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佛教当中的舍利圣物

作者:出处:
分享到:

 
    山西应县以应县木塔文化为主要议题召开佛教文化论坛,意义极大。应县的木塔可以视为世界奇观之一。在人类建筑史上、在宗教文化史上、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都有重大意义。从木塔内保存的种种佛教圣物来看,辽金时代以来,应县就是契丹、汉等民族的宗教中心之一,也是当代北方中国的佛教重镇之一。在书写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信仰历史时,其占有极为重要的一席地位。20世纪下半叶,应县木塔中先后发现的宝贵的佛教舍利圣物,更具有极为重大的宗教象征意义。

    一、舍利与舍利崇拜

    舍利一名,从梵语sarīra的音译而来。sarīra的意思也就是尸体、遗骨、骨殖等的含意。中国人所说的舍利,是佛教当中的圣物。它又有三个指向:

    1.指释迦牟尼佛逝后留下来的遗体,火化后的骨殖;

    2.佛的弟子辈的逝后遗留于世的骨殖,中国的佛书以及正史都偶有记载的辟支佛骨、辟支佛牙等;

    3.更多的则是历代高僧离世后留下来的遗体;

    4.后世为了纪念佛祖或者佛教菩萨而仿制的骨制品称作影骨舍利的。

    以上四种都会在多数情况下被称作舍利或佛舍利。在这个意义,佛舍利便意味着佛教的圣物。

    舍利所以神圣,是因为它作为某种神的“场”或“域”,从而联系到佛教徒所崇拜的对象佛祖释迦牟尼或者他的弟子或者后来的佛教修行者,也就是中国素所崇敬的佛教“高僧”。佛教认为修行者的功德最终会凝聚于与其相关的物事上面。从而精神性的力量便转化为物质性的对象。《金光明经》卷四的《舍身品》:“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②修行的功德。于是成为了可以支配现世间的法力。进一步的延伸,与舍利有关的毗荼场所、佛塔、贮放舍利的函盒也都具有法力。这就是舍利崇拜的根据。在佛教信仰实践当中,崇拜舍利于是有驱邪、除灾、祛病的功力,更有祈福得福、增禄益寿的功用。据《大智度论》卷五十九载:即使供养小如芥子之舍利,功德亦无量无边。

    佛教从印度产生开始,传统印度宗教采用的是火葬法。因之,舍利一般总是火葬以后煅烧出来的骨殖,也称作碎身舍利。仅从物质角度着眼,叫做舍利的佛教圣物,可以指:骨舍利、发舍利、牙舍利、肉舍利。进一步的延伸,还有法舍利,指的是佛教经典,其内涵是佛陀遗教——释迦牟尼的一切言说教诲。法舍利,也就是佛教或者佛陀留给人类的精神遗产了。

    二、有关天竺的舍利的部分记载

    从典籍所载的以下材料,我们知道,西域乃至印度,古来即有舍利圣物崇拜的宗教实践。这种崇拜之风也随佛教传入而进入中国。

    1.《洛阳伽蓝记》记:法云寺。西域乌场(乌苌)国胡沙门僧摩罗所立也。在宝光寺西。隔墙并门。摩罗聪慧利根。学穷释氏。至中国即晓魏言隶书。凡闻见无不通解。是以道俗贵贱,同归仰之。作祇洹寺一所,工制甚精。佛殿僧房皆为胡饰,丹素炫彩金玉垂辉。摹写真容,似丈六之见鹿苑。神光壮丽,若金刚之在双林。伽蓝之内花果蔚茂,芳草蔓合,嘉木被庭。京师沙门好胡法者,皆就摩罗受持之。戒行真苦,难可揄扬。秘咒神验,阎浮所无。咒枯树能生枝叶,咒人变为驴马,见之莫不忻怖。西域所赍舍利骨及佛牙经像皆在此寺。亦提及西域的佛教圣物。③

