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崇拜历史及其理论基础

作者:出处:
分享到:

 
    在佛教历史文化中,舍利崇拜是流行的现象之一。舍利崇拜不仅在佛教创生地印度有之,而且在佛教流行的南亚、东南亚、东北亚各国皆已存在,历经二千五百余年仍然不止,而且至今还在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简述印度舍利崇拜的历史与中国大乘佛教舍利崇拜的理论基础,以此就飨学界诸位。

    一、印度佛教的舍利崇拜与阿育王塔

    舍利是梵语sarīra的音译,意译遗骨。佛经《翻译名义集》卷五称:“所遗骨分,通名舍利。”我们通常所见,所谓的“舍利”,在佛教界来说,就是专指佛、高僧的遗骨。据佛教界的说法,由于高僧们生前高超修行,有大功德,所以圆寂火化以后,才出现了各种遗骨。舍利通常可分为骨舍利、发舍利、肉舍利和牙舍利等,并在佛教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最终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舍利信仰。

    舍利在印度佛教里面出现,与释迦牟尼佛的涅槃有关,后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四曾经介绍了舍利崇拜的情况,曰:

    阿难答言:我今为欲饶益汝故。晨来至此,汝等当知。如来昨夜已取灭度,汝欲施作,宜及时为。

    时,诸末罗闻是语已,莫不悲恸,扪泪而言。一何驶哉?佛般涅槃,一何疾哉?世间眼灭。

    阿难报曰:止。止。诸君勿为悲泣,欲使有为不变易者,无有是处。佛已先说,生者有死,合会有离。一切恩爱,无常存者。

    时,诸末罗各相谓言:宜各还归,办诸香花及众伎乐。速诣双树,供养舍利。竟一日已,以佛舍利置于床上,使末罗童子举床四角,擎持幡盖,烧香散华,伎乐供养。入东城门,遍诸里巷,使国人民皆得供养。然后出西城门,诣高显处而阇维之。时,诸末罗作此论已,各自还家,供办香华及众伎乐,诣双树间,供养舍利,竟一日已。以佛舍利置于床上,诸末罗等众来举床,皆不能胜。

    时。阿那律语诸末罗:汝等且止,勿空疲劳。今者诸天欲来举床。

    诸末罗曰:天以何意,欲举此床?

    阿那律曰:汝等欲以香花伎乐供养舍利。竟一日已,以佛舍利置于床上,使末罗童子举床四角,擎持幡盖,烧香散花,伎乐供养。入东城门,遍诸里巷,使国人民皆得供养。然后出西城门,诣高显处而阇维之。而诸天意欲留舍利七日之中,香花伎乐,礼敬供养。然后以佛舍利置于床上,使末罗童子举床四角,擎持幡盖,散花烧香,作众伎乐,供养舍利。入东城门,遍诸里巷,使国人民皆得供养。然后出城北门,渡凞连禅河,到天冠寺而阇维之。是上天意,使床不动。

    末罗曰:诺,快哉斯言。随诸天意。

    时,诸末罗自相谓言:我等宜先入城,街里街里,平治道路,扫洒烧香。还来至此,于七日中供养舍利。时,诸末罗即共入城,街里街里,平治道路,扫洒烧香。讫已出城,于双树间,以香花伎乐供养舍利。讫七日已,时日向暮,举佛舍利置于床上,末罗童子奉举四角,擎持幡盖,烧香散花,作众伎乐,前后导从,安详而行。

    时,忉利诸天以文陀罗花、优钵罗花、波头摩花、拘物头花、分陀利花,天末梅檀散舍利上,充满街路。诸天作乐,鬼神歌咏。时,诸末罗自相谓言:且置人乐,请设天乐,供养舍利。

    于是,末罗奉床渐进,入东城门,止诸街巷,烧香散花,伎乐供养。时,有路夷末罗女笃信佛道,手擎金花,大如车轮,供养舍利。时,有一老母举声赞曰:此诸末罗为得大利,如来末后于此灭度,举国士民快得供养。

    时,诸末罗设供养已,出城北门,渡凞连禅河,到天冠寺,置床于地,告阿难曰:我等当复以何供养?

