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秦女诗人苏蕙研究

作者:出处:
分享到:

 
    苏蕙是我国十位女诗(词)人之一。①

    苏蕙字若兰,前秦时武功苏坊人。陈留令苏道质之第三女,年十六,適扶风窦滔,居住在现今的法门寺镇。她仪容秀丽,识知精明,善属文。②

    窦滔字连波,“右将军子真之孙,朗之第二子也。风神伟秀,该通经史,允文允武,时论高之。苻坚委以心膂之任,备历显职,皆有政闻,迁秦州刺史,以忤旨谪戌敦煌。会坚尅晋襄阳,虑有危逼,藉滔才略,乃拜安南将军,留镇襄阳”。③

    据《隋书》经籍志四记载,苏氏著有回文诗八卷、织锦回文诗一卷。“属隋季丧乱,文字散落,追求不获,而锦字回文盛见传写”,独存。

    苏蕙和她的织锦回文

    一、织锦原委

    苏蕙织锦回文,古今传为佳话。对于其原委有下列四说。

    (一)晋书说

    《太平御览》卷八一五引王隐《晋书》云:“窦滔妻苏氏,善属文。苻坚时滔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因]诗寄滔,循环宛转,读之词甚悽切”。④

    《事类赋》卷十引藏荣绪《晋书》曰:“窦滔妻苏氏,善属文。苻坚时,滔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诗寄滔,循环宛转以读之,词甚悽切”。⑤

    《晋书》卷九十六列女传云:“窦滔妻苏氏,始平人也。名蕙,字若兰。善属文。滔、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悽惋”。⑥

    (二)前秦录说

    《太平御览》卷五二〇引崔鸿《前秦录》云:“秦州刺史窦滔妻,彭城令苏道之女,有才学,织锦制回文诗,以赎夫罪”。⑦

    (三)李善注说

    《文选》卷十六江淹《别赋》云:“织锦典兮泣已书,回文诗兮影独伤”。李善注:“《织锦回文诗序》曰:窦滔秦州,被徙流沙,其妻苏氏。秦州临去别苏,誓不更娶。至沙漠,便娶妇。苏氏织锦端中,作此回文诗以赠之,苻国时人也”。刘良续注云:“织锦为回文诗,使成章句以寄于夫,思念别离,故泣尽影伤也”。⑧

    (四)武后记说

    武后《苏氏织锦回文记》云:“初,滔有宠姬赵阳台,歌舞之妙,无出其右,滔置之别所。苏氏知之,求而获焉,苦加捶辱。滔深以为憾。阳台又专伺苏氏之短,谗毁交至,滔益忿苏氏焉。苏氏时年二十一。及滔将镇襄阳,邀苏氏同往,苏氏忿之,不与偕行。滔遂携阳台之任,断苏氏音问。苏氏悔恨自伤,织锦回文”,“遂令苍头赍至襄阳焉,滔省览锦字,感其妙绝,因送阳台之关中,而具车徒盛礼邀迎苏氏,归于汉南,恩好愈重”。

    诸说不一,多有歧异、牴牾之处,究以哪说符合事实,后人见仁见智,莫衷一是。纵观历史主要是晋书说和武后记说对后世的影响较大。从织锦回文面世到宋元丰三年(1080),苏轼责授齐安,王观编管永州的七百年间,历代诗人题咏中所反映的苏蕙本事与《晋书》记述基本一致。如梁元帝《寒闺诗》:“原织回文锦,因君送武威”,《荡妇秋思赋》:“妾怨回文之锦,思君出塞之歌”。北周、庚信《荡子赋》:“合欢回文锦,因君寄武威”。陈后主《长相思》:“关山征戍何时极,望风云,绝音息,上林书不归,回文徒自织”等等。特别是武后之后的唐代诗人,如刘长卿《赋得》:“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为问元戌窦车骑,何时返斾勒燕然”(明俞安期《诗雋类函》卷六十五题作《戌妇》。李白《闺情》:“织锦心草草,挑灯泪斑斑”,《代赠远》:“织锦作短书,肠断回文结”。鲍溶《赠远》:“辛苦关西车骑官,几年旌节客河蘭,欲和古诗成窦锦,倍悲秋扇损齐纨”。施肩吾《望夫词》:“手爇寒灯向影频,回文机上暗生尘”。温庭筠《塞寒行》:“心许凌烟名不减,年年锦字伤离别”。曹唐《织女怀牵牛》:“封题锦字疑新恨,抛掷金梭织旧怨”李频(武功令)《古意》:虽非窦滔妇,锦宇已成章。”刘兼《征妇怨》:“曾寄锦书无恨意,塞鸿何事不归来”。专咏若兰本事的,如张仲素《回文锦赋》:“昔窦滔之于役从军,伊少妇兮玉洁蘭薰,对鸣机以抽恨,织美锦而成文”。皇甫威《回文锦赋》:“彼美人兮悬陇云;念塞上之征客,回机中之锦文,千里驰心,十年誓志,相关山之延梦,讬丹青而垂意”。值得人们注意的是,扶风平陵人,窦滔族人窦巩《少妇词》:“梦绕天山外,愁翻锦字中”;《从军别家》:“如今便是征人妇,好织回文寄窦滔”。苏窦班马是右扶风四大望族,焉有不知前辈轶事。又如赵嘏《昔昔塩二十首·织锦窦家妻》:“当年谁不羡,分作窦家妻,锦字行行苦,罗纬日日啼,岂知登陇远,祗恨下机迷,直候阳关使,殷勤寄海西”。嘏虽山阳人,但长期流寓长安、渭南、靠近苏蕙乡里。从这些诗题和内容看,多是“万语千言皆怨别”(晁補之《调笑·回纹》),归于“思妇”、“戌妇”一类的闺怨诗,而不是弃妇之词。元丰年间,孔平仲《题织锦璇玑图》(五首)、王观《题织锦图上回文三首》⑨、苏轼《次韻回文三首》、秦观《擬题窦滔妻织锦图送人》等诗作,其主旨亦同。到此时,还未发见唐宋诸贤诗文中从武后说的,连距武后作记二十四年后的“诋善之短”的文选五臣注,也未依附其说。杂录古事亦及唐代琐闻的李冗《独异志》卷下,亦谓“窦滔久戍,其妻苏氏能词,织锦为回文诗,叙离间阻隔之意以寄之,其理纵横皆旨义”。宋初,周文矩画《苏若兰话别会合图卷》,也只是备写送别会合情景而已,并无汉上之事。

    朱象贤云:“古今以来,凡言织锦故事者诗文图画,无不从武后之叙述”。他的说法并不符合历史事实。

    什么时候开始倾向于武后说的,它是怎样起变化的呢?

    宋哲宗绍圣三年(1096),贬在黔州的黄庭坚发出强烈感叹:“亦有英灵苏蕙子,只无悔过窦连波”(《题苏若蘭回文锦诗图》)。这是从宋齐以来诗歌中首次出现“阳台”其人。不过,在窦滔问题上,他和武后“复美连波之悔过”的说法截然相反。徽宗大观四年(1110),孙奇书无名氏《苏若兰织锦图临本》云:“如滔者可谓过而能改者也”(《书画汇考》卷四十五)。此当是武后记说的最先的响应者。阮阅、胡仔也相继在他们所写的诗话中引用武后记。

    南宋桑世昌编集《回文类聚》,首列武后记,次璇玑图,再读法读例(用色分章)。他以记代序(《璇玑图叙》)。与诗图、读法浑成一体。嘉定间,周守忠撰《姬侍类偶》,其《阳台关中》一则,亦引《璇玑图序》。明初《永乐大典》卷二四〇五《窦滔妻苏氏》,乃据《晋书》列女传,并未采用武后记说。而同时的朱权、李懋在他们的《原始秘书》、《叙织锦图》却从武后记。明代中叶,康海修《武功县志》,又以璇玑与分野、疆域、县治四图冠于卷首,并据武后记实写成苏蕙传,系于列女志。康海的编法,备受王士祯的推崇,以为“武功志列璇玑回文诗图,郿志列武侯八阵图、流马法、尤可玩”,还指出该志:“以具录是图为此书之佳处”。

    《回文类聚》是回文的专集,明清两代一再续补,多次重刻,流传海内外。而《武功县志》是一代名志,以“文古事核”,“最称于世”。康海本人又是当时状元,声名藉藉。从正德十四年(1519)冯玮初刻后,“印刷既无虚日”,到万历间已是“磨勒竟至模糊。两书风靡一时,其产生的社会效应之一,便是厥后人们撰志编书“率矜式之”,如冯惟讷《古诗纪》、张之象《古诗类苑》、钟惺《名嫒诗归》、陶珽《说郛》、陆*(上曰下永)《历代名嫒诗词》、谢无量《中国妇女文学史》、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以及《扶风县志》、《兴平县志》《陈留县志》、《凤翔府志》、《绛州志》、《甘肃通志》。甚至《回文类聚·璇玑图叙》中的脱文:“是近代闺怨之宗旨,属文之士咸龟*(左钅右监)焉”,这段重要评语,冯惟讷、张之象、逯立同样照漏不误,还有各种板刻的《璇玑图诗》、《织锦回文诗》,亦庶几不离桑氏模式。随着这许多重要著作的广泛传播,三百多年来,武后记说逐渐为人们所熟知熟闻,而记又较为曲折动人,故后世多从其说,尤以绘画为先。

    武后记与《晋书》所述苏蕙织锦回文的原委,完全不同。与桑世昌同时的楼鑰才首先提出这个疑问,其《攻媿集》:“晋史与武后所记不同,未知孰是。武后及见晋史之成,不知何所依据,记载如此之祥”。四库馆臣说:“考晋书列女传,载苻坚秦州刺史窦滔,有罪徙流沙,其妻苏蕙织锦回文旋图诗,无滔镇襄阳及赵阳台谗间事。又考晋书孝武帝纪,称太元四年(379)苻丕陷襄阳。苻坚载记称以其中壘梁成为南中郎将,都督荆扬州诸军事,荆州刺史,领护南蛮校尉,配兵一万镇襄阳,亦不言窦滔,与序所言,全然乖异。序末称如意元年(692)五月一日,是时晋书久成,不应矛盾至此。又其文萎弱,亦不类初唐文体,疑后人依托”,因而“此图及唐则天皇后序,均莫知所从来”,认为“诗真而序伪”,“真伪当在宋以前也”(11)。全祖望《题苏若兰回文诗》云:“三说不符,然臧崔生六朝,相去不远,较之隋唐以后之言似可信”。董潮《东阜杂钞》卷一云:“(二说晋书与武后说)不同,岂晋史反从略与”?陈仅《扪烛脞存》卷十二云:“案传语与则天序文,情事回异,然考之本诗辞义,似当以正史为据”。文廷式《补晋书艺文志》云:“按回文诗无怨怼之词,亦无怀思之语,[崔]鸿之所言,当得其实”。而周升《十六国宫词》则云:“今以诗意考之,武氏之说为近”。《回文类聚》续补者朱象贤亦谓:苏氏织锦为千古韻事,而所作之由传叙不同”,“然古今以来,凡言织锦故事者诗文图画,无不从武后之叙述,盖唐初去晋末未远,苏氏织锦至今尚为美谈,彼时相传必更有确据,倘无赵阳台之事,窦苏二家俱在关中,其后世迄肯人附会,且绎其诗意,如六言有云,谗人作乱闱庭,奸凶害我忠贞,祸原肤受难明,所持恣极骄盈,明为姬妾谗谮而作,璿玑一图具在,可读而知也。又云周风兴自后妃,楚樊厉节中闱,长叹不有奋飞,双发歌我袞衣,华观冶容为谁,宫羽同声相追,亦非为滔被徒之托辞,大都史笔简净,不涉琐屑,画此以存始作回文之名而已。即如滔于苻时时为秦州刺史,记载内亦不书及,概可知矣”。近人严一清云:“史载国事,尚有错误,苏氏家事,势难必详”,“晋书多至三十余家,偏重一国,类多传闻,武后专考一人,兼参各方,独异众说,必有确据,故最翔实”,“史书终不及苏氏诗图自言更信”。(12)周振甫云:“从璇玑图看来,说窦滔被贬官到沙漠地区去是对的,说窦滔又被重用,派去镇襄阳,在诗里看不见,说窦滔别有所恋,对苏蕙疏远,在诗里表达了这种感情。因此,《文选》李善注《别赋》里讲的,是不是更符实际些”。(13)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云:“这两说,说的事实,不完全相同,我们也不知道到底哪一说是,不过普通大概相信后一说(指武后记说)”。桑世昌《璇玑图考异》中厂认为“晋书列女传与武后所序不协,盖历史寝久,疑信相传,无足多怪”。

    二、历代对苏蕙及其璇玑图诗的评价

    苏蕙璇玑图,作为回文诗的典范杰作,“才思精深融澈,如契自然”。千载之下,犹令人击节赞叹不已。人们给予高度的评价,武后赞为“超古迈今”。宋、朱淑贞《璇玑图诗》云:“亘古以来,所未有也”。明、胡应麟《诗薮》外编卷四谓:“若兰璇玑图诗,宛转反复,相生不穷,古今诧为绝唱”。郎瑛《七修类稿》称:“文无可匹,真天壤间异人耳”。康万民谓苏氏“精意所聚于八面余言中,上陈天道,下悉人情,中稽物理,旁引广譬,具綱兼罗,文词巨丽,兴寄超远,自是后才人韻士,曾未有方而效之者,此几非人为所能与矣”。李懋《叙织锦图》:“今观此诗,三言似急就,四言似千文,五七言似古选,首言英娥以比嫡妾,中反飞燕以比阳台,出入经史,反复成文”。董斯张《织锦回文记跋》云:“若兰文生于精,创未曾有,思穷天汉,巧黜锦襄”,“令后来抽黄俪白辈,何处下手”。陈禹谟云:“异哉何物,笄禕而睿发巧心,一至是耶”(《说储》二集卷三)。清、谷应泰《博物要览》卷十二誉“为绝世奇作”。陆*(上曰下永)《历朝名媛诗词》卷三谓“其诗文之妙,精巧绝伦”,“纵横其间,反复进退,无不成章。此古今第一巧慧,流传至今不可没也”。华浣芳《挹青轩自怡录》云:“织锦回文,千古绝调也。即问之天地鬼神三教圣人,谅亦必不能再作一章,岂世之文人墨士可得而望见乎,然后知闺阁中始有奇才也”。谢无量《中国妇女文学史》说:“织锦为文,循环为诗,其工巧无比,古未有也”。郭沫若对璇玑图虽无直接的评论,但他对苏伯玉妻《盤中诗》曾著文说:“三言诗而能如此生动者,实为仅见,且为女子所作,排列亦见巧思,可与前秦窦滔妻璇玑图的回文诗比美”,也简接的推崇了苏蕙。(14)日本人泽田縂清《中国韻文史》说:“在一方纵横不过八寸的锦上,织成诗文二百余首,她的巧妙与才能的优胜,真是冠绝古今。这诗,纵横反复,各自成章,实在是诗界空前的奇观”(王鹤仪编译,商务印书馆出版)。范文澜《中国通史》、白寿彜《中国通史》都提及若兰和她的璇玑图。