    2.《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迦湿弥罗王行宫西有一伽蓝,王所供养,中有佛牙,长可寸半,其色黄白,每放光明。连带着又讲了一个佛牙随佛法复兴的故事④。

    3.《高僧传》卷三《释智猛传》卷十记,往“迦维罗卫国。见佛发佛牙及肉髻骨。佛影迹炳然具存”。

    4.《高僧传》卷十三《释法献十二》记,“先闻(智)猛公西游备瞩灵异,乃誓欲忘身往观圣迹,以宋元徽三年发踵金陵,西游巴蜀。路出河南,道经芮芮。既到于阗欲度葱岭,值栈道断绝,遂于于阗而反,获佛牙一枚、舍利十五身并观世音灭罪咒及调达品。”它还记载了这个佛牙的来历⑤。但也说到该佛牙后来“不知所终”。

    5.《宋高僧传·唐上都章敬寺悟空传》记,“释悟空,京兆云阳人,姓车氏,后魏拓跋之远裔也……于迦湿弥罗国受具足戒。文殊矢涅地为亲教师。邬不羼提为羯磨阿遮利耶驮里。巍地为教授。于蒙鞮寺,讽声闻戒,习根本律仪。然北天竺国皆萨婆多学也,后巡历数年,遍瞻八塔,为忆君亲,因咨本师舍利越摩,再三方允。摩手授梵本十地、回向轮、十力三经,共一夹,并佛牙舍利,以赠别”⑥

    另外,至少在唐代,人们通常认为此世间仅有四枚佛牙舍利留存下来。这种说法的依据在《四分律行事钞·僧像致敬篇》第二十二上:“佛右牙帝释处者。如《佛牙记》说……佛为四牙:一在帝释处。一在龙宫。一在北天竺乌场国。一在南天竺国。又云在师子国今东禅定寺者。即是北天竺国者也。当时宋朝钟山定林寺释法献。往西国得来。在江宁。在后隋家被南都。于仁寿年中移来京师禅定寺也。”按这一段讲法,斯里兰卡的倒是北天竺的那一枚。那剩下和那一枚(即灵光寺现在保存的这枚)就应该来自南天竺了,不过一般人都认为,它就是法献从于阗带回来的那一枚佛牙⑦。

    三、我们所知的舍利,其来源多半都有灵异性

    1.神异特点未言及的舍利圣地:西域地方盛行供养舍利,如《法显传》载,那竭国界酰罗城中有佛顶骨精舍。《西域记》卷一中“迦毕试国”条载,该国有龙王所建之窣堵波,其中供奉如来之骨肉舍利;在王城西北之大河南岸有旧王伽蓝,其中供奉如来顶骨一片。又据《西域记》卷十二载,玄奘归国时携回如来舍利150粒;《宋高僧传》卷一则载,唐代义净归国时携回了舍利300粒。

    2.以上是西行求法高僧或提及或携归中国的圣物,还有更加灵异的:例如通过祈祷而得感应,从而自天而降的舍利。《出三藏记集》卷十三载:康僧会至江东见吴王孙权,王问佛法之灵验事,乃祈请三七日,感得舍利,王命力士以铁槌砧击之,无丝毫异状,大为叹服,遂创立建初寺。又《广弘明集》卷十七、《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卷上、《法苑珠林》卷三十八、卷四十等,亦多记载晋代、刘宋以后有关舍利之神异及建造舍利塔之事迹。该类由至诚感得之舍利,与佛之真身舍利大概无关。

    3.著名的律师和义学僧道宣法师也曾从天神那里得赠舍利。《礼舍利塔仪式》所附文载:法师道宣,京兆钱氏……十七落发,二十依首师进具戒……偕(玄)奘公翻经弘福。笔受润文推为上首。永徽元年……心劳疾发。忽毗沙门天王授以补心之方,复告师曰:时当像末,不修禅诵,但起伽蓝,恐非比丘之正业。后在西明寺深夜行道,足跌前阶,圣者扶足。师问何人。答曰:北天王子那咤。奉命来卫。师曰:太子威力自在。天竺有可作佛事者,愿为致之。太子即以所宝佛牙授之。师夜捧行道昼藏地穴。唯弟子文纲知之。师与天神往来。⑧