    阿难报曰:我亲从佛闻,亲受佛教,欲葬舍利者,当如转轮圣王葬法。

    又问阿难:转轮圣王葬法云何?

    答曰:圣王葬法,先以香汤洗浴其身,以新劫贝周遍缠身,五百张迭次如缠之,内身金棺,灌以麻油毕,举金棺置于第二大铁椁中,栴檀香椁次重于外,积众名香,厚衣其上而阇维之。收拾舍利,于四衢道起立塔庙,表刹悬缯。使国行人皆见王塔,思慕正化,多所饶益。(佛语)阿难:汝欲葬我,先以香汤洗浴,用新劫贝周匝缠身,以五百迭次如缠之,内身金棺,灌以麻油早,举金棺置于第二大铁椁中,栴檀香椁次重于外,积众名香,厚衣其上而阇维之。收捡舍利,于四衢道起立塔庙,表刹悬缯,使诸行人皆见佛塔,思慕如来法王道化。生获福利,死得上天。除得道者。

    时,诸末罗各相谓言:我等还城,供办葬具。香花、劫贝、棺椁、香油及与白迭。时,诸末罗即共入城,供办葬具已,还到天冠寺,以净香汤洗浴佛身,以新劫贝周匝缠身,五百张迭次如缠之,内身金棺,灌以香油,奉举金棺置于第二大铁椁中,栴檀木椁重衣其外,以众名香而*(上艹下积)其上。

    ……

    佛经中所叙述的佛陀涅槃以后的丧事处理非常详细,除以香汤洗浴其身,劫贝缠身,放在金棺和铁椁中,举火焚烧外,还有就是要进行隆重的舍利崇拜仪式。这里的“末罗”是指的佛陀圆寂时所在的末罗国人民,佛的葬礼实际上还是按照古印度国王的礼仪举行的,所谓的“圣王葬法”就是指的转轮王的葬法,“转轮王”是印度人民中流传的一位国王,据说此王身具三十二相,即位时,由天感得轮宝,转其轮宝,而降伏四方,故而得名。转轮王实际上是印度人民理想中的君王,据说他出现之后,整个国家与社会都处在正法的时期,国家富足,社会安定,人民丰衣足食,过着很好的生活。所以用一位圣王的仪式来安顿释迦牟尼佛的葬礼,也是级别最高的葬礼了。

    舍利在佛教徒的心里是一种圣物,既为圣物,就要进行供养与朝礼。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圆寂后,许多国家都要求供奉佛舍利,末罗国王和人民当时不同意,为此差点引起了战争,最后经过协商,他的舍利被印度八国抢分,送到各地起塔供养。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信仰佛教,他在位时努力推行佛教,曾经将佛舍利分为八万四千份送到各地,让各地造塔将舍利放到里面供养,这种塔是就佛塔,因为它是阿育王提倡建造的,所以也叫做“阿育王塔”。

    唐代《法苑珠林》卷三十七引古籍说:“又《育王传》云,王得信心,问道人曰:我从来杀害不必以理,今修何善得免斯殃?答曰:唯有起塔供养众僧,救诸囚徒赈济贫乏(故《譬喻经》云,王宫内常以四事供养二万沙门,尽心备礼,不可具述)。王曰:何处可起塔?道人即以神力,左手揜日光,作八万四千道,散照阎浮提,所照之处皆可起塔。今诸塔处是也。时王欲建舍利塔,将四部兵众至王舍城,取阿阇世王佛塔中舍利,还复修治。此塔与先无异。如是更取七佛塔中舍利,至众摩村中,时诸龙王将王入龙宫中,王从龙索舍利供养,龙即分与之。时王作八万四千金银瑠璃颇梨箧盛佛舍利,又作八万四千宝瓶以盛此箧,又作无量百千幢幡伞盖,使诸鬼神各持舍利供养之具,勅诸鬼神言,于阎浮提至于海际,城邑聚落满一亿家者,为世尊立塔。时有国名德叉尸罗,有三十六亿家。彼国人语鬼神言,可三十六箧舍利与我等起立佛塔。王作方便国中人少者令分与彼,令满家数而立为塔。时巴连弗邑有上座,名曰耶舍。王诣彼所白上座曰:我欲一日之中立八万四千佛塔遍此阎浮提,意愿如是?时彼上座白言:善哉大王。克后十五日日正食时,令此阎浮提一时起诸佛塔,如是依数,乃至一日之中立八万四千塔,世间人民兴庆无量,共号曰阿育王塔。”阿育王是历史上的一位暴君,后来皈依了佛教,成为一名佛教徒。因为他曾经杀人如麻,为了赎罪,于是下令国内各地修塔供养佛舍利,建造了八万四千座佛塔。