    微辞也有,那是极个别的。顾彩《寸锦》序,谓“文之巧者无过苏蕙之织锦回文,然其首句曰:“仁智怀德圣虞唐,此成何语哉!况多泛辞,于思妇赠夫毫无关切甚矣”。陈望道《修辞学发凡》说璇玑图诗“难能而不可贵”。董养河云:“以妬被弃,悔而为此,秦川织锦,竟作风流韵事矣”(见明张镛《廿一史织余》卷三夫妇)。郑振铎是不大相信妇女的才智的,他在《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说:“我意这当是许多年代以来才智之士的集合之作,未毕皆出于苏氏一人之手”。

    三、后世对璇玑图诗读法的研究

    《晋书》“文多不录”,至开无间,徐坚《初学记》卷二十七《前秦符坚秦州刺史窦滔妻苏氏织锦回文七言诗》,也只迻录“仁智怀德圣虞唐,真妙显华重荣章”等周遭十六句,略见一班而已,唐北宋所辑诗文总集都未见录,直到南宋桑世昌才全图编入《回文类聚》。因此,八九百年间,《璇玑图》是以传*(上宀下与)的形式流行于世的。从《初学记》及李公麟《叙》提及的字句看,八百四十一字的《璇玑图》应是最早的样式。

    苏蕙将回文诗织于锦上,故曰《织锦回文》。武后记首称《璇玑图》,以后此名最著于世。

    何谓璇玑?璇玑者,星名,指北斗魁第四星。《楚辞》,汉、王逸《九思·怨上》:“谣吟兮中壄,上察兮璇玑”。北斗,一年四季绕极星作有规律的旋转运动。作者取名璇玑,暗寓星移斗转之意,以示可周流回转而读之也。所以《晋书》称《回文旋图诗》。朱象贤谓“取意作图,效列宿之旋转,色施五彩,形如星象之分垣”。古人信天圆地方说,按《璇玑图》应圆而非方。毛奇龄云:“璇玑规运也,方则扞矣。自苏蕙以锦方行世,五代迄今,仅有伪为规图,以为西来所传者”。朱象贤又谓:“此图各书所载皆方,予览黄庭经云,璿玑悬珠环无端,是非方也,即六经图所绘亦圆。而苏氏之锦何独方形?嗣见博古家藏有赵松雪夫人管仲姬真遗迹璿玑图一卷体圆而每层四面相向,小楷极精,自有所本”。按苏蕙璇玑图及后世仿作,都为方形,唯有韩燦璇玑图是规状,而今不传。朱氏所见仲姬真跡图,必好事者以璇玑之义而“伪为规圆”哉。

    苏蕙璇玑图问世之后,深受人们的喜爱,而“盛见传*(上宀下与)”。原本“五彩相宣”,因以别三四五六七言之异。传本施采不一,遂有唐程士南本、文宣本、宋至道宫中本、李伯时设色本等。璇玑图诗,诸家*(上宀下与)本,虽有读例,但无定数。其读法,历来有人研究探索,如唐有申諴之释,随着岁月,读数也不断增长。则天记云“二百余首”,而杨文公读至五百余首,到黄庭坚时已读至千首,故有“千线织就回文锦”之句。张昱:不听小管吹银字,只数回文织锦诗”(《佩文韻府》拾遗卷四),就是描绘当时人们喜读璇玑图的情景。

    北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叙》,是一篇现存最早的读法,《叙》云:

    “回文诗图,古无悉通。予因究璇玑之义,如日月之左右行天,故布为经纬,由中旋外以循四旁,于其交会,皆契韻句,巡环反复,窈窕纵横,各能妙畅。又原五彩相宣之说,傅色以开其篇章,其在经纬者,始于玑苏诗始四字,其在节会者,右旋而出,随其所至,各成章什。外经始于仁真,至于音深。中经自钦深至于身殷。内经自诗情至于终始,皆循方回文者也。四角之方,如仁真钦心四韻成章而回文者也。至其经纬之交者,随色自分,则外之四角窈窕成文,而文皆六言也。四旁者相对成文,而文皆六言也。及交手成文,而文皆四言也。在中之四角者,一例横读,而四言在中之四旁者,随向横读。而五言惟璇图乎氏四字不入章句。观其宛转反复,皆才思精深,融徹如契。盖骚人才子所难,岂必女工之尢哉。诗编载驰史美班扇,才女专静用志不分,虽皆擅名,此为精赡也。聊随分篇,掇其一隅以为三隅之反,代久传讹,颇有误字,亦趣證改一二,其他阙缪,不欲以意足之,虽未能尽达元思,亦庶几不为滞塞云”。

    明僧起宗道人“以意推求”,分为七图,得三四五六七言诗三千七百五十二首。(15)康海之孙、经史学家万民更为寻绎,又于第三图内增立一图,增读其诗至四千二百六首,合起宗读法共成七千九百五十八首,名《织锦回文诗》行世。

    张之象《回文类聚序》:“盖回文妙在借字就意,往反成章而不戾于义”、“故观回文者不在正文之巧,而在反文之妙”。朱象贤《读例说》:“大凡璇玑之妙,全在宛转循环,或添字、或退字、或借字、或反复、或退句、或互读、无所不通,非如寻常篇什止于上下连属”。对璇玑图诗读法的研究,代有其人。据文献记载的,尚有明代康禹民、侯珦、程先民、清代刘玉珂等,可惜都没有传世。刘玉珂《新增璇玑图读法》自序云:“今因其(指起宗)法求之,有退句退字法、错法、综法、有旋读、排读、藏头连足、互排互旋法、信手拈来、头头皆是,又得八千有奇”。王士祯云:“苏氏方寸之图,古今衍之,无尽藏,神矣哉”。马星翼《东泉诗话》说:“不知苏氏作诗时,亦尝起草否?何其胸中经纬之多也”。俞樾慨叹说:“夫璿玑图止八百余言,而得诗几及八千首,其神妙真非意计所及矣”。谢无量《中国妇女文学史》谓:“此是古今绝作,故不厌求祥也”。现代对璇玑图诗谈法的研究者,有张啓成《探索璇玑图诗的奥秘》,吕夷、刘淑芳《法门寺的织锦回文诗研究》,李蔚《诗苑珍品璇玑图》。

    后世读至成千上万,前人已经指出,这当非“若兰本意如斯”。若不问义之如何,但求协韻成句,原可愈读愈多。“掇其一隅,以为三隅之反”,诚如王士录《然脂集》说的:“第依括例读之,往往牵强者多,自然者少。反而授人以柄,“谓之绝技则可,谓之诗则不可(成书《多岁堂诗存》)。徒读者而言,当然要求多多益善。倘把他们所造成的“窘缚刺促”,以此指责苏蕙,岂非厚诬古人也。

    四、两种本子的璇玑图

    王士祯《池北偶谈》卷十五《朱淑贞璿玑图记》云:辛亥(1671)冬于京师见宋女郎淑贞手书璇玑图一卷,字法妍妩”。又《居易录》卷五赵松雪管夫人手写璇玑图诗,五色相间,笔法工绝”。这本璇玑图,长期以来为书画家所秘藏,就是到今天,知之者也不多。两种璇玑图的文字有较大的差别,而此图当中无“心”字(坐标15.15,空格),共八百四十,恰合《晋书》所述之数。因朱淑贞手书璇玑图,首有璇玑变幻”四小篆,故亦称《璇玑变幻图》。

    前有朱淑贞《璇玑图记》,略云:

    初家君宦游浙西,好拾清玩,凡可人意者,虽重购不惜也。一日,家君宴郡倅衙,偶于壁间见是图,偿其值,得归遗予,于是坐卧观究,因悟璇玑之理,试以经纬求之,文果流畅。盖璇玑者,天盘也。经纬者,星辰所行之道也。中留一眼者,天心也。极星不动,盖运转不离一度之中,所谓居其所而斡旋之。处中一方,太微垣也,乃四言回文,二方之外四正,乃五言回文。四维乃四言回文。三方之外四正,乃交首四言诗,其文则不回也。四维乃三言回文。三方之经以至外四经,皆七言回文诗,可周流而读者也。绍定三年春二月望后三日,钱唐幽棲居士朱淑贞书。

    后有元代赵孟頫夫人管仲姬的跋文,云:

    “至治辛酉,良人出使苍悟,琐窗寂寞,偶于笥中检得朱淑贞分解苏若兰织锦诗,婉转读之,莫记首数,曾见黄山谷诗云,千诗织就回文绵,乃始抚然自失,知山谷必赏读至千遍,乃能慧之也。余不敏,复别为四方斜角以读之,又得诗三千五百一十首,遂快然自得,仍取缣画成五色,遵其法度璇转之骨,经纬之文,传录其词。噫!若蔺能作於前,淑贞分解于后,世异志同,足称二绝,自慙拙笔愚陋,未免绩貂之诮,幸观者谅之。天水管氏道昇书并织於凝香阁”。(16)

    继士祯之后,记述此本璇玑图者:“有康熙十二年(1673),罗人琮《书璇玑图卷》云:“朱淑贞深思其故,苦心分解,录之尺幅,并摹若蔺小像,世翼志同,亶其然乎。又越百余年管仲姬遵其旧式,临摹精玅”。有乾隆间,秀水万光泰《小方壶观刘松年苏蕙织锦图、后有幽楼居士朱淑贞书画小像及璇玑变幻图记》,及汪仲鈖《刘松年苏蕙织锦图》、后有朱淑真小楷书璇玑变幻并记》(汪孟鋗、仲纷昆季小方壶藏刘松年《苏蕙织锦图》)。有归安钱振伦《管夫人书璇玑图卷跋》云:“曩在吴市得管夫人书璇玑图墨刻”、“今春避警来泾皋,始知是卷真跡为张氏所藏,而仇氏十洲所绘四图,别为一卷”。有吴江陈懋《题管夫人书织锦诗卷》、注云:“此卷旧为项子京所藏,倩十洲补璿玑图为合璧焉”。有李兆洛《养一文集》云:“管仲姬画苏若蔺像并楷其璿玑图诗,更为纵横分读得若干首,楷法端丽,暨阳张氏之所藏也”。民初,吴重憙《石莲阁诗》卷八,有云:“恭邸藏管夫人写回文织锦诗,因松雪出使苍梧而作后仇实父四图,精妙绝伦,玉可殚八月之工,摹成一卷”。玉可,即钱唐徐琪。以花农之才,尚需费时八月,可知此图乏细密繁複。《璇玑变幻图》的见者、藏者,以吴越间人士居多。看来大都属于抄本、摹本一类,哪有如许真跡。现今在英博物馆藏管道书《璇玑图》(北京图书馆有此摄影本),福建师范大学藏《元管夫人织锦回文诗图》长卷。

    王士祯《朱淑贞璿玑图记》云:“宋桑世昌泽卿、明云间张玄超之象撰回文类聚,亦未收此,家考功兄辑然脂集三百余卷,多徵奥僻,因录一通归之”。王士录所辑《然脂集》载《璇玑变幻图》全文,后“无力付梓”,遂令稿本散失几尽,恐此卷已湮没矣。道光间潘正炜《听*(左马右风)楼书画记续》卷上迻录全图,此外未闻有单刻传世。王士禄谓:“朱淑贞璇玑变幻图读法,与诸家颇异,其间多有全篇浑成反覆入妙者”,如“残草绿,乱花飞,鸾掩镜,凤孤帏”,“思感靡宁,孜孜伤情,时倚枕屏,追想劳形”。李蔚认为,无“心”本最接近苏蕙原著,“不但出现最早,而且流传时间很长”。他的力作《诗苑珍品璇玑图》一书,也是目前解读璇玑图诗的唯一巨幅专著。

    无独有偶,在绛州又有石刻苏蕙织锦回文五七言诗,也称璇玑图。明万历间,邑人薛国民云:“按回文诗图有三而此见於吾绛者,碑(在官庄里)已无存,志有可考”。据说此图可读成五言诗、七言诗、九言诗二百余首,交互反覆,但不能回读。兹录五言、七言各一首,略见其概。“夜夜啼红泪,朝朝懒画眉,有心传锦字,无信送寒衣”;“愁多心下啼红泪,怨结台前懒书眉,鸿雁不能传锦字,萝魂那解送寒衣”。绛州璇玑图经严一清悉心研究,发现它原是三首同韵七言律诗,交错编排而成的,显系好事者所为。如果真属若兰撰写,那么七律诗的出现年代,就要大大提前了。

    又《永乐大典》卷第二四〇五《窦滔妻苏氏》條目,引《事林广记·织锦回文诗》云:“君承皇诏安边戍,送君远别河桥路…织将一本献天子,願放儿夫及早还”(宋末陈元靓《事林广记》后集卷七,题作《织锦璇玑图》;张之象《回文类聚》卷二,题作《拟织锦图》,宋人撰。由于大典误导,遂使后人以讹传讹。如明人戴冠《濯缨亭笔记》卷二谓“晋窦滔被徙流沙,其妻苏蕙思之,织锦为回文诗八百余字以寄滔,宛转回旋,辞甚悽惋,其末云,织成一本献天子,愿放儿夫及最还”。无名氏《窦滔迴文记》雜剧和无名氏《织锦回文金冠记》弹词,亦皆以此诗为若兰的织锦回文。日本高井伴宽述将它译成和文,作为苏蕙织锦回文诗介绍给日本读者(《回文锦字诗抄》,日本享和二年[1802]刊本)。其实,明初李时勉在《叙织锦图》中,已经指出:“事林广记所载末云,願放儿夫及早还者,其膺可知矣”。

    再又,清代游绍安《璇玑图》诗,云“共计六百廿五字”。绍安,福清人,雍正癸卯进士,官南安知府几二十年。他见到的苏蕙璇玑图,文字只六百二十五字,可读成三千七百五十二首。但未说明何处所见,附志于此,存其一说。

    五、《璇玑图》的写作及织造时间、地点

    这也是一个有着分歧的问题。

    苏蕙织锦原委的不同说法,必然影响对其写作、织造时间的推定。

    从前秦的历史看:

    前秦建元七年(371),“秦伐仇池,克之”。此后,秦州遂为前秦所有。前秦委派的秦州刺史,据《[乾隆]直隶秦州新志》卷七官师上记载,先后有苻愿,苟池、王擢、王统、窦滔、啖铁、杨璧、苻雅、苻雙、侯雅。窦滔任刺史在王统之后为第五任。

    建元十二年(376),前秦向河西走廊发展,苟苌总兵陷凉州,俘晋刺史张天钧。只有此后,窦滔才有可能“被徙流沙”,其刺史职务由啖铁接替。

    按照《晋书》说、李善《注》说,《璇玑图》的写作和织造时间、应是公元376年以后发生的事。

    前秦建元十五年(379)二月,苻丕攻陷襄阳,俘晋南中郎将朱序。建元十九年(383)夏,晋将桓冲收复襄阳。襄阳由前秦管辖前后不过四年。滔在谪戍中被任为安南将军驻守襄阳的时间,最早不过十五年春,最迟不过十九年夏。按照武后说,苏蕙织锦回文的写作和织造时间,李蔚认为:“不会是攻克襄阳的公元379年或襄阳沦陷的383年,它可能产生于公元380年至382年之间,故定公元381年”。

    《璇玑图》织於何地,亦有两说,即扶风说和天水说。

    扶风说:

    宋世犖《[乾隆]扶风县志》卷八古蹟:“织锦台,在县城北周秦坡,苻秦窦滔妻苏氏织璿玑图诗处”;“织锦台,在崇正镇城内西巷”;“绫阬,在崇正镇城西北”,“阬,即若兰濯锦处”;“去城数武,相传为连波别业”,“樊氏淑曰,今织锦巷北,有砖刻西望绫阬四字,又有苏氏安机处五字,万历庚寅所刻,今存”。卷七陵墓:“苻秦安南将军窦滔墓,在县北五里周秦坡”。又《[乾隆]凤翔府志》卷一古蹟:“织锦台,县北二里窦滔墓侧,又美阳旧城织锦巷亦有台,遗址俱存”。

    方志记载之外,据《法门寺纪事》说,还有:北门照壁刻有“武镇秦国”四大字和“安南将军遗址”六小字,中间嵌镶石刻《璇玑图》,供人玩味观赏。周秦坡村南窦滔墓有乾隆时陕西巡抚毕沅题刻的“前秦安南将军窦滔墓”碑。碑墓现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

    “织锦台”、“西望绫阬”、《璇玑图》照壁等遗迹,如今荡然无存。

    扶风乡亲当然把这里视为织锦回文的写作和织造之地,故建台、刻石以示纪念。就是国人也多把这里视为织锦回文的写作和织造之地的,如:清初毛际可《回文集舊序》云:“岁已卯(康熙三十八年),余次子士储蒙特恩授扶风令,贻书命其问班氏父子遗址及马季长绛帐之村,与夫苏若兰织回文锦处,以慰吾望古之思”。各地文士、官员途经扶风时,多往织锦巷、织锦台凭吊,也给后人留下了吉光片羽。见诸于清代诗文集者,有王士祯《题织锦巷》、李因笃《织锦巷》、朱樟《题苏氏璇玑诗图赠扶风毛使君》、程麟趾《扶风》、吕履恒《织锦巷》、师范《苏蕙娘织锦巷》、郑王臣《织锦巷》、陶澍《织锦巷》、黄琮《织锦巷》、罗绕典《苏蕙》、蔡寿祺《织锦台》等,其中王士祯、陶澍、黄琮、罗绕典四人是奉檄典试蜀中,由京师经陕入川,路过此地的。

    天水说:

    比起扶风来,此说鲜为人知。元、戴表元《织锦回文苻坚时秦州刺史窦滔妻苏若兰为其夫徙流沙作》,开头便说:“君不见秦州城中双蒂花,春风吹散著流沙,流沙千营复万转,织入采机歌不断”。只有到过秦州的人,才知道这里也有苏蕙织锦处。乾隆间,秦州知州国梁《织锦图》诗:“一自若兰传锦字,故居今表窦连波”,自注:“甘肃秦州西关有坊曰窦滔故里”。伏羌知县、灵州知州杨芳灿《织锦巷歌》云:“鸎花古巷秦州陌,云是苏娘旧时宅,遗蹟谁寻濯锦坊,居人尚指支机石”。

    《[乾隆]直隶秦州新志》卷二故跡:“窦滔故里,在州西郭,有织锦台”。《[民国]天水县志》卷一古跡:“在县城西关二郎巷,传为晋安南将军窦滔妻苏若兰织回文绵之处”。二郎巷今改名育生巷。此巷临西关大街处原有门楼,正面悬“古织锦台”匾额,楼后县“晋窦滔里”匾额,当系明时遗物。解放初期,驻军折楼,两匾遂不知去向。织锦台在育生巷中的务农巷内,当地居民把整个务农巷唤做织锦台的。

    苏蕙《璇玑图诗》到底织造于何地?李蔚认为以定天水为宜,其理由是:

    苻坚时官吏赴任是带家眷的,苏蕙自应偕窦滔同往秦州任所;而窦滔谪戍敦煌是由秦州出发的,设想苏蕙其时被留秦州,当是合理的;窦滔在谪戍中授职安南将军,命去镇守襄阳,苏氏“不与偕行”,自当仍居秦州。据此推测,她是在秦州织就回文锦的。

    诗中有“秦西”、“西秦”词,前秦建都长安,被称为“西秦”或“秦西”的地方,自不可能为近在咫尺的扶风,而只会是更西向的秦州。诗中自称“山梁民”,此与天水地处山区地貌吻合,而与地处关中平原的扶风,在地貌上相差甚远。又诗中有“休林桃,憩圃桑,流泉清,尘飞扬”,这种自然景象在关中地区很难看到,相反在天水却是不断发生。《扶风县志》所载反映的是当地人民对故乡历史人物的一种热爱,并不符合历史事实本身。

    六、苏蕙对后世的影响及其作用

    苏蕙多才多艺,她的成就是多方面的。

    首先,她开创了我国的一种特殊文体回文和回文文学。

    回文,亦作回文、回纹、系指顺读或倒读都有意义的文学作品。王献《炙轂子杂录》:“回复读之,皆韵而成”。吴競《乐府古题要解》:“回覆读之,皆成文也”。陈懋《续文章缘起》:“回环谐协而成文也”。王兆芳《文体通释》:“回文者,转也,文可回转读之也”。

    对于回文的起始,历来有道原、傅咸、温峤、曹植、苏蕙诸说,至今未有定论。不过、傅、温等人的作品,都系片言短语。只有苏蕙《璇玑图》、堂庑之大,世罕其匹,其诗亦最著称,故桑世昌编《回文类聚》冠诸卷首,用示託始。朱象贤谓:“傅咸反覆回文,温峤虚言回文,皆为璇玑中之一端,非艺林所重,是以类聚所录诸章,虽非尽若兰所作,要皆无不以璇玑图为本源也”。璇玑图诗的出现,回文才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步上文坛,才吸引无数文人,以至名家大儒的积极参与。她的织锦故事及瑰丽新奇的文学样式,不*(左足有圣)而走,很快就在我国大江南北传扬开来了。

    晋末或宋初已从北方传到吴越:(1)据《隋书》经籍志记载著名诗人谢灵运(385—433)撰有《回文集》十卷。灵运由晋入宋,至元嘉十年(433)广州被害,在刘宋生活只十三年。少帝即位(423),授灵运为永嘉太守,逾年称疾,移居会稽,钟情山水,他的大部分回文诗,估计为此时所作,故《嵊县志》、《上虞县志》《绍兴府志》著录是集。从他本集仅二十卷的情况来看,那么达十卷之多的回文诗的写作时间跨度、应不止十三年,推测晋末灵运已闻若兰之事及见璇玑图钞本,并开手写作了。(2)会稽人贺道庆作《四言》回文,“诗的内容似为赞美苏蕙璇玑图”,这说明当时会稽地方已知道了织锦故事。

    齐梁之世,回文兴盛:(1)涌现出一批作者,如王融、丘*、梁武帝、元帝、简文帝、萧綸、萧祗、庾信、他们互相唱和,其中还有印度来华高僧达磨。(2)出现多种回文专著,据《隋书》经籍志著录,除苏蕙《回文诗》八卷、《织锦回文诗》一卷外,当时流传的又有谢灵运《回文集》十卷、《五岳七星回文诗》一卷、《杂诗图》、《回文集》(《魏书》邢臧传,谓臧“与裴敬*、卢观兄弟并结交分,曾共读回文集,臧独先通之”)等。(3)诗文中引用织锦回文的典故渐多,反映了苏蕙本事深入人心。如昭明太子《锦带书十二月·夹钟二月》:“花明丽月光浮窦氏之机”。王筠《秋夜》:“尔时思锦字,持制行人衣”。刘孝胜《妾薄命》:“织书凌窦锦,敏诵轶繁弓”。沈约“大妇绕梁歌,中妇回文织”(《佩文韻府》卷—〇二上)。庚信《鳥夜啼):“弹琴蜀郡卓家女,织锦秦川窦氏妻”,《仰和何僕射还宅怀故诗》:“菭生理曲处,網积回文机”。苏子卿《梅花落》:“织书偏有意,教逐锦文回”。张正见《赋得佳期竟不归》:“路远寄诗空织锦,宵长梦返欲惊魂”。

    唐初,传播到了岭南。远处边陲的南海女子,撰《鞶*(左钅右监)铭》,王勃为之序。

    武后,她是一个回文的爱好者,不仅为《织锦回文》写记,高度评价若兰的文学创作和织造工艺水平,而且亲自制作八字回文铭,*(左纟右肃)於袍服,各寓训诫,赐给高级文武官员,把回文引入朝堂之上。朱启钤《丝绣笔记》卷下云:“此足知则天时之风尚”。对回文的发展,武后也是起着重大作用的。(19)

    范阳卢母王氏,于景龙中撰天宝回文诗,凡八百一十二字,诫其子曰:“我殁之后,尔密记之,若逢大道之朝,遇非常之主,则真图之制,便可上言”。至玄宗朝,东平太守薛自勤作为瑞诗上献。高适称其“循环有数,若寒暑之迁,应变无穷,谓阴阳之莫测”,盖仿苏氏织锦回之制也。随着唐朝国势的西渐,回文也远传西域。宋代徐师仁《唐秘书省正字先辈徐公钓矶文集序》,谓徐寅自永诗注云:“温陵使宅有图障二面,张林西楼书手作回文八体诗,每一首颠倒读成八首,以此知正字之文,不独行於当时,名於后世亦播于异域也”。

    宋太宗赵光义,他是继武后之后第二位爱好回文的帝王。御案尝置有一幅五色相宣的苏氏《璇玑图诗》,并自制怀感回文五七言诗一卷、回文诗四卷、莲花心轮回文偈颂二十五卷、心轮图一卷,“以示宰相近臣”、“赐天下名山胜境”。太宗序云:“朕机务之余,留心释典,乃搆回文之偈,精求玄妙之源,起因一章,终成千首,舒展状莲开一朵,联缀似月释初圆,立名曰莲华回文偈”,还“诏高僧注解”。这些释家文字后来都编入著名的开宝《大藏经》内。不仅颁赐国内寺院,而且亦赠与信仰佛教的东女真、西夏、高丽、日本、交阯等邻近诸邦诸国,进行文化交流,至今敦煌遗藏中尚存《莲华心轮回文偈颂》抄本残叶十多首。(20)

    唐宋之际,有的士子应试也用回文。宜春人卢邈,“唐末预湖南计偕,举进士、献回文诗三百首”(《[同治]表州府志》卷八)。济阴人王博文,年十六,“举进士开封府,以回文诗百篇为公卷,人谓之王回文”(《宋史》卷二九一)

    少数民族女诗人耶律常哥,《遼史》卷一百七谓其“能诗文不苟作,读通历,见前人得失,历能品藻,咸雍间,作文以述时政”,“时枢密使耶律乙辛爱其才,屡求诗,常歌遗以回文,乙辛知其讽己,衔之”。

    苏轼诗词,雄视百代,他亦喜回文,甚至梦寐中也作回文诗。大儒朱熹、曾作《次圭甫韻》、《呈秀野》菩萨蛮词二调。《读书续录》说:“晦*(上共下电)先生回文词几於家絃户诵矣”,而《草堂诗余》认为“公词十六首,道学风满楮,二词其近致者”。

    明宣宗朱瞻基也是一位爱好回文的君主。陈继儒《妮古录》卷一谓:“宣庙爱全书回文诗”。《四库全书总目·御制回文诗》云:“此集载朱当*(左氵右眄)所辑国朝典故中,惟题御制,不著朝代,明史艺文志不著录,不知何帝所作,其诗以春夏秋冬四景为题,有龙文,连环、八卦诸体,凡二十八首”。世人多以为宣宗所撰。今《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蒇藏书,未见此集,不知失落何处。

    明世宗朱厚熜尝与宰臣严嵩、夏言、李时以春夏秋冬为题,各赋回文诗一首。其中严嵩作的“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尤佳,在句法上的回转自如,毫无牵强之迹,被采入弹词开篇《莺莺操琴》、传播遐迩,脍灸人口。嵩籍没家产时,从其家抄出李公麟《织锦回文图》一帧,见《严氏书品手卷目》)嘉靖五年三月,天台潘渊进龙飞颂。朱国桢《涌幢小品》卷二云:“内外六十四围,五百段,一万二千章”,是仿苏作品中的钜制。存世最大回文图,当推清代全礼赢的著作,《题金云门女士璇玑图卷》谓其“悯造室赵阳台见弃于藁碪,因仿苏蕙璇玑图制成回文诗一幅,代其实怨言情,凡字一千五百余,回环颠倒读之,可得诗词铭赞万七千余首,诚可谓匠心独运,巧如无缝天衣也”。

    在后人的作品中,最著名要数万树的《璇玑碎锦》。它的问世,顿使回文别开生面。《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八三云:“是集锦回文诗图,上卷三十幅,下卷三十幅,各以名物寓题,组织颇巧”。于有清一代,风行各地,先后有邃经堂、杨州柏香堂、翰墨生皂书舍、漱霞仙馆、词源阁、似静斋等刻本。一时效仿者甚多,有万季野、华亦曹、张山来、李禺山、徐继墀(《璇玑分锦》)、王赠与、陈余山、陈谟、吴山、童叶庚、诸家辈出、作者之众、作品之夥、远远超过往昔。特别是华亦曹,别出机杼,自成一家,多远一百二十八幅,亦为古今巨著。其构图之精妙,文辞之典雅,直偪红友、尤为曲园所称许,他赞叹道:“钩心斗角,翦月裁云,其神妙真不思议,文字之奇,一至於此!”(21)

