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供养与世界和平

作者:出处:
分享到:

 
    一、舍利的含义与类别

    舍利,又称社利罗、室利罗,为梵文sarīra的音译;义为身骨、灵骨。本指佛陀释迦牟尼入灭荼毗后所留下的遗骨,后将佛陀弟子及后世高僧圆寂火化后遗留的身骨亦称为舍利。

    依据佛教史料记载,为供弟子及后世信众缅怀、供养,佛陀入灭后,留下了指骨、顶骨、佛牙、螺髻发等舍利。依据佛教史料,佛陀入灭后,曾有八个国家分供舍利,佛陀的母国迦毗罗卫国依据《阿含经》、《阿育王经》、《阿育王传》、《释迦谱》等记载,佛陀圆寂100年后,公元前3世纪,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曾一夜下令造84000座塔,供奉84000份舍利,敕令鬼神遣运至各地供养,这是历史上规模最大造塔供奉舍利活动。

    据僧传记载,伴随着佛教的传入,舍利作为重要的圣物与信物,也被西域、天竺的高僧传入中国,祈祷供养,辄有灵异。而包括玄奘大师在内的西行求法高僧,多有瞻礼或求取舍利的记载。

    关于舍利,在《金光明最胜王经》(义净三藏译)卷十第二十六品“舍身品”中有一个记述:

    佛陀率领诸大弟子,来到林中,于一树下覆座而坐,并以手按大地,地中涌出七宝佛塔,佛陀起身作礼右绕,并令阿难陀开塔,塔中有七宝函,函中有舍利,“白如珂雪,拘勿头华”,佛陀说偈令观此苦行菩萨舍利,并说“汝等咸应礼敬菩萨本身。此之舍利,乃是无量戒定慧香之所熏馥,最上福田,极难逢遇”。当阿难陀问佛为何以“出过一切,为诸有情之所恭敬”之身礼此身骨,佛陀则说“我因此骨,速得无上正等菩提。为报往恩,我今致礼”。而后佛陀叙说了身骨的来源,就是佛陀往昔作为萨埵太子时,舍生饲虎并发愿求无上菩提,舍利就是当时舍身后的身骨。在其后的偈颂中,佛陀说:

    菩萨舍身时,发如是宏誓。

    愿我身余骨,来世益众生。

    此是舍身处,七宝窣堵波。

    以经无量时,遂沉于厚地。

    由昔本愿力,随缘兴济度。

    为利于人天,从地而涌出。

    《金光明最胜王经》是著名的护国经典,属方等部,既有显说,还有密咒,称为“光明之王”。“舍身品”的内容主要是在称说为众生而舍弃自身、志求无上正觉的菩萨心、菩萨行之可贵。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关于舍利的一些概念:舍利(身骨)是戒定慧香所熏馥,是菩萨精神的体现与寄托;获取无上正觉者的舍利,具有垂诸久远、利益众生的功用;礼拜供养舍利是殊胜福田,可以令后世学人获益。这里的舍利仅是遗留的身骨,并不是火化后的晶体,也没有谈到有何奇异。在此,舍利是作为精神的表征出现的,它的功德也是因为菩萨的临终时的愿力所赋予的。

    舍利有很多种分类,如按构成部分,可分为骨舍利(白色)、发舍利(黑色)、血舍利(红色);按呈现形态分,可分为全身舍利(如多宝佛舍利),碎身舍利(如释迦佛舍利)。还有一种更重要的分类,就是生身舍利与法身舍利,生身舍利就是身骨,依戒定慧之所熏修,如来灭后所留之全身或碎舍利;法身舍利则指一切大小乘经卷。《大智度论》讲:“经卷是法身舍利。”古代的塔基,往往都刻有“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的《缘起偈》,被称为“法身舍利偈”供养。这既体现了佛教重视法的特征,也表明舍利是作为法的表征而被重视的,这符合佛教以像设教的“像教”特色。

    二、舍利供养及当代意义

    与舍利的产生同步,舍利供养的历史也是非常悠久。如上文所述,舍利作为法的表征,因而供养舍利就是供养法。佛典中也多处宣示,舍利为人天之福田,供养舍利能使人天永获福报。对舍利的供养,最独特的就是建塔,同时也有香、花、灯、烛、幢、幡、宝、盖等的供养。从佛陀到各大弟子,以至后世的高僧,舍利供奉成为佛门中独有的一种近乎普遍的宗教现象,今日遍布佛教流传地区的各种佛塔就是舍利供养的一种见证。