    由此可见,佛教舍利的信仰早已有之。小乘佛教认为世俗之人是不能够有佛陀的权威与智慧,世俗之人修行,最多只能到修到阿罗汉果位而已,所以小乘佛教主要尊奉佛的舍利。佛教的舍利信仰被广泛推广是在大乘佛教时期。大乘佛教认为,佛有三种身,又称三佛或三佛身,亦即法身佛、报身佛和应身佛三种,或法身佛、化身佛和应身佛三种。《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二《三身分别品》说:

    如来昔在修行地中,为一切众生修种种法,如是修习至修行满。修行力故,得大自在。自在力故,随众生意,随众生行,随众生界,悉皆了别,不待时,不过时,处相应,时相应,行相应,说法相应,现种种身,是名化身。(中略)诸如来为诸菩萨得通达故,说于真谛。为令解了生死涅槃是一味故,为除身见众生怖畏欢喜故,为无边佛法而作本故,如实相应如如如如智,本愿力故,是身得现。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项背圆光,是名应身。(中略)为除诸烦恼等障,为具诸善法故,唯有如如如如智,是名法身。前二种身是假名有,此第三身是真实有,为前二身而作根本。何以故?离法如如,离无分别智,一切诸佛无有别法,一切诸佛智慧具足,一切烦恼究竟灭尽,得清净佛地。是故法如如如如智,摄一切佛法。

    《金光明最胜王经》是印度大乘佛教的经典,其所说的化身、应身和法身三种,是印度佛教里最普通的说法。按照印度佛教的说法,所谓的化身,是指佛能满足众生的要求而化作不同形状出现的情况。应身是指佛为众生摆脱生死,趋入涅槃而显示的欢喜像情况,体现了佛的各种相好与他的庄严。法身是指佛已经成道,获得了解脱涅槃之后最终的实相情况。此三身中,化身与应身还处在尚没有得到彻底的解脱与自在情况,所以它是一种假有,不是真实的存在。法身是摆脱了生死,获得了涅槃与自在,所以他是真实的,永远存在的,也是不再变化的实在。

    大乘佛教是将佛强化之后而出现的一种超越的信仰,三身佛的理论把佛的能力与愿力,及其功德做了泛化,佛不仅可以代表众生,而且是一种超越一切的存在,无时无刻不在显现,无处不在,是永恒与真实的代表。把佛提高到至上的地位,也就为舍利信仰的泛化提供了理论的依据,既然佛的舍利可以代表佛的存在,由此推出,与佛有关的得道佛弟子舍利也可以得到供奉与崇拜,所以在印度佛教里面,除了佛以外,还出现了佛弟子舍利崇拜,如现在北印度比哈尔邦还存在吠舍哩的舍利塔。