    4.朝鲜与日本的佛教史上都多有关于舍利的记载,如《日本书纪》卷二十中“敏达天皇十三年”条载,司马达等于所设斋会中感得舍利,呈与大臣苏我马子,马子尝试以铁锤击之而不坏,投入水中而不沉。

    又《三国遗事》中说:《国史》云:真兴王大清三年己巳,梁使沈湖送舍利若干粒。善德王代贞观十七年癸卯,慈藏法师所将佛头骨、佛牙、佛舍利百粒,佛所着绯罗金点袈裟一领。其舍利分为三:一分在皇龙塔,一分在大和塔,一分并袈裟在通度寺戒坛,其余未详所在。

    相传云:昔义湘法师入唐,到终南山至相寺智俨尊者处。邻有宣律师,常受天供,每斋时天厨送食。一日律师请湘公斋。湘至坐定既久,天供过时不至,湘乃空钵而归,天使乃至。律师问今日何故迟。天使曰:满洞有神兵遮拥,不能得入。于是律师知湘公有神卫,乃服其道胜,仍留其供具。翌日又邀俨、湘二师斋,具陈其由。湘公从容谓宣曰:师既被天帝所敬。尝闻帝释宫有佛四十齿之一牙,为我等辈请下人间,为福如何?律师后与天使传其意于上帝。帝限七日送与。湘公致敬讫。邀安大内。后至大宋徽宗朝,崇奉左道。时国人传图谶曰:金人败国。黄巾之徒讽。日官奏曰:金人者佛教之谓也。将不利于国家,议将破灭释氏,坑诸沙门,焚烧经典。而别造小船,载佛牙泛于大海,任随缘流泊。于时适有本朝使者至宋,闻其事,以天花茸五十领,纻布三百匹,行贿于押船内史。密授佛牙,但流空船。使臣等既得佛牙来奏。于是睿宗大喜,奉安于十员殿左掖小殿。(《三国遗事》、《义湘传》均载此事)

    四、中国典籍中所见的印度佛教传说的舍利圣物

    舍利从一开始就与皇家或贵族有关系。最为人所熟知的便是法门寺供奉的佛指骨。据《法苑珠林》卷三十八载,法门寺的舍利还有其他的。《广弘明集》卷十五所列举之十九座舍利塔中的(岐阳)法门寺,于北周武帝灭佛(574)后,复于唐显庆四年(659)重开塔基,得舍利八粒。翌年,敕令请入东都大内供养,龙朔二年(662)还寺,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再请入宫中,其时韩愈上奏《佛骨表》,谓佛乃夷狄之人,其枯骨不得入宫中,宜付诸水火而根绝之,帝怒而贬之为潮州刺史。

    中国的佛书和正史都对于舍利有所记载,其中不少曾涉及民间收藏的舍利。除了上面我们列举的,尚有以下这些,仅略举一二:

    1.《魏书·世宗纪》:景明四年(五零三)四月庚寅,南天竺国献辟支佛牙。辟支佛牙是否就是释迦牟尼的真身舍利呢?不太好说。(武帝·大通)二年。盘盘国进佛牙。

    2.《北齐书·河间王孝婉情传》:孝婉,文襄第三子也。得佛牙置于第内……

    3.《辽文存》卷四《辽释志愿葬舍利佛牙石匣记》:“达摩禅师,远涉流沙,登雪岭,得释迦舍利辟支佛牙,授予先师。”这个盛佛牙的石匣在康熙年间(1687)曾经在北京城内出土,但当时佛牙似失迹民间。