    户县张玉德《雁字回文诗碑》、规模宏大,共二十四通,七言律诗近三百首,素有“三绝碑”之称,曾“远近争抄,一时纸贵”。现属陕西省级保护文物,为该县旅游景点之一,系我国现存最多的回文石刻。《续修四库全书提要》谓其“典雅有法,回环读之,莫不曲尽其妙,工於体物,层出不穷,已非浅学可辦,所临各家各体书,莫不酷肖其形,亦非有甚深之工力,未能造此境界”。(22)

    历代文士,大家名儒,如陆龟蒙、皮日休、苏轼、秦观、黄庭坚、朱熹、周德清、高启、杨慎、汤显祖、毛奇龄、万树、万斯同、王士祯、纳兰性德、刘大白等、给后世留下了大量的各种体式、风格、流派、脍炙人口的佳作形成了世界上独特的回文文学,它是我国宝贵的文学遗产的组成部分。千馀年来,回文受到“上至京城宫殿,下至市镇店铺,甚至山野乡村农舍”各阶层的广大读者的喜爱,经久不衰,至今仍拥有更多的爱好者。赵翼《陔余丛考》卷二十三说:“唐人惟皮陆偶为之,宋以后则无人不作矣”。此话过于夸张,不符合历史事实,回文难作,并非人人都能,但喜爱者日多,确是实情。

    我国回文、诗、词、曲、赋、尺牍、对联、以及乐曲、绘画都有,可谓诸体咸备、图文并茂。正应桑世昌所言:“自尔或四言、或六言、或唐律,或短语,既极其工,且流而为乐章,盖情词交通,妙均造化,此文之所以无穷也”。

    在我国,回文的文学作品的内容,亦受织锦故事的深刻影响。就是说,回文成了表达别情、怀念远人、抒发夫妇离愁别绪的代词。宋代张表臣《珊瑚钩诗话》谓“寓忧思转辗之情”,以示绻缱循环不舍之意。回文者,肠回九转也。元稹《春别》云:“肠断回文锦,春深独自看”,纳兰性德《四时无题诗》:“璇玑好谱断肠图,却为思君碧作朱”。故闺怨诗中多回文,回文体中多闺怨,发展到后来,乃至贬夫逐客,往往借题发挥,以伸幽抑情怀。仇东之《织锦图起宗道人读法跋》云:“古之人有隐忧者,多托诸闺兴以自况”。王安石退居金陵而作《无题》,苏东坡贬谪黄州而咏《闺怨》,历代不少作者多于困境逆境中创作回文的。毛奇龄《韩灿璇玑图跋》云:“予尝谓蕙不遇滔,其遇滔也,亦无不得志于滔,则不能有斯锦;向使灿不遇诎抑,虽鬼神好事亦不能藉灿有斯图矣”。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我国回文的兴起和发展,与织锦故事、璇玑图诗的传播是紧密联系的。没有苏蕙,就没有回文的繁盛。因此,言回文,不可不先言璇玑图,明人刘仲达索性将回文直称之为“窦苏体”(《刘氏鸿书》卷七十二)。

    其二,推动我国七言诗的发展。

    苏蕙织锦回文是以七言为主体的多层次的有序的组诗。虽说三四五六七言,诸体咸备,但七言无疑是支撑诗图的柱梁。通首每句用韵,一韵到底,具有当时七言诗形成过程中的共同特点。只有七言,才能包容三言四言五言,乃至六言。如果没有七言的出现,也就不可能制造璇玑图。因此,七言是产生璇玑图的前提,璇玑图则是我国诗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成果。历代研究璇玑图诗读法的,主要也是在怎样扩展七言的数量上下功夫,至于三言四言五言六言,自唐迄今,其读法,读数无甚变化,无甚文章可做。

    七言诗,传说肇始于汉武帝的栢梁台联句,则因字数较多,音节繁複,不如五言语句简捷,易于见长,所以发展缓慢,五百多年间,基本处于孕育状态,现存完整的七言诗,仅数首而已。直到魏晋时代,七言诗还只限于歌行,当时主要是盛行五言,“居文词之要”,而七言却被视为“体小而俗”,故作者寥寥,似乎人们还不知道什么是七言诗,例如东晋王徽之竟将两句出自《卜居》的话称作七言诗,被刘义庆当作笑话。(23)

    在五言“居文词之要”的年代里,苏蕙却非常重视“体小而俗”的七言,把它作为诗图的主体,写下怎么多的七言诗。图中也唯有七言,才可周流回转,而符璇玑之义。如按句子计算,她比曹丕、傅玄、陆机都多。随着织锦回文的广泛流传,也无疑宣传,推动七言体诗的创作。因此,苏蕙在促进七言的发展方面所起的实际作用,决不会在栢梁、沧浪、四愁、燕歌之下。而《璇玑图诗》的巧思,更能引发、启示人们“诗缘情而绮靡”,去探索、求新,创制各种文学形式(不但七言的邅变,而且齐梁之世杂体诗的勃兴,与璇玑图的影响也不无关系)。我们认为,在七言诗的形成时期,苏蕙应是开拓者之一,她在倡导、推动七言体诗的创作,是有贡献的,可惜文学史的研究者没有注意她在诗坛上的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图中,六言不能回读。实际上,苏蕙只创制了三言、四言、五方、七言的回文诗。魏晋时期的六言,与七言一样,都是句句押韵。

    六言诗难作,故作者作品都不多,回文更少。

    第三,促进唐代闺怨诗的繁荣。

    “三唐闺怨自君开,组织回环绝妙才”。

    这是民初富人,陕西女子师范学堂监督武淑《题苏蕙璇玑图》的句子,她明确揭示苏蕙和唐代闺怨诗繁荣的关系。

    闺怨,古今诗歌题材的兴奋点。我国古代,官员或商贾极少带家眷在外,更不用说军旅了,妇女留守闺阁,久具远征戍边或商旅、官游翼域的夫婿,相思相慕,期待归来团聚的胸臆和怨情。因此,顾名思义,就是反映闺中妇女离愁别绪的诗歌。最早称作“闺怨”题目的是南朝梁代的何逊、吴均(梁元帝、刘教仪、鄧铿都有“闺怨”诗题),因其概括性较强,被后来许多诗人广泛使用。它是诗歌中的古老题材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直至唐代,闺怨诗的创作才发展到一个鼎盛繁荣的时期。严羽《沧浪诗话》说:“唐人好诗,多是征戍、遭谪、行旅、别离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所以,好些闺怨名篇成为唐诗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静居绪言》云:“诗,人情也。人道以夫妇始,故多帏房燕婉之辞”。夫妇长期分离,是这类题材产生的前提。造成夫妇分离的因素很多,如迁谪、行旅、宦游、商贾、而其中最主要的则是战争。唐朝是一个强盛的帝国,但它又是一个战争频仍的时代,“自古边患以汉唐为多”,立国三百年间战事持续不断。所以,闺怨诗中表现最多的,也是从军戍边的征人之妻的怨情。窦鞏《从军别家》诗云:“如今便是征人妇,好织回文寄窦滔”。明代唐汝询在《唐诗解》亦说:“唐人闺怨,大抵皆征妇之辞也“。由于当时社会现实生活,使得“闺怨”成为唐代诗人们最喜吟咏的题目。

    唐代闺怨的繁盛,除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生活因素以外,还有本身也是闺怨诗的璇玑图对人们的影响。巧思新奇的诗图,委婉动人的故事,都吸引更多的诗家参与闺怨题材的创作活动。唐人把璇玑图奉为写作闺怨诗篇的典范、圭臬,武后《苏氏织锦回文记》中,说它“是近代闺怨之宗旨,属文之士咸龟*(左钅右监)焉”。同时可从下列事实:“(1)在闺怨一类诗中最多的是征妇诗、戍妇诗;(2)在闺怨一类诗中,普遍使用了织锦典故,包括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等,说明苏蕙和唐代闺怨诗的历史渊源关系。研究闺怨诗的学者,忽视苏蕙在促进唐代闺怨诗的历史的推移影响和璇玑图“是闺怨之宗”的地位(俞安期《诗雋类函》卷七十六)。三唐闺怨诗的繁荣,岂不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吗?

    第四,开启文字织锦的先河。

    汉魏时代的锦,主要织的是人物、山水、花卉、禽兽等图案。有的也间织文字,只是简短的语句,“万世如意”、“延年益寿,大宜子孙”这类的颂词。1964年,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的前凉末年(苏蕙已出生)墓葬中出土织成锦履的尚文,“宜且昌、宜侯王、天延命长”,算是多的了。

    苏蕙璇玑图诗,是我国织锦史上第一次纯粹用文字织成,多达八百四十方,真是千古绝响的创举。除了后来的绣字之外,再没有出现过这么多字的织成。(24)她的锦上织字,也随着璇玑图诗而广泛流播,唐初已传到朝鲜。高宗永徽元年,新罗女王真德,大破百济之众,为争取唐朝的外交支持,睦邻修好,她织锦作五言太平颂,派遣其姪法敏来献。武后时织成逐渐由刺绣兴代,吴曾《能改斋漫录》云,新唐书狄仁傑传:“后自制金字十二於袍,以旌其德”,以金字环绕五色双鸾,文曰:“敷政术,守清勤,昇显位,励相位”。又《抒情集》云,唐武宗会昌中,边将张暌防戌十年余,其妻侯氏绣回文诗作龟形状,诣阙进之。

    苏蕙织字成锦的技艺,对研究中国工艺美术史和中国纺织史、服装史均有特殊的意义。璇玑图诗富于工艺组织,而历代的研究者都是从回文诗的角度来推崇苏蕙的才艺的,就中国的工艺美术史而言,苏蕙也称得上为最早见诸文献记载的,有发明创造的织锦女工艺家,她的织锦回文则是弥足珍贵的史料。郑賔于《中国文学流变史》说:“若兰织锦回文的工程,真是空前绝后的东西,不特在文学上占有他的位置。即在工业艺术上也是千古无匹了”。确实,要将八百四十一宇织在八寸见方(约20cmX20cm)的“端中”,而且做到“点画无缺”,又要“五采相宣,莹心耀目”。论其技艺,无怪对乎武后赞叹为“超古迈今”的绝艺,无怪乎黄庭坚也发出“亦有英灵苏蕙手”。(25)璇玑图诗,后世仿作,代不乏人,(26)然而要织成这样的锦,古今没有第二个人了。即使纺织科学发达的今天,恐怕也不容易做到的。苏蕙之后,竟成绝响。黄伯思疑为丁缓被中之制的宝子垂绶回文,也不过三百三十余字,而其幅员要比璇玑图大多了。千余年来,谁有苏蕙那样心灵又手巧啊!日本学者原田淑人在《中国服装史研究》中论及唐代服装时,肯定苏蕙所创的回文织锦工艺对后世的巨大影响,认为唐代这种工艺最为流行。遗憾的是:“与研究中国文学史的学者一样,研究中国纺织史学者,也没有注意和认识到苏蕙的历史贡献。陈维积《中国纺织科学技术史》(1984年科学出版社)中只字未及,便是一例。

    锦,是金字和帛的组合。《释名·释采帛》:“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价如金,故惟尊者得服之”。自从苏蕙织锦回文之后,锦和字便联结成词,还衍生许多与此相关的语词,如:“锦字”、“锦字回文”、“织锦”、“织锦回文”、“锦书”、“锦文”、“回文锦”、“回文书”、“回文语”、“锦中书”、“回文机”、“锦字梭”、“窦锦”、“窦家锦字”“机中锦字”、“锦机”、“锦机手”、“千字锦”、“秦明锦”、“秦州织锦机”、“苏氏锦”、“锦字书”、“锦中文”、“机上回文”、“回文锦机字”等等,成为后人诗文中普遍使用的典故、成语。

    本指妇女寄赠丈夫表达思念之情的诗文书简,后来也泛指女子所写的文学作品:

    宋之问《桂州三月三日》:“不求汉使金囊赠,愿得佳人锦字书”。李峤《诗》:“扇中纨素制,机上锦纹回”。骆宾王《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鄰》:“锦字回文欲赠君,剑壁层峰自糺纷”。唐允济《怨情》:“玉关芳信断,兰闺锦字新”。李白《秋浦寄内诗》:“开鱼得锦字,归问我何如”。杜甫《江月》,“谁家挑锦字,烛灭翠眉嚬”。温庭均《咏寒宵》:“上郡归来梦,那知锦字诗”。耿*(左氵右韦)《古意》:“叶下绮窗银烛冷,含泪自草锦中书”。崔道融《春闺二首》:“佳人持锦字,无雁寄辽西”。

    借指抒发别情,怀念远人的书简诗文:

    李白《以诗代书答元丹》:“口衔云锦字,与我忽飞去”。窦鞏《赠萧都官》:“*(外门内月)寻织锦字,醉上看花船”。温庭筠《送并州郭书记》:“候骑不传箭,回文空上机”。薛涛《赠远》:“芙蓉新落蜀山秋,锦字开缄到是愁”。宋李清照《一剪梅》词:“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赞美:称誉妇女或友人的绝妙才思、高超文章:

    张何《蜀江春日文君濯锦赋》:“织回文之重锦,艳倾国之妖质”。宋、王安石:“写赋好追陈后宠,题诗堪送窦滔家”(《佩文韵府》卷二十一)。秦观《客有传朝议欲以子瞻使高丽,大臣有惜其去者白罢之,作诗以纪其事》:“贡外别题求妙札,锦中翻样织新篇”。近人秋瑾《题潇湘馆集》:“博士声华苏氏锦,绛仙才调伟娘书”。

    比喻优美的文思、华丽的词藻:

    沈约《华山馆为国家营功德》:“锦书飞云字,玉简黄金编”。卢照邻《乐府杂诗序》:“霜台有暇,文律动于京师;绣服无私,锦字飞于天下”。王勃《七夕赋》:“上元锦书传宝字,王母琼箱荐金约”。