    二、中国大乘佛教舍利崇拜的理论依据

    印度佛教传入我国之后,舍利信仰一直流传在佛教徒中。《魏书·释老志》说:“释迦虽般涅槃,而留影迹爪齿于天竺,于今犹在。中土来往,并称见之。”早期中国佛教徒对佛教的了解,主要是通过译经的活动来进行的。在中国译出的佛经中出现了舍利,如佛涅槃的记载。北凉著名译经家天竺三藏昙无谶译的,相传是马鸣菩萨造的《佛所行赞》(亦云《佛本行经》)卷第五里专门有《分舍利品第二十八》,里面特别强调了供奉舍利的重要性,如:“彼诸力士众,奉事于舍利。以胜妙香花,兴无上供养。”“宁舍自身命,不舍佛舍利。”“如来现在世,涅槃及舍利。恭敬供养者,其福等无异”,等等。

    5世纪时,中国僧人从印度请回《涅槃经》,随即迅速在中土流传开来,形成了以谈佛性为特点的涅槃学思潮。《涅槃经》有小乘经与大乘经两种,前者是东晋法显从印度回国后译出的讲佛涅槃事迹的经典《大般涅槃经》,后者是北凉的昙无谶在中土翻译出来的讲佛性的《大般涅槃经》。大乘的《大般涅槃经》中心是法身平等或法身无二的佛性思想,后泰僧人道朗曾在《大般涅槃经》序中评说该经的宗旨云: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玄堂,正觉之实称,众经之渊镜,万流之宗极。其为体也,妙存有物之表,周流无穷之内,任运而动,见机而赴。任运而动,则乘虚照以御物,寄言蹄以通化。见机而赴,则应万形而为像,即群情而设教,至乃形充十方。而心不易虑,教弥天下,而情不在已。厕流尘蚁而弗下,弥盖群圣而不高,功济万化而不恃,明逾万日而不居。浑然与太虚同量,泯然与法性为一。

    道朗在这里指出了《涅槃经》以法身思想为其特点的情况,同时也强调了法身之体是一种存在于宇宙万有之中的实在,它无处不在,充塞于万有之间,随物运动,见机而作,显现了万物的实相,是诸法实性。正是由于《涅槃经》谈玄论有,廓盖宇宙,使其成为一种显学,受到了文人的重视,梁武帝曾经专门组织僧人讲解此经,并且撰写了《大般涅槃经集解》一书。

    《涅槃经》的法身无二思想,实际上是将成佛之性做了泛化,指出了成佛之性人人皆有,佛与宇宙等齐,佛之舍利也将是如是观。《大般涅槃经》卷八曾经指出:“善男子,菩萨应作如是思惟:我今此身归依于佛,若即此身得成佛道。既成佛已,不当恭敬礼拜供养于诸世尊,何以故?诸佛平等,等为众生,作归依故。若欲尊重法身舍利,便应礼敬诸佛塔庙,所以者何?为欲化度诸众生故,亦令众生于我身中起塔庙想礼拜供养,如是众生以我法身为归依处。”由此可见,因为“诸佛平等”亦即“众生平等”,佛即众生,此身归佛,即应恭敬礼拜供养“法身舍利”。故南朝僧宗法师解释“若欲尊重法身舍利(至)起塔庙想礼拜供养”这句话时,专门说:“佛以智慧为尊也,色身是智所依处,所以得尊也,塔庙与色身不异也。”②“智慧”是般若,“色身”是我们的肉体之躯,智慧要依止于身躯才能表现,以智慧为最高的本体,也是尊奉“舍利”的“塔庙”所在,所以“塔庙与色身不异也”。隋净影寺沙门释慧远述《涅槃义记第三》解释这句话说:“句别有二,一教众生归佛法身。二亦令下教他众生归己法身。前中若尊法身舍利应敬塔庙寻相趣入,此法身者佛法性身。舍利胡语,此翻名身,胡汉并举,故言尊重法身舍利。法身无相难以趣求,故教敬塔以尊法身。良以法身尤处不在,故敬塔庙即得名为敬佛法身。”慧远指出,众生终究要归到佛的法身,同时也是自己的法身。因为佛是无处不在的,又是无相的,“若藏舍利,法身未显。舍利名身,如来藏性是佛法身。”(《涅槃义记第三》)因之通过尊重舍利的“应敬塔庙”行为,就把“敬佛法身”的意义给彰显出来了。