    4.《释氏稽古略》记宋朝四代皇帝都往大相国寺请佛牙事作供养并御制《佛牙赞》。

    5.佛牙也有可能在民间被珍藏的,如《湛然居士集》提及元人耶律楚材所写的“西庵所藏佛牙”诗:殷勤敬礼避开支牙,缘在西庵居士家,午夜飞光惊晓月,六时腾焰璨朝霞,旃檀奁里贮灵牙,来自中天尊者家。莹色冷侵秋夜月,真光明射晚晴霞。又,《图书集成·神异典释教部》纪事二引《诸寺奇物记》,说“天界寺有佛牙,阔寸,长倍寸之五”。

    五、正信的佛教徒对待佛教舍利圣物的态度

    以正信佛法的态度来看待佛教圣物,那是释迦牟尼遗留给我们的纪念物,让我们感念佛祖的大恩。但一般人总不免用世俗眼光来看待宗教圣物,例如总会问,这真的就是释迦牟尼的圣骨么?就是贵为天子的皇帝大概也不免要生疑惑心。

    据《礼舍利塔仪式文所附文》:初(宋)太祖疑宣律师佛牙非真,遣使取自洛,烈火煅之色不变,心敬神异,遂制发愿文。太宗朝复取验以火,制偈赞以申敬(见三朝御制碑)因奉安大相国寺法华院。真宗尝迎供开宝寺灵感塔下,瞻拜之夕,神光洞发,遂制偈赞(见三朝御制碑)上以三朝敬事。遂迎置禁中,以蔷薇水灌之(出南海三佛齐国,香气芬郁异常)忽于穴中得舍利一,五色映人,因为制赞。以金匣二重藏之,奉以还寺。其赞云:三皇掩质皆归土,五帝潜形已化尘。夫子域中夸是圣,老君世上亦言真。埋躯只见空遗冢,何处将身示后人?唯有吾师金骨在,曾经百炼色长新(*(上豕下皿)徒回切。音隤。器似盂。本纪错为盝。今改正)。当然,也有真正能够得佛法真意的皇帝,例如:帝(元世祖)问僧(蜀僧圆证)佛牙真伪。僧无对。帝云:真伪自分明,诸人休错解。这就已经是很有禅意的说法了。

    再从世俗人的层面来看,自古传来的佛教舍利圣物,本身就有真身、有影骨,不可执著于真假之辩。各个时代各个地方,或迟或早都会随佛教的流播而出现对舍利的崇拜,这是人们的宗教崇拜心理所必需的,也是必然会有的结果。从象征的意义上看,所有的佛教圣物——佛发、佛牙、佛项骨、佛指,甚至当初火化佛陀肉身的木炭,更不用说佛塔、佛足迹这样的对象——都指向佛教的超越性存在。人们相信通过佛教的舍利一类的圣物,可以获得作为宗教的佛教的巨大超自然力量。因而可以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可以消灾弥难,可以喜乐充满,大一点达到国泰民安;小一些,可以增福增寿,升官发财,所有这些正是宗教在世俗民间流行的根本动机。即令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所教诲的不是这些,即令一代代的佛教高僧大德从青灯黄卷中领悟的不是这一层道理,但仅仅为了法运昌隆,为了法灯长明,法轮长转,民间的这种崇敬正是大众信仰中理所当然的事,因而也就是必须肯定的信仰实践。

    ①宋立道,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

    ②《大正藏》第16册,第354页上。

    ③(惠生、宋云)至那迦罗阿国,有佛顶骨,方圆四寸黄白色,下有孔,受人手指,闪然似仰蜂窠。至耆贺滥寺,有佛袈装十三条,以尺量之,或短或长。复有佛锡杖,长丈七,以水筩盛之,金箔其上;此杖轻重不定,值有重百人不举,值有轻时二人胜之。那竭城中有佛牙、佛发。(《洛阳伽蓝记》)