    第五,在中外文化交流中,苏蕙织锦回文,特别对汉字文化圈内诸国,如日本、朝鲜、越南都产生直接的影响。日本、朝鲜、越南历代的大量汉籍中留下不少回文汉诗的篇什。在我国齐梁回文兴盛之时,印度来华高僧菩提达摩(Bodhidharma)也积极参与,并作了《真性颂》,他是首先撰写回文的外国人。据《大藏经》云:“东震初祖达摩尊者,示相南天竺国王之太子,于诸法性顿得通量传道时至只履西归主正法眼藏以妙语,发真度越圣凡者,只此二十字耳,正诵回文皆有义谛”。明人赵希观云:“达摩西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独有真性一颂,虽二十字,回环读之,成四十首,计八百字,每首用韵,四至具通,以表真性无有穷尽也”。郁香良是作汉字回文的第一位日本人。《全唐诗外编》说他博学强记,贞观十年对策及第,官大内记、文学博士,所撰《铫子铭》,见《本朝文粹》。宋雍熙元年(984),日本东大寺僧奝然来华,太宗赠以新刊大藏经和“御制回文偈颂”。回国后托弟子持表感谢,有“遂使莲华回文,神笔出于北阙之北;贝叶印字,佛诏传于东海之东”。熙宁六年(1073),日僧成寻来华,神宗又赠与新译佛经并太宗御制《莲华心轮回文偈颂》二十五卷、秘藏诠三十卷等。日僧一休(1394—1481)《狂云集》卷上《大机》诗,有“风流一段画难就,懒织回文织锦诗”,直接引用了苏蕙的典故。日本享和二年(1802),高井伴宽述出版《回文锦字诗抄》,他将宋人《拟织锦图》当作苏氏织锦回文,翻译介绍给日本读者。大福窗笑寿著《回文歌百首》,于日本文化十一年(1814)出版时,作者署名改为锦字楼笑筹。从这些事例中,说明织锦故事在日本的影响。

    日本人民还运用和文的特点和规律创制回文和歌、回文连歌、回文狂歌、回文俳谐。最早的回文和歌例见于《奥仪抄》(藤原清辅著,1140年成书),该书将回文和歌称作“古歌”,因此可能作于十一世纪以前。万历间,“钦差镇守浙江等处地方”总兵官侯继高所著的《日本风土记》,载有被称为代表作的日本琴谱回文词,这是我国最早见到的回文和歌。(27)现存的专集,有:宇口《回文之俳谐》、琴峰《回文发句》、菅原知贵《回文歌词元种》、浮草《回文二百首》、杉夫追善《回文歌僊》等。《新编帝国图书馆和古书目录》中,有梅辻更张《织锦学制集》(新编),写本《织锦诗稿》、因未见原书,不知亦是回文专著否?

    宋淳化二年(991),高丽国王“遣使韩彦恭来贡,表述治意,求印佛经,诏以藏经并御制秘藏诠、逍遥咏、莲花心轮赐之”。显宗敕命崔士威出版藏经,将宋太宗怀感回文、莲华心轮偈颂等御制编入,仿照宋藏本覆刻,世称《高丽藏》。明季使臣(龚用卿、华察、朱之蕃)至汉城,朝方往往派通晓汉文学的官员(远接使郑士龙、苏世让、柳根)迎送陪同,他们之间诗文倡和也留下不少的回文,给中朝两国关系史上谱写了美好的篇章。朝鲜还出版《回文诗》(海州版)、《回文十韵诗帖》。

    《宋史》卷四八八载真宗咸平四年(1001),交阯郡王、大校李公蕴“求太宗御书,诏赐百轴”。限于研究资料,我们今天所能见到越人写作的最早汉诗回文,是明朝嘉靖间人李文凤编撰的《越峤书》卷二十无名氏的《闺怨》(列于安南主黎颢前)。

    十六世纪,英国人吞南姆(1520—1601)的《诗艺论》(1589)中,介绍中国回文织锦诗,这或许是最早中西文化交流。英国人托姆斯(Peter perring Thoms)于1824年译就出版《花笺记》,其正文《百美新咏》,共收三十二首歌咏妇女的中国诗,有一首来自《璇玑图》(见卫茂平《中国对德国文学影响史述》)。歌德日记、信札、谈话中看到的中国典籍的译本,就有英译的《百美新咏》一书。文军《英语修辞格辞典》对蒐集英语回文(palindrome)致力甚深,为同类书之最。据红学家周纵策说,多年前,欧美有数理、语言文学家若干人组织学会,欲以科学方法穷研西语回文、颇轰动一时。1966年,王仲厚于新加坡出版《绝妙世界之回文文学》,将汉语回文介绍给东南亚的读者。

    第六,苏蕙织锦故事,也是我国历代诗歌、绘画、戏曲、小说的传统的创作题材。专咏苏蕙和织锦回文诗歌,唐时尚少,仅张仲素、皇甫威《回文锦赋》、赵嘏《织锦窦家妻》诗。宋时也只有孔平仲、王观、苏轼、秦观、黄庭坚、晁无咎诸人,而元明以后便多了。有些作者把它列为《咏史》、《昔昔盐》、《无双谱》、《名嫒诗》、《秦中怀古》、《百美新咏》的组诗之一。在内容丰富,风格各异的众多作品中,几乎都对苏蕙唱赞美诗的。例如清人冯至《织锦回文》:“我谓古今才一石,应许若兰得八斗”;徐琳《题苏若兰璇玑图后》:“奇才巾帼丝纶手,珍重璇图万古留”;沈朗《题璿玑图》:“何如此幅宝光溢,千古秦川留采笔”;朱镇《咏苏若兰》:“才思独创新奇格,难向人间索和章”;近人张一麐《题张冠春家藏璇玑图》:“锦字回文绝好词,补天五色女娲遗”。淮安烈妇郑氏,生平爱慕璇玑图,就为自己取名蕙,字若兰(见《伯山诗话》三续集卷一)。对窦滔,有责其薄伴的,王士祯《织锦巷》:“怜他苏蕙子,枉嫁窦连波”;朱为檝《读璇玑图主诗:“今古奇才不易得,连波作事太糊涂”。有嘉其悔过的,刘*(上宀下严)《织锦窦家妻》:“一寄襄阳旋悔过,丈夫真是窦连波”。有讥其青云之附,“借一女子,遂名百世”的,国梁《织锦图》:“一自若兰传锦字,故居今表窦连波”。有慕其艳福的,师范《舟中咏史诗》:“何缘消此闺中福,白首相依过一生。也有叹息悔改难的,韩荣光《苏若兰》:“人间岂乏璇玑手,争奈郎心铁石何”;钱淑生《苏蕙》:“毕意有才都是累,最难悔过窦连波”。至于苏窦阳台之间,亦有人主张调和的,如南明权臣马士英,据计发《鱼计轩诗话》云,尝考南都阮大铖以私怨欲尽杀东林、复社诸人,士英不欲,赋诗曰:“苏蕙才名千古绝,阳台歌舞世无多,若使当时不相妒也应快煞窦连波”。也有同情阳台的,如清人王曇、金礼赢夫妇,为阳台作璇玑图。仲瞿怀绝世之才,遭绌终身,遂制回文、《回心院传奇》,以伸胸臆;云门身为继室,悯阳台见弃,故作回文诗一幅,“代其写怨言情”。

    自李唐以来,追写织锦端委者颇多。桑世昌谓治平中沈少常得府文宣所制,厕笔绝精。李伯时用色分章跋云,屯田陈侯所观唐真本图六幅,自若兰著思、绣丝、织锦、遣使、窦滔列骑拥旌、盛礼迎苏。历代名家写本真踪最著者,有唐张萱《织锦回文图》、周昉《织锦回文图》;五代胡翼《回纹》;宋周文矩《苏若兰话别会合图》(画系云:后有李易安小楷织锦回文诗并则天璇玑图记,书画皆精)、郭忠恕《织锦璇玑图》、李公麟《织锦回文图》、刘松年《苏蕙织锦图》(后有朱淑真小楷书璇玑变幻并记);明仇英《织锦回文图》、《十美图册》(第三开苏蕙)、杜堇《璇玑图》、卢允贞《璇玑图》等,至于未见诸文献著录而流传于世者则更多了。武后记有故事,有情节,宛委动作,故画家多从其意。

    织锦故事,也是戏曲、小说的题材之一。元代关汉卿敷演崔鸿“为夫赎罪”说,作《苏氏进织锦回文》杂剧、首开其端。明代有无名氏《织锦回文》传奇、《窦滔回文记》杂剧、张丑《字字锦》传奇。大概受戏曲的影响,明人杨淙《群书考索古今事文玉屑》卷二十二《织锦回文》,亦谓滔“被徙流沙,妻思之不已乃织锦回文以寄夫,辞甚凄宛”,“滔以是文献于总管,怜之得释而归”。清代有徐守业《*(左纟右肃)回文》传奇、无名氏《回文锦》传奇、洪昇《回文锦》传奇、孔广林《璇玑锦》杂剧、无名氏《新编织锦回文金冠记》弹词、《新刻忠孝节义窦滔记》木鱼书等。近时有高甲戏《织锦回文》,系据提线木偶戏《窦滔》改编。剧中叙窦滔因忤奸相,被贬边塞,若兰闻之,悲愤异常,织回文于锦上,晋京为夫伸冤等情节。六十年代初,曾在上海演出,通俗文学家赵景深特撰文为之绍介。小说则有李渔《合锦回文传》、李汝珍《镜花缘》(第四十一回)。

    历代所有诗歌、绘画、戏曲、小说的作者,无不赞美苏蕙的才艺和同情苏蕙的遭遇,唯独洪昇站在封建夫权立场上,以所谓“春秋端本澄源这义”,深责若兰“大乖妇道”,“姑而得弃,道之正也”,“椎原其端,岂非苏氏之首祸歟”,并指责山谷诗“意若专罪连波者”,“独怪山谷文士,亦自同于金轮牝狐之见”。对作者的创作动机,《见山楼丛录》说:“阳台之被遣,洪(昉思)氏盖深惜之”,故牵缀点染,幻出《回文锦》传奇,使“两相和好也”。而读其《织锦记自序》,事实并非如此,在对待苏窦问题上,洪昇是十足的封建夫权的卫道者,哪有一点“人民性”?正如美国埃斯特尔·R·拉梅说的:“束缚妇女者,乃男人耳,而不是生理差别”。

    第七,苏蕙织锦“端中”(端:手帕)以赠其夫的故事,影响十分深远,至今周原一带,甚至关中西部各县的地方传统礼俗,每有女子出嫁,便织许多有方格图案的五彩手帕,散发给参加婚礼的亲友,意在告诫男方要珍惜爱情、毋忘夫妇之义。七十年代美国兴起“系一块黄手帕在老橡树上”的风尚,日本电影《幸福的黄手帕》追祟美妙的人伦德操,盼望远方的夫婿归来的纯真爱情,这和苏蕙故乡的习俗如出一辙,殊不知两者有否联系。也有将织锦回文当成求偶、定情之物的,如李渔《合锦回文传》里的男女主人公梁栋材、桑梦兰,以及清代王曇、金礼赢夫妇。仲瞿《继室金氏五云墓读铭》云:“年十三,手书予所作织锦回文为蹇修之始”。闻一多《红豆》诗:“爱人啊!将我作经线,你作纬线,命运织就了我们的婚姻之锦,但是一*(左巾右员)回文锦哦”。现在,当地的旅游部门,将璇玑图诗印在手帕上作为旅游品,并用外文介绍若兰的事迹和璇玑图诗的读法向游客介绍。故乡还流传着苏窦爱情故事的种种民间传说详见《法门寺风物故事》、《法门寺纪事》等书。

    传说,苏蕙是在阿育王寺和窦滔邂逅的,不久两家结为秦晋。在这里,也说说回文与佛门之缘吧!

    明季黎元宽在为九华山佛承大师作的《山居回文诗序》中,谓:“诗与禅各有三昧,其实同一三昧也”。有文学修养的释子,亦积极参与回文的创作,他们或抒发胸臆,或宣扬救义。高僧达摩最先运用回文作《真性颂》,以表达他的“二入四行”的禅观思想。叶德辉《达摩》诗云:“江南传播回文颂,谁覩真形石壁间”(《观剧绝句》卷下)。灵隐寺僧、住持慧眼可光禅师:“述达摩西来留二十字,如织锦回文,反复读之成四十韵,以接中下之机”(《灵隐寺志)卷三下)。法门寺地宫出土唐咸通十五年《监送真身使随真身供养道具及金银宝器衣物帐》碑、记载有“武后绣裙一腰”。无独有偶,金陵瓦官寺武后亦舍有罗裙、佛旛,皆组绣奇妙。清人顾櫰三《瓦官寺天后锦帬歌》云:“应教秃袖调鹦鹉,尚有回文*(左日右丽)凤凰”,“幅长四尺阔六寸,婉儿玉尺亲裁论”。宋太宗“机务之余,留心释典,乃构回文之偈,精求玄妙之源”,命僧录司选京城义学文章僧行清、惠温等二十人为之注解。太宗将所撰怀感回文、莲华心轮回文偈颂一类释家文字,赠与兰若以及信仰佛教的邻邦邻国。以后,又刻入大藏,“严饰天下寺舍”(《北山录》卷十注)。太宗敕云:“朕听断之暇,无畋游声色之好,遂成秘藏诠、逍遥永并佛赋、回向文共三十余轴,遣内侍同僧守能斋赐明州瀑布观音禅寺”。(《雪窦寺志》卷一)。大中祥符四年(1011),真宗御书《宋太宗皇帝书库碑》,文中著录“《回文诗》一卷,《莲花心轮回文图》若干卷”,碑存太原寿甯教寺。雍熙三年(986),太宗征幽州,权知真定军府兼兵马都部署的钱惟治,在军旅倥偬之次,特为隆兴寺大悲阁作《宝子垂绶连环诗》。(28)这些举措,无不表示宋初朝廷对寺院的重视。在回文作者的队伍中,宋代有佛印,明代有起宗道人、唵*(左口右览)、本仪、佛承、徹凡、清代有东皋心越、本潮、照纯、显清、见自、克成、性通、大汕等。箇中佛承《山居回文诗》,一百二十首,惜已湮没无闻。

    总的说来,我国历代回文专著,只少数流传至今,大部都是亡佚。绝大多数的作者,不过吉光片羽而已。除本集之外,大多散见于诗文总集、史乘笔记等各种典籍中。许多作品,或因秘藏、或水火兵燹,逐渐从人间消失了。民国初年尚在的《秋夜回文吟》(胡有基、胡有源)、《黼黻回文图》(王曇)、《璇玑图》(万斯同),今已存亡未卜。一般地说,编成总集或丛书,不容易散佚、失传。自朱象贤后二百多年来,未有人再续类聚或另编总集。因此,如不及早钩沉,集腋成裘,恐怕若干年后,又会有许多作品成广陵散矣。

