公元147—189)。至迟到北魏时,寺内当已有“珍藏”释迦牟尼真身玉骨的宝塔。隋唐时代,法门寺见宠于朝廷,隆盛显赫,非同一般。后历宋、元、明、清诸朝,虽大势已趋衰落,然仍香火不断,以至于今。

    该寺院位于陕西省扶风县城以北约10公里的法门镇,东南距省府西安直线距离约98公里。寺内原有明代建造、民国二十八年修葺的十三级八棱砖塔一座,此塔于1981年8月因霪雨等原因倒塌。为重建此塔,需对其塔基部分进行发掘清理。为此,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宝鸡市文化局暨扶风县博物馆联合组成考古队,在将原塔残余部分拆除完毕的条件下,对塔基及其外围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发掘清理。

    此次发掘工作从二月二十八日开始,至十一月三十日暂告一段落。发掘工作大体可分作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二月二十八日到四月二日,发掘清理了明代及明代以后的扰坑、明代塔基及唐代地宫基槽之一部分,发现了地宫后室内的大批珍贵文物。第二阶段,自四月三日至二十九日,发掘了地宫踏步漫道,清理了地宫内隧道、前、中、后三室的所有文物,对部分文物作了现场保护处理。第三阶段,自五月二日至六月中旬,对出土文物作室内保护处理,进行清点、建帐、立卡等工作。在开启灵帐、阿育王塔及铁函时,发现了四枚佛指舍利。第四阶段,自七月十六日至十一月底,一方面进一步修复部分文物,另一方面发掘明塔以前的塔基及塔基的外围部分,清理出至迟不晚于唐代的塔基。

    此次发掘,共开探方18个,探沟8条,总面积1300平方米。

    现将发掘的主要情况介绍如下:
    
    一、遗  迹

    1.明塔塔基

    明塔塔基平面略呈圆形。东西直径约19米,南北直径约20米,总面积约320平方米,其位置在现存民国年间修补的石条边围的中心部位。四周距石条边围的最短距离为:东边3、西边3.2、南边3.1、北边2.9米。

    明塔塔基的剖面呈 状,塔基的深度不同。从外轮廓向内约1.4米的环带部分,深度约2.75—2.90米;正对现存中心方座的的上方约106平方米的范围内,深度最小,约为1.1—2.1米,这部分中间浅、四周深。中心方座以外,上述环带部分以内最深,约为3.9—4.00米。明代建造塔基时遇到了唐代地宫,出于对地宫的保护,未将中心方座挖完,从而保存了部分前代的塔基。

    明塔塔基全用夯土筑成。夯土中夹有比例较大的砖块,瓦渣,还有少量的石灰粉渣。夯土略呈青灰色,其夯法为“大圆夯”。夯窝直径约为15厘米左右,每平方米内有夯窝约64个左右。夯层厚约8—10厘米,最深处共有45层夯土。夯土非常坚实,密度较大,水分含量较小,夯土显得较为干燥。

    据记载,法门寺内最后一次建塔即明万历七年至三十七年(公元1579—1609年),现在清理出的法门寺内最晚的塔基当为明万历年间所造。

    明塔塔基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平面略呈圆形,这与八棱形塔身的要求是密切相关的。二是塔基处理得深,这符合对较重的砖塔承重的原理。三是夯法为“三圆夯”。四是范围较小。

    2.明代以前的塔基

    现存明代以前的塔基包括外围与中心方座两个部分。

    (1)外围部分,指明塔基槽以外,民国年间修补的石条边围以内部分。其形状当为正方形,由于明塔基槽的破坏,现在的形状为外方内圆。从明塔基槽外缘的断面及探沟26(即T26)的剖面看,外围部分至少有五层夯土堆积。

    在第①层夯土的表面上,发现了十九个柱础(或当为二十个?一个未找到,或已被破坏了)。这十九个柱础呈方形分布于明塔基槽以外,民国修补的石条以内每边六个(南边五个)。柱础组成的方框与现存中心方座、地宫及石条边围的方向大体一致,每边的柱础大致在一条直线上,其分布情况为:中间两个间距较大,约为3.80米;其余两两之间的距离则较小,约为1.38米左右。柱础作方形(个别因明塔倒塌时被砸坏,形状不详),边长在1.70—2.07米之间,厚度不等。其中最厚的一个约0.90米,最薄的一个仅0.10米余。即使同一个柱础,其厚度亦不均匀,或外厚内薄,或外薄内厚,大多数厚度在0.15—0.25米之间。柱础均用夹有比例较小的石灰粉渣的夯土筑成,夯窝为圆形,直径约为5—7厘米,抽样统计的结果表明,每平方米约有242个夯窝。夯土致密坚硬。