    随着佛教传入,舍利供奉在中国也逐渐兴盛了起来。比如三国时康僧会感得舍利,吴主孙权予以供奉。与印度阿育王建塔供奉可以相比的,是隋文帝三次下令各州郡建塔供奉其获赠自印度高僧的佛陀舍利,遍布数十州,多达一百余座,盛况罕见,则物的靡费也非常可观。

    唐代,先后有高宗、武后、中宗、肃宗、德宗、宪宗、懿宗和僖宗八位皇帝六迎二送供养佛指舍利,可说是上动九重,下及闾巷,从皇帝内戚王公百官到市井村野之民,无不倾城空巷而出,声势浩大,震动朝野。

    这一舍利供奉的盛况,甚至曾引起尊奉儒家学说者的反对,最著名的就是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韩愈上《谏迎佛骨表》。这是一件标志性的事件,《谏迎佛骨表》也成为一篇重要的文献,不同立场者历来有不同的解读,连同韩愈的被贬及此后与禅宗大颠禅师的往来变成了一桩儒佛关系的公案。

    在这篇被拥护者称为“辟佛檄文”的千字雄文中,主要体现的是诸如王道传统、夷夏之别、礼制风俗等维护儒家道统的立场,所举例证如奉佛而江山早失等颇有强词夺理之嫌,对佛教义理的批驳也极其肤浅。但这从侧面反映了一个问题,就是以供养求福为目的、大肆靡费财物尤其是国库金帑的做法无疑加重了民众的负担,给反佛者以口实。同时,这一做法本身,与佛法重法、慈悲利他、舍利表法等主旨也有很大的距离。

    由于历史等时节因缘,作为佛教大国的中国,被称为佛教的“第二故乡”,客观上也成了佛教母国。从历史上开始,中国就供奉了诸多的佛陀舍利,如法门寺的佛指舍利、灵光寺的佛牙舍利、南京报恩寺的佛顶骨舍利,这些舍利的发掘供奉都是震动世界的大事。此外,各地还有传统上一直供奉的佛与高僧大德的舍利。作为一种历史文化遗产,作为一种宗教文化的表征,舍利供奉或舍利信仰有其合理的价值,那就是作为宗教文化的一部分起到引导信众向善、净化人心、提升道德、祥和社会、友好交流、促进和平的作用。

    三、宝箧印塔与世界和平

    在佛教典籍中,有很著名的一部经文,《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这是唐代不空三藏译的一部经典,与《大悲心陀罗尼》、《佛顶尊胜陀罗尼》并称为“三大陀罗尼”。更重要的,这部经的中“宝箧印陀罗尼咒”被视为“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经文中反复称说读诵、供养尤其是建塔供奉的功德无与伦比。其梵字咒轮常以代表地、水、火、风“五轮”的五轮塔形呈现,具有镇灾、祈福等等多重功德,在佛门尤其是唐密中被受崇奉。

    五代时期,吴越国王钱俶仿效印度的阿育王,造八万四千金涂塔,并三印《宝箧印陀罗尼经》,还以石、砖等造宝箧印塔颁赐供奉,远及韩国、日本。著名的西湖雷峰塔,即以木刻纸印的《宝箧印陀罗尼经》装藏。

    本世纪初,佛教在线继承先德志愿,发挥佛教优良传统,依照《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设计制造了世界和平吉祥塔,并努力面向全球推广。经过持续不间断的努力,在三宝加被与十方善信的护持下,多种规格的宝塔承载着佛法吉祥和平的理念与精神逐步遍布内地及港台地区,扩展到了世界很多地方。我们的心愿是,世界和平吉祥塔能遍布全球,并真正给世界带来持久的和平与吉祥。这符合佛法的宗旨,符合佛陀的本怀,也符合佛教信众的志愿,更符合人类的根本与长远利益。

    由于自然与人为的原因,这个世界并不太平,且有着越来越频繁的灾难。舍利这一特殊的佛门圣物,尤其是其所承载的佛法和平、吉祥的理念与精神无疑会带来安宁与祥和。我们今天谈舍利供养,这应该成为一个主旨。

    ①安虎生,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佛教在线总干事。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