    当前,我们认为要编出一部回文总集的条件已臻成熟。我们手头汇集的回文专著(总集、别集)占存在之90%以上(不少属于孤本、稀本),散见作品占存世之80%以上,網罗作者1500余人以上,元代以前的作品基本齐全,共计图500多幅,诗词典赋近万首,可编成百卷巨帙。

    中共中央《关于整理我国古籍的指示》(1981年9月17日)说:“整理古籍把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继承下来,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工作”,“为办好整理古籍这件事,尽管国家现在有困难,也要花点钱”。八十年代,在指示精神的鼓舞下,我国高等院校和出版机构,出现古籍整理的热潮。全宋诗、全明诗、全清诗(筹组)、全宋文、全明文、全清词、历代赋、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续修四库全书等矩制、相继组织专门力量进行整理并陆续出书,使与《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唐诗》、《全唐文》、《全宋词》、《四库全书》衔接。回文总集的编成,又可使祖国文化遗产宝库增添一株瑰丽的奇葩。(29)

    目前,在十位女诗(词)人中,只有济南、青州李清照纪念馆、绍兴秋瑾故居。法门寺镇是我国回文文学的发轫地,若是璇玑馆建成,则又多了一处以纪念女诗人的胜境,也是弘扬祖国文化的盛举。(四川新都的黄[峨]夫人祠,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①晋书说

    注  释

    ①《关于十位女诗(词)人》:班倢伃、蔡琰、左芬、苏蕙、谢道韫、鲍令晖、薛涛、李清照、朱淑真、秋瑾。见1981年12月22日《文汇报》。

    ②汤球《十六国春秋辑补》卷四十一前秦录十一:“窦滔妻苏氏,始平人,彭城令苏道贤之女也”。

    ③武后记:《文苑英华》卷八三四题作《苏氏织锦回文记》,《全唐文》卷九十七题作《织锦回文记》、《回文类聚》卷一题作《璇玑图叙》。子真:《回文类聚》作于真。本文引及武后记中有关文字,均据《文苑英华》。

    ④王隐字处叔,陈郡人,约晋元帝建武元年(317)前后在世。时苏蕙尚未出生,隐所撰《晋书》何以有其传。

    ⑤《事类赋》,宋、吴淑撰注。吴淑(947—1002)字正仪,丹阳人,由南唐入宋,以“词学典雅”、“学问优博”受到太宗嘉赏,参与编修《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事类赋》最后成书于淳化四年(993),太宗嘉其精瞻,因命注释。对此书,明人更是借加称道,李濂云:“余览是书,未赏不嘉其考核之精,叙述之美,而三叹其用心之劳也”。《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三五,谓“注与赋出自一手,事无舛误,故传诵至今”,所引之书,大都“采用本书”。

    ⑥《晋书》,唐房玄龄等奉敕撰。《晋书》成书于贞观二十二年(648)。唐代之前,已写成晋史有二十多种,除沈约、郑忠、庚铣三家《晋书》亡佚外。其余都还在。唐修《晋书》是以臧荣绪《晋书》为蓝本,参考其他各家的晋史和有关资料而成。

    流沙:据梁福义《法门寺纪事》云,在今新疆白龙滩沙漠一带。

    ⑦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旧题]崔鸿《十六国春秋》卷四十二前秦录十:“窦滔妻苏氏,始平武功人,陈留令道贤之第三女也。名蕙,字若兰,善属文,智聪精明,仪容妙丽,年十六,归终窦滔。滔甚敬之。及坚时,滔为秦州刺史,被徒流沙,苏氏思之,因织锦为回文,词多不载”。

    按:此文与《太平御览》卷五二〇宗亲部十夫妻所引《前秦录》全然乖异。

    ⑧《文选》李善注成于唐高宗显庆年间(656—660)。玄宗开元六年(718),又有五臣(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续注。宋、姚宽《西溪丛话》卷下云:“李善注文选,引證精博,五臣无足取也”。王得臣《塵史》卷二云:“李善注文选,最为该洽”。苏轼《书谢瞻诗》云:“李善注文选,本未详备,极可喜”。《四库全书总目·六臣注文选》,谓“其诋善之短”。

    ⑨《题织锦图上回文三首》,应为王观通叟作。《蓼园诗评》谓王观官翰林学士,赋应制词,宣仁太后以其近亵,谪之。李焘《续资治通监长编》卷三百一,云:“元丰二年十二月辛酉,诏大理寺丞王观,除名永州编管,坐知江都县受赇枉法,罪至流也”。又三百二云:“诏提点淮南东路刑狱范百录罚铜二十斤,坐知杨州江都县王观枉法受财,转运司遣官鞫劾,而百录擅止之也”。王观因应制撰清平乐词,太后以为媟凟神宗,继苏轼责授黄州后,亦以“受*(左目右求)枉法”编管更远的永州,素积直道的百禄,也受到经济处罚。明代邑人张宁修《[万历]江都县志》,将王观与罗適同列循良传,足见其证。观赴永州途径湓城,受到孔平仲(江州钱监)的热情迎送,有《谢王通叟回纹诗》云:“观君和我回纹诗,满眼存光破冰雪”。今《清江三孔集》中只《题织锦璇玑图》回文五首,那么《题织锦图上回文三首中》,必观之和作也。细玩诗意,明写织锦之事,实自况心熊耳。江州、黄州两地相近,平仲常往苏轼处,故东坡亦和之,“同是天下沦落人”,同是以文字罹祸也。

    元丰五年,秦观至黄州谒东坡,返时过卢山,访大觉琏师。时平仲尚未离湓城,似得见孔、王诸作,因此集中有“苏子瞻记江南所题本不全”之语。太虚自幼“慕王观之为人”,故其父以“观”名之。近人徐均以为“少游之嗜词,盖权舆於此”。事实上,词风亦直接受通叟之影响。吷庵手校《淮海词》跋云:“少游学柳[永]岂用讳言”,非是。

    ⑩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五云:“回文类聚三卷,桑世昌泽卿集。以璇玑图为本初,而并及近世诗词,且以至道制冠于篇首”。这是我国现存最古的回文总集,分类纂辑自晋以迄南宋诸家诗词图录。有些作品往往本集未载,赖此书得以保存。又《宋史》艺文志卷八总集有西湖寓隐《回文类聚》一卷,此必其补遗,合前三卷,即为清刻水所称原编四卷是也。西湖寓隐者,世昌自号耳《天台外书》卷二,谓其晚年“常在钱塘西湖间,一筇双屐,如野鹤昂然,不可羁致。谢丞相于肃赠诗,有春光只恋西湖好,不念台山老桂枝之句”。《回文类聚》由南宋胄监所栞”,书板存太学板库中(见《元西湖书院重整书目》)。明万历间,张之象玄超复加增订重梓行世。之象序云:“予友海盐钱君懋穀氏,雅好异书,闻予旧藏回文类聚,世所罕见,请刻之以传”,“璇玑回文诗,宣德辛亥尝刻于西糊寓隐,惜乎古本脱落不存,止得诗一百余首,览者有遗恨焉。嘉靖庚戍,予客游白下,会楚中王君廷儒,示予回文类聚,乃淮海桑泽卿所辑古本,约有一千余首,如获拱壁,不胜欣喜,因手录成帙,存诸笥者。久之,比课农余暇,搜访补增,翻阅校定,如粲然可观,足传不朽”。此本今亦罕见,仅成都李一氓藏本。清康熙中朱象贤又续,最后遞补至原编四卷,续编十卷。朱氏云:“是书流传至今,原本甚罕,止有明张之象增订重梓一帙行世,但镌刻潦草,增益佃补漏,更以明代之作入于宋人纂辑之内,共谓非宜”。又自序云:“披阅之次,似觉玄超之所增订者,杂乱无绪,是以将彼旧增并予所习见之什纂为续集,附于卷后,重鋟诸木”,“集中所录诸图及其余诗词,皆各有其妙,足以竝传,间有瑕瑜不掩,亦存之,以俟大方鉴别可也”。朱氏补编前后刊行的,计有四卷本(朱氏刻本)、有五卷本(原编四卷、续编一卷,康熙四十七年刻本)、有十四卷本(原编四卷,补编十卷,裕文堂藏板本、洞庭杨氏藏板本、麟玉堂藏板本、鹤松堂藏板本)等版本。《四库全书总目》批评朱氏,“所采兼及明人,然于明典故中所载回文诗三十图在耳目前者,即已不取,则所漏亦多矣”。张、朱补辑,固非赅备,但《回文类聚》流传至今,并及海外,两氏之功不可没也。

    (11)还有一个疑问:“如意元年五月一日大周天册金轮皇帝”落款中,其年号、尊号也与史实不符。按载初元年(690)九月,武后以周代唐、改元天授、称“圣神皇帝”。三年(692)四月改元如意,九月又改元长寿。长寿二年(693)九月,加尊号曰“金轮圣神皇帝”。证圣元年(695)九月,才加尊号曰“天册金轮大圣皇帝”。改元天册万岁。

    现在我们见到辑入武后《苏氏织锦回文记》的最早典籍,是李昉等编纂的《文苑英华》。此书成于宋初太平兴国七年(982),当时武后《垂拱集》、《金轮集》都在(见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六十艺文四著录,倘已亡佚,也会注明,如“德宗集亡”)。预修《文苑英华》、《太平御览》等书,大都是五代各国降臣,他们皆是文誉卓著的鸿儒硕彦,多采自本集非转辗*撦。宋太宗《文苑英华书成付史馆诏》云:“近代以来,斯文浸盛,虽述作甚多,而妍蚩不辨,遂令编辑,止取菁英”。当时杨億的评语是:“分别部类。柬来菁英”。况又经宋代历朝二百余年的修正审订,很难掺入伪作。一般地说,记序要比史书详尽,可信度高,武后是一个回文爱好者,她为苏蕙写记,合乎情理。四库馆臣以“其文萎弱,亦不类初唐文体,疑后人依托”。但北宋著名画家李伯时曾在屯田陈侯所见过唐真本图,“左书武后序”,这说明唐代确有《苏氏织锦回文记》与《璇玑图》并行(南宋、尤袤《遂初堂书目》谱录类著录《璇玑图记》)。后人对武后记的评价是:“明沈千白曰:“轻轻点次,自有烟波澹荡之趣”。王守溪曰:“回文锦赋,唐张仲素、皇甫威俱行于世,未若此记如淡妆西子、临波洛妃;又月白风清,云轻雾薄,唐文之仙品也”(明刘士鏻《古今文致》卷四。清李士麟云:“轻描淡扫,有烟波荡漾之致,文中仙品”(《文韵集》卷六)。近代谢无量(《中国妇女文学史》说:“盖以武后之雄才大略,诗文宜无所不能,是以自来录宫闺文学者,武后恒为一大家也”,有些诗文“虽不能定其决为武后自作,然流传已久,当时固宜并在武后集中,且其工丽如出一手,当初文士,未能或之先也”。明季陈继儒《古文品外录》卷十三,谓《后判行文书,笔臣不及,则此序度非代作”。一九六二年,中华书局将武后《苏氏织锦回文记》选入《唐代散文选注》,作为文学普及读物,介绍给广大诸者。苏者聪扣《简论武则天其人其文》说:“此文叙事详尽细致,曲折生动,言简意赅,用词精荚,流畅洗练音韵铿锵,是一篇优美的传记文学”,“它全面系统地介绍苏蕙,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极为可贵的资料”。四库馆臣“疑为后人依托”的观点,未被人们所接受。

    对《晋书》未言窦滔镇襄阳事,扶风乡亲的解释是,滔或系副手而非主将,故正史不及。一般地说,地方志史料丰富,往往充补正史不备、专史不详者,苏窦之事,大多襄阳府志、县志不载,仅《[光绪]襄阳府志》志余转载《湖北通志》注引《侍儿小名录》,而不直接将《苏氏织锦回文记》收入艺文志中,也说明修纂者持保留态度。

    用织锦故事题咏襄阳者,仅王安中《黠绛唇》词,送韩济之归襄阳云:“晕红縈翠,细织回文字”,及王士祯《襄阳怀古》云:“岂有酖人羊叔子,更无悔过窦连波,残碑堕泪回文锦,一种销沈可奈何”!古今只此两例而已。

    阮阅《诗话总龟》后集卷四十七、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四十皆引《侍儿小名录》所载《璇玑图序(叙)》,经查委宛山堂本《说郛》卷七十七,收入唐陆龟蒙《小名录》一卷,宋洪迈《侍儿小名录》一卷,王銍《侍儿小名录》一卷,温豫《续补侍儿小名录》一卷,张邦几《侍儿小名录拾遗》一卷,皆无记载苏蕙之事,不知阮阅《诗话总龟》、胡仔《渔隐丛话》引自何本。

    又明刘仲达《刘氏鸿书》卷六十九、清王植《权衡一书》卷四十一所载武后记,均云引自唐刘肃《大唐新语》,而今本亦无此。

    (12)严一清(1914—1989),又名正,苏州人。毕生研绎诸家诗图,致力甚深,虽寒章残什,也惜如珍宝,一箪一瓢,不改其癖。

    (13)周振甫还说:“从这十五首看,表达了她复杂的思想感情,既有替窦滔抱屈的,也有责备他负情的;既写自己对窦滔的怨恨,也写出自己对窦滔的怀念,真实地反映出一位生长在封建社会中很善良的志洁行芳的妇女,对待无情的丈夫的复杂感情,表达得非常真切。从这里显示她善于表情的艺术性,她在运用比喻上也有她的特色。再值得赞扬的,像《新序》里说的:才思精深融切,如契自然”。(见郑光仪编《中国历代才女诗歌鉴尝辞典》,1991年中国工人出版社)。

    (14)《盘中诗》,苏伯玉妻作,见徐陵《玉台新咏》卷九。毛泽东很喜爱此诗,他在阅读《古诗源》一书时,对其中《盘中诗》曾多次圈点、划线,还在天头批道“熟读”两字。明,钟惺《名嫒诗归》评论说:“诗奇、事奇、高文妙技,用意忠厚,千古绝调”。清、沈德潜《古诗源》云:“似歌谣,似乐府,杂乱成文而用意忠厚,千古绝调”。陆*(上曰下永)《历代名嫒诗词》谓:“盘中之诗,奇想奇文,妙绝今古。然盘中回环屈曲之妙,妇女聪慧细心,或能为之。至于词气之宕逸疏快,一气十转,笔有灵机,千古文人,无此妙作”。谢无量《中国妇女文学史》亦谓“其词意回环之妙,实为绝作,且笔致灵警,而词气疏宕,古今文士,罕见此妙”。

