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通録》与“周魏建塔说”

作者:出处:
分享到:

 
    佛指舍利何时傳入法门寺的呢?因为有舍利必有瘞埋舍利的寺塔,所以解开这一历史之迷的关键是考证法门寺塔创建于何时。

    关于法门寺塔的史料最早见于唐代高僧道宣的《集神州三宝感通録》(以下简称《感通録》)卷上。道宣其人见于大宋《高僧传》卷14《道宣传》,傳曰:

    及西明寺初就,诏宣充上座。三岁奘师至止,诏與翻译。又送真身往扶风无忧王寺。遇敕令僧拜等,上启朝宰,護法又如此者。撰《法门文纪》、《广弘明集》、《续高僧傳》、《三宝録》、《羯摩戒疏》、《行事钞》、《羲钞》等二百二十余卷。三衣皆紵,一食唯菽。行则杖策,坐不倚床。蚤蝨复游,居然除受。土木自得,固己亡身。嘗築一壇,俄有长眉僧谈道,知者其实宾头卢也。复三果梵僧礼壇赞曰:“自佛灭后,像法住世,兴发毗尼,唯师一人也。”乾封二年春,冥感天人来谈律相,言钞文轻重,仪中舛悮,皆译之过,非师之咎,请师改正。故今所行著述,多是重修本是也。又有天人云:“曾撰《祗洹图经》,计人間纸帛一百许卷。”宣苦告口占,一一抄记,上下二卷。又口傳偈颂,号付囑仪十卷是也。贞观中,曾隐沁部云室山,人睹天童给侍左右。于西明寺夜行道,足跌前階,有物扶持,履空无害。熟顾视之,乃少年也。宣遽问:“何人中夜在此?”少年曰:“某非常人,即毗沙门天王之子哪吒也,护法之故,拥护和尚,时之久矣。”宣曰:“贫道修行,无事烦太子,太子威神自在,西域有可作佛事者,愿为致之!”太子曰:“某有佛牙宝掌虽久,头目猶舍,敢不奉献。”俄授于宣,宣保録供养焉。复次,庭除有一天来礼谒,谓宣曰:“律师当生覩史天宫”,持物一苞,云是棘林香。尔后十旬,安坐而化,则乾封二年十月三日也,春秋七十二,僧臘五十二。累门人窆于壇谷石室,其后树塔三所。高宗下诏,令崇饰圖写宣之真相。匠韩伯通朔绩之,蓋追究仰道风也。

    宣从登戒壇及当泥曰,其间受法傳教,弟子可千百人。

    道宣是隋末唐初的高僧,著述宏富,他关于法门寺塔的记载应当是可信的。《集神州三宝感通録》卷上列举了阿育王弘法时留给中国的19座宝塔,称法门寺塔为“周岐州岐山南塔”,位列第五,前四座是:

    西晋会稽鄮塔:文中称“傳云:太康二年有并州离石人刘薩何者,生在畋家,弋獵为业,得病死,苏,见一梵僧语何曰:汝罪重应入地狱,吾悯汝无识,且放还。今洛下刘城丹阳会稽并有古塔及浮江石像,悉阿育王所造……”。太康是晋武帝年号,即公元281年。道宣虽借传闻,然其意思是肯定鄮塔造于太康之前,此说有一定道理,因为早在赤乌十年康僧会去吴国向孙权布道,孙权折服,并已有建塔之举,此事《高僧傳》有记载。道宣称鄮塔为西晋塔是较稳妥的说法。

    东晋金陵长干塔:该塔系“东晋咸安二年简义立塔三层”,时间在公元383年,但道宣也指出“昔西晋未统江南,是称吴国,于长干舊里有古塔地,即育王所构也”,将建塔时间提前了差不多一个世纪,即公元3世纪后半期。

    青州东城寺塔:道宣指出青州古塔系西域高僧佛圖澄指点而修建,《晋书·艺术傳·佛圖澄傳》云:

    石勒屯兵葛陂,专行杀戮,沙门遇害者甚衆。……大将军郭黑略,称澄智术非常,勒召澄试以道术,……信之。勒死,季龙僭位,倾心事澄,有重于勒。……朝会之日,引之升殿,常侍以下,悉助举舆。太子诸公,扶翼而上,主者唱大和尚,衆坐皆起,以彰其尊。又使司空李农旦夕亲问,其太子诸公,五日一朝,尊敬莫与为比。

    佛圖澄活跃于石赵时代,即公元319—351年之间。

    河东蒲坂古塔:《感通録》称建于后秦时期(384—417)。以上4搭均建于公元3—4世纪,即历史上的西晋、东晋时期。

    关于法门寺塔,道宣称之为“周塔”:

    扶风岐山南古塔者,在平原上南下北高,东去武亭川十里,西去岐山县二十里,南去渭水三十里,北去岐山二十里。一名马额。山同岐山。斯并在大山之北,南有小山东西而列中间大谷,南与北别,故号岐山。岐即分也。西北二十余里有鳳泉,泉在岐山之阳极高显,即周文时,鸑鷟鸣于岐山,斯地是也,饮此泉水故号鳳泉。又南飞至终南之阴,故渭南山下亦有鳳泉。又西南飞越山至于河池,今所谓鳳州古河池郡是也。不可穷鳳之始末。且论置塔之根原,故隋高美其地泉,仍就置塔。俯临目極,诚为虚迥。寺名久废,僧徒化往。人物全希,塔将颓坏。余往观焉,榛叢弥满,虽无黍离之实,深切黍离之悲。今平原上塔,俗谚为阿育王寺。乡曰柳泉,取其北山之最号耳。周魏以前寺名育王,僧徒五百。

    这一段文字表明,道宣去过法门寺,当时俗称为“阿育王寺”。道宣看到的法门寺是周武灭法后的一派恓惶景象。周武禁断佛、道教是建德三年(574)的事,道宣生于596年,他所看到的法门寺是三四十年前法门寺的旧模样,这段有憑吊意思的文字是真实可信的,它说明公元574年前的法门寺是一座拥有500僧徒的关西大寺。这样一座大寺至少已有一两百年的历史,故他肯定该寺建于周魏之前,即不晚于公元四五世纪。

    道宣和尚对法门寺塔建于周魏的说法较为肯定,在“周魏之前”则系推测。北魏纪年,始于公元386年。较道宣更激进的说法见于清代。

    清顺治十年(1653)《重修法门寺钟楼记》碑文中云:“从闻法门寺建自西典东来,藏牟尼舍利于浮图。”

    近年发现的汉代遗迹遗物亦有证于此说。现在法门寺有两面汉代铜镜,原藏法门寺塔中。还在地宫中掘出汉代铜币。岐山县城西5里有个小地方叫佛指沟,相傳佛指舍利西来曾停留于此。

    不少学者称之的“西典东来建塔说”,即认为法门寺塔始建于东汉。

    《扶风县志》在“大事记”中有如下记载:

    汉永平十年(67),美阳县建阿育王塔(在今法门寺)藏佛指骨。

    桓帝建和元年至灵帝中平六年间(147—189),建阿育王寺(今法门寺),称塔为“圣冢”。

    目前尚无证据说明法门寺塔建于“周魏之前”,但据《辨证録·释氏通鉴》等记载,西晋(265—3l7)有寺180所;东晋有寺1768所,僧尼24000人;南朝的宋(420—479)有寺1913所,僧尼36000人;南朝的齐(479—502)有寺2015所,僧尼32500人……周魏之前佛风如此之盛,而关西法门寺地处丝路孔道,又有厚实的文化积淀,重视周原的几位帝王又崇佛,按情理推之,此时不可能没有寺塔。

    “周魏建塔说”应这样诠释:法门寺在北魏有过建塔寺之举,但不是建塔之始,更不是佛教输入法门寺之始。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