    这十九个柱础的建造过程当为:先控成一个方形槽子,然后将拌杂有白灰粉渣的土分层填入,随之夯打。

    十九个柱础均打破了第①层夯土。

    此外,在“白灰面”方框的四个角内,还发现了四个角柱柱础。他们均被明塔基糟破坏,只余下外面一部分,现均呈一弧两直的三角形,其顶面高约与第①层夯土平齐。角柱柱础均为夯土,夯法为“小圆夯”,夯上密度较大,其外缘镶砖,砖皆唐砖,角柱柱础深度均在1米以上。

    现存在宫的年代最迟不晚于唐懿宗咸通十四年(公元873年)。因此,被地宫基槽所打破的第①层夯土的年代下限不晚于咸通十四年。

    关于四个角柱柱础的年代,根据地层关系,可以肯定其下限不晚于第一层夯土的年代,以其外围所镶的唐砖来推断,它们的年代也应属唐代。

    外围十九个柱础的年代亦属唐代。理由是:第一,它被明塔基槽打破;第二,它所打破的第1层夯土在咸通十四年以前业已形成,故它有属于唐代的可能性;第三,这些柱础夯土中的“小圆夯”与第①层夯土中的“小圆夯”完全一样,说明这种夯法流行于唐代;第四,这些柱础呈方形分布,与记载中的唐代方塔及现在发现的唐代方形塔基一致;第五,根据文献记载,唐代木塔倒毁于明隆庆年间(公元1567—1572年),至万历七年即建砖塔,其间最多只相隔十三年时间,不可能在这十三年中另建一座塔,文献上也未见其间有建塔的记载。唐末天复年间(公元901—904年)曾对木塔加以修葺,据薛昌序《法门寺浮屠记》载,这次修葺仅限于对塔顶铺设琉璃瓦和绕塔修复阶舍二十八间两项工程,并未修塔的围栏立柱。

    (2)中心方座

    中心方座指位于塔基中心部位的方形夯土台基。明塔的基槽将其与外围部分分割开,因而形成了一个方形台基。中心方座的方向大致与地宫的方向一致,为352°,约呈正方形,边长约10.5米,总面积约106平方米。中心隆起,四周下斜,通高2.20米(下距生土的距离,如计生土在内,高3米左右)。四角高分别为:西北角0.95、东北角1.00、西南角0.80、东南角0.84米。夯土夯打得比较密实,从断面上看,其夯法为平夯。钻探结果表明,夯土下为生土,与四壁剖面上的情况一致,未发现其他遗迹现象。值得注意的是,在方座的外围边上发现有工具痕迹,所以,它当是明代挖造基槽时留下来的。

    地宫后室基槽挖在方座的中间。

    中心方座的年代。因为地宫基槽打破了它,所以,其下限不晚于唐代。又由于元魏时期当已有塔,所以,它的年代上限亦不排除唐以前的可能性。

    3.地宫

    地宫位于塔基的正中部位,南端超出塔基范围。从地宫的中心线至东、西两边石条边围的距离为13.2和12.6米、地宫基槽北端距石条11.6米,南端北距石条7.6米,地宫基槽的最高点比明代塔基的顶点略低。

    地宫由踏步漫道、平台、隧道、前室、中室、后室及后室小龛等七部分组成。其形状略呈长“甲”字形,踏步漫道部分较窄。总长度为21.12米。各段宽度略有不同,踏步漫道宽约2米,隧道及前室宽约2.55米,中室及后室宽2.20—2.30米。隧道及前、中、后室均用石灰石和大理石构成。

    从现场观察,在建造地宫各部分之前、有一基槽,将基槽挖好后,再建造地宫。地宫基槽呈长方形,长约14米,宽为2.20—2.55米,最大深度当不少于6米。基槽的上部即各室顶盖石以上基本竖直,以下则因放置石材的需要,向外扩张,呈梯形。隧道及前室基槽的上部已被明塔基槽挖完。基槽的上部挖在夯土上,下部则挖在生土中。

    在现存后室及隧道基槽的东西两壁,有两两相对称的“壁槽”六对。按由北向南和由西向东依次编为第1-6号,1、2号、3、4号、5、6号分别相对。例如第1号“壁槽”,宽30—35厘米,上小下大,高165厘米,进深15厘米。底部距地宫后室的顶盖石高约1米余。底部垫有半块残砖,其上有木灰迹,木灰痕迹上立一小铁钉。

    我们推测“壁槽”是用于防止上部的夯土内倾,在“壁槽”内竖立两两相对的木板。

    基槽的上部原填满积土,现已全部清除。正对地宫后室“藻井”的上方,发现有“扰抗”,“扰坑”的底部与后室顶盖相接。填土均当为地宫建完后再填入。

    填土以下即为地宫顶上的石头。这些顶石大致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中间的一行,大致整齐,南北向排成一行,均横架于两斜披之上。第二种是压在上述石头的两边,起到进一步保证中间一行石头不轻易下倾的作用,放置略有规律。第三种则全然无规律可寻,几乎全是胡乱放置的,大大小小,高低不平,似乎只要能起到一点压力作用的地方都放有石块。后两种情况的石块多为废料。