    隋章安顶法师撰,唐天台沙门湛然再治《大般涅槃经疏》卷第十一说:“问:身有法僧可尔,何为有佛?答:身中佛性,佛性即是法身佛宝,能说此法即是法宝,能受持者即是僧宝。”法身佛性是不二一体的两面,又有常乐我净涅槃四德。举例来说,“在外一端为遮灰土,儭身一端为净舍利。若论所表,为显如来外离尘染内德常净,亦得表佛真应恒在。四为使众生分散舍利,广兴供养。”③这个例子是说人是体,穿外衣是用来遮灰的,内衣才是干净的,外衣与内衣都是为人即佛体服务的,所以舍利就有内外双显的一面,更重要的是常净的一面,我体的佛也就是真实存在的。故《大般涅槃经疏》卷第十说:“不诽谤正法去是口净,及为客尘去是意净,不藏舍利去是身净。骨肉所覆,法身隐没,名如来藏。今法身显舍利,不藏即是身净。”法身隐没在个体的我之中,它也是如来藏,通过法身来显现舍利,不藏舍利,就是“身净”。

    《涅槃经》的佛性无处不在,法身舍利即为体现佛性的理论,对大乘佛教的舍利崇拜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大般涅槃经》卷三十二云:“而诸众生,犹言是幻,云何当受化生之身?若受化身,云何得有碎身舍利?如来为益众生福德故,碎其身而令供养,是故如来不受化身,一切诸佛悉无化生。”这是说世间如幻,众生本来就变化无常之身也是幻化之身,既是变化之生的产物,当然没有定势,无所依托。佛陀如来本是没有变化永恒存在的,但是他为了解放众生离苦得乐,故以碎身舍利的形式出现在众人面前。《大般涅槃经疏》卷第八说:“既应入灭是无常身,病苦所侵是破坏身,碎为舍利是尘土身,受纯陀供是杂食身。”因之,舍利也是分身而现,且无止数。《魏书·释老志》说:“诸佛法身有二种义,一者真实,二者权应。真实身,谓至极之体,妙绝拘累,不得以方处期,不可以形量限,有感斯应,体常湛然。权应身者,谓和光六道,同尘万类,生灭随时,修短应物,形由感生,体非实有。权形虽谢,真体不迁,但时无妙感,故莫得常见耳。明佛生非实生,灭非实灭也。佛既谢世,香木焚尸。灵骨分碎,大小如粒,击之不坏,焚亦不焦,或有光明神验,胡言谓之‘舍利’。弟子收奉,置之宝瓶,竭香花,致敬慕,建宫宇,谓为‘塔’。”这是中国大乘佛教对舍利崇拜理论的最成熟认识。在佛教徒看来,“原夫,大圣谋权,通济为本,容光或随缘隐,遗景有可承真。故将事拘尸从于俗化,入金刚定,碎此金躯,欲使福被天人,功流海陆。至于牙齿发爪之属,顶盖目精之流,衣钵瓶杖之具,坐处足蹈之迹,备满中天,罕被东夏。而齿牙发骨,时闻视听,昔育王土中之塔略显于前。而偏感别应之形,随机又出,自汉泊唐,无时不有。”④

    由于舍利分身显现,故崇拜舍利就是与佛见面、亲证佛陀的形式之一,宗教的圣物崇拜意义在这里被凸显出来,舍利不仅仅是佛陀的遗骨,他代表了佛陀永住世间,接受人们供养的现实。这种崇拜是因感应而得的,不是依靠推理与求证而得的,“既称灵骨,不可以事求,任缘而举,止得以敬。”⑤因此佛教徒以拥有舍利而愉悦,相信佛陀的大智慧,以顶礼舍利向佛表达自己的虔诚之心,舍利崇拜也就成为人们心理活动,占据了佛教徒信仰的私密空间。那些怀有“及通信之士举神光而应心,怀疑之夫假琢磨而发念”的人,是无法理解佛教徒为什么会有如此强烈的舍利崇拜精神,这是一种事关私人信仰的事情,它发自内心的感情。也正为如此,故“庶有披者,识释门之骨鲠,万载之后,难可尘没矣。”⑥千百年来,舍利崇拜的信仰始终扎根于佛教徒心中,受到了佛教徒的重视。