    ④故事如下:昔迦湿弥罗国讫利多种灭坏佛法,僧徒解散。有一苾刍远游印度。其后睹货罗国雪山下王忿诸贱种毁灭佛法,乃诈为商旅,率三千勇士,多赍珍宝,伪言献奉。其王素贪,闻之甚喜,遣使迎接。但雪山王禀质雄猛,威肃如神,既至其座,去帽而叱之,讫利多王睹便惊慑,颠仆于地。雪山王按其首而斩之,谓其群臣曰:“我雪山下王。念尔诸奴毁坏佛法,故来罚汝。然则过在一人,非关汝辈,各宜自安,唯煽惑其王首为恶者逐之他国,余无所问。”既歼丑孽,建立伽蓝,召集僧徒,奉施而返。前投印度苾刍闻国平定,杖锡旋归,路逢群象鸣吼而来,苾刍见已,升树藏避,象乃吸水灌树,以牙排掘,须臾树倒。象以鼻卷苾刍,置背上负载而去。至一大林,中有病象患疮而卧。象引苾刍手触其苦处,见疮有竹刺,为拔刺引去脓血,裂衣为裹,象得渐安。明日诸象竞求菓味,奉施苾刍,苾刍食已,有一象将金函授于病者,病象得已,授与苾刍,苾刍受已,诸象载送山林,到旧处,置于地,跪拜而去。苾刍开函,乃佛牙也,将归供养。近戒日王闻迦湿弥罗有佛牙,亲至界首,请看礼拜。诸众悋惜,不听将出,乃别藏之。但其王惧戒日王之威,处处掘觅,得已将呈,戒日见之,深生敬重,恃其强力,遂夺归供养,即此牙也。

    ⑤佛牙本在乌缠国。自乌缠来芮芮。自芮芮来梁土,献赍牙还京,五十有五载。密自礼事余无知者。至文宣感梦,方传道俗。献律行精纯,德为物范。琅瑘王肃、王融,吴国张融、张绻,沙门慧令、智藏等,并投身接足崇其诫训。献以永明之中。被勅与长干玄畅同为僧主。分任南北两岸。……献以建武末年卒。与畅同窆于钟山之阳。献弟子僧佑为造碑墓侧。丹阳尹吴兴沈约制文。献于西域所得佛牙及像,皆在上定林寺。牙以普通三年正月。忽有数人并执杖。初夜叩门称。临川殿下奴叛。有人告云:在佛牙阁上。请开阁检视。寺司即随语开阁。主师至佛牙座前开函取牙,作礼三拜,以锦手巾盛牙,绕山东而去。至今竟不测所在。

    ⑥《大正藏》第51册圆照《悟空入竺记》载:上都章敬寺沙门悟空,俗姓车,字奉期。唐天宝九年(750),罽宾国谴使诣唐,意愿归附。次年,玄宗派中使内侍省张韬光前往安抚,奉朝时任左卫从行。天宝十二年到达罽宾国犍陀罗王城,奉朝因患重病,滞留天竺。病愈后,投三藏法师舍利越摩出家(757),赐名法界。于迦湿弥罗国受具足戒,在北天竺、中天竺周游巡礼圣迹。为忆君亲,拜辞恩师,舍利越摩以释迦牟尼佛牙舍利赠别。后随唐内侍宣慰使段明秀于贞元六年(790)回到长安,将佛牙舍利及译经进上。上赐法名悟空,授壮武将军兼试太常卿。住上京章敬寺。悟空恐怕在当时是与玄奘法师一样有名的唐朝高僧。释圆照是悟空传记的拟写人。

    ⑦支持这枚佛牙舍利为佛之真身的证据在于当初从招仙塔废墟下取出的盛真身的石函内的沉香木匣,匣面盖上写着“释迦牟尼佛灵牙舍利,天会七年四月二十三日记,善慧书”的题记,塔顶的石雕露盘刻建塔年月:“大辽国尚父令公丞相大王燕国太夫人郑氏造,咸雍七年八月日工毕。”天会七年为963年。题记和铭刻相互印证,足以说明:至少在公元10世纪时,北汉国是认真相信这就是佛舍利真身的。

    ⑧《佛祖统纪》第29卷《诸宗立教志·南山律学》第十三皆有记言。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