    明胡震亨《唐音癸籤》卷二十九云:“盘中诗,始汉苏伯玉妻寄夫诗,写从中央周四角,屈曲成文,名盘中。至窦滔妻苏氏,益衍为璇玑图”。桑世昌因其写于盘中,实开诗图创作之先河,故置之篇首,以为“肇端”。朱象贤是观指出:“今之屈曲成文者,盘中之遗也;反复往回,左右相通,巡还成句及交加借字,三四五六七言互诵者,皆璿玑之制也”。按:“后世所作诗图,兼备两者,因此,回文的概念,也涵盖盘中的样式。而且后人更运用汉字字形、音韵、词义的特点,制出许多图文并茂,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诗图。所以,英国作家多普逊于1880年在《文学戏语》中,说:“中国在这方面显示出了更大的独创性”。

    胡应麟《诗薮》外编卷四云:“不知当时盘中诗作何状,必他有读法,不可考矣”,“或云当从中央周四角,即读法也”。《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八七,谓:“苏伯玉妻盤中诗,据沧浪诗话白玉台新咏以外,别无出典,旧本俱在,不闻有图,此书(指《回文类聚》),绘一圆图,莫知所本,考原诗末句,称当从中央周四角,则实方盘而非圆盘,所图殆亦亡也”。郭沫若根据“当从中央周四角”的提示,作《拟盘中诗的原状》、《盘中诗复原图》刊于1962年3月24日《光明日报》(该报1962年4月5日又刊出唐兰、高敏学《关于盘中诗的复原》)。

    (15)吴僧定徵字起宗。钱谦益《列朝诗人小传》有徐髯仙哀定徵诗云:“起宗肉食相,齿不啖蔬甲,时时耸肩吟,为怕袈裟压,谛思回文中,千百演读法,颇起匏*(上共下电)重,文字交最洽,奈何圆寂早,明镜掩尘匣”。又明弘治丙辰(1496)仇东之《织锦图起宗道人读法跋》云:“起宗尝录见赠”等语,可知起宗是明代人。而《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四八,《璇玑图诗读法》提要云:“起宗不知何许人,王士祯居易录载赵孟頫妻管道升璇玑图真蹟,已称起宗道人云云,则其人当在宋元间也”。非是。

    朱象贤《读例说》:“宋至道间大内流传五色读法,乃云共诗三千七百五十二首,数始明著,后世以为起宗道人分图读至三千余首,是未见古书者也”。又徐养源《顽石卢文集》卷十《跋织锦回文诗》云:“右织锦回文诗,有宋至道宫中本,见桑氏回文类聚,明僧起宗读法,实出于此,而讳所自来,颇嫌掠美。然广慧所传,祗详设色,得起宗分图析类,读法乃明,二者相须不可偏废”。并录于此,以供研究。

    (16)上述记跋皆有难以圆说的罅漏,于是引发后人对其真实性的怀疑。

    近人况周颐《蕙风词话》卷四:“池北偶谈谓淑真璇玑图记,作于绍定三年。绍定当时[是]绍圣之误。绍定理宗改元,已近南宋末季,浙地隶辇轂久矣。记云,家君宦游浙江。临安亦浙西,讵容有此称耶”。《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七四云:“然流传墨迹,千伪一真,此文出淑真与否,无从考证,疑以传疑,姑存一说可矣。”朱淑贞此记,引起后人对她里籍及生活年代的争议。

    至于管道昇跋文(自题),诸家所钞文字也不尽相同,多有歧异、矛盾之处,兹择更籍并录于后。

    清金瑗《十百斋书画录》庚集《管道昇璇玑图仇英补图卷》云:“至正辛酉,良人出使苍梧,琐窗寂莫,偶于笥中检出淑贞分解苏若兰织锦诗读之,殊觉忘倦,取素绢一幅,画成五色栏,遵其旋转之度,经纬之文,临摹如右,以展仰止之思,第其芳容,未審能克肖,然淑贞旧本如是,谅亦不甚相远也。天水管仲姬识”。

    清梁章钜《退*(上共下电)金石书画跋》卷十三《管仲姬书织锦回文诗卷》自跋云:“至治辛酉,良人出使苍梧,琐窗春静,偶检笥中,得若兰织锦回文图,读之不觉技癢,于是遵其旋转之度,经纬之文,备录其词。噫!若兰之作于前,淑贞解之于后,世异志殊,足称二绝。顾于腕劣不能相肖,幸观者谅之。天水管氏道昇识”。

    清杜瑞联《古*(上共下电)阁书画记》卷十三《元管仲姬璇玑图卷》云:“至正辛酉,良人奉命苍梧,凡十五月。而云中雁嗷嗷,琐窗岑寂,检得苏蕙织锦诗,而朱淑贞释其句,读之辄令人兴云树之想。新缫告成,织为五色阑,遵其璇转之度,录诗于上。既以仰前人致巧之奇,而又以为今人履霜之渐。织不鱼龙,字惭月露。但附若兰淑贞为异世知己,则亦庶乎云尔。天水管仲姬识”。又卷五《元管仲姬璇玑诗明仇十洲补图卷》云:“至治辛酉,良人出使苍梧,琐窗岑寂。偶检苏若兰璇玑图并朱淑贞绎诗,按图而书,设以五彩。噫!若兰作于前,淑贞绎于后,余书于今,可称千古同心矣。天水管氏道昇书”。赵孟頫题云:“内子性颇聪慧,*(外门内月)窗之暇,喜弄柔翰,此余出使时所书,笔法纤细,楚楚可观。虽不敢媲美卫夫人,然亦非庸俗者比也。松雪道人”。明人翟景淳题云:“织锦回文,千古盛传。更得管仲姬书,其为珍重也宜矣。何藏槜李项子京家,复徵仇实父补图,正如丰城之剑,合浦之珠矣。装成示余,固附名于末以誌幸。嘉靖甲辰冬十月望”。文彭识云:“此卷仲姬回文;而复按朱淑贞之不绎图,设以五色,诚为传世之宝。若夫实父所补四图,尤为精妙绝伦。子京得此,吾知其战库中当为增色矣”。王世贞跋云,“余游楚中,门人朱子以余有嗜古之癖,临行以是卷相赠。展图之际,诚为千古奇珍。昔赵子固云,性命可轻,至宝至宝。余于是卷亦云”。

    近人洗玉清《元管仲姬书画考》以为仲姬在世,尚无至正[治]年号,孟頫亦未尝出使苍梧,断定“此必后人作伪”。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卷二十三也谓“仲姬墨迹为明人伪造”。

    传仲姬还有璇玑图画,“有第宅男女车马数十人”。洗亦以“仲姬擅兰竹,未尝能为工细复杂之人物”,而肯定“比图必伪”。(按:清人方濬师《蕉窗随录》卷一《管夫人画卷》云,“管夫人绘山水人物,人罕知者。先世父曾藏其海灵朝龙王纸本卷子,长一丈余”,“章法细密,传染雅洁,实为收藏家不可多得之品”,“仲姬所传者亦只兰竹二种,若此卷,则世所仅见也”。)不过,至今尚无人对《璇玑变幻图》提出疑问。

    又清人孙橒《余墨偶談》續集卷二《璿玑图》,记阮端之自跋云:“道光丁未游武昌於余山宫传署,见所藏赵文敏与管夫人合书璿机图,五色灿然,精丽无比”。由此可见,仲姬不仅自个手书,而且还有夫妇合书的璿玑图传世。

    文中提及的项子京,名元汴,号墨林居士,秀水人。好收金石遗文,图绘名迹,精於鉴赏,为明代最有名的*(左钅右监)藏家。清兵陷嘉禾,项氏累世之藏法书名画,尽为所掠,所藏《元管仲姬璇玑图诗明仇十洲补图卷》,不知沦落何处。伦敦大英博物馆藏管道昇书《璇玑图》,末有湘陵女史徐范题诗(苏轼《次韻回文诗三首》之一)。范字仪静,号玉卿,亦嘉兴人。藏有卫茂漪、长孙皇后、吴采鸾、薛洪度、朱淑真、胡惠斋、张妙静、管仲姬、叶仲章、柳如是诸家墨迹。此本似属徐氏故物,也不知何时流入英邦。

    (17)关于回文的起始,前人曾有许多论述,它是我国文学史上争议的问题之一,也有四说。

    1.道原说。刘勰(?—473)《文心雕龙·明诗)谓:“回文所兴,道原为始”。这是提及回文起始问题的最早的典籍。梅庆生注本云:“宋贺道庆作四言回文诗一首,计十二句四十八言,从尾至首,读亦成韵,而道原无可考,恐原为庆字之误”。赵翼《陔余丛考》云:“勰谓始自道原,意或当时南北分裂,蕙所作尚未传播江南,而道庆在南朝实创此体,故以为首耳”。近代史学家范文澜认为,“道庆之前,回文作者己众,不得定原字为庆字之误”。《四库全书总目》:“刘勰文心雕龙称回文所兴,道职为始,则齐梁之际,尚未见其图”。何文汇说:“四库提要谓其时图诗未出,恐误,刘勰容或失考”,“齐梁时织锦回文已为人所熟知”。

    2.傅咸、温峤说。唐代皮日休《亲体诗序》云:“晋傅咸(239—294)有回文反覆诗二首,反复其文者,以示忧心展转也,悠悠远迈独煢煢是也,是由反覆兴焉。晋温峤(288—329)有回文虚言诗云,宁神静泊,损有祟亡,由是回文兴焉”。宋代祝穆《古今事文类聚》别集卷二十引皮日休序曰:“晋温峤始有回文诗”。明代陈懋仁《续文章缘起》云:“回文诗,晋骠骑将宫温峤作”。近人郑子瑜《中国修辞学史稿》说:“一般以为出自晋傅咸的悠悠远迈,我独煢煢的四言回文诗。及读《汉魏六朝三百名家集》中之《傅中丞集》,并无此诗,唯集中有《答曹志书》,全文只有八个字,都是回文,书云英气泉涌,逸藻波腾,可是谈回文者自来不曾提到过”。按:《诗苑》云:“回文、反复,旧本二体。止两韵者谓之回文;举一字皆成读者,谓之反覆”。回文、反覆、今合为一。

    3.曹植说。《四库全书总目·曹子建集》提要云,《艺文类聚》载曹植(192—232)“镜铭八字,反覆颠倒,皆叶韵成文,实为回文之祖”,又《回文类聚》提要云:“艺文类聚载曹植镜铭八字,回环读之,无不成文,实在苏蕙以前;仍不标以为始,是亦少束”。清代丁晏《曹集铨评》谓:“今本艺文类聚并无镜铭,未知所据何本,艺文云云,当是四库馆臣误记”。王兆芳《文体通释》亦主“源出曹植回文镜铭”。近人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谓:“今检类聚七十铭部、录铭三首,一梁简文帝,二陈江总,三汉李尤,明刻各本皆同,并无曹植之文,偏考他书亦无此作,谓三国时已有回文体,尤从来所未闻”。何文汇《杂体诗释例》云:“今北堂书钞(唐虞世南撰)卷一百三十二服饰部一帐五有藻帐垂阴。注云曹植诗云,花屏列耀云云。丁福保全三国诗,题作四言诗,只华屏列耀、藻帐垂阴二句,注云书钞服饰部帐。此或镜铭,必非帐诗也。此二句是镜中所见之象,詠帐不应见本字及与屏对举,回读阴垂帐藻,耀列屏华亦通,然不能举一字皆成读,非反复体,止於二句,亦非回文之诗,此但大辂之椎轮,断不能称回文之祖也”。

    4.苏蕙说。宋代李淑《诗苑类格》谓:“回文出于窦滔妻所作”。严羽《沧浪诗话》、魏庆之《诗人玉屑》亦谓:“回文起于窦滔之妻织锦以寄其夫也”。[旧题]王十朋《东坡诗集注}云:“回文诗起于窦滔妻苏氏,于锦上织成之”。

    按:“贺道庆《四言》回文;首见桑世昌《回文类聚》卷三。《艺文类聚》及明冯惟讷《古诗纪》、今遂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未收,不知何故。明俞安期《诗雋类函》卷七十三,题作《闺思回文》。何文汇谓:“然贺道庆四言,似已非及苏蕙事”,徐元亦谓:“诗的内容似为赞美苏蕙璇玑图,主旨亦相同(《回文诗词五百首》)。道庆、会稽人,世以儒术显。

    (18)回文是一种对称性等式可逆结构,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作为语言现象,在我国先人语言和古诗文中,早已有之,不过人们不甚注意罢了。就在日常生活口语中也有,例如“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文学上的回文,所以能在中国充分发扬,乃至登峰造极,是与汉字汉语的单音、多义、词序灵活的特点紧密相关的。汉语主要靠词序变化来表示语法关系,当然有时也用虚词,或者两者都用。颠倒词序就成了不同的结构,表示不同的意思。因此,创制回文的文学作品,要比其他语言文字具备更有利的条件。我国是最早发见和创制回文文学作品,决不是偶然的。而欧洲要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才自觉地将回文用于作曲技法。苏蕙极大限度地运用汉语结构和词义组合的可塑性,制造出千古不朽名著璇玑图,表现出高度机巧和驾驭汉语的警人能力。按照朱光潜《诗论》的观点,苏蕙《织锦回文》似更接近民间诗。

    我国回文,由于字词基本同一,能独立运用,具有声音、意义和语法功能。因此颠倒词(字)序,词性发生变化,顺读与倒读意义有所差异,甚至相反。如顺读为“迎客”,倒读为“送客”;顺读为“忆妻”,倒读为“忆夫”;顺读为“湖游约友”,倒读为“友约游湖”。而和文系音节文字,如不问清音,濁音、其顺读倒读假名的次序完全相同,意思亦一样。西方多系音位文字。词由无意义的字母组合,并有冠词、性、数、格等语法关系,使词的形体产生变化。所以回文的发展要受到极大的限制。

    回文,亦是一种特殊体式的视觉艺术。即使是回文乐曲,仍属视觉艺术,主要表现在记谱载体上,能见其结构的独特之处,至于演奏时人们的听觉并无感到与通常乐曲有何不同。这种视觉艺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具有奇特的书写外形,以及格式上,音韵上的回环谐调。

    作诗难,回文尤难。张之象说:“盖回文妙者借字就意,往反成章而不戾於义,可谓难矣。故观回文者不在正文之巧,而在反文之妙,实人之所难能也”。王兆芳《文体通释》云:“主于选字酌韵,环传情思”。刘公坡《学诗百法》亦云:“回文诗反覆成章,可以纵横排比,非仅一顺一倒也。然有一字不妥,则句便费解,有一字未谐,则句便失叶”,织锦回文,世重之者,盖以其钜制难能,又以所传若兰之事凄惋动人耳。正因其难工,才吸引了无数文人,甚至名家、大家迎难而上,积极参与,天纵奇才,浩放横决、创製出不少辉映深远,文辞精妙,”正言若反”的佳作。回文作为文学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样可以实写咏物,抒情言志,同样可以载道,反映社会现实生活,非止于闺怨题也。回文的存在,既是对文学创作形式的拓宽,又是对文学艺术的丰富,存在本身就说明了它的价值。