    “神由物感,岂曰虚哉,是以祭神如神在,则神道交矣。敬佛像如佛身,则法身应矣。故入道必以智慧为本,智慧必以福德为基,譬犹鸟备二翼倏举千寻,车足两轮一驰千里,岂不勤哉,岂不勖哉。”⑦法身无二与众生平等的理论,就是佛教智慧的表现,人人都可以成佛,佛教徒与佛等齐的理论,是佛教智慧的结晶;崇拜舍利,与佛陀亲证,是佛教徒求取功德的表现,它们构成了舍利崇拜理论与实践的“鸟之两翼”和“车之双轮”的基础,也说明了,舍利崇拜不是简单的迷信,而是有一套自己的理论支撑的,特别是法身佛的理论将佛陀信仰外延扩大,延及每一位佛教徒的实践,也就把舍利崇拜推展到佛弟子和高僧的层面,凡是对佛教有贡献、有修行、积大功德的僧人,乃至大居士,他们在圆寂之后出现的舍利都可以被作为崇拜的对象,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大乘佛教的世界里有众多的舍利的存在,为什么舍利崇拜始终会在佛教徒的心里产生如此重要的作用了!

    三、结语

    综上所述,舍利崇拜从印度到中国呈现了直接接受的过程。舍利崇拜的基本理论就是视佛存在,供奉舍利就是供奉佛本人。舍利崇拜在大小乘国家都得到了流行,但在理论上,大乘佛教的理论更加纯熟,佛教的三身与佛性思想将舍利崇拜理论提到了更高的高度,舍利崇拜有了更加圆满的理论支撑。舍利崇拜的理论建设,不仅有印度僧人的贡献,其中也包含了中国僧人的高度提炼。

    山西应县木塔装有舍利,这是中国佛教徒接受了印度传来的舍利崇拜之后的表现。但是应县的舍利是装在了佛像的身上,而不是像其他地方将舍利装进了佛塔的地宫而进行珍藏,这一现象颇值得研究。按常理,舍利装入地宫,在中国人的观念中更多的蕴有入土为安的传统,这一现象已经在诸多的考古发现中得到了证实。而且佛祖舍利是佛教的最高等级的圣物,陕西法门寺佛舍利置入地宫之后,三十年才一开,应该说有免于打扰佛祖的意思。应县有舍利塔,有塔就会有地宫,但是当时供奉舍利的人不按常理行制,反而将舍利置入了塔第四层的佛像心中,既然这样做的话,必有他做的正当理由。有学者认为,“四层主像的装像意图是明显的,并经过精心安排:以内盛舍利、七珍,释迦像的银盒喻心,以经律论、章疏喻脏,尤为得体。”⑧笔者认为,虽然这个理由很得体,但是我们也可以从当时人的生活与习俗之中去考察。

    应县木塔的建造者是辽代契丹人,这是游牧民族,虽然这时契丹人已经开始奉佛,但是游牧民族的思维依然存在。游牧民族为了生存,对生死的看法显然超越了汉族,他们更加重视生命的过程。例如早期契丹人重视树崇拜,这是因为树能长存不死。⑨以后虽然定居,但是民俗则不可能一下就改变了,将舍利装入佛像的心中,很可能就是给佛像更多力量,让他心脏跳动更加有力。因为在他们看来,佛像是有魂的,舍利也许就是佛像的魂,“敬佛像如佛身”,如果这个想法成立,也不为又是一说也。

    ①黄夏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

    ②《大般涅槃经集解》卷19。

    ③《涅槃义记》卷7。

    ④道宣《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序。

    ⑤道宣《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序。

    ⑥道宣《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序。

    ⑦《高僧传》卷13。

    ⑧《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佛牙舍利》,第34页。

    ⑨参见《五礼通考》卷17。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