    下面介绍地宫的各个组成部分。

    (1)踏步漫道

    踏步漫道为二十级台阶,总长5.8米,总高差3.63米,每级台阶高约16.5—19厘米,宽约27—33厘米,长为2米。由六块方砖或再增加一块小条砖并排铺成一层,每级约为三层砖。

    踏步漫道的两壁基本垂直,表面平整光滑。基处理过程为:先涂上厚约2.5厘米的泥,其上用厚约2厘米的细草拌泥涂抹,最后再用白灰粉浆涂沫。白灰粉浆多已脱落。

    踏步漫道内的填上有两层。上层为黄褐色土,厚1.2—1.8米,土质结构松软,其中含有少量的木炭渣和红烧土渣等。出有陶器残片、砖块及琉璃瓦片等,可辩认的器形有陶盆、板瓦、琉璃筒瓦、瓷灯盏等,还有“开元通宝”。偶见汉瓦当残片、唐刻花石片等物。下层土呈暗黄色,厚约2米,土质密实,“平夯”夯土,夯层厚约7—8厘米。包含物有较多白灰粉渣及少量的木炭渣等,出有琉璃瓦残片、瓷灯盏及铁钉等遗物。

    (2)平台

    略作方形,南北1.70—1.75米、东西1.90米,由五排(每排六块)方砖铺成。表面平整。

    踏步漫道的下半部台阶及平台满布“开元通宝”。

    (3)隧道

    隧道南起第一道门,北止第二道门。长5.1米,宽1.2—1.32、高1.62—1.72米。长方形盝顶,地面南高北低,相差约0.42米。

    第一道门前,放有八块封门石,大小不一,大体分南、北两行斜倚向北,将门严密封堵。

    第一道门位于隧道的最南端,距地宫南端约7.6米。门道高78-81厘米,宽62.5—64厘米,全用石材构架而成。门框共用了四块较大的石材。门框顶石即门楣石为长条形,长139,高27、厚21厘米。横架于顶上,东西均未达到基槽之两壁,东端夹填一块窄条状立石;西端亦填补一块长条形石块,石块正面光滑平整,上有梵文痕迹。顶石以下,东西两侧各立一块近方形石板,西侧的石板嵌入西壁以内,其高79、宽74—75、厚15.5厘米;东侧的石板嵌入西壁以内,其高79、宽74—75、厚15.5厘米;东侧的石板亦大致同此,高79、宽55、厚13—14厘米。上述几块石材均表面磨光。底部的石材即门槛石、呈条形,长约169厘米,高出地面20(外)—44(内)厘米,东端深入至东壁以外,西端则未及西壁。空缺之处以三块上下迭压的残砖补之。门槛石的两端不整齐,显系残断而致,正面打磨光后,雕刻出三层仰莲瓣,最下层和上层为五瓣,中层六瓣;每层莲瓣排成一行,上下大致平齐,三层;莲瓣则上下错列,莲瓣的外围有卷云纹,单线条阴刻,中层莲瓣的正中还刻有佛像,旁有题刻:最西边的一瓣题:“南无阿迦佛”,往东依次为“南无囗精进佛”、“南无囗夏佛”、“南无毗卢遮那佛”、“南无卢舍那佛”。

    顶石的上方安置一块梯形石材,即门楣,底宽114、高44厘米,石材为大理石,中刻有相对而立的两只凤鸟,并衬有缠枝纹样,布局对称,构图明朗。凤鸟张翅扬尾,形象生动,左上角处有两斜行刻文,文日“醴泉县人王行囗”,正对“人”字的外边,有属于另一行的“徐”字,“徐”前一字不清。

    在门楣石的两侧,用八层平砖垒砌,做工较为粗糙。

    门为双扇,门扇宽约38、高82、厚约10厘米。门扇无“枢”径10、高3—4厘米,放入门楣与门槛的“门臼窝”内,可以转动。两门扇之间约有2厘米左右的缝隙。门扇正面素净无纹,表面不光整,凿痕犹存,边上正中处各有一直径约3厘米的圆孔,将两铁环“浇铸”在其中,双环上套有铁锁。发掘进,门扇底下压有若干铜钱。

    门框的东西两侧立石的侧面和门扇正面均涂成黑色。

    隧道内为囗顶式结构,两壁原应为竖直状,现有内倾或是个别错位现象。顶上由南至北横架了11块石板,“两斜坡”则各砌两层带斜面的石材,“斜坡”之下各立放两层较高的石板。两壁底部各放有两层条形石材,第一层偏里,其上一层则外扩,与底面及两壁之间形成三层小台阶。计底面宽68—95、第二层台阶之间宽100—105、两壁之间宽120—132厘米。“斜坡”顶宽50—60厘米。底面铺有21块石板,大多作方形,薄厚不一。底石以下用土填垫,以求表面平整。隧道内的石材正面皆涂成黑色,石缝之间或以白灰浆合缝。或垫支铸铁片。

    隧道东壁上共有数处刻文或用白色颜料书写的题文。如东壁正中的一块石板(编号为F02:石39)上刻有如:“右神策军使衙子弟都部领迎送真身囗囗周”等内容的题刻。隧道内题刻的内容多与迎送真身或“勾当隧道”有关。

    4.前室

    前室在隧道的北部。起自第二道门,终止于第三道门,长约4、高1.20—1.57米、宽约1.1米。

    第二道门即前室门,高72、宽64.2厘米。前室门的结构与第一道门稍有不同。它的门框只用了两块石材,除门槛石的西半部用长约30厘米的石条外,其余部分用一整块石料加工而成。其上有四个“门臼窝”等结构。刚发掘进,顶部已有两处断开。门亦作双扇,大小基本一样,高90、宽42、厚约10厘米。在“门臼窝”的底部发现有垫铁片的现象。门槛宽21、高20(里)—40(外)厘米。

    门扇、门框均磨光,加工较精。门框东西两则的正而有细线阴刻的佛像,均结跏趺坐,有背光与顶光,线条简洁,构图明朗。东侧三行六排共十八尊佛像,中间一行的佛像边上有刻文,当为人名,如“杜从真”、“从谏”、“从昶”、“从礼”及“任士良”等,一尊造像旁仅一个人名。西侧三行十三排共39尊坐佛像,个别因石头碎裂脱落而损环或不复存在。门框的两个内侧面均有一线刻的“力士像”,两块门扇上各刻一“菩萨”像。

    前室室内结构大体与隧道相同,破坏严重,两壁上的石板错位现象很普遍。地面铺石一般是两行,发掘时互相拱起,这与前室承重较其他各室都大有关。

    前室的东壁上亦留有数处题名结衔的题刻,如“内弓箭使左街上将军刘从实”等。

    5.中室

    中室在前室的北边,南起第三道门,北至第四道门,长3.06、宽1.42—1.62、高1.62—1.72米。

    第三道门高80、宽69厘米。此门结构与第一道门大致相同。门槛石系整块石条,长142、高30、厚34厘米;凿有两个“门臼窝”,直径约10、深3—4厘米。“门臼窝”底部垫有铁片。门框石厚约33厘米。门楣石横架于门框石之上,长120—150、高20、厚35厘米,呈上小下大的条形,正面有红白相间的彩色图案。门楣石之上又立放一块石板,石板顶部高于其前后的顶盖石。门作两扇,左右对称,高89、宽42—44、厚约10厘米。西边的一扇用高浮雕手法雕刻出一“天王”像,右手执武器,左手托塔,脚下踏一小鬼;东边的一扇上亦有一力士或天王像,大部脱落,仅余头部。门中部有挂门环的孔,发掘时其上挂一铁锁。

    中室室内结构与前室相同,地面基本水平,破坏较小。

    6.后室

    后室南部为第四道门。室内近方形,南宽1.21、东西长1.35、高1.87米。门框为方形门高80、宽65厘米。门楣石一长1.55米的石条,高53、厚33厘米。门扇高92、宽42、厚9厘米。

    室内建造堪称精良,用料讲究,结构严谨。顶盖由两块凹字形的厚重石材东西对合而成,中间为八角形藻井,底面由较小的石板铺成,基本平整。

    7.后室小龛

    小龛位于后室正中北壁之下,呈正方形。龛室的南边有一段通道,向北与龛室相接。龛室口部宽28、高26、进深28厘米。龛室顶部距后室地面约24厘米。

    二、出土遗物

    共出土121件(组)可分作两大类:一类是佛指舍利,共出四枚;另一类是为迎送佛指舍利而奉献的物品,主要是金银器、瓷器和琉璃器,此外还有珠宝玉器、钢铁器、漆木器、石质器、杂器以及大批纺织物品、货币。纺织品因地宫内的自然保护条件差,多已炭化、粘结,目前正进行整理工作,当另文报导。现将金银器,瓷器、琉璃器分类加以介绍。

    (一)金银器

    均出自地宫内。可分成生活用具、供养器和法器三类。

    1.生活用具。出土数量最多,共76件,占金银器总数的百分之六十二。以用途来分,又有食容器、薰香器、茶具等区别。

    (1)食容器。48件。计有盆、盒、波罗子、银罈子、调达子、羹碗子、碟等。

    盒。共出土6件,均为银制。

    标本FD5:074,鎏金双狮纹菱弧形圈足银盒,钣金成形,纹饰鎏金。盒体作四出菱弧形,直壁,浅腹,平底,喇叭形圈足,盘盖、盒身形制相同,上下对称,以子口相扣合。盖面高隆,纹饰模冲而成:盖面边缘饰一周莲瓣纹,其内鱼子纹地,以联珠纹带又组成一个四出菱弧形,与盒盖之菱弧形相斗列,形成内外相切的两个菱弧形;内菱弧中心錾两只腾跃状的狮子,四周衬以西番莲和缠枝蔓草,内外菱弧间的角隅则饰背分西番莲纹样。盒盖和盒身腹壁各錾一周二方连续的莲叶蔓草,鱼子纹地。圈足与盒底焊接,底缘錾一周简化的莲瓣纹。盒底外壁竖錾四行三十三字,知其为懿宗延庆节进奉而作。盒通高120、口径173X168,圈足高24、足径148X138毫米,重799克。

    标本FD5:076,鎏金银龟盒,分体钣金、焊接成形。盒呈龟状,昂首,曲尾,四足内缩,以背甲作盖,盖内焊椭圆形子口架;龟首及四足中空,龟首与龟腹先套接后焊,龟尾与龟腹焊接。通体錾刻纹饰,部分鎏金,形象逼真,栩栩如生。通高130、纵长283、宽150毫米,重820.5克。

    标本FD5:054,素面圈足银圆盒。旋削、钣金成形。盒盖、盒身上下对称,益面隆起,直壁,浅腹,平底,圈足,盖面及盒底均有同心圆旋削痕,中心有顶限。通体素净,外壁抛光。通高98、口径184、圈足高21、足径152毫米,重816.5克。

    鎏金壸门座波罗子,共出土两套10件,每套5件,形制、大小相同,以子母口上下套合。标本FD5:050,钣金成形,外壁鎏金。浅腹、平底,壸门圈足座。底面焊接高12毫米的十字形格架,圈足壁镂空成六个壸门,外壁鎏金,壸门之间装饰背分式忍冬草,圈足底缘外撇。底外壁有同心圆旋痕。高38.7、口径102.8、足外径112、足高24.3、腹深11.9毫米,重250克。

    带盖圈足银羹碗,1件,FD5:069。浇铸成形。纹饰鎏金。碗盖盖面高隆,呈半球状,盖顶为莲蕾形纽,纽座为七瓣花;纽痤以下四周饰四朵镂空如意地云头纹,盖沿直立。碗盏为直口,平折宽沿、弧腹壁、圜底、素面碗盏套置于碗托内,碗托与圈足焊接。圈足呈喇叭形卷荷叶状,外壁錾饰叶脉。碗通高98、盖高45、盖径71、碗盏径66.5、口沿宽6、腹深24、圈足高27、足径约80毫米,重213.5克。

    盘圆痤葵口素面小银碟,3件,形制,大小相同。标本FD5:042—1内3,五曲葵口,平底;腹壁竖凿五个凸棱,碟座用银丝呈罗旋形盘曲三周而成。通高58、口径87、座高48毫米,重82克。

    鎏金十字折枝花葵口小银碟一套10件,形制、大小、纹饰相同,纹饰鎏金。标本FD5:055,五曲葵口,平底;腹壁以竖棱分作五瓣,每瓣内饰一朵十字形折枝花,碟心饰一朵团花,口缘錾一周莲瓣纹。高13.5、口径113.5毫米,重115克。

    (2)薰香器。9件,主要是香炉和香囊两种,还有香宝子、手炉等。

    标本:FD5:045,鎏金壸门座鸿雁纹五环银香炉,钣金成形,纹饰鎏金。由炉盘、炉座焊接而成。炉盘为敞口,平折沿,斜腹壁,平底;沿外缘五曲,腹壁自口沿内缘至底部竖凿五条凸棱,将腹壁分作五瓣,每瓣的外壁装饰相同;中心铆接一兽面铺首,口衔环耳,环耳上再套一小圆环,竖棱两侧錾饰对称的忍冬纹。炉座呈覆盆形,小直口,圆肩,宽平足沿;肩部模冲、錾刻出一周覆莲瓣,腹壁有五个镂空壸门,壸门下部有一朵如意云头花蕾,壸门间各錾一只引颈翱翔的鸿雁,衬以蔓草,鱼子纹地。足沿外缘錾一周莲瓣纹,其内饰二方连续的蔓草纹,鱼子纹地。炉盘底外壁錾文“五十两臣张宗礼进”。香炉通高151、炉盘口沿外径236、口径195、腹深56、底径160、炉座高90、口径146、肩径约190、足沿外径268、内径210毫米。

    标本FD4:019,壸门高圈足银风炉,钣金成形,分作炉盖与炉身两部分。炉盖盖沿为三层渐收的棱台,盖面呈半球形,上半部镂空模冲出两层莲瓣,盖顶以三层银片做成的仰覆莲承托镂空的锥顶状莲蕾。炉身为敛口,深腹,平底、圈足。口沿亦为三层渐收的棱台,每层棱台的外缘六曲。腹部上小下大,腹壁为内处两层,铆合在一起;内层分作六块,与炉底铆接,外层即为圈足架,其腹部以下部分镂空六个壸门,底部与平折的足沿套接。炉底除与腹壁铆接外,其下焊有用作承托的十字形铜片。炉身两则的口沿下各铆接一个提耳。炉身通体铆顶之端均饰以小银花,炉盖出土时贴一签封,墨书“大银香炉囗囗囗囗臣杨复恭”。风炉通高560、炉盖高313、口径177、口沿外径232、棱台宽10、炉身高252、口径207、口沿外径346、腹深165、底径292、圈足外径358毫米,重3920克。

    FD5:080,鎏金鸿雁纹镂空银香囊,钣金成形,纹饰部分鎏金。通体呈圆球形,由分作上、下两半球的囊盖和囊身以铰链相接,以子母口扣合。通体镂空,纹饰上下对称,均以几何形图案构成。以上下半球合口处为横轴线,均匀散点分布三个圆,每个圆内又作两个同心圆,形成两环带;第二个环带内錾有四只鸿雁,四周衬以阔叶纹和鱼子纹地,外环带及内圆镂空成阔叶纹样。香囊的上下两端为弧形等边三角形,三角形内又作一圆与三条边相切,圆内镂空成阔叶形,三个角部以鱼子纹为地,錾变体莲瓣纹。囊盖顶部铆接环纽,纽上套有莲蕾形环节,环节上再套置,形长链勾状司前将上下球体勾连。香囊的内部铆接两个平衡环和香盂,平衡环之间及内平衡环与香盂之间又成直角相互铆接支承,与现代陀螺仪构造原理相同,使香盂始终保持水平状态。香囊直径58.5、平衡环直径分别为48、38、香盂直径28、腹深10毫米,链(带纽)长177毫米,总重87克。

    (3)茶具。共出土6件,计有茶碾子,银锅轴、茶罗子、笼子和盐台等。

    标本FD5:096,鎏金鸿雁流云纹茶碾子,浇铸、钣金成形,纹饰鎏金。通体为长方形,由碾槽、辖板和槽座组成。碾槽为半月形弧状,尖底,口沿平折,与槽座焊接,槽口处可插置辖板;辖板呈长方形,两端为如意云头状,顶面中间焊接小宝珠形捉手,两侧各錾饰一只鸿雁及流云纹。槽座截面呈“n”形,碾槽嵌卧于其中;槽座顶面和底面相对应,两端亦为如意云头。槽座腹壁镂空壸门,壸门间錾饰天马及梳云纹。茶碾子通高71、长274、碾槽深34、辖板长207、宽30毫米,重1168克。

    标本FD5:077,鎏金镂空飞鸿  路纹银笼子,模冲成形,通体镂空,纹饰鎏金。带盖,直口,平底,四足,有提梁。盖为穹顶,口沿下折;顶面錾饰十五只飞鸿,分作内外两周,内圈飞鸿均引颈向盖顶中心,外圈飞鸿则两两相对;口沿上缘饰一周莲瓣,下缘饰一周破式团花纹,鱼子纹地。笼体腹擘錾三周飞鸿,共二十四只,均两两相对。两侧口沿下铆有环耳,耳座为四瓣小团花,环耳上套置提梁;提梁截面呈六棱形,提梁上套有银链,银链另一端与盖顶相连。每只底足以在个花瓣呈倒“品”形排列,与笼子底部边缘铆接。通体镂空处均作囗路纹。通高178、盖高46、盖径161.5、腹深102、足高24毫米,重654克。

    (4)其他生活用具,有箸、匙和蹀躞十事等十余件。

    标本FD5:052,系链银火箸、一对。圆柱形,上粗下细,通体光素。顶端作宝珠状,其下52毫米处有5毫米宽的凹槽,槽内用银片箍成系环,与小环相连,环上套银比丝缠绕而成长链。箸长276、上端直径6、下端直径2.5、链长103毫米,重76.5克。

    标本FD5:004,素面银香匙。缎打成形匙面扁平,呈扁圆形;匙柄上圆下扁,柄端作宝珠状。全长18.5、匙径42,厚1.3—1.9毫米,重42.5克。

    2.供养器。共20余件。

    菩萨像,两尊。标本FD5:030。鎏金带座菩萨,模铸成形。菩萨高,戴花蔓宝冠,宝缯垂肩,上身袒露,左肩至右肋斜披帛由,臂、腕均饰钏、双手施印;下着羊肠大裙,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背有身光、项光。莲座饰上下两层莲瓣,每层八瓣,基下用销钉穿按圆形束腰,束腰下为八瓣覆莲的座基。菩萨通高150、座高45毫米,重651克。香案。一具编号FD5:056。银制,钣金成形,通体光素。案面为长方形,西端翘起并外卷,两足外弧,其间两则各接一掌。案高105、案面长155、宽95、两足间距166毫米,重605.5克。案面为长方形,两端翘起并外卷,两足外弧,其间两侧各接一掌。案高105、案面长155、宽95、两足间距166毫米,重605.5克。

    银灯。一盏,编号FD5:27,钣金成形。由灯盏,灯台组成。灯盏呈钵形,口沿外折,弧壁,深腹,圜底,口沿处立焊一高27毫米的四棱攒尖捉手。灯台分作盏托和圈足座两部分:盏托形制与灯盏相同,无口沿,可与灯盏套合,底部有一直径32,深21毫米的凸头与圈足焊接;圈足上部为一周半弧形凸棱,其下为两层棱台,棱台的立壁内弧,再下为立座足沿。通体光素,外壁抛光,内壁打磨。通高203、灯盏口径160、沿宽5.5,腹深63、圈足97、足径120毫米,重925克。

    棺椁。两具。标本FD4:017-1,双凤纹鎏金银棺,钣金成形,纹饰鎏金。棺盖为半弧形,前部錾饰莲台形华盖,华盖下有花结形绶带;中部以横列如意云头为栏界,其内錾双凤衔绶纹;绾盖内壁两端焊有凸棱台,刚好与棺体相合扣。棺体前档宽高,錾有一门,门扉饰锁和三排金钉;门上部有梯形楣额,下部饰以流云两侧各会侍立一脚踏莲花,双手执器的菩萨;棺体两侧的前部各侍一金刚力士,棺体后档窄矮,錾两只蹲狮。棺座与棺体焊接,中空,四壁均錾饰壸门。通高72、棺盖长102、宽45.5、棺体长82、宽38—48、棺座高16.5、长97、宽50—65毫米,重248.5克。

    宝函。共出土10件。

    标本FD5:042,素面壸门座盝顶银函。钣金成形,通体光素。函作正方形,盝顶盖;底座出棱,与函体焊接,四壁各镂空三个火焰形壸门。函体正面竖錾十行八十三字,知银函为智慧轮于咸通十二年闰八月造就。通高220、腹深103、边长191、足高53、边长192毫米,重2030.5克。

    标本FD5:011-2,鎏金盝顶四天王银宝函。八重宝函之第二重,钣金成形,纹饰鎏金。函作正方形,盖为盝顶,后侧以铰链与函体相接,前侧有司前并挂有锁钥;顶面錾两条并列的行龙,首尾相以,四周衬流云纹,每侧斜刹均錾双龙戏珠,底衬卷草;四侧立沿则各錾两只伽陵频迦鸟,身侧衬以海石榴花和蔓草。函体四壁錾饰四天王像,并分别錾文:“北方大圣 毗沙门天王”“东方提头赖吒天王”“西方毗娄勒义天王”“南方毗娄囗义天王”。宝函通高235、边长202、顶面边长143毫米,重2699克。

    3.法器。8件。

    锡杖,两件。标本FD5:005,单轮十二环纯金锡杖,锻打成形。杖杆为圆形,顶部焊接桃轮形杖首,顶端为仰莲座,座上铸背靠背的坐佛两尊,有背光。杖囗为宝珠形,杖首顶部亦为仰莲座,上托智慧珠,两侧的轮上各套置六枚外径22、厚约2毫米的圆环。锡杖通长276、杖杆长250、最大直径6毫米,重211克。

    如意,两件。标本FD5:034,鎏金金银如意,钣金成形。顶端作云头状,正面鎏金,中间一佛,高肉,结跏趺坐于仰莲座上,坐佛两则各有一供奉童子,面向佛半跪于莲台之上。柄扁长,中空,下端较上端宽厚。如意全长510、云头宽161毫米,重762.5克。

    钵盂,4件。标本FD5:049,伽陵频迦纺纯金小钵盂,模铸成形。直口微敛,方唇,腹壁斜收,平底,通体錾花,内壁装饰三重结构纹饰:口缘处饰一周联珠纹,其下为一周二方连续的卷草;腹壁錾四只捧莲伽陵频迦鸟,四周衬以缠枝蔓草,鱼子纹地;底部以莲蓬及一周莲瓣组成莲台。外壁口缘处饰二方连续的缠枝蔓草,腹壁近底处錾一周仰莲瓣。钵盂高33、口外径94、底径30、壁厚1.75毫米,重161.5克。

    (二)瓷器

    出土16件,有瓶、碗、盘、碟等。

    秘瓷八棱净水瓶,1件。FD4:002,小直口,圆唇,长颈,颈底饰三周弦纹,腹壁有八条凸棱,浅圈足;通体施青绿色釉,施釉均匀,釉层薄,内壁开细碎冰片。高21.5、口径2.2、最大腹径11、足径8厘米。

    秘瓷碗,5件,可分作两式。

    Ⅰ式,3件,标本FD4:006,侈口,平折沿,尖唇,腹壁斜收,平底内凹,胎较厚;通体施青绿色釉,釉层均匀,光洁莹润。外壁留有仕女图包装纸的印痕,底外壁有一周支烧痕,高6.8、口径22.4、沿宽10、底径9.5厘米。

    Ⅱ式,2件。标本FD4:009,侈口,口沿五曲,腹壁斜收,曲口以下放有凸棱,平底,圈足:通体施青灰色釉,施釉均匀、凝润,外壁留有仕女团包装纸的印痕。高9.4、口径21.4、腹深7、足高2.1、足径9.9厘米。

    秘瓷盘,6件。标本FD4:013,敞口,口沿为五曲化瓣形,腹壁斜收,平底内凹;通体施青黄色釉,内处壁均留有包装纸的印痕,底外壁有两周支烧痕。高4、口径25.2、底径14.5厘米。

    白瓷碗,1件,FD4:003。敞口,卷沿,弧腹,玉壁底;通体施白釉,底部露胎,口沿残。高4.4、口径14.6、足高6、足径14厘米。

    (三)琉璃器

    出土20件,其中盘类最多,另有瓶、杯、碗、茶托等。

    盘,13件。

    标本FD5:003,石榴纹黄琉璃盘。敞口,翻沿,圆唇,直壁,平底,内底,内底中心凸起,底外壁有铁棒痕,内壁施黄色,花纹涂黑;口沿处施12个半圆弧纹,腹壁施两周弦纹,底部绘石榴纹高2.7、口沿外径11.1、腹深2.1、底径11.8厘米。

    标本FD5:010葡萄纹蓝琉璃盘。敞口,翻沿,双唇,腹壁斜收,平底,内底心凸起,底外壁有铁棒痕盘内底刻饰适合纹样,以细密的平行线为地,用双线勾勒出外圆和圆内的十字形轮廓;轮廓中心的方格内刻虚实相间的斜方格纹,四侧的弧顶内饰以缠枝纹和葡萄叶纹,弧顶之间各刻一株树木。盘高2.3、口径20.2、底径17厘米。

    杯,2件。标本FD5:039,直口,尖唇,深腹,平底微内凹,外壁有铁棒痕;腹壁外鼓,壁面装饰五组花纹,每组中间为一菱纹,菱纹内饰双环纹,菱纹外上、下各饰三组双环纹;每组花纹以两竖行联珠相隔。杯高8.4、口径8.2厘米。

    五、结  语

    1.法门寺是文献记载的中国境内供奉释迦真身舍利的四大名刹这一。泗州普王寺已于康熙十九年沉入洪泽湖中,岱州五台及终南五台之舍利在会昌灭法时敕令毁坏,后三寺之真身已不可见,因此,法门寺地宫是目前国内唯一出土释迦真身的地宫,地宫重建于懿宗咸通十五年(公元874年)。其布局,规模较已发掘过的泾川大云寺、临潼庆山寺、镇江甘露寺之唐代地宫要复杂、宏伟得多,反映了唐皇室崇佛、佛风气之炽盛。唐代塔基的全面揭露,是这次田野工作重要收获,证明法门寺内确曾建造过以保护地宫、供奉真身的设有迥廊的方形木塔。

    2.法门寺地宫文物之清理,是唐代皇室集群性文物的一次重大发现。文物等级高,新出现的器形数量大、錾文内容丰富,法器与供养器占较大比重,纺织品种类繁多等,是这批文物的突出特点。许多法器、供养器多装饰密教纹饰,说明密宗在晚唐皇室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现存文物均系咸通十五年正月藏入地宫的,但阿育王塔、水晶棺等器物却有明显的盛唐风格:新出现的器物中,主要是茶具;錾纹程式化,注明打造机构、器物名称、时间、重量、监造官员等等。总之,这批文物对研究唐代金银器制造及组织、纺织品织造、晚唐衡制,以及唐代社会生活史、宗教史提供限极珍贵的资料。

    3.琉璃器在出土物中占很大比重。从产地上说,有东罗马、西亚、中国之区别。时代以东罗马的盘口贴塑琉璃瓶为最早,大约是五世纪时期之物,而淡黄色茶杯、茶托则是唐代九世纪后半叶产品,其余的刻花琉璃盘、素面琉璃盘等器物,应属在国内罕见的伊斯兰早期琉璃器,大约是九世纪初中叶的产物。所有琉璃品都有使用铁棒整修口沿的痕迹,茶托上之铁棒整痕亦明显,说明这项技术至少在九世纪已传入中国,也说明直至晚唐时代,长安与西亚仍保持阗密切的贸易关系,这在研究中西交通上有着重要意义。

    4.秘色瓷是地宫文物中重大发现,釉色以青绿为主,黄釉带小冰裂纹者少见。釉面润泽晶莹,釉层有透明感。个别器物中口沿及底足镶嵌银扣,甚或以平托手法装饰鎏金的镂空花鸟团花,使器物显得极为华贵。器物均通体施釉,烧制时用许多扁状泥点与窑具间隔。临安唐水邱氏墓发掘后,浙江同志正确指出秘窑产生时代应在吴越封王之前。此次发掘最少可判定秘瓷在公元874年前已产生了,为秘色瓷研究提供了主要证据。

    发掘者:石兴邦  韩  伟  任周芳  韩金科  淮建邦  傅升歧  冯宗游  曹  玮  王占奎  王保平

    执笔者:乾  伟  任周芳  淮建邦  傅升岐  王占奎  金宪镛  曹  玮

    照相绘图者:王保平  赵赋康  白金锁  朱岁明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