    历代对回文的评价不一,在中国文学史上还没有一种文体、会像回文那样反差这般强烈的褒贬誉毁。如胡应麟《诗数》外编卷二谓:“诗道之下流,学人之大戒也,是废时失日无聊之作”。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五,讲得更加严重,说什么“一染其习,终身不可语于大雅也”。甚或斥为“贼道”、“谬妄极矣”,视若洪水猛兽,大张挞伐。有些评论家不问作者的创作背景、主观动机、也不论其所表达的内容如何,一概贬入不登大雅之常的“雕虫小技”或“文字游戏”,于是乎回文即使不是戏谑取乐之作,也该带有炫才斗博之嫌。连写武侠小说出名的梁羽生,也在《名联趣谈》中说:“任何回文诗都是文人的游戏之作”。好在持这种观点态度的人,与广大回文爱好者队伍相比,那是微乎其微哉。

    昔贤曾云,回文与寻常诗词,犹如腊梅之与梅,非同一品种,孰优熟劣,岂可类比,宋煢《瑶华集序》说:“晦翁朱氏亦传回文数阕,可知当时大儒皆所不废”。

    (19)宋王溥《唐会要》卷三十二舆服下,云:“天授三年正月二十二日,内出繍袍,赐新除都督刺史,其袍皆刺繍作山形,绕山勒回文铭曰,德政惟明,聪令思平;清慎忠勤,荣进躬亲。自此每新除都督刺史,必以此袍赐之。延载元年五月二十二日,出繍袍以赐文武官三品已上,其袍文仍各有训诫,诸王则饰以盘龙及鹿,宰相饰以凤池,尚书饰以对雁,……。文铭皆各为八字回文,其辞曰,忠贞正直,崇庆荣职,文昌翊政,*(上左熏上右力下灬)彰庆陟;懿冲顺彰,义忠慎光,廉正躬奉,谦感忠勇”。(按:“庆陟”作“陟庆”,“感”作“盛”,方叶)

    《新唐书》卷二十四车服志云,“武后擅政,多赐群臣巾子繍袍,勒以回文之铭,皆无法度不足纪”。作者封建男权思想的偏见,毕现纸上。

    (20)案:莲华心轮回文偈颂亦作莲华回文偈、莲华颂,系心轮图之读句,两者原本别行。莲华心轮回文偈颂及怀感回文五七言诗,咸平之后,与太宗其他佛乘文字编入藏经,尊为东土圣贤著述,故开宝、资福、金藏、丽藏、天海、缩刻皆有之。易代后,我国所出之大藏,是作全被删除。莲华心轮回文偈颂,大中祥符法宝录作一十一卷。近代出版之《宋藏遗珍叙目》误作唐太宗制。桑世昌辑《回文类聚》以至道御制冠於篇首,是否为心轮图(即《玉海》卷五十六所言之回文图),难以妄断。张之象续《回文类聚》补入心轮图,题作《回文千首》,亦误作唐太宗制(之象所据底本,篇首已失至道御制)。

    怀感回文五七言诗,即德清八圣寺之“律诗回文,奉化雪窦寺之“回向文”,太原寿宁寺真宗御制碑记之“回文诗”,大中祥符法宝录、大藏经之“秘藏诠怀感回文诗”。秘藏诠三十卷本,就有此诗。八圣寺之律诗回文,宋谈錀《吴兴志》卷十三、《永乐大典》卷二二八二均误作唐太宗撰。除八圣寺、雪窦寺外,受赐怀感回文五七言诗者,有常熟延福禅院、吴郡寿宁万岁禅院、鄞县圣功寺及大臣王禹偁等。这些皆为原吴越国地的寺院,而其他地方的寺院,却无记载,不知何故,俟考。

    莲华心轮回文偈颂、怀感回文五七言诗因入藏经,得以保存至今,而回文诗四卷,随着宋室的覆灭,早已湮没无闻矣。

    太祖、太宗两帝通过敕建寺院,雕印大藏经,撰写莲华心轮回文偈颂一类释家文字等举措,给予佛教适当保护,以加强国内统治的力量。苏轼《书王奥所藏太宗御书后》说:太宗以“天纵之能,溢于笔墨,摛藻尺素之上,弄翰团扇之中,散落人间者几何矣”。太宗诗文传世当不少,而今编《全宋诗》,“在耳目前者,即已不收,则所漏亦多矣”。

    (21)万树字红友,号花农,江苏宜兴人。国子监太学生,以才称,尤工诗词,佐两广总督吴兴祚幕,康熙二十七年(1688)归自粤中,殁于牂江舟次。所遗《璇玑碎锦》,原本百幅,几失几得,历尽劫波。据泥絮道人宏伦述:“[康熙]丙午(1666)夏,红友制璇玑碎锦一百种,镂心刻骨,穷极工巧,即蜃龙海市,帝释花冠,无足取喻。是岁蔚鬷,夏若昆季相招,同过梁溪,将请序於霓峰先生”,“一日开箧,竟成乌有,相视惋惜者久之,所幸者有副叶五十种藏之於余,满拟归时,红友出家中残稿追摹缮写,仍为金璧。不意其内子痛女情深,返魂无*(上艹下乐),遂埋玉於地下矣。红友伤逝无聊,家徒壁立,乃作客四方,之晋、之燕、之闽、之粤、舟车水陆,卒卒无暇及此”。“而予所藏副稿五十叶,被一秀水僧发箧,存亦十之四五,后于异藩吴君处,复得三十四种,尚属红友手笔,*以余之剩副,凑集六十种。岁丙寅(1686),余迁锡采山,山邻徐若曾为余录一副稿,适陈次山将之都门,作别山中,索余寥廓集、泥絮词,托言代予请序于辇毂名家,兼借璿玑碎锦一阅,阅竟即还,遂一并絮之而云,屡次致讯相索,言失之于长安邸舍矣。原稿尚在若曾处,若曾独行山中,身膏暴客之斧。自是余息意此书如广陵散之不复在人间矣。甲戍(1694)秋,予孙定沙弥谒余于梁溪之长寿院,手捧一缄曰,此璇玑原稿也。询所从来,系若曾室内见寄开函狂笑,喜不成寐者累夕。嗟乎,初本百种失矣,幸存副叶五十种;五十种仍失其半,复得三十四种,得而失,失而复得者几历岁年。今幸复归于余,仍然六十种,惜乎尚有四十种之不复再见也。岂化工之巧,红友发宣殆尽,遗物者秘之,不欲悉传入世耶”。有一必有二,华亦曹幻墨的命运亦弗大好,据自跋云:“乙邜(1735)祝融肆虐,延燬吾庐凡曩时著作诗词悉付一炬,适于烟焰中,见健儿踉跄负破笼去,他日物色其人,三弟燮安以白镪赎回”。虽罹回禄之灾,幸而不毁,然而书稿沉睡一百六十余年,直遇彭玉麟的赏识,才得以刊布行世。至于赠与(《回文图谱》)、馀山(《璇玑碎锦》、《回文诗賸》)、陈谟(《璇玑碎锦》)、吴山(《瓣香阁回文诗》、《璿玑锦余图》)等人的著作,其命运当更为蹇涩,水火兵燹,能幸免乎!

    (22)周穆王“弇山刻石”,首开立碑之风。所谓“以金代石,同乎不朽”。历代以来,人们亦常将回文诗刻于石碑,以示后人。除扶风、绛州的苏蕙织锦回文石刻之外,有山西晋祠胜瀛楼廊壁的徐演《回文诗碣》,山东蓬莱阁马真一《迎仙桥》诗,广东高州茂名镇观山寺壁回文诗,四川射洪金华山玉虚阁杨太虚诗碑,苏州光裕社石幛回文等。今豫人王公寿,自谓“为酬平生志,偕友築碑园”,在鞏县宋陵公园拟建神墨碑林,并专癖回文诗碑廊,以咏黄河、洛水、嵩山、宋陵、杜甫为题,为海内外诗家征集回文新作,用真草录篆四体书诗百首,刻石立碑,将与宋陵的石雕相映成趣。

    《续修四库全书·香雪斋雁字回文诗》云:“陕人多喜刻石摹拓精妙,洵艺林之雅玩”。

    (23)《世说新语·排调》云,王子猷诣谢公,谢曰,云何七言诗?子猷承问,答曰,“昂昂若千里之驹,泛泛若水中之凫”。按:东晋时王徽之不懂得什么是七言诗,把这两句出自《卜居》的话称作七言诗,被刘义庆当作笑话,编入《排调》篇。

    (24)汉代锦之产地以陈留襄邑为第一,《陈留风俗传》有“黼黻藻锦”之语,王充《论衡·程材篇》云:“襄邑俗织锦,钝妇无不巧”。魏晋以降,蜀锦勃兴,于是襄邑一变而营织成。

    “织成”在历史上被称为“织絾”、“*”、“偏诸”等,是在汉代形成的,是锦的一个品种。明清时,因其工艺落后,渐被淘汰。苏蕙将回文诗织于锦上,专门研究中国丝绣的朱启钤,把它归入“织成”一类。

    苏道质曾为陈留令,《中华五千年艺苑才女》一书作者殷伟,以为苏蕙随父在陈留任所住过,可推想在织锦之乡学得织锦工艺。《[宣统]陈留县志卷四十二艺文载武后《苏氏织锦回文记》一篇。

    魏志杜夔传注,时有扶风马钧,巧思绝世。从马钧改进织机和若兰织锦回文的事迹,反映了当时这一带织造工业的发达程度,以及擅名襄邑的织成,也经洛阳而西渐关中。

    (25)《翁主困学纪闻》卷十八评诗:“题苏若兰回文锦诗图云,亦有英灵苏蕙子《马氏校云,子元板作手》,只无悔过窦连波。连波,窦滔字也”。又《佩文韵府》卷五十五“亦有英灵苏蕙手只无悔过实连波”。

    (26)俞樾曾慨叹:“嗣是以后,寂寥千载,未有嗣音”。此言不够确切,事实上,自苏蕙作璇玑图后,千余年来,仿其制者,代不乏人。见诸于文献记述者,如唐之瑯琊王氏撰《天宝回文诗》八百一十二字;明代潘渊作《嘉靖龙飞颂》,效若兰回文体,内外六十四围,一万二千章;黄唯著《和苏氏璇玑图诗》;清代万斯同《璇玑图》;韩燦《璇玑图》;华亦曹《璇玑续锦》;王仲瞿《织锦回文》、《黼黻图回文诗》;金云门《回文图》等。潘衍桐《缉雅堂诗话》卷下,谓“云门有回文诗至佳,几几欲夺苏若兰之席”。韩燦《璇玑图》是至今所知的唯一规图。但正如朱存孝《回文类聚序》所说:“虽仿其制者,代不乏人,类不能出其规范”。

    (27)《日本风土记》卷五所载琴谱回文词:“乃革气摇那,多和那捏本里那,密乃密索密,乃密那里木捏那,和多那摇气革乃”。“此谱倒顺读之,字语意理相同”。大意是“十人共舟,夜长困倦,浪里舟行,各皆醒看。

    侯继高号龙泉,金山卫人,世袭指挥使,万历十四年任总督(《[光绪]金山县志》卷十八名宦传,《[光绪]镇海县志》卷十六职官表下)。继高长期生活在抗倭前线,习闻彼国的民物风俗,此书是供乾廷和沿海官员了解日本情事而写的。作者系金山卫人,故其歌词音译带有浓重的江浙乡音。除撰《日本风土记》外,尚有《两浙兵制》、《补陀山志》。《日本风土记》原本为《两浙兵制》附刻。京师李言恭、郝杰将此迻出,易名《日本考》别行。《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误作侯继国;《日本古典文学大辞典》第一卷误为朝鲜人。

    (28)钱惟治字世和,吴越忠逊废王琮长子。归宋,领镇国军节度使。惟治亦崇佛,沈辽《彭城太尉诗序》(《云巢编》卷七)记其于吴越时与僧侣交往之事。真定,太祖敕建的大悲阁,乃是宋廷佛教政策的象征。惟治所撰《春日登大悲阁》诗,用锦织成,以作大悲像前宝子(香炉)的饰物。其图呈圆形及绶带之状,故名《宝子垂绶连环诗》。后又绘刻于石,存湖州法华寺,故又名吴越回文绶带连环诗碑(元末寺毁于兵火,万历中重建,而碑未补镌)。《十国春秋》云:“惟治好学”、“生平慕皮陆为诗,有宝子垂绶连环诗,回文体也,世多称之”。黄伯思《东观余论》卷下《跋织锦回文图后》云:“国初钱镇州惟治,尝有宝子垂绶连环之诗,亦锦文之遗范,而世罕传,故聊附首左”,又《跋钱镇州回文后》云:“但圜若重规,然岂汉丁缓被中之制乎”。按:《宋本东观余论》,未刻入附图。原物清初尚存隆兴寺,王士祯过真定时亲睹,其《秦蜀后记》云:“康熙三十五年二月二十五日,登大悲阁,观大像,阁西有艺祖像,又有钱惟治织成连环诗九十首”。《钱氏考古录》卷三称渔洋《蠶尾续文》并录真定隆兴寺大悲阁钱惟治织成连环诗九十首。现其原刻本、王渔洋遗集奉俱在,皆未见此文,不知所据何自?《宝子回文》一卷,宋代有刻本行世,今亡。各种诗总集(全唐诗、全五代诗、全宋诗)及《钱氏传芳集》、《清芬录》都未收全。《[乾隆]湖州府志》卷四十误其为吴越湖州宣德军节度使钱信作。

    (29)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思想解放、改革开放的浪潮,回文也迎来了春天。它又时常出现于各种报刊和书店里,已经结集出版的,有冯锦诸撰《七律回文集》、《七律回文续集》、萧玉苍撰《回文诗词对联选》、蔡丽水撰《笑叟回文集》、李蔚撰《诗苑珍品璇玑图》;陕西咸阳地区文管会选编《五体回文诗帖》、朱积孝编《绘图间文诗奇观》,徐元评注《回文诗词五百首》,余元洲编《中国古代回文诗词三百首》,于海洲辑《神墨碑林回文诗词汇编》,高天飞编《中国当代回文诗词